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具圖
『壹』 地理和生物分別有哪些簡單記圖方法
學習地理尤其要注意學習方法,只有掌握好學習方法,才能化難為易,學得扎實而靈活。 1、學會使用課本 教科書既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工具,又是培養自學能力的依據。目錄提示著全書的要領和前後的聯系,要經常翻閱,以便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2、學會使用地圖 地圖是地理信息的載體,它能將我們不能親眼見到的廣大地理環境變得一目瞭然。 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徵、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視地理觀察 觀察就是邊思考邊細看。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怎樣活動的。通過報刊、電視節目、圖片獲得地理信息,鍛煉我們的才智。 4、善於地理想像 觀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觀,地圖只能提供位置直觀,想像才能使二者聯系起來,使你獲得地理環境的全面景觀,進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來。 5、要善於動腦 經常向自己提出問題,地理問題的一般思路是: ①學什麼?如黃河及其水文特徵。 ②在哪裡?如黃河流經的省區和流域范圍。 ③為什麼?如黃河的水文特徵是怎樣形成的。 ④有何利弊?如怎樣評價黃河對我國北部地區提供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⑤怎樣協調好人地關系?如怎樣使人類與黃河的關系協調起來,應當怎樣合理利用改造它。 6、要勤於動手 經常用手寫,動筆畫,動手製作學具,這不僅使你心靈,還能使你手巧。 方法對頭,事半功倍,你將越學越愛學。
生物學習法:
1、 學習生物學知識要重在理解、勤於思考 生物學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是在大量研究的基礎上總結和概括出來的,具有嚴密的邏輯性,課本中各章節內容之間,也具有密切聯系,因此,我們在學習這些知識的過程中,不能滿足於單純的記憶,而是要深入理解,融會貫通。 2、要重視理解科學研究的過程,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 生物科學的內容不僅包括大量的科學知識,還包括科學研究的過程和方法。因此,我們不僅要重視生物學知識的學習,還要重視學生生物科學研究的過程,並且從中領會生物科學的研究方法。 3、要重視觀察和實驗,生物學是一門實驗科學 沒有觀察和實驗,生物學也就不可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同樣,不重視觀察和實驗,也不可能真正學好生物課。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觀察生命現象,培養自己的觀察能力。 4、要重視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 生物學是一門與生產和生活聯系非常緊密的科學。我們在學習生物學知識時,應該注意理解科學技術和社會(STS)之間的相互關系,理解所學知識的社會價值,並且運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去解釋一些現象,解決一些問題
『貳』 怎麼復習地理呀
巧用地圖,學好地理
地圖是地理的第二語言,它是地理信息的濃縮和直觀表達,是地理知識的載體和學習地理最重要的工具。地圖和地理始終相伴,是地理學科的一定大特色。地圖是地理學習中最廣泛最實用的學具,如果學習中地圖運用得好,不僅能幫助我們理解、記憶地理知識,而且能幫助我們建立形象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習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地圖學習、記憶地理知識是我在長期的地理學習中總結出來的最有效的學習方法。
1.讀圖
地圖的利用程序可表述為「明要求—定位置—找關系—助記憶」。首先先要明確讀圖要求,帶著目的在紛繁的地圖上找出要找的東西;其次是定位,根據需要,明確地理事物的經緯位置、海陸位置、地形位置和其它相關位置,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第三是找出有關地理事物、現象之間的相互關系,並注意抓住主導因素,揭示聯系以形成深刻印象;第四是理解記憶地理事物空間分布特點,能讀會填。在讀圖過程中一定要注重按照讀圖名、讀圖例、讀正圖的順序進行,以達到明顯的效果。
學習時一定要做到看書與看圖相結合,將地理知識注意在圖上查找落實、熟記,平時要多看地圖(還可以填圖、繪圖),「圖不離手」(每次看幾分鍾也行),把地圖印在腦子里,並能在圖上再現知識。
2.釋圖
釋圖即要求我們掌握「以文釋圖」、「以圖釋文」和「以圖釋圖」的基本能力和方法,耗時不多,效果卻很顯著。「以文釋圖」,即指將圖像及圖表中內容用文字表述出來,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讀圖分析,它是培養創新能力的重要方面;「以圖釋文」是將課本中文字轉化為圖像,以直觀的圖像來表述教材中的文字內容,這對我們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識是大有裨益的;「以圖釋圖」,即是用另一張地圖反映這一張地圖,他對我們的知識遷移能力的培養大有幫助。只有從思想上重視地圖的重要性,同時又能掌握圖文結合的基本方法,才能在頭腦中浮現出一幅幅形象、清晰的地圖:「中國行政區劃圖」「中國地形圖」「長江流域水系圖」「礦產分布圖」「鐵路干線圖」 ……於是,在解答地理問題時就可以從中准確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從容作答..有的同學可能會認為,看圖太費時間不如看圖來得快.殊不知落實到圖上的知識印象深刻,經久難忘,便於運用,避免了死記硬背文字的枯燥乏味、知識張冠李戴等弊病。
3.畫圖
要求我們根據實際需要只畫出大體輪廓,能夠反映出地理事物的基本特性或勾畫出較為重要的地理事物、體現它們的地理位置即可。如重要的地形區、主要的氣候類型、礦產地、能源地、河流、交通線等重要信息,以加深印象。
4.說圖
說圖就是在記憶地圖時,閉上眼睛,依據自己腦海中的那幅地圖,把地理事物(地形、氣候的分布、河湖分布、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城市分不等)遍指邊說,從而達到地理學習的最高境界。這也是我們學習地理最為行之有效的方法。事實證明效果顯著。
5.賞圖
賞圖就是注意欣賞地理風光圖片。如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風光、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大漠風情、庄嚴巍峨的珠穆朗瑪峰、內蒙古草原的藍天白雲牛羊敖包、中國最北的漠河村、高樓林立的城市如畫的梯田等等,從中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家鄉的秀美田園,激發我們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懷,也從側面大大提高了學習地理的興趣。
總之,我認為,學習地理必須從多個角度去讀圖用圖,尤其是巧用地圖,做到胸有成「圖」,才能去事半功倍的認識、理解和掌握各種地理事物和現象、地理規律和原理,地理也就變得易懂易學了。
『叄』 學好地理真的必須要死背地圖嗎好難的背呀!有其他方法嗎
不一定的
怎樣學好地理,地理環境空間廣大,地理事物多種多樣,地理關系錯綜復雜。學習地理尤其要注意學習方法,只有掌握好學習方法,才能化難為易,學得扎實而靈活。
1、學會使用課本 教科書既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工具,又是培養自學能力的依據。目錄提示著全書的要領和前後的聯系,要經常翻閱,以便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2、學會使用地圖 地圖是地理信息的載體,它能將我們不能親眼見到的廣大地理環境變得一目瞭然。 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徵、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視地理觀察 觀察就是邊思考邊細看。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怎樣活動的。通過報刊、電視節目、圖片獲得地理信息,鍛煉我們的才智。
4、善於地理想像 觀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觀,地圖只能提供位置直觀,想像才能使二者聯系起來,使你獲得地理環境的全面景觀,進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來. 5、要善於動腦 經常向自己提出問題,地理問題的一般思路是: ①學什麼?如黃河及其水文特徵。 ②在哪裡?如黃河流經的省區和流域范圍。 ③為什麼?如黃河的水文特徵是怎樣形成的。 ④有何利弊?如怎樣評價黃河對我國北部地區提供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⑤怎樣協調好人地關系?如怎樣使人類與黃河的關系協調起來,應當怎樣合理利用改造它。
6、要勤於動手 經常用手寫,動筆畫,動手製作學具,這不僅使你心靈,還能使你手巧。 方法對頭,事半功倍,你將越學越愛學
『肆』 高中地理到底要怎麼學,我要崩潰了,看不懂圖,不知要寫什麼
地理環境空間廣大,地理事物多種多樣, 地理關系錯綜復雜。學習地理尤其要注意 學習方法,只有掌握好學習方法,才能化 難為易,學得扎實而靈活。
1、學會使用課本 教科書既是掌握知識、 技能的工具,又是培養自學能力的依據。 目錄提示著全書的要領和前後的聯系,要 經常翻閱,以便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精 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 ,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 明的問題。
2、學會使用地圖 地圖是地理信息的載體 ,它能將我們不能親眼見到的廣大地理環 境變得一目瞭然。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 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徵 、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 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 的地圖。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 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視地理觀察 觀察就是邊思考邊細看 。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 們在當地是怎樣活動的。通過報刊、電視 節目、圖片獲得地理信息,鍛煉我們的才 智。
4、善於地理想像 觀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觀 ,地圖只能提供位置直觀,想像才能使二 者聯系起來,使你獲得地理環境的全面景 觀,進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來。
5、要善於動腦 經常向自己提出問題,地 理問題的一般思路是:
①學什麼?如黃 河及其水文特徵。
②在哪裡?如黃河流 經的省區和流域范圍。
③為什麼?如黃 河的水文特徵是怎樣形成的。
④有何利 弊?如怎樣評價黃河對我國北部地區提供 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⑤怎樣協調好 人地關系?如怎樣使人類與黃河的關系協 調起來,應當怎樣合理利用改造它。
6、要勤於動手 經常用手寫,動筆畫,動 手製作學具,這不僅使你心靈,還能使你 手巧。方法對頭,事半功倍,你將越學 越愛學。
7、練習是學習中的重要一環,確實應該 抓好。由於地理不同於其它學科,側重於 圖,很多知識都要落實到圖上,所以建議 你在預習中,除了要了解文字內容外,還 要多看圖、看懂圖。當然,有些內容較難 ,一時不能理解,做個記號,課堂上認真 聽老師講解,如果還不明白,就要及時問 ,直到掌握為止。
第一、要多看圖,這樣才能記住各種地理 事物,如河流、山脈、城市等。
第二、要多理解,不要死記硬背,要把基 本知識點及原理落實到地圖上,這樣才能 記得住,才能靈活運用。
第三、適當地做些題目,檢查所學情況。 最後記住:對自己要有信心,對地理要有 興趣。
學習地理尤其要注意學習方法,只有掌握 好學習方法,才能學得扎實而靈活。
『伍』 如何學習地理
學好地理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學會使用課本教科書既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工具,又是培養自學能力的依據。目錄提示著全書的要領和前後的聯系,要經常翻閱,以便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2、學會使用地圖地圖是地理信息的載體,它能將我們不能親眼見到的廣大地理環境變得一目瞭然。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徵、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視地理觀察觀察就是邊思考邊細看。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怎樣活動的。通過報刊、電視節目、圖片獲得地理信息,鍛煉我們的才智。
4、善於地理想像 觀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觀,地圖只能提供位置直觀,想像才能使二者聯系起來,使你獲得地理環境的全面景觀,進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來。
5、要善於動腦 經常向自己提出問題,地理問題的一般思路是: ①學什麼?如黃河及其水文特徵。 ②在哪裡?如黃河流經的省區和流域范圍。 ③為什麼?如黃河的水文特徵是怎樣形成的。 ④有何利弊?如怎樣評價黃河對我國北部地區提供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⑤怎樣協調好人地關系?如怎樣使人類與黃河的關系協調起來,應當怎樣合理利用改造它。
6、要勤於動手經常用手寫,動筆畫,動手製作學具,這不僅使你心靈,還能使你手巧。 方法對頭,事半功倍,你將越學越愛學。
『陸』 怎樣學好地理我不需要那些看地圖......類似的
地理環境空間廣大,地理事物多種多樣,地理關系錯綜復雜。學習地理尤其要注意學習方法,只有掌握好學習方法,才能化難為易,學得扎實而靈活。
1、學會使用課本 教科書既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工具,又是培養自學能力的依據。目錄提示著全書的要領和前後的聯系,要經常翻閱,以便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2、學會使用地圖 地圖是地理信息的載體,它能將我們不能親眼見到的廣大地理環境變得一目瞭然。 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徵、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視地理觀察 觀察就是邊思考邊細看。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怎樣活動的。通過報刊、電視節目、圖片獲得地理信息,鍛煉我們的才智。
4、善於地理想像 觀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觀,地圖只能提供位置直觀,想像才能使二者聯系起來,使你獲得地理環境的全面景觀,進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來。
5、要善於動腦 經常向自己提出問題,地理問題的一般思路是: ①學什麼?如黃河及其水文特徵。 ②在哪裡?如黃河流經的省區和流域范圍。 ③為什麼?如黃河的水文特徵是怎樣形成的。 ④有何利弊?如怎樣評價黃河對我國北部地區提供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⑤怎樣協調好人地關系?如怎樣使人類與黃河的關系協調起來,應當怎樣合理利用改造它。
6、要勤於動手 經常用手寫,動筆畫,動手製作學具,這不僅使你心靈,還能使你手巧。 方法對頭,事半功倍,你將越學越愛學。
7、練習是學習中的重要一環,確實應該抓好。由於地理不同於其它學科,側重於圖,很多知識都要落實到圖上,所以建議你在預習中,除了要了解文字內容外,還要多看圖、看懂圖。當然,有些內容較難,一時不能理解,做個記號,課堂上認真聽老師講解,如果還不明白,就要及時問,直到掌握為止。
『柒』 怎麼去看高中區域地理的地圖
學地理,我的體會是「心裡要有一張地圖」,就是經常看地圖、背地圖,看著圖來記憶你所學的知識,不然會很抽象、難記。我上高中的時候,教地理的是個很不起眼的「老頭」,每次上課都要由幾個學生去搬「掛圖」,全部是手繪的,這是老師畢生教學經驗的積累。當時我很喜歡畫畫,回家經常畫到後半夜。當時,對地理我並沒怎麼在意,但在高考的時候竟然得了96分,畫地圖竟然讓我把個世界掛圖「印」到了腦子里。
『捌』 關於地理的學習方法
1、預習。預習既是學習方法問題,也是學習習慣的問題。預習的內容很多,如:課前要預習生詞、課文和語法內容,在自己不懂的地方作上標記,帶著問題有針對性去聽課,課堂上盡力去解決自己不懂的問題,如仍不懂,課後應馬上問老師。
2、聽課。聽課是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聽課效率高的學生往往能夠在課堂上掌握教師講授的大部分內容。聽課要做到:緊跟各個教學環節,如復習、引入、呈現、練習和鞏固等;要集中精力,聽懂教師的講解,並做好筆記;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如回答問題、對話、角色扮演和復述等。
3、作業。要認真完成課後作業。英語作業分口頭和筆頭兩種。對語言學習來說,朗讀、記憶、背誦等課後作業十分重要。
4、復習與總結。課後要進一步理解課上所學的內容,如整理筆記、復習重點和難點;熟讀或背誦重要句子;通過歸納、分析和比較,使知識條理化;根據個人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
5、自備一本詞典。對於重點詞彙或易混詞要勤查詞典,學會用簡單的英語去解釋生詞,其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以便今後能正確使用英語詞典等工具書,准確地理解詞義。
自己試著分析結構比較復雜的長句子,如能理解長、難句,那麼也就不難理解整篇文章了,這樣也隨之提高了閱讀能力。
6、課外時間盡量多看些課外讀物或英語報刊雜志,多讀故事類、幽默笑話類材料,以便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另外,可以輯一些英語諺語、警句等(如:Practice makes perfect. 熟能生巧;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這樣在擴大自己知識面的同時激勵自己發奮學習。
7、多說英語,多背課文,培養語感;多寫英語,鍛煉自己的組詞造句能力;課余時間要多與老師交流,解決遺留問題,堅持勤學好問。
『玖』 我是初二的,地理的中國地圖很難學啊。電腦上有沒有什麼好玩且容易讓人學的地理拼圖游戲
其實我覺得學地理主要是要寫,說!地圖主要是要自己畫,一下就清楚了
地理環境空間廣大,地理事物多種多樣,地理關系錯綜復雜。學習地理尤其要注意學習方法,只有掌握好學習方法,才能化難為易,學得扎實而靈活。
1、學會使用課本 教科書既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工具,又是培養自學能力的依據。目錄提示著全書的要領和前後的聯系,要經常翻閱,以便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2、學會使用地圖 地圖是地理信息的載體,它能將我們不能親眼見到的廣大地理環境變得一目瞭然。 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徵、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視地理觀察 觀察就是邊思考邊細看。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怎樣活動的。通過報刊、電視節目、圖片獲得地理信息,鍛煉我們的才智。
4、善於地理想像 觀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觀,地圖只能提供位置直觀,想像才能使二者聯系起來,使你獲得地理環境的全面景觀,進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來。
5、要善於動腦 經常向自己提出問題,地理問題的一般思路是:
①學什麼?如黃河及其水文特徵。
②在哪裡?如黃河流經的省區和流域范圍。
③為什麼?如黃河的水文特徵是怎樣形成的。
④有何利弊?如怎樣評價黃河對我國北部地區提供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⑤怎樣協調好人地關系?如怎樣使人類與黃河的關系協調起來,應當怎樣合理利用改造它。
6、要勤於動手 經常用手寫,動筆畫,動手製作學具,這不僅使你心靈,還能使你手巧。 方法對頭,事半功倍,你將越學越愛學。
相信有不少人跟我一樣,初中地理沒有認真學好,只能到高中再從頭來學。其實我覺得,學地理是非常有用的,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聯系特別密切。學了地理之後,覺得自己長了不少知識。可以隨心所欲地在地圖上指出任何一個國家及著名的城市,可以辨別出不同國家的地理概況、風土人情,可以了解到各種自然現象的成因、特徵,可以……這些對於懂地理的人來說都只是些皮毛。而對我這個曾經的「地理盲」卻是格外新鮮有趣的。教我們地理的黃國華老師是個全能型的「才子」。上他的課總能給我們一種特別充實的感覺。我們不敢有絲毫的分心,生怕一不留神便讓知識從耳邊溜走。我們總是不停地聽著、記著,一堂課下來,提綱上通常都是密密麻麻的筆記。我想,幸虧有這番「狂補」,要不這些基本的地理常識我們不知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學到呢!
學地理最重要的是細心。就拿一張地圖來說,上面的每一點信息都有可能成為考試內容,稍不留神錯過一點的話很可能那張圖就白讀了。復習的時候最好是能騰出一塊完整的時間系統地讀。先讀圖。地圖是地理的重頭戲,有時甚至會比書本還重要。山川、河流、城市,把它們的地理位置記清楚。要爭取第一遍時就記熟。因為記地圖有一個特徵,一旦記住了就不會輕易忘記,所以與其隔一段時間復習一次,還不如剛開始就認真地記好。通過平時的應用加深印象,省去復習的時間。
補充:
一般的學習方法之外,還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加強對各類地圖的應用
1、上課前一定要准備好地理課的基本工具,也是常用工具----------地圖冊。
2、一邊聽課一邊把學習中出現的地理事物在地圖上圈點下來。如:學到地中海沿岸是冬季多雨,那麼,地中海在什麼地方?一定要在地圖上找到並落實下來。
3、動手繪制示意圖 如西亞石油輸出的路線,同學們可以在一張草紙上繪制出簡單的、相對位置正確的示意圖。這類圖不要求繪製得多麼精準,只要能說明問題就行。
4、復習時應以地圖作為知識載體,常看地圖,多讀地圖。
二、要善於把不同的地理事物聯系起來。把不同的地理事物之間建立起聯系,首先必須問「為什麼?」這樣便會養成由果推因的良好的地理思維習慣。例如:世界雨極是印度的乞拉朋齊,那麼,為什麼乞拉朋齊會成為世界的雨極呢?結合地圖,根據乞拉朋齊所處的地理位置便可分析出,乞拉朋齊位於喜馬拉雅山的迎風坡,這里有大量的地形雨,這樣,氣候便和地形、位置相互聯系起來了。
三、對地理原理,概念的理解要把握住要點、抓住關鍵。 對地理原理、要領的掌握,並不要求象物理、數學分式、定理那樣精確,只要抓住其中的關鍵、要點便十分容易地理解並把它們掌握住了。例如:「在自然界中,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陽光、空氣、水等都是自然資源」這一對自然資源概念的理解。我們應該抓住兩個要點:第一,自然界中存在的,不是工業產品。如,汽油,雖然對人類有利用價值,但不是人類從自然界中直接獲得的,它是工業產品。第二,是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沒有利用價值的不是,如沙漠雖然在自然界中存在著,但目前,對人類沒有利用價值,也不是自然資源。這樣就可以了。
學習地理有一個正確的方法十分重要,但有一個端正的學習態度對學好地理同樣也十分重要。
希望同學們端正學習態度,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把地理課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