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師教育教學總結
Ⅰ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導讀] 當代教學改革的主題是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突出學生的自主性和研究能力的培養。教師是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的引路人和領航員。
郭丹
摘要: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已經成為擺在教師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在本文中,筆者結合自身的經驗,總結 出五個方法,希望與同行探討。
關鍵詞:高中地理;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方法
當代教學改革的主題是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突出學生的自主性和研究能力的培養。教師是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的引路人和領航員。任何時候都需要教師的適時有效的指導,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處於主體地位和積極狀態。
高中地理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很強的綜合學科。新教材無論從知識的編排上,還是插圖的設計、活動安排順序及活動方式上都體現出對學生能力培養、學法指導、自主探究精神的重視和推崇。教師應如何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運用多種方法,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德國教育學家第多斯惠曾經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醍、鼓舞。」所以要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習成為一個能動的過程。這就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構建民主和諧、平等參與的師生關系。
2.運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增強課堂的感染力。
3. 豐富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師要隨著教學內容的變化,靈活地應用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如在必修一中,筆者經常穿插演示法,在講到自轉運動產生晝夜交替時,學生用發亮的燈泡表示太陽,用地球儀演示晝半球和夜半球,並在地球儀上標出晨昏線。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又激發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4.運用多媒體教學,增加地理學習的趣味性。
在學習完地球的運動一節後,筆者請學生說出自己的生日,然後利用多媒體描述當天太陽直射點的大致位置、運動方向、晝夜長短的情況以及變化趨勢。這樣的演示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還及時鞏固了學習內容。
5.聯系最新地理學科的研究信息或地理現象。???
6.聯系國際國內時事政治材料,突出學科的廣泛性和實用性。
7.運用一些巧記的方法,引發學生的興趣。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二、動手畫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地理是一門特殊的學科,常常需要把具有時空和地域因素的復雜事物表示出來。地圖是地理學的重要工具,在中學地理教學中,教師應充分運用地圖的主體性,引導學生看圖、填圖、畫圖、用圖,培養學生的空間概念和空間想像力,使地理課更加充滿「地理味」。所以,教師要想讓學生根據課文中的描述和看到的現象畫出示意圖,學生就必須對學習的材料進行積極地加工,把所學的信息和自身的知識經驗聯系起來,這樣,他們手中的圖,就是他們積極思維的結果。如在講地球公轉與季節一課時,筆者先帶領學生讀課文,再根據多媒體演示地球公轉的現象,在紙上畫出二分二至日地球的側視圖和極地俯視圖。然後用視頻展示儀展示學生的作圖,找出錯誤,有針對性地講解。這樣,既能鍛煉學生觀察和組織材料的能力,又能培養學生讀圖、看圖、作圖的能力。?
三、剖析地理原理,指導學法?
自主學習不同於自學。自學是沒有教師指導,自己獨立學習。而自主學習有賴於教、學雙方的良性互動,需要教師經常組織、啟發、點撥、引導和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只有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才能逐步培養起來。
1.學會提煉規律?
在高中地理學習中,有關地理規律的內容很多,例如,正午太陽高度角的緯度分布規律、氣候類型分布規律、洋流分布規律、陸地自然帶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規律等,教師如果能引導學生對地理事物進行空間分布、時間分布或演變方面的規律提煉,那麼,將有助於學生歸納能力和思維水平的提高。?
在講授太陽直射點的位置與晝夜長短變化的關系時,筆者帶領學生總結出以下規律:(1)太陽直射點在哪個半球,哪個半球就晝長夜短;當太陽直射點在赤道時,全球晝夜平分。(2)太陽直射點向哪個半球轉移,哪個半球的晝就變長。?
2.學會學法總結
學生要善於對習題進行歸類分析,揣摩答題思路,總結解題規律,掃除思維障礙,從而找出每一類問題的思維方法和解題方法。
例如,日照圖圖形變化多,情境變化大,知識跨度廣,是學生學習的難點。教師如果能夠引導學生進行解題方法的提煉和實際的應用,那麼,日照圖也可以變得很容易。學生通過討論,最後歸納出日照圖解題時應該抓住以下幾點進行思考:(1)圖中隱含條件的判讀: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經線為正午12點。(2)晨昏線和晨昏線與赤道的交點的判斷。(3)日期界線的判斷。在解題中,學生如果能夠抓住以上幾點作為思維的切入點,解題的思路也就很容易打開了。
四、啟發思維方式?
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能夠對學生有意識地進行地理思維能力和思維方式的訓練,並不斷引導學生思考,則能夠促進學生站在一定的高度看問題,或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分析問題。在這種思維過程中,學生不但能夠發現思維中存在的問題,而且其思維品質能夠得到很快的提高,進而幫助學生逐步擺脫僵化的思維模式,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和良好的思維習慣。?
例如,筆者在講恆星日和太陽日時,是這樣啟發學生思考的:(1)為什麼太陽日大於恆星日?(2)每一個太陽日,地球都是自轉360°59′嗎?(3)若其它條件不變,而公轉(或自轉)方向與現在相反,恆星日和太陽日的大小關系將怎樣?
五、整合知識,建立地理認知結構
學生能夠建立起一個良好的地理認知結構是進一步培養學生地理學科能力的基礎和前提,是對學生地理思維能力的培養過程。靈活地運用知識,建立知識線索,搭建知識間暢通的渠道,是建立地理認知結構的必要步驟。
在具體操作時,教師可以在每一單元學完之後,幫助學生總結本單元知識結構,逐步實現知識向技能化、能力化發展,加強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
總之,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有很多,還需要教師的努力與探索。
(作者單位:遼寧省盤錦市盤山縣第二高級中學 124100)
Ⅱ 2018高中地理教研組工作總結
地理基礎知識和數據的強化記憶,對地理知識必要的儲備。,在本學期的教學過程中穿插回憶上學期的世界地理知識,讓學生對世界地理能有系統的和,也為今後地理知識的學習打好基礎。
Ⅲ 高中地理教師新手選用什麼教參好要知識點總結全面,講解詳細的,做好還有上課方法講解的~~~O(∩_∩)O謝謝
與教材配套的教參最實用。但是教參僅僅是參考,教師千萬不要被教參束縛回,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答生實際情況(生活經驗)、教師自身特點設計最切合實際的教學設計。教師的閱讀面要廣泛一些,不僅讀地理,也要讀地理教育,甚至一般教育學都要涉及。
Ⅳ 中學地理教師如何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第一..自己得懂得地理這方面的知識..這點毋庸置疑..要麼學生問你剛果在哪你都不知回道..還有什麼資格當地理老師呢答?..
第二..適當的讓學生自己去學習.了解..課前布置點什麼預習之類的小作業..讓他們自己先了解..課上再與學生們探討..
第三..知識點這類需要記憶的..板書盡量用"點"的方式去寫..就比如說1.2.3這類的..方便記憶..我們老師就這么教我們的..
第四..盡量把枯燥的東西生動化..
差不多了...
Ⅳ 如何提高高中地理教師的專業成長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新教材的使用,地理教學在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各方面與傳統教育教學相比發生了很多變化,對高中地理教師的專業成長提出了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