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地理下美國教學反思
Ⅰ 七年級地理下冊第七章自我評價與反思答案
反思一:走出教材,走近生活 地理下冊課本中的案例有些並不符合地方學生的經驗基礎。 因此, 教師很有必要根據地方特 色、學生已有的經驗基礎、知識背景來創設情境、設計案例。
反思二:學生活動要有「質」,即體現思維性 新的教學理念要求賦予學生更多自主活動、實踐活動、親身體驗的機會。但如果課堂活 動有量無質,則活動的價值也就喪失殆盡。一堂課下來熱熱鬧鬧,恐怕留在學生腦海中的只 有熱鬧的場景, 很難有真正的思維活動。 課堂的學生活動是為了更有效的完成教學目標而采 取的教學方式,因此流於形式的「活動」是形同虛設的。為了能使全員參與課堂活動並提高 其有效性,教師應努力提高活動的 「質」的水平。對探究問題或任務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 經驗水平; 情境的創設要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並能引起學生的共鳴; 活動過程中要多加鼓勵, 創造「思維性討論」的氣氛,激發全員的參與慾望,並注意適時評價。
反思三:轉換傳統的師生角色,學生是課堂的主角 在課堂的探究活動過程中, 讓學生充當探討問題的主人。 這一從引導者到組織者的轉 變,使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角色發生了根本的改變。從思維的角度講,學習過程是一種具備 發散性和創造性思維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需針對不同情況做出適時反饋,引導使之朝有 利於知識建構的方向發展。
Ⅱ 晉教版七年級地理教學下冊第一章教學反思
1、初步培養學生對地理的探索興趣,培養學生的求知慾,從而使學生注意身邊的地理版知識權、動態的地理知識、發展中的地理知識。
2、通過各種途徑感知身邊的地理事物,嘗試從學習和生活中發現地理問題。
3、理論聯系實際、靈活運用地理知識解釋、解決日常生活、經濟建設、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問題。
4、使學生初步形成對地理的好奇心和學習地理的興趣。認識到地理知識就在大家身邊,學習地理知識,能增強自己的生活和生存的能力。 懂得學習地理的認識到地圖對於地理學習的重要性。 聯系身邊的現象來了解地理事物認識
Ⅲ 老師讓我們出十道有關美國地理的題(七年級下冊地理。美國)
美國是高考重點考查的八個典型國家之一。課堂教學中需要著力分析的問題有很多,筆者結合教學實際和連續幾年的高考考查,現將涉及美國的一些分析類問題整合在一起,請大家關注所提出問題的思維視角和掌握解答問題的思路方法。
一、關於美國自然地理特徵的分析
1.氣候 美國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廣泛的原因是什麼?北美中部大平原,南北貫通,冬季極地冷空氣可長驅直入到達南部墨西哥灣;夏季,墨西哥灣暖濕氣流也可長驅北上,形成面積廣大的冬冷夏熱的溫帶大陸性氣候。
2.地形 美國地形對氣候的影響有哪些?地形對降水的影響:西部山脈對氣流的阻擋作用,使美國西部沿海地區多雨,山地背風坡和內陸盆地少雨;中央大平原和東南低山對氣流的阻擋作用不明顯,使美國東部的降水由東南沿海向內陸遞減。地形對氣溫的影響:冬季,來自北冰洋上的寒冷氣流直達南部,形成大風、寒潮天氣;來自墨西哥灣的暖濕氣流偶爾進入內部,帶來短期反常溫暖。夏季,由於受西部地形影響,中部南北貫通,氣溫隨緯度增加而降低。
3.河湖 密西西比河匯集了共約250多條支流,西岸支流比東岸多而長,形成巨大的不對稱樹枝狀水系。分析東、西兩岸支流的水文特徵有何不同?東岸支流:水量大,含沙量小,水位季節變化小,水能蘊藏量小;西岸支流:水量小,含沙量大,水位季節變化大,水能蘊藏量大。北美五大湖對區域經濟發展有哪些重要作用?湖泊與密西西比河構成廉價的永運交通網;為工農業和城市提供水源,也是美國和加拿大重要的旅遊資源。
6.資源 美國的煤、鐵和石油資源分別分布在哪些地區?煤炭主要分布在阿巴拉契亞山的北段;鐵礦主要分布在五大湖的西岸;石油主要分布在墨西哥灣的西北部。另外,阿拉斯加洲煤、鐵和石油資源都很豐富。
7.災害 美國中部平原的主要氣象災害有哪些?颶風、寒潮、洪澇、乾旱、黑風暴等。
二、關於美國人文地理特徵的分析
1.綜合 影響美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社會經濟優勢有哪些?便利的交通運輸;廣闊的國內和國際市場;先進的科學技術;發達的軍事;高度發達的工業;農業現代化程度高;較強的政治地位和國際影響力;良好的社會協作條件;地廣人稀。
2.農業 美國農業形成了玉米帶、小麥帶、乳畜帶等(專門從事某一作物的種植或某一畜種的飼養),這體現了美國農業的什麼特點,這樣生產具有哪些意義?體現農業生產專門化的特點,這種生產的意義是:有利於充分利用自然資源;有利於大規模使用農業機械化;有利於採用先進科學技術提高農業生率。分析美國乳畜帶的區位因素? 緯度較高,光熱條件不足,土壤比較貧瘠,這種條件下不利於種植穀物,但十分利於牧草的生長,發展畜牧業;城市人口集中,市場廣闊;交通便利。美國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區分布著大片的稻田,試分析這種農業生產的特點。生產規模大;商品率高;機械化水平高;水利工程量小;科技水平高。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穀物生產國,試分析中部平原發展商品穀物農業的優勢條件有哪些?優越的自然條件(地勢平坦廣闊;土壤深厚肥沃;水源充足;氣候溫和,降水豐富,夏季潮濕);便利的交通運輸;地廣人稀;高度發達的工業;先進的科技。
3.工業 美國東北部作為傳統工業區,發展的優勢條件有哪些?東北部是歐洲移民最早遷入的地方,資本主義發展最早;礦產資源豐富。如阿巴拉契亞山北部的煤炭,五大湖西部的鐵礦;大西洋沿岸有許多良港,如紐約、費城等;五大湖水運便利(保證了鐵礦石、煤炭與主要城市高效率的運輸聯系);農業基礎好,平原肥沃,臨近玉米帶、小麥區、乳畜帶;擁有龐大的市場(人口稠密、生活水平高,市場潛力巨大,發達的工業、農業、礦業、交通運輸業本身就是重工業產品龐大的消費市場)。美國「矽谷」迅速崛起的因素有哪些?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氣候宜人;有高等院校;便捷的交通;軍事訂貨。70年代末,「矽谷」的許多企業把新工廠建到內地的得克薩斯等州,以及東南亞、墨西哥等地,試分析「矽谷」 發展中的不利因素有哪些?勞動力價格高;土地被佔用殆盡,地價高,房價高,出現爭地、爭水、爭動力、爭公共設施,加劇環境污染。試分析約翰·肯尼迪衛星發射基地布局的有利條件有哪些?緯度低,自轉線速度大,可藉助自轉,節約燃料,提高火箭運載能力;海運便利,利於運輸大型火箭;三面臨海,既有利於開闊視野,便於跟蹤觀測,又有利於火箭殘骸安全墜落,安全性高;佛羅里棕地區地勢平坦,沒有高山阻擋;當地一年四季氣候較為宜人,沒有過大的溫差變化,對於精密電子儀器影響小;靠近休斯敦航天中心,從技術到裝備方便調運;佛羅里達深入大西洋,是個半島,在戰爭時,如果遭遇攻擊不會影響美國本土的經濟發展情況。
4.交通 美國大部分的國外貿易都依賴海運,分析美國海運便利的原因。三面臨海,海岸線長;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巴拿巴運河溝通東海岸和西海岸,加強了聯系;美國處於世界海上運輸繁忙的航線上;港口緯度低,為不凍港,腹地廣闊。密西西比河是美國主要的內河航運,評價其航運價值。流域面積大,河網密集;水量大,水流平穩;含沙量小;冰期短,通航時間長;有運河與五大湖溝通,注入墨西哥灣,可實現河、湖、海聯運;沿岸經濟發達,貿易貨運量大。根據自然條件和資源開發現狀,說明美國鐵路運動網中,南北向鐵路運輸壓力相對較小的原因。密西西比河為南北流向,水運條件優越,腹地廣闊,河運量大;大陸東西兩側瀕臨海洋,多良港,海運便利;南部石油資源豐富,主要依靠管道運輸。
5.城市 美國西部城市帶為舊金山—聖迭戈,分析該城市帶形成的主要區位因素。沿海平原,地勢平坦;氣候條件優越(降水適度,氣溫適中);完善發達的(海、陸、空)交通運輸(港口優良,海運發達;有鐵路、公路與東、中部地區聯系;航空運輸發達);科技水平高;工業和第三產業發達。
6.人口 美國西部地區人口密度相對較小,試從社會經濟角度分析原因。開發較晚;土地利用以農牧業為主;大城市數量少;農業現代化水平高(農業人口少)。
6.環境 田納西河流域住於美國東南部。氣候溫暖濕潤,山青水秀,森林繁茂。19世紀後期起,流域內人口激增,開發利用強度加大,致使環境惡化,水旱災害頻發,生產成本不斷攀升。說明田納西河流域早期開發利用對環境的影響。擴大種植面積、開礦亂開濫采、用木炭煉銅導致森林砍伐、植被破壞,造成水土流失(加重);高強度利用耕地導致土地退化;大量排出含SO2的廢氣,不僅污染大氣,還會形成酸雨污染土壤和水體,影響生物生長。
Ⅳ 湘教版七年級地理下冊教學反思怎麼寫
教學案例、教學設計、教學實錄、教學敘事的區別:①教學案例與教案:教版案(教學權設計)是事先設想的教育教學思路,是對准備實施的教育措施的簡要說明,反映的是教學預期;而教學案例則是對已發生的教育教學過程的描述,反映的是教學結果。②教學案例與教學實錄:它們同樣是對教育教學情境的描述,但教學實錄是有聞必錄(事實判斷),而教學案例是根據目的和功能選擇內容,並且必須有作者的反思(價值判斷)。③教學案例與敘事研究的聯系與區別:從「情景故事」的意義上講,教育敘事研究報告也是一種「教育案例」,但「教學案例」特指有典型意義的、包含疑難問題的、多角度描述的經過研究並加上作者反思(或自我點評)的教學敘事;教學案例必須從教學任務分析的目標出發,有意識地選擇有關信息,必須事先進行實地作業,因此日常教育敘事日誌可以作為寫作教學案例的素材積累。
Ⅳ 七年級地理下冊美國復習
美國(移民國家:只有一個國家的主體人口為移民時,這個國家才能稱為移民國家)
1、美國位於北美洲大陸,由50個州組成,其中本土有48個州及首都華盛頓所在地哥倫比亞特區,
另外還有兩個海外的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美國的主體(本土)位於北溫帶,阿拉斯加州位於
北寒帶,夏威夷州位於熱帶。且美國位於北半球和西半球.2、美國的主體部分(本土)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南臨墨西哥灣。美國北與加拿大相鄰,西南與墨西哥相鄰,阿拉斯加洲臨北冰洋和太平洋;夏威夷洲位於太平洲北回歸線附近.
3、美國地形呈南北縱列分布,以平原為主.西部為落基山脈,中部為中央大平原,東部為阿巴拉契亞山脈。分南北
4、美國境內的密西西比河(」老人河」)為世界第四長河,發源北部向南流經中央平原,注入墨西哥灣同,與加拿大交界處的五大湖群為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蘇必利爾湖,密歇根湖,休倫湖,伊利湖,安大略湖.其中蘇必利爾湖為最大的淡水湖。
5、人口:2000年為2.78億,人種1)白種人--佔主體2)黃種人--華人聚居的」唐人街」,印第安人的」保留地」種族歧視3)黑種人--僅次於白種人的第二大人種
美國今天的成就不是某一個單一民族或種族創造的,它是世界人民集體勞動和智慧的結晶,是來自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種族的勞動人民共同創造了美國--美國的人口,美國的民族,美國的文化,美國的經濟,美國的成就,
6、美國的農業和工業都非常發達,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
1)農業:美國農業具有兩大特點:機械化和專業化。
(2)美國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1)平原.耕地面積廣大,@)氣候適宜,熱量充足.3)水源充足,便於灌溉,
6、美國的農業特點:地區生產專業化,農業生產實現了機械化和生產專門化.美國從事農業的人口比例很小,但效率很高,產量很大,美國是世界上出口農產品最多的國家。利用地圖記住美國農業帶的分布。 玉米帶和乳畜7.人文環境:1)移民國家,2)人種:白種人點72.4%,黑人12.6%其它15%,土著居民是印弟安人(黃色),3)民簇:美利堅民簇.4)唐人街華人和華僑:舊金山,洛杉機,紐約.5)美國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國.
8、美國工業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三大工業區中,東北工業區以傳統工業為主,南部工業區以航天
工業為主,西部工業區以電子工業為主。華人和華僑最多的城市是舊金山、洛杉璣和紐約9.農業帶形成原因乳畜帶位置偏北,氣候冷濕,適宜牧草的生長,而且,這里是美國的製造業帶,城市和人口分布密集,因此畜牧帶非常發達.玉米帶這里是溫帶,地勢低平.土壤肥沃,春夏氣溫較高.適合玉米生長.棉花帶這里原為棉花帶.由於土壤肥力下降等原因.植棉業已經衰落,現已成為以畜牧業為主的多種作物區.小麥帶這里地勢低平.土質好.冬季冷而長.適宜耐寒能力強的小麥生長.密西西比河為灌溉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畜牧與灌溉帶這里地形多高原,高山,地勢起伏大.降水較少.適宜發展畜牧業和灌溉農業.亞熱帶作物帶這里地處墨西哥灣沿岸.為亞熱帶季風氣候.終年高溫多雨.適宜亞熱帶作物的生長.
10、世界高新技術產業的基地:1)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在創造產值,提供就業機會等方面佔有重要地位,美國是世界第一經濟強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工業國家.美國成為第一經濟強國有一關鍵因素.美國始終注重發展知識經濟.大力發展知識密集型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矽谷"是世界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區.
11.大大工業區:工業區工業部門工業中心發展條件東北部鋼鐵,汽車化學紐約:大西洋沿岸最大的商業中心和港口.芝加哥:工業交通中心煤礦,鐵礦資源豐富;還有許多優良海港,水運便利.南部石油,飛機,宇航,電子休斯敦:石油化工,宇宙航空研究發展中心墨西哥灣沿岸石油資源豐富西部宇航,電子,機械洛杉磯:西部最大城市,海港;舊金山:美國華人最多的城市,東南面"矽谷"是新興的電子工業中心位於太平洋沿岸,海運便利.礦產資源豐富.
12.城市:1)華盛頓--首都;2))紐約--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最大的港口城市.世界金融中心之一.:(聯合國總部;3)電影電視工業中心,美國第二大城市--洛杉機(好萊塢和迪斯尼樂園);4)有"矽谷"分布的城市,也是世界著名的三大天然良港之一,--舊金山;5)芝加哥--交通中心,美國第三大城市,公牛隊.6)底特律--汽車城;7)休斯敦--南部石油化工,宇骯研究發展中心;8)西雅圖:波音飛機,美國西部最大的飛機工業基地;9)匹茲堡--鋼鐵工業中心.
13.美國發達的經濟是建立在大量消耗全球資源和破壞地球環境的基礎上,是世界最大的資源消耗國和廢物排放國。首都華盛頓,最大的城市紐約。
Ⅵ 七年級下冊地理巴西和美國知識點
我的個人總結(看完照做後,美國和巴西就不成問題了……)
巴西
【巴西高原】
巴西的二分之三是巴西高原,巴西高原主要是熱帶草原氣候(這點要注意),
運動員們常在巴西高原訓練,(結合生物的一些知識點得知在缺氧的高原訓練可以增多紅細胞與血紅蛋白的含量,故運動遠們體質優秀)所以巴西足球不錯,有「足球王國」的美稱;
在巴西高原上可以發展優秀的畜牧業,因此巴西還出口牛肉;
在巴西高原上鐵礦豐富,利於發展工農業,所以巴西高原上工業部門全,發展快、機械化程度高;
而巴西為了保護亞馬孫平原的熱帶雨林,而不在亞馬孫平原發展農業,只在巴西高原上發展農業,種咖啡、香蕉、甘蔗、劍麻;
結合以上知識點,又可推出巴西的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和澳大利亞一樣)
【亞馬孫平原】
巴西的三分之一是亞馬孫平原,主要為熱帶雨林氣候
熱帶雨林廣,有「動植物王國」的美稱,且熱帶雨林區還分布著較稀疏的印第安人(黃種人)
亞馬孫河和是全世界流域面積最廣,水量最大的河流(注意:最長的河流是非洲的尼羅河!),有「河海」之稱,河口為喇叭狀注入大西洋(注意:巴西最大,世界第二的伊泰普水電站不在亞馬孫河,因為亞馬孫河流經的幾乎都是平原,落差不大,不利於用來發電!)
【人口&城市】
巴西使用葡萄牙語(注意:拉丁美洲使用西班牙語的國家最多)、主要以白人為主。
巴西利亞巴西首都,但是最大的城市還是聖保羅(前首都),里約熱內盧是巴西第二大城市,最大港口城市。
選擇題必考知識點:巴西是南美洲最發達的國家,卻不是發達國家(南美洲無發達國家!真可憐)
美國
(知識點忒多,我簡單總結)課本上只重點講了本土,所以我也只總結本土地理
1.美國跨三個溫度帶(北寒帶、北溫帶、熱帶)、兩個大洲(北美洲、大洋洲)
2.地勢特點:(本土)東、西高,中部低(又是和澳大利亞一樣)
3.密西西比河自北向南注入墨西哥灣
4.略微記一下美國本土農業代分布(生產專業化、地區專業化),美國是農業大國,但因熱帶面積不足,所以要進口熱帶作物
5.美國工業分布是重、難點(發展早:東北部、陽光地帶:西部和南部)
6.城市就稍稍鞏固一下
哈哈哈哈哈
祝你取得好成績!
以後有什麼地理的問題記得找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