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地理考試說明
❶ 2014廣東高考考試說明
今年廣東省普通高考仍設置必考和選考內容,其中語文、英語、歷史、政治等學科考點有調整,其他學科總體保持穩定。與去年比,試卷結構、考查內容及難度沒有大的變化。文綜 難度系數約為0.6
試卷結構:考試時間為150分鍾,滿分300分。其中思想政治、歷史、地理三科各佔100分。
第Ⅰ卷為單項選擇題,共36題144分。第Ⅱ卷為非選擇題,共156分,這樣的分值和去年一致,其中必考題為115分,選考題為41分。考生可從中選擇三科各1題作答。其中包括從思想政治學科的《國家和國際組織常識》和《科學思維常識》兩個模塊的試題中選答一個模塊試題;從歷史學科的《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和《中外歷史人物評說》三個模塊的試題中選答一個模塊試題;從地理學科的《海洋地理》、《自然災害與防治》和《環境保護》三個模塊的試題中選答一個模塊試題。
全卷難度為0.6左右,其中思想政治試題為0.6~0.65,歷史試題為0.6左右,地理試題為0.55~0.6,難度系數和去年一致。
思想政治 必考考點有調整
亮點解讀:考生要引起注意的是,時事政治部分與去年不同的是,沒有特別提出含中共十八大的主要精神;年度間國內外重大時事包括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經濟生活》部分,調整了「科學發展觀和小康社會的經濟建設」等知識點,增加了「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等知識點。在《政治生活》部分,減少了「我國政府關於人權問題的觀點」、「正確行使民主監督權」等知識點。在《文化生活》部分,增加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等知識點。
考試范圍:包括必修1《經濟生活》、必修2《政治生活》、必修3《文化生活》、必修4《生活與哲學》四個必修模塊內容,以及選修3《國家和國際組織常識》、選修4《科學思維常識》兩個選修模塊內容和本學年度時事內容。選修內容約佔10%左右。
歷史 部分考點有刪減
亮點解讀:在「近代中國」部分減少了「中體西用」知識點。
考試范圍:包括《歷史Ⅰ》、《歷史Ⅱ》、《歷史Ⅲ》三個必修模塊內容,以及選修1《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選修2《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選修4《中外歷史人物評說》三個選修模塊內容。選修內容約佔15%。
地理 選修內容約佔15%
考試范圍:包括《地理1》、《地理2》、《地理3》三個必修模塊內容,以及選修2《海洋地理》、選修5《自然災害與防治》、選修6《環境保護》三個選修模塊內容,《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准(實驗稿)》規定的地球與地圖、世界地理、中國地理中的相關內容。選修內容約佔15%。
❷ 2014山東濟南高考地理知識點總結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復習知識
第一章:地球
地球的宇宙
1宇宙:沒時間始無終,無邊無際的空間。
2天體:
●概念:形式物理存在,包括星雲,行星,流星,彗星,以及一些星際物質(如氣體,粉塵)。
●天體系統:每個天體互相吸引,天體軌道系統形成之前。
●天體層次結構系統:
3太陽系和它的成員:
●安排九大行星:水,金,土,火,木,土,天王,海王星,冥王星。
●共同的特點,其軌道運動:向性,共面性,近圓形性質。
●可分為三大類:
類地行星::水,金,土,火星
巨行星:木,土星
遠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BR />●小行星帶: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 (符號:火災和可燃木在一起,通過小行星帶分隔) 4個原因:
(1)在中等距離 - 中等溫度(2)音量。 。相適應的質量 - 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
事項(3)地球內部的運動, - 水
二,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1,提供能量: BR />●太陽的主要成分:氫和氦。
●在電磁輻射的形式,太陽輻射。資料來源:內部融合。
●緯度差熱量差異:低緯度,太陽輻射,生物質能等;反之亦然。
2,太陽活動:
●從外到太陽的大氣層內分為:電暈(最外層),色球,光球(太陽表面,最亮的)。
●太陽活動的主要標志:太陽黑子(周期11)。
耀斑也是一個重要的象徵,它是最劇烈的太陽活動顯示。
●在日冕太陽風;太陽風暴發生在太陽的表面上。
●三種效應的太陽活動:
(1)影響電離層短波無線電通信的太陽能電磁干擾
(2)帶電粒子的地球電磁場干擾流動產生的風暴
(3 )流帶電粒子進入大氣層產生極光。
●沉澱和黑子有一個相關系數:(P12)1,3圖表是一個正相關關系,圖2是負相關。
三,地球運動:
1地球的運動:自轉和公轉。方向是由西向東。 。
2地球自轉:
●軌道中心:地軸(它總是指向北極星的北端附近)
●地球的真正自轉周期:恆星日(23時56分04秒),360度
另一個周期是:太陽日(24小時),360o59'
●旋轉方向:
但從地球自轉的一點是逆時針南極,北極順時針點。
●角速度:除分南北兩極是0,角速度的另一部分是150 /小時。
●速度:最大赤道(1667米/秒),並逐漸向兩極減小,極點線速度是零。
3地球的公轉:
●軌道中心:太陽
●周期:
恆星年:全年365天6時09分10秒(真正周期)
回歸年: 365天5點48分46秒(太陽活動周期)
●軌道:橢圓
近日點(一月初,最大角速度和線速度),遠日點(七月初,角速度和線速度最小)。
註:夏至是近點遠日點附近冬至在近日點。
●黃道(23,026')的傾角:黃道赤道平面+
4含義地球運動。
●旋轉:產生晝夜變化,本地時間,科里奧利力,地球形態的轉型(雙極稍扁,赤道稍鼓)
●革命:季節變化(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在變化白天和黑夜的長度),五階形成。地球
公轉和自轉產生:黃道(23o26')的傾角。
5來計算地球的運動:。
●晨昏線:垂直與太陽的光芒,太陽高度為0
早上線:黑夜變成白晝。
淡淡的線路:從白天到深夜。
●世界被劃分成24個時區,地跨東經15度各時區,兩地時區相鄰的1個小時的差別。
問題三種方法解決:
(1)求時區:本區數=已知經度/ 150,余數 7.5整數+1時區編號
(2)兩個時區之間的差異:減去同一區域,不同區域加入
(3)「東加西減」:求點在東部的一個已知點用「+」西用「 - 」
●日界線:180°子午線原則為界線,而是經歷了一些波折。
到從東高西12區,減去一天12個區;成12個區東從西12區加一天。
●陽光直射移動南北分圖:
解決方案,晝夜三種方法●長度:
(1)白天和黑夜的長度尋找一個地方:通過點為緯線或緯纏繞,白天份額是多晝長夜短的一部分,反之亦然。
(2)地方晝長2×,然後日出到12:00-X,日落是:12 + X。
(3)春分日:晨昏線恰逢經線,世界晝夜分成6:00左右日出18:00日落。
注意:解決突破:赤道春分全年,6:00日出18:00日落。
●正午太陽高度:H = 90 - |(φ±λ)|描述:φ問緯度,λ為太陽直射,當太陽直接點緯度和要求都指向同一個時間在北方或南半球。與φ-λ;當太陽直射及賣出點在南方,當北半球與φ+λ:
地方●陽光直射時的地步,經度:12:00。
4,繞地球的結構
1研究方法:地震波
地震波分為:縱波(P)和橫波(S)。
註:縱波可以是固體,液體,氣體。
橫向只能通過固體。
快波縱波的比例,所以一般的地震感到上下地上第一沖擊和振動左右;僅在海洋上下抖動。
2來自地球以外的內部圈子
●到內分為三層:地殼,地幔和地核。
●地殼和地幔之間是莫霍面
●軟流圈地幔和地核之間的古登堡界面:地震和岩漿的發源地。在上地幔,但沒有頂的上半部分。
●岩石圈:包括上地幔和地殼。
3地球外圈:大氣圈,水圈,生物圈。
第2章:地球大氣層
1,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
1
●大氣的熱能來源:太陽輻射
●大氣加熱過程:太陽輻射的吸收大氣削弱大氣輻射計數器輻射(熱)
2熱循環(最簡單的大氣運動)一樓:
●海陸熱力循環:白天
海風,在晚風吹來。
因為白天陸地增溫快於海洋,陸地形成低壓,高壓海洋;土地夜間降溫比海洋快,土地高壓,低壓的海洋。
3運動的大氣水平:
●水平氣壓梯度力:它是風形成的直接原因;等壓線垂直方向;從高壓點低的壓力。
●科里奧利力:北半球右半球到左邊。
●摩擦:它通過壓線切割。風速越大,摩擦,風小的影響;也影響了風和等壓線的角度。
●風:高低
●風(風速):等壓線密度(壓力梯度大),風(速度)
1兩個大,氣壓和風帶。形成:
●循環圈:理想的環流
●三次循環:緯度,中緯度,高緯度環流。壓力區形成7大和六個風帶。
註:請記住的名稱,位置和風向的風帶。氣壓與風帶與對稱有關的赤道。
●氣壓帶與風的季節移動:北半球的夏季,有北風壓力區移動
2海陸熱力差異的性質:
●冬季大陸降溫快,在地層壓力,子極低壓帶脫落;夏季大陸升溫快,低壓,副熱帶高氣壓帶過。 (冷高壓,低壓熱)
●壓力中心(北半球):
北太平洋亞洲大西洋
亞洲冬季高壓 BR />(蒙古 - 西伯利亞高壓)
阿留申低壓夏季冰島低壓
亞洲低
(印度低)
亞速夏威夷高血壓高血壓爾
●季風:
夏季:東南季風的盛行(從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帶),南西南季風(夏季橫跨赤道的南半球東南信風,科里奧利力根據權利逐漸偏西南風)應用。
冬:我們的盛行西北季風,東北季風在南亞。
3氣候類型:
●描述一個地方的氣候應該清楚地描述了降水和溫度。
●(1)下一個壓力區或風帶的控制:熱帶雨林氣候,溫帶氣候。
(2)在兩個交替壓力區或風帶的控制之下:地中海氣候,熱帶草原氣候。
●更重要的氣候類型:
(1)熱帶雨林氣候:炎熱多雨,一年四季,主要是在亞馬遜平原,馬來西亞,剛果盆地。
(2)溫帶海洋性氣候:0°以上的平均氣溫,降水量不多也不少;分布在間溫帶大陸西岸南北緯40°60°;最典型的西歐,其餘分布在北美智利南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西北海岸向東南邊。
(3)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濕潤的氣候類型。位於南部,3040℃,以地中海地區最典型的西海岸大陸北緯,其餘分布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太平洋海岸,智利中部,澳大利亞和開普敦南部非洲的南部沿海地區。
(4)我們的氣候主要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南部),溫帶季風氣候(北),溫帶大陸性氣候(西北)
高原氣候(高原)
三種常見的天氣系統 。BR /> 1前腰天氣:
●方面:地表空氣質量和加熱組的交集。
冷氣團在正面的底部。
●鋒:額葉和前。
●類型:
(1)暖鋒:暖氣團移動到冷的氣團,降水前前。
(2)冷鋒:冷空氣溫暖氣團移動,沉澱在了前面。
(3)准靜止鋒:暖氣團勢力相當的形成。
初夏,准靜止鋒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形成陰雨天氣。
2高低溫天氣:
●脊:從高壓延伸出一個狹窄的區域。
槽:由低壓延伸出一個狹窄的區域。 ?
●旋風:一個低壓中心,通過高壓包圍;逆時針在北半球是收斂的,在南半球
順時針是收斂的;垂直上升氣流。 (更多雨)
●反氣旋:高壓中心,由低氣壓包圍;?順時針方向在北半球是發散的,
逆時針南半球是發散;垂直氣流下沉。 (多晴朗天氣)
●判斷方法:
用右手定則北半球,南半球是垂直於氣流方向和相同方向的左手拇指的方向。
●(1)台風是氣旋的一種特殊形式。
(2)旋風的影響主要有:溫帶氣旋和熱帶氣旋。多年生溫帶氣旋受熱帶氣旋影響,主要是在夏天。
(3)旋風的影響主要有:夏季是從熱帶海洋,如長江夏末天氣暖和太平洋反氣旋;蒙古從溫帶冬季寒冷反氣旋按大洲。
四,全球氣候變化:
1性能:
●事實:近百年,全球氣候:溫度。自1860年以來,氣溫0.6oC。
●原因:人口增長,森林砍伐,燃燒化石燃料,如
2的氣溫升高可能影響:
(1)海平面上升(2)農業生產的影響(3)對水循環的影響。
3措施:溫室氣體排放,節能技術,植樹造林等方面的控制。
第三章:水
一個關於地球,大自然的水循環:
1水:
●存在形式:固態,液態,氣態
●水體類型:水域,水,陸,空水
●海水(1)是主要的(2)是最豐富的冰川淡水資源。但使用多
●水對人體的主要優點:節水,節地
●淡水河流和湖泊的供應關系:如果湖泊水位高於高河,湖用品的河。與此相反。
2水循環:
●三種類型的水循環:陸地和海洋,土地流轉,海水循環之間循環。
其中陸地和海洋之間的周期是最重要的,最完整的。它的周期:
●水循環的意義:
(1)促進各種水體的更新和維護全球水平衡
(2)調節各個之間的熱傳遞球
(3)表面形貌(4)便於在地球表面
二,大型水上運動
1化學元素的遷移。●電流形成的:當時的風是主要驅動力
●類型:
(1)病因:風電流(主),密度流,補償流
(2)性質:溫經散寒
流:水從高的海水溫度低海流流向;一般從低緯度和高緯度流向。
感冒剛好相反。
●分布:
電流(1)冬季的分布:圖3.25;在北半球低緯度地區為順時針大洋環流,高緯度海洋環流是逆時針;南半球低緯度小時的倒數。
(2)西風漂流:在南半球高緯度海洋,是國內最大的洋流。
北印度洋電流:夏季盛行西南風,它是順時針大洋環流;冬季東北風盛行,是逆時針的海洋環流。
(3)北大西洋暖流:最大的溫暖。使無冰發生在北極圈內。 ●
影響洋流:
(1)對氣候的影響:高,低緯度和熱量的交換之間促進運輸的,世界的熱平衡。
溫暖加濕器具有溫補作用;用冷濕冷卻降低的作用。 (2)對海洋生物資源和漁業的影響分布
:如四大漁場
冷流交匯的形式形成:紐芬蘭,北海道和北海漁場。
受海上風:秘魯漁場。
(3)在海上航行污染物對海洋
(4)的影響●厄爾尼諾現象:來自秘魯附近海面,水溫暖的赤道向南流動所造成的秘魯海岸的溫度上升。
引起秘魯,厄瓜多形成洪澇災害;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乾旱。
它的大氣環流圖:
3,合理利用水資源
1水道歉的豐度:測量平均年徑流量。
徑流量=降水量 - 蒸發。
2分配水資源。
●水最富有的大陸:亞洲。
水最少的大洲:大洋洲。
水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巴西。
國家,位於第六。
●水資源的分布:北多南少東多西,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量較少。
3水資源和人類社會:經濟活動,水的使用歷史
4的發展的影響合理利用水資源:
●水危機
●水措施:收入,油門
第4章:表面形貌
形狀來創建表面形貌的強度: 1的地質作用包括:內力和外力。內部勢力佔主導地位
2內力:
●能源:地球內部的熱量
●形式:地殼運動,岩漿活動,變質。
地殼運動的主要途徑是在表面形態的形狀。
●沖擊表面形態:使表面隆起或凹陷,形成高原盆地
●地殼運動:
(1)水平移動:褶皺山擠壓,拉伸成型故障的形成。
(2)垂直運動:崎嶇的地形和海陸變化的形成。
水平運動為基礎的。
3外力:
●能量來源:地球的太陽能
●外在表現:
(1)耐候(耐候性的產品留在原地)
(2)侵蝕(產品留在原地,原位形成的地貌,如侵蝕冰斗,角,風蝕柱)
(3)處理中的作用
(4)堆積在表面形貌
●影響:使表面變平
4材料回收利用岩石圈:
二,山的形成
1折山:由於地殼運動擠壓變形的強大作用岩石:
●折是一家以生產一系列弧形褶皺。該基本單元是折。
●折
(1)背斜:搖滾起來,年紀比新翼中央的岩石。可以修復的隧道,也是石油和天然氣儲存地點。
(2)向斜:岩石下的古老地層較新翼的中心。修水庫。
註:有時因被蠶食到山谷的緊張背斜頂部;向斜固體槽部分原因是從山向斜侵蝕。
2座山:
●故障:沿
明顯的斷裂面的位移●原因兩側岩石節:
(1)岩層上升的山脈或高原:如果山廬山泰山。
(2)地層岩石墜落或低地山谷: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
3火山:
結構:火山錐和火山口組成。
容易形成於火山口湖水,比如我們的天池(也叫天池山)。
4影響交通的山:
●影響運輸方式:公路前山區一般,然後修鐵路,主要是考慮到地形和成本問題的要求。
的●影響線:交通便利布主要分布在山區和河流流域的河谷之間的山區。 。
三,河流地貌
1河流侵蝕地貌:
●腐蝕:本溯源侵蝕,削弱,側蝕組件。
●侵蝕地貌:河谷。
早谷,斷面呈「V」形,成熟後陷入了低谷。
●凹岸沖刷在河中,凸銀行存款。
凹岸可建在碼頭,凸岸黃金。
2河流堆積地貌:
沖積平原是典型的沖積地貌 - 沖積平原(皮埃蒙特),河漫灘平原(河)三角洲平原(河口)組件。
3影響對河流地貌沉降分布:
地形結算聚落分布形狀
漫灘的高原河谷兩岸平原明顯的條帶狀
>
山山前洪積扇,沖積扇,河漫灘平原明顯的條帶狀
平原,沿海與和解
絲帶,蛞蝓
章:整體性和天然的地理環境
有區別的,
地域完整性●地理要素:空氣,水,岩石,生物,土壤。
●地域交流的途徑:水循環,生物循環,岩石圈物質循環
●生物循環原理: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概念:自然地理環境(地形地貌的構成要素,氣候,水文,土壤,植物,動物)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屬性,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
●自然生態環境的整體性能:
(1)均勻進化的自然和地理環境。
(2)改變天然地理特徵將「牽一發而動一個整體。」
二,地理差異
1自然區:
●外形:緯度位置和位置
●陸上和海上部分組成:熱,水,土壤和植被
>●分布特徵:有一定的寬度,
帶狀分布●重大自然區:
(1)低緯度:熱帶雨林,熱帶季雨林,熱帶草原,與
熱帶沙漠(2 )中緯度:亞熱帶常綠硬葉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溫帶落葉闊葉林,溫帶草原,溫帶荒漠與
(3)高緯度:亞寒帶針葉林,北極苔原,極地冰蓋與
> 2區域分異特徵:
●緯向分異規律:
(1)從赤道到區域格局的兩極:緯度地帶性(熱型)
自然帶的東西方向擴展的,更換新的南北方向。
(2)分化從沿海向內陸法:經度地帶(水基)
立式(3)山區域差異化:豎區哪裡
山越低緯度,海拔越高,垂直帶的次數越多,更完整的垂直帶開。
●非地帶性分異規律:由海陸分布,地形,洋流的影響
❸ 2014山東高考大綱,我要可操作性的,就是有具體考綱要求的
201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夏季高考)山東卷考試說明今日出爐。2014年山東高考將採用「3+X」的模式,其中「3」為語文、數學、外語,「X」為文科綜合或者理科綜合。2014年高考考試內容將繼續與高中新課程內容相銜接,進一步貼近時代、貼近社會、貼近考生實際,考試更加註重考查考生運用所學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根據該考試說明,2014年山東高考語文要求考查考生識記、理解、分析綜合、獎賞評價、表達應用和探究六種能力。按照《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實驗)》規定的必修課程中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兩個目標的「語文1」至「語文5」五個模塊,選修課程中詩歌與散文、小說與戲劇、新聞與傳記、語言文字應用、文化論著研讀五個系列,組成考試內容。語文考試形式上採取閉卷、筆試形式。考試限定為150分鍾。在試卷結構上,分第I卷和第II卷,滿分150分。第I卷為單項選擇題;第II卷為文言文翻譯題、填空題、簡答題、論述題和寫作題等題型。其中語言文字運用,共27分;古代詩文閱讀,共30分;名句名篇,共6分;現代文閱讀,共27分。作文共60分。
數學能力主要指運算求解能力、數據處理能力、空間想像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論證能力以及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考試形式上採取閉卷、筆試形式。考試限定為120分鍾。在試卷結構上,分第I卷和第II卷,滿分150分。第I卷為單項選擇題,共10題,每題5分,共50分,第II卷為填空題和解答題,填空題共5題,每題5分,共25分,填空題要求只填寫結果,不必寫出計算過程或推證過程,解答題包括計算題、證明題和應用題等,共6題,75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演算步驟或推證過程。考試不允許使用計算器。
在英語科目上,根據《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准(實驗)規定》的八級目標要求,確定本學科考試內容。考生應在英語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方面達到相應水平。語言知識方面要求考生掌握並能運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准(實驗)》規定的英語語音、詞彙、語法、功能意念和話題(見附錄)。結合山東省中學英語教學實際,確定約3300個單詞(見附錄)作為高考命題的詞彙范圍。另外,為命題的需要,增加了個別單詞,以*號標明,僅要求考生知道其漢語意思。在語言運用上,閱讀要求考生能讀懂書、報、雜志中關於一般性話題的簡短文段以及公告說明、廣告等,並能從中獲取相關信息。寫作要求考生根據題示進行書面表達。在口語方面(對2014年英語及相關專業考生的要求)要求考生根據題示進行口頭表達。考試形式上採取閉卷、筆試形式(英語及相關專業考生增加口試,方法另定)。考試時間限定為120分鍾。在試卷結構上,分第I卷和第II卷,滿分150分。第I卷為選擇題,共105分,第II卷為書面表達題,共45分。
文科綜合能力測試強調對思想政治、歷史、地理各學科知識的整體把握和綜合運用,提現學科特點,注重運用所學知識多層次、多角度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出創新性思維和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考試形式上採取閉卷、筆試形式。考試限定為150分鍾。在試卷結構上,分第I卷和第II卷,滿分300分。地理、歷史、思想政治每科總分均為100分。第I卷為單項選擇題,全部為必做題,共35道題。其中地理12道題,歷史11道題,思想政治12道題。每道題4分,共140分。第II卷為非選擇題,分為必做題和選做題兩部分,共160分。其中,必做題部分地理、歷史、思想政治各2-3道題,共140分,試題只涉及單學科的內容,不涉及跨學科綜合;選做題部分,凡列入山東省2014年普通高考文科綜合科目考試內容的每個選考模塊均單獨命制1道試題,要求考生從地理、歷史兩科中各選擇1道試題作答,每道試題的分值均為10分,共20分。選做題不跨學科、不跨選考模塊命題。
理科綜合命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3年頒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准(實驗)》、《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准(實驗)》、《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准(實驗)》,依據《201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理科·課程標准實驗版)》和《201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山東卷考試說明》,不拘泥於某一版本的教科書。考試形式:考試採用閉卷、筆試形式。考試限定用時為150分鍾。試卷結構:試卷分為第Ⅰ卷和第Ⅱ卷,滿分為300分。第Ⅰ卷為選擇題,全部為必做題。命題范圍為物理、化學、生物三個學科的必考內容,物理7道題,每題6分;化學7道題,每題5分;生物6道題,每題5分,共20道題,107分。其中化學、生物題為單選題,物理題為不定項選擇題。第Ⅱ卷分必做題和選做題兩部分。必做題部分命題范圍為物理、化學、生物三個學科的必考內容,其中物理56分;化學53分;生物48分;共157分。選做題部分針對物理的3個選修模塊、化學的的3個選修模塊、生物的2個選修模塊,共8個選修模塊,對應命制8道題,每題12分。考生須從中選1道物理、1道化學、1道生物題目作答,共計36分。
語文:
命題按照普通高等學校對新生語文素養的要求,考查考生的語文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並注重對考生語文應用能力和審美、探究能力的考查。
高考語文要求考查考生識記、理解、分析綜合、鑒賞評價、表達應用和探究六種能力,這六種能力表現為六個層級,對A、B、C、D、E、F六個能力層級均可有難易不同的考查。
考試內容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對新生文化素質的要求,依據教育部2003年頒布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和《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實驗)》,依據教育部考試中心頒布的《201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課程標准實驗)》,結合我省的實際情況,確定語文考試內容。
按照《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實驗)》規定的必修課程中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兩個目標的「語文1」至「語文5」五個模塊,選修課程中詩歌與散文、小說與戲劇、新聞與傳記、語言文字應用、文化論著研讀五個系列,組成必考內容和選考內容。
作文能寫論述類、實用類和文學類文章。作文考試的要求分為基礎等級和發展等級。其中基礎等級要求符合題意,符合文體要求,感情真摯、思想健康,內容充實、中心明確,語言通順、結構完整、標點正確、不寫錯別字。發展等級要求深刻——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揭示事物內在的聯系,觀點具有啟發作用;豐富——材料豐富,論據充實,形象豐滿,意境深遠;有文采——用詞貼切,句式靈活,善於運用修辭手法,文句有表現力;有創新——見解新穎,材料新鮮,構思新巧,推理想像有獨到之處,有個性色彩。
考試形式:採用閉卷、筆答形式。考試限定用時為150分鍾。
試卷結構:試卷分為第Ⅰ卷和第Ⅱ卷,滿分150分。第Ⅰ卷為單項選擇題,第Ⅱ卷為文言文翻譯題、填空題、簡答題、論述題和寫作題等題型。其中:語言文字運用27分,古代詩文閱讀共30分,名句名篇共6分,現代文閱讀共27分,作文共60分。作文題:字數不少於800;除詩歌外,其餘文體都在考試范圍中;所有的作文題型都在考試范圍中。
數學(文史類)
選擇題目減少2個降10分,填空題目增加1題增9分
命題依據教育部2003年頒布的《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准(實驗)》,依據《201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文科·課程標准實驗版)》和《201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山東卷考試說明》,不拘泥於某一版本的教材。命題結合我省普通高中數學教學實際,體現數學學科的性質和特點,鼓勵考生多角度、創造性地思考和解決問題。
考試的能力要求包括運算求解能力、數據處理能力、空間想像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論證能力、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其中,推理論證能力指能夠根據已知的事實和已獲得的正確數學命題,論證某一數學命題的真實性;創新意識指能夠獨立思考,創造性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考試范圍是《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准(實驗)》中的必修課程內容和選修系列1的內容,內容如下:
數學1:集合、函數概念與基本初等函數I(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冪函數)。
數學2:立體幾何初步、平面解析幾何初步。
數學3:演算法初步、統計、概率。
數學4:基本初等函數Ⅱ(三角函數)、平面上的向量、三角恆等變換。
數學5:解三角形、數列、不等式。
選修1-1:常用邏輯用語、圓錐曲線與方程、導數及其應用。
選修1-2:統計案例、推理與證明、數系的擴充與復數的引入、框圖。
選修系列4的內容,在2014年暫不被列入數學科目的命題范圍。
考試形式:考試採用閉卷、筆試形式,考試限定用時為120分鍾,考試不允許使用計算器。
試卷結構:試卷包括第Ⅰ卷和第Ⅱ卷,滿分為150分。第Ⅰ卷為單項選擇題,共10題,50分。第Ⅱ卷為填空題和解答題,填空題共5題,25分。填空題只要求直接填寫結果,不必寫出計算過程或推證過程。解答題包括計算題、證明題和應用題等,共6題,75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演算步驟或推證過程。
數學(理工農醫類)
選擇題目減少2個降10分,填空題目增加1題增9分
命題依據教育部2003年頒布的《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准(實驗)》,依據《201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理科·課程標准實驗版)》和《201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山東卷考試說明》,不拘泥於某一版本的教材,鼓勵考生多角度、創造性地思考和解決問題。
考試范圍是《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准(實驗)》中的必修課程內容和選修系列2的內容以及選修系列4-5的部分內容,內容如下:
數學1:集合、函數概念與基本初等函數Ⅰ(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冪函數)。
數學2:立體幾何初步、平面解析幾何初步。
數學3:演算法初步、統計、概率。
數學4:基本初等函數Ⅱ(三角函數)、平面上的向量、三角恆等變換。
數學5:解三角形、數列、不等式。
選修2-1:常用邏輯用語、圓錐曲線與方程、空間向量與立體幾何。
選修2-2:導數及其應用、推理與證明、數系的擴充與復數的引入。
選修2-3:計數原理、統計案例、概率。
選修4-5:不等式的基本性質和證明的基本方法。
考試形式:考試採用閉卷、筆試形式,考試限定用時為120分鍾,考試不允許使用計算器。
試卷結構:試卷包括第Ⅰ卷和第Ⅱ卷。試卷滿分為150分。第Ⅰ卷為單項選擇題,共10題,50分。第Ⅱ卷為填空題和解答題,填空題共5題,25分。填空題只要求直接填寫結果,不必寫出計算過程或推證過程。解答題包括計算題、證明題和應用題等,共6題,75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演算步驟或推證過程。
英語
取消聽力考試,閱讀理解增加10分
語言知識方面,要求考生掌握並能運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准(實驗)》規定的英語語音、詞彙、語法、功能意念和話題,詞彙量為3300左右。個別因命題需要增加的單詞僅要求考生知道其漢語意思。
閱讀方面要求考生能讀懂書、報、雜志中關於一般性話題的簡短文段以及公告、說明、廣告等,並能從中獲取相關信息;寫作方面要求考生根據題示進行書面表達,考生應能清楚、連貫地傳遞信息,表達意思,有效運用所學語言知識;口語(對2014年英語及相關專業考生的要求)要求考生根據題示進行口頭表達,如詢問或傳遞事實性信息,表達意思和想法等。
考試形式:考試採用閉卷、筆試形式(英語及相關專業考生增加口試,辦法另定),考試限定用時為120分鍾。
試卷結構:包括第Ⅰ卷和第Ⅱ卷,滿分為150分。第Ⅰ卷為單項選擇題,共105分;第Ⅱ卷為書面表達題,共45分。
第Ⅰ卷包括英語知識運用、閱讀理解兩部分。英語知識運用部分共兩節,測試考生對英語語法、詞彙知識和簡單表達形式的掌握情況。第一節10小題,每小題1.5分,共15分,每小題在一句或兩句話中留出空白,要求考生從每小題所給的4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第二節分兩篇短文,第一篇10小題,每小題1分;第二篇20小題,每小題1.5分。總共40分。
閱讀理解部分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第Ⅱ卷為書面表達部分,本部分共兩節,第一節:閱讀表達,5個小題,共15分。要求考生閱讀所給的一篇短文,並根據短文作答。題目主要有以下幾類:1.根據題目要求就短文內容簡要回答問題;2.概括短文或某一段落的主旨大意;3.確定具有指代功能的詞彙的所指內容;4.指出作者的寫作意圖或態度;5.補全短文中空缺的內容;6.同義詞語替換;7.根據語境翻譯句子。必要時可根據文章的題材和體裁設置其他題目。
第二節:寫作,滿分30分。要求考生根據題目的提示和要求,用英語寫一篇120—150個單詞的短文。
文科綜合
總分恢復300分,單選增加10題40分
文科綜合能力測試強調對思想政治、歷史、地理各學科知識的整體把握和綜合運用,體現學科特點,注重運用所學知識多層次、多角度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出創新性思維和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文綜考試形式採用閉卷、筆試形式,限定用時150分鍾。
試卷結構:試卷分為第Ⅰ卷和第Ⅱ卷,滿分為300分。第Ⅰ卷為單項選擇題,全部為必做題,共35道題,每題4分,共140分。第Ⅱ卷為非選擇題,分為必做題和選做題兩部分,共160分。其中必做題思想政治、歷史、地理各2-3道,共140分,試題只涉及單學科內容,不涉及跨學科綜合;選做題部分,凡列入山東省2014年普通高考文科綜合科目考試內容的每個選考模塊均單獨命制1道試題,要求考生從歷史和地理兩科中各選1道試題作答,每題分值均為10分,共20分,選做題不跨學科、不跨選考模塊命題。
政治考試內容包括《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准(實驗)》中的必修內容及時事政治內容,包括「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與哲學」。時事政治包括年度間國內外重大時事(上年度4月至考試當年3月),以及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現階段的基本路線和重大方針政策。
歷史必考內容包括歷史(Ⅰ)歷史(Ⅱ)歷史(Ⅲ)。根據教育部《201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文科·課程標准實驗版)》,結合山東省歷史選修課程開設情況,確定2014年山東省普通高考文科綜合科目歷史選考部分命題范圍為「歷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三個模塊的內容。
地理必考內容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區域可持續發展」「地球與地圖、世界地理、中國地理」;選考部分命題范圍為「旅遊地理」「自然災害與防治」「環境保護」三個模塊的內容。
理科綜合
單選每題增加1分,第Ⅱ卷不再劃定各科題目數量
理科綜合科目考試包括物理、化學、生物三科。
物理能力要求包括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及實驗能力。必考內容為物理1、物理2、物理選修3-1、物理選修3-2,選考內容為物理選修3-3、物理選修3-4、物理選修3-5。
化學必考內容為化學1、化學2、化學反應原理,選考內容為化學與技術、有機化學基礎、物質結構與性質。
生物必考內容為生物1、生物2、生物3,選考內容為生物技術實踐、現代生物科技專題。
考試形式:考試採用閉卷、筆試形式。考試限定用時為150分鍾。
試卷結構:試卷分為第Ⅰ卷和第Ⅱ卷,滿分為300分。第Ⅰ卷為選擇題,全部為必做題。命題范圍為物理、化學 、生物三個學科的必考內容。物理7道題,每題6分;化學7道題,每題5分;生物6道題,每題5分,共20道題,107分。其中化學 、生物題為單項選擇題,物理題為不定項選擇題。
第Ⅱ卷分必做題和選做題兩部分。必做題部分命題范圍為物理、化學 、生物三個學科的必考內容,其中物理56分,化學53分;生物48分,共157分。選做題部分針對物理的3個選修模塊、化學的3個選修模塊、生物的2個選修模塊,共8個選修模塊,對應命制8道題,每題12分。考生須從中選擇1道物理、1道化學 、1道生物試題作答,共36分。
❹ 2014年高考文綜地理考點歸納全國1卷
全國卷1不注重知識點考查,注重考查核心地理素養和地理能力。
2014高考全國內卷1文綜的難容度分析:
1、總體難度稍微偏大。
2、2014年的高考文綜試題在緊扣教材、考綱和考試說明的基礎上變得更為開放靈活,在彰顯各學科特色的同時,還洋溢著濃厚的時代氣息,更加貼近學生心理和社會生活。
3、選材不僅充分聚焦了兩會的時政內容,而且密切關注現實生活中的各類國計民生問題。如地理反映了人們普遍關注的生態環境治理和產業結構布局等問題;政治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聚焦了反腐倡廉、發展經濟、教育改革等社會熱點;歷史則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指導下,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前赴後繼地追求「中國夢」的歷史進程。
4、三個人文學科緊密結合,共同展現了當今世界多元競爭、絢麗多彩的時代風貌。
❺ 高考考試大綱和考試大綱說明和考試說明分別有什麼區別
高考考試說明和考試大綱的區別在於,考試說明比考試大綱要求更高更細致,但是從大體上來說,兩種區別不大。
❻ 急需2014山東高考說明(高考大綱)
2014年山東省數學高考考試說明
數學(理工農醫類)
選擇題目減少2個降10分,填空題目增加1題增9分
命題依據教育部2003年頒布的《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准(實驗)》,依據《201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理科·課程標准實驗版)》和《201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山東卷考試說明》,不拘泥於某一版本的教材,鼓勵考生多角度、創造性地思考和解決問題。
考試范圍是《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准(實驗)》中的必修課程內容和選修系列2的內容以及選修系列4-5的部分內容,內容如下:
數學1:集合、函數概念與基本初等函數Ⅰ(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冪函數)。 數學2:立體幾何初步、平面解析幾何初步。
數學3:演算法初步、統計、概率。
數學4:基本初等函數Ⅱ(三角函數)、平面上的向量、三角恆等變換。
數學5:解三角形、數列、不等式。
選修2-1:常用邏輯用語、圓錐曲線與方程、空間向量與立體幾何。
選修2-2:導數及其應用、推理與證明、數系的擴充與復數的引入。
選修2-3:計數原理、統計案例、概率。
選修4-5:不等式的基本性質和證明的基本方法。
考試形式:考試採用閉卷、筆試形式,考試限定用時為120分鍾,考試不允許使用計算器。
試卷結構:試卷包括第Ⅰ卷和第Ⅱ卷。試卷滿分為150分。第Ⅰ卷為單項選擇題,共10題,50分。第Ⅱ卷為填空題和解答題,填空題共5題,25分。填空題只要求直接填寫結果,不必寫出計算過程或推證過程。解答題包括計算題、證明題和應用題等,共6題,75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演算步驟或推證過程。
1/6
2014年山東省數學高考考試說明
數學(文史類)
選擇題目減少2個降10分,填空題目增加1題增9分
命題依據教育部2003年頒布的《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准(實驗)》,依據《201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文科·課程標准實驗版)》和《201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山東卷考試說明》,不拘泥於某一版本的教材。命題結合我省普通高中數學教學實際,體現數學學科的性質和特點,鼓勵考生多角度、創造性地思考和解決問題。
考試的能力要求包括運算求解能力、數據處理能力、空間想像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論證能力、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其中,推理論證能力指能夠根據已知的事實和已獲得的正確數學命題,論證某一數學命題的真實性;創新意識指能夠獨立思考,創造性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考試范圍是《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准(實驗)》中的必修課程內容和選修系列1的內容,內容如下:
數學1:集合、函數概念與基本初等函數I(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冪函數)。 數學2:立體幾何初步、平面解析幾何初步。
數學3:演算法初步、統計、概率。
數學4:基本初等函數Ⅱ(三角函數)、平面上的向量、三角恆等變換。
數學5:解三角形、數列、不等式。
選修1-1:常用邏輯用語、圓錐曲線與方程、導數及其應用。
選修1-2:統計案例、推理與證明、數系的擴充與復數的引入、框圖。
選修系列4的內容,在2014年暫不被列入數學科目的命題范圍。
考試形式:考試採用閉卷、筆試形式,考試限定用時為120分鍾,考試不允許使用計算器。
試卷結構:試卷包括第Ⅰ卷和第Ⅱ卷,滿分為150分。第Ⅰ卷為單項選擇題,共10題,50分。第Ⅱ卷為填空題和解答題,填空題共5題,25分。填空題只要求直接填寫結果,不必寫出計算過程或推證過程。解答題包括計算題、證明題和應用題等,共6題,75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演算步驟或推證過程。
單選每題增加1分,第Ⅱ卷不再劃定各科題目數量
理科綜合科目考試包括物理、化學、生物三科。
物理能力要求包括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及實驗能力。必考內容為物理1、物理2、物理選修3-1、物理選修3-2,選考內容為物理選修3-3、物理選修3-4、物理選修3-5。
化學必考內容為化學1、化學2、化學反應原理,選考內容為化學與技術、有機化學基礎、物質結構與性質。
生物必考內容為生物1、生物2、生物3,選考內容為生物技術實踐、現代生物科技專題。
考試形式:考試採用閉卷、筆試形式。考試限定用時為150分鍾。
試卷結構:試卷分為第Ⅰ卷和第Ⅱ卷,滿分為300分。第Ⅰ卷為選擇題,全部為必做題。命題范圍為物理、化學 、生物三個學科的必考內容。物理7道題,每題6分;化學7道題,每題5分;生物6道題,每題5分,共20道題,107分。其中化學 、生物題為單項選擇題,物理題為不定項選擇題。
第Ⅱ卷分必做題和選做題兩部分。必做題部分命題范圍為物理、化學 、生物三個學科的必考內容,其中物理56分,化學53分;生物48分,共157分。選做題部分針對物理的3個選修模塊、化學的3個選修模塊、生物的2個選修模塊,共8個選修模塊,對應命制8道題,每題12分。考生須從中選擇1道物理、1道化學 、1道生物試題作答,共36分。
總分恢復300分,單選增加10題40分
文科綜合能力測試強調對思想政治、歷史、地理各學科知識的整體把握和綜合運用,體現學科特點,注重運用所學知識多層次、多角度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出創新性思維和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文綜考試形式採用閉卷、筆試形式,限定用時150分鍾。
試卷結構:試卷分為第Ⅰ卷和第Ⅱ卷,滿分為300分。第Ⅰ卷為單項選擇題,全部為必做題,共35道題,每題4分,共140分。第Ⅱ卷為非選擇題,分為必做題和選做題兩部分,共160分。其中必做題思想政治、歷史、地理各2-3道,共140分,試題只涉及單學科內容,不涉及跨學科綜合;選做題部分,凡列入山東省2014年普通高考文科綜合科目考試內容的每個選考模塊均單獨命制1道試題,要求考生從歷史和地理兩科中各選1道試題作答,每題分值均為10分,共20分,選做題不跨學科、不跨選考模塊命題。
政治考試內容包括《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准(實驗)》中的必修內容及時事政治內容,包括「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與哲學」。時事政治包括年度間國內外重大時事(上年度4月至考試當年3月),以及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現階段的基本路線和重大方針政策。
歷史必考內容包括歷史(Ⅰ)歷史(Ⅱ)歷史(Ⅲ)。根據教育部《201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文科·課程標准實驗版)》,結合山東省歷史選修課程開設情況,確定2014年山東省普通高考文科綜合科目歷史選考部分命題范圍為「歷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三個模塊的內容。
地理必考內容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區域可持續發展」「地球與地圖、世界地理、中國地理」;選考部分命題范圍為「旅遊地理」「自然災害與防治」「環境保護」三個模塊的內容。
2014年山東省英語高考考試說明
取消聽力考試,閱讀理解增加10分
語言知識方面,要求考生掌握並能運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准(實驗)》規定的英語語音、詞彙、語法、功能意念和話題,詞彙量為3300左右。個別因命題需要增加的單詞僅要求考生知道其漢語意思。
閱讀方面要求考生能讀懂書、報、雜志中關於一般性話題的簡短文段以及公告、說明、廣告等,並能從中獲取相關信息;寫作方面要求考生根據題示進行書面表達,考生應能清楚、連貫地傳遞信息,表達意思,有效運用所學語言知識;口語(對2014年英語及相關專業考生的要求)要求考生根據題示進行口頭表達,如詢問或傳遞事實性信息,表達意思和想法等。 考試形式:考試採用閉卷、筆試形式(英語及相關專業考生增加口試,辦法另定),考試限定用時為120分鍾。
試卷結構:包括第Ⅰ卷和第Ⅱ卷,滿分為150分。第Ⅰ卷為單項選擇題,共105分;第Ⅱ卷為書面表達題,共45分。
第Ⅰ卷包括英語知識運用、閱讀理解兩部分。英語知識運用部分共兩節,測試考生對英語語法、詞彙知識和簡單表達形式的掌握情況。第一節10小題,每小題1.5分,共15分,每小題在一句或兩句話中留出空白,要求考生從每小題所給的4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第二節分兩篇短文,第一篇10小題,每小題1分;第二篇20小題,每小題1.5分。總共40分。
閱讀理解部分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第Ⅱ卷為書面表達部分,本部分共兩節,第一節:閱讀表達,5個小題,共15分。要求考生閱讀所給的一篇短文,並根據短文作答。題目主要有以下幾類:1.根據題目要求就短文內容簡要回答問題;2.概括短文或某一段落的主旨大意;3.確定具有指代功能的詞彙的所指內容;4.指出作者的寫作意圖或態度;5.補全短文中空缺的內容;6.同義詞語替換;7.根據語境翻譯句子。必要時可根據文章的題材和體裁設置其他題目。
第二節:寫作,滿分30分。要求考生根據題目的提示和要求,用英語寫一篇120—150個單詞的短文。
2014年山東語文高考大綱:現代文閱讀增加18分
命題按照普通高等學校對新生語文素養的要求,考查考生的語文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並注重對考生語文應用能力和審美、探究能力的考查。
高考語文要求考查考生識記、理解、分析綜合、鑒賞評價、表達應用和探究六種能力,這六種能力表現為六個層級,對A、B、C、D、E、F六個能力層級均可有難易不同的考查。 考試內容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對新生文化素質的要求,依據教育部2003年頒布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和《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實驗)》,依據教育部考試中心頒布的《201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課程標准實驗)》,結合我省的實際情況,確定語文考試內容。
按照《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准(實驗)》規定的必修課程中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兩個目標的「語文1」至「語文5」五個模塊,選修課程中詩歌與散文、小說與戲劇、新聞與傳記、語言文字應用、文化論著研讀五個系列,組成必考內容和選考內容。
作文能寫論述類、實用類和文學類文章。作文考試的要求分為基礎等級和發展等級。其中基礎等級要求符合題意,符合文體要求,感情真摯、思想健康,內容充實、中心明確,語言通順、結構完整、標點正確、不寫錯別字。發展等級要求深刻——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揭示事物內在的聯系,觀點具有啟發作用;豐富——材料豐富,論據充實,形象豐滿,意境深遠;有文采——用詞貼切,句式靈活,善於運用修辭手法,文句有表現力;有創新——見解新穎,材料新鮮,構思新巧,推理想像有獨到之處,有個性色彩。
考試形式:採用閉卷、筆答形式。考試限定用時為150分鍾。
試卷結構:試卷分為第Ⅰ卷和第Ⅱ卷,滿分150分。第Ⅰ卷為單項選擇題,第Ⅱ卷為文言文翻譯題、填空題、簡答題、論述題和寫作題等題型。其中:語言文字運用27分,古代詩文閱讀共30分,名句名篇共6分,現代文閱讀共27分,作文共60分。作文題:字數不少於800;除詩歌外,其餘文體都在考試范圍中;所有的作文題型都在考試范圍中。
❼ 高考考試說明
語文 考生切忌套作作文
解讀人 沈陽二中高三語文教師 何姝麗
【變化】
今年語文《考試說明》和去年相比,基本沒有變化,只是在語言表達方面的要求上,相關詞彙順序發生了變化。
【復習攻略】
目前,語文的復習多半已進入「二輪復習」。何老師建議考生要做三方面的復習攻略。首先是基礎方面,需要考生查找自己知識點的漏洞,可以通過限時做題來發現自己知識點上的漏洞。然後,針對漏洞找到相應的知識點,做一個彌補的復習措施。
在閱讀部分,要注意答題技巧。可以從2009年的各個省市的題型出發,總結考題中的出題點,通過研究答案的設置來針對不同的題型,獲得有效給分點。現代文閱讀中,目前的考卷要求是「二選一」,有兩個文本類型:第一個是文學作品閱讀;第二個是實用類文本閱讀,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擅長的文體來側重復習,從去年的考題經驗來看,文學類作品相對較難,同時得分點也不容易把握,而實用類文本相對來說比較簡單,題型的設置也相對容易一些,可以建議考生在訓練中對此有所側重。
作文在語文考試中分值所佔比重很大。相對來說,得分也比較容易,但得高分就難了。對此,建議考生首先要做到書寫工整,不要出現錯別字,要在作文的開頭和結尾「下功夫」,爭取做到精彩。另外,從去年遼寧省的作文題來看,尤其注重審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義,特別要提醒考生的是,作文不要套作。
數學 文科生要重視新增選修內容
解讀人 沈陽二中高級教師 高真東
【變化】
理科數學在題型、內容、要求上基本沒變化。文科數學增加了選做題,這與國家大綱要求相一致。
【復習攻略】
首先要宏觀把握復習內容。高三寒假後的復習為第二階段復習(即專題復習)和第三階段復習(即考前模擬試卷的測評)。在第二階段復習中應注意集中精力聽好專題課,記重點筆記,凡不懂之處應與同學討論弄清楚,或請教老師。在第三階段復習中,要認真做好每一套模擬題,答題要注意找到時間感覺,要注意解題規范訓練。凡遇到不會做的題目或答錯的每一道題目,都要在老師講評時弄清楚,或與同學討論解決問題。
其次,要按計劃進行復習,「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寒假後至高考前尚有4個月的時間,要制訂一個與教師指導互補的復習計劃。要規劃出每個月、每周、每天要完成的查漏補缺任務,做到當日事當日了,每周事每周完成,每月事每月做好。
還有,要注意知識的交叉點和結合點。數學知識之間存在縱向和橫向的有機聯系,這些聯系的交叉點和結合點往往是高考命題的「熱點」,同時也可能是教師平時教學的「弱點」。因此,在復習中要注意知識的交叉點。例如,函數和不等式,函數與導數,函數與方程,函數與數列;又如,三角函數與數列,三角函數與立體幾何;再如,平面向量與函數,平面向量與解析幾何,平面向量與物理等等。廣大考生要注意積累解此類題的方法與經驗。
2010-2-15 15:33 回復
糧食與思想qq
0位粉絲
2樓
此外,文科生還要重視新增選修內容。新增選修內容屬於基礎內容,抓基礎。對基礎知識的靈活運用就是能力。所以抓好基礎,既能保證得分率,又使提高能力成為可能。
英語 今年詞彙量要求仍為3000個
解讀人 沈陽二中高三英語組高級教師 孫新
【變化】
2010年遼寧省高考說明中,英語考試要求學生掌握的詞彙量仍為3000個左右,這與去年省考試說明要求相同,但比全國高考大綱3500個詞彙量的要求有所下降。但是,去年省考試說明中「另外,為命題需要,增加了個別單詞,以*號標明,僅要求考生知道其漢語意思」今年被刪掉了。
新課改考綱語言基礎部分,語法項目范圍新增了虛擬語氣。原來的八大時態增加到十大時態。這些新增內容應引起學生重視。
從去年英語高考情況看,學生基礎知識不牢,特別是單選部分失分過多。而新增的七選五部分普遍答得不好,學生沒有掌握答題技巧。
【復習攻略】
目前進入二輪復習,學生練習時應以試題結構設計專題,以便於掌握每個題型的命題特點。
針對詞彙量的要求,學生應有一本與遼寧考試說明相配套的詞彙本,詞彙應以該書內容而不是教材為准。詞彙本放在手邊,便於隨時翻看。考前,考試說明的詞彙表要過三遍,常用詞要掌握用法,尤其以動詞為重點。
閱讀理解的第二節,在一段約為300詞的短文中留出5個空白,要求考生從所給的7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使補足後的短文意思通順、前後連貫。這類題型第二次出現在高考英語考試中,主要考查學生掌握文章主旨要義和結構的能力。但從去年情況看,學生看題不適應,失分較多。
做閱讀理解文章要限時閱讀,提高效率。每篇文章從閱讀到完成答案要控制在八分鍾之內。高考作文多為開放性作文,讓學生有話說。但高考中,字跡和語法錯誤仍是學生主要丟分點。平時訓練時,學生要注重單句中的語法錯誤。作文還要分清體裁,去年高考作文是要求發通知的應用文,但不少學生按議論文體裁書寫,導致得分不高。
2010-2-15 15:33 回復
糧食與思想qq
0位粉絲
3樓
註:2010年高考語文取消推斷題,整體難度比去年有所提升。
2010-2-15 16:08 回復
糧食與思想qq
0位粉絲
4樓
今年體現穩中求變;考試內容和考查難度變化不大;文科數學將增加選考內容;語文今年不考推斷題
今年6月,我省第二批接受高中新課程改革的學生將迎來高考。
昨日,全國高考大綱公布,與去年的第一份課改後高考大綱相比,今年的高考大綱體現了穩中求變,考試內容和考查難度變化不大,文科數學將增加選考內容,語文今年不考推斷題等變化對考生備考影響不大。
遼寧省2010年高考科目設置為「3+文/理綜合」。「3」指語文、數學、外語,數學分文科數學和理科數學;文科綜合考試內容含地理、歷史、政治三個科目,理科綜合考試內容含物理、化學、生物三個科目。
今年的高考大綱有怎樣的變化,考生又該如何應對。昨日,記者邀請遼寧省實驗中學的9位名師對高考大綱進行了解讀,希望對考生備考有所幫助。
地理 增加選考題部分
解讀人:遼寧省實驗中學高三地理組教師隋欣
大綱精解:考生可「三選一」
去年地理考題中沒有選考題,今年的考試大綱新增加了選考題,考題會從旅遊地理、自然災害與防治、環境保護三個選修部分各出一道題,考生任選其一作答。
命題預測:著力「圖文並茂」
地理學科的圖形是一個重點,考題多是圖文並茂,注重綜合分析能力的考查。我國高中地理《課程標准》強調了探究地理問題在地理學習中的重要性,要求聯系實際探究地理問題。如「聯系本地實際,討論某一工業企業的布局特點,以及該工業企業的原料供應和市場聯系;運用本地人口資料,繪制探究本地人口的發展模式和人口遷移。 」
備考提示:避免馬虎注意審題
第一輪復習已經接近尾聲,第一輪復習中,考生出現了審題馬虎、表達不全面、基礎知識不扎實等問題,考生在這個階段復習要注意表達能力提升和良好的答題習慣培養,通過做題,考生應該發現自己的不足,再回歸教材來鞏固自己的基礎知識。
在審題中,需要對題目提供的地理信息進行概括和綜合,以獲取地理信息的空間、屬性、時間等特徵。此外還要注意地理信息的數量、質量等特徵。
歷史 重視材料分析
解讀人:遼寧省實驗中學高三歷史組教師 董野
大綱精解:運用學科思維和學科方法分析問題
歷史大綱今年相對於去年基本沒有大的變化,只有細微調整。歷史學科考查學生對基本歷史知識的掌握程度,考查學科素養和學習潛力,此外,也注重考查在科學歷史觀指導下運用學科思維和學科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命題預測:圍繞材料做文章
材料是歷史學習和考試題目中的重要元素。在做每道材料題時,獲取和解讀信息,理解試題提供的圖文材料和考試要求;對有效信息進行完整、准確、合理的解讀,這些能力考生必須具備。
備考提示:注重「線」的聯系
歷史復習已經基本完成了知識點的積累,下一個階段考生即將進入「線」的聯系,因此還沒有掌握好基礎知識的考生一定要抓緊時間學習了。
練習材料大題的時候,考生要先看一遍材料,然後再看問題,最後再帶著問題去閱讀一遍材料,只有這樣反復練習,考生才能練成全面掌握材料信息的能力。
政治 把知識點「拉成網」
解讀人:遼寧省實驗中學高三政治組高級教師 耿雲鳳
大綱精解:心中牢記每件大事
政治知識點每年變化都不大,主要是根據這一年發生的大事側重點不同有所調整。往年政治客觀題都很簡單,但是去年高考政治客觀題有點難,今年是課改第二年,預計難度不會降低。
政治科目仍然要求學生能夠從題目的文字表述中獲取回答問題的相關信息;能夠快速、全面、准確地從圖、表等形式中獲取回答問題的有關信息;能夠准確、完整地理解並整合所獲取的有關信息。
命題預測:緊跟時事熱點
近年來政治命題很靈活,貼近現實,比如去年考的「資源與廢物」的問題,就需要考生把教材上的主幹知識點和現實生活熱點相結合,考查學生對國家政策的了解程度。比如今年的熱點問題海地地震,就需要考生從「國際關系、中國對外政策,共同利益」等知識點進行解答。
備考提示:不要盲目搞「題海戰術」
大量做題並不是政治復習的好方法。因為政治考試得分主要靠知識點,如果基本知識掌握不牢,說不出重點,根本得不了高分。必須要以政治教材為主要復習資料,抓住考點,牢牢記住。
第一輪復習已經接近尾聲,老師帶領學生打通每一個知識點。政治要求死記硬背的東西比較多,所以每一個點都不能落下。第二輪復習的主要任務就是把所有的知識點連成一個知識網。
生物 注意提高信息獲取能力
解讀人:遼寧省實驗中學高三生物備課組長 鞠文艷
大綱精解:注意提升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從生物高考大綱來看,考試范圍和要求變化不大。生物學科命題重視對考生科學素養、獲取新知識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思維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等方面的表現進行測量。
命題預測:注意表格、曲線、圖形等要素
將表格、曲線、圖形等形式融入高考試卷是近年來高考命題的一種趨勢,面對這些試題要素,學生應注意不能局限於單一的知識點,而是要綜合分析,否則解答這類問題就不會順利,學生在平時的訓練中也應加強這些方面的練習。
備考提示:一輪復習主要是對整體知識點的把握,二輪復習則要將點穿成線,構建起知識體系。始終不能放棄的是信息獲取能力的提升。
英語慎重對待每一道閱讀選擇題
解讀人:遼寧省實驗中學高三組英語特級教師 楊福雲
大綱精解:對基礎詞彙進行「深加工」
詞彙是英語復習的重中之重。大綱要求的3500個詞彙,24個語法重點必須全部掌握。對基礎詞彙要做到會認、會讀、會應用。要對常用詞彙深入挖掘,了解掌握它更深層的用法。每年考試都會出現2%左右的超綱詞彙,一般都出現在閱讀題中,所以必須對歷年考題牢牢把握。
命題預測:注重語言運用
近幾年遼寧省高考英語命題注重基礎閱讀和語言運用的能力。閱讀題分值很大,所以考生要慎重對待每一道閱讀選項。
備考提示:和北京、廣東等省相比,遼寧省的英語考題相對簡單,難度偏於中等。英語高考大綱的條框限制比較多,所以題目難度並不大,因此對於一般考生來說達到及格分數都沒有問題。
2010-2-17 15:07 回復
糧食與思想qq
0位粉絲
5樓
物理 注意兩個定律增強運算能力
解讀人:遼寧省實驗中學教務處副主任(主管高三教學工作)、中學物理高級教師 劉生波
大綱精解:「兩個定律」發生變化
今年物理考試知識點沒有變化,大綱出現的15道例題和去年都一樣。但對「庫侖定律」、「楞次定律」兩個知識點能力要求發生變化。去年這兩大定律要求考生只要了解並掌握,今年大綱要求考生除了了解掌握還要會運用,因此針對這兩大知識點出現運算題的可能性比較大。
命題預測:考生注意新的考查內容
今年物理高考大綱中,去掉了「力的合成與分解的計算題要求會應用直角三角形知識求解」這句話,說明今年可能會出現其他三角形的問題,希望考生注意。
備考提示:基本知識點要牢牢掌握,仔細研究發生變化的兩大定律,自己可以假設幾道計算題,增強物理運算題的能力,學會巧用、活用知識點。
化學 穩中求變
解讀人:遼寧省實驗中學高三化學備課組長 叢麗萍
大綱精解:考試說明有變化
2010年的考試大綱中考試目標與要求及考試范圍與內容部分沒有任何變化。但考試說明部分有幾處明顯變化。如:必考部分概念與理論當中的化學反應與能量中關於蓋斯定律進行有關反應熱的簡單計算今年的考試說明就做了相對詳細的說明:「了解焓變與反應熱的含義。了解△H=H(反應產物)-H(反應物)表達式的含義。理解蓋斯定律,並能運用蓋斯定律進行有關反應焓變的簡單計算」等。
命題預測:知識難度穩中有變
2010年的考綱及考試說明已經下達,雖然考試說明有一定的變化,但變化的趨向離不開:知識難度逐年穩中有降,能力考查比重逐年增加,穩中求變。
備考提示:在教師的指導下認真研究「三考」——即考試大綱及考試說明、考題及題型示例和高考考點。要有系統的計劃和准確的定位,抓好二輪構建知識網路的復習。第二輪的復習主要以對專題知識進行梳理、歸類、比較、整合,找出學科內各部分知識之間的聯系。
數學 文科數學增加選考內容
解讀人:遼寧省實驗中學高三數學備課組組長、數學高級教師 郭秀玲
大綱精解:打牢基礎關注變化
今年理科數學高考大綱的變化不大,但文科學生需要注意了,今年高考文科數學將增加「選考內容」。
選考內容為《課程標准》的選修系列4的「幾何證明選講」、「坐標系與參數方程」、「不等式選講」等3個專題,這3個專題是否選考及選考專題的內容和數量由各省自行決定。
從考綱看考試內容和考查深度變化不大,學生復習時要注意穩中求變,重視基礎知識的回歸。
命題預測:應用題莫忽視現代背景
一般考綱中新增加的內容,學生應引起注意,比如今年文科數學中增加的選考內容。此外,學生還要提高數學應用意識,不要忽視結合現代現實背景的應用題的自我訓練。
高考數學命題主要有兩類:知識性試題和綜合性試題。綜合性試題在知識網路交匯點設計試題,對數學知識和能力的考查達到一定的深度,具有很好的選拔功能,是高考命題的熱點;而數學思想又是數學知識運用的高層次的體現。函數與方程、數形結合、分類討論、轉化與化歸等數學思想是走出思維困境的武器與指南。
備考提示:學生們接下來即將面臨的是二輪復習,二輪復習實質上是知識專題和方法專題的綜合復習,兩個專題應緊密結合進行同步復習。其中,知識專題要抓住主幹知識及綜合專題的復習,加強各板塊知識的綜合。
總結提煉數學思想方法,使解題策略與方法明確化、系統化是高效完成二輪復習的關鍵。在知識專題的復習上,應明確「主體」,突出重點;在方法專題的復習上,要注重串聯考點,掌握通法,強化數學思想的運用。
此外,學生要注意,對數學問題在多種解法的基礎上,重視基本能力和創新方法的培養,重視知識新舊交匯處的命題,不要過分追求難題。
語文 今年不考推斷題
解讀人:遼寧省實驗中學高三組語文教師 董維
大綱精解:客觀閱讀復習分清主次
就全國考試大綱來看,今年語文科目命題范圍變化不大。全國大綱要求的客觀閱讀推斷題、標點符號題,並未出現在去年遼寧省的考卷中,今年應該也不會考。文學類文本閱讀還是會延續主考小說文體,實用類文本閱讀主要考查傳記文體。董老師提醒考生,客觀閱讀題的訓練要以社科類文章為主。
命題預測:作文命題關注現實
近幾年全國高考作文命題越來越靈活,常常考查考生對社會現實問題的看法,比如對闖紅燈、明星代言等問題的理解與態度,主要引導學生對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備考提示:建議考生做到三點:把握答題要點,理清文章思路,正確掌握答題方法。在平時的復習中多關注社會熱點問題,能夠對一個事件作出正確、理性的判斷,調整好心態,積極查缺補漏
❽ 福建省2014年《高考考試說明》到哪裡找
這個是老師發的,可以去找今年高三畢業的學長學姐,問他們要
❾ 何為高考考試說明
考試大綱規定了各學科高考的考試目標、內容範圍、能力要求和題型示例,是高考命題的依據。
考試說明》《考試大綱》的基礎上,由各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組織編寫,對本省高考試卷的試卷結構和考試形式進行說明,提供參考試卷及參考答案。實際上,各省《考試說明》是《考試大綱》的細化或補充,在總體體現《考試大綱》基本精神的基礎上,融入了本省的一些個性化要求,適當體現區域自主創新色彩,當然這種創新應該「有助於高等學校選拔新生、有助於中學實施素質教育、有助於高校擴大辦學自主權」。
其實,這些說明,就是告訴考生高考做了哪些改動,哪些是重點,有什麼題型等等。所以每年都有新的高考說明。例如,2010四川的高考考試說明 ,參照
http://..com/question/186819500.html?si=4
你是全國卷吧,所以才會是 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說明,這個說明沒什麼的,只能當個參照,不要太多糾結在這,好好復習才是王道。
❿ 聽說2014高考新課標全國卷的考試說明和考綱都出來了,可我卻找不到,求各位大神復制粘貼發給我一下,
14年與13年全國新課標考試說明對比
語文
1.考試說明的內容基本相同。試題結構、賦分、題型、默寫范圍無變化。
2.題型示例有兩處變化:
(1)13年文學類文本閱讀樣題的篇目為《林沖見差撥》《二十年以後》,一篇中國小說,一篇外國小說。14年換下了外國小說《二十年以後》,而換上了中國小說《孕婦和牛》;即14年樣卷的文學類文本閱讀只有兩篇中國小說。
(2)語用題在13年題型示例基礎上,增加了一道語言表達得體題,考查應用文中語言表達得體。
數學
2014年全國新課標數學學科《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文理科和2013年對比,在內容、能力要求、時間、分值(含選修比例)、題型題量、包括考試說明後面的題型示例等幾個方面都沒有發生變化。
英語
2014年高考考綱英語科是自從2007年國家實施新課標高考以來變化最大的一次:涉及重大題型改革,此舉對我國基礎英語教育將產生重大影響和正面反撥效應。
題型改革具體內容:基於各種原因,刪除了建國後高考英語歷史上延續數十年的「單句型語言知識題」(合計15題,合計15分)。代之以「語篇型語法填空題」(合計10題,合計15分),此改良題型考綱稱呼為「英語語言知識運用 第二節」。
此外,在2013考綱基礎上更換了所有樣題。
物理
一、增加的內容
選修模塊3-5,在主題「碰撞與動量守恆」下增加「動量定理 Ⅱ」。
二、刪除的內容
選修模塊3-5,在主題「原子核」的說明中,刪除「不要求計算有關半衰期的問題」。
三、變化的內容
1、選修模塊3-2,在主題「交變電流」中,知識點「理想變壓器」由要求「Ⅰ」變為要求「Ⅱ」;
2、選修模塊3-4,在主題「光」中,說明「1.相對折射率不做考試要求」變為「1.相對折射率作要求」;
3、選修模塊3-5,在主題「碰撞與動量守恆」中,說明「只限於一維兩個物體的碰撞」變為「只限於一維」;
4、題型示例有很大變化。
化學
2014年新課標全國卷《考試說明》(化學科)中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考試目標與要求、考試范圍和內容(包括必考內容與選考內容)與2013年完全相同。題型示例中增加了3道選擇題和6道非選擇題。選擇題:例7為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圖像題,例8為電化學原理題,例9為化學實驗選擇題。非選擇題:例22、23、25均為化學工藝流程題,例24為化學反應原理綜合題,例26為物質結構與性質題(不需要推斷元素),例27為有機推斷與合成題。
生物
1、增加:無
2、減少:前言第二段中,要體現生物學科屬於科學課程的性質
3、改變:無
4、題型示例:例5由2013年的「基因重組」相關題目改為「遺傳定律」相關題目;例8由2013年的「蛋白質鹽析」相關實驗題目改為「血糖調節」相關題目。
政治
第一部分 經濟生活
(十一)1.「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經濟目標」改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
「小康社會」改為「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
「經濟建設的要求」改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要求」
2.「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改為「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科學發展觀」改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經濟持續協調發展」改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第二部分 政治生活
(一)1.刪掉「我國政府關於人權問題的觀點」
(三)3.刪掉「我國民族區域自治的法制化進程」
增加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由道路、理論體系、制度三位一體構成的
第三部分 文化生活
(四)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與繁榮」改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刪掉「如何看待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發展先進文化的指導思想和要求」 「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
增加「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和主要內容」「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將「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由(四)2.調整到「(四)3.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部分
3.「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改為「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
刪掉「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和主要內容」「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主要內容」
歷史
2014年高考新課標全國文綜考試說明與2013年對比結果是,考試形式、試卷結構無變化;考核目標與要求中例題10更換為2013年高考新課標全國文綜乙卷的41題;考試內容無變化。
地理
一:考核目標與要求中的
例14:換了一個題
二:考查范圍與內容沒變化
三:題型示例沒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