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地理教學論
(1)地理教學目的的確定必須有一定地理學的基礎理論;(2)地理課程種的地理學內容是地理教學論研究的最實質性的要素;(3)地理教師是地理教學活動中關鍵性因素
⑵ 學科教學(地理)與課程與教學論(地理教學論方向)
你是要當中學老師還是要做科研呢,為什麼不繼續學自己的專業?
⑶ 華中師范大學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學科教學(地理)專業的考試科目「849地理教學論」的指定教材是什麼
課程與教學論
《新理念地理教學論(第二版)》李家清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社2013年
《自然地理學》伍光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人文地理學》王恩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⑷ 地理教學論的參考書目有哪些
《地理教學論》是高等師范院校地理專業本科生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版程。《地理教學論》的權科學屬性決定了它屬於教育科學的范疇。它是一門應用理論教育科學。學生通過《地理教學論》的理論學習,並聯系、參與中學地理教育實踐,從多方面提高自己的師范素質,提高自己從事中學地理教育的能力,初步掌握中學地理教學的基本規律,培養自己熱愛地理教育、獻身地理教育的思想情操,為從事中學地理教育打下堅實基礎。
⑸ 地理教學方法
按大抄綱的知識點,第一遍學習的時候要注重把一些關鍵知識點講給學生們聽,第二遍的時候要把每章沒節的只是點串起來,比如我們在學完大氣圈和水圈等等之後可以把兩個一起來講一些知識點的關聯,這樣可以加深記憶,對知識點的理解更透徹
⑹ 陳澄的華東師范大學教授
任全國地理教學研究會理事長、中國教育學會理事、國家基礎教育地理課程標准研製組組長、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基礎教育教材審查組組長、教育部師范教育司繼續教育教材審查委員、上海市地理教學研究會理事長、上海市教育考試院高考命題專家組地理學科組組長、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教學研究室青年教師課題評審委員、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義務教育地理教材主編。 1966年畢業於華東師范大學地理系
1967年赴黑龍江省伊春市友好林業局工作
1982年在華東師范大學地理系研究生畢業獲理學碩士學位
1983年任華東師范大學地理系講師
1992年任華東師范大學地理系副教授
1996年任華東師范大學地理系教學副系主任、地理教育研究所所長、教授
2002年任華東師范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博士生導師 1. 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項目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准研究與制訂,2000年~2001年,負責人之一,總經費40萬。
2. 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項目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准研究與制訂,2001年~2003年,負責人之一,總經費40萬。
3.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項目上海市二期課改義務教育地理教材編寫與研究,2001年~2006年,負責人、主編,總經費30萬。
4. 國務院學位辦公室項目在職教育碩士(地理)培養方案及教學大綱研究與制訂,2000年,負責人,經費2萬。
5. 上海市教育考試院項目上海市高考、會考考試大綱及考試說明、樣題研製,2002年~2006年。 《地理教學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主編。
2. 《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准(實驗稿)解讀》,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主編。
3.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准(實驗)解讀》,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年,主編。
4. 《中學地理教育實習》,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主編。
5. 《地理教育測量與評價》,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主編。
6. 《地理教學論與地理教學改革》,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主編。
7. 《地理課堂教學設計》,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主編。
8. 《地理課堂教學技能訓練》,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主編。
9. 《地理學習論與學習指導》,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主編。
10. 《地理典型課示例》,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主編。
11. 上海九年義務教育《地理》教材系列(課本、地圖冊、練習冊、教學參考、光碟),上海教育出版社、中國地圖出版社、中華地圖學社,2004年~2006年,主編。
12. 「地理表象、概念、原理及其層級關系」,《地理教學》2000年第二期。
13. 「高中地理新課程的框架結構」,《地理教學》2004年第九期。
14. 「高中地理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地理教學》2004年第十期。
15. 「高中地理新課程的『課程目標』簡析」,《地理教學》2004年第十一期。
16. 「多媒體地理教學軟體設計」,《華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8, 與段玉山合撰。
17. 「中國的地理基礎教育問題研究——兼論我國中學地理課程標準的目標與內容結構」《地理研究》2001年第五期,與樊傑等合撰。
18. 「計算機網路地理課程內容的選擇」,《課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六期,與蘇小兵合撰。
19. 「著眼可持續發展構建高中地理新課程——高中地理新課程解析」,《中國教育報》2005年12月16日第五版,與劉蘭合撰。
20. 《新編地理教學論》,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主編。
21. 《地理新課程教學與案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主編。
⑺ 談談地理教學論的理論基礎有哪些
地理學的,教育學的,心理學的,最少有著三方面的。
⑻ 袁孝亭 《地理課程與教學論》和陳澄 《新編地理教學論》的東北師大地理科學本科生的期末考的重點~~
問上一屆的學長學姐咯
⑼ 地理教學論中編寫教案的"教學過程"部分時應注意些什麼
一、地理教學設計的本質
是把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進行應用和轉化,指導地理教學實踐的過程。因此,地理教學設計是一種應用科學,就是把教育、教學、學習理論、教育技術論、地理教學論與地理教學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在這個意義上講,地理教學設計也是一門設計科學。地理教學設計的本質在於決策、問題求解和創造。地理教學設計要應用大量的科學理論和已知的教育、教學規律去創造性地解決新的教學問題。
二、地理教學設計的功能
1、地理教學設計的基本涵義
教學設計:調查分析教學中的問題和需求,確定目標、建立解決問題的步驟、選擇相應的教學策略和教學資源,去完成目標,並分析、評價其結果,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教學本身是圍繞著學習展開的,教是為學服務的。為學習而設計教學即意味著不能僅僅考慮教師教得方便、教得精彩、教得舒暢,而是把學習與學習者作為焦點,以教導學、以教促學 。教學設計是為了更多地思考學生如何『學』,即以學生求知需求為主線,追求教師和學生面對知識共同探討、平等對話。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力求貫穿兩條線索: (1) 學生的『學』(感受、質疑、鑽研、討論、聯系等) (2) 教師的『教』(質疑、交流、爭鳴、釋疑、歸納等) 通過教師對學生的思維訓練、情感體驗和人格熏陶交織在一起
只要我們堅持「為學生學習而設計」「為學生發展而教」 就很容易處理好教學設計與課堂操作的關系,我們就會對課堂中新「生成」的問題和探究有更多的首肯和鼓勵 2、
地理教學設計的功能
(1) 有利於地理教學工作的科學化 (2) 有利於現代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的結合
(3) 有利於強化學生學習的「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地理科學思維習慣,
提升學生的地理能力
(4) 有利於電化教育的開展,提高現代教學媒體的使用效率
三、教學設計與傳統備課的區別
首先,地理教學設計是以包括地理教學論在內的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為指導,而不僅僅依賴教師的教學經驗
其次,傳統的備課主要強調地理知識的傳授,地理教學目標具有單維度,平面型的特點。地理教學設計是以知識、技能的獲得與學會學習、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為目標,能全面落實新課程的培養標准
第三, 地理教學設計要求深入分析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效地促進學生發展,目標合理,符合「學情」。傳統備課時提出的教學目標,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往往重視不夠,甚至忽視
第四,地理教學設計重視教學過程的設計,重視「過程與方法」,重視教師的「教」,更重視學生的「學」,體現教與學的雙主體。傳統的備課往往注重「教法」設計,對「學法」關注不夠
第五,地理教學設計注意充分利用地理教學信息和地理教學媒體,重視反饋功能,體現教學信息的雙向性,因材施教。傳統的備課在地理教學信息的傳播設計上,往往是單向性的,封閉性的。
總之,地理教學設計與傳統的地理備課相比, 更新了教學觀念,能體現大教育觀、學生觀、教與學的辨證觀、知識與能力統一觀、評價觀。 四、編寫地理教學設計時應注意的問題 (一)應重視研究地圖教學
在中學地理教學過程中,使用多種地圖,如教學掛圖、中學生地圖冊、插在課本中的地圖和填充地圖等。地理教師在編寫教學設計時,應該認真研究學生認識地圖的思維特點
(二)要注意小結、承轉與總結。在設計新教材部分時,要注意對各部分進行小結,問題與問題之間要注意承轉,新課內容結束後要注意歸納總結 。 此次運城之行,我才終於明白什麼是教學設計,如何設計好地理課堂教學以及如何把新課程的教學理念應用於我們的課堂教學.王小冬老師尤其強調了在教學設計中的最後一步教學反思,她認為教學反思在我們每一個教師的成長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她給我們例舉了很多她自己在作為教師時寫過的教學反思,讓我感觸很深,應該說很多時候都是真情的流露.所以,在最後,王老師千叮嚀萬囑咐我們年輕教師一定要做好教學設計,寫好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