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天津高中地理會考試卷
『壹』 地理會考試卷及答案
2O10年浙江省普通高中會考地理(湘教版) 2010年6月
考生須知:
1、全卷分試卷Ⅰ、Ⅱ和答卷Ⅰ、Ⅱ。試卷共6頁,有兩大題、38小題,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90分鍾。
2、本卷答案必須做在答卷Ⅰ、Ⅱ的相應位置上,做在試卷上無效。
3、請用藍、黑墨水鋼筆或圓珠筆將姓名、准考證號分別填寫在答卷Ⅰ、Ⅱ的相應位置上。用鉛筆將答卷Ⅰ上的准考證號和學科名稱所對應的括弧或方框內塗黑。
試卷Ⅰ
一、選擇題(本大題有35小題,每小題2分,共7O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並用鉛筆在答卷Ⅰ上將該選項對應的字母塗黑。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1、地球外部圈層中最活躍的是( )
(A)大氣圈 (B)水圈
(C)岩石圈 (D)生物圈
2、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與等壓線( )
(A)平行 (B)斜交
(C)垂直 (D)重合
3、「一江春水向東流」反映的水循環環節是( )
(A)下滲 (B)蒸發
(C)地下徑流 (D)地表徑流
4、為緩解杭州市區交通擁堵問題,最值得提倡的出行方式是( )
(A)乘火車 (B)開私家車
(C)坐公交車 (D)騎摩托車
5、大量排放二氧化硫容易造成的環境問題是( )
(A)酸雨 (B)全球變暖
(C)土地荒漠化 (D)臭氧層破壞
6、下列屬於氣象災害的是( )
(A)海地地震 (B)「莫拉克」台風
(C)印尼海嘯 (D)希臘森林火災
7、田納西河流域治理的核心是( )
(A)保護生態環境 (B)綜合開發水資源
(C)發展旅遊產業 (D)發展高耗能產業
8、導致20世紀50年代魯爾區煤炭工業衰退的主要原因是( )
(A)煤炭資源耗盡 (B)交通條件滯後
(C)廉價石油競爭 (D)產業政策限制
9、城市化的主要動力是( )
(A)人口數量增多 (B)生態環境改善
(C)社會經濟發展 (D)用地規模擴大
10、我國大量農民進城務工、經商的意義在於( )
(A)促進人口的有序流動 (B)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
(C)加速區域城市化進程 (D)提升農業的產業地位
11、近年來,太湖多次發生嚴重的藍藻污染事件,解決該污染的根本措施是( )
(A)引長江水凈化 (B)積極動員市民打撈
(C)控制污染排放 (D)大力發展水產養殖
地質時期廣東丹霞山區是一個大型內陸盆地,沉積了巨厚的紅色岩層。後來由於地殼運動和外力作用形成了一片紅色山群(丹霞地貌)。讀圖1回答12~13題。
12、該地區的紅色岩層屬於( )
(A)砂岩 (B)花崗岩 (C)板岩 (D)玄武岩
13、形成紅色山群陡峭特徵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地殼上升運動 (B)流水侵蝕作用
(C)流水沉積作用 (D)風力侵蝕作用
2009年7月22日上午,我國境內發生了本世紀最為壯觀的一次日全食天象。讀圖2回答14~15題。
14、日全食發生時,被全部遮蓋的太陽外部圈層是( )
(A)平流層 (B)日冕層 (C)色球層 (D)光球層
15、日全食發生時天空仍然是灰濛蒙的,與之相關的大氣削弱作用主要是( )
(A)散射 (B)反射 (C)折射 (D)吸收
圖3為中心地服務范圍示意圖。回答l6~17題。
16、與乙相比,甲中心地( )
(A)級別高 (B)同等級中心地數量多
(C)服務范圍小 (D)提供商品貨物種類少
17、近年來,甲城市工業企業不斷向城市外緣遷移的主要原因是( )
(A)降低運輸成本 (B)減輕城市中心區環境壓力
(C)提高生產效率 (D)拓展城市的地域空間范圍
圖4為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某區域加工製造業重心轉移示意圖。回答l8~19題。
18、我國吸引日本、韓國製造業遷入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條件便利 (B)自然條件優越 (C)工資水平較低 (D)勞動力素質高
19、目前,日本、韓國相關企業主要向海外生產基地提供( )
(A)技術服務 (B)原料供應 (C)基礎設施 (D)能源保障
圖5中寧波到福州的沿海鐵路於2009年9月27日建成通車回答2O~21題。
20、影響該鐵路線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氣候 (B)城市分布 (C)河流 (D)資源狀況
21、為了提高該鐵路運輸效率和運行安全,沿線車站都設有列車運行監控系統,該系統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
(A)GIS和RS (B)GPS和RS (C)GPS和VR (D)GIS和GPS
22、漫畫(圖6)所示環境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擴大濕地面積 (B)大量排放污水
(C)過度開采地下水 (D)大量燃燒化石燃料
圖7為某城市功能分區示意圖。回答23~24題。
23、若數字①一④表示城市各功能區,則①最有可能是( )
(A)住宅區 (B)商業區 (C)綠化帶 (D)工業區
24、若該城市工業布局合理,則該地主導風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是( )
(A)西北風向北流 (B)東北風向南流
(C)東南風向南流 (D)西南風向北流
圖8為2005年一2O08年我國石油生產和消費統計圖。回答25~26題。
25、2005年2008年我國石油( )
(A)生產量大幅上升 (B)消費量基本不變
(C)進口量呈增長趨勢 (D)生產量增長快於消費量
26、目前,緩解我國石油緊缺狀況的措施有( )
①限制汽車工業發展 ②拓寬石油進口渠道
③以新能源全面取代石油 ④提高石油資源利用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下表為2OO8年我國四省(區)經濟、人口指標。回答27~28題。
27、四省(區)中,區域發展水平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8、表中③省(區) ( )
(A)處工業化發展階段 (B)位於長江三角洲地區
(C)區域城市化水平高 (D)農業產值高於①省區
圖9為我國某地部分出口工業品比重變化示意圖(內環表示1998年,外環表示2006年)。回答29~30題。
29、與1998年相比,2006年該地出口工業品( )
(A)原料指向型比重上升 (B)勞動密集型比重下降
(C)市場指向型比重上升 (D)技術密集型比重下降
30、工業品出口比重的變化,有利於該地( )
(A)礦產資源開發 (B)緩解人口老齡化
(C)產業結構升級 (D>緩解就業壓力
將一盞電燈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陽,在離電燈大約l米遠的桌邊放一個地球投代表地球,撥動地球儀模擬地球自轉運動。讀圖lO回答31~32題。
31、該實驗能夠演示的地理現象是( )
①晝夜的更替 ②四季的更替 ③運動物體偏向 ④地方時差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圖示季節內,P地( )
(A)盛行東北信風 (B)正午太陽高度達全年最小值
(C)當地時間6時日出 (D)此日過後黑夜逐日變長
33、浙江某山村進行新農村建設,擬新建帶太陽能屋頂的房子。讀該地地形剖面圖(圖11),判斷房子最適宜建設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把甲、乙、丙、丁四份質地不同的土壤堆成形狀大小相同的圓錐體,在其中三個土堆上覆蓋一層相同的草皮。通過模擬實驗觀測相同降水強度下土壤質地、植被覆蓋與水土流失量的關聯性。讀實驗相關數據衷和土壤質地的三角坐標示意圖(圖l2)。回答34~35題。
34、甲土壤屬於( )
(A)砂土 (B)壤土 (C)黏土 (D)粉土
35、實驗結果表明,在相同植被覆蓋條件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土壤質地( )
(A)砂粒與黏粒比重接近 (B)黏粒比重小,砂粒比重大
(C)粉粒與黏粒比重接近 (D)砂粒比重小,黏粒比重大
試卷Ⅱ
請將本卷的答案用藍、黑墨水鋼筆或圓珠筆寫在答卷Ⅱ上。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3小題,共3O分。其中38題分A、B兩題,任選一題作答。若兩題都做,則按A題計分。)
36、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0分)
材料一:北京時間2010年2月27日凌晨,智利發生里氏8.8級特大地震,給智利帶來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材料二:南美洲部分區域圖(圖l3)。(1)智利處於美洲板塊和 板塊的 (生長或消亡)邊界,因此多地震。
(2)此季節,聖地亞哥受 (氣壓帶或風帶)控制,氣候特徵是 。
(3)A洋流按性質分屬於 ,該洋流對從東向西經過麥哲倫海峽船隻航運速度的影響是 。
(4)某考察團從北部的阿里卡沿海岸線向南到麥哲倫海峽進行考察,發現自然景觀有明是的變化,該變化體現自然帶分布的 地域分異規律,其影響的主要因素是 。
(5)聖地亞哥附近發展銅礦開采和冶煉工業的優勢條件有 、 。
37、圖l4為我國某區域海平面等壓線(單位:百帕)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2分)(1)重慶此時的風向為 風,圖中虛線為 (冷或暖)鋒的鋒線,該天氣系統到達長沙時,長沙將出現降水、 , 等天氣。
(2)近年來,由於在長江上游實施 生態工程,使進入洞庭湖的泥沙減少;由於在湖區實施 工程,使湖泊面積擴大,從而對長江徑流的 功能得到了加強。
(3)河流對圖中城市形成的作用有 、 。
(4)圖中平原地區主要的農業地域類型是 ;目前該地發展農業生產的有利社會經濟條件是 、 。
38、本題有A、B兩題,任選一題作答。若兩題都做,則按A題計分。(8分)
A題: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2008年初,我國西氣東輸二線工程(干線西起霍爾果斯南至廣州)正式開工並將於2011年建成。圖15為「西氣東輸二線示意圖」。
材料二:近幾年珠江三角洲在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中,相繼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如大量佔用耕地、城鎮和工業過度集中、環境污染嚴重,產業結構層次偏低等。
(1)天然氣從自然資源的自我再生性質來分屬於 資源。
(2)圖中字母A所在省區農業生產主要分布在「綠洲」地區,其有利的自然條件是
和 ▲。該省區目前主要面臨的生態問題是 。
(3)該工程建成後對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積極影響有 和 。
(4)針對珠江三角洲在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可採取的有效措施有
和 。
B題: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2009年12月7~l9日,有190多個國家參與的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在經歷復雜曲折的協商後,發表了以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為主題的《哥本哈根協議》。
材料二:l979年和2005年北冰洋冰雪覆蓋面積的衛星照片(圖16)。
(1)哥本哈根氣候大會召開期間,浙江省的晝夜長短狀況是 ,控制亞歐大陸的主要氣壓系統名稱是 。
(2)與1979年相比,2005年北冰洋冰雪覆蓋面積 (變小或變大),這種變化將導致下墊面對太陽輻射的反射 (減少或增多),從而進一步造成北極地區氣溫升高。
(3)極冰融化造成海平面升高,吐瓦魯、馬爾地夫等國家面臨「滅頂」之災。從可持續性發展的觀點看,工業化國家大量排放溫室氣體的做法,違背了權利的觀念、 的觀念和 的觀念。
(4)為了緩解北冰洋冰雪進一步融化,氣候專家呼籲人們選擇低碳的生活方式,請你從生活角度提出兩條合理化建議 、 。
參考答案:
36、10分
⑴南極洲 消亡
⑵副高 高溫少雨(炎熱乾燥)
⑶寒流 減慢
⑷緯度 熱量
⑸資源豐富 交通便利
37、12分
⑴(偏)西 冷 降溫 大風
⑵長江中上游防護林(退耕還林) 退田還湖 調蓄
⑶供水 運輸
⑷水稻種植業 市場廣闊 交通便利
38、8分
A題:
⑴非可再生
⑵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 沙漠化(荒漠化)
⑶改善環境質量,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經濟發展等(寫2點)
⑷治理環境污染,建設衛星城和開發新區,合理規劃城市道路等(寫2點)
B題:
⑴晝短夜長 亞洲高壓(蒙古-西伯利亞高壓)
⑵變小 減少
⑶環境 公平
⑷植樹造林、保護植被;減少煤炭燃燒,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等
『貳』 2014天津初中地理會考哪裡必考
考試內容如下:
一、地理:
2、具體考試內容如下:
一、地球與地圖
(一)地球與地球儀
內容要點與具體要求
(1)了解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
(2)用平均半徑、赤道周長和表面積描述地球的大小
(3)描述地球運動的特點
(4)知道晝夜更替、時差等地理現象是地球自轉造成
(5)知道四季更替和五帶形成是地球公轉造成的
(6)懂得比較當地不同季節正午太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和長度的變化
(7)舉例說明地球運動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內容要點與具體要求
(1)知道經緯線的概念,能用語言說明經緯度劃分的依據和特點
(2)在地球儀上指出地軸、南北極點以及赤道、本初子午線、180゜經線、東西半球分界線、南北極圈線、南北回歸線、高中低緯分界線等特殊的經緯線
(3)能夠在地球儀或經緯網地圖上讀出任何地點的經緯度
(4)能夠利用地球儀或經緯網地圖找到所給經緯度對應的地點
(二)地圖
內容要點與具體要求
(1)知道地圖的基本要素,能認識常用的圖例和注記
(2)能夠在地圖上辨別方向
(3)在地圖上辨別兩點之間的相對方位
(4)能在各種比例尺的地圖上量算兩點間的實地距離
(5)懂得利用等高線和高程表在各種類型的地形圖上估算高度
(6)能夠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判斷坡度的陡緩
(7)能夠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判讀山頂、盆地、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陡坡的特例)等地形
(8)能夠在地形圖上識別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平原五種地形
(9)通過比較了解山峰與盆地、高原與平原、山地與丘陵的等高線分布特點
(10)理解不同比例尺地圖所承載信息的差異
(11)運用地圖提取所需的地理信息
(12)理解平面圖、導游圖、交通線路圖等地圖的內容特點和閱讀方法
(13)能夠在地圖上查找地名,並選擇到達該地點的最佳交通路線
(14)知道電子地圖、遙感圖像等在生產、生活中的用途
二、世界地理
(一)海洋與陸地
內容要點與具體要求
(1)在地圖上識別海洋與陸地
(2)運用地圖和數據,說出地球表面海、陸面積所佔比例,描述海陸分布特點
(3)運用世界地圖說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分布和輪廓
(4)能在地圖上找到亞洲與非洲、亞洲與歐洲、南美洲與北美洲之間的分界線並指出南極洲、大洋洲的范圍
(5)在地圖上識別大陸、主要的島嶼、半島、邊緣海、海峽、內海等
(1)用實例說明地球表面海陸處在不斷的運動和變化之中
(2)了解魏格納提出大陸漂移說的過程
(3)理解板塊構造理論的核心內容
(4)能在地圖上識別六大板塊和板塊的交界地帶
(5)理解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與板塊運動的關系
(二)氣候
內容要點與具體要求
(1) 區分「天氣」和「氣候」的概念,並能正確運用
(2)識別常用天氣符號,識別衛星雲圖中的基本天氣信息
(3)知道空氣質量的高低與污染指數的關系
(4)知道造成空氣質量高低的原因和空氣污染造成的危害
2.氣溫與降水的分布
(1)知道什麼是氣溫日較差、氣溫年較差、等溫線等概念
(2)閱讀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氣溫分布圖,歸納世界年平均氣溫的水平分布特點
(4)懂得利用氣溫的垂直遞減率解釋海拔高度與氣溫的關系
(5)知道降水、降水量、降水等級、等降水量線等概念
(6)能根據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圖,歸納世界降水量水平分布特點
(7)懂得閱讀和處理氣溫、降水資料(如列表、求和、求平均等)
3.主要氣候類型
(1)能夠在世界氣候分布圖上指出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及特點
(2)能夠說出影響氣候的緯度因素、海陸因素和地形因素
(3)能夠比較說明不同地區氣候的差異及影響的主要因素
(4)通過實例說明氣候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
(5)理解全球變暖等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後果及減緩措施
(三)居民
內容要點與具體要求
(1)根據世界不同年代的人口總數,說出世界人口增長速度的變化特點
(2)懂得利用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等資料,比較不同地區人口增長情況
(3)能夠根據某地的人口統計資料,繪制簡單的統計圖表(如曲線圖、柱狀圖、折線圖)
(4)根據世界人口分布圖,分析說明世界人口分布的特點及原因
(5)了解人口密度的含義
(6)知道當今人口問題主要表現為人口過多和增長過快,了解人口老齡化問題
內容要點與具體要求
(7)識別世界三大人種,並在圖上指出三大人種的主要分布區
2、語言與宗教
(1)在圖上指出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的主要分布地區
(2)識別反映世界三大宗教特色建築景觀的圖片
(3)說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
(1)知道聚落及聚落的類型
(2)利用圖片描述城市景觀和鄉村景觀的差別
(3)用實例說明聚落分布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4)用實例說明聚落形態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5)理解聚落的建築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6)理解保護人類文化遺產的重要性
(四)地域發展差異
內容要點與具體要求
(1)通過實例,比較不同地域發展水平差異
(2)利用地圖說明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分布特點
(3)用實例說明加強國際經濟合作的重要性
(4)知道「南北對話」和「南南合作」的含義
(五)認識區域
內容要點與具體要求
(1)能根據所給地圖說出某一大洲的經度位置、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
(2)能運用所給地圖和有關資料分別歸納出某一大洲或地區的地形、氣候、河流特點
(3)利用所給有關資料說出某一大洲存在的人口、資源、環境等問題
三、中國地理
(一)疆域與人口
內容要點與具體要求
(1)利用地圖說出我國的半球位置、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及其特點
(2)記住我國的領土面積,關注我國的海洋國土
(3)在地圖上指出我國陸上疆界的起止點和陸上鄰國
(5)在地圖上指出我國瀕臨的海洋和我國的近海臨國
(6)理解我國海陸位置的優勢
(8)記住我國34個省級行政區的全稱、簡稱和行政中心,並能在我國行政區圖中准確指出其分布位置
2、人口與民族
(1)知道我國內地人口總數截至20lO年11月1日為l 3.39億人
(2)利用有關數據說明我國人口增長趨勢
(3)利用人口分布圖說出我國人口的分布特點,知道黑河—騰沖一線兩側人口分布的差異
(4)說明影響我國人口分布的主要原因
(5)理解我國人口眾多和增長較快的特點及其對社會、經濟、環境等方面形成的巨大壓力
(7)利用民族分布圖,說出我國少數民族分布特徵
(二)自然環境與自然資源
內容要點與具體要求
1、自然環境
(1)利用中國地形圖概括我國地形、地勢的主要特徵
(2)記住主要山脈的名稱及其分布
(3)說明構成三級階梯的各主要地形區
(4)運用地形圖,對我國地形、地勢特徵作簡單評價
(5)知道我國冬季和夏季氣溫的分布規律和溫度帶的劃分,並能據圖說出亞熱帶和暖溫帶的分界線
(6)知道我國降水的時空分布規律和干濕地區的劃分,並能據圖說出濕潤與半濕潤地區的分界線
(7)運用資料說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徵
(8)知道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
(9)知道內、外流河和內、外流區的基本特徵
(10)在地圖上找出我國主要河流
(11)運用地圖和資料,說出長江、黃河的水文特徵及其對社會經濟發展影響
(12)了解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的國家
2、自然資源
(1)結合生產和生活實際,了解自然資源分為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
(2)說明我國自然資源的主要特點
(3)運用相關資料,歸納我國土地資源的主要特徵
(4)結合具體案例理解我國的土地國策
(5)運用相關資料說出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特點及其對社會經濟的影響
(6)結合案例,說明我國如何解決水資源在時間上分配不均的策略
(7)以「南水北調」工程為例,分析評價我國解決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的措施
(8)結合生活實際,制訂適合的節水措施
(三)經濟與文化
內容要點與具體要求
1、經濟發展
(1)運用地圖等資料,說明我國種植業、林業、牧業、漁業的主要分布
(2)說出我國東部與西部、南方與北方農業生產的差異,並簡單分析差異產生的自然原因
(3)用實例說明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必要性
(4)利用地圖等資料說出我國工業分布的特點
(5)知道高新技術產業的特點,運用地圖等資料,說出高新技術產業的分布以及高新技術產業在工業發展中的作用
(6)了解不同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懂得如何選擇適當的交通運輸方式
(7)運用地圖,說出我國交通運輸網路的基本分布格局
(8)運用地圖,說出我國主要的鐵路干線及樞紐,知道主要的高速鐵路
(9)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鐵路出行方案
2、文化特色
(1)舉例說明自然環境對我國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飾、飲食、民居等的影響
(2)結合有關資料說明我國地方文化特色對旅遊業發展的影響
(四)地域差異
內容要點與具體要求
(1)結合我國的1月0℃等溫線和 800 mm等降水量線,據圖說出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位置
(2)理解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東部濕潤和半濕潤地區、亞熱帶和暖溫帶,水田和旱地等的分界線
(3)聯系實際,從秦嶺-淮河一線南北的生產、生活差異理解此線的地理意義
(4)理解劃分我國四大地理單元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5)運用地圖指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四大地理單元的范圍
(6)從地形、氣候、水文、植被等角度比較四大地理區域的自然地理差異
(7)分析各地理單元自然環境對我國農業生產、交通運輸、聚落分布的影響
(8)分析各地理單元自然環境對人們在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的影響
(五)認識區域
內容要點與具體要求
1、位置與分布
(1)運用地圖簡要評價某區域的地理位置
(2)在地形圖上識別某區域的主要地形類型,並描述區域的地形特徵
(3)根據所給地圖與氣候統計圖表等資料,說出區域的氣溫、降水分布概況,並歸納氣候特徵
(4)運用地圖等資料,說出某區域產業的結構與空間分布特點
(5)運用地圖等資料,歸納某區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點
2、聯系與差異
(1)理解區域內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
(2)理解河流在區域發展中的作用
(3)理解影響區域農業或工業發展的地理因素
(4)根據材料比較區域內的主要地理差異
3、環境與發展
(1)根據資料分析區域主要自然災害與環境問題所造成的後果,了解區域環境保護與資源開發利用的成功經驗
(2)理解區域環境和區域發展對生活方式和生活質量的影響
(3)利用資料說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點、歷史文化傳統和城市職能,了解其城市建設成就
二、生物
具體考試內容如下:
(一)科學探究
知識內容
(1)嘗試從日常生活、生產實際中發現與生物學相關的問題
(2)嘗試表述與生物學相關的問題
(3)應用已有知識,對問題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設想(做出假設)
(4)提出檢驗假設的方法
(5)列出所需要的材料與用具
(6)選出控制變數
(7)設計對照實驗
(8)進行觀察、實驗,收集數據
(9)評價證據、數據的可靠性
(10)分析和判斷證據、數據,得出結論
(二)生物體的結構層次
知識內容
1.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1)簡述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2)簡述臨時裝片的製作方法
(3)闡明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4)舉例說明細胞膜的主要功能
(5)簡述線粒體、葉綠體的功能
(6)描述細胞核在遺傳中的重要功能
(7)區別動、植物細胞結構的主要不同點
(8)舉例說明單細胞生物可以獨立完成生命活動
2.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組織
(1)描述細胞分裂的基本過程
(2)描述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變化情況及其意義
(3)概述生物體的各種組織是由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4)識別人體的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和結締組織
(5)識別植物的分生組織、營養組織、保護組織和輸導組織
3.多細胞生物體的結構層次
(1)描述綠色開花植物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個體
(2)描述人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
(三)生物與環境
知識內容
1.生物的生存依賴一定的環境
(1)舉例說出水、溫度、空氣和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環境條件
(2)舉例說明生物和生物之間有密切的關系
2.生物與環境組成生態系統
(1)概述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及其作用
(2)舉例說出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和食物網
3.生物圈是人類與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園
(1)闡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2)列舉保護生物圈的措施和方法
(四)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知識內容
1.綠色開花植物的一生
(1)識別種子的結構
(2)簡述探究種子萌發條件的實驗方法
(3)描述種子萌發的條件和過程
(4)描述根的生長過程
(5)描述芽的發育
(6)識別木本植物莖的結構
(7)說明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
(8)概述開花和結果的過程
2.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無機鹽
(1)說出綠色植物生活需要水和無機鹽
(2)概述根尖的組成以及根尖適於吸水的特點
(3)描述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
3.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1)概述葉片的結構和功能
(2)說明探究光合作用條件、原料、產物的原理和方法
(3)說明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意義
(4)舉例說出光合作用原理在生產上的應用
(5)描述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6)簡述呼吸作用的意義
(7)舉例說出呼吸作用原理在生產上的應用
4.綠色植物對生物圈有重大作用
(1)概述綠色植物為許多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2)說明綠色植物有助於維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
(3)簡述綠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環中的作用
(五)生物圈中的人
知識內容
1.人的食物來源於環境
(1)簡述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及其作用
(2)描述人體消化系統的組成
(3)簡述探究澱粉在口腔內的化學消化方法
(4)說明小腸是食物消化和營養物質吸收的主要場所
(5)概述食物在消化道內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過程
(6)簡述合理膳食的意義
(7)評價一份食譜
(8)列舉保障食品安全的措施
2.人體生命活動的能量供給
(1)簡述人體血液循環系統的組成
(2)描述心臟的結構和功能
(3)描述血液的組成和功能
(4)簡述輸血的原則
(5)概述血液循環
(6)描述人體呼吸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
(7)概述發生在人體肺部及組織細胞處的氣體交換過程
(8)說明能量來自細胞的有機物的氧化分解
3.人體代謝廢物的排出
(1)描述人體泌尿系統的組成及其功能
(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過程
4.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調節生命活動
(1)描述人體神經系統的組成
(2)描述神經元的結構和功能
(3)描述脊髓的結構和功能
(4)描述大腦皮層的主要功能
(5)概述人體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反射
(6)舉例說明人類條件反射的特徵
(7)描述眼球的基本結構
(8)概述視覺形成的基本過程
(9)簡述近視的形成原因
(10)描述耳的基本結構
(11)概述聽覺形成的基本過程
(12)說明甲狀腺激素、胰島素的生理作用
5.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員
(六)動物的運動和行為
知識內容
1.動物的運動
(1)列舉動物多種多樣的運動形式
(1)舉例說出動物運動的重要性
(2)描述脊椎動物的肌肉、骨骼、關節的基本結構和功能
2.動物的行為
(1)舉例說出動物行為的主要類型
(2)區別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3)舉例說出動物的社會行為及對生存和生殖的意義
(七)生物的生殖、發育與遺傳
知識內容
1.人的生殖和發育
(1)概述男性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2)概述女性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3)描述受精過程
(4)描述胚胎發育過程
2.動物的生殖和發育
(1)舉例說出昆蟲的生殖和發育過程
(2)描述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過程
(3)描述鳥的生殖和發育過程
3.植物的生殖
(1)列舉植物的無性生殖
(2)舉例說出扦插、嫁接在生產中的應用
(3)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4)區別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
4.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1)說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2)描述染色體、DNA和基因的關系
(3)舉例說出生物的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
(4)解釋人的性別決定
(5)列舉生物的變異現象
(6)舉例說出遺傳育種在實踐上的應用
(7)列舉我國遺傳育種方面的成果
(八)生物的多樣性
知識內容
1.生物的多樣性
(1)描述病毒主要特徵以及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2)簡述細菌在結構、營養和生殖等方面的主要特徵
(3)舉例說出細菌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4)描述真菌中酵母菌、黴菌和蘑菇的主要特徵
(5)舉例說出真菌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6)舉例說出我國特有的珍稀動植物種類、保護方法和意義
(7)舉例說明保護生物多樣性方法和重要意義
2.生命的起源和生物進化
(1)描述生命起源的過程
(2)概述生物進化的主要歷程
(3)描述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主要內容
(4)形成生物進化的基本觀點
(九)生物技術
知識內容
1.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術
(1)說出食品腐敗的原因
(2)列舉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
(十)健康地生活
知識內容
1.健康的度過青春期
(1)描述青春期的發育特點
(2)列舉青春期衛生保健
2.傳染病和免疫
(1)說明傳染病的病因、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
(2)簡述常見傳染病的病原體、傳播途徑以及預防措施
(3)描述人體的免疫功能
(4)區別人體的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
(5)說明計劃免疫的意義
3.威脅人體健康的當代主要疾病
(1)舉例說明心血管疾病的危害以及預防措施
(2)舉例說明癌症的危害以及預防措施
4.酗酒、吸煙和吸毒的危害
(1)說明吸煙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2)說明酗酒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3)概述毒品的危害
5.醫葯常識
(1)說出一些常用葯物的名稱和作用
(2)舉例說明安全用葯的常識
(3)概述人工呼吸、止血包紮等急救的方法
另外,必須要做一些題目、多背一背、想一想才能取得好成績。
『叄』 求天津市歷屆初中生物、地理會考試卷(急)
貌似是今年第一次生物、地理有會考
去年就沒有
『肆』 2014生地會考地理試卷。帶答案。
2014年試卷:
1、地理: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答案是正確的,每題0.5分,共13分)
1、地球上最大的緯線圈長約
A. 4萬千米 B. 4 萬米
C. 6371千米 D. 5.1億千米
2、地球自轉和公轉相同的是
A、周期B、方向C、圍繞中心 D、地理意義
3、下列各項不屬於地圖基本要素的是
A、比例尺 B、方向 C、圖例D、等高線
4、地球表面陸地所佔比重是
A、21﹪ B、71﹪ C、29﹪ D、79﹪
5、地殼板塊發生張裂運動時,地表可能會發生的現象是
A.形成新的島嶼 B.地表隆起
C.形成高大山脈 D.形成新的海洋
6、在衛星雲圖上,綠色代表的是
A、海洋B、雲雨區 C、陸地D、森林
7、熱帶氣候的差異主要表現在
A、氣溫的高低
B、氣溫的季節變化
C、降水的多少
D、降水的季節變化
8、世界三大宗教都起源於
A、亞洲 B、歐洲 C、非洲D、美洲
9、亞洲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
A熱帶季風氣候 B. 溫帶季風氣候
C溫帶大陸性氣候. D. 熱帶雨林氣候 .
10、亞洲人口超過一億的國家有
A. 6個 B.5個 C. 4個 D.8個
11、我國三級行政區劃指的是:
A、省,縣,鄉 B、省,自治區,直轄市
C、省,地,市 D、國家,首都,省
12、我國大陸瀕臨的海洋自南向北是
A. 北海、東海、黃海、南海
B渤海、東海、黃海、南海
C.南海、黃海、東海、渤海
D.南海、東海、、黃海、渤海
13、我國人口政策的基本內容是
A.控制人口素質、提高人口數量
B.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C. 晚婚、晚育、少生、優生
D.晚婚、早育、少生、優生
14、我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
A、西北、西南、華北
B、西南、東南、華東
C、西南、西北、東北
D、西南、西北、東南
15、中國地形多種多樣,其中佔比例較大的兩種地形是
A.丘陵、平原 B.山地、丘陵
C. 高原、山地 D.平原、盆地
16、世界上大多數農作物和動植物都能在我國找到適合生長的地區,是因為我國
A 、季風氣候顯著 B、氣候復雜多樣
C、夏季普遍高溫 D、雨熱同期
17、我國最大的內流河是
A、長江 B、黃河 C、珠江 D、塔里木河
18、我國耕地主要分布在
A 、東部季風區平原和丘陵
B、北部和西北部高原盆地
C、西南地區的山地高原
D、西北地區的山地
19、我國水資源季節分配特點是
A.夏秋少,冬春多 B.夏秋少,冬春也少
C.夏秋多,冬春也多 D.夏秋多, 冬春少
20、把農業劃分為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的依據是
A、勞動力素質不同 B、勞動場所不同
C、作物品種不同 D、生產對象不同
21、下列不屬於我國工業分布特點的是
A、沿海 B 沿江河
C、沿鐵路線 D、沿城市
22、我國最主要的交通運輸方式是( )
A.公路 B.鐵路 C.管道 D.河運
23、傣族竹樓屋頂坡度大,主要影響因素是
A、氣溫 B、光照 C、降水 D、地形
24、位於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上的山脈是
A. 昆侖山 B.大興安嶺
C. 秦嶺 D.祁連山
25、西北地區氣候乾旱的主要原因是:
A.距海較遠 B.緯度較高
C.海拔較高 D.溫度較高
26、下列不屬於北京的城市職能的是
A、政治中心 B、工業中心
C、交通中心 D、文化中心
二、讀圖選擇題(每題1分,共計2分。每題分為兩小題,每小題0.5分。)
略
地理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答案是正確的,每題0.5分,共13分)
1.A 2.B 3.D 4.C 5.D 6.C 7.C 8、A 9.C 10.A 11.A 12.D 13.B 14. C 15.C 16、B 17.D 18、A 19、D 20.D 21.B 22.B 23.C 24.C 25.A 26.B
二、讀圖選擇題(每題一分,共計2分。每題分為兩小題,每小題0.5分。)
27、(1)A(2)B 28、(1)B(2)C
2、生物
一.選擇題:(共26題,每題0.5分,共13分)
1.向日葵的莖一般都向光生長。這說明生物體能夠
A.繁殖後代
B.由小長大
C.進行新陳代謝
D.對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應
2.下列關於細胞分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分化是形成不同組織的根本原因
B.細胞分化導致細胞內的遺傳物質發生變化
C.分化後的細胞不再進行細胞的分裂和生長
D.細胞分化只是細胞的形態、結構發生變化
3.下列有關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只有葉片才能製造有機物
B.通過光合作用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來源於光能
C.二氧化碳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也是呼吸作用的產物
D.植物進行呼吸作用最重要的意義是為自身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4.下圖是某同學設計的用於觀察蒸騰作用的實驗裝置。要驗證植物進行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是葉,應該選擇的一組裝置為
A.甲、乙
B.甲、丁
C.乙、丁
D.丙、丁
5.桃花凋謝後不久便結出了桃子。下列桃花結構中將來能發育成桃子的是
A.花瓣
B.子房
C.花柱
D.花葯
6.能消化蛋白質但不能消化澱粉的消化液是
A.唾液
B.胃液
C.胰液
D.腸液
7.下列減肥方法中最科學的是
A.節食減肥
B.高強度運動
C.到葯店買減肥葯
D.適當的體育鍛煉加上合理膳食
8.某患者的血型是AB型,現失血過多需要輸血,最佳方案是給患者輸
A.A型血
B.B型血
C.O型血
D.AB型血
9.心房與心室之間、心室與動脈之間有瓣膜,且單方向開放使得血液不會倒流。血液流經心臟時血流方向正確的是
A.靜脈→心室→心房→動脈
B.動脈→心房→心室→靜脈
C.靜脈→心房→心室→動脈
D.動脈→心室→心房→靜脈
10.氧氣進入人體最終要到達
A.紅細胞
B.肺泡
C.血液
D.組織細胞
11.人體內每天形成的原尿約有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只有1.5升左右,其原因是原尿中的大部分水在通過
A.腎小管時被重吸收
B.腎小囊時被重吸收
C.輸尿管時被重吸收
D.膀胱時被重吸收
12.下圖是人體完成反射活動的神經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描述正確的是
A.①和⑤功能相同
B.乙是脊髓灰質
C.甲處是由神經纖維組成
D.①②③④⑤必須保持完整才能完成反射活動
13.如果切除成年狗的甲狀腺,一段時間後該狗表現為精神萎靡、活動減少。這說明甲狀腺激素能
A.促進幼小動物的發育
B.提高血糖濃度
C.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
D.促進蛋白質合成
14.免疫是人體內的一種防禦功能。下列屬於特異性免疫的是
A.皮膚的阻擋作用
B.白細胞的吞噬作用
C.接種卡介苗預防肺結核
D.腸道內壁黏膜的屏障作用
15.下列有關人體運動系統的敘述,錯誤的是
A.骨、骨連結、骨骼肌組成了人體的運動系統
B.骨連結就是關節
C.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兩部分
D.一塊骨骼肌就是一個器官
16.當你做屈肘動作時,上臂的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的活動狀態分別是
A.收縮、收縮
B.舒張、舒張
C.收縮、舒張
D.舒張、收縮
17.下列動物的行為中,屬於後天性的學習行為的是
A.飛蛾撲火
B.蜘蛛結網
C.孔雀開屏
D.談虎色變
18.「蜂鳥和蝴蝶能夠協助植物進行傳粉」,這說明動物在自然界中對植物的作用是
A.促進植物的繁殖和分布
B.危害植物的生長發育
C.改變植物的生長方式
D.為植物提供營養物質
19.細菌與真菌的最主要區別是細菌的細胞沒有
A.細胞 壁
B.細胞膜
C.DNA
D.成形的細胞核
20.在自然界的物質循環中,起著其他生物不可替代作用的是
A.寄生性微生物
B.腐生性微生物
C.能固氮的微生物
D.能合成有機物的微生物
21.某昆蟲的發育過程是受精卵→幼蟲→蛹→成蟲,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發育屬於不完全變態
B.該發育屬於完全變態
C.該昆蟲的發育一定離不開水
D.該昆蟲的發育過程與蝗蟲相同
22.下圖能正確表示細胞核中染色體、DNA、基因三個概念之間包含關系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3.人有23對染色體。正常女性的體細胞到生殖細胞,再到發育成子代的受精卵,細胞中染色體的數量變化是
A.23對→23對→23對
B.23條→23條→23條
C.23條→23對→23條
D.23對→23條→23對
24.法國學者巴斯德進行了的「鵝頸燒瓶」實驗中, 甲瓶的瓶口是豎直向上;乙瓶的瓶口是拉長呈S型的曲頸。將兩個燒瓶內的肉湯同時煮沸放涼後,觀察肉湯的變化。本實驗的實驗變數是
A.微生物的有無
B.氧氣的有無
C.燒瓶放置時間的長短
D.燒瓶容量的大小
25.下列關於生物進化趨勢的敘述,錯誤的是
A.由簡單到復雜
B.由低等到高等
C.個體由小到大
D.由水生到陸生
26.達爾文把通過激烈的生存競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叫做
A.過度繁殖
B.生存斗爭
C.遺傳變異
D.自然選擇
二.連線題:(共1題,包括4小題,每小題0.5分,共2分)
27.將下列細胞的結構與其功能對應起來
甲.葉綠體 A.合成有機物
乙.線粒體 B.貯存遺傳物質
丙.細胞膜 C.控制物質進出
丁.細胞核 D.為生命活動提供動力
(1)甲——A.B.C.D
(2)乙——A.B.C.D
(3)丙——A.B.C.D
(4)丁——A.B.C.D
生物學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共26題,每題0.5分,共13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A A C B B D D C D A D C
題號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C B C D A D B B A D A C D
二、連線題:(共1題,包括4小題,每小題0.5分,共2分)
27.(1)A (2)D (3)C (4)B
『伍』 2014天津高中會考
『陸』 求2012-2016高中地理會考試卷
地球表面(包括生物圈,可以和生物掛鉤,從而更好地認識地理):地理殼專-景觀殼-地球表屬層-大氣圈底部-岩石圈表層-水圈-生物圈-人類圈-陸地-海洋-山脈-大陸架-氣候-植被。
人類生活:鄉村-集鎮-城市-人種。
地圖(包括中國地圖和地理,還有氣候地圖,地形圖,經濟社會地圖,自然地圖,地勢圖等)
在西歐,地理學分為通論地理學(即部門地理學)和專論地理學(即區域地理學)兩部分,通論地理學中分出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兩大分支下再分次級分支學分次級分支學科。
自然方面
自然地理學利用生物學來研究,是一種系統的地理學、了解全球性植物群和動物區系樣式,利用數學、物理學來研究地球本身的運動以及它和其他太陽系中星體的關系,是研究位置和空間上地球變化的學科。
屬性
『柒』 2013年和2014年天津市高中會考物理試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有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1.下列關於時間和時刻的表述中,表示時刻的是 A.學校早晨7:50開始上課
B.劉翔110 m欄的成績是12.91 s C.小明從家步行到學校需要10 min
D.小林在井口釋放一塊小石塊,經2 s聽到石塊落水的聲音
2.王華乘坐公共汽車去學校,發現司機是靜止的,他選擇的參考系是 A.地面 B.路邊的樹木
C.王華乘坐的汽車 D.反向行駛的車輛 3.研究下列問題時,運動物體可視為質點的是
A.火車通過一座鐵路橋需要的時間 B.藍球在空中飛行的軌跡
c.體操運動員在體操比賽時的動作 D.跳水運動員在空中的翻轉運動 4.溫度感測器的核心元件是 A.光敏電阻 B.壓敏電阻 C.熱敏電阻 D.力敏電阻 5.關於重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受到的重力方向總是指向地心
B.物體受到的重力就是地球對物體的吸引力 C.一個物體從赤道移到北極受到的重力變大 D.質量一定的物體受到的重力大小保持不變 6.關於慣性,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靜止的物體沒有慣性 B.速度越大的物體慣性越大 C.質量越大的物體慣性越大
D.同一個物體放在地球和放在月球上慣性大小不同 7.下列哪種家用電器是應用電磁波工作的 A.電飯鍋 B.洗衣機 C.微波爐 D.台燈
8.如圖1所示為某汽車的速度計,指針所指位置的數值表示汽車 A.已行駛了60 km
B.此時刻的瞬時速度為60 km/h C.行駛過程中的平均速度為60 km/h D.此時刻後每小時通過的路程是60 km 9.如圖2所示,每個鉤碼重1.0 N,彈簧測力計自身重量、繩子質量和摩擦不計,彈簧伸長了5 cm(在彈簧的彈性限度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1.0 N B.該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5 cm
C.該彈簧的勁度系數為40.0 N/m D.不掛重物時,該彈簧的勁度系數為0
『捌』 天津市地理會考復習卷!!!
八下復習檢測題
一、選擇題
1.下列省區輪廓圖與其簡稱對應正確的是( )
2.下列地點中,符合「北半球、低緯度、東半球」的是( )
A.23.5°N、10°W B.0°、0° C.30°S、60°W D.55°N、1 80°。
3.我國自古就有南船北馬的說法,這里所說南船北馬的分界線最有可能的是( )
A.秦嶺—淮河一線 B.天山—陰山一線
C.黑河—騰沖一線 D.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
讀右圖並回答4~5題。
4.對於甲圖所示時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此時北半球是夏季
B.山東晝長夜短
C.是進行南極考察的最佳時間
D.澳大利亞西南部的氣候特點是溫和多雨
5.對於乙圖所示時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正是去黑龍江看冰燈的季節
B.地中海地區正處在雨季
C.我國東部正處在洪澇多發季節
D.我國華北地區正播種小麥
6.小光和小明同時從南極出發,分別沿40°E和40°w向北行進,那麼( )
A.他們可能在北極相遇 B.他們在赤道上相距最近
C.他們之間的距離始終一致 D.他們可能在南極相遇
7.已知同緯度A、B兩點(如圖),若A點為陸地,B點為海洋。判斷圖中所表示的北半球的季節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8.某山山腳下溫度為22℃,山頂溫度為10℃,這座山相對高度為( )
A.600米 B. 3666米 C. 200米 D. 2000米
9.我國新疆降雨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深居內陸 距海遠 B.緯度偏高 氣溫低
C.海拔高 海風吹不到 D.距海不遠 但受山脈阻擋
10.下列各項中圖序按我國溫度帶圖、干濕地區圖、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圖、內流區域與外流區域圖的順序排列的是( )
A. ④③②① B. ③④②① C. ④③①② D. ③④①②
11.北回歸線在我國從西向東穿過的省區,與下列民族排序相同的是( )
A.高山族、漢族、壯族、傣族 B.漢族、壯族、傣族、高山族
C.漢族、傣族、高山族、漢族 D. 傣族、壯族、漢族、高山族
12.圖中最有可能位於北半球、西半球、低緯度的點是( )
A.A點 B.B點 C.C點 D.D點
13.圖中一年經過兩次太陽直射的點有( )個
A.一 B.三 C.四 D.五
讀下圖回答14~15題。
14.E點的海拔高度為( )
A.300米 B.400米 C.500米 D.600米
15.圖中出現河流的地方可能有( )
A.1處 B.2處 C.3處 D.4處
讀國家輪廓圈.回答16~17題。
16.從海陸位置看,位於北半球、東半球的國家是( )
A.甲 B.乙 C.丙 D. 丁
17.人均能源消費量最高的國家是( )
A.甲 B.乙 C.丙 D. 丁
18.下列四幅圖中,城區面積最大的是( )
A.A B.B C.C D.D
19.我國某地有一口井,每年有兩次陽光能直射井底,此井可能位於我國的( )
A.東北地區 B.華北地區 C.海南島 D.青藏高原
20.下列關於我國民族分布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各民族分布具有「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
B.我國各民族分布都比較分散
C.我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北和西南,東南部沒有少數民族
D.我國只有西藏地區有些縣市的居民是同一民族的
21.下列不屬於東北—西南走向的一組山脈是( )
A.大興安蛉—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長白山—武夷山
C.台灣山脈 D.天山—陰山
22.我國由於南北跨緯度很大,南北溫差出現一定的差異,南北溫差最大的季節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3.下列與濟南處於同一溫度帶的一組城市是( )
A.上海 南京 武漢 B.北京 蘭州 石家莊
C.烏魯木齊 哈爾濱 吉林 D.沈陽 北京 武漢
下圖為我國四座重要山脈,讀後請回答第24題。
24.屬於我國地勢階梯分界線的山脈有( )
A.甲 乙 B.乙 丁 C.甲 丙 D.丙 丁
『玖』 2019年天津會考地理生物的會考題 拜託拜託,挺急的
2019年天津會考地理生的會考題,我這里沒有的,你可以到網上查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