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寧區地理教學骨幹
Ⅰ 地市級及以上骨幹教師,教學能手指的是市級以上嗎
骨幹教師一詞在我國始於1962年12月,教育部《關於有重點地辦好一批全日制中、小學校的通知》版。中學骨幹權教師一般的界定為:在一定范圍的教師群體中,師德修養,職業素質相對優異,有一定知名度、被大家公認的、具有較為豐富的中學教育經驗,在學校的實際教育教學活動中承擔了較重的工作量,對教育研究方面有一定興趣和較為突出的能力,取得過一定的教育教學研究成果,並對一般教師具有一定示範作用和帶動作用,能夠支撐所在地區或學校的學段或學科教學和教學研究工作的中學優秀教師代表。
Ⅱ 是在市直學校當教學骨幹還是去區里學校做教務主任
教學骨乾和教務主抄任是兩條線,看你更想做什麼?
如果你比較年輕,想在教育方面多發展,還是去市直學校當教學骨幹吧。
如果你年歲稍大一些,對管理工作比較有興趣,可以考慮去區里學校做教務主任。
如果實在下不了決心,就投個硬幣吧。
Ⅲ 南京江寧區初中升高中考哪幾科氵
南京江寧區抄初中畢業生參加襲中考
升高中需要考的文化課科目如下:
語文,數學,英語;
物理,化學,生物;
政治,歷史,地理,科學常識。
另外還有評等級科目:
音樂,體育,美術。
還有思想評德評價等級。
要綜合以上各項分為如下等級:
A+,A;B+,B;
C+,C;D+,D。
Ⅳ 南京江寧區的朋友進來看看~關於同曦的問題~~~他們打電話來招商,我想問問那裡真實的情況
上面什麼回答啊。。
1. 周末會比平時多謝,主要消費人群周圍居民,附近公司,專還有大學城等。屬
2. 瑞都還早呢,現在樓還沒蓋好,估計至少明年才能開業吧。
3. 就我自己感覺而已,假日百貨人稍微多一點,但都不怎麼好,主要是沒什麼好的品牌,太老,不夠時尚。萬尚城吃飯的人倒是挺多的。
4. 有地鐵一號線有出口直達萬尚城,假日百貨。瑞都據規劃也有地鐵口直達負一樓的。
Ⅳ 骨幹教師,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哪個級別高
學科帶頭人復最高。
Ⅵ 江寧高級中學的教師團隊介紹
一、南京市學科教學帶頭人:
語文:俞晶晶(首 屆)
語文:李照秋(第二屆)
數學:周世東(第二屆)
英語:葛 敏(第二屆)
英語:嚴小玲(第二屆)
物理:李大志(第二屆)
化學:張發新(第三屆)
歷史:陶家漢(首 屆)
地理:王小林(第三屆)
二、南京市第二、三屆優秀青年教師:
語文:郭傳華(第二屆) 張 艷(第二屆) 戎仁堂
姚孝明(第三屆)
數學:侯農民(第二屆) 劉光彬(第三屆)
英語:李 俊 余方中(第三屆)
化學:王安東(第二屆) 易篤寧(第三屆)
地理:王小林(第二屆)
體育:徐湘斌(第二屆) 包德明(第三屆)
*以上不註明為兩屆都是。
三、江寧縣第二、三屆學科教學帶頭人:
語文:李照秋 朱克成(第二屆) 郭傳華
數學:周世東 王文實(第三屆) 張佳偉(第三屆)
英語:趙典昌(第二屆) 葛 敏 嚴小玲
政治:徐安能 魏為從(第二屆)
物理:蕭維倫(第二屆) 李大志 王德飛
李 昆(第二屆)
化學:趙 見(第二屆) 王安東
歷史:陶家漢
地理:潘耀國 王小林
生物:李照清
體育:汪綺年
美術:朱 琳
*以上不註明為兩屆都是。
四、江寧縣二、三屆青年教學標兵:
語文:張 艷(第二屆) 王春琴(第三屆) 姚孝明(第三屆)
數學:徐 斌 王文實(第二屆) 劉光彬(第三屆)
英語:李 俊 余方中(第三屆)
政治:朱侗福
物理:杭慶祥(第三屆)
化學:易篤寧(第三屆)
歷史:陶緒造(第三屆)
地理:王維平(第三屆)
生物:謝桂蘭(第三屆)
音樂:王曉玲
體育:徐湘斌 包德明(第三屆)
*以上不註明為兩屆都是。
五、江寧縣首屆十位名師:
周世東 李照秋 王安東 王德飛
::周世東簡介::
周世東,現任江寧高級中學校長、黨委書記,2002年被評為江蘇省第八批特級教師,他從事數學教學二十多年來,始終在教學第一線勤奮工作,為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作出了突出的貢獻。1997年被評為江蘇省中等學校「紅杉樹」優秀園丁銀獎、1998年被評為南京市學科教學帶頭人,同年被評為首屆「江寧縣十位名師」,1999年又被選拔為江蘇省「333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培養工程」培養對象,被南京曉庄學院聘為名譽教授。
他長期致力於教學改革和教科研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主持學校「中學生學習策略研究」等多個省級以上課題,參編、主編學術專著近20部,在重要刊物上發表論文30餘篇,其中《逆向思維在數學解題中的作用》、《數學思維監控與解題教學》等論文被人大資料復印,在全國產生較大影響。
特級教師 周世東
::俞晶晶簡介::
俞晶晶,曾任我校教科室主任,是南京市首屆中語會理事,江寧縣教育學會理事,江寧縣中語會理事長,南京市高中語文研究中心組成員,九三年被評為江寧縣首屆學科教學帶頭人,九五年被評為南京市首屆學科教學帶頭人並被評為南京市教育科研先進個人,九六年被評為江蘇省特級教師。 承擔了兩個江蘇省"九五"規劃課題的研究工作,在江蘇省教育電視台錄制了40集教學錄相片,參加 ′99香港國際語文教育研討會並宣講論文《重視閱讀教學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多年來,共主編了《走進高中,學會學習》(叢書)等十四本專著,參編了20餘本書,計600多萬字,獲獎、發表論文近60篇。
特級教師 俞晶晶
主編或參編的專著
::葛敏::
1980年畢業於南師大外語系,從事中學外語教學26年,中學英語高級教師,「國家級中小學英語骨幹教師首期培訓班」學員,江蘇省教育學會外語專業委員會委員,南京市中學英語學科帶頭人,南京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南京市「三八紅旗手」,南京市先進教育工作者。
長期以來致力於英語教育教學的改革和探索,努力實踐由經驗型教師向研究型、專家型教師轉化,在教科研等各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主持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基礎教育英語子課題的研究,撰寫教學論文20餘篇,其中《中學英語教師可持續發展的途徑》等3篇論文在省級以上重要刊物發表,《中學生英語學習策略》等4篇論文獲省教育學會論文評比一等獎,另有10餘篇在市級以上論文評比中獲獎,還參編、主編論著6部。
特級教師 葛敏
::張發新::
1980年畢業於南京曉庄師范學校,1990年江蘇教育學院本科畢業,從事中學化學教學26年,中學化學高級教師,江寧高級中學副校長,南京市化學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南京市高中化學學科帶頭人,江蘇省教育學會化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長期以來致力於化學教育教學的改革和探索,承擔了《摒除中學生心理障礙策略的研究》(省級課題,副組長)、《構建自主創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省級課題,組長)、《青少年素質教育計算機測試評估系統》(省級課題、化學分冊組長)《初中化學實施素質教育》(市級課題,組長)等課題的研究。先後發表論文40餘篇,出版論著多部,近百萬字。
特級教師 張發新
::嚴小玲::
1982年畢業於南京師范大學英語系,從事中學英語教學24年,中學英語高級教師,江寧高級中學英語教研組長,南京市高中英語學科帶頭人,南京市中學高級教師職務評審委員會委員,江蘇省教育學會外語專業委員會委員,南京市「行知教學獎」、南京市「舒而美」恩師獎獲得者。
嚴小玲老師始終把做一名研究、專家型的教師作為奮斗的目標,研究不止,筆耕不輟,孜孜以求,有比較顯著的教科研成果。多年來,嚴小玲老師積極參加學校「九五」、「十五」江蘇省規劃課題的研究,承擔了「中學生學習策略的研究」課題(省級課題,已結題,子課題組長)、「以認為本,三位一體——中學課堂教學整合與優化的實踐研究」課題(省級課題,子課題組長)的研究。先後發表論文40餘篇,其中有多篇獲省市一等獎,論著有30餘本,其中主編15本。
1 蕭維倫 全國優秀教師
2 蕭維倫 中國教育電視台98「全國十佳」新聞人物
3 蕭維倫 省優秀教育工作者
4 蕭維倫 省「全心全意依靠教職工辦學的好校長」
5 崔繼恩 省優秀教育工作者
6 李大志 省優秀教師
7 周世東 省「紅杉樹」優秀園丁銀獎
8 魏為從 省德育先進工作者
9 李照秋 省三育人先進個人
10 郭傳華 省優秀班主任
11 蘇照根 省體育工作先進
12 趙富祥 省實施素質教育先進個人
13 馬和明 省優秀科技輔導員
※受南京市表彰情況一覽表※
序 號 姓 名 稱 號
1 李照秋 優秀教育工作者(行知獎)
2 李大志 優秀教育工作者(行知獎)
3 嚴小玲 優秀教育工作者(行知獎)
4 陳之東 優秀教育工作者(行知獎)
5 陳潔 優秀教育工作者(行知獎)
6 劉藕芳 優秀教育工作者(行知獎)
7 周世東 優秀教育工作者(行知獎)
8 葛敏 優秀教育工作者(行知獎)
9 徐斌 市優秀教育工作者
10 魏為從 市優秀教育工作者
11 趙富祥 市「中小學科技」先進個人
12 包德明 市先進體育工作者
13 馬辛蘭 市先進紅十字會會員
14 馮潔 市中考先進考務工作者
15 蘇照根 市中考先進考務工作者
16 王小林 市青年崗位能手
17 王安東 市優秀教研組長
18 郭傳華 南京市教壇新秀
19 嚴小玲 南京市教壇新秀
20 王小林 南京市教壇新秀
21 侯農民 南京市教壇新秀
22 葛敏 市「三八」紅旗手
23 王小林 《中學地理教學參考》封頁人物:園丁贊——優秀地理教師
24 徐斌 省高考優秀閱卷教師
25 李照秋 市教育協會先進會員
26 嚴小玲 市舒美恩師獎
27 陳潔 市陳香梅女士獎
28 李昆 市舒美恩師獎
29 汪綺年 市「施行鍛煉標准」先進個人
30 朱琳 市藝術教育先進個人
31 王安東 市課堂教學年先進個人
32 李照秋 市課堂教學年先進個人
Ⅶ 什麼是骨幹教師
中學骨幹教師抄一般的界定為:在一襲定范圍的教師群體中,師德修養,職業素質相對優異,有一定知名度、被大家公認的、具有較為豐富的中學教育經驗,在學校的實際教育教學活動中承擔了較重的工作量,對教育研究方面有一定興趣和較為突出的能力。
取得過一定的教育教學研究成果,並對一般教師具有一定示範作用和帶動作用,能夠支撐所在地區或學校的學段或學科教學和教學研究工作的中學優秀教師代表。
(7)江寧區地理教學骨幹擴展閱讀
培養范圍:
已獲得市級以上(含市級)課堂教學比賽一二等獎、參加過市級以上(含市級)公開課、觀摩課、獲得市級(含市級)以上教學能手、骨幹教師、市級名師稱號的教師,均列入骨幹教師培養的范圍。
培養目標:
完善師資培養的有效機制,使教師具有高尚的師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具有精湛的教學技藝,掌握和運用教科研前沿的成果,創造性地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並能不斷完善、發展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