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地理學
A. 語言地理學入門的必讀書籍有哪些值得推薦
語言地理來學入門的必讀書源籍有:
1、Eugenio Coseriu原著、柴田武、賀登崧共譯 1984,《言語地理學入門》,東京:三修社。
2、2003,《漢語方言地理學》,石汝傑、岩田禮中譯,上海教育出版社。
3、中國社會科學院和澳大利亞人文科學院合編 1987,《中國語言地圖集》,香港:朗文書局。
4、柴田武 1969,《言語地理學の方法》,築摩書房。
B. 有關方言地理學的問題
方言地理學(dialect geography)是方言學的一支,研究一種語言在不同地區的差異。過去,「方言學」一詞專指方言地理學,現在,方言學還另有一支即社會方言學,與方言地理學並立。方言地理學是傳統名稱,現在也稱語言地理學、地理語言學或區域語言學。
C. 方言學的區別
方言地理學與社會方言學雖然都研究一種語言內部的差異,但是研究方法內和方向各不相同。比較容明顯的區別有:
①方言地理學通常對一個大地區內的若干點進行調查,以一個點的語言代表一個分區,選出一兩個人為分區的樣本;社會方言學則對分區內某個點進行調查,選出一組人的語言代表這個點。
②方言地理學調查項目一般比較多,社會方言學調查項目通常只有少數幾個。
③在選擇調查對象時,方言地理學專門挑選能說「純粹」方言的人,社會方言學則用隨機取樣的辦法來找調查對象。
④在調查時,方言地理學的調查項目通常脫離語境,所得到的只是正式語體的表達方式;社會方言學則將調查項目放在一定的語境中,而且設法獲得各種語體的不同表達方式。
⑤方言地理學通常將調查結果用文字和地圖表示出來,社會方言學則將調查結果定量化,用統計數字或圖表表示,有時也用規則來表示。
⑥方言地理學在解釋語言的差異時通常從歷史、地理、政治與文化等找原因,社會方言學則從社會與心理找原因。
⑦方言地理學不注重語言變體的研究,社會方言學則以研究變體為其核心。
另外,在表示調查結果,解釋語言差異等方面,方言地理學和社會方言學也有不同。
D. 漢語的方言島現象從地理學上怎麼解釋
方言島的成因
歷史上的移民運動,是形成方言島的直接原因。
(一)軍事移民與方言島的形成
凡是與軍隊或戰爭有關的移民,都是軍事移民。例如,
明朝正統十三年(1448)二月,閩中沙縣鄧茂七舉兵起義,
起義軍數月之間攻克了20多座州府和縣城。次年正月明王朝
急派寧陽侯陳懋為征南將軍,率領京營及江西、浙江等地軍
隊計五萬人,入閩把起義軍鎮壓下去。明王朝為防止起義軍
「死灰復燃」,令陳懋所部留駐延平(今南平市),那些京
師官兵就此定居下來,成為自北而南的軍事移民。500多年
過去了,其後代至今尚有相當部分還在說「土官話」,這就
是南平城區的北方方言島。軍事上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關隘
、城池或河流,歷代統治者都要調遣重兵駐扎把守。民國十
一年(1922)修的《琴江志》載:「雍正六年,福州將軍蔡
,奏請設立福州三江口水師旗營……著在省老四旗之漢軍分
派官丁及眷屬來營。」另據記載,這支水師旗營由13名官員
,30名領催和470名兵丁組成,加上他們的眷屬, 當年到琴
江來的北方人共有140多個姓氏,總人口當在1000人以上。
如今,其後代仍在使用北方方言,形成長樂琴江村北方方言
島。
每逢兵荒馬亂,平民百姓無家可歸,無田可耕,只好背
井離鄉,舉足他遷,這也形成軍事移民。====戰爭時期,福
州淪陷,大批福州人溯閩江而上,內遷南平、順昌等地,很
多人就此定居下來。至今順昌縣的洋口鎮還有「小福州」之
稱,是一個福州方言島。同是抗戰時期,廣東省====內遷韶
關,大批「廣府人」也湧入韶關城區,使韶關城區白話基本
取代「老韶關話」而成為主要的交際用語,但周邊農村仍主
要說「老韶關話」或客家話,城區成了白話方言島。
(二)政治移民與方言島的形成
政治迫害,是引發政治移民的一個重要原因。清康熙元
年(1662),鄭成功收復台灣,以為抗清之基地,但他當年
就病逝。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軍統一了台灣,鄭成功
的親屬開始受到清廷的政治迫害,其中的一支潛回大陸,隱
居於閩南漳浦縣沿海。旋被發現,復逃遷到閩侯縣西台村。
至今,這帶鄭氏居民都還在說他們自稱為「下南話」的方言
。又如,四川的官話方言,是元末明初湖廣的大規模移民帶
來的,其中部分原因也與明====的政治迫害有關。
E. 從地理學角度分析井岡山,南昌,九江三地方言不同的原因
井岡山靠近湖南,方言偏湘語,而南昌、九江、在江西省中部並且距井岡山較遠,偏重與贛語!
F. 方言屬於不屬於文化地理學理論范疇
不相搭啊。
文化地理學,屬於人文地理學的亞分支。
方言,則是屬於人文地理學的另一個分支,方言地理學,也叫語言地理學。
G. 漢語有哪七大方言的地理分部情況
分布情況
(1)華北方言,通行於京津兩市及東北三省,河北、山東及河南(除回信陽地區)六省。答其中吉林、遼寧、黑龍江三省方言最接近北京話。
(2)西北方言,通行於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古、寧夏一部分、青海一部分及新疆等六省一區。
(3)西南方言,通行於四川、貴州、雲南重慶三省一市及湖北大部分。湖南、廣西北部邊沿地區。
(4)江淮方言,俗稱下江官話,通行於長江、淮河中下游,包括湖北、安徽、江蘇、江西部分沿江地區。
此外,晉語在山西大部以及陝西北部、河北西部及南部、河南北部、內蒙古中西部使用,以太原話為代表,有入聲韻。其白讀系統與典型的官話截然不同。有不少學者將其歸於官話,有人認為應當獨立,不過晉語與其它官話的差別比起閩語中相鄰兩縣甚至兩鎮的差別都甚小。
H. 方言學的與語言學其他分支的關系
方言學與歷史來語言學一源向有緊密的關系。方言地理學一開始就是為了驗證 19世紀新語法學派的語音演變無例外這個假說。它的研究結果後來也被用來構擬早期語言並說明它如何分化。社會方言學的一個主要研究目的是提出一個可能性較大的語言演變模式。方言學與普通語言學也有些聯系。在過去,方言地理學與結構語言學可以說是基本上各自獨立進行研究。然而,社會方言學的基本出發點之一是建立一個符合語言實際的、適用於社會交際的語言理論,它反對F de索緒爾以來讓語言研究與社會交際脫節,以致脫離語境或光憑語感的語料而建立起來的理論。
I. 研究方言學的語言意義
二、學習和研究語言的價值
以聲音表意義的語言是人們感受和認識自然現象和社會生活的思維結晶。任何語言系統當中的一句話、一個詞語,不管是形象性的還是抽象性的,都蘊涵著、概括著一定的社會內容,因而都具有多方面的研究價值。語詞和語句除了其作為語言單位所體現的語言學研究價值之外,還有其所概括的社會生活內容所顯示的社會文化學研究價值。在語言學習和研究的過程中,除了可以看出使用它的民眾的言語方式、思維方法之外,還可以看出使用它的民眾所具的認識水平、思想感情、聰明智慧以及與此緊密聯系著的價值取向和審美觀念。學習和研究語言就是認識人類、認識世界的重要活動,也是人提升自己的基礎性的生命活動之一。
三、學習和研究方言的意義
1、方言是民族語言的根基,點方言是民族語言根基的根基。
人類語言是各種民族語言的概稱。抽象的人類語言是不存在的。人類語言只能表現為一個個具體的民族語言,而每一種民族語言都是各該民族的多種方言的總匯,因而方言便是民族語言的根基。因為每一種方言都是由很多自成系統的點方言匯集而成的語言體系,所以點方言便是民族語言的根基的根基。有很多人(包括很多著名的語言學家)說「方言是民族語言的變體」,這顯然是一種顛倒了本末關系的說法。如果說民族語言是一個大海,各地片方言是匯入語言大海的一條條河流,那麼,一個個點方言就是一條條語言支流的源泉。任何民族語言體系都是開放的體系,它總是不斷地從各個方言體系中吸收著營養,才能形成了有生命力的民族共同語。若干萬年以來,在一個民族當中,盡管發生過許許多多的矛盾斗爭,政治、經濟、生產、生活、文化等等方面都會有分分合合的情況發生,但是,在語言運用方面總是趨同的、融合的情況遠遠多於疏遠的、分離的情況。甚至不同人群之間的矛盾斗爭、競爭、競賽越多越激烈,彼此之間的語言交際就越迫切,因而語言的交流、融匯速度越快。這是語言無區別地服務於人際交流的本質決定了的。此一個點方言中融匯有其它點方言的成分,這是人群溝通交流的自然結果。許多點方言匯成民族語言,跟涓涓細流匯成江河湖海是一個道理。
2、學習和使用母語方言是人的生存活動的基本需要。
語言是人人應該具備的思維工具和表達工具,學習和運用語言是人生而為人的一項極為重要的生命活動。毫無疑問,做人先要學說話,學的、說的首先就是母語方言,而後才是其它方言和通語。做事交際必須會 用語言,用的首先也是母語方言,而後才是本民族通語和其它民族的語言。一個人的聰明才智首先是從方言當中學習來的,其創造性智慧也往往是首先藉助方言思考出來的。不言而喻,對任何一個人來說,學習和使用母語方言都是與生俱來的天然的生命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而可以說是人的生存活動的一項基本需要。
3、方言是一個地區的歷史文化的活化石、活古跡。
方言是一個地區的民眾所使用的語言,必然負載著該地區的社會歷史文化內容,因而具有多方面的文化研究價值。
從群體智慧的形成和發揮的角度來看,方言所起的文化負載作用也是其它物質的和非物質的載體不可比擬的。僅僅是方言土語所傳承的古代詞語,就包含著非常豐富的民族歷史文化內容。方言土語可以說是顯現於民眾口頭上的「活化石」、「活古跡」。從某個角度來說,它是比從地下發掘出來的和在地面上能看見的歷史古跡更重要的「歷史古跡」。它不僅能證實、說明、豐富地上留存的和地下挖掘的古跡所說明的歷史內容,而且還能證明許多後者沒有或不能說明的多種社會歷史文化問題。至於說方言概括民俗、表現民俗、鞏固民俗、解釋民俗、傳承民俗所起的作用,那更是其它任何物質的和非物質的載體都不能比擬的。這些都是不言而喻的事實,而不是什麼深奧的理論。
毫無疑問,一個地區民眾的物質創造和精神創造活動的過程和結果都會反映在本地區的方言之中。例如,西王人可以用自己的方言對本地人從過去到現在的一切生產勞動創造、社會生活狀態、精神生活內容作出准確而細致的描述和解釋。換句話說就是,西王方言可以對西王人的一切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發展的歷史和現狀作出圓滿的、恰如其分的解說,可以幫助西王人更好地去創造新的生產、生活,這個作用是其他任何非語言事物都不能代替的。
某地方言幾乎承載了該地區歷史文化的全部信息,並且集中地具體地突現著該地區文化的地域性、歷史性、豐富性和創造性,全面地反映著該地區廣大民眾的基本的認知方式和認識成果,集中體現著該地民眾的聰明智慧,明白地顯示著該地區文化發展的來龍去脈,因而就成了一個地區的最為重要的文化標志。
4、方言文化預示著並且決定著整個民族文化的發展水平和方向
如前所述,人類語言文化存在於而且也只表現為一個個具體的民族語言文化。各個民族的語言文化又都是由一個個具體的點方言文化匯集而成的語言文化體系。方言文化不但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