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一教學反思
1. 地理必修一學後感
高一地理必修一學情分析1.初、高中地理知識銜接不夠,缺乏必要的知識准回備——關鍵原答因地理必修一是自然地理,涉及許多學科內的准備知識,如地球、地圖的基本知識,氣候的基本知識等。為了減輕初中生的學業負擔,教材內容已大大簡化,再加上現實的中考制度,河南省對初中地理和生物學科大大淡化——能夠通過初二結業考試即可
2. 高中地理必修一總結
要想真抄正對高中地理必修一有襲個很好的把握,真正建立對高中地理知識的學習興趣,真正獲得對高中地理知識的提高,應做的很多,現僅對此提供一些大概的說明,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入學前兩節課,需對初中地理知識做一個系統的補充和復習。主要包括:
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2、地球儀上的緯線:概念 特點 特殊緯度 一定結合圖示
3、地球儀上的經線:概念 特點 特殊經度 一定要用多媒體充分展示經線、經度的立體分布特徵。
4、地方時
地方時的概念
地方時的計算方法: 東加西減
5、區時
時區的劃分
區時的定義
幾個重要的求算過程
1已知任意經度求其所在時區;
2已知任意時區求該時區的中央經線度數;
3已知任一時區的區時求另一時區的區時。
6、日界線
180度經線和0時經線。
7、北京時間
待序
3. 我們怎樣學地理 教學反思
學地理首先要學會看地圖,並且要愛看地圖,才能學好地理
4. 求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全教案
第一章行星地球 1.1 宇宙中的地球[教學目的]:一、知識目標1.了解天體和天體系統的概念2.了解宇宙的主要組成物質、天體及其類型3.了解宇宙中一些天體的特徵和區別,初步認識各類天體系統之間的層次關系,從而加深對地球的宇宙環境的理解4.理解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二、能力目標1.通過閱讀分析教材,使學生具有歸納整理知識、提取重點和找出知識間內在聯系的自學能力。2.通過閱讀圖片、畫圖和思考等活動,提高學生從圖中獲取知識的能力。三、德育目標:通過了解宇宙的物質組成,使學生樹立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和正確的宇宙觀,並注意識別和抵制偽科學。[教學重難點]:1天體系統的層次;2理解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普通的行星的含義3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教學媒體與教具]:地球儀、地球的衛星照片,星雲和星系幻燈片,天文掛圖,多媒體、「太陽系模式圖」掛圖,錄像機及自行剪輯九大行星概況、彗星錄像節目,投影片或月貌圖片。[課時安排]:2課時[講授過程]第一課時【新課導入】同學們,通過我們初中地理學習,我們已經初步了解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普通的行星,但對其只是作了一個初步的了解,我們高中階段繼續對其作進一步的介紹。【板書】第一章行星地球初中地理的研究范圍還只是地球表面,再加上太陽。不過我們知道,我們的世界卻不僅限於此。現在我們就面向整個宇宙,來介紹地球的有關知識。【板書】第一節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介紹】人們對宇宙的探索早在人類文明初期就開始了。那時人們用肉眼進行觀天,看到日月星辰,而星星又各有不同,有看起來不動的,人稱其為恆星;有移動的行星;還有彗星、流星等。後來,人們藉助於光學天文望遠鏡,又發現了星雲和星系。再後來,加上射電望遠鏡,人們還發現了中子星、類星體和黑洞等。所有這些都是宇宙中存在的物質形式,人們通稱天體。【討論】指導學生閱讀課本P2閱讀材料,並結合學生自己平時的生活所見,談談你在天空中可以看到的星星有哪些?各有什麼特點?【學生回答】略【總結講解】天體的主要類型:星光閃爍的恆星、在星空中移動的行星、圓缺多變的月亮、輪廓模糊的星雲、一閃即逝的流星、拖著長尾的彗星、氣體和塵埃(備註: 1此部分可以採用多媒體手段演示各種天體的主要特點及各種天體的視形狀和特點;2.引導學生得出結論:宇宙中物質的存在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板書】1、幾種常見的天體【過渡】正是由於以上所述天體和星際物質構成了地球的宇宙環境。地球上的各種天體是否為孤立的呢?經過科學家的實驗證明:宇宙中的各種天體之間相互吸引、相互繞轉,我們稱之為天體系統【討論】請同學們結合課本P3圖1.2及相關材料,舉出一些天體系統的例子,並完成P4的上面的活動題。【學生回答】略【引導】好,像同學們舉出的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等都是天體系統。那麼,這些系統內的天體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呢?它們之間存在什麼形式的關系呢?(互相吸引;圍繞旋轉)【板書】2、天體系統【啟發討論】天體系統有大有小,大的天體系統又可包含許多小的天體系統。剛才同學們提到的三個天體系統之間是如何包含的呢?(銀河系含太陽系,太陽系含地月系)【學生回答】略【講解】(備註:投影課本P3圖1.2講解)地月系只有兩個天體,地球和月球,它們之間的平均距離為38.4萬千米;太陽系則包括太陽、九大行星、衛星及其它天體,地球是距離太陽較近的一顆行星,日地距離為1.5億千米;而銀河系是由太陽和千千萬萬顆恆星組成的恆星集團,象太陽這樣的恆星就有2000多億顆,太陽就處於距銀河系中心2.7萬光年的位置上。【講解】銀河系已如此龐大,是否就是最大的天體系統呢?是否就是我們的宇宙呢?還遠遠不是。利用天文望遠鏡,我們可以觀測到在銀河系之外,還有約10億個類似的天體系統,它們被統稱為河外星系。人類目前所認識到的整個宇宙,科學家稱之為總星系,是最高一級的天體系統。當然,隨著空間探測技術的進步,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必然還會進一步擴展。【講解】同學們剛才關於活動的回答很好,這里我們一起總結一下:(多媒體投影)【板書】 【教學反思】第二課時【復習提問】天體系統的概念及其層次結構?【新課導入】我們通過以上的學習知道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的行星,那麼太陽系中還有哪些行星哪?他們又有哪些特點?為什麼在眾多的行星中惟有地球存在生命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討論的主要問題。【板書】二、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啟發討論】閱讀教材P4圖1.4太陽模式圖思考太陽系周圍有幾顆行星,它們由近及遠的排列分別是什麼?【學生回答】略【總結講解】目前已知太陽系有九大行星,按照距離太陽由近及遠,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在火星、木星之間夾有小行星帶。【板書】1、九大行星【啟發討論】在太陽系中,九大行星就好像一個家庭中的九個兄弟,有許多共性,請結合有關材料完成P4—P5活動題1、2,並總結九大行星在運動特徵和結構特徵上有哪些
5. 高一地理必修一學習心得
心得體會應該是自己的,從別人那裡來的始終是別人的,只有來自自己內心的才叫做心回得體會。不答過我想,我可以為你提供幾個角度以供參考:1.氣壓帶和風帶移動關系全球氣候變化,但是同時也是有規律可循。2.學習本節內容需要同生活相聯系,因此學習地理也是學習生活的一個過程。......總之,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感悟,或者是學習過程中的心得體會,或者是方法,或者是學習後的收獲這些角度入手。只要你願意將你的心投入到學習中去,我相信你肯定能找到自己的心得體會~那樣的新的才是最真實的,才是屬於你自己的~!加油!
6. 通過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反思如何有效提升課堂效率
在現階段我國的教育環境下,課堂教學依然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內
因此,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容中如何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就成為學校和教
師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通過實例談談對高中地理課堂的教學反思,
希望可以有效提升課堂效率。
7. 高一地理必修一心得體會學生寫
大致寫一下學習必修一的感受,然後寫寫學習方法就可以了。
感受--比如難度大版,內容權多,尤其是課外內容涉及比較多,需要理解的多。但是學起來很有趣,尤其是第一二單元題目特別有意思,好題很多等等。
方法--首先得從身邊的小事關注起來。例如今天溫度下降了,這是什麼原因?是南下的冷空氣;經緯度你可以到谷歌地球上找找你家的置,你好朋友家的位置,北京的位置,世界著名的城市位置,算算你們之間的距離等等;季風的存在,海水密度等變化都影響著洋流;氣候:比如說你喜歡哪個季節,到哪兒旅遊,自然環境如何,那兒都有什麼特產,細細的想來可以涉及到很多的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