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福利地理學

福利地理學

發布時間: 2021-02-12 05:09:18

『壹』 地理專業可報研究生有哪些

可報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理信息系統、環境科學等專業。

自然地理學是一門研究自然地理環境的組成、結構、空間分異特徵、形成與發展變化規律,以及人與環境相互關系的學科。

自然地理學的研究對象是自然地理環境,包括只受到人類間接或輕微影響,而原有自然面貌未發生明顯變化的天然環境,和長期受到人類直接影響而使原有自然面貌發生重大變化的人為環境。

自然地理環境是指地球表面,具有一定厚度的圈層,即岩石圈、水圈、大氣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相互滲透的區間內的一個特殊圈層。

人文地理學以人地關系的理論為基礎,探討各種人文現象的地理分布、擴散和變化,以及人類社會活動的地域結構的形成和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它是地理學科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地理學的兩個主要分支學科之一。

「人文」二字與自然地理學的「自然」二字相對應,泛指各種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現象,也有一些學者認為僅指社會文化現象。

人文地理學一般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人文地理學包括社會文化地理學、政治地理學、經濟地理學等,狹義的人文地理學則指社會文化地理學,不包括經濟地理學。

(1)福利地理學擴展閱讀:

自然地理學分類

1、綜合自然地理

著重對自然地理環境整體特徵——自然景觀進行系統綜合研究,是自然地理學的重要分支學科。它包括綜合自然區劃研究、土地類型研究和自然綜合過程研究等幾部分。

綜合自然區劃研究的特點是按地域分異規律對地球表層進行區域系統的劃分,劃分出的地域單元是彼此不重復出現的;土地類型研究的特點是按地段分異規律進行類型系統的劃分,劃分出的類型單元在地表是重復出現的;

自然綜合過程研究包括現代物理過程(熱量水分平衡)、化學過程(化學元素遷移與平衡)、生物過程(生物地理群落與生態平衡)和時間過程(古地理過程)等。

現代地理過程的綜合結果展現了自然地理環境的現代特徵,古地理過程的綜合結果是自然地理的古環境。現代自然地理環境是古地理環境演替的結果與延續。

2、部門自然地理

是從自然地理各組成要素角度進行研究,闡明各要素的類型、特徵、過程和與其它要素相互作用關系與結果的學科。主要包括地貌學、氣候學、水文地理學、土壤地理學、植物區系與植物地理學、動物地理學、化學地理學、醫學地理學、海洋地理學等學科。

3、區域自然地理學

是研究某一特定地區的自然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和自然地理環境的特徵、結構、發展變化的學科,也是區域地理學的分支學科。

『貳』 經理地理學對經濟發展的意義

國民經濟行業排列的有序化與經濟矢量王見定【摘要】首次引進「自然資源指數」概念,以此指數為依據,將國民經濟各行業有序地排列起來,排列的結果揭示了行業之間的內在聯系,將為政府的各種預測、決策提供強有力的可行工具。(內容簡介:經濟學新理論)聯合國在1990年對國民經濟各行業作過分類,蘇聯、美國、中國也作過類似分類。盡管各國國情不同,但分類大致相同。經過多年的仔細考查,我們發現,行業的分類都在不同程度上依賴著一種東西,這種東西影響著各行業的發展。這種東西就是自然資源。為了應用方便,我們引進「自然資源指數」,記為N(A),0<1.其中A是行業名稱,N是英文自然資源的首字母,行業依賴自然資源越強,N(A)越接近「1」;行業依賴自然資源越弱,N(A)越接近「0」。跟據這種原則,我們把國民經濟的各行業粗略地進行量化如下:1-0.9:糧食作物種植業,蔬菜瓜類種植業,果樹種植業,特種作物種植業,采種、育苗、植樹造林、森林保護、天然林場經營管理、牲畜飼養、水產養殖、水產捕撈業0.9-0.8:金屬礦業、非金屬礦業、木材采運業0.8-0.7:電力、煤氣、自來水生產和供應0.7-0.6:食品、飲料、煙草、紡織、縫紉、皮革、木材加工、傢具、造紙、化學工業、治金工業0.6-0.5:金屬製品、非金屬製品、機械、電氣、電子、儀器儀表、交通運輸設備0.5-0.4:建築業.地質堪探0.4-0.3:商業、倉儲業、交通運輸業、郵電通信0.3-0.2:住宅、公用、服務0.2-0.1:科研、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社會福利0.1-0:金融業、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以上分類將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變化,在某階段具有相對的穩定性。注釋:關於自然資源指數計算的說明自然資源的投入計算公式:N(A)=——————(以貨幣單位進行計量)總投入(1)自然資源是指土地、森林、礦產、能源等被人類利用進行生產從而為人類提供生存條件的天然物質的統稱。(2)由於一些行業直接利用自然資源,如各種種植、養植業、故計算比較簡便。對於大多數行業都是間接利用自然資源,如煙草、造紙、治金工業,當然電子、計算機等行業就更是間接利用自然資源。這時分母的總投入很容易計算,但分子自然資源投入的計算則要從本行業的物質投入中逐次減去人力資源的投入。(3)為了扣除物價變動因素,一般價格固定在某一年份,並採取平均價格。參考文獻{1}SamueclsonandNordhaus:「Economics」,12th,Ed,McGraw-Hillco.NewYorK,1985.{2}Parkins:「Modem.Macroeconomics」,PrenticeHall,Canada,1980.{3}凱恩斯:《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中譯本,三聯書店,1957.{4}克萊因:《凱恩斯的革命》中譯本,商務印書店,1980.{5}羅賓遜、伊特韋爾:《現代經濟學導論》中譯本,商務印書店,1982.{6}高鴻業、吳易乙:《現代西方經濟學》,經濟科學出版社,1990.{7}王見定:《國民經濟行業排列的有序化與經濟矢量》,第15屆國際統計大會論文集,土耳其,1997.{8}王見定:《社會統計學與數理統計學的統一》,中國經濟出版社,2006.第157—159頁。{9}王見定、李穎伯:《經濟矢量的合成和資源的有效配置》,國際社會和經濟發展大會論文集,1998.

『叄』 自然地理學在社會發展中能夠發揮哪些作用

利用自然資源為人民謀取福利

『肆』 上海師范人文地理學考研

你怕是發錯了地方。專業書上這個學校研究生院官網就可以找到的。

『伍』 地理學定律的應用

對於這個問題,地理知識與旅行資訊專家——地理答啦認為,可以用於學習地理知識的軟體很多,這里推薦兩個自己認為比較不錯的吧。

一個是谷歌地球,一個是天地圖。

首先說谷歌地球,他又被稱為「上帝之眼」,是以衛星的視角從太空中俯瞰地球的衛星影像地圖軟體。較之普通的地圖,谷歌地球具有以下優勢:

一是採用衛星影像,可以直觀反映地理事物原貌,不像普通地圖那樣用符號體系代替,同時他還能在衛星影像上使用普通地圖的符號體系,標注出道路、城市等,同時還可以分享網友在這一坐標點拍攝的照片,讓你不出門就能游遍天下。

二是比例尺縮放自如,不像普通地圖那樣只能以某個比例尺觀察某地,使用谷歌地球既可以多角度環視地球,又可以拉近距離鳥瞰某個國家、某個省份、某個城市,甚至可以拉近到俯瞰某條街道上的某棟房子某個人。地理答啦小時候坐在院子里,經常仰著頭看天空,想像如果是從天上往下看會是什麼樣子的,結果這個願望在二十多年後通過谷歌地球實現了,當我在谷歌地球上凌空俯瞰,清晰地看到自己老家的院子、屋頂,那種震撼心靈的感覺不禁熱淚盈眶。

再說說天地圖,天地圖是國內開發的「上帝之眼」,目前和谷歌地球相比還有一些差距,但它的優勢在於對國內的地理事物還原度很高,特別是省、市、縣、鄉各級行政邊界的還原和突出顯示,對於地理答啦這種行政區劃迷來說非常給力。現在我一般是看國外的就用谷歌地球,看國內的就用天地圖。

學習地理知識的軟體還有很多,比如各種街景地圖、三維影像地圖也很不錯,可以多試幾個,再根據自己的習慣和喜好,選擇適合自己。

『陸』 塗爾幹道德福利思想人可以做什麼工作

E』mile塗爾干,埃米爾(1858-1917) 法國學院社會學的創始人和古代或原始社會研究方面最有影響的早期理論家。生於法國柀Ρ輩康囊粋€猶太人家庭,遵循一代實證主義的偉大共和派學者的教育和意識形態道路。受教於高等師范學校,獲哲學教師學位和博士學位。在公立中等短期執教之後,赴德國一些大學執教一年,研究社會理論。回國後被任命為波爾多的一所法國大學的「社會科學及教育學」首任講師(1887)。1912年轉到巴黎大學文理學院,在該學院擔任教職 直到逝世。 其開創性的教學和出版物包括:《社會勞動分工》(De la Division travail social, 1983)(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Society, 1933)、《社會學方法論》(Les Rigles de la me』thode sociologique, 1938)、《自殺論》(Le Suicide, 1897)(Suicide, 1952),以及討論社會主義、家庭組織、德國社會理論的范圍和發展的著作。他吸引了一群頗有天賦的年輕學者 他們大多是哲學家,但也有歷史學家、經濟學家和法學家(包括莫斯、休伯特、西米安、福科內、理夏爾和布格累) 他和這些人一起創辦了《社會學年鑒》(Anne』e sociologique)(1898)。這基本上是一份批判性的刊物,旨在囊括整個范圍的新涌現的社會學科(社會地理學、人口學、集體心理學、社會和經濟史、宗教史、人種學,以及本義上的社會學)。它要成為發展和提高關於社會事實的綜合理論的工具,這種社會事實則遍及早期分門別類學科。
塗爾乾的後期工作包括討論教育社會學、道德和道德科學、實用主義、家庭社會學、社會科學史、生命統計以及幾種其它專題的研究課題,但是自從《年鑒》誕生之後,他將主要精力放在關於古代社會,尤其是原始完教和社會組織的研究上。所謂七零八落的社會 按照塗爾乾的意見,這種社會建立在機械團結之上(以與現代社會的有機團結相對,後者建立在勞動分工之上) 中的社會凝聚問題曾是他的博士論文(1893)的一個動大主題,但是在論文中這個主題還缺乏任何重要的人種學基礎。很久以後,他閱讀了當代英國「宗教人類學家」,首先是羅伯遜˙史密斯和弗雷澤的著作之後,他對原始社會的興趣大大增強了。這使他的研究工作重新改向,注重研究「集體表象」,從1896年開始更專門從事研究宗教。這個變化的發生,有兩組理論上的和方法論上的理由:(1)宗教被認為發揮著一種根本性的功能,創造了一種強大的信仰共同體,並且提供了社會凝聚的基礎。「神聖的」和「世俗的」成了杜克
姆社會學中兩個基本范疇,它們決定了社會事實系統。(2)不是因為它似乎與大多數其它「社會事實」(例如經濟、法律、技術等等,它們在往後的發展過程中獲得了某種程度的功能自主)具有功能上的相互關系,原始宗教似乎提供了某種社會秩序理論的鑰匙。於是,對於塗爾干以及他周圍某些最有天賦的學者,著名的如莫斯、休伯特和赫茨來說,古代社會的宗教體系成了他們獨享的研究專題。《年鑒》上1/4的評論文章版面是提供給社會人學的。在法國學術史上,原始社會首次成了公眾哲學爭論中 一個中心課題。不久,其它主要的學者(象柏格森和萊維-布律爾)也加入了這場爭論。
塗爾乾的人類學著作中,他從來沒有解決他的「原始社會」探討法的根本含混性問題,「原始社會」不是被人認為是社會原型,就是被認為可觀察的社會類型中最簡單的可想像的存在,或者同時是兩者。況且,他原先懷疑人種學材料的啟迪性功用,而堅信應優先注重歷史文獻而不是人種志知識。然而,尤其是隨著諸如斯賓塞和吉倫(論澳洲士著)、博厄斯(論誇流基特爾印第安人)以及劍橋學者的托里斯海峽探險等更為「專業性」的人種志的問世,塗爾乾的態度發生了變化,他在不厭其煩的批評性評論文章中,討論了所有這些新的研究。它們也給他提供了材料,使他得以在當代國際性關於古代社會的爭論中作出貢獻。這些貢獻大致可以納入兩大主題:社會組織和信仰體系(以及兩者各種各樣的結合)。
「亂倫禁忌及其起源」(『La Prohibition de l』in ceste et ses origines』, 1898)
(Incest: The Nature and Origin of the Taboo, 1963)一文恪守自已的信條:即「用其它社會事實來解釋某一社會事實」。求助於本能行為並不能解釋社會制度。它們必須純粹用社會的原因來說明。亂倫禁忌和外婚制起自本源性氏族,即對本族血統的宗教迴避,進而擴展到迴避同本族婦女性交。亂倫禁忌伴隨著有關族際婚的規定。雖然某些現代親屬關系的研究者(例如Le』vi-Strauss, 1949)對塗爾乾的理論提出了批評,但都承認曾得益於他。與此相似,在塗爾干討論圖騰制(1902)和澳洲親屬關系(1905a)的文章中,他似手明白的預示了很久以後出現的結構主義方法。在親屬關系的社會范疇之外,他還辨別出了真正的邏輯范疇,他提出,這些邏范疇可以被理解為「數學問題」(1905a)。在和莫斯合作的一項著名研究,即「分類的四種原始形式;集體表象研究」(1903)(Primitive Classification, 1963)一文中,他進一步揭示了這類邏輯范疇。這篇文章將澳洲和北美土人的空間觀念與他們的社
會組織聯系了起來。作都論證說,人們「之所以給事物分類是因為他們被劃分為氏族」。所有分類(尤其是空間方位)的模型就是社會,因為它是一個任何事物都和它聯在一起的唯一的整體(或整體),以致「事物的分類再現了人的分類」。原始分類產生了最初的概念或范,使人們得以統一他們的知識。它們構成了最初的「自然哲學」塗爾乾和莫斯提示說,正是在這些分類中,可以找出「作為科學分類基礎的邏輯程序的起源」。 塗爾干在其最後一部專門討論宗教本身的社會功能的巨著中,把這些隱含的思想加以系統化了。《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Les Formes e』l』ementaires de la vie religieuse, 1912)(TheElementary Forms of Religious Life, 1915)代表了他的人類學研究的頂峰。他集中研究了澳洲人(在某種程度上也研了美國印第安人),這種研究的根據是方法論上的一個根本的(仍然是含糊的)公設,即他們的氏族制度可觀察到的最「基本」的制度。「基本」宗教就是圖騰氏的宗教,它包含了宗教思想和生活中所有根本要素的胚芽。塗爾干由以出發的命題是,宗教經驗不可能是純粹的幻想,而一定起因於某種現實。作為宗教教義基礎的現實就是社會本身。宗教「首先是一種觀念體系,個人藉此而表現他們所歸屬的社會」。更為基者,「它盡可以是隱喻式的,象徵性的,但這種表象不是不可信的」。某種類型的「集體狂熱」產生了宗教信仰,或是有助於與宗教有關的信仰和價值的再鞏固。宗教的類型也由社會結構決定。例如,「巨神」崇拜對應於所有圖騰的綜合和部落的統一。宗教通過在一種專門性象徵語言中具體他的手段,也有助於解釋或「表現」社會現實。於是為了固定事物的內部關系,為了給它們分類,並使之成系統,神話學便把事物關聯了起來「。就像科學一樣,它們表現了現實。歸根到底,宗教的功能是社會的整合,它又受到「不停地生產和再生產集體和個人的靈魂」的影響。象徵形式是社會生活的必要條件,因為它使社會溝通成為心靈溝通,也就是說「所有個別情感合成一種共同的情感」。
塗爾乾的宗教人類學已經受到實地研究者的嚴厲批評,但是仍然啟迪著那此關心古代宗教的學者。在當時,由於教會與共和國之間的沖突,他的宗教社會學具有一種對公眾立竿見影的感召力。對原始宗教的研究使他採取一種純科學的立場,盡管他所作的是對當代宗教制度的歷史批判和社會學評價,他曾把天主教教會描繪成「一種社會學怪物」(1905b)
由原始社會得來的人種志證據也促成了關於社會凝聚的啟迪性概括。況且,對塗爾乾式的理論研究來說,人種學較之其它既定的學科(象歷史學或地理學)要容易得多,因為它是一個學術上的薄弱點,制度上處於邊緣地帶的研究分支(Karady, 1982)。塗爾乾的理論人類學與其追隨者及爭論對手(諸如萊維 布律爾、莫斯和赫茨等人)的著作一起,對兩次大戰之間法國學院派實地人類學家的誕生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後一代的法國人類學家,包括格里奧爾、梅特羅、杜蒙和萊維 斯特勞斯等人,盡管對塗爾乾的遺產作了批判性重新評價,但仍繼續在加以挖掘。由於法國社會人類學的塗爾干主義的根底,它從來沒有和其它社會科學割裂過,並且保持著對高層次的抽象概括的強烈偏愛。

『柒』 初中地理學些什麼東西!

七年級(上)地理復習綱要
一、地球與地圖
(一)地球的形狀、大小與運動
1、提出證據說明地球是個球體:
站在海邊,遙望遠處駛來的船隻,總是先看到桅桿,再看見船身,而離岸的船總是船身先消失,桅桿後消失。
站得高,看得遠。
發生月偏食時,地球擋住一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給地球照鏡子,使我們看見了地球的球體形狀。
2、用平均半徑、赤道周長和表面積描述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徑:6371千米; 赤道周長:4萬千米; 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
3、用事實分別說明地球自轉、公轉及其產生的地理現象
自轉 公轉
運動方向 自西向東 自西向東
運動周期 一天(24小時) 一年(365天)
旋轉中心 地軸 太陽
產生的地理現象 晝夜交替;時間差異 四季變化;五帶形成
(二)地球儀
運用地球儀,說出經線與緯線,經度與緯度的劃分。
用經緯網確定任意地點的位置: 給出地點要能在地球儀或地圖上讀出經緯度;給出經緯度要能找相應的地點。
(三)地圖(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
運用地圖辨別方向,量算距離,估算海拔與相對高度。
(1)辨別方向:
①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②指向標法:指向標的箭頭指向北方。
③經緯線定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2)量算距離:①比例尺的計算:
②比較比例尺的大小與范圍大小和內容詳略之間的關系:
比例尺小 → 表示範圍大 → 內容簡單
比例尺大 → 表示範圍小 → 內容詳細
(3)估算海拔與相對高度
①海拔: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②相對高度: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
2、識別等高線地形圖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
3、根據需要選擇常用地圖,查找所需的地理信息,養成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地圖的習慣。

二、海洋與陸地
1、海陸分布:
(1)運用地圖和數據說出全球海陸所佔比例,描述海陸分布特點。
A、海洋佔地球表面積的71%,陸地佔地球表面積的29%。
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陸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況
①七大洲:(面積從大到小)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
②四大洋:(面積從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③洲界:亞洲與非洲:蘇伊士運河
亞洲與歐洲: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
北美洲與南美洲:巴拿馬運河
2、海陸變遷:
(1)舉例說明地球表面海陸處在不斷的運動和變化之中
喜馬拉雅山上發現海洋生物化石
我國東部海域的海底發現了古河流及水井等人類活動的遺跡。
荷蘭的填海造陸(人類活動改變地表形態)
(2)知道板塊構造學說,說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系。
世界兩大火山、地震帶:
a) 地中海 — 喜馬拉雅山火山地震帶
b) 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阿爾卑斯山(歐洲):位於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交界處。
喜馬拉雅山(亞洲):位於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
科迪勒拉山系(美洲):太平洋板塊與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交界處。
地中海將消失:位於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的擠壓碰撞處
紅海將擴大:位於印度洋板塊與非洲板塊張裂地區。

三、氣候
1、天氣與我們的生活:
(1)知道「天氣」和「氣候」的區別:
天氣是短時間的大氣狀況,是易變的;
氣候是長期的(多年的)大氣平均狀況,是穩定的。
(2)識別常用的天氣符號,能看懂簡單的天氣圖。
(3)用實例說明人類活動對大氣環境的負面影響及保護大氣環境的重要性。
2、氣溫和氣溫的分布:
(1)世界氣溫的分布規律:
① 低緯度氣溫高,高緯度氣溫低(氣溫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主要原因是各緯度接受太陽輻射的差異)
② 同緯度地帶,夏季陸地氣溫高,海洋氣溫低;冬季陸地氣溫低,海洋氣溫高。
③ 在山地,氣溫隨著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 )
(2)氣溫的變化:
① 氣溫的日變化:一天中,最高溫度出現在午後2小時左右(14時);
最低溫出現在日出前後。(會計算氣溫日較差)
② 氣溫的年變化:一年中,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則相反。(會計算氣溫年較差)
(3)會使用氣溫資料,繪制氣溫曲線圖,並讀圖說出氣溫的變化規律。
3、降水與降水的分布
(1)學會閱讀世界年平均降水分布圖,說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異。
① 從赤道向兩極年降水量逐漸減少。
② 在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③ 在溫帶地區,大陸內部降水少,沿海地區降水多。
④ 在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⑤ 世界降水量最豐富的地區是赤道附近;最貧乏的地區是南北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岸。
⑥ 世界降水量最豐富的地方是印度的乞拉朋齊;最少的地方是阿塔卡馬沙漠。
(2)會使用降水資料,繪制降水量柱狀圖,並讀出降水的變化規律。
4、世界的氣候
(1)在世界氣候分布圖上說出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地區
熱帶: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
溫帶: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地中海氣候
寒帶:寒帶氣候
(2)主要分布在溫帶地區亞歐大陸東岸、內部、西岸的氣候類型
大陸東岸: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大陸內部:溫帶大陸性氣候
大陸西岸: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3)舉例分析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等對氣候的影響
緯度位置影響:
a) 赤道地區終年炎熱,而南極大陸則冰雪覆蓋
b) 海南島終年如夏,降水較多;黑龍江省北部冬季漫長,多冰雪。
海陸位置影響:
a)青島的降水量比蘭州多
b)新疆塔里木盆地氣候乾燥,同緯度的北京氣候比較濕潤。
地形影響:
台灣島台灣山脈東側降水比西側多。
青藏高原緯度較低,但是氣候寒冷。
位於赤道附近的乞力馬扎羅山山頂白雪皚皚。
(4)舉例說明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① 氣候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生活在不同熱量帶的人們衣著不同。
② 氣候影響人類的生產活動,其中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最顯著。
③ 氣候發生異常變化,會給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帶來危害,從而產生災害。

四、居民與聚落
(一)人口與人種
1、運用地圖、資料,說出世界人口增長和分布的特點
(1)世界人口增長:a)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總數已達60億。
b) 從1830年到1999年,世界人口每增長10億人口所需時間逐漸變短,這表明在這段時間內,世界人口增長的速度逐步變快。
(2)人口自然率=出生率-死亡率
(3)人口的分布:
人口密度 = (人/平方千米)
人口分布:
a) 人口稠密區:亞洲的東部和南部;
歐洲
北美洲東部
原因:
社會經濟條件:亞洲的東部和南部地區都是人類文明發祥地之一,人類在這里聚居的歷史悠久,農業發展較早;歐洲和北美洲這兩個地區都是工業發展較早的地區,經濟發達。
自然條件:這四個地區都分布在中低緯度近海地區,氣候較為適宜;同時,都在平原地區,所以自然條件都比較優越。
b) 人口稀疏地區:極端乾旱的沙漠地區;如撒哈拉沙漠、大洋洲西部沙漠
氣候過於潮濕的雨林地區;如亞馬遜平原
終年寒冷的高緯度地區;如北冰洋沿岸
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如青藏高原
原因:自然條件惡劣,不適合人類的生產和生活。
2、舉例說明人口問題對環境及社會、經濟的影響
(1)人口增長過多過快帶來的問題:交通堵塞、居住條件差、就業困難、生活貧困、環境污染、資源減少等。
(2)人口不斷減少停止增長,帶來的問題:人口老齡化,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國家用於老年人的社會養老等費用增加等問題。
(3)採取措施:人類必須控制自己,做到有計劃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長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
3、鄉村人中向城市遷移
(1)原因:
a) 鄉村人口增長造成勞動力過剩
b) 城鄉差別:城市就業機會、物質生活條件、文化教育等條件較鄉村好。
(2)帶來的問題
一方面為城市提供大量的勞動力,有力地支持城市建設;解決鄉村人多地少的問題。
另一方面則可能造成城市人口過多而引發城市交通堵塞問題、城市物質供應問題、城市就業問題、城市社會治安問題、城市環境問題等。
4、世界三大人種特點,並在地圖上指出三大人種的主要分布地區。
(1)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根據人類體質方面的特徵來劃分。
(2)世界三大人種的主要分布區:
白種人:歐洲、西亞、北非、美洲、大洋洲
黃種人:亞洲、北美洲北部、南美洲的部分地區
黑種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洋洲西北部
(二)語言和宗教
1、 語言:
世界主要的語言(聯合國的工作語言)的分布地區:
漢語:中國,東南亞部分地區
英語:歐洲的西部、北美洲、亞洲的南部等
俄語: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俄羅斯、前蘇聯加盟共和國)
法語:法國、非洲一些國家
阿拉伯語:西亞、北非

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
英語是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
2、 宗教:
(1)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區
基督教:信仰人數最多的宗教,形成於亞洲西部,目前集中分布在歐洲、美洲、大洋洲
伊斯蘭教:教徒被稱為穆斯林,產生與阿拉伯半島,主要分布在亞洲的西部和東南部,非洲的北部和東部
佛教:創始於古印度,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
(2)我國維吾爾族、回族多信仰伊斯蘭教
藏族、蒙古族多信仰喇嘛教(佛教中的一派)
(三)聚落
13、 運用圖片描述城市景觀和鄉村景觀的差別
房屋 道路修築情況 商店的多少 學校的多少 醫院的多少 有無農田 有無果園 有無魚塘 自然景觀改變大小
密集度 高度
鄉村 小(稀疏) 矮 少 少 少 少 有 有 有 小
城市 大(稠密) 高 多 多 多 多 無 無 無 大
14、 舉例說出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1)聚落形成與發展的主要因素:
(2)建築風格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當地氣候特點 民居的建築特點
因紐特人的雪屋 嚴寒 雪塊構築,低矮,無窗,門小,牆厚,保溫性好。
黃土高原的窯洞 乾燥,冬冷夏熱 利用厚厚的黃土層,挖鑿成窯洞,冬暖夏涼。
傣族微竹樓(高架屋) 潮濕,炎熱多雨 雙層,樓上住人。涼爽,通風,防潮。
新疆的平頂屋 乾燥,風沙大 平頂房,屋頂可以曬莊稼。
西亞的鄉村 炎熱,乾燥 牆厚,窗小。可以減少白天太陽熱量的傳入和沙漠吹來的熱風。
(3)保護世界遺產的意義
傳統聚落是歷史時期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它們從不同側面記錄了當時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如果不加以保護甚至任意破壞,將導致無法挽回的損失。

五、發展與合作
1、國家和地區
世界上的國家和地區 ---200多個
a) 面積居世界前六位的國家: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
b) 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10個)
c) 地跨兩洲的國家:埃及(亞洲非洲)、土耳其(亞洲歐洲)、俄羅斯(亞洲、歐洲)、美國(北美洲、大洋洲)、巴拿馬(南美洲、北美洲)
d) 國界:地圖上一國與鄰國或公海之間的界線,是國家主權范圍的界線。國界是人為劃分的,有的依據山脈、河湖、海洋、經緯線來劃分,有的依據民族、語言、宗教等來劃分。
e) 領土:國界范圍內的領陸、領水和領空。
2、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
(1)劃分:依據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分為
發達國家
發展中國家
(2)運用數據和實例,說出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發展水平差異。— (南北差異)
課本P89 圖 5.6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人口和國內生產總值比較」
地圖冊P37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
發達國家 發展中國家
人口約佔世界的1/5 人口約佔世界人口的4/5
國內生產總值約佔世界的3/4 國內生產總值約佔世界的1/4
人口低增長 人口高增長
生活、教育水平高 生活、教育水平低
出售轎車、輪船、飛機、高檔日用品等 出售石油、礦石、木材、橡膠等原材料
(3)知道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地區分布特點。
地圖冊P37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分布」
發達國家: 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部(澳大利亞、紐西蘭例外 --- 在大洋洲)— 「北」
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南部 — 「南」
「南北對話」— 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在經濟、政治上的商談。
「南南合作」— 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互助合作。
「南北之差」— 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經濟差別。
3、國際合作
聯合國 總部 — 美國紐約 宗旨:「促進國家發展,維護世界和平」
6個主要機構 5個常任理事國(中、法、俄、英、美)
世界貿易組織 總部 — 瑞士日內瓦 中國於2001年12月正式加入
宗旨:「促進世界經濟發展和福利進步,主張貿易自由與公平」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 和平、友誼、進步
國際紅十字會 人道主義

『捌』 為何只有北歐能做到高福利

在北歐的福利很高,很多人一出生就開始擁有各自的福利,直到死亡,在北歐的那些國家基本上都是國家小,人口少,但是國家很富,所以一個國家有錢肯定是體現在國民的福利待遇上面。

我想最大的原因就是北歐基本都是人口的不多資源富國,挪威,是世界第三大石油出口國和天然氣出口國,石油的收入非常高。瑞典,歐洲最大鐵礦石出口國,鈾礦的能源非常多,而且還有豐富的樹林資源。

在北歐都非常的鼓勵創業,各行各業的收入差別都不大,所以就業標準是以興趣為第一選擇。國家也鼓勵人們大膽去嘗試不同的工作,以找准未來的職業定位。在北歐,失業和下崗並不是貶義詞,而是代表新選擇的開始。福利高的情況下,很多的人都不會擔心失去工作之後過不下去日子。

『玖』 地理知識

1、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它的版圖被形象地比作一隻頭朝東尾朝西的金雞,地勢西高東低。
2、中國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在世界各國中,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第三位,差不多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等。
3、中國領土東西跨經度有60多度,跨了5個時區,東西距離約5200公里。
4、中國領土南北跨越的緯度近50度,南北距離約為5500公里。
5、中國領土最北端在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53°N)。
6、中國領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
7、中國領土最東端在黑龍江省的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135°E)。
8、中國領土最西端在x疆帕米爾高原(73°E)。
9、中國的大陸海岸線長18000多公里,沿海有許多優良港灣,便於船舶避風和停靠。
10、中國島嶼大約有5000多個,絕大部分分布在長江口以南的海域。
11、中國最大的群島是舟山群島,它位於浙江省東面的海域。
12、中國南海有四個群島,即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
13、中國所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為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14、內海是一個國家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山東半島與遼東半島之間的渤海是中國的內海。
15、中國最大的島嶼是台灣島,第二大島是海南島。
16、遼東半島是中國最大的半島,山東半島是中國第二大半島。
17、台灣海峽位於福建省與台灣省之間,從南到北連接著南海和東海,是中國海上運輸的重要通道,人們稱它為「海上走廊」。
18、中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台灣省是中國地震最頻繁的省份。
19、與中國陸地相鄰的國家有15個。
20、東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朝鮮。
21、北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俄羅斯。
22、西北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哈薩克、吉爾吉斯坦、塔吉克。
23、西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阿富汗、巴基斯坦。
24、西南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
25、南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緬甸、寮國、越南。
26、同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
27、東面同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為韓國、日本。
28、東南面同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為菲律賓。
29、南面同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為馬來西亞、汶萊、印度尼西亞。
30、中國的行政區域,基本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縣(自治縣、市)、鄉(鎮)三級。
31、中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32、x疆維吾爾族自治區是中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它位於中國的西北部,其人民政府所在地是烏魯木齊市,簡稱為「新」。
33、因位於黃河北岸而得名的河北省,在古代它的部分土地屬於冀州,所以河北簡稱「冀」,人民政府所在地是石家莊。
34、河南是中國古代文明的兩個重要發祥地之一,它是中國古代「九州」中的「豫州」,因此簡稱「豫」,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鄭州,有大量古代歷史和文化遣址。
35、有「古代歷史的博物館」之稱的陝西省,是古代秦國的所在地,所以稱「秦」或「陝」。
36、陝西省人民政府所在地西安市(古稱長安),是我國著名的「千年古都」。
37、有「煤海」之稱的山西省,因位於太行山的西面而得名,簡稱「晉」,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太原市。
38、內蒙古自治區橫貫我國東北、華北、西北,簡稱「內蒙古」,人民政府所在地呼和浩特市,意思是「青色的城市」。
39、遼寧因省內有一條遼河而得名,簡稱「遼」,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沈陽市。
40、吉林省位於東北平原的中心,簡稱「吉」,人民政府所在地長春市是中國的「汽車城」。
41、有「北大倉」(糧倉)之稱的黑龍江省是中國最北的省份,也是最東的省份,簡稱「黑」。
42、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哈爾濱市,又稱「冰城」,每年的元旦到春節期間,這里舉辦冰雕藝術節。
43、甘肅省是中國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蘭州市。
44、寧夏回族自治區,位於中國的西北部,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銀川市。
45、青海湖古代叫「西海」,蒙古語稱「庫庫諾爾」,意思是「青色的湖」。青海省就是因它而得名的,這是我國唯一以湖泊而得名的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西寧市。
46、x藏自治區位於中國的西南邊疆。從公元7世紀開始就與內地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經常往
來,促進了藏、漢民族之間的交流與發展。左圖為x藏布達拉宮。
47、x藏人民政府所在地拉薩市,在藏語中是「聖地」或「佛地」的意思。又因這里一年四季晴空萬里,日照時間長,人們把它叫做「日光城」。
48、同緬甸、寮國、越南相鄰的中國西南邊疆省份是雲南省,簡稱「滇」或「雲」。
49、雲南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昆明市,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聞名中外的「春城」。這里冬天不冷,夏天不熱,氣候溫和,四季如春。
50、「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指的是貴州省,簡稱「黔」或「貴」,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貴陽市。
51、貴州省出產的茅台酒被列為世界三大蒸餾名酒之一,也是中國的國酒。
52、因為物產豐富而被稱為「天府之國」的四川省,簡稱「蜀」,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成都市。

『拾』 考研歷史地理學那所學校相對容易些啊

最好的三所是復旦,陝師大,北大,這三個都不好考,陝師大性價比最高,專業全國第二,剩下來一些其他的院校相比這幾所要好考一些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