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我的教學故事地理

我的教學故事地理

發布時間: 2021-02-11 12:52:24

『壹』 地理小故事20字

故事一:地理考試
地理考試時, 老師要學生簡略描述下列各地:阿拉伯、新加坡、好望角、羅馬、名古屋、澳門。其中小明這樣寫:從前有個老公公, 大家叫他阿拉伯,有一天他出去爬山, 當他爬到新加坡的時候突然看見一隻頭上長著好望角的羅馬直沖過來,嚇的他拔腿跑進名古屋, 趕緊關上澳門。
故事二:校長與地球儀
地理老師帶著地球儀走進教室,校長來聽課。為了讓同學們進入課題,地理老師說:「同學們,今天教室里多了樣什麼東西?
「校長!」同學們異口同聲。地理老師只能再引導糾正:「同學們想一想,校長是不是東西啊?」「不是東西!」同學們答道。
故事三:教委主任的感慨
某教委主任下鄉考察。走進教室看到教桌上的地球儀,心裡直犯嘀咕:這地球儀怎麼斜著放?他轉身問學生這是怎麼回事,那學生如實回答:不是我弄的。主任又去找地理老師,地理老師答:的確不是學生弄壞的,我從儀器站買來時就這樣。主任還不相信又去問校長,校長難為情地說:沒辦法,學校資金短缺,只好買台殘次品湊合著用。教委主任聽了大發感慨:全社會重教育,可學校連台正品的地球儀都買不起,這該貽誤多少人啊;教具廠也不象話,象這種殘品怎麼能出廠呢?這不是坑人嗎?朱校長,你給我看看是哪家教具的產品,回去我非撤他們廠長的職不可!
故事四:「海拉爾」名字之過
北京某大學一位畢業生張某被分配到海拉爾工作。他從未學過地理,不知海拉爾在什麼地方,又因虛榮心太強,不願請教別人。於是便以名會意,心想:上海在海邊,海口在海邊,那海拉爾也一定在海邊,一定是海邊某一大城市。想到在那裡工作,一定十分舒服,甚至還想到了去海里游泳,海邊消夏。
想到此,他樂滋滋地打點行裝,登上了去海拉爾的列車去報到了。經過一天一夜折騰,終於到達了海拉爾,車未停穩,便抓起行李准備下車。
張某興奮地走出車站,往四周一看,他「洋鬼子看戲——傻眼」了,海拉爾哪裡是什麼海邊大城市呀,往東看是茫茫的林海雪原,往西看是蒼茫的呼倫貝爾大草原。張某腿一軟,眼前發黑,就癱倒在地。
後來,張某在給他的同學寫信時說到,學校千不該萬不該輕視地理課,我也千不該萬不該連海拉爾在什麼地方都不知道,更可恨的是人們為什麼要把與海相隔十萬八千里的地方叫海拉爾!
故事五:吹毛求疵看《三國》
八十四集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在中央電視台播出後,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茶餘飯後,街頭巷尾,人人都在暢談其情節,議論其長短。筆者無奉迎之嗜好,卻有求疵之毛病。今又求疵一回,請諸公莫笑。
該巨片之第九集中,有孫策等太史慈「日中」歸降的情節。但見主人公插劍於地,以觀日影,至「日中「那寶劍日影竟縮為一點——真真笑死人也。安徽涇縣地處北緯30°40′,「日中」時那寶劍日影不知如何會縮為一點?
筆者原以為原著即如此,此疵乃羅貫中之過。但細細想來,又覺憑羅貫中蓋世之才絕不至有此之疵,無奈找來原著一看,方知確實錯怪羅貫中了。羅才人書中只有「次日,立竿於營門以候日影。恰將日中,太史慈引一千餘眾到寨。」既無插劍之說,亦無日影縮為一點之過,電視劇中的問題全是改編者及導演弄巧成拙而已。

『貳』 我的教學小故事

我的教學小故事

講述教師自己的教育教學故事——我想每個教師肯定有很多。 雖沒有那麼多的感天泣地的故事情節,但也有印象深刻和意義深長的故事情景。

面對一年級學生。他們是這么的「年幼無知」,一切行為規范,課堂常規,學習習慣都要慢慢地教、一步一步地學,那得需要多大的耐心呀。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樹立威信,有良好的課堂紀律,我開始板著臉孔上課,上課時只要有一個孩子說話或搞小動作,都會受到我的嚴厲批評。經過一段時間,我是能控制課堂紀律了,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有所提高,但是他們也很少課後粘著我「說三道四」,我多少有些失落感,怎樣才能讓學生既聽話又不敬畏我呢?我開始思考。
和一些調皮孩子的家長聊過後得知孩子對批評已經習以為常,越是罵他越沒有改進的跡象,我是了解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的,他們愛聽表揚,喜歡被關注,「溫嚴並用」這個詞這時浮現出來,對了,我何不用表揚鼓勵的話來代替訓斥呢。
第二天課堂上我對影響課堂紀律的孩子說:「……,我相信你能做到,能做的更好。」剛開使效果甚微,但在以後的課堂上我總是堅持鼓勵他們,並且設立了獎勵機制,只要舉手回答問題、遵守紀律、作業按時完成、作業工整者、知錯就改者被表揚三次的獎一朵小紅花。久而久之孩子們能夠在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下,只要我一說鼓勵、表揚的話就能迅速專注。現在小朋友們都知道嚴厲的批評,並不是不愛他們,而是希望他們更好,對我的態度也既敬又親。
雖然這些經歷是老調重談,但是我們老師往往是氣過了頭而忘記方法,一味用冰冷的面孔熄滅了學生心中的熱情,使課堂氣氛冰如死水。要知道良好的學習氛圍和融洽的師生關系才能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散他們的思維。教師要善於發現孩子們身上的閃光點,對他們進行表揚和激勵,一句鼓勵的話會成為孩子們奮發向上的動力。

班上有這樣一個小女孩,聰明伶俐、活潑可愛,成績還可以,而且小嘴巴能說會道,好像一隻小「百靈」。但她父母沒時間管她,年邁的爺爺、奶奶寵著她,她自己由於年齡還太小,雖有幾分聰明,但自製能力不強,且愛哭鼻子。有一次,她因一道數學題不會做出來而急得大哭。從此,我就留心地觀察她。還有一次,她和宋漩在玩投沙包,一連輸了四次,竟跑進教室里趴在桌子上大哭一場,哭完了又拉著宋漩再投沙包,直到贏了才罷手。我經過再三觀察,分析她每次哭的原因,發現她愛哭正是她自尊心強的一種表現。於是把她爭強好勝的性格特點,引導發揮到朗讀、講故事上來,同時給予她具體指導。這樣,經過一段時間,這個小女孩書讀得悅耳動聽,講起故事來有板有眼,在班上的「講故事」比賽中,被小朋友們評為「故事女王」。
我體會到:教師要做到善於觀察,勤於思考,注意發現學生身上閃光的品質,心中隱秘的活動,臉上流露的神情,生活出現的異常行為,這一切即使剛剛露出端倪,不會引起常人的注意,也應成為教師捕捉的對象。或是因勢利導,或是防微柱漸,並用自己創造性的勞動來影響教育的進程,規范學生的行為.

『叄』 我的教學故事

大家好!很高興能有機會與大家分享我的教學故事。我非常榮幸的成為了一名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有許多有趣、動人的故事,有許多能夠引起我思考的瞬間,也有許多啟迪學生的情節,今天,我把我語文教學中的一個小故事說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掌聲》是篇人文性很強的課文,生動地記敘了身患殘疾而憂郁自卑的英子在上台演講時得到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在這掌聲的激勵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氣,從此變得樂觀開朗。教學中我給了孩子們一個親和、陽光的課堂。《掌聲》的第二課時,我通過讓學生對小英前後的對比,在輪到小英上台演講,及小英一搖一晃走上講台時的同學們目光的對比,及同學們兩掌聲的對比,從而讓學生體會到,文中同學們的掌聲中包含了對小英的鼓勵、支持、信任、贊美、欣賞,正是同學們的愛心,才使得小英由原來的自卑、憂郁變為自信開朗,勇敢地面對生活的.從而懂得生活中要珍惜別人的掌聲,同時也要把自已的掌聲送給別人的道理。 我覺得以下幾點做得比較成功:
1、兩次「目光」,第一次是:輪到小英上台演講時,同學們的「目光一齊投向了那個角落」。此時,同學們的目光中,可能包含著關注、期待,甚至也有少數學生准備看笑話的意思。但等到小英猶豫一會兒,慢吞吞地站起來,紅著眼圈,准備走向講台時,同學們的目光為「注視」。此時的目光中更多包含了鼓勵、支持和信任。這樣才有當小英剛剛在講台上站定,教室里驟然間響起了熱烈、持久的掌聲的情況出現。教學中我抓住這些,引導學生理解,讓學生清晰地體會到 「目光到掌聲」,這一發展過程中的同學們對小英態度的變化。
2、文中「驟然間響起了一陣掌聲」這句,我引導學生對「驟然間」的意思進行了理解,並進一步引導學生理解「驟然間」在這句中使用的准確,是「突然間、忽然間、一瞬間」所不夠替代的。
3、本課教學中,我通過語言文字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還是較有深度的,但在讀的指導上不夠到位,這一直是本人教學的弱項,我需在這方面加倍努力。
4、在通過三次對比之後,學生體會到了小英的來信的意思和作者在文章最後發自內心的感慨。但我在教學時卻忘記了最後應讓學生通過文本,對同學們掌聲引起小英的變化進行整體的梳理把握,就像是前面已准備好了一顆顆的珠子,而最後未用紅線把它們穿起來一樣,終究成不了一串美麗的項鏈。
同時,我注重拓寬教材精神領域,把愛化做支持、鼓勵、表揚、贊許。
課後,布置大家寫了兩個小練筆《我要把掌聲送給……》和《愛的表達方式》。
「我要把掌聲送給我的媽媽。」「我把掌聲送給同桌。」「我把掌聲送給我自己……」「人人都需要掌聲,特別是一個人身處困境時。讓我們珍惜他人給予的掌聲,同時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最需要的人。」此時課堂充滿人文性和生命力,人性與語言的魅力盪滌著孩子們的心靈,你和我的心靈。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人都需要掌聲,尤其是當身處困境的時候;要珍惜掌聲,同時我們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這篇文章語言質朴,但在平談的敘述後面飽含著一個充沛的情感主題:文章中「掌聲」代表著鼓勵、尊重,代表著「愛」。
上完這節課,我和學生都久久地沉浸在愛的情感中,心潮起伏。我從中領悟到:語文是學生精神棲息的家園,語文最終的意義是對學生心靈的滋潤、靈魂的塑造和精神的引領。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就要引領學生走進文本的最深處,讓他們自由自在地、盡顯個性地在文本里綻放智慧的花朵,愉悅、興奮地在課堂上做生命的飛翔和超越。
這就是我語文教學中的一個小故事。在教學上,我永遠是一個攀登者。我期待在我的教學生涯中有更多的好故事、新故事發生。

『肆』 急求初中地理教學小故事

「老師,你看我畫的圖怎樣?」
我從另一個班級下課回來,剛把書放到自己的桌子上,手還沒來得及洗,七三班一個很內向的女孩子隨後就到了我身邊。以至於把我嚇了一跳,還以為仙女從天而降了呢。
「愛學地理的女孩子會有很好的邏輯思維能力的。」我先是表揚了她的學習積極性,隨後對她所畫的歐洲西部版圖給予了肯定,又指出比斯開灣和伊比利亞半島輪廓的不符實。
第七節課間,我正坐在電腦前修改課件內容,她再次來到我旁邊:「老師,我填完了,你幫我看看。」
我接過她的作業紙,看了看她填的地理名稱。確實按照我的要求填寫的:1.緯度位置:畫出兩條緯線。2.海陸位置:填出海洋、海峽、海灣、島嶼、半島名稱。3.地形:填出平原和山脈名稱。4.氣候:用適當的圖例表示氣候類型,並在所畫圖中表示出來。只是山脈的位置沒有表示出來。
於是,我和她交流:在地圖中,山脈不能只寫文字注記,而要同時用符號表示出山脈的位置和大致走向。你想想老師上課時在版圖中是用什麼符號表示山脈的?
她會意:老師,我知道了。然後又悄無聲息地走了。
她走後,一邊的同事和我說:「她很愛學地理,那次聽你課時,她雖然沒有起立回答問題,但你所有的問題她都在小聲回答,而且聽講非常專心。」聽了同事這樣的話,我很感動。感動於一個小女孩的用心和用功。我相信,她定會有美好的未來。
畫圖這個作業是我給四個班級布置的周末作業。本學期,周末作業如果不是很多,我就給學生布置畫圖。空間分布是地理學科的核心,讓學生自己親手畫圖,他們會對所學的自然環境有較深刻的印象。
因為這節課的地理作業處理的已經差不多了,所以,下午預備時,我給各班課代表布置周末作業,兩個班畫非洲圖,兩個班畫歐洲圖,(因為教學內容的順序不同)第六節的課間,三班的這個小女孩就已經完成了歐洲西部大陸輪廓的勾畫,她的地理學習的積極性讓我很是感動。畢竟,地理是非中考學科,學生不怎麼重視,為此,地理課堂上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我這個做老師的沒少費腦筋。
這學期地理學習的內容是世界區域地理。關於區域地理的學習其實是地理學科原理性知識在世界不同區域的一個綜合運用。所以,正好可以利用這個機會,把學生原理性知識(也就是第一冊教材)的缺陷再進行一次彌補。
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每節課我都會利用課間的兩三分鍾時間提前畫好版圖,講新課時,邊帶著學生識圖邊讓學生填圖。考慮到有的學生性格內向,不善表現,但他們可以很好地自主學習。於是,就讓他們自己做填充圖冊。有的學生性格比較外向,喜歡張揚,所以,我就給他們搭建一個學習平台,讓他們到黑板的版圖中填不同的地理名稱,在他們埋頭動筆的時候,我在學生中間邊巡視邊判定他們填圖的正確與錯誤。盡管老師累些,我覺得這種方式給不同個性的學生提供了更符合他們自身個性的學習興趣。而私下裡的個別指導即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又讓學生有了深刻的印象。我自信:一個學期的堅持總會有所改變。
但還不到一個學期,我就已經看到了好景象:一半學生在讀圖、指圖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四分之一的學生識圖、析圖能力有所改善。更讓我欣喜的是,三班女孩子地理學習興趣在提高,比如於悅冉、程秋霞等。一班史立承等男同學的地理學習勁頭有了明顯提高。從他們上課時專注的眼神就可以看出來。(其中考試三班女生成績較差,一班男生成績最差)
以前,我一直認為,教師的教學行為能影響更多的學生才有意義。看了一些教育書籍後,讓我對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正如張文質所言,教育是慢的藝術,來不得半點急功近利,影響一個也是有效的。只要堅持,我們總會看到我們想看到的。

『伍』 地理小故事 3分鍾以內

地理小笑話 地理課 地理課上,老師問:「巴西在哪裡?誰發現了新大陸 ?」 阿獃:「在地理課本五十一頁。」 大軍同學在睡覺,老師叫他到講台上,要他指出掛圖上哥倫布所發現的新大陸, 大軍指出了正確的位置。 老師滿意地笑道:「 同學們你們現在知道是誰發現新大陸了吧?」 同學們齊聲說:「大軍!」 接著老師問大軍:「新大陸下面的那行數字是什麼意思?」 大軍答:「是哥倫布的電話號碼。」 與地理有關的諧音笑話 A、「南海諸島」 李先生在上地理課。 先生:南海諸島在什麼地方,大家看見了? 學生暴笑,齊呼:「看見了,在前排!」 原來,班上有個「男孩」叫「朱導」。 提示:南海諸島(Nánhǎizhūdǎo)≈男孩朱導(nánháiZhūdǎo) B、「中國的疆域」 李先生:中國的疆域有多大? 某學生:中國的江玉?長江的江玉還是黑龍江的江玉? 李先生:你的地理成績,可能倒數第一。 某學生:到蜀第一?那我得到四川讀書了。 提示:疆域=jiāngyù=江玉;倒數=dàoshǔ=到蜀 C、「三級行政區劃」 李先生:中國的三級行政區劃是怎樣的? 某學生:中國的三級性徵趣話是兒童不宜的。 提示:區劃(qūhuà)≈趣話(qùhuà) D、「地域文化」 一班主任休產假,學校安排上地理的李秈生代之。一天,班長找到李秈生,焦急的訴說:「我們班本月的黑板報還沒出,學校下周就要評比了,請您定個主題,叫大家提供稿件吧。」 李秈生想了想,說:「你馬上回班上告知同學們,本月黑板報就以『地域文化』為主題,請大家積極投稿。」 班長回到課室,在黑板上廣而告之:本月黑板報主題--地獄問話,請大家積極投稿。 E、美日在亞洲 李先生:你怎麼說美、日都在亞洲? 全求通:我說每日都在亞洲怎麼不對?我不是天天都在亞洲嗎?

『陸』 關於地理小故事

地震雲(Earthquake Cloud)是非氣象學中雲體分類的一種預示地震的雲體,在國際上的研究還較為表面,至今沒有一個共同觀點,現在日本和中國民間還有較多愛好它的研究者對它進行探索。也正是因為研究的不深入,現今地震學家和氣象學家對所有涉及地震雲的問題一律進行了片面性否認或牽強的使用氣象學理論解釋。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未來不斷的地震雲相關的數據收集和分析後,地震雲將為地震預報事業做出巨大貢獻。
編輯本段地震雲形成
1、熱量學說:
地震即將發生時,因地熱聚集於地震帶,或因地震帶岩石受強烈應力作用發生激烈摩擦而產生大量熱量,這些熱量從地表面逸出,使空氣增溫產生上升氣流,這氣流於高空形成"地震雲",雲的尾端指向地震發生處。
2、電磁學說
地震前岩石在地應力作用下出現「壓磁效應」,從而引起地磁場局部變化;地應力使岩石被壓縮或拉伸,引起電阻率變化,使電磁場有相應的局部變化。由於電磁波影響到高空電離層而出現了電離層電漿濃度銳減的情況,從而使水汽和塵埃非自由的有序排列行程了地震雲。
編輯本段地震雲普遍特點
雲體高程:6000米
雲體顏色:白色、灰色、橙色、橘紅色
共有特點:大風不易改變其形態,天空和雲有明顯界線,多出現波狀。
出現時間:早晨和傍晚
編輯本段地震雲形態
1、單條震雲:為橫條狀的雲,一般都是單條出現,條帶深淺分明,現有觀點認為淺的一端為震中。這種雲很像飛機飛過之後留下的痕跡,所以又有人叫做飛機雲。一般預示著2周以後有地震。
2、多條震雲:成平行或者放射狀的雲,對於平行的多條雲,現觀測多為本地地震;而現有觀點認為放射狀雲的震中是其成弧指向的圓心。這兩種雲一般預示著2~6天以後的地震。
3、卷震雲:垂直的向龍卷風一樣,或者像無風時垂直向上的煙柱一樣的雲。現在沒有關於其震中判斷的說法,預示著三天以後地震;
4、魚鱗震雲:由大塊雲團在幾小時內形成的鬆散成魚鱗狀的雲團,多與「多條震雲」同時出現,雲團深淺分明,現有觀點認為淺的一端為震中,預示著2~6天以後的地震。
5、團塊震雲:是地震時震中出現的固體形狀的大塊的或者團狀的雲,現有觀察記錄很少且認為定義為地震雲較為牽強。
編輯本段地震雲詳細形態簡易分析
地震雲的長度越長,則距離發生地震的時間就越近
地震雲的顏色看上去越深,則所對應的地震的深度就越深
地震雲持續的時間越長,則對應的震中就越近
編輯本段歷史記載
1、早在17世紀中國古籍中就有「晝中或日落之後,天際晴朗,而有細雲如一線,甚長,震兆也」的記載。
2、1935年我國寧夏的隆德縣《重修隆德縣志》中記載有「天晴日暖,碧空清凈,忽見黑雲如縷,婉如長蛇,橫卧天際,久而不散,勢必為地震」 .。

『柒』 地理教學故事(2個)地理教學案例(2個)急需!!!!!!!

地理教學案例

巴基斯坦:http://www.teachercn.com/zk/2004/9-20/214331.htm

印度:
http://www.teachercn.com/zk/2004/9-20/214010.htm

地理教學故事:

1.牛郎織女與星空圖
民間傳說,織女下凡與牛郎過著男耕女織的自由生活,王母聞訊後強行將織女帶回天宮,牛郎挑選著孩子追上天,狠心的王母又用金釵劃出一道天河(銀河)把他們隔開。仰望夜空,天琴座的織女星與鄰近兩顆較暗的恆星組成三角形,很象織布的梭子,天鷹座的牛郎星與兩顆暗星組成「一」字狀,象是牛郎用扁擔挑著兩個孩子。銀河的走向與牛郎織女星的連線相垂直,就象把他們分隔在「河」兩岸。學生聽了這個故事再去觀察星空,就容易辨認出這兩顆恆星和幾個星座。

2.火燒葫蘆峪與氣旋
三國後期,諸葛亮北伐中原、六齣祁山。一次將司馬懿父子及所率魏軍困在葫蘆峪。遍山燃起大火,欲將敵方全部燒死。司馬父子自度難逃此劫,抱頭痛哭等死。不料突然一場大雨澆滅了山火,司馬氏得以死裡逃生。這場雨其實不是什麼「天意」,恰恰是諸葛亮自己製造的。熊熊的大火使此山區的近地面空氣受熱上升,氣壓降低。低氣壓區形成氣旋,其中心因空氣上升冷卻凝結而降雨。就是說,葫蘆峪里下了一場氣旋雨。諸葛亮雖然通曉天文地理,但畢竟缺乏現代科學知識,不識「氣旋」是怎麼回事,否則,他可能會用另外的戰術來殲滅魏軍。

3.借東風與季風
赤壁之戰前夕,周瑜調兵遣將,打黃蓋。獻連環計,為火燒曹軍精心准備。突然間,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病來。諸葛亮借探病之機,挑明周瑜的病根是「只欠東風」,並應允借東風相助。周瑜為什麼「欠」東風呢?因為赤壁古戰場在我國東部季風區。當時正值隆冬,盛行西北風,極少刮東南風。曹營在江北,東吳在江南,用火攻反會燒了自家。周瑜焦急是有道理的,它符合氣候規律性。而所謂「借」東風,其實是諸葛亮預測到冬至前後短時間天氣反常現象,故弄玄虛而已。由這則故事能自然地引出季風、氣候、天氣等概念。

4.德軍潛艇與密度流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潛艇經常從地中海出入直布羅陀海峽,在大西洋襲擊盟軍。盟軍吃了幾次虧,便派戰艦守住海峽,用聲納監聽,計劃一聽到潛艇的馬達聲便用深水炸彈將其炸毀。監聽多日,毫無聲響,德軍潛艇竟神不知鬼不覺地溜出海峽,出現在大西洋中。原來,直布羅陀海峽表層海水由大西洋流入地中海,底層海水由地中海流入大西洋。德軍利用這一點,過直布羅陀海峽時,關閉所有的機器,藉助海流而行,盟軍守株待兔卻讓「兔子」在眼皮底下溜了。這股海流屬於密度流,究其成因可引入課本要學的內容。

5.尋找石獸與流水侵蝕作用
清代學者紀昀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記載,某土地廟前石獸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後重修山門,尋找石獸,它卻不在原落水處,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說,應該在上游尋找,依他的話,果然撈出了石獸。石獸為什麼會向上游「跑」呢?原因在於,石獸落水後對水流形成阻力,使周圍水速更快,沖刷能力更強,其下面迎水流一側的泥沙逐漸被水沖走,成為空穴。久之,石獸因重力作用朝著迎水流的方向傾倒,如此再三,便向上游移動了一截。可見老兵的判斷是正確的,流水的侵蝕和搬運作用,使石獸能「逆水而行」。

6.海灣戰爭與自然帶
在侵越戰爭和海灣戰爭中,美國都打出了空軍王牌,但結果截然相反,除政治原因外,兩地自然環境不同是很重要的原因。越南地處熱帶季雨林帶,在「胡志明小道」沿線,森林遮天蔽日,加上崎嶇的山地地形,在空中很難觀察到地面的軍事動態。美軍用電子監聽等高科技手段來確定轟炸目標,也收效甚微。而伊拉克與科威特大部分地區是熱帶沙漠,地表平坦,植被極少,面對多國部隊「地毯式」轟炸,伊軍毫無隱藏可言,只有挨打的份,戰鬥力嚴重損傷,註定了吃敗仗的結局。由此可見,自然帶與地形,對於空襲戰,起了不可小覷的客觀影響。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