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微格教學體會
A. 微格教學的教案
微格教學教案
案例一:中學語文微格教學教案
學校 授課教師
科目 語文 課文題目 《雲南歌會》
導入方法 錄音導入法 班級 八年三班
時間
分配 教師行為 學生行為 備注
教師課前准備好雲南的民歌磁帶,在課上給學生播放,把學生引入到那風景優美、文化燦爛的少數民族眾多的雲南。一起去體會雲南特有即興歌唱,互相對歌,游戲傳情的風俗。因此讓我們一起走進《雲南的歌會》「聽一聽」裡面傳出的情歌。
學生聽磁帶,必定為那悠揚的歌聲所吸引。因而興趣大發。
案例二:中學信息技術微格教學教案
設計者: LMS 科目: 信息技術
課題: Photoshop圖層的基本概念與操作
主要的教學技能:板書技能、提問技能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能夠掌握圖層的概念、知道圖層面板的按鈕的功能、掌握圖層的分類,並知道如何應用,能夠應用製作奧運福娃明信片;
過程與方法:通過老師的講解與上機真實體驗學習,並會製作明信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熱愛美術、信息技術的情操,學生喜歡使用PS。
教學重點:圖層的概念、圖層面板按鈕及其功能、圖層的分類
教學難點: 圖層面板按鈕及其功能、圖層的分類
教學過程:
時間分配 教學行為 教學技能 學生行為
教學媒體
板書內容
第1-4分鍾 同學們,還記得我們上節課學習的內容嗎?我們要製作一張奧運福娃明信片,通過學習圖層的基本知識和操作,相信我們一定能做出像這樣漂亮的明信片。好,首先來復習一下上節課的內容,哪位同學來回答一下,什麼是圖層?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要點 導入
提問
板書 回答圖層的概念
圖層想像為硫酸紙(一種透明紙),其中一張放在其餘紙張頂上。 PPT
板書內容:圖層是一張透明的紙,不同的層可以進行獨立操作,對其他層沒有影響。
第4—5分鍾 復述圖層的概念,
同學們,我們上節課還學習了圖層面板的基本操作,大家是不是躍躍欲試,想知道要怎麼做奧運福娃明信片,老師現在來示範一下。 講解 PPT展示圖層的概念以及圖層面板的基本操作
第6-9分鍾 演示如何製作奧運福娃明信片
在製作過程中,提問學生,復習圖層的分類
板書製作流程 講解
板書
提問 觀看演示、回答問題 Photoshop演示奧運福娃明信片的製作。板書內容:
1. 製作郵政編碼框¬——>普通圖層
2. 製作「中國郵政明信片」等文字¬——>文字圖層
3. 製作福娃郵票——>形狀圖層、普通圖層、文字圖層
4. 製作橫線——>文字圖層
第10分鍾 復習講課內容
講解
提問
B. 反思如何提高地理教師的備課技能
地理新課程實施對來教師的教學提出源了新要求,教師須不斷研究教學,提高素質,走專業化發展之路。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教學反思能力是教師專業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教師的教學反思能力,優化教學設計,提高教學效益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研究課題。 全文共分為五個部分,在對國內外研究分析和總結的基礎上,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方式對張家港市高中地理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現狀進行了調查研究,發現高中地理教師在反思能力方面存在:反思視角單一;反思內容狹窄層次低;反思中缺乏地理味;缺乏對地理教育價值的反思等問題。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有教師教育理論缺乏;教學反思技能薄弱;學校缺乏良好的反思氛圍;評價制度不合理幾個方面。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提出了完善學校管理制度,營造反思氛圍;完善繼續教育方式,構建利於發展反思能力的模式;落實集體備課,創建反思型備課組;夯實教育理論基礎,提升教育素養;堅持課堂觀察;藉助「微格教學」提升反思能力;養成地理教師的職業習慣等提高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等若干策略;並通過所在教研組的行動研究,使提高教學反思能力的基本策略具有可操作性。
C. 微格教學和普通課堂的區別
網路上對於微格教學解釋的挺好,可以去看一下,應該能夠明專白個大概吧~屬
http://ke..com/view/29943.htm
D. 地理科學校內實習怎麼寫教案和微格教學
一、區域活動
重點指導:語言區(英語角)、國畫區
活專動目標:1、指導孩子屬能主動大膽的選擇自己喜歡的區域進行游戲
2、提高幼兒在游戲中和其他幼兒交往合作的能力
3、指導幼兒在游戲中能禮貌用語
活動准備:各種區域活動物品
活動過程:1、幼兒自主選擇游戲區域
2、幼兒自主游戲
指導要點:①幼兒能大膽開口說英語,鼓勵用英語交往,並說完整的語句
②國畫區注意顏色寶寶不混在一起
3、教師講評
二、運動
拍皮球
活動目標:1、讓幼兒進一步練習雙手拍皮球
2、幫助雙手拍皮球有困難的幼兒練習拍皮球
活動准備:皮球若干
活動過程:1、幼兒自由練習拍皮球
師:我們班這幾天一直在練習拍皮球,等一下老師要看看哪些小朋友拍皮球有進步了,還要看看哪些孩子以前不會的今天會了
2、幼兒展示拍皮球
①教師請拍的好的幼兒拍給其他幼兒看
師:小朋友說說他們為什麼拍的好啊
②教師請拍皮球有困難的幼兒拍皮球
師:我們來幫助他們想想辦法怎樣才能拍好皮球,好嗎?
3、教師總結
三、生活活動
學墊毛巾
活動目標:1、指導幼兒學墊毛巾
2、在學墊毛巾時幼兒之間能產生互相友愛的感情
E. 微格教學中最重要的一步是什麼
微格教學教案編寫
在進行微格教學時,確定了學生所訓練的教學技能內容,編寫教案則是一項重要的工作。教案是課堂教學組織、設計的具體方案,是實施教學過程的依據,又是完成教學計劃的重要保證。沒有一個好的教案,就不可能上好微格教學課。
1.設計微格教學課的教案,必須考慮微格教學課堂的特點微格教學課是以培訓教師的技能為目的,以訓練教師的「診斷」教學能力為目標,要求把課堂教學活動變得更加實際,特別重視師生雙方活動的兩個變數的影響和變化,以促進學習。
從微格教學的表面上看,它是使培訓的教師掌握教學技能,如:講解、提問、導入等,但它的實質是培訓教師學會運用教學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促進學生思維及掌握知識,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也就是講,它注重教學的「診斷」及診斷後採取的措施。從理論上看,「微格教學」所設計的教學是人類學習才能的五種類型:智力技能,認知策略,語言信息,運動技能和態度。微格教學授課內容少,課時短,學員通過一小階段的教學訓練,加涅稱之一個「學習事件」。這個教學事件過程又可分為若干階段,每一個階段是一個信息加工過程(信息輸入—加工—輸出過程),信息加工是學習關鍵,教師必須懂得如何為信息內部加工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促進學習者內部因素發揮作用,知道這一點,就掌握了微格教學課的基本宗旨。
根據微格教學基本教程的要求,微格教學課學習程序大致可分為八步:(i)激活事件,(ii)指引注意,(iii)刺激回憶,(iv)提供指導,(v)增強保持,(vi)促進遷移,(vii)引出動作,(viii)提供反饋。
微格教學課教學流程可簡略表示如圖2-3。
總之,微格教學課堂系統是由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多種要素構成的,如何組織、設計一堂課,把各要素協調起來,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並通過反饋給予完善和改進,這是微格教學備課時必須把握的關鍵之點。
2.微格教學課教案設計的特點
根據微格教學課的特點,微格教學課教案設計應該抓住以下幾點:
(1)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用明確的行為目標來表示,能夠被觀察和操作。在認知領域通常用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有知識,領會,運用,分析,綜合,評價六個層次。我國學科教學中一般分為了解,理解,掌握,運用,評價五級水平。
(2)根據教材內容,在組織教學時,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行為要有機結合起來。在注重教學技能練習的同時,又要注意到這些技能在教學實際中的使用效果。如果只重視教師在微格教學課上如何演練技能,而不重視教學的對象及教學效果,就失去了微格教學的培訓意義。
(3)被培訓教師應掌握的技能是明確的,各單項教學技能群的訓練點必須清晰,也就是說,在哪個教學階段使用何種技能都要一一註明,不能有絲毫含糊之處,這樣才能使培訓取得好效果。
3.微格教學教案的內容
按一般微格課堂教學的要求,微格教學課教案設計應包括如下內容:
(1)教學目標。這是微格教學課教案的首項內容。教學目標的制定是備課的前提,制定教學目標要緊緊圍繞微格課的教材內容進行。在制定目標時易出現兩個毛病。(i)目標定得大,制定目標抄參考書,不顧課堂實際情況。(ii)制定教學目標不細致,含糊,籠統。指導教師必須對教學目標的制定予以指導,它的好處是:幫助年輕教師理解教學大綱,幫助他們深鑽教材,引導他們正確地使用教學技能。如講《觀潮》一文,微格課指定講第四至五兩小節,講潮來時的景象。全文的教學目標是這樣的:(i)了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奇特景象,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ii)懂得觀察事物要有順序,學習從幾方面把事物寫具體的方法。(iii)理解積累11個詞語。如果把這么多的目標壓在只講很短時間的四至五小節,顯然不符合實際。所以應把這兩小節內容的講授目標規定為:(i)懂得觀察事物要有順序。(ii)體會潮來時雄壯的景象。(iii)理解掌握「浩浩盪盪」,「山崩地裂」兩個詞語。這就比較具體准確。
(2)教師的教學行為。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的行為包括板書、演示、講授、提問等若幹活動,這都要在教案中寫清楚。教師的教學行為要預先經過周密設定,與教學時間一欄相對應,使自己的教案更具有可行性。年輕教師講授微格課,因為沒有經驗,對教學過程掌握不好,有時擴大了預定行為范圍,有時又縮小了自己的教學行為范圍,這都需要指導教師事前提醒,提出一些應付課堂變化的建議。尤其是現代課堂教學,電化教學手段復雜,單就電教硬體的操作來說,如果事先不策劃好,都可能影響教學進程。
(3)學生的行為。它是教師備課中預想的學生行為。學生的課堂行為主要有觀察、回憶、回答、操作、活動等。在備課中預想學生行為是非常重要的,年輕教師備課往往一廂情願,只顧自己怎樣講課,不注重對學生的組織與反應,結果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常出現冷場,偏離教學目標等現象,使得課堂教學失去控制,完不成教學任務。比如講《我愛故鄉的楊梅》一文,教師隨便叫一個學生回答第一小節的節意,本來這是一個簡單的導向性問題,學生回答後應立即轉入下面的教學行動,可是這個學生吱唔了半天也沒回答准,拖延了教學時間,表面上看是課堂中出現的問題,實際上是教師備課中對學生的預想回答未予足夠的重視,事先無准備造成的。在上課過程中學生怎樣活動,參與活動的各種行為的每一個細微之處教師都應考慮到。微格教學課,時間緊湊,環節銜接緊密,稍有不當之處就容易拖堂,影響授課任務的完成。(4)教師應掌握的技能要素。在教學進行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技能設計應具體、明確。在一節復雜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行為表現是多方面的,單就使用的教學技能來說也有若干分類。應該註明什麼技能呢?在教案中應註明目前主要培訓的技能要素。比如培訓提問技能,就要註明教學過程中提問各個類型的使用以及提問構成要素。這樣,從教案中就可以了解教師提問的思路以及是否掌握了各種提問類型以及提問是否流暢。指導教師在審教案時,就可以針對存在的問題對學員進行指導幫助,從而保證上課質量,做到防患於未然。(5)需要准備的視聽教材。它要求在教案中把自己將使用的視聽材料加以註明,以便課前准備,課中使用。板書也應在這欄中註明。(6)時間分配。微格教學是由0′0〃開始計時,它以分、秒,嚴格控制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忌拖堂,受訓者必須明確這一點。
4.微格教學教案的批閱
學員寫好微格教學教案,要由指導教師批閱。
(1)看學員對教學技能能否正確地加以識別。有的學員由於不能識別應掌握的技能,造成上課的盲目性,使培訓收不到預期效果,這種現象時有發生,指導教師應予重視。
(2)在編寫教案時,學員還應明確上課時的課堂評價內容。具有評價意識,上課就能做到心中有標准,還有助於提高編寫教案質量以及上課後對教案的再修改,容易做到自我監控。
(3)重視對教案設計的研討和分析。學員編寫教案不是走過場,教案對教師上課行為有約束力。原則上講,制定教案的每一步都應有科學的依據。所以,學員必須明確編寫教案的每一個細節要求,做到心中有數。
(4)編寫教案要注重實效性。微格教學的特點在於「微」字,所謂注重實效性是指對課堂教學的教案編寫不要貪多、貪大、求全。也就是說,應把握教學過程的整體性與階段性。微格教學是講授一小部分內容、整篇文章的一小段,它只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小階段。其次,編寫教案還要把握講授知識的完整性與掌握知識的局限性。某一個知識,比如中心思想只有講完全文才能歸納出來,某一重點詞,有時需要前後文聯系才能講透,微格教學卻只完成一小階段教學目標。抓住上述特點設計教案,才能使微格教學訓練趨於科學、合理。
5.微格教學教案的再修改
學員設計好教案、拿它去上課,上課後經過反饋評價,發現了自己的長處和不足,經過總結、學習、還要再上微格課。理所當然,課前還要再修改原教案。如何指導學員修改教案呢?由於指導教師聽課時以教案為依據,充分了解教案的執行情況,評價課也要與教案和課堂實際教學對照,這就為指導學員修改教案提供了充分條件。修改教案要以學員為主,指導教師指導為輔,多啟發學員自己動腦動手,這樣做,有利於學員能力的提高。動手修改教案可從以下幾點入手:(i)教學目標是否准確。目標過大或過小都要在第二次上課之前給以糾正。(ii)教學技能使用是否恰當。不適合課堂實際的方式要糾正。例如,一位教師在學生做練習時巡視行間,運用的是「走動」這一非語言技能,檢查匯報時有兩名學生舉手說,做錯題了。老師當即說:「那好,下課再說。」課後反饋時,他意識到上課時「走動」這一技能運用不當。其實,教師通過走動,當時就可以發現學生的錯誤給予幫助。所以這位教師在修改教案時註明了走動的目的和時機,使「走動」技能運用得更加成熟。(iii)對學生預想回答是否估計失實,對失實之處給予重新估計並擬出相應對策。(iv)教學媒體准備是否恰當,使用是否科學、規范,如有不當之處應在教案中加以修正。
鏈接地址:
ZSN863199126,希望對你有用
F. 幫忙找一篇高中物理的微格教學教案,謝謝
《牛頓第一定律》教學技能教案(微格教學)
教學技能:運用多媒體技能
教學目標:
1、知道伽利略理想實驗及其推理過程和結論,知道理想實驗是科學研究中的一種重要方法。
2、科學合理使用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教師:
引言:今天開始,我們學習運動和力的關系的知識,叫做動力學。動力學的基礎是牛頓運動定律,本節研究牛頓第一定律。
新課:生活經驗告訴我們,原來靜止的物體,用力推它,可以使它運動起來。持續用力推它,它將保持運動。不推了,它將停止運動。
請問:根據這一經驗,我們能提出什麼問題?又能總結什麼規律?
學生:
學生回憶相關生活經驗。
學生可能回答:物體為什麼運動了?又為什麼停止了?
預期回答:力是使物體運動的原因。(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教師:
肯定學生的問題和結論。
教師:
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科學家,被譽為「科學天才」的亞里士多德就是這么認為的!
這個觀點延續了2000多年的歷史。但是,權威的觀點就一定是真理嗎?
學生:不一定!
教師:
好!敢於向權威提出質疑是進行科學研究的重要品質。接下來,我們把問題進行分解。
問題一:首先請大家思考:物體為什麼由靜止變為運動?
學生:因為你用力推了它。
教師:確實是推了。但是,你用力推物體,物體就一定運動嗎?
學生:不一定。舉例。
教師:因此我們不能簡單地認為是:推了物體,物體就運動。我們要從物體受力的情況進行分析。請問,在這個過程中物體受到什麼力的作用?
學生:物體受到向下的重力G、向上的支持力N,水平推力F和摩擦力f。
教師:為什麼能推動物體?
學生:因為水平推力F比摩擦力f要大。
教師:能推動靜止的物體,是因為推力比阻力大的原因教師:回答了物體為什麼由靜止到運動的問題。接下來,請大家思考:
問題二:運動的物體一定要持續地「推」嗎?
學生:不要。舉例如,使勁一推,手離開後,物體能繼續向前滑行;用力踢球,球離開腳後能繼續向前飛行。
教師:從此看來,運動並不需要力來維持!
教師:但是,請大家繼續思考:
問題三:為什麼物體又由運動變為靜止了呢?
學生:可能回答:沒有用力推了;因為有摩擦阻力等等。
教師:我們還是從受力情況進行分析。不推了,就是撤去了推力F,阻力有沒有變化?
學生:阻力沒有變化。
教師:因此,使物體停下來的真正原因是:物體受到了阻力的作用!
教師:400多年前,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就提出了問題:如果沒有摩擦力,結果會是怎樣?
學生:預期回答,物體就不停了。
教師:我們先看一個模擬演示實驗:三輛相同的小車,從三個相同的斜面,從同樣相同的高度,同樣由靜止開始下滑。這樣,他們將以同樣的速度到達水平面。而水平面的表面分別是毛巾、木版和玻璃。大家注意觀察實驗現象。
學生:觀察實驗。
教師:根據觀察到的現象,我們能總結什麼樣的規律?
學生:預期總結:在越光滑的表面,摩擦力越小,小車滑行的距離越遠!
教師:非常好。同學們還能想到什麼?
學生:如果絕對光滑,小車將滑行無窮遠!
教師:太棒了!我們同學能根據實驗事實,進行科學抽象的思維了。伽利略也根據實驗事實,設計了一個理想實驗。
教師:介紹理想實驗並課件演示。
1)兩個對接的光滑斜面,使靜止的小球沿一個斜面滾下,小球將滾上另一個斜面。(2)如果沒有摩擦,小球將上升到釋放的高度(3)減小第二個斜面的角度,小球在這個斜面上仍要達到原來的高度。(4)繼續減小第二個斜面的傾角,最後使它處於水平位置,小球因為永遠也到不了原來的高度,所以沿水平面將永遠的運動下去。
學生:觀察理想實驗。
學生:總結伽利略的觀點。
教師:根據實驗,伽利略提出了他的觀點:在水平面上運動的物體之所以會停下來,是因為受到摩擦阻力的原因。設想沒有摩擦,物體將保持這個速度繼續運動下去。
學生:重復並體會「理想實驗」的方法。
教師:總結理想實驗的方法。
伽利略理想實驗將可靠的事實和理論思維結合起來,能更深刻地反映科學規律。
教師:介紹愛因斯坦對伽利略的評價——伽利略的發現以及他所應用的科學的推理方法是人類思想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標志著物理學的真正開端。
G. 怎麼寫地理微格教案
微格教學的英文為Microteaching,在我國被譯為「微型教學」、「微觀教學」、「小型教學」等,目前國內用得較多的是「微格教學」。微格教學是一種利用現代化教學技術手段來培訓師范生和在職教師教學技能的系統方法。微格教學創始人之一,美國教育學博士德瓦埃.特.愛倫認為微格教學:「是一個縮小了的、可控制的教學環境,它使准備成為或已經是教師的人有可能集中掌握某一特定的教學技能和教學內容」。 微格教學實際上是提供一個練習環境,使日常復雜的課堂教學得以精簡,並能使練習者獲得大量的反饋意見。 微格教學並不意味著教學內容或者教學過程的簡化不生動,微格教學時間一般控制在5—10分鍾,在這幾分鍾內要求教師或者師范生將平時40分鍾課堂內容能夠在這幾分鍾內完整呈現並且使得學生聽懂,理解! 乍看之下認為不可能,但是微格教學要求,在前2分鍾內將這次所要講的重點內容提出,之後時間用於講解,練習。 微格教學在初期被認為是單一簡化教學過程,但是現在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師教學水平的要求提高,微格教學的要求也更加高,要求教師在微格教學中精簡用詞,不廢話,說話嚴謹,另外教師的體態,表情等方面也是同等上課要求!這對與提高教學水平是非常有幫助的! 根據多年的微格教學實踐及國內微格教學研究情況,我們將微格教學的概念定義為:「微格教學是一個有控制的實踐系統,它使師范生或在職教師有可能集中解決某一特定的教學行為,或在有控制的條件下進行學習。它是建築在教學理論、視聽理論和技術基礎上,系統培訓教師教學技能的方法。
H. 怎麼寫微格教學的教案
微格教學教案編寫
在進行微格教學時,確定了學生所訓練的教學技能內容,編寫教案則是一項重要的工作。教案是課堂教學組織、設計的具體方案,是實施教學過程的依據,又是完成教學計劃的重要保證。沒有一個好的教案,就不可能上好微格教學課。
1.設計微格教學課的教案,必須考慮微格教學課堂的特點微格教學課是以培訓教師的技能為目的,以訓練教師的「診斷」教學能力為目標,要求把課堂教學活動變得更加實際,特別重視師生雙方活動的兩個變數的影響和變化,以促進學習。
從微格教學的表面上看,它是使培訓的教師掌握教學技能,如:講解、提問、導入等,但它的實質是培訓教師學會運用教學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促進學生思維及掌握知識,從而提高教學質量。也就是講,它注重教學的「診斷」及診斷後採取的措施。從理論上看,「微格教學」所設計的教學是人類學習才能的五種類型:智力技能,認知策略,語言信息,運動技能和態度。微格教學授課內容少,課時短,學員通過一小階段的教學訓練,加涅稱之一個「學習事件」。這個教學事件過程又可分為若干階段,每一個階段是一個信息加工過程(信息輸入—加工—輸出過程),信息加工是學習關鍵,教師必須懂得如何為信息內部加工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促進學習者內部因素發揮作用,知道這一點,就掌握了微格教學課的基本宗旨。
根據微格教學基本教程的要求,微格教學課學習程序大致可分為八步:(i)激活事件,(ii)指引注意,(iii)刺激回憶,(iv)提供指導,(v)增強保持,(vi)促進遷移,(vii)引出動作,(viii)提供反饋。
微格教學課教學流程可簡略表示如圖2-3。
總之,微格教學課堂系統是由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多種要素構成的,如何組織、設計一堂課,把各要素協調起來,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並通過反饋給予完善和改進,這是微格教學備課時必須把握的關鍵之點。
2.微格教學課教案設計的特點
根據微格教學課的特點,微格教學課教案設計應該抓住以下幾點:
(1)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用明確的行為目標來表示,能夠被觀察和操作。在認知領域通常用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有知識,領會,運用,分析,綜合,評價六個層次。我國學科教學中一般分為了解,理解,掌握,運用,評價五級水平。
(2)根據教材內容,在組織教學時,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行為要有機結合起來。在注重教學技能練習的同時,又要注意到這些技能在教學實際中的使用效果。如果只重視教師在微格教學課上如何演練技能,而不重視教學的對象及教學效果,就失去了微格教學的培訓意義。
(3)被培訓教師應掌握的技能是明確的,各單項教學技能群的訓練點必須清晰,也就是說,在哪個教學階段使用何種技能都要一一註明,不能有絲毫含糊之處,這樣才能使培訓取得好效果。
3.微格教學教案的內容
按一般微格課堂教學的要求,微格教學課教案設計應包括如下內容:
(1)教學目標。這是微格教學課教案的首項內容。教學目標的制定是備課的前提,制定教學目標要緊緊圍繞微格課的教材內容進行。在制定目標時易出現兩個毛病。(i)目標定得大,制定目標抄參考書,不顧課堂實際情況。(ii)制定教學目標不細致,含糊,籠統。指導教師必須對教學目標的制定予以指導,它的好處是:幫助年輕教師理解教學大綱,幫助他們深鑽教材,引導他們正確地使用教學技能。如講《觀潮》一文,微格課指定講第四至五兩小節,講潮來時的景象。全文的教學目標是這樣的:(i)了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奇特景象,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ii)懂得觀察事物要有順序,學習從幾方面把事物寫具體的方法。(iii)理解積累11個詞語。如果把這么多的目標壓在只講很短時間的四至五小節,顯然不符合實際。所以應把這兩小節內容的講授目標規定為:(i)懂得觀察事物要有順序。(ii)體會潮來時雄壯的景象。(iii)理解掌握「浩浩盪盪」,「山崩地裂」兩個詞語。這就比較具體准確。
(2)教師的教學行為。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的行為包括板書、演示、講授、提問等若幹活動,這都要在教案中寫清楚。教師的教學行為要預先經過周密設定,與教學時間一欄相對應,使自己的教案更具有可行性。年輕教師講授微格課,因為沒有經驗,對教學過程掌握不好,有時擴大了預定行為范圍,有時又縮小了自己的教學行為范圍,這都需要指導教師事前提醒,提出一些應付課堂變化的建議。尤其是現代課堂教學,電化教學手段復雜,單就電教硬體的操作來說,如果事先不策劃好,都可能影響教學進程。
(3)學生的行為。它是教師備課中預想的學生行為。學生的課堂行為主要有觀察、回憶、回答、操作、活動等。在備課中預想學生行為是非常重要的,年輕教師備課往往一廂情願,只顧自己怎樣講課,不注重對學生的組織與反應,結果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常出現冷場,偏離教學目標等現象,使得課堂教學失去控制,完不成教學任務。比如講《我愛故鄉的楊梅》一文,教師隨便叫一個學生回答第一小節的節意,本來這是一個簡單的導向性問題,學生回答後應立即轉入下面的教學行動,可是這個學生吱唔了半天也沒回答准,拖延了教學時間,表面上看是課堂中出現的問題,實際上是教師備課中對學生的預想回答未予足夠的重視,事先無准備造成的。在上課過程中學生怎樣活動,參與活動的各種行為的每一個細微之處教師都應考慮到。微格教學課,時間緊湊,環節銜接緊密,稍有不當之處就容易拖堂,影響授課任務的完成。(4)教師應掌握的技能要素。在教學進行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技能設計應具體、明確。在一節復雜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行為表現是多方面的,單就使用的教學技能來說也有若干分類。應該註明什麼技能呢?在教案中應註明目前主要培訓的技能要素。比如培訓提問技能,就要註明教學過程中提問各個類型的使用以及提問構成要素。這樣,從教案中就可以了解教師提問的思路以及是否掌握了各種提問類型以及提問是否流暢。指導教師在審教案時,就可以針對存在的問題對學員進行指導幫助,從而保證上課質量,做到防患於未然。(5)需要准備的視聽教材。它要求在教案中把自己將使用的視聽材料加以註明,以便課前准備,課中使用。板書也應在這欄中註明。(6)時間分配。微格教學是由0′0〃開始計時,它以分、秒,嚴格控制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忌拖堂,受訓者必須明確這一點。
4.微格教學教案的批閱
學員寫好微格教學教案,要由指導教師批閱。
(1)看學員對教學技能能否正確地加以識別。有的學員由於不能識別應掌握的技能,造成上課的盲目性,使培訓收不到預期效果,這種現象時有發生,指導教師應予重視。
(2)在編寫教案時,學員還應明確上課時的課堂評價內容。具有評價意識,上課就能做到心中有標准,還有助於提高編寫教案質量以及上課後對教案的再修改,容易做到自我監控。
(3)重視對教案設計的研討和分析。學員編寫教案不是走過場,教案對教師上課行為有約束力。原則上講,制定教案的每一步都應有科學的依據。所以,學員必須明確編寫教案的每一個細節要求,做到心中有數。
(4)編寫教案要注重實效性。微格教學的特點在於「微」字,所謂注重實效性是指對課堂教學的教案編寫不要貪多、貪大、求全。也就是說,應把握教學過程的整體性與階段性。微格教學是講授一小部分內容、整篇文章的一小段,它只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小階段。其次,編寫教案還要把握講授知識的完整性與掌握知識的局限性。某一個知識,比如中心思想只有講完全文才能歸納出來,某一重點詞,有時需要前後文聯系才能講透,微格教學卻只完成一小階段教學目標。抓住上述特點設計教案,才能使微格教學訓練趨於科學、合理。
5.微格教學教案的再修改
學員設計好教案、拿它去上課,上課後經過反饋評價,發現了自己的長處和不足,經過總結、學習、還要再上微格課。理所當然,課前還要再修改原教案。如何指導學員修改教案呢?由於指導教師聽課時以教案為依據,充分了解教案的執行情況,評價課也要與教案和課堂實際教學對照,這就為指導學員修改教案提供了充分條件。修改教案要以學員為主,指導教師指導為輔,多啟發學員自己動腦動手,這樣做,有利於學員能力的提高。動手修改教案可從以下幾點入手:(i)教學目標是否准確。目標過大或過小都要在第二次上課之前給以糾正。(ii)教學技能使用是否恰當。不適合課堂實際的方式要糾正。例如,一位教師在學生做練習時巡視行間,運用的是「走動」這一非語言技能,檢查匯報時有兩名學生舉手說,做錯題了。老師當即說:「那好,下課再說。」課後反饋時,他意識到上課時「走動」這一技能運用不當。其實,教師通過走動,當時就可以發現學生的錯誤給予幫助。所以這位教師在修改教案時註明了走動的目的和時機,使「走動」技能運用得更加成熟。(iii)對學生預想回答是否估計失實,對失實之處給予重新估計並擬出相應對策。(iv)教學媒體准備是否恰當,使用是否科學、規范,如有不當之處應在教案中加以修正。
鏈接地址:http://www.blogms.com/blog/CommList.aspx?BlogLogCode=100013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