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地理選調考試試題

地理選調考試試題

發布時間: 2021-02-12 20:55:35

① 選調生常識考題來源

  1. 一般來,選調生筆試行測常識源題涉及:

    省情、政治、經濟、法律、科技生活與地理、人文歷史等。

  2. 比如:

    1)文學常識(先秦文學、兩漢文學、魏晉南北朝文學、唐代文學等);

    2)政治常識(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中央1號文件、第×屆全國人大第×次會議、××屆×中全會、第××屆全國人大代表大會第×次會議、第×屆中央委員、第×次會議等,需注意關注會議主題、會議精神、提出的主要任務以及口號)。


② 2020內蒙古選調生報考指導-選調生考試考什麼

近年來,為完善從基層選拔年輕幹部的機制,培養造就高素質黨政幹部隊伍,推進各省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充實和完善後備幹部隊伍,根據《公務員法》和中央組織部相關要求,各省市持續推進選調生錄用考試。大多數省(區、市)的筆試考試內容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或行測包含綜合知識)與申論,部分省(區、市)則以綜合知識、申論為主。其中各省(區、市)的行政職業能力測驗題型基本一致,題量分布則各有不同,考查側重點也有所差別,但總體上仍遵循一定的測查規律,如常識判斷部分(或綜合知識)主要側重於考查應試者解決基層實際問題的基礎法律知識等。
下面就選調生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中涉及的主要題型及考點進行總結與分析:
一、常識判斷
1.常識判斷部分涉及的學科多,考點多,主要考查應試者對多方面常識知識的掌握程度。
2.考試學科日趨穩定,主要包括政治、經濟、法律、科技生活與地理、人文歷史、公共行政、國情概況等。分析2017年各省(區、市)選調生考試真題我們可以發現,其對於法律、科技生活、人文歷史等學科的考查較多,因此,考生在2018年的備考中要著重復習該部分知識。
3.常識判斷部分的整體難度有所上升,不僅體現在考查知識點的廣度和深度上,同時也表現在題目的時效性方面,試題密切聯系當今社會熱點,緊跟時代步伐,這就要求應試者要關注時政熱點,並學會從中總結知識、發現規律。另外,試題考查綜合性趨勢顯著,一道題目會融合多學科知識,難度明顯增加。
備考策略:根據近年來的考查特點,應試者在復習備考中,要注重積累常識知識,關注時政熱點,把精力重點放在法律、科技生活和人文歷史等相關知識上,注重建立多學科之間的聯系,有重點、有針對性地復習。
二、言語理解與表達
1.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呈現多樣化考查的特點,各省(區、市)選調生考試涉及邏輯填空、語句表達、片段閱讀和文章閱讀等題型,差異較為明顯。但總體來說,邏輯填空、片段閱讀仍是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的核心考查題型,佔比較大,難度較高。
2.邏輯填空形式多樣,從一空到多空的考查形式均有涉及,其中對實詞、實詞+成語的考查是重點,對虛詞略有涉及。
3.片段閱讀考點較為穩定,仍以主旨觀點型、細節判斷型題目為主,標題提煉型、推斷下文型題目等也有所涉及,難度與往年基本持平。
4.部分省(區、市)選調生考試考查文章閱讀、語句表達等題型,注重多角度全面測查應試者的言語能力。
5.近年來,言語理解與表達試題的選材逐漸趨向於豐富化、專業化,內容涉及政治、經濟、科技、人文、生活等各個方面。
備考策略:研究歷年真題,掌握命題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備考。掌握重點題型的特點及解題技巧,有效提高作答效率。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廣泛閱讀,擴展知識面,增強語感。

③ 選調生考試跟公務員考試的題目區別大么求教

1、選調生來與公務員考試的題型區別不源大,行測基本都是選擇題。

2、公務員考試行測各題型分值分布如下(以河南公務員題型分布為例):

行測常識判斷分值分布:考查政治、經濟、法律、歷史、地理、自然、科技等常識,總共20道題,每題分值在0.5分左右。

行測言語理解分值分布:選詞填空20道題,片段閱讀20道題,總共40道題。每題分數在0.6至0.8分左右。

行測判斷推理分值分布:定義判斷10道題,圖形推理5道題,類比推理10道題,邏輯判斷10道題,總共35道題。每題分數在0.6至0.8分左右。

行測數學運算分值分布:總共10道題。每題分值在1分左右。

行測資料分析分值分布:分為三份資料,每份資料有5道題,總共15道題。每題分值在1分左右。

3、選調生考試題型分布:

④ 重慶選調考試!

政治。(1)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物質和意識。認識和實踐。普遍聯系和永恆發展。社會規律和人的活動。生產方式與經濟制度。商品與貨幣。資本與剩餘價值。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是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過程。(2)毛澤東思想的形成和發展。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及主要內容。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3)鄧小平理論的歷史地位。鄧小平理論的精髓。社會主義的本質和根本任務。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改革和社會主義建設發展戰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一國兩制」構想與祖國統一。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和依靠力量。(4)「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實踐基礎、歷史地位、科學內涵、理論創新和實踐基礎。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5)中國共產黨的創立。新民主主義革命。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黨的學說和黨的建設。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6)科學發展觀。正確政績觀。執政能力建設。「三農」問題。構建和諧社會。《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國務院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決定》。(7)2005年10月至2006年12月所發生的國際國內重大事件。

經濟。(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2)現代企業制度。市場主體。市場機制。市場競爭。收入分配。(3)宏觀經濟調控。財政與稅收。貨幣與銀行。金融市場與金融監管。通貨膨脹及其治理。(4)經濟全球化。國際競爭力。國際貿易。

法律。(1)法律及其特徵。法律體系。法律原則。法律責任。法律的制定和實施。依法治國的理論與實踐。(2)憲法的地位和作用。我國的國體、政體和其他基本制度。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我國的國家機構。國家賠償制度。(3)行政組織法。行政程序法。公務員法。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復議。刑法基本原則。民法的調整對象。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環境與資源保護的基本法律制度。訴訟程序法的基本概念。

管理。(1)公共行政的本質。政府職能的主要內容。政府與市場、社會的關系。中央政府職能。地方政府職能。公共危機管理。行政組織特性。行政組織設置基本原則。行政組織幅度與層級。行政組織與其他國家機構的關系。人事行政的主要內容。人才資源開發。我國公務員制度。政府采購。我國公共財政體制改革。行政執行。行政成本。電子政務。依法行政。行政責任主要特徵。行政責任追究。我國公務員行為規范。行政監督的主要方式。行政監督制度。我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2)公共政策的本質屬性。政策制定的主體。政策制定的原則。政策制定的程序。政策執行的主體。政策執行的程序和原則。影響政策執行有效性的因素。(3)領導活動的基本要素。領導的二重性。領導權力。領導者的素質和能力。領導群體結構和整體效能。領導者的選拔任用。領導體制的作用。現代領導體制的類型。我國的領導體制改革。領導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領導決策的程序和方法。領導用人的原則。領導方式 。領導方法。領導藝術。

科學技術。現代科學技術的特點和發展趨勢。科學技術的發展規律。科學技術的社會作用。信息社會。科學技術進步與經濟增長。知識經濟。科學技術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志。我國科學技術工作的基本戰略與方針。我國科學技術體制改革。科學技術的研究與開發。科技創新與產業化。科技成果轉化。國家創新體系。生態安全 。中國21世紀議程。

歷史、國情國力、公文寫作與處理。(1)鴉片戰爭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開端。洋務運動與中國資本主義工業的產生。西方科學技術的引進和傳播。辛亥革命與清王朝的覆滅。五四新文化運動。民主黨派的產生和發展。抗戰勝利與重慶談判。解放戰爭與國民黨南京政府的終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曲折歷程。改革開放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全面發展。(2)國土與資源。國民素質。民族與宗教政策。生態環境狀況。城鄉二元結構的歷史、現狀和改革方向。綜合國力發展的前景和問題。國際競爭力的比較。(3)公文寫作。

重慶市情。

3、《公共基礎知識》全部為客觀性試題,共110題,總分為100分,考試時間90分鍾。其中:(1)判斷題30題,分值佔15%。(2)單選題70題,分值佔60%。(3)多選題10題,分值佔15%。

4、試題內容比例為:政治約25%;經濟約18%;法律約18%;管理約18%;科學技術、歷史、國情國力、公文寫作與處理約18%。重慶市情3%。

(二)申論

1、主要通過應試者對給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煉、加工,測查應試者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全部為主觀性試題,考試時限90分鍾,滿分100分。

2、試卷分三部分:(1)提出注意事項,給答卷提出重要的指導性建議;(2)給定一組文字、圖表資料;(3)提出申論要求,要求應試者在弄清給定資料的基礎上完成若干題目。

3、申論要求一般涉及三個方面:第一,請應試者寫出給定資料所反映的主要問題,或者概述給定資料的主要內容;第二,請應試者分析主要問題產生的原因或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第三,請應試者就給定資料所反映的主要問題或自己提出的對策,自擬標題寫一篇論述文。

四、考試作答要求

考試要求應試者認真閱讀給定資料,並按題目要求進行作答,作答要求如下:

1、參加《公共基礎知識》考試時,應試者務必攜帶簽字筆或鋼筆(最好為黑色簽字筆)、2B鉛筆和橡皮。應試者必須用2B鉛筆在機讀答題卡上作答。作答在題本上或其他位置的一律無效。

2、參加《申論》考試時,應試者務必攜帶簽字筆或鋼筆(最好為黑色簽字筆)。答案作答在指定位置上,在非指定位置作答的一律無效。

3、應試者必須在指定位置上填寫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證號碼等信息,不得在試卷作答部分留有與答題內容無關的任何信息,違者按作弊處理。

4、考試結束後,應試者不得擅自將試題本帶走或抄錄試題,否則,將取消其考試成績,終止考試資格,並追究相關責任。

5、本次考試不指定復慣用書。

⑤ 2018海口市國土資源局選調筆試考什麼

2018年海口市國土資源局公開選調筆試:

(1)筆試方法:採取閉卷的形式。

(2)筆試時間和地點:以准專考證確定為准屬。

(3)筆試內容:公共基礎知識、土地資源管理、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測繪工程等相關內容。

(4)注意事項:選調人員憑准考證和本人居民身份證進入考場考試。

(5)成績公布:筆試實行百分制,由選調工作領導小組根據筆試成績實際情況確定筆試合格分數線,筆試成績和筆試合格分數線在海口市國土資源局網站公布。

具體查看:2018年海口市國土資源局公開選調公告(11人)

⑥ 2021重慶定向選調筆試考試大綱是什麼

一、考試科目
重慶市定向選調2021屆急需緊缺專業優秀大學畢業生筆試分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兩科,全部採用閉卷考試的方式。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為客觀性試題,考試時限90分鍾,滿分100分。
申論為主觀性試題,考試時限120分鍾,滿分100分。
二、作答要求
參加筆試的報考者請務必攜帶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2B鉛筆和橡皮,並按題目要求作答。
1.參加《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考試時,報考者必須用2B鉛筆在答題卡指定位置上作答。在題本上或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
2.參加《申論》考試時,報考者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或鋼筆在答題卡指定位置上作答。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鉛筆作答一律無效。
3.報考者必須在指定位置上填寫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證號碼等信息,不得在答題卡作答區域留有與答題內容無關的任何信息,不得抄錄試題,考試結束後,不得擅自將題本、草稿紙帶走,違者按《公務員考試錄用違紀違規行為處理辦法》處理。
三、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介紹
(一)測試內容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主要包括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系、判斷推理和資料分析等部分。
1.常識判斷
主要測查報考者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以及運用這些知識分析判斷的基本能力,重點測查對國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綜合管理基本素質等,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歷史、文化、地理、環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2.言語理解與表達
主要測查報考者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確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包括根據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細節;正確理解閱讀材料中指定詞語、語句的含義;概括歸納閱讀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斷新組成的語句與閱讀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據上下文內容合理推斷閱讀材料中的隱含信息;判斷作者的態度、意圖、傾向、目的;准確、得體地遣詞用字等。常見的題型有:閱讀理解、邏輯填空、語句表達等。
3.數量關系
主要測查報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間量化關系和解決數量關系問題的能力,主要涉及數據關系的分析、推理、判斷、運算等。常見的題型有:數字推理、數學運算等。
4.判斷推理
主要測查報考者對各種事物關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對圖形、語詞概念、事物關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較、組合、演繹和歸納等。常見的題型有: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邏輯判斷、類比推理等。
5.資料分析
主要測查報考者對各種形式的文字、圖表等資料的綜合理解與分析加工能力,這部分內容通常由統計性的圖表、數字及文字材料構成。
以上就是對問題的解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⑦ 重慶選調生行測題的題量和各題的分值是多少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重慶市選調生2014年應屆優秀大學畢業生到基層工作筆試分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兩科,全部採用閉卷考試的方式。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全部為客觀性試題,考試時限90分鍾,滿分100分。
申論為主觀性試題,考試時限120分鍾,滿分100分。
二、試卷內容及結構
(一)行政職業能力測驗
主要測查報考者從事公務員工作必須具備的基本潛能和素質。考試結構包括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系、判斷推理和資料分析五個部分。
1.常識判斷主要測查報考者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以及運用這些知識分析判斷的基本能力,內容涵蓋政治、經濟、歷史、文化、地理、環境、自然、科技等方面。每道題會圍繞常識性問題列出若干項答案,要求報考者選出符合要求的一項。
2.言語理解與表達主要測查報考者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確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包括根據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細節;正確理解閱讀材料中指定詞語、語句的含義;概括歸納閱讀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斷新組成的語句與閱讀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據上下文內容合理推斷閱讀材料中的隱含信息;判斷作者的態度、意圖、傾向、目的;准確、得體地遣詞用字等。
3.數量關系主要測查報考者理解數量關系和解決數學運算問題的能力。題型分為以下兩種:(1)數字推理。給一個數列,但其中缺少一項,要求報考者仔細觀察這個數列各數字之間的關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規律,然後從四個供選擇的答案中選出認為最合適、合理的一個,來填補空缺項,使之符合原數列的排列規律。(2)數學運算。每道試題中呈現一道算術式子,或者是表述數字關系的一段文字,要求報考者迅速、准確地計算出答案。
4.判斷推理主要測查報考者的邏輯推理和判斷能力。其題目主要有四種:(1)圖形推理。每道題給出一套或兩套圖形,要求報考者通過觀察分析找出圖形排列的規律,選出符合規律的一項。(2)定義判斷。每道題先給出一個概念的定義,然後再列出四組事物或行為的例子,要求報考者從中選出最為符合或最不符合該定義的典型事物或行為。(3)邏輯判斷。每道題給出一段陳述,這段陳述被假設是正確的,不容置疑的。要求報考者根據這段陳述,選擇一個最恰當答案,該答案應與所給的陳述相符合,應不需要任何附加說明即可以從陳述中直接推出。(4)類比推理。給出一對相關的詞,要求報考者在備選答案中找出一對與之在邏輯關繫上最為貼近或相似的詞。
5.資料分析主要測查報考者對文字、圖形、表格等形式的統計性資料進行綜合分析推理與加工的能力。針對一段資料有若干問題,報考者需要根據資料所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比較、計算,才能從給出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符合題意的答案。
(二)申論
1.通過報考者對給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煉、加工,測查報考者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文字表達能力。
2.試卷分三部分:(1)提出注意事項,給答卷提出重要的指導性建議;(2)給定一組文字、圖表等資料;(3)提出申論要求,要求報考者在弄清給定資料的基礎上完成若干題目。
三、作答要求
公共科目考試要求報考者認真閱讀給定資料,並按題目要求進行作答,答題要求如下:
1.參加《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考試時,報考者務必攜帶黑色簽字筆或鋼筆,2B鉛筆和橡皮。報考者必須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作答。在試卷上或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
2.參加《申論》考試時,報考者務必攜帶黑色簽字筆或鋼筆在答題卡上作答。答案作答在指定位置上,在非指定位置作答一律無效。
3.報考者必須在指定位置上填寫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證號碼等信息,不得在答題卡作答區域留有與答題內容無關的任何信息,考試結束後,不得擅自將試卷、草稿紙帶走或抄錄試題,違者均按《公務員錄用考試違紀違規行為處理辦法》處理。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⑧ 重慶選調生考試題型及題量分布

看13年的考試大綱,至於各部分有多少題,可以去文庫找歷年的真題做個比較估計,具體數字沒人說得准

重慶市選調2013年應屆優秀大學畢業生到基層工作考試大綱
一、筆試科目
重慶市選調2013年應屆優秀大學畢業生到基層工作筆試分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兩科,全部採用閉卷考試的方式。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全部為客觀性試題,考試時限90分鍾,滿分100分。
申論為主觀性試題,考試時限120分鍾,滿分100分。
二、試卷內容及結構
(一)行政職業能力測驗
主要測查報考者從事公務員工作必須具備的基本潛能和素質。考試結構包括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系、判斷推理和資料分析五個部分。
1.常識判斷
主要測查報考者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以及運用這些知識分析判斷的基本能力,內容涵蓋政治、經濟、歷史、文化、地理、環境、自然、科技等方面。每道題會圍繞常識性問題列出若干項答案,要求報考者選出符合要求的一項。
2.言語理解與表達
主要測查報考者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確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包括根據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細節;正確理解閱讀材料中指定詞語、語句的含義;概括歸納閱讀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斷新組成的語句與閱讀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據上下文內容合理推斷閱讀材料中的隱含信息;判斷作者的態度、意圖、傾向、目的;准確、得體地遣詞用字等。
3.數量關系
主要測查報考者理解數量關系和解決數學運算問題的能力。題型分為以下兩種:(1)數字推理。給一個數列,但其中缺少一項,要求報考者仔細觀察這個數列各數字之間的關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規律,然後從四個供選擇的答案中選出認為最合適、合理的一個,來填補空缺項,使之符合原數列的排列規律。(2)數學運算。每道試題中呈現一道算術式子,或者是表述數字關系的一段文字,要求報考者迅速、准確地計算出答案。
4.判斷推理
主要測查報考者的邏輯推理和判斷能力。其題目主要有四種:(1)圖形推理。每道題給出一套或兩套圖形,要求報考者通過觀察分析找出圖形排列的規律,選出符合規律的一項。(2)定義判斷。每道題先給出一個概念的定義,然後再列出四組事物或行為的例子,要求報考者從中選出最為符合或最不符合該定義的典型事物或行為。(3)邏輯判斷。每道題給出一段陳述,這段陳述被假設是正確的,不容置疑的。要求報考者根據這段陳述,選擇一個最恰當答案,該答案應與所給的陳述相符合,應不需要任何附加說明即可以從陳述中直接推出。(4)類比推理。給出一對相關的詞,要求報考者在備選答案中找出一對與之在邏輯關繫上最為貼近或相似的詞。
5.資料分析
主要測查報考者對文字、圖形、表格等形式的統計性資料進行綜合分析推理與加工的能力。針對一段資料有若干問題,報考者需要根據資料所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比較、計算,才能從給出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符合題意的答案。
(二)申論
1.通過報考者對給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煉、加工,測查報考者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文字表達能力。
2.試卷分三部分:(1)提出注意事項,給答卷提出重要的指導性建議;(2)給定一組文字、圖表等資料;(3)提出申論要求,要求報考者在弄清給定資料的基礎上完成若干題目。
三、作答要求
公共科目考試要求報考者認真閱讀給定資料,並按題目要求進行作答,答題要求如下:
1.參加《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考試時,報考者務必攜帶黑色簽字筆或鋼筆,2B鉛筆和橡皮。報考者必須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作答。在試卷上或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
2.參加《申論》考試時,報考者務必攜帶黑色簽字筆或鋼筆在答題卡上作答。答案作答在指定位置上,在非指定位置作答一律無效。
3.報考者必須在指定位置上填寫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證號碼等信息,不得在答題卡作答區域留有與答題內容無關的任何信息,考試結束後,不得擅自將試卷、草稿紙帶走或抄錄試題,違者均按《公務員錄用考試違紀違規行為處理辦法》處理。

⑨ 選調生考試一張卷子時間如何分配

選調生考試筆試主要考兩科:行測和申論。行測科目答題時間120分鍾,題量130或135題,除了做題外還得留5分鍾左右塗卡,實際有效答題時間也就115分鍾。
要想在選調生考試行測考試中做到合理分配時間,首先得了解選調生考試行測試卷各部分的難度和解題特點。行測試卷按順序依次考查常識2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40題(其中填空15或20題,片段閱讀等其他25或20題),數量關系10或15題,判斷推理40題(其中類比推理、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邏輯判斷各10題),最後資料分析20題。
常識部分考查內容非常廣泛,文學、歷史、地理、法律、哲學甚至生活常識無所不包,對大多數同學來說會做的題目不多,但是會做的題目基本上不需花很多時間,這20道題目花5-10分鍾時間基本夠用。
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填空題目如果會做,一道題基本上半分鍾可以做出;如果不會或者在選項間糾結,那麼花時間再多都白搭。片段閱讀部分需要詳細讀文段,每道題目基本上需要50秒-1分鍾,其他像語句排序、語句銜接每道題目基本上需要1分鍾,文章閱讀每道題目1-1.2分鍾。這樣整個言語部分「地市以下」(考20道填空,不考文章閱讀)需要25-30分鍾;「副省以上」(考15道填空,10道文章閱讀)需要30-35分鍾。
數量關系部分解答需要花費較多時間,從這個角度看其在整個行測中難度最高。要想解出每道題目可能需要2、3分鍾甚至更多,10或15道題目都解答需要很長時間,所以大部分同學將這個部分挪到最後來做,利用從其他部分「擠」出來的10-15分鍾保證做對3-5題,不失為一個聰明的決定。
判斷推理部分,類比和圖推難度相對較低,關鍵是不要浪費時間在不會的題目上,要保持做題節奏。20題需要12-15分鍾,圖推有看不出規律的題目切忌「死磕」,相信別人也看不出來,趕緊做下面的題目。定義判斷8-10分鍾即可。邏輯「地市以下」考難度較大的「一拖五」題目,5題需要花8-10分鍾,建議根據自己的實力選擇這5道題目中的部分或者全部來做,其他5道削弱、加強題需要5分鍾,這樣「地市以下」10道邏輯題需要13-15分鍾;邏輯「副省以上」不考「一拖五」題目,大部分為削弱、加強題,剩下三道左右考查假言命題等必然性推理,10-12分鍾即可。這樣整個判斷推理部分「地市以下」需要33-40分鍾,「副省以上」30-37分鍾。
資料分析部分對很多同學來說最頭痛的是運算量太大時間不夠用,因此平時練好材料內容理解、快速鎖定數據、快速列式、運用合理方法估算數據這些基本功很重要,以上功夫到位的話,花費25-30分鍾可以做完20道資料分析中的16-20題。

⑩ 選調生考試考什麼筆試如何備考

一、行測
行測考試主要考察資料分析、數量關系、判斷推理、言語理解、常識判斷五部分;
● 資料分析題型主要有計算、排序、計數、趨勢判斷、綜合判斷題和假設條件;
● 數量關系主要包括數字推理和數學運算兩大類,做題速度是關鍵;
● 判斷推理由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邏輯推理等題型一起構成;
● 言語理解易考查的形式主要是選詞填空和片段閱讀;
● 常識判斷題目考查范圍一般包括政治、經濟、法律、科技、公文、管理、歷史人文、時政常識等方面的基礎知識。
二、申論
申論考試主要考察歸納概括、綜合分析、貫徹執行、提出對策、文章寫作五部分;
● 歸納概括類試題是對給定資料或試題中特定部分的內容要點、精神主旨、思想意義進行提煉;
● 綜合分析題可以劃分為四種基本題型:啟示型、闡釋型、評論型和關系型;
● 貫徹執行題主要考查考生對政府事務公文和行政公文的把握能力;
● 提出對策題有兩種基本題型:直接提出方案的對策題和需要概括問題的對策題;
● 文章寫作是對文字表達能力的集中測查,分值高、字數多、難度大是其特點。
三、綜合知識
● 綜合知識主要考察內容是涉及國情社情、政治、經濟、法律、人文歷史、科技生活、管理、公文等,只有部分省份會考察綜合知識這一科目;
● 綜合知識的考察范圍很廣,從自然地理、民族政策到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法律知識到微觀宏觀 經濟學;從行政管理到法定公文寫作;從新能源、新材料到文化歷史再到農業農村知識,綜合知識幾乎包含了我們能見到的大部分基礎知識,是考察學生綜合知識水平的標桿。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