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地理
1. 絕密★啟用前 2015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沖刺卷一地理 答案
絕密★啟用前 2015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沖刺卷一地理的答案的答案一般是很難找回到的,因為加上絕密的試答卷都是由各個高考研究室出的題目,他們基本上模擬高考的題目,高考題目的一大特點就是答案不是固定的。
多說幾句,所有的試卷只有自己做過了才有意義,才不會浪費這張試卷作為試卷的基本功能,只有多練練手才會有經驗。而簡單地照搬照抄答案只會機械的記住答案,而不能夠舉一反三。
2. 201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模擬試題地理一(衡水金卷)
網路網路網路 網路問度娘
3. 201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 考試摸擬試題歷史一,英語一,地理一
我知道有很多模擬試題的地方,你可以自己去下載,那裡面的資料都是整套整套的,而且格式很完整,錯誤很少,針對性強。我去年考試就是在那裡面下載的資料,是上學吧在線考試中心,你可以去看看的
4. 201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4 )文綜地理
拍照發過來
5.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的現行方案
「3+文科綜合/理科綜合」 (即3+X)省級應用單位:大部分省區
「3」指「語文、數學、外語」,「X」指由指學生根據自己的意願,自主從文科綜合(涵蓋政治、歷史、地理)和理科綜合(涵蓋物理、化學、生物)2個綜合科目中選擇一個考試科目。此方案是目前全國應用最廣,最成熟的,最被人們接受的。總分750分(語文150分,數學150分,外語150分,文科綜合/理科綜合300分)。
考試具體時間:
6月7日 (上午) 09:00-11:30 語文 (下午)15:00-17:00 數學
6月8日 (上午) 09:00-11:30 文科綜合/理科綜合 (下午)15:00-17:00 外語
「3+3」
省級應用行政單位:浙江
必考學科:語文150分,數學150分,外語150分。這三門在原高考時間進行。
選考學科: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學生要選擇3門作為高考選考科目。選考科目每年會安排2次考試,分別在4月和10月進行。每門總共安排3次統一考試,考生可自行決定參加時間,每門科目最多參加2次,選考科目成績實行等級賦分,如成績在前1%者賦分100分加入高考總成績。
「3+1」(2016年以及之前)
省級應用行政單位:上海經過教育部批准,從2012年起,上海市實行「3+1」高考方案。「3」—語文,數學,外語,「1」—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語文150分,數學150分,外語150分,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150分,總分600分。
具體考試時間:
6月7日 (上午) 09:00-11:30 語文 (下午)15:00-17:00 數學
6月8日 (上午) 09:00-11:00 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 (下午)15:00-17:00 外語
3+3 2017年上海新高考方案 語文/數學/英語每科150分 其中英語一年兩考,取最高分。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選3門,每科70分,按照A A+……比例給分。其中地理高考在高二,2017年加試地理考試將於2016年5月7日參加地理等級考
「3+學業水平測試+綜合素質評價」
省級應用行政單位:江蘇經過教育部批准,從2008年起,江蘇省實行「3+學業水平測試+綜合素質評價」高考方案。其中,「3」—「語文、數學、外語」,語文160分(文科160+40分加試題)、數學160分(理科160+40分加試題)、外語120分,滿分480分。學業水平測試必修科目考試含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信息技術7科,各科原始滿分為100分,考生需參加未選為學業水平測試選修科目的5門必修科目,學業水平測試選修科目考試含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6科,各科原始滿分120分,文科考生必考歷史,理科考生必考物理,再從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中選一門,普通類考生須全部達C等方可參加高考。學業水平測試實行等級計分,分為4個:A、B、C、D。
具體考試時間:
6月7日 (上午) 09:00-11:30 語文(文科加30分鍾) (下午)15:00-17:00 數學(理科加30分鍾)
6月8日 (上午) 無 (下午)15:00-17:00 外語
6月9日 (上午) 09:00-10:40 物理/歷史 (下午)15:00-16:40 化學/政治/生物/地理
江蘇省是全國高考持續時間最長、結束時間最晚的省份
「3+3」
省級應用行政單位:海南。
海南省高考考試共6科目,語文、數學、英語為公共科目,文科生單獨考政治、歷史、地理,理科生單獨考物理、化學、生物。
具體考試時間:
6月7日 (上午) 09:00-11:30 語文 (下午)15:00-17:00 數學
6月8日 (上午) 09:00-10:30政治/物理 (下午)15:00-17:00 英語(含聽力)
6月9日 (上午) 09:00-10:30 歷史/化學 (下午)15:00-16:30 地理/生物
國家出台方案後,而且試點省份的試點辦法出來之後,新入學的高中生開始實施。
6. 201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卷普查試卷地理(1)
201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
讀圖1. 完成1~題。
1. 組成該山體岩石的礦物直接來自
A.地表 B.地殼上部 C. 地殼下部 D.地幔
2. 在岩石圈物質循環過程中,該山體岩石在地球表層可轉化為
A.噴出岩 B.侵入岩 C.沉積岩 D.變質岩
【解析】本組題難度中等,1題對大綱版而言,有超綱的嫌疑,因為大綱版未涉及地球內部圈層結構。對課標版而言,則屬於容易題。1題、據圖可知演示的是火山噴發,火山噴發物包括岩漿、碎屑物質和氣體,這些物質均來自上地幔中的軟流層。 2題、抓住「表層」和「轉化」,岩漿岩可轉化為沉積岩(地表)和變質岩(地下),這道題學生容易忽略「地球表層」而錯選變質岩或者直接看成火山噴發物應該形成噴出岩。
芝加哥是美國五大湖區最大的城市,其位置見圖2。1848年修通聯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運河,隨後興建鐵路並形成以芝加哥為中心的放射狀鐵路網。這段時期,芝加哥工業主要有農產品加工、農具、交通工具等生產部門。1890年,芝加哥人口達到100萬。20世紀上半葉,芝加哥發展以鋼鐵為主導的重工業,並成為20世紀美國最大的鋼鐵工業基地。據此完成3~5題。
3.1848年後,芝加哥成為美國中西部農產品集散中心的主導區位條件是
A.瀕臨五大湖
B.位於美國中西部的中心位置
C.位於密西西比河航運的上游起點
D.位於密西西比河與五大湖的轉運地點
4.20世紀之前,芝加哥的工業活動主要聯系
A.芝加哥周邊農村地區 B.五大湖沿岸各城市
C.美國東北部工業區 D.美國本土
5.芝加哥發展鋼鐵工業最有利的條件是
A.良好的工業基礎 B.便捷的交通運輸
C.充足的勞動力 D.豐富的原料和燃料
【解析】本組題材料來自魯教版教材,難度中等,主要考察學生提取、解讀圖文材料所顯示信息的能力,答案基本都隱含在圖文材料中。3題、從材料中「1848年修通聯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運河,」得出早期以水運為主,結合圖中顯示的芝加哥的位置可推知芝加哥位於位於密西西比河與五大湖的轉運地點。 4題,從文字材料中「這段時期,芝加哥工業主要有農產品加工、農具、交通工具等生產部門」得出,此時芝加哥功能單一 、規模較小、輻射能力有限,應該主要輻射周邊農村地區。 5題,從圖上看,煤鐵都離芝加哥較遠,從文字材料來看,強調芝加哥的交通,故選擇便捷的交通運輸(美國中部水陸交通樞紐)
到2010年底,我國投入運營的高速鐵路約7500千米,圖3顯示我國某段高速鐵路景觀。
據此完成6~8題。
6.為了保持列車高速運行,高速鐵路選線時首要考慮的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地質
C氣候 D水文
7.在平原地區,修建高速鐵路時多採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為了
A 減少噪音擾民 B較少佔用耕地
C 縮短運營里程 D保護野生動物
8.我國高速鐵路網建成後, 下列區段中,民航客運業受沖擊最大的是
A武漢-----廣州 B杭州----上海
C成都----上海 D蘭州-----北京
【解析】本組題目難度不大,屬於容易題,但是8題有點模糊,另外對於山區孩子而言,難度自然較大,而對於東部平原平原的孩子而言,很簡單。本組題體現了學習生活中有用的地理這一新課標理念。
6題、解題關鍵在於影響速度的因素,地形首當其沖,此題區分度非常小。
7題、模擬題中類似題目很多,平原地區人口稠密、人均耕地較少,聯系我國土地政策(切實保護耕地,應該都能選出答案,區分度小。
8題、高鐵在中長途有優勢,航空在長途優勢明顯,公路運輸在短途有優勢,還應該注意兩地之間客流量,杭州----上海距離太短,沖擊較小,成都----上海、蘭州-----北京客運量較小距離較遠,其中成都----上海是最難判斷的。
一般情況下,空氣的密度與氣溫,空氣中的水汽含量呈負相關。圖4示意北半球中緯某區域的地形和8時氣溫狀況剖面, 高空自西向東的氣流速度約20千米/時。據此完成9-11題
9,此時,甲、乙、丙三地的大氣垂直狀況相比較
A甲地比乙地穩定 B乙地對流最旺盛
C乙地比丙地穩定 D丙地最穩定
10.正午前後
A甲地氣溫上升最快 B乙地可能出現強對流天氣
C丙地颳起東北風 D甲地出現強勁的偏南風
11.該區域可能位於
A.黃土高原 B.內蒙古高原
C.華北平原 D.東南丘陵
【解析】本組題較難,主要考察區域定位、等溫線判讀、熱力環流、天氣系統移動等知識。
9題、一般情況下,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垂直方向(下-上)溫差越大,對流運動越強,溫差差越小,氣流越穩定。 由圖可知甲垂直方向等溫線最密集,肯定不穩定;乙地地面與高空溫差不是最大,對流不是最旺盛;乙、丙比較當然是丙地等溫線最平穩。
10題、正午前後應該指當地12點前後,圖示甲地西側高考的冷空氣移至乙地附近,垂直溫差大,而且空氣中水汽豐富(湖泊、材料中「一般情況下空氣的密度與氣溫、空氣中的水汽含量呈負相關」均提示乙地水汽豐富),容易導致乙地產生強對流天氣。
11題、圖中地勢起伏和緩、海拔多在250—500米之間,應為丘陵。東南丘陵大部分在低緯,小部分在中緯(北到長江、南至珠江、西到雪峰山、東臨大海)解題關鍵是海拔。
36.(36分)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各題。(注意: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
黃麻適合在濕熱的氣候環境中生長。收貨的黃麻在水中浸濕後,才能進行初加工以獲取製作麻袋、麻布、紙張等的原料。圖7中甲城市為世界最大的麻紡織工業中心,也是該地區聯系河運和海運的重要港口。圖8為甲城市的氣候資料。
(1) 簡述圖示黃麻產區的氣候特徵。(8分)
(2) 簡析圖示黃麻產區的地形特徵。(6分)
(3) 說明該地區有利於黃麻生產的水文條件。(8分)
(4) 分析甲城市發展麻紡織業的有利條件。(14分)
39題材料二
圖10中甲區域作為軍馬場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面積達到2000多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00米,地勢傾斜平緩,宛若平原。
(2)根據材料二分析甲區域成為優良牧場的自然條件(12分)
(3)根據材料二說明甲區域歷史上一直作為軍馬場的區位條件(除其自然條件外)(8分)
• 1.D 2.C 3.D 4.A 5.B 6.A 7.B 8.A 9.D 10.B 11.D
7.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課標卷模擬試題 地理(一)求解
圖片
8. 201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山東卷)地理試題(一)答案
樓主你要到2013年山東省高考地理回答這個問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