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新教學地理
⑴ 廣東的初中地理教材是什麼版本的
汕頭的是湘教版,廣州的好像是人教版
⑵ 廣東地區學地理專業較好的學校是哪間啊
中山
⑶ 廣東省教育考試院的地理位置
廣東省教育考試院辦公地點:廣州市中山大道69號
⑷ 如何實現高中地理教學的"問題解決" 廣東教學
一、目前高中地理教學存在的問題
新教材在知識結構方面,較舊教材而言更加不系統,這對於教師而言,如何把握好教材的深度、廣度,如何處理好教材的知識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教材課堂活動量明顯增加,教師如何有效的組織好這些活動,如何安排好教學進度,這些都為每一位高中地理教師提出了挑戰。教師普遍感覺到課時不夠,在活動的組織上時間難以把握,如果不充分讓每位學生都積極參於,那就只是走過場,流於形式,如果充分調動每位同學,那麼時間難於把握,課時不夠,教學進度無法完成。
諸多的不配套影響了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材與教輔資料明顯不配套,新的教材還沒有相應的教輔,現有的教輔資料還都是以舊教材為藍本,許多內容新教材中已作了相應的修改和刪減,但在練習中卻出現了。對於這些問題,教師該不該講,應講到什麼程度,教師難於把握。
學校在地理教學資源上與現行的高中地理新課程的要求嚴重不匹配。高中地理新教材的文字表述,結論性的東西減少了,但學生的活動增加了,動手、動腦,動眼觀察的實際操作的內容明顯增多,但學校必要的教學輔助工具不足,有的甚至缺乏。如缺少應有的實物模型和多媒體演示實驗,學生對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及以產生的時差和太陽高度的變化等難以理解。
初高中地理教學嚴重脫節以及初高中地理課程的要求不一致。初中一、二年級開設地理課,初三不開設地理,中考又不考地理,使得許多初中學校地理課形同虛設。新課程改革的初中地理,對學生的要求越來越低,教材內容過於簡單,而高中地理在難度和要求方面上升輻度大,這對於學生而言,無凝一下難於適應,給教師的教學帶來更大的難度。許多學生連經線、緯線都不懂,這樣對於地球的運動、時差的計算、季節的形成等問題的理解更是水中望月。如果教師再利用上課時間給學生進行講解,這就面臨課時緊張,教學任務難於完成。也正是因為這些多方面的原因,使得高中地理讓許多學生感到難學,導致興趣漸無。如何更好的轉變學生現有的學習狀態,困惑著許多教師。
高中學生普遍對新課程改革了解不夠以及學生傳統的學習行為使學生一下子也很難適應新形式下的課堂教學。還有,學生對地理學習的不重視和認識不足始終是影響地理教學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教師對新教材也有諸多不適應的地方,如新教材中的部分內容高度概括、高度濃縮,新課程的名詞、概念出現得少了,結論性的敘述少了,「讀圖思考」「活動」「閱讀」和「案例」等問題探究的形式多了。但是我們教學仍然受傳統教學的經驗的影響,對學生總是不放心,總是想講的面面俱到,千方百計的給學生灌輸,新教材注重的是教師對學生的引導和啟發,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於學習,真正使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另外教師如何對待案例、問題研究的教學,對於這些內容,究竟要處理到何種程度才算適宜,多數教師心中也沒有底。
二、解決措施
針對以上出現的一些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堅定的落實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如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經驗、增強課程內容與生活的聯系,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滿足學生不同的地理學習需要,轉變課堂教學模式,注重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同時,我們也應該充分考慮到普通高中教育的基礎性這一特徵,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同樣要注重學科基礎知識的落實,盡量使每一個學生掌握地理學科最基本和最核心的知識,為進一步提升奠定基礎。具體而言,主要應採取以下一些做法:
1、重視加強理論學習,努力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新課程改革對學校、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師必須加強學習,加強對教學行為的研究已成為全體教師的共識,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形成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教師觀和質量觀等。因此在每周的集體備課活動時間要堅持對新課程改革的理念、高中地理課程標准、課程內容與目標等理論知識進行學習與探討,從而使自己的教學實踐具備堅實的理論基礎。
2、在轉變課堂教學模式、改變教學方法與手段等方面大膽革新。新課程注重「師生互動」、「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等教學原則,為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改變過去教師「一言堂」的局面,變學生被動的接受學習為主動的合作、探究式學習,要努力做到轉變教師角色與地位,由過去課堂上的權威向學生共同學習的夥伴、朋友、指導者轉變。
3、在教學過程中重視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同時又滿足不同學生個性學習的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要中關注每一位學生的表現,重視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具體做法有:①課堂提問、討論發言要確保每位學生都有在課堂上充分展示自己才智的機會;②組織各類活動時,要求所有學生共同參與,無論結果如何……此外,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的差異,分別採取不同的教學策略,如對地理成績好的學生增加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在作業布置、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學習評價等各方面都選用不同的標准,從而滿足各類學生學習的需要。
4、進行集體備課,發揮集體的力量。加強信息收集,校際之間加強教學上的交流與探討。多開展聽課、評課、校際交往活動,取長補短,通過這樣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手段,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
感性地走近學生,學生是一個猜不完的迷;理性地研究課堂,課堂是一個解不完的結。我們只能邊實踐邊反思邊改進,努力提升自己的的反思能力,才能找到更適合學生終身發展的教學方法。
⑸ 廣東省高中地理學習方法。
地理
就需要了解地圖 建議你平時沒事多看看地圖 地形啊什麼的
還有等高線的一些專的
人文地理屬就需要你多背一些答題要點了 這些都是非常有用的東西
千萬不要死記硬背 記住地理不難
調整心態 加油吧
⑹ 請問誰知道廣東省教育學會和廣東省地理學會的正式網站或者聯系方式,以及如何加入謝謝!
廣東教育學會(THE GUANGDONG SOCIETY OF EDUCATION,縮寫為GDSE)成立於1960年,是廣東群眾性教育學術團體內,中國教育學會和廣容東省社科聯團體會員,由分支機構(專業委員會)、單位會員和個人會員自願組成,是非贏利性社會組織。現有分支機構44個,各市、縣(區)教育學會均為學會單位會員。
官方網址是http://www.gdjyxh.org.cn/。
廣東地理學會 是中國地理學會的地方學會,位於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郵編510070,理事長張虹鷗020-87685334秘書長李永興020-37656959。
中國地理學會官方網址http://www.gsc.org.cn/xh/xhjj//dfxh.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