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八年級下冊地理教學總結

八年級下冊地理教學總結

發布時間: 2021-02-10 14:19:12

A. 八年級下冊地理東北地區總結

1.位置:東北地區包括黑、吉、遼三省,位於我國東北部,與朝鮮和俄羅斯兩國接壤,大部分處在中溫帶。2.地形和氣候:山環水繞、平原遼闊的地形特徵。氣候特點是:冬季漫長而嚴寒,夏季短促而溫暖。冬季大面積分布的積雪和凍土改變了全年水分的分配,保證了土壤有較好的墒情,有利於農業生產。但熱量條件不足,早霜冷害影響農業收成。3.重要的農林生產基地:主要糧食作物有玉米,春、冬小麥,雜糧,春小麥產量居全國第一位。主要經濟作物有:大豆、甜菜、亞麻,東北甜菜產量佔全國的一半以上。遼東半島是國內外著名的蘋果產地。東北平原西部的防護林是我國目前最大的防護林,長達800千米,被譽為「綠色長城」。東北山地有『凍北林海」之稱,森林資源豐富,是目前我國最大的森林採伐基地和世界著名的紅松林區。林區出產的貂皮、鹿茸、人參素稱東北「三寶」。4.礦產資源:豐富的石油、煤、鐵資源東北是全國生產石油最多的地區。主要油田有大慶、吉林、遼河。大慶油田是我國目前最大的原油供應基地。著名的大煤礦有撫順、雞西、鶴崗。聞名全國的鐵礦有遼寧的鞍山和本溪。5.以重工業為主的工業體系:東北三省已基本形成了以鋼鐵、機械、石油、煤炭、化學等重工業為主的工業體系。6.稠密的鐵路網:主要鐵路干線有濱洲線、濱綏線、哈大線。沈陽是東北地區最大的城市。大連港是東北最大的海港。松花江是東北最主要的內河航線。現在已建成我國最長的沈陽至大連的高速公路。

B. 河南省八年級下冊地理期末總結

1、從大洲大洋位置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2、從緯度位置看,大部分位於屬於中緯度地區,屬於北溫帶,南部少部分位於熱帶,沒有寒帶。

3、 國陸地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僅次於俄羅斯和加拿大。

4、 國陸上國界線長達20000多千米,相鄰的國家有15個。

5、 國大陸海岸線長18000多千米,與 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分別是日本、韓國、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6、 國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7、全國的行政區域,基本分為省、縣、鄉三級。

8、 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域,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9、人口特點是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速度大。

10、為了使人口數量的增長,同社會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條件相適應, 政府把實行「計劃生育」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11、 人口分布不均勻,東部地區人口密度大,特別是東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區人口密度小。 12、 國人口最多的河南省,面積最大的新疆省。

八年級地理期末知識點總結(二)

1、地理位置:海陸位置:我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緯度位置:我國大部分位於北溫帶,南部小部分位於熱帶;半球位置:東半球、北半球。

2、疆域:

①疆域遼闊:南北跨緯度近50 度,長約5500千米;東西跨經度60多度,長約5000千米;

②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陸上疆界22000多千米。

3、瀕臨海洋:

①四海一洋:從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台灣島東岸直接瀕臨太平洋。

②內海:渤海、瓊州海峽。

③海岸線及島嶼:海岸線長約18000多千米,我國第一大島是台灣島,第二大島是海南島。

4、領土四至:最東端在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爾高原上;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

C.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總結

第五章:中國的地理差異
第一節
1. 地理區域的主要類型:自然區域、經濟區域、行政區域。
2. 根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可以將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其中,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分界線確定的主導因素是氣溫和降水;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分界線確定的主導因素是季風;青藏地區和其他地區分界線確定的主導因素是地形。
3. 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自然差異:地形、氣候、河流流量和植被類型;
4. 北方地區與南方地區的人文差異:農耕制度、傳統運輸方式、傳統民居。 5.
北方地區 南方地區
一月平均氣溫 低於0度 高於0度
年降水量 小 大
主要地形 平原、高原、山地 平原、丘陵、高原、盆地
植被類型 溫帶落葉闊葉林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河流流量 小 大
傳統民居 屋頂坡度較小、牆體較厚 屋頂坡度大,牆體高
傳統運輸方式 以陸路運輸為主 以水運為主
農耕制度 農田多為旱地,以種植小麥、大豆為主,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 多為水田,以種植水稻、油菜等為主,一年二至三熟
第二節
1. 西北地區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為主。
2. 我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最長的內流河——塔里木河。
3. 西北地區主要的自然特徵——乾旱;青藏地區的主要自然特徵:高寒。
4. 雅丹地貌的成因——風力作用
5. 西北地區氣候乾旱的原因:深居內陸,距海遙遠;山脈對濕潤氣流的阻隔。
6. 西北地區的地表植被,自東向西依次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原因:自東向西降水越來越少。
7. 青藏地區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稱。
8. 內蒙古牧區牧場類型:溫帶草原牧場,畜種:三河馬、三河牛;新疆牧區牧場類型——
山地牧場,畜種:細毛羊;青海和西藏牧場類型——高寒牧場,畜種:氂牛、藏綿羊。
9. 西北地區的農業類型為灌溉農業,農業區有河套平原、寧夏平原、河西走廊、天山山麓;
青藏地區農業類型為河谷農業,農業區有藏南谷地、湟水谷地。
10. 雅魯藏布江谷地的青稞和小麥穗大粒飽的原因:日照時間長,有利於作物的光合作用;
氣溫低,作物的生長期長;晝夜溫差大,有利於作物養分的積累。
第六章 省級區域
第一節
1. 北京位於華北平原的北部邊緣,背靠群山,面向渤海。
2. 北京的職能: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
3. 從哪些方面說明北京是我國的文化中心:高等院校集中、有眾多的體育場館、有各類博物館、有許多國家級的演出團體。
4. 北京的地勢特點:西北高、東南低。
5. 北京大致位於北緯40度、東經116度,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夏長,春秋短。
6. 北京地理位置的優越性:①緯度位置的優越性——位於中緯度暖溫帶,氣候適宜;②海陸位置的優越性:與最近海洋渤海直線距離僅150千米;③經濟區位的優越性:從西北出居庸關可進入我國最大的牧區——內蒙古高原,西面是黃土高原能源基地和廣袤的大西北,南面是物產豐富的黃淮海平原,向東出山海關,可進入東北地區。④戰略位置的優越性:三面環山,一面臨海,戰爭年代易守難攻。
7. 北京作為聚落中心,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古稱芑,歷史上,金、元、明、清各代先後在這里建都。
8. 北京舊城格局形成於明、清兩代,城內建築排列成棋盤狀,皇宮居於城市的中心,城市格局為禿字軸線形。
9. 北京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名勝古跡有:長城、明清故宮、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頤和園、天壇等。
10. 北京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築群。
11. 新中國成立以來,北京城市空間以舊城為中心向四周擴展,有環路和放射路組成的快速路系統,將城區各個部分及城區和郊區連在一起。
第二節
1. 香港和澳門分別位於珠江口的東西兩側,與廣東省相鄰。
2. 香港有香港島、九龍和新界三部分及周圍200多個島嶼組成。
3. 澳門有澳門半島、凼仔島和路環島組成。

D. 八年級下冊地理問答題總結

1.簡述北京的位置和職能
答:北京位於華北平原北部邊緣,背靠群山,面向渤海。
職能: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是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
2.簡要說明長江沿江地帶的作用。
答:長江沿江地帶在溝通沿海地區和西部地區起著承東啟西的紐帶作用,對南北兩岸的經濟起著輻射和帶動作用。
3.西北地區的灌溉農業和青藏地區的河谷農業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區?
答:西北地區的灌溉農業主要分布在河套平原、寧夏平原、河西走廊、天山山麓 青藏地區的河谷農業主要分布在湟水谷地和藏南谷地。
4.治理黃河的關鍵是什麼?根本是什麼?治理黃河應分別在上、中、下游採取什麼措施? 答:治理黃河的關鍵是治沙,根本是加強中游黃土高原地區的水土保持工作。 措施:在上游修建水庫,中游開展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植樹造林),下游加固黃河大堤。 5.加強黃土高原的生態建設表現在哪些方面?
答:加強黃土高原的生態建設表現(1)採取生物措施(植樹種草)和工程措施(修建水庫),治理水土流失,(2)合理安排生產,退耕還林還草,合理放牧。 6.北京主要的名勝古跡有哪些?
答:北京主要的名勝古跡有長城、故宮、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頤和園、天壇等 7.台灣省的美稱有哪些?
答:台灣省的美稱有祖國東南海上的明珠、亞洲天然植物園、海上米倉、東方甜島、水果之鄉、東南鹽庫等。
8. 長江沿江地帶存在哪些生態環境問題? 答:(1)由於長江上游地區毀林開荒,陡坡墾殖,造成森林面積不斷減少,水土流失日益嚴重;(2)長江中下游地區洪澇災害頻繁;(3)長江沿岸環境污染日益嚴重。 9.西雙版納發展旅遊業的優勢分別是什麼?
答:西雙版納發展旅遊業的優勢是得天獨厚的位置優勢和資源優勢。 10.西氣東輸將為東部地區帶來哪些好處? 答:(1)能夠緩解東部地區的能源短缺問題;
(2)天然氣是清潔能源,對於東部地區的環境改善十分有益。 11.西氣東輸將為西部地區帶來哪些好處? 答:(1)能夠是本地的天然氣資源得到大規模開發;(2)可是天然氣產品大量運輸到東部市場;
(3)可以迅速增加當地的財政收入;(4)可以帶動其他相關行業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
12.簡述珠江三角洲對外開放的有利因素? 答:(1)區位因素:毗陵港澳,與東南亞隔海相望,海路交通便利; (2)人文因素:具有對外開放的歷史傳統,很多地方是著名的僑鄉;
(3)政策因素:實行對外開政策,形成了包括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經濟開放區在內的多層次開放體系。

這是簡答題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