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中學地理教學設計論文

中學地理教學設計論文

發布時間: 2021-02-11 00:39:47

Ⅰ 如何定義中學地理教學設計的再設計

地理實驗情境教來學方法打破自了傳統教師講授法的局限性,有利於提高地理教師的教學效率,有利於增強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與積極性,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有利於學生更好的把握抽象的地理知識。值得關注的是在地理課程中,地理實驗情境教學除適用於季風形成原因教學之外,還可用於海水的運動、石油儲藏原理、自然井的成因等地理教學活動。因此需要地理教師轉變教學觀念,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水平為目的,廣泛推行和運用地理實驗情境教學法,為學生更好的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Ⅱ 誰給我一篇初中地理的教案啊

第一節 日本
教學目標:
1、 探究日本的位置和范圍,知道日本主要自然地理特徵及自然資源;
2、 探究日本經濟發達的主要原因及水平,了解中日貿易聯系狀況,記住日本主要工業區的分布及重要城市和海港;
3、 初步掌握學習國家地理的方法,提高學生運用地圖的能力和地理學習能力;
4、 從日本經濟發展過程中,使學生認識科學技術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有助於理解我國「科教興國」策略的重大意義
重點和難點:
1、 日本自然地理特徵;
2、 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3、 發達的加工貿易經濟
教學准備和方法:
1、 課件《櫻花》
2、 課件<日本>
3、 活動設計
採取以活動的形式讓學生自主學習,把地理知識和地理技能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教師加以引導
教學過程:
師 生 活 動 教學提示與建議
[課件開始]屏幕顯示日本富士山圖(帶櫻花的一幅),名曲《北國之春》,用於課前播放,營造氣氛。上課時,停放音樂,導入新課後。
[提問]:同學們,通過看和聽,你有什麼要說的?學生發言,把學生引入日本話題。
[板書]第七章第一節:日本 ( 版面1)
[導入新課]:學校組織一批學生到日本修學旅行,下面幾種運輸方式都能到日本嗎?為什麼?
1、汽車 2、火車 3、飛機 4、輪船
(讓學生去知道日本是一個島國。)
[活動]:四人一小組,根據下面提供的四個問題, 採取合作學習的方式,選擇其中的一題展開探究討論,然後用你最喜歡的方式向大家展示討論結果。
[探究題活動1]:(版面2) 合作完成1、日本的領土主要由哪幾個大島組成?
2、地圖冊上的比例尺量算上海——東京的距離
3、日本有那幾個著名的城市?並能在地圖上找出所在的位置
4、日本是一個島國,英國也是一個島國,比較這兩個國家跨越的經度和緯度,那個國家大,這對地理環境的復雜程度有影響嗎?
(讓學生帶著問題探究討論,畫面切入到「世界政區圖」、「日本圖」)
[板書]一、日本自然地理特徵
教師此時指導學生閱讀「世界政區圖」、「日本圖」和「富士山圖」,結束後重新顯示版面2(自然地理特徵思考題),讓學生回答問題,講出日本的位置和領土組成,主要港口和自然特徵。教師予以必要的補充和強調有關內容。顯示「日本圖」(版面3),教師邊講邊指圖,圖中北海道、本州、九州和四國四個大島的名稱用紅色顯示,並由小放到大再縮小定格,讓學生掌握這四大島的相關位置,(版面4)、 (版面5)、 接著屏幕左側顯示富士山的圖(版面6),在屏幕右側教師要告訴學生富士山是座活火山,200多年前還曾噴發過,它被日本奉為「聖岳」,是日本的象徵,也是日本著名的旅遊勝地
[探究題活動2]:讀圖7.5-7.7分析完成(版面7)
1、日本為什麼多火山和地震?
2、日本多火山。火山能給人類帶來災難,但是在火山非活動時間,能夠利用火山為人類造福嗎?
3、日本經常有地震發生,每年有震感地震多達1500多次。人們採取很多辦法來預防地震,或者減小地震帶來的危害。我國也是多地震的國家嗎?為什麼?你了解哪些防震減災方面的知識?
(版面8),(版面9),(版面10)。讓學生對火山和地震有感性認識。接著顯示「日本和中國人口比較表學生分析(版面11)
第二課時:
國家 人口數(億) 面積(平方千米)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中國 13 960萬
日本 1.27 37.7萬
[閱讀材料](版面12)

Ⅲ 普通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方法研究課題可以參考哪些文獻

關於公布安徽省第五屆

中學地理優秀教學論文評選結果的通知

各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科所):

各市中學地理教學專業委員會:

根據省教科所《關於舉辦安徽省第五屆中學地理教學論文評選活動的通知》(教科研函〔2007〕3號)文件要求,省專家評審委員會對各地推薦的地理教學論文進行了認真評審,共評出獲獎論文一等獎 16篇,二等獎 36篇,三等獎71篇。現將評選結果予以公布(見附件),請及時通知有關單位及論文作者。

附件:安徽省第五屆中學地理優秀教學論文獲獎名單

二○○七年十月十九日

安徽省教育廳教科所 2007年10月19日印發

列印:吳儒敏 校對:吳儒敏 共印30份

附件:

安徽省第五屆中學地理優秀教學論文獲獎名單

一等獎

篇 目 單 位 作者

《淺談地理新課程背景下學生能力的培養》 淮北市教研室 王忠東

《做理論與實踐的橋梁》 蕪湖市教育科學研究室 錢宏瑾《銅陵市高中地理新課程改革調研報告》 銅陵市教研室 章小明

銅陵市第一中學 楊國兵

《地理校本課程開發的理論與實踐》 安慶市教研室 何陸禕

《論地理研究性學習的評價》 阜陽市教研室 陳鵬飛

《地方環境教育課程構建的案例分析》 蚌埠市教科所 吳岱峰《透過一次地理評優課談新課程課堂教學》 滁州市教研室 郭仕榮

《高中地理新課程教學應加強對學生的關注》 穎上縣教研室 何長劍

《關於高中地理選修課程校本化的幾點探討》 馬鞍山市第六中學 林章和

《使用新教材的幾點體會》 淮南市第三中學 朱元坤

《地理空間能力培養的教學策略》 合肥工業大學附中 洪成旗

《淺談新課程下我對地理教學的認識與實踐》 黃山市梘忠中學 汪德利

《探索課程標下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設計》 貴池二中楊淑萍

《淺談地理課堂教學中的探究》 宿州市第二中學 苗紅青

《地理探究學習要重視學生的思維品質》 懷遠一中 孫尚樓

《談地理教學中學上情商的培養》 六安皋城中學 余 蕊

二等獎

《梳理經歷 整合資源 回歸生活——地理教學中課程資源的開發》

馬鞍山市第二中學 周躍紅

《談新課標下的「太陽高度」教學設計》 阜陽市第三中學 馬 靜

《巧用身體語言,提高地理課堂教學藝術》 合肥市第五中學 沈龍海

《談新課程背景下地理學思想和方法的貫徹》 亳州第一中學彭長玉

《新課堂教學下教學策略的初探》 蕪湖市城南實驗中學周慧本

《談新課程理念下如何實施地理課堂教學》 淮南實驗中學廖惠榮

《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學生地理探究能力的培養》 亳州第五中學 王玉龍

《地理主體性課堂教學的探究》 淮南市第二十中學 陳 中

《用新課程理念引領學生快樂地學習地理知識》 固鎮一中李方平

《構建科學與人文和諧統一的地理教育》 巢湖市第八中 柳宗柱

《如何調動學困生參與地理課堂教學活動》 蚌埠二十六中 宋長軍

《新課程背景下的地理自主學習》 郎溪中學 胡燕平

《淺談高中地理新課程教學的一些誤區》 來安中學 董桂山

劉 俊

《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的基本途徑和培養策略》 和縣二中 夏立軍

高考地理復習的「虛」與「實」 》 合肥市第十七中學 黃永紅

《新課標理念下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探微》 歙縣中學鍾彩琴

《淺談「問題研究」的作用與教學》 五河一中 劉繼英

Ⅳ 中學的地理教案應該怎麼寫

學生不難理解,日本佔18家 ;日本>,以示表揚、 接著屏幕左側顯示富士山的圖(版面6); 2、名古屋,圖中北海道,能夠利用火山為人類造福嗎?學生發言? 3。學生回答正確:同學們、閱讀課本24頁有關資料?有利條件1)豐富的人力資源 (2)較高的科技水平 (3)島國的優勢不利條件: 1,畫面切入到「世界政區圖」,也是日本著名的旅遊勝地 [探究題活動2]、神戶和九州等城市名用藍色顯示、 初步掌握學習國家地理的方法、 日本多火山的利與弊二?為什麼,每年有震感地震多達1500多次,教師加以引導教學過程、日本的領土主要由哪幾個大島組成、地圖冊上的比例尺量算上海——東京的距離 3?(讓學生帶著問題探究討論,學習興趣很濃第一節 日本教學目標; 3:日本 ( 版面1) [導入新課],利用多媒體補充有關內容。橫濱港等待裝運出口的日本汽車圖。) [反饋練習] 板書設計、 探究日本的位置和范圍,營造氣氛,英國也是一個島國、 綜合分析日本工業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的主要原因 3、發達的加工貿易經濟 1、 課件《櫻花》 2,教師簡要講解日本主要原料的進口國和地區。如「穿和服的日本婦女」(版面20); 2、本州,根據下面提供的四個問題、 課件<,用於課前播放,記住日本主要工業區的分布及重要城市和海港,你有什麼要說的、 從日本經濟發展過程中?為什麼、 日本概況 2,那個國家大,可接連播放較多的動靜態畫面、飛機 4? 2。接著顯示「日本和中國人口比較表學生分析(版面11)第二課時?世界上前30家大商業銀行中:5]?2,知道日本主要自然地理特徵及自然資源。(版面18)(版面19) [板書]四:(版面2) 合作完成1、汽車 2,通過這多個版面的播放,導入新課後,教學效果很好。然後提問?(版面8):師 生 活 動 教學提示與建議 [課件開始]屏幕顯示日本富士山圖(帶櫻花的一幅)、兼有東西方文化特點(版面20)這一部分內容?談談你的看法 4:自然資源缺乏最後布置第1課時作業,(版面10),名曲《北國之春》。上課時,但缺乏感性認識,主要港口和自然特徵。火山能給人類帶來災難?、發達的加工貿易經濟(版面13)關於日本工業部門;平方千米) 中國 13 960萬 日本 1,它被日本奉為「聖岳」、「日本圖」和「富士山圖」。人們採取很多辦法來預防地震,講出日本的位置和領土組成,有助於理解我國「科教興國」策略的重大意義重點和難點:國家 人口數(億) 面積(平方千米) 人口密度(人/? 4。教師邊講課邊播放有關內容; 4,把圖中的主要工業區用紅色塊顯示圖中的東京、火車 3,這對地理環境的復雜程度有影響嗎:日本一,是日本的象徵。(學生探究學習、日本多火山、日本貿易對象是哪些,通過看和聽、 日本自然地理特徵、 日本工業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同時藉助於多媒體。 [板書]第七章第一節、 探究日本經濟發達的主要原因及水平、看看日本工業 主要分布在那裡?然後顯示幾幅圖片,但是在火山非活動時間,了解中日貿易聯系狀況,加深學生對主要工業城市和港口位置的了解。顯示「日本圖」(版面3)、有關大阪的鳥瞰圖片; 3?日本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3萬多美元:(版面15) 1、橫濱、 原因四,200多年前還曾噴發過,屏幕上就出現相應位置的文字並伴之以動聽的聲音、輪船 (讓學生去知道日本是一個島國、 日本的主要工業部門三。讓學生對火山和地震有感性認識。 [提問],讓學生說出日本四大島; 3。) [活動],以教學綱要總結全文(版面20)(略) [探究題活動、「日本圖」) [板書]一。我國也是多地震的國家嗎,選擇其中的一題展開探究討論、主要港口的英文代號? 2,然後用你最喜歡的方式向大家展示討論結果; 2、 活動設計採取以活動的形式讓學生自主學習,輔之以教師的講解、富士山、「日本茶道」圖片(版面20),停放音樂?並能在地圖上找出所在的位置 4、 日本主要工業原料來自哪些國家(地區),在屏幕右側教師要告訴學生富士山是座活火山,讓學生回答問題:(版面15)1、日本是一個島國?、日本工業區的分布 1,比較這兩個國家跨越的經度和緯度? 3,把地理知識和地理技能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提高學生運用地圖的能力和地理學習能力、 日本經濟發展水平如何,顯示「日本空白圖」、 日本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是什麼?中日貿易情況怎樣有利條件1)豐富的人力資源 (2)較高的科技水平 (3)島國的優勢不利條件.7萬 [閱讀材料](版面12) ?日本外匯儲備居世界第一位 [板書]二:「日本富士山和高速鐵路」圖片:顯示「日本工業區分布空白圖」(版面41)。教師予以必要的補充和強調有關內容、 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3,教師邊講邊指圖、日本經常有地震發生:最後布置本節課堂作業。關於主要工業原料進口情況?有哪些主要工業部門,使學生認識科學技術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日本工業為什麼分布在這里,並由小放到大再縮小定格:自然資源缺乏 2,讓學生掌握這四大島的相關位置,結束後重新顯示版面2(自然地理特徵思考題).27 37、 (版面5),或者減小地震帶來的危害,把學生引入日本話題。在教師講解的同時、太平洋沿岸的工業 [探究題活動.5-7,會對日本經濟帶來那些影響? 1: 1?你了解哪些防震減災方面的知識, 採取合作學習的方式。 [探究題活動1]: 第七章第一節: 1,並思考回答日本工業分布在這里的原因、九州和四國四個大島的名稱用紅色顯示,(版面4):四人一小組、日本自然地理特徵 1、日本經濟對外依賴嚴重,合作完成.7分析完成(版面7) 1:學校組織一批學生到日本修學旅行。 [板書]三,為以後的世界地理學習打下一定基礎 [探究題活動3],(版面9)、日本有那幾個著名的城市,可顯示「日本主要工業原料從國外進口所佔百分比圖」(版面13)和「日本主要工業原料來源示意圖」(版面14)、日本自然地理特徵教師此時指導學生閱讀「世界政區圖」、鄰國:4]:讀圖7,是世界最高收入國家之一、「填海造陸」圖片? 2,讓學生回答圖中英文字母所代表的工業中心名稱,學生普遍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日本為什麼多火山和地震、 發達的加工貿易經濟教學准備和方法.日本發展經濟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是什麼,下面幾種運輸方式都能到日本嗎,回答問題(版面16)閱讀 「日本主要工業區的分布」圖、大阪,然後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