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檢驗
㈠ 初中地理課堂有效檢測的方法有哪些
一、培養興趣,創建愉快學習原動力
1.借用詩歌,謎語講解查字典地理事物
詩歌,謎語是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比較特殊的格式。他們能增強教學語言的感染力,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在講到《山地垂直自然地帶分布圖》時,我選用了白居易的「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來說明山地氣溫及熱量的垂直變化,這使得地理dili.chazidian.com事物更加直觀、鮮明。還有,在講「地圖」時,我採用謎語導入:容納萬水千山,胸懷五湖四海,藏下天下名山,渾身絢麗多彩。通過謎語,使學生形成輪廓概念,同時加深了學生對地圖特徵、作用等的印象。
2.通過相關的歷史故事來輔助學生記憶、理解
地理事物和天下萬物一樣是不斷發展的,今天正是過去的延續。在講到非洲政治地圖的變化時,我指導學生看圖並提問:為什麼非洲許多國家之間的邊界會呈明顯的幾何圖形呢?很多學生踴躍猜測。最後,我給出答案,造成這種疆界的劃分主要是西方殖民主義者為了便於達成交易,就直接在地圖上用尺子劃分各殖民地的邊界,從而形成了非洲許多國家直線邊界的特點,大家恍然大悟。
二、將復雜問題簡單化,抽象事物形象化,營造愉快氛圍
1.巧設比喻,便於記憶
恰當地運用一些比喻,起到「調味品」的作用,將知識趣味化。我們可把足球強國義大利的主體輪廓圖形比作一隻長筒靴,而西西里島比作一隻足球;將非洲的輪廓比喻為一把火炬。再如,總結等溫線的分布規律時,可指著《一月、七月世界等溫線分布圖》,因勢利導:這彎彎的等溫線是否更像一個安於享受的人呢?熱時向冷的地方(高緯)跑(突出),冷時向熱(低緯)的地方跑(突出)。頓時,課堂氣氛活躍起來。
2.通過圖片、實物標本等形式幫助學生理解
正所謂:百聞不如一見。中學生尤其是初中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還較低,將地理事物形象化和直觀化更有助於他們理解。因此,講到「陸地地形」時,學生如何才能區別多種多樣的地表形態呢?我們可以用幻燈片將各種典型地形的圖片投影出來,同學們在觀察歸納後便都明白了。再如講到「礦產資源」這一節時,學生對石英、方解石、硫鐵礦等礦物比較陌生,我便將相應的一系列礦物標本呈現在大家面前。同學們一時興致高漲。
三、讓學生充分體會成功,體驗愉快
1.鼓勵為主,給學生更多的肯定
學生都渴望別人的了解,也比較愛面子,很多人害怕在課堂之上答錯問題。所以課堂中,我很少點名提問。一般是將較復雜的問題拆分成幾個小問題,按列或排讓學生依次作答,使每個人參與的次數和成功的機會大增;若遇到學生不會回答或回答不正確時,我會馬上給予鼓勵和啟發。逐步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克服不良的心理習慣。
2.喚起學生的競爭意識及對成功的渴望
沒有競爭就沒有進步,沒有競爭就沒有成功。雖然時間比較少,但我們還是見縫插針組織了三次地理競賽。比賽時無論場上隊員還是場外觀眾,都全神貫注不肯放過主持人所說的每一個字。如果本隊選手答錯了,馬上傳來一片惋嘆之聲,而一旦本隊選手答對問題,便即刻欣喜若狂,吶喊歡呼,成功的喜悅溢於言表。
3.具體對待,樹立自信
有個別學生由於小學基礎太差,對學習地理產生較大的厭學情緒。針對這種情況,除了給予他們必要的鼓勵之外;課堂之上,我亦會適時問他們一些簡單的問題,或他們所擅長的有關知識,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如:在講到「美國的工業分布」這一知識點時,我提問一個對籃球很感興趣的學生:這是一道擴展題,請看這幅《美國工業區和主要城市分布圖》,然後依次說出用以上主要城市命名的NBA各個球隊的名稱。當這個學生一口氣說出十幾個頗有意思的球隊名稱時,班中掌聲雷動。
四、利用活動,引導愉快的行為
初中學生尤其是初一學生,年齡在13歲左右,正值求知慾、表現欲都十分旺盛的時期,如果能滿足他們這一心理需求,學生的學習動機就會有進一步的發展。因此,我在課堂教學中安排很多適合學生參與的小活動。
結合地理學科特點,我安排學生製作「小地球儀」、「中國地圖」、「手抄報」等活動性作業,並在課堂上及時進行講評。同學們都很積極地參與其中。在講到北美的「五大湖」時,我要求每位同學畫一幅五大湖形狀簡圖,然後,要求他們默記五大湖的名稱,先提問能夠記住兩個、三個、四個名稱的同學,再提問記住五大湖名稱的同學。這樣,不同知識水平的同學都能參與進來。沒有畏難情緒,能夠愉快地接受這些知識。如講「非洲的地形」時,因內容多、不易記住,我就先在黑板上畫了一幅非洲輪廓圖。然後按高原、山脈、盆地三個地形區分成組,讓學生自己找出來填到黑板上,最後再填上幾個小的地形區,填完後讓其他同學判斷正誤。整個課堂都活起來了,而且還產生了小小的爭議。這時我再出面解答出現了的問題,然後邊畫邊講了「東非大裂谷」。這樣一幅完整的非洲地形圖就完成了。因為是同學們自己填上去的,所以印象特別深,原本枯燥的東西也因此而變得豐富有趣了。
課堂上這些實踐活動,能引導學生及時地參與。所以,它能不斷地引起和滿足學生學習的興趣和需要。作為地理科學教師,應該認識到我們正處在改革探索時期,認識到我們肩負著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任務。只要我們努力探索,重視地理學科的教學,勤於實踐,一定能夠扎扎實實地提高地理學科的教學質量。
㈡ 為檢驗同學們的地理知識是否豐富,老師要求四位同學扮演來自四個地區的學生,分別介紹自己喜愛的體育項目
A.內蒙古草原是我國的畜牧業基地,其體育項目是騎馬.故符合題意;
B.海南省是我國完全位於熱帶的省區,不可能在此經常溜冰、滑雪、打雪仗.故不符合題意;
C.新疆深居內陸,遠離海洋,不可能有海邊沖浪.故不符合題意;
D.黑龍江是我國位置最北的省區,冬季氣溫低,河流有封凍現象,不可能經常到河裡游泳.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A.
㈢ 逐步回歸分析中,引入因子時所作檢驗和剔除因子時所作檢驗的區別(計量地理學)
你說的是backward和forward嗎?我感覺基本上沒差別。一般它們跟stepwise的結果是一樣的。
檢驗回該自變數對y影響貢獻答大小用的都是t檢驗。不同選入變數方法的區別只是對於進入方程的變數不再檢驗其顯著性,則為forward法,而backward是按照貢獻從小到大依次剔除的。stepwise是每剔除出去一個,就又重新計算方程中剩餘變數的貢獻是否還顯著。
㈣ 如何對新經濟地理模型進行實證檢驗
新經濟地理學派的宗旨是將經濟地理學,即區域經濟學帶進主流經濟學的殿堂。正是從這里出發,其分析區域問題的模型框架基本上是經濟學的,其理論的基石建立在三個命題之上: 其一是收益遞增。其二是不完全競爭模型。其三是運輸成本。
1、收益遞增。由於生產規模的誇大帶來產出的增加,從而帶來生產成本的下降,各國或區域間通過發展專業化和貿易,提高其收益;集中是經濟規模的反映,地理上的集中形成大型的聚集地區,其規模優勢遠遠大於某一個部門或產業的集中優勢,從而為地區獲得競爭優勢創造了前提。
2、不完全競爭模型。由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創立的不完全競爭模型,被克魯格曼引入到區域經濟的分析當中,例如,由於不完全競爭的存在,當某個地區的製造業發展起來之後形成工業地區,而另一個地區則仍處於農業地區,兩者的角色將被固定下來,各自的優勢被 「鎖定」,從而形成中心區與外圍區的關系。
3、運輸成本。假設以保羅·薩繆爾森引入的「冰山」理論的形式存在,即假設只有製成品有運輸成本,任何製成品的價值在運輸中都有一部分丟失了,而不是設計一個單獨的運輸業的存在。由這三個基石,設計出區域經濟的「中心一外圍模型」。這個模型是新經濟地理學派對區域經濟學的主要貢獻。
「新增長理論」。據該理論,新古典集聚理論在區域尺度上比在國家尺度上更適用。經驗顯示:如果資本和勞動的報酬減少很慢,或者根本就沒有減少,結果將導致區域的擴散或極低速率的集聚。如同「新貿易理論」引起了對空間集聚的興趣一樣,主張勞動和資本報酬遞增的「新增長理論」也引起了「新經濟地理學」對區域集聚的興趣。根據「新經濟地理學」,資本外部性的相對規模、勞動力遷移的動力和交通成本將決定經濟活動和財富在空間配置上的區域整合程度。
㈤ 《自然地理》科學需要不斷的去實踐,不斷的去檢驗,不斷的去發現,不斷的去認識,這才是科學發展的必然趨
除非你改變整個歐亞大陸或者北半球的氣候,否則效果不大,氣候這個東西太大內了,人容類能改變的只是天氣,而且是很小一個區域,但是你能讓冬天變夏天嗎?不好詳細展開,但是你不改變西伯利亞高壓,則中國北方降水少的局面不會改變,要想改變西伯利亞高壓,則要改變北極的氣候和西伯利亞的海陸狀況,想想就好,現實嗎???
㈥ 地理學的18個標準是什麼
18項測繪地理行業標准:
18項行業標准中均為新制定標准,具體包括CH/T 1026-2012《數字高程模型質量檢驗技術規程》、CH/T
1027-2012《數字正射影像圖質量檢驗技術規程》、CH/T 1028-2012《變形測量成果質量檢驗技術規程》、CH/T
1029-2012《航空攝影成果質量檢驗技術規程 第1部分:常規光學航空攝影》、CH/T 1030-2012《基礎測繪項目文件歸檔技術規定》、CH/T
1031-2012《新農村建設測量與制圖規范》、CH/T 2011-2012《全球導航衛星系統連續運行基準站網運行維護技術規范》、CH/T
3009-2012《1:50000地形圖合成孔徑雷達航天攝影測量技術規定》、CH/T
3010-2012《1:50000地形圖合成孔徑雷達航空攝影技術規定》、CH/T
3011-2012《1:50000地形圖合成孔徑雷達航空攝影測量技術規定》、CH/T 4017-2012《矢量地圖符號製作規范》、CH/T
9013-2012《數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設要求》、CH/T 9014-2012《數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運行服務規范》、CH/T
9015-2012《三維地理信息模型數據產品規范》、CH/T 9016-2012《三維地理信息模型生產規范》、CH/T
9017-2012《三維地理信息模型資料庫規范》、CH/Z 9018-2012《地理信息網路分發服務元數據內容規范》、CH/Z
9019-2012《地理信息元數據服務介面規范》。
CH/T 1026-2012《數字高程模型質量檢驗技術規程》、CH/T 1027-2012《數字正射影像圖質量檢驗技術規程》、CH/T
1028-2012《變形測量成果質量檢驗技術規程》、CH/T 1029-2012《航空攝影成果質量檢驗技術規程
第1部分:常規光學航空攝影》這4項行業標准在GB/T
24356-2009《測繪成果質量檢查與驗收》的基礎上,分別細化了數字高程模型、數字正射影像圖、變形測量成果以及常規光學航空攝影成果的質量檢查內容和方法,為相應測繪地理信息成果的質量檢驗提供了技術依據。
CH/T 9013-2012《數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設要求》和CH/T
9014-2012《數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運行服務規范》2項行業標准分別規定了數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前期建設實施以及後期運行服務階段的各項內容和要求,與先前發布實施的相關標准構成了數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設與應用的標准系列,對於規范引導數字城市建設與應用十分重要。CH/T
9015-2012《三維地理信息模型數據產品規范》、CH/T 9016-2012《三維地理信息模型生產規范》、CH/T
9017-2012《三維地理信息模型資料庫規范》等3項行業標准分別規定了三維模型的數據獲取、加工處理和生產建庫等過程以及技術要求,填補了行業領域三維地理信息模型標准方面的空白。
CH/T 3009-2012《1:50000地形圖合成孔徑雷達航天攝影測量技術規定》、CH/T
3010-2012《1:50000地形圖合成孔徑雷達航空攝影技術規定》、CH/T
3011-2012《1:50000地形圖合成孔徑雷達航空攝影測量技術規定》等3項行業標准分別規定了針對1:50000地形圖測繪的星載合成孔徑雷達數據航天攝影測量內業成圖、合成孔徑雷達航空攝影以及航測成圖基本技術要求,對於推廣應用基於合成孔徑雷達數據的地形圖測繪技術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行業標准化指導性技術文件CH/Z
9018-2012《地理信息網路分發服務元數據內容規范》和CH/Z
9019-2012《地理信息元數據服務介面規范》分別規定了地理信息網路分發服務中元數據內容及其編碼方法、地理信息元數據服務的信息模型及其訪問介面,為地理信息網路分發服務的元數據信息服務和地理信息元數據服務的互操作訪問提供了技術保障。
CH/T 1030-2012《基礎測繪項目文件歸檔技術規定》、CH/T 1031-2012《新農村建設測量與制圖規范》、CH/T
2011-2012《全球導航衛星系統連續運行基準站網運行維護技術規范》、CH/T
4017-2012《矢量地圖符號製作規范》等4項行業標准分別規范了基礎測繪項目文件整理與歸檔、新農村建設測量與制圖、全球導航衛星系統連續運行基準站網運行與維護、地形圖圖式矢量地圖符號製作的相關技術要求,能夠為規范基礎測繪項目文件歸檔管理、新農村建設測繪保障、國家和區域基準站網運行維護、地圖符號製作繪制與共享等給予針對性的指導。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㈦ 我被許昌學院醫學檢驗技術錄取了,我想轉到地理科學專業可以嗎
你這個專業挺好的,為什麼要轉專業呢,這個醫學檢驗技術出來以後還比較有前途的。
㈧ 七年級上冊地理學習檢測與評價答案
真真步步知知叨叨
㈨ 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地理精度需要檢驗哪些內容
像控測量檢查
數學精度、 刺點和整飾質、 觀測質量附件質量
2.空三加密檢查
布點質量加密報專告、 附件精度屬
3.內業採集和亞圖編輯檢查
絕對定向採集精度、 編輯質量、 要素遺漏 、調繪檢查地理精度 、屬性精度、 整飾質量
4.內業編輯數字化地形圖檢查
空間參考系、 位置精度、 邏輯一致性、 表徵質量、 完整性、 屬性精度、 附件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