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地理考試模擬試題一

地理考試模擬試題一

發布時間: 2021-02-13 03:28:28

Ⅰ 地理全真綜合模擬測試題(一)答案

你上圖啊!!!

Ⅱ 人教版中考地理的模擬試題,有答案,

初四地理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請把正確答案代號塗在答題卡上。每題1分,共20分)
我國青海省玉樹縣2010年4月14日晨發生兩次地震,最高震級7.1級,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讀下圖,完成31-32兩題。
31.該次地震震中位於33.1°N,96.7°E,通過經緯度判斷震中位於:
A.東半球,中緯度 B.西半球,高緯度
C.北半球,低緯度 D.南半球,低緯度
32.此次地震發生的原因是
A.地球自轉運動的結果 B.海浪和風力作用的結果
C.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 D.位於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處
33.讀右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公轉到a時,好望角此時炎熱乾燥
B.公轉到c時,悉尼晝短夜長
C.公轉到b和d時,全球晝夜平分
D.中考時,地球公轉在a、b之間
34.了解和正確選擇、使用地圖,可以方便我們的生活。下列四幅地圖的敘述,錯誤的是

A.家住濟寧的小明想去北京旅遊,可從乙圖上查找乘車路線
B.小明想知道世界甲型流感的疫情情況,可通過閱讀甲圖了解
C.小明來到北京後,購買了丁圖以便了解旅遊景點的分布情況
D.丙圖中用指向標來判斷方向
讀右圖,完成35-36題。
35.右圖中,按①、②、③的數字順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B.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D.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36.右圖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世界上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亞洲
B.大洋①將縮小,大洋②將擴大
C.地球表面以海洋為主,陸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D.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
37.中東地區是世界上長期沖突的熱點地區,產生沖突的因素是
地理位置重要 ②石油資源豐富 ③水資源貧乏 ④宗教矛盾尖銳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8.中東地區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
A.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 B.紅海及其沿岸地區
C.地中海及其沿岸地區 D.蘇伊士運河及其沿岸地區
39.歐洲西部大部分國家比較富裕,這與這些國家下列哪一種經濟特點有關?
A.是典型的單一商品經濟
B.工業以採掘業為主,采礦工人比例很高
C.經濟以農業為主,主要發展畜牧業
D.工業以製造業為主,從事製造業的人口比例很高
40.歐洲西部畜牧業發達,不屬於其有利條件的是
A.中緯度大陸西岸的地理位置 B.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
C.平原為主的地形 D.需要大量進口飼料
41.中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體現在
A.南北跨緯度廣,有利於多種農業經濟發展
B.東臨大西洋,有利於對外交流
C.位於北半球,各地氣候差異不大
D.寒帶面積大,針葉林分布廣
42.讀黃河水系示意圖,對各河段的描述,正確的是
A.河段①流經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
B.發生凌汛的是②③河段河段
C.河段③已成地上河
D.水能集中在①②河段,圖中水利樞紐是三峽
43.下列交通運輸方式的選擇,合理的是
A.10萬噸大米從武漢運往上海,選擇公路運輸方式
B.一噸活魚從微山湖運到濟寧市區,選擇鐵路運輸方式
C.玉樹地震後,重症病人急需轉送到上海做手術,選擇航空交通運輸方式
D.送幾百千克的葡萄到市場出售,選擇水運運輸方式
44.右圖陰影部分表示我國四大工業區的分布,請找出正確選項
A.①是輕工業基地
B.②是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C.③工業基地被長江穿過,水能豐富
D.④工業基地毗鄰港澳且多僑鄉
讀漫畫,完成45~46題。

45.上圖反映在土地資源利用中面臨的問題是
A.水土流失嚴重 B.載畜量過高,草場退化
C.人口增加,建築用地擴大 D.遷移農業發展導致土地被毀
46.關於解決上圖反映的問題所採取的措施,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加快林地墾伐,增加草地面積 B.合理放牧,規定合理的載畜量
C.退耕還林還草 D.建設人工草場,培育優良牧草
47.關於我國自然資源基本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我國自然資源貧乏 B.自然資源分布不廣泛,相對集中
C.礦種單一 D.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佔有量少
48.我國西北地區農業發展的限制性因素是
A.土地資源不足 B.勞動力資源不足
C.水資源不足 D.光照不充分
49. 青藏地區自然環境的主要特徵是
A.高寒 B.乾旱 C.冷熱變化劇烈 D.降水稀少
50.有關台灣省說法正確的是
A.多台風和地震 B.形成了外向型經濟
C.森林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區 D.城市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

初四地理試題(第Ⅱ卷)
二、綜合題(每空1分,共20分)
1.讀下圖,回答問題:(5分)

(1)將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填在圖中相應的位置。
a.阿拉伯半島 b.馬來群島
(2)根據圖中①~⑧條河流的流向,分析亞洲的地勢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亞洲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 。
(4)D國的民居多以便於拆裝的輕質材料修建,原因是

(5)下列四幅「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與上圖C地相符的是( )

2.讀下圖回答問題:(5分)

(1)甲國經常發生旱澇災害,原因是 。
(2)甲國和我國在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共同存在的最大問題是 。(3)乙國的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 地區。
(4)乙國A河流域覆蓋著地球上最大的熱帶雨林,現在受到嚴重破壞,將會帶來哪些嚴重後果(至少2條)。 。
(5)關於兩國經濟特徵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甲國推行「綠色革命」,糧食大量出口
B.②是甲國的新興工業城市
C.乙國咖啡、甘蔗、黃麻產量均居世界首位
D.兩國均已建立較完整的工業體系

3.讀圖完成下列各題。(5分)

(1)長江水能資源豐富且主要集中在 遊河段,有 之稱。
(2)圖1中字母代表的是長江流域建設的水利工程,其中全國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是
(填寫字母及名稱)。
(3)長江中下游地區最主要的問題是洪澇災害頻繁,據圖2分析,長江流域發生洪澇災害的原因是 。
(4)為解決圖2中反映的問題,下列解決措施可行的是( )
A.防治水污染,嚴格工業廢水排放 B.在中游平原湖區圍湖造田
C.採取人口遷移辦法解決洪澇威脅 D. 在上中游建設生態保護林

4.讀北方地區及北京簡圖,填空(5分)

(1)①工業基地發展工業的最有利的條件是 。
(2)B地區水土流失嚴重,請從黃土特性上分析原因: ,針對該生態問題應該採取的措施是 。
(3)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務質量,建設人與環境和諧共處的城市環境,是北京今後城市發展的方向。請分析北京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有利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限制北京工農業發展的不利條件是 。

初四地理試題答案
一、選擇題:
31.A 32.C 33.C 34.D 35.A 36.B 37.D 38.A 39.D 40.D
41.A 42.C 43.D 45.B 46.A 47.D 48.C 49.A 50.A
二、綜合題:
1.(1)略 (2)中部高,四周低 (3)溫帶大陸性氣候 (4)(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多地震 (5)B

2.(1)西南季風不穩定 (2)人口多 (3)東部沿海或東南沿海 水土流失、野生動物遭劫、全球生態環境受到威脅等 (5)D

3.(1)上 黃金水道 (2)A三峽工程 (3)①天然湖泊面積縮小;②亂砍濫伐造成水土流失嚴重 (4)D

4.(1)礦產資源豐富 (2)黃土結構疏鬆,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許多物質易溶於水 (3)科技力量雄厚 (4)淡水匱乏

Ⅲ 我要出地理考試模擬試題,類似於各省市的診斷試題,大家給點意見。

高二理科水平測試地理題2
一、單項選擇題Ⅰ:每小題1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1.20世紀80年代以後,珠江三角洲工業化和城市化較快的關鍵因素是
A.國際經濟背景 B.對外開放政策
C.良好的區位條件 D.僑鄉優勢
2.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工業化加快了城市化的進程,主要表現在 ( )
①城鎮數量猛增,城市與鄉村交錯分布 ②城市規模迅速擴大
③逆城市化現象凸現 ④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城市分布密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對於山西省煤炭開採的綜合利用,敘述正確的是( )
A.繼續以煤炭開采為主的單一經濟結構,其餘產業起輔助作用
B.提高煤炭利用技術,減少三廢危害,促進環境保護
C.擴大煤炭開采量,輸出大量煤炭原材料
D.大量對煤炭工業投資,減少對農業、輕工業和旅遊業的投入
圖1中甲位於華北平原,乙位於長江中下游平原。讀圖1回答4-7題。
4.甲、乙兩地耕作制度不同,導致這種差異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熱量 B.海拔
C.水分 D.土壤
5.甲、乙兩地共同的地理現象是
A.廣泛種植水稻 B.雨熱同期
C.河流結冰期長 D.水運發達
6.甲地樓房南北間距一般大於乙地,其影響因素主要是
A.河流流向 B.海陸位置
C.盛行風向 D.緯度位置
7.甲、乙兩地可持續發展所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分別是
A.旱澇鹽鹼危害、水土流失嚴重
B.生態破壞嚴重、多旱澇災害
C.水資源短缺、酸雨危害較嚴重
D.多風沙危害、水資源短缺
8.田納西河為了有效控制洪水災害,採取的主要措施是
A.建設巨大航運網 B.保護環境,發展旅遊業
C.發展林業,改善氣候 D.興建眾多大壩,疏通河道
9.田納西河流域形成了以高耗能工業為骨乾的綜合性工業基地,其主要條件是( )
A.礦產資源豐富 B.石油資源豐富
C.科技發達 D.水電、火電、核電豐富
10.近年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工業不斷向周邊遷移,此過程中可能使
A.遷入地區經濟發展延緩 B.遷移工廠效益嚴重下滑
C.遷入地區環境污染加劇 D.遷出地區經濟嚴重衰落
11.以下關於區域的敘述,正確的是
A.區域具有一定的面積、形狀和明確的邊界 B.區域是憑主觀任意劃分的
C.區域相對於外界有差異,而內部特徵完全一致 D.區域類型多種多樣
12.近年來,外商的投資逐步從珠三角地區轉移到江蘇省。對比珠三角地區,江蘇省具有的
優勢條件是
A.較高的科技水平 B.豐富的礦產資源
C.國家對外開放政策 D.海外華僑的大規模投資
13.在太陽系中,造成地球不同於其他七顆行星的原因之一是
A.由固體物質組成 B.自西向東圍繞太陽公轉
C.體積巨大,能夠吸引住大氣 D.日地距離適中,使地表具有適宜的溫度
14.太陽活動增強時,太陽大氣拋出的高能帶電粒子流會使地球上產生
A.強熱帶風暴 B.電閃雷鳴 C.「磁暴」現象 D.誘發地震
讀「黃道平面與赤道平面的交角圖」,回答15~16題:
15.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目前的黃赤交角是66.5°
B. 圖中角α是黃赤交角
C. 地軸與黃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黃赤交角
D. 黃赤交角度數即是南北回歸線的度數
16. 為了研究黃赤交角對地球自然環境的影響,假設黃赤交角變為0°,不可能出現的是:
A.太陽終年直射赤道 B.全球全年無四季變化
C.無大氣環流現象 D.全球全年都是晝夜平分
17.下列各圖正確表示12月22日日照情況的是( B )

18.南北半球分別有一物體自西向東運動,下列有關其偏向的說法,正確的是( )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