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地理學頭像

地理學頭像

發布時間: 2021-02-11 20:23:51

『壹』 青銅人頭像位於哪裡

四川省廣漢市真武村村旁的河南岸上,有三個土包,由於它們的排列很像天上的星星,故而稱三星堆。在三星堆的對岸還有一高地,兩頭尖中間彎,猶如一輪彎月,村民們將它稱作「月亮灣」。由於它們隔岸相望,因而成為當地的一個自然景觀——「三星伴月」。大概是這一優越的地理景觀,早在3000年前就吸引古人在這里居住,並且創造了一段輝煌的歷史。

早在1929年,有一個姓燕的村民在挖水溝時,意外地挖到一堆玉器,總數約有400餘件。消息傳到成都市的華西大學,立刻引起了該校老師的重視,校方於1934年派人到三星堆作了一次發掘。根據出土的玉、石、陶器等遺物,初步推斷這是一處「從銅石並用時代到周代初期」的遺存。

新中國成立後不久,四川的考古人員多次派人到三星堆一帶調查。1958年和1963年曾作了小規模發掘,根據當地遺址密集的特點,專家學者提出了該地「很可能是古代蜀國的一個中心都邑」的推斷。1980年,考古工作者對三星堆遺址又一次進行發掘,並確認這是一處有濃厚地方特色的商周時期遺存。

1986年,由四川大學和四川省考古研究所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在三星堆展開了一場大規模的考古發掘。7月18日,磚瓦廠工人在挖土方時,意外地發現一根長40厘米的玉器。依據這一重要線索,考古隊立刻對該處進行了搶救性發掘,7天後,一個巨大的器物坑被打開了,人們在驚喜中發現了50多年來夢寐以求的東西。在這個長4.6米、寬3.5米、深1.64米的1號祭掃坑中堆滿了400多件金、銅、玉、象牙等不同質地的珍貴文物。一個月之後,又一座長5.3米、寬2.3米、深1.55米的土坑在1號坑附近被發現,在這個編號為2號的祭祀坑中發現了一尊高2.6米的青銅人像,周圍是一大堆青銅器和玉器,珍貴文物多達1000多件。

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文物,大多被賦予神秘色彩,既令人回味無窮,又充滿懸念。

祭祀坑出土的用純金箔包木芯而成的金杖,長142厘米,表面有平雕紋樣:上部為兩背相對的魚和鳥,下部是頭戴五齒高冠、耳垂三角耳墜的人頭。這大概是象徵權力的權杖,代表至高無上的王權。出土的最大一株青銅神樹,高390厘米,上有巨龍、禽鳥、花果等等。這是我國已知最大的一件青銅器。

在一個神權國家裡,巫師具有特殊的地位,最高統治者本身就是大巫師。三星堆祭祀坑發現的青銅大立人像,光足立在方座上。他頭戴高冠、身著布襖長衣、腦後椎髻,雙手作掘持狀。由於它的形象近似《蜀王本紀》里所說的蜀人,因此有的學者認為它很可能是某個蜀王的塑像。

也有一些13.3厘米高的小人像,如有的頭戴平頂雙角冠,身穿對襟長服,腰部束帶,雙手扶腹,右腿蹲屈,左膝跪地,光腳。顯然身份要低許多。

祭祀坑出土的大量青銅人頭像,更以其形象之奇特、鑄造工藝之精緻,受到人們的特別關注。他們或平頂、闊眉大眼、高鼻大嘴、長發梳向腦後;或頭戴回字紋平頂冠,粗眉大眼、高鼻大耳、嘴角下勾;或回頭頂、濃眉大眼、蒜頭鼻,頭後飾蝴蝶形花笄;或將發辮盤於頭上,粗眉大眼。高鼻圓耳、嘴角下勾。有人認為,它們的形態差異,代表了不同身份和不同級別的巫師。

祭祀坑發現的人面像,形態也各具特色,極富神秘色彩。如有的闊眉大眼、眼球突出眼眶,鷹鉤鼻、大嘴上翹耳際,雙耳向斜上方伸出;有的做成方甌寬面,粗眉大眼、鼻棱突出、闊嘴嘴角下勾;有的長臉,短眉、杏葉服、高鼻樑、嘴角上翹、長直耳。

三星堆祭祀坑的出土給人們提出了很多疑問,如既然這兩個器物坑具有祭祀功能,那麼祭祀的對象是什麼呢?這外遺址究竟與巴蜀國有什麼關系?等等。

為此,各科專家這者齊聚一堂,共同努力,正逐步揭開三星堆神秘的面紗。不少學者認為祭祀坑既祭祀日月星辰,也祭祀土地和祖先。

『貳』 什麼是青銅人頭像

四川省廣漢市真武村村旁的河南岸上,有三個土包,由於它們的排列很像天上的星星,故而稱三星堆。在三星堆的對岸還有一高地,兩頭尖中間彎,猶如一輪彎月,村民們將它稱作「月亮灣」。由於它們隔岸相望,因而成為當地的一個自然景觀——「三星伴月」。大概是這一優越的地理景觀,早在3000年前就吸引古人在這里居住,並且創造了一段輝煌的歷史。

早在1929年,有一個姓燕的村民在挖水溝時,意外地挖到一堆玉器,總數約有400餘件。消息傳到成都市的華西大學,立刻引起了該校老師的重視,校方於1934年派人到三星堆作了一次發掘。根據出土的玉、石、陶器等遺物,初步推斷這是一處「從銅石並用時代到周代初期」的遺存。

新中國成立後不久,四川的考古人員多次派人到三星堆一帶調查。1958年和1963年曾作了小規模發掘,根據當地遺址密集的特點,專家學者提出了該地「很可能是古代蜀國的一個中心都邑」的推斷。1980年,考古工作者對三星堆遺址又一次進行發掘,並確認這是一處有濃厚地方特色的商周時期遺存。

1986年,由四川大學和四川省考古研究所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在三星堆展開了一場大規模的考古發掘。7月18日,磚瓦廠工人在挖土方時,意外地發現一根長40厘米的玉器。依據這一重要線索,考古隊立刻對該處進行了搶救性發掘,7天後,一個巨大的器物坑被打開了,人們在驚喜中發現了50多年來夢寐以求的東西。在這個長4.6米、寬3.5米、深1.64米的1號祭掃坑中堆滿了400多件金、銅、玉、象牙等不同質地的珍貴文物。一個月之後,又一座長5.3米、寬2.3米、深1.55米的土坑在1號坑附近被發現,在這個編號為2號的祭祀坑中發現了一尊高2.6米的青銅人像,周圍是一大堆青銅器和玉器,珍貴文物多達1000多件。

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文物,大多被賦予神秘色彩,既令人回味無窮,又充滿懸念。

祭祀坑出土的用純金箔包木芯而成的金杖,長142厘米,表面有平雕紋樣:上部為兩背相對的魚和鳥,下部是頭戴五齒高冠、耳垂三角耳墜的人頭。這大概是象徵權力的權杖,代表至高無上的王權。出土的最大一株青銅神樹,高390厘米,上有巨龍、禽鳥、花果等等。這是我國已知最大的一件青銅器。

在一個神權國家裡,巫師具有特殊的地位,最高統治者本身就是大巫師。三星堆祭祀坑發現的青銅大立人像,光足立在方座上。他頭戴高冠、身著布襖長衣、腦後椎髻,雙手作掘持狀。由於它的形象近似《蜀王本紀》里所說的蜀人,因此有的學者認為它很可能是某個蜀王的塑像。

也有一些13.3厘米高的小人像,如有的頭戴平頂雙角冠,身穿對襟長服,腰部束帶,雙手扶腹,右腿蹲屈,左膝跪地,光腳。顯然身份要低許多。

祭祀坑出土的大量青銅人頭像,更以其形象之奇特、鑄造工藝之精緻,受到人們的特別關注。他們或平頂、闊眉大眼、高鼻大嘴、長發梳向腦後;或頭戴回字紋平頂冠,粗眉大眼、高鼻大耳、嘴角下勾;或回頭頂、濃眉大眼、蒜頭鼻,頭後飾蝴蝶形花笄;或將發辮盤於頭上,粗眉大眼。高鼻圓耳、嘴角下勾。有人認為,它們的形態差異,代表了不同身份和不同級別的巫師。

祭祀坑發現的人面像,形態也各具特色,極富神秘色彩。如有的闊眉大眼、眼球突出眼眶,鷹鉤鼻、大嘴上翹耳際,雙耳向斜上方伸出;有的做成方甌寬面,粗眉大眼、鼻棱突出、闊嘴嘴角下勾;有的長臉,短眉、杏葉服、高鼻樑、嘴角上翹、長直耳。

三星堆祭祀坑的出土給人們提出了很多疑問,如既然這兩個器物坑具有祭祀功能,那麼祭祀的對象是什麼呢?這外遺址究竟與巴蜀國有什麼關系?等等。

為此,各科專家這者齊聚一堂,共同努力,正逐步揭開三星堆神秘的面紗。不少學者認為祭祀坑既祭祀日月星辰,也祭祀土地和祖先。

三星堆究竟與巴蜀古國有什麼關系?學術界普遍認為,三星堆遺址是古蜀國的一個重要統治中心。蜀國是川西平原的一個古國,但它的面貌一直不為人知。千百年來,人們對它的了解,僅限於西漢揚雄的《蜀王本紀》和東晉常璩的《華陽國志》中殘缺不全的記載。三星堆文化的發現開拓了人們的視野,學者們開始對歷代發現於川西地區的不同於中原地區的一些古器物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肯定了巴蜀文化的存在,進而又勾畫出古蜀國文明的初步輪廓。通過對遺址進行的深入調查表明,三星堆遺址總面積為12平方公里,在三星堆的東、西、南三面,還發現了巨大的城牆,證明它是一個古城。這個城東西長1800多米,南北寬1400米,總面積2.6平方公里。城牆始築於商代前期。城內已發現房屋基址40多間和許多窖穴,祭祖坑和其他遺存分布於城內各個部位。從古城中的發現可以看出,蜀國是個文明程度較高的古國。尤其對神權力量的信服程度高深。

據測定年代數據和考古工作者的推斷,三星堆祭祀坑的年代分別為公元前14世紀和公元前11世紀左右。

盡管對三星堆祭祖坑乃至三星堆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要完全揭開其神秘的面紗,尚須作大量工作。隨著成都平原及其附近地區的考古工作不斷擴大,新資料不斷出現,一些結論將會受到挑戰,不少學術問題的討論將繼續進行,但對有些問題的認識也會不斷趨於深入。

『叄』 QQ頭像地理位置顯示

這個地理位置是抄准確的。。襲。是根據你的所在城市的IP顯示的。。。是可以設置的,可以到系統設置那的狀態和提醒,即時共享,我的地理位置及天氣,去掉前面的勾,確定,這樣別人就看不到你所在的城市了。。。不過還有幾版的qq 彩虹版QQ 等 是可以查的到你所在城市的IP 的。。。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肆』 求240*240的姐妹頭像

黃山原來不叫黃山,叫黟山。黟這個字恐怕很多人不認識吧,讀音跟「衣」同音!叫黟山的原由很簡單,因為黃山腳下有一個縣叫黟縣,這個黟縣非常古老哦,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這個縣就叫這個名字了,並一直沿用至今!那這個縣城為什麼要見黟縣呢?黟這個拆開來就是黑多,相傳這個縣城盛產一種黑色的大理石,黑色的多了,人們就把這個黑多這兩個字組成一個字,叫「黟」!有些人也管這個縣就黑多縣,那麼在黑多縣的那坐大山就叫黑多山,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稱的黃山。

唐明皇在747年農歷6月17日下聖旨將黟山改為黃山!
唐明皇是誰?就是李隆基!說的再徹底明白一點,就是楊貴妃的老公!他給黃山改名是有一個故事的。那個時候,有一個臣子為了討好皇上故意杜撰了一本叫《周書記異》的書,裡面說古代軒轅黃帝曾經率領他的兩位大臣容成子和浮丘公到黟山煉丹,煉成服下後成了仙!唐明皇本身自己信道,固然非常相信,就下了一道聖旨將黟山改為黃山來紀念黃帝。可憐的是,改名後他自己也一直沒有去黃山達成煉丹成仙的願望。這個黃山名稱的由來也只是後人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說法!

黃山所處的地方在4億年前是一片汪洋大海,到了2億年前因為海水乾涸,地表才漸漸露出水面!到了距今1億4千萬年前,侏羅紀和白堊紀期間,也就是恐龍稱霸的那個時候,地理學的好的朋友都應該知道那個時候我國東部地區發生了一次叫「燕山造山運動」,黃山就在這個造山運動期間形成的。運動期間,地殼內部深處的溫度有幾網路,使很多地殼的內部物質融化成花崗岩岩漿然後向上侵入,因此黃山整個山體都是花崗岩構成的。如果以後有人問你,黃山是什麼地貌,你就跟他說是花崗岩地貌!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這是後人的說法,別以為這句話是徐霞客說的,老徐只說了「薄海內外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後人是根據老徐這句話的語意而改為的諺語。
黃山有四絕,分別為「奇松、怪石、雲海、溫泉」,最近大概是為了推廣冬日游黃山,又多了一個第五絕,就是「冬雪」!不過四絕之一的溫泉如今已是壽終正寢了,出水量很小。豆腐在很多年之前有幸泡了一次黃山的溫泉,感覺非常差,一個大的破游泳池加上幾個淋浴頭。如今已經很少有人來黃山是為了泡溫泉的,偶爾有客棧的客人提出要去泡溫泉的,我也不知道要帶他去哪裡泡。因為原先的溫泉已關閉了很久,至今仍未開放!

黃山風景區(Huangshan Mountain)是中國著名風景區之一,世界游覽勝地,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主峰蓮花峰,海拔1864米。黃山千峰競秀,有奇峰72座,其中天都峰、蓮花峰、光明頂都在海拔1800米以上,拔地極天,氣勢磅礴,雄姿靈秀。氣候溫和,四季都有奇麗的景色。黃山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稱,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著稱於世。有「黃山歸來不看岳」之譽。黃山景觀集中在東到黃獅黨、西至小嶺腳、北起二龍橋、南及湯口鎮的面積154平方千米的范圍內。著名勝景有七十二峰、二十四溪、三瀑、二湖。主要旅遊區有溫泉、玉屏樓、北海、雲谷寺、松谷庵、釣橋庵六個風景區。
黃山可以說無峰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並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著稱於世。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爭輝。黃山是一處全天候、四季可看的理想景觀。四季景色各異,晨昏晴雨,瞬息萬變,黃山日出、晚霞、雲彩、佛光和霧凇等時令景觀各得其趣。

黃山景點傳說
1、猴子觀海的傳說:猴子觀海也叫猴子望太平,猴子為何要望太平呢?這裡面有個故事:原太平縣城,叫仙源村,村中有一戶叫趙德隆的書香人家。女兒名叫掌珠,生得聰明美麗。離仙源村不遠的黃山北海深處有一個洞里,有個靈猴,在山中修煉了三千六百年,會三十六變。一天,靈猴見到掌珠生得俊俏,頓生愛慕之心。靈猴就變成一個白面書生,自稱是黃山寨主孫廣文的公子孫俊武,於傍晚來到趙家門前,以天色已晚為由,要求借宿一夜。趙家老夫婦見他長得俊秀,衣著華貴,斯文有禮,便信以為真,高興地留他住宿,並設宴招待。酒飲三杯後,孫公子便向老夫婦陳述掌珠的愛慕之情,央求納為婿,發誓侍奉二老頤養天年。老夫婦一聽這甜言蜜語,心中非常喜悅。經與女兒商量,掌珠對才貌雙全的孫公子也早八分歡喜。次日一早,老夫婦回了孫公子的話。孫公子聽了歡喜若狂,差點露了原形。靈猴回洞,思念掌珠心切,急忙把大小猴子都變成人,組成了一支浩浩盪盪的隊伍,去仙源趙家迎親。掌 珠被抬到洞府,只見陳設富麗,賓客滿座。夜深宴席散,孫公子被賓客擁入了洞房。一覺醒來,掌珠發現孫公子長了一身絨毛,大吃一驚。原來,孫公子酒醉,現出了猴子原形。掌珠非常惱恨,乘靈猴爛醉熟睡之機,向外逃走,直奔家中。靈猴酒醒後,知道自己露出了原形,驚逃了掌珠,便喝令眾猴出洞尋找,追到山下芙蓉嶺,也不見新娘的影子。靈猴自從失去了掌珠,朝思暮想,但又沒有妙法可想,只得每天攀上洞後的懸岩,坐在石上,朝著東北方向的太平縣仙源村獃獃地望著。年深月久,便變成了黃山如今這一石景。
2、夢筆生花的傳說:北海散花塢左側,有一孤立石峰,形同筆尖朝上的毛筆,峰頂巧生奇松如花,故名「夢筆生花」。傳說,有年春天,詩人李白來到黃山,見到北海山峰競秀,景色奇美,禁不住詩興大發,便昂首向天,高聲吟道:「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丹崖夾石柱,菡萏金芙蓉……」這聲音驚動了獅子林禪院的長老。他走出山門,細細一看,只見一位白衣秀士,風度瀟灑,便上前施禮,請問尊姓大名。這位不凡之客原來是「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的詩仙李翰林。長老急忙吩咐小和尚抬來用清泉釀制的米酒,還拿來一些文房四寶。長老急忙盛滿了一杯酒,雙手捧上,敬給李白。李白慌忙還禮,雙手接過,一飲而盡。二人席地而坐,縱談詩文,開懷暢飲。李白深感長老待人誠懇,意欲草書詩作相贈,以作答謝之禮。長老大喜,小和尚們忙著研墨的研墨,鋪紙的鋪紙。李白趁著酒興,奮筆疾書。長老及小和尚們分別站兩旁,目睹那遒勁的大字,贊嘆不已。李白寫畢,還有三分酒意,便將毛筆順手一擲 ,那手筆翻翻搖搖,從空中落下插入土中。他這才告辭長老而去。長老送走李白,回過頭來,不禁大吃一驚,剛才李白擲下的毛筆已化成一座筆峰,筆尖化成了一棵松樹,矗立在散花塢中。這就是如今見到「夢筆生花」。
3、仙人曬鞋的傳說:排雲亭前右側,有二石如一雙鞋,整齊地放在小峰台上,似在晾曬,故名。「仙人曬鞋」和「仙人曬靴」,共同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從前,黃山左數峰的仙都觀住著老道道玄和徒弟太清,松林峰上的紫霞宮里住著道姑煉玉和徒兒妙真。兩座道 宮中間隔著一道 鴻溝-西海峽谷,加上道規森嚴,他們老不相往來。一年冬天,山中大雪,仙都觀里斷了火種,道玄只得叫太清到紫霞宮里去借火種。當太清來到紫霞宮里,就見到妙真,兩人一見如故,談起話來,非常親熱。從此,兩人每天打柴、擔水,便到一起談心,漸漸地砍的柴就少了。 擔的水也少了。這樣,事情不久都 被雙方師父發現,他倆都受到師父的嚴厲斥責。還規定今後打柴、擔水,以兩峰交界的溝澗為界,越界了,就用道鞭、神杖打殺。此後兩人在一起說話就很困難了。 一次,趁雙方師父都下了山,便偷偷見面,並商定今後;太清在山門前曬靴,曬鞋來幽會。一天,兩人正甜蜜幽會,不料雙方師父突然回來,事情敗露,他倆將要受到嚴厲懲罰。他倆想來想去,最後橫下了一條心:「生不能在一起,就死在一起吧!」兩人攜起手,從懸岩上縱身一躍,跳進了波浪滔天的雲海。太清曬的靴子和妙真曬的一雙鞋子都沒有來得及收,日子久了,都變成了石靴,石鞋,就是如今黃山的「仙人曬靴」和「仙人曬鞋」。
4、飛來石的傳說 :相傳,宋代有個叫單福的石匠,一生給人家造成了不少橋,心想也在自己家鄉門口的江山建造一座,但嘆息沒有幫手。他膝下只有一女叫小姣,長得聰明美麗。小嬌知道父親的心思,便要求參加幫助干。但那深山採石,百里運石的苦和累,小女子怎麼受得了, 所以單福就是不答應。小姣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單福沒奈何,才含淚點頭。他還把三個徒弟找來幫忙,不久就干起來了。由於開山運石的苦和累實在難受,大徒弟和二徒弟先後悄悄地溜了。單福和女兒,三徒弟為修橋鐵了心,繼續風里雨里苦幹著。但好幾年過去了, 運到江邊的石頭只有一小堆,這樣累死苦死,橋也建不起來。小姣一咬牙,請人寫了「捐身修橋」四個大字,插了個草標,坐到江邊石堆旁。一連三天,來看的人無數,但望望滔滔的江水,就都走了。這天,忽然來了個瘸子,身背一把扇子,摘了草標,問小姣願願意跟他走,小姣回答說:「什麼時候把大山裡的開採的石頭全運到江邊,就什麼時候跟你走。」這瘸子原來是八仙中的鐵拐李。他擠出人群,騰雲駕霧,很快來到百里外的大山,從背上拿下扇子,對著單福和三徒弟開出的石頭就扇。石頭竟都飛了起來,又紛紛都落在江邊。單福和三徒弟也被 從山上扇到造橋工地。鐵拐李還怕不夠,又對身下立著的一塊巨石扇了三扇子, 他就站在那巨石上飛到江邊。只見底下盡人,未敢讓巨石落下。又聽單福大聲說:「石頭夠了」他便駕起雲頭,飄游起來,游到黃山,見黃山風景秀麗,便將石頭落下。從此,這飛來石就給黃山增添了絕妙的一景。另外還有兩處飛來石,一在翠微峰側,一在古穎林庵前小峰上。
5、仙人指路的傳說:位於雲谷寺到皮篷路口。一怪石屹立峰巔,其狀似身著道袍的仙人,他一手舉起,似為遊客指引進入皮篷之路,故名「仙人指路」,又名「仙人指路峰」。它之所以頗名盛名,不僅僅在於外形酷似,而且因為有一段對世人頗有啟發作用的故事。相傳很前,有一位兩歲能文 、四歲會武的神童,只因後來科場失意,擂台負傷,改行經商後又把老本蝕光,在走投無路的時就奔赴黃山來尋師訪仙。哪知跑遍了千峰萬壑,連一個葯農、樵夫的蹤影也沒見到。干糧吃光了就吞野果,衣服穿爛了就披樹皮、樹葉。漸漸地變得骨瘦如柴,一天終於昏倒路旁,奄奄一息。不知過了多久,來了一位身背篾簍,腳著山襪芒鞋的老人,把神童救醒過來,問明情況後,老人哈哈一笑說:「你怎麼聰明反被 聰明誤呢?哪裡有什麼神仙,你快回家去找人力氣活乾乾,免得把一條命丟在這荒山野嶺白白餵了豺狼虎豹。」說完還送些野果給神童路上吃。神童心想老人的話是對的,就千恩萬謝地辭別了老人。沒走多遠,猛一下醒悟過來,「我跑遍全山連個人影也沒見過,那老漢分明就是仙人。」他回頭就追,追上老人後就雙膝跪地,苦苦哀求老人給指引一條成仙得道之路。老人說::「我哪裡是什麼神仙。實有相瞞,我前半生被名利二字害得家破人亡,這才看破紅塵,隱匿在此。」神童半信半 疑,但見老漢風度不凡,氣宇若仙,決心拜老人為師,苦苦哀求不止。誰知等他抬頭再看時,這老人卻變成了一塊高大魁偉的「仙人指路」石。神童又在石頭前百拜千叩,忽然石頭人肚裡發出聲音:「踏遍黃山沒見仙,只怪名利藏心間,勸君改走勤奮路,包你餘生賽神仙。」神童最終還是聽信了仙人的話,後半生不但成家立業,而且日子過得很火紅。難怪清人曹來復以詩記之:「世事多乖錯,投足皆模糊。請君(仙人指路石)出山去,到處指迷途。」在入勝亭北行一公里的石板橋仰視,仙人指路的形狀又變成了喜鵲。旁有一棵青松,狀古梅,松石相配成景,人稱 「喜鵲登梅」。今人有詩 曰:「摩崖千尺亂雲堆,古桿蒼松破石栽,喜鵲昂頭迎過客,聲聲唱得老梅開。」
6、仙人翻桌的傳說:從白鵝嶺向右遠眺,有峰如柱,峰頂有石如桌,四腿向上,似有意翻倒,故名「仙人翻桌」。相傳古時,黃山是一片汪洋大海,有黃、黑、白、青、赤五條龍,分別住在黃山的前海,後海、東海、後海、西海、和天海,號稱「五海龍王」。一天,黃山東海龍王做壽,前海、後海、東第、後海、西海和天海的龍王、龍妃帶著龍子、龍女、龍孫、一起到東海龍宮為東海龍王祝壽。一時間,東海龍宮里雲騰霧涌,仙樂盈空,香煙繚繞,熱鬧非凡。隆重的祝壽儀式完畢後,一百多桌的御宴開始。御酒佳釀、珍餚美味,應有盡有。酒宴從午時三刻,一直延續到天黑。龍王們仍不肯散席,還在狂飲。後海和西海的兩位龍王-黑龍和青龍,喝得酩酊大醉。醉後失態,青龍忽地跳到桌子上,用起一腳,碗碟橫飛,黑龍也不示弱,甩起一腳,乾脆把一張八仙桌踢到了高空,比天都峰還高出四十八丈。八仙桌在空中翻了幾個筋斗,打了幾個轉轉,仍舊落在原來的地方,只是翻了人身,四隻桌腳朝天。這一來,把賓客們嚇得魂不附體,紛紛走散。有詩詠其事曰:「四海游龍聚一堂,為王慶壽喜飛觴。沉歡喝得酩酊醉,心血來潮鬧一場。」這東海龍王做壽,龍王們酒醉鬧事,不知已經過了幾萬載,可是當時被黑龍踢翻的桌子,至今依然四腳朝天,它為黃山東海風景區增添了一處天然名勝。
7、蓬萊三島的傳說:相傳,唐代玄宗愛妃楊玉環縊死於馬嵬坡後,一縷芳魂即游到此處,島上金童玉女,仙子神姑,將她迎宮「玉妃太真院」。不久,奉玄宗之命,四處尋覓貴妃陰魂的道士亦風塵僕僕地趕到,並受貴妃之託請玄宗早日來此聚會。玄宗得知楊貴妃的行蹤後,很快一命歸天,魂魄來到這「蓬萊三島」。同貴妃相見如故。從此,兩人又在此過上恩愛的夫妻生活,終於實現了「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美好願望。今人有詩雲:「傳說神奇信有無,太真曾此作仙居。唐皇遺使蓬萊境,鈿盆情深盛淚珠。」

『伍』 獅身人面像的頭像,真的是以胡夫作模特兒的嗎

如果不游覽一下金字塔[1],就不能說是到過了埃及.從開羅西行數公里,來到吉薩村,世界古代七大建築奇跡之一的金字塔,便屹立眼前.在最大的胡夫金字塔東側,便是獅身人面像,它以誘人的魔力,吸引了各地的遊客.胡夫的聖旨:在公元前2610年,法老胡夫來這里巡視自己快要竣工了的陵墓--金字塔.胡夫發現採石場上還留下一塊巨石.胡夫當即命令石匠們,按照他的臉型,雕一座獅身人面像.石工們冒著酷暑,一年又一年精雕細刻,終於完成了。


尼羅河,紅海,印度洋. 炎火之山即乞力馬扎羅山. 從地理位置看只有位於非洲的肯亞以及埃塞額比亞一帶符合條件,昆讀音就是肯,侖指land也就是陸地,和尼亞同意. 西王母即西方稱的示巴女王,西王母拜見過西巡的穆天子(即周穆王),而示巴女王也去覲見過所羅門,指的就是同一個事.近代埃塞額比亞最後的皇帝還自稱是所羅門與示巴女王的血脈. 東非為人類最早的起源地之一 於是人們又繼續尋找,在古代的一片銘文里邊,銘文就是刻在石頭上,牆上 浮雕當中出現的古埃及的文字,那麼這些文字里邊人們真是找到了這樣的一片銘文 ,銘文上寫著,地上的荷魯斯在夏至前的七十天,由彎彎曲曲河的東岸或者說另一面開始行走,向這一面開始行走,那麼七十天之後,他與地面上的另外一個神奇結合,正好出現在太陽升起的那一刻.於是人們就開始分析這段銘文,開始尋找它的真正的含義,那麼這個荷魯斯究竟從這一岸到這一岸是什麼意思呢?人們也按照這個夏至的前七十天開始走.從這個岸走到這個岸充其量也就是走到了金字塔附近,沒有找到有一個什麼對他們理解這個問題很好的這樣的一個答案.於是人們苦惱著,在思索著我們是不是對它理解的錯誤。

『陸』 請問 只拍攝人物頭像的寫實攝影 是屬於什麼攝影種類

人像攝影

『柒』 把自己頭像放到水逆退散符上是什麼意思

水逆,即水星逆行,根據地理知識解釋:水星和地球一樣是繞著太陽運行,但專當水星運行的軌道方屬向與地球不同時,在地球上觀看水星,就會產生水星在倒退行進的視覺效果。一年之中,每隔三到四個月左右水星會逆行一次,每次大約二十天。
水星逆行並非水星的實際運行方向反向,而是由於水星運行軌道與地球自轉帶來的黃道角度差而帶來的視覺上的軌跡改變。據悉,在星座占卜中,水逆影響著記憶、溝通、交通、通訊等,會帶來運氣上的諸事不順,讓人心情上感到情緒低落,所以也有些人會用來形容星座運勢里走霉運的意思,怪命不好。
不過水逆還不僅僅在占卜上有含義,在醫學上也是有的,水逆也被作為病名和葯方,作為病名的時候,指胃有停水,水氣不化,渴欲飲水,水入即吐的病變;當作為葯方,又被表示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

水逆退散是什麼意思:撤退疏散的意思。

『捌』 青銅人頭像有哪些神秘之處

四川省廣漢市真武村村旁的河南岸上,有三個土包,由於它們的排列很像天上的星星,故而稱三星堆。在三星堆的對岸還有一高地,兩頭尖中間彎,猶如一輪彎月,村民們將它稱作「月亮灣」。由於它們隔岸相望,因而成為當地的一個自然景觀——「三星伴月」。大概是這一優越的地理景觀,早在3000年前就吸引古人在這里居住,並且創造了一段輝煌的歷史。

早在1929年,有一個姓燕的村民在挖水溝時,意外地挖到一堆玉器,總數約有400餘件。消息傳到成都市的華西大學,立刻引起了該校老師的重視,校方於1934年派人到三星堆作了一次發掘。根據出土的玉、石、陶器等遺物,初步推斷這是一處「從銅石並用時代到周代初期」的遺存。

新中國成立後不久,四川的考古人員多次派人到三星堆一帶調查。1958年和1963年曾作了小規模發掘,根據當地遺址密集的特點,專家學者提出了該地「很可能是古代蜀國的一個中心都邑」的推斷。1980年,考古工作者對三星堆遺址又一次進行發掘,並確認這是一處有濃厚地方特色的商周時期遺存。

1986年,由四川大學和四川省考古研究所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在三星堆展開了一場大規模的考古發掘。7月18日,磚瓦廠工人在挖土方時,意外地發現一根長40厘米的玉器。依據這一重要線索,考古隊立刻對該處進行了搶救性發掘,7天後,一個巨大的器物坑被打開了,人們在驚喜中發現了50多年來夢寐以求的東西。在這個長4.6米、寬3.5米、深1.64米的1號祭掃坑中堆滿了400多件金、銅、玉、象牙等不同質地的珍貴文物。一個月之後,又一座長5.3米、寬2.3米、深1.55米的土坑在1號坑附近被發現,在這個編號為2號的祭祀坑中發現了一尊高2.6米的青銅人像,周圍是一大堆青銅器和玉器,珍貴文物多達1000多件。

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文物,大多被賦予神秘色彩,既令人回味無窮,又充滿懸念。

祭祀坑出土的用純金箔包木芯而成的金杖,長142厘米,表面有平雕紋樣:上部為兩背相對的魚和鳥,下部是頭戴五齒高冠、耳垂三角耳墜的人頭。這大概是象徵權力的權杖,代表至高無上的王權。出土的最大一株青銅神樹,高390厘米,上有巨龍、禽鳥、花果等等。這是我國已知最大的一件青銅器。

在一個神權國家裡,巫師具有特殊的地位,最高統治者本身就是大巫師。三星堆祭祀坑發現的青銅大立人像,光足立在方座上。他頭戴高冠、身著布襖長衣、腦後椎髻,雙手作掘持狀。由於它的形象近似《蜀王本紀》里所說的蜀人,因此有的學者認為它很可能是某個蜀王的塑像。

也有一些13.3厘米高的小人像,如有的頭戴平頂雙角冠,身穿對襟長服,腰部束帶,雙手扶腹,右腿蹲屈,左膝跪地,光腳。顯然身份要低許多。

祭祀坑出土的大量青銅人頭像,更以其形象之奇特、鑄造工藝之精緻,受到人們的特別關注。他們或平頂、闊眉大眼、高鼻大嘴、長發梳向腦後;或頭戴回字紋平頂冠,粗眉大眼、高鼻大耳、嘴角下勾;或回頭頂、濃眉大眼、蒜頭鼻,頭後飾蝴蝶形花笄;或將發辮盤於頭上,粗眉大眼。高鼻圓耳、嘴角下勾。有人認為,它們的形態差異,代表了不同身份和不同級別的巫師。

祭祀坑發現的人面像,形態也各具特色,極富神秘色彩。如有的闊眉大眼、眼球突出眼眶,鷹鉤鼻、大嘴上翹耳際,雙耳向斜上方伸出;有的做成方甌寬面,粗眉大眼、鼻棱突出、闊嘴嘴角下勾;有的長臉,短眉、杏葉服、高鼻樑、嘴角上翹、長直耳。

三星堆祭祀坑的出土給人們提出了很多疑問,如既然這兩個器物坑具有祭祀功能,那麼祭祀的對象是什麼呢?這外遺址究竟與巴蜀國有什麼關系?等等。

為此,各科專家這者齊聚一堂,共同努力,正逐步揭開三星堆神秘的面紗。不少學者認為祭祀坑既祭祀日月星辰,也祭祀土地和祖先。

三星堆究竟與巴蜀古國有什麼關系?學術界普遍認為,三星堆遺址是古蜀國的一個重要統治中心。蜀國是川西平原的一個古國,但它的面貌一直不為人知。千百年來,人們對它的了解,僅限於西漢揚雄的《蜀王本紀》和東晉常璩的《華陽國志》中殘缺不全的記載。三星堆文化的發現開拓了人們的視野,學者們開始對歷代發現於川西地區的不同於中原地區的一些古器物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肯定了巴蜀文化的存在,進而又勾畫出古蜀國文明的初步輪廓。通過對遺址進行的深入調查表明,三星堆遺址總面積為12平方公里,在三星堆的東、西、南三面,還發現了巨大的城牆,證明它是一個古城。這個城東西長1800多米,南北寬1400米,總面積2.6平方公里。城牆始築於商代前期。城內已發現房屋基址40多間和許多窖穴,祭祖坑和其他遺存分布於城內各個部位。從古城中的發現可以看出,蜀國是個文明程度較高的古國。尤其對神權力量的信服程度高深。

據測定年代數據和考古工作者的推斷,三星堆祭祀坑的年代分別為公元前14世紀和公元前11世紀左右。

盡管對三星堆祭祖坑乃至三星堆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要完全揭開其神秘的面紗,尚須作大量工作。隨著成都平原及其附近地區的考古工作不斷擴大,新資料不斷出現,一些結論將會受到挑戰,不少學術問題的討論將繼續進行,但對有些問題的認識也會不斷趨於深入。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