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四川高考考試說明地理
Ⅰ 求2013年四川高考各科考試說明
二、考試范圍
考試內容如下:
數學
1
(必修)
:集合、函數概念與基本初等函數Ⅰ(指數函專數、屬對數函數、冪函數)
.
數學
2
(必修)
:立體幾何初步、平面解析幾何初步.
數學
3
(必修)
:演算法初步、統計、概率.
數學
4
(必修)
:基本初等函數Ⅱ(三角函數)
、平面上的向量、三角恆等變換.
數學
5
(必修)
:解三角形、數列、不等式.
選修
2-1
:常用邏輯用語、圓錐曲線與方程、空間向量與立體幾何
.
選修
2-2
:導數及其應用(
不含「導數及其應用」中「
(
4
)生活中的優化問題舉例」
、
「
(
5
)
定積分與微積分基本定理」及「
(
6
)數學文化」
)
、數系的擴充與復數的引入
.
選修
2-3
:計數原理、統計與概
Ⅱ 急求四川高考考試大綱!!!!!!!!!!!!!!!!!!!!!!!!!!!!!!!!!!!!!!!
http://learning.sohu.com/20070129/n247900448.shtml
四川:07高考大綱出爐 四川仍試行自主命題2007年01月29日09:24 [我來說兩句(1)] [字型大小:大 中 小] 作者:周 波 記者昨日獲悉,2007年全國高考(高考新聞,高考說吧)大綱已經出爐,近日即將面世。據悉,我省今年仍將試行自主命題,但命題原則仍將遵循全國高考大綱的要求。
據市內部分已經了解今年高考大綱內容的資深高三教師介紹,今年全國高考大綱的指導性更強,標志著命題將更加切合學生實際,也顯現出了整體上將變容易的趨勢。
據悉,由於今年我省是第二年試行高考自主命題,因此將貫徹「考試范圍不變,考試科目不變,考試時間不變」的「三不變」原則,但將遵循全國高考大綱的要求命題,可能不會編制專門針對我省自主命題的「考試說明」。
語文 不考繁難字冷僻字
今年高考語文大綱的表述更准確、科學,而且增添了與新課標接軌的地方。和去年相比,在字音和字形識別的要求上,都加了「常用字」的限制,如將去年的「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的字音」變成了「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常用字的字音」,將去年的「識記現代漢字的字形」變成了「識記現代常用漢字的字形」,這種變化體現了不鼓勵大家鑽冷僻、繁難字的導向。其實在往年的命題中,字音、字形識記也沒出過冷僻刁鑽的字,今年只是規定得更明確、更清楚,有利於引導老師不要搞偏題怪題,引導學生多關注常用字,把基本功打好。
英語 寫作命題不刁難
今年高考英語大綱也更加切乎學生實際。大綱要求,英語書面表達內容為考生所熟悉,考生都有話可寫,而且語言要求符合考生實際認識水平。注意寫作提示的真實性,命題形式仍會在文字圖表提綱形式或其融合形式中選擇。有關專家分析,大綱的要求更多從命題上為考生考慮,不刁難學生。
據了解,今年,國家考試命題中心會提供兩類試題,一類含聽力,一類不含聽力,供各地使用。我省實行自主命題,是採用全國的聽力卷,還是自己的聽力卷,目前還沒有準確消息。
作文 規範文體要求具體
作文要求方面,今年更加明確文體的規范,不鼓勵寫「四不像」作文,同時對學生的寫作要求更切實際。首先,將去年「能寫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及常見應用文的文章」改成「能寫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及其他常見體裁的文章」,外沿擴展了,表明除了書信等應用文,對戲劇、詩等文體也認可。其次,作文的要求里多了個「論據充實」,這個主要是針對議論文的,雖然這是寫議論文的必備素質,但今年進一步明確出來,體現了議論文的寫作規范。此外,今年對寫作的總體要求更加具體,以前的「文句有意蘊」的要求相對來說空洞、抽象、含混,要求也比較高。今年的要求則針對中學生的現狀,更切合學生的實際,便於老師指導,便於學生掌握,也便於閱卷老師把握。
文綜 基本沒有大的變化
與去年的高考大綱相比,政治科相對穩定,只是對國家宏觀調控、對外貿易、關稅、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等個別考點的要求或提法作了調整,沒有太大變化。時事政治考查的范圍確定為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歷史科則體現了「穩中求變」的高考思想,考試性質、試卷形式、能力要求、考點范圍等均未變化,但題型示例有調整。地理部分的變化也不大,較去年只是刪去了「世界糧食問題。解決糧食問題的途徑。」「紅河河水能資源的開發利用」等個別考點。
理綜 化學生物都有調整
今年理科綜合試卷的結構形式與去年的要求相同,但受教育大環境的影響,為實現教育改革平穩過渡,試題中將會滲透新課標的理念——「三維目標」,也就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考試大綱》中的具體變化是:化學部分刪去了「掌握有關物質溶解度的簡單計算」、「『思維能力』中對原子、分子等粒子的微觀結構有一定的空間想像能力」,並對個別文字作了修改,使其表述更為准確;生物部分則將「理解能力」的第一條「能闡述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的網路結構」改成了「能把握所學知識的要點和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將「獲取信息能力」的第二條「能用文字、圖表等多種表達形式准確描述生物學方面的內容」改成了「能用文字、圖表、圖解等形式闡述生物學事實、概念、原理和規律等」;將「遺傳、變異和進化」說明欄中的「細胞質遺傳在實踐中的應用不作要求」改成「雄性不育在育種中的應用不作要求」;將知識內容表「生命活動的調節」內容欄中的「免疫」部分加上「非特異性免疫」;將知識內容表「生物與環境」內容欄中「種群和生物群落」部分加上「生物群落的結構」;「人與生物圈」部分加上「生物圈的穩態和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等。據悉,物理部分基本沒有變化。
數學 降低知識點要求
今年高考數學大綱,總體要求保持平穩,並在平穩過渡中強調試題創新,要求試題難度更加適合中學教學實際和現代中學生的實際水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幾個知識點的要求有降低,如三角函數、立體幾何兩個模塊的考試要求有所降低。此外,對易、中、難題的比例有了更明確的規定,以容易題、中檔題為試題主體,較難題只佔30%。
文科數學的要求明確提出了「適當拉大試題難度的分布區間,試題難度的起點應降低,而試題難度的終點應與理科相同。」這表明文理科試卷的難度差異將會加大,力求文理科學生成績平衡。
從大綱來看,今年的考試難度要降。這次大綱明確強調中低檔題不低於70%,如果堅持這個尺度,今年的難度肯定要降。從兩個要求降低的知識點來看,三角函數本來的要求就是強調作為工具,沒必要搞得很深。而學立體幾何這兩年出現學生求難的趨勢,也是沒有必要的。
Ⅲ 2014四川高考地理91分上萬分之一優生線有希望不
萬分之一不是整個文綜一起只算一科嗎
Ⅳ 2014年高考文綜地理考點歸納全國1卷
全國卷1不注重知識點考查,注重考查核心地理素養和地理能力。
2014高考全國內卷1文綜的難容度分析:
1、總體難度稍微偏大。
2、2014年的高考文綜試題在緊扣教材、考綱和考試說明的基礎上變得更為開放靈活,在彰顯各學科特色的同時,還洋溢著濃厚的時代氣息,更加貼近學生心理和社會生活。
3、選材不僅充分聚焦了兩會的時政內容,而且密切關注現實生活中的各類國計民生問題。如地理反映了人們普遍關注的生態環境治理和產業結構布局等問題;政治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聚焦了反腐倡廉、發展經濟、教育改革等社會熱點;歷史則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指導下,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前赴後繼地追求「中國夢」的歷史進程。
4、三個人文學科緊密結合,共同展現了當今世界多元競爭、絢麗多彩的時代風貌。
Ⅳ 2013年四川高考 地理考哪幾本書
三本必修 選修好像是4、5.最好問你老師
Ⅵ 求助,高考地理——四川盆地。相關的大題解答。
1自然地理地抄圖,(掌握四川的地理位置、氣候、自然資源、自然災害)2人文地理(四川的農業、工業、成都的城市地域結構、文化景觀、旅遊活動及環境)3區域地理(四川的地形氣候經緯以及四川的概況、特產)4區域發展自然災害農業區域的開發治理與建議
Ⅶ 四川省2014年高考考試說明
還沒出來得,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才會出來
Ⅷ 四川高考地理復習方法及大綱
不要老想著奔及格分,要學就學最好,不難的,先抓基礎,多做題,查漏補缺,不會的多問老師同學,奔滿分去吧!
可以先看一下2008年高考地理考試大綱解析http://e.qq.com/a/20080312/000175.htm
文綜高考地理考試大綱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和地圖
1.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是宇宙中的一個天體
地球的宇宙環境。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日地關系
太陽系概況。地球在太陽系中的位置。太陽能量的來源。太陽活動及其對地球的影響。
(3)地球
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地軸。兩極。赤道。經線。本初子午線。經度。赤道。緯線。緯度。經緯網及其意義。
東、西半球的劃分。南北半球的劃分。高中低緯度的劃分。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
時區的劃分。日界線。國際標准時間。北京時間。區時的應用。
地球自轉的方向、速度和周期。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地球公轉的方向、軌道、速度和周期、黃赤交角。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4)宇宙探測
宇宙探測的意義。宇宙探測的現狀。
2.大氣
(1)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大氣的組成。大氣垂直分層及各層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2)大氣的熱狀況和大氣的運動
大氣的受熱過程。
氣溫的日變化和年變化。氣溫分布的一般規律
大氣垂直運動和水平運動的成因。三圈環流與氣壓帶、風帶的形成。大氣環流與水熱輸送的關系。
(3)大氣降水
降水的時間變化。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4)天氣、氣候與人類
鋒面、低壓、高壓、鋒面氣旋等天氣系統的特點。
主要氣候類型及分布。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光、熱、水、風等氣候資源及其利用。
寒潮、台風、暴雨、大風等氣象災害的危害及防禦
地球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酸雨等現象產生的原因及危害。
(5)氣壓、氣溫、降水等值線圖、柱狀圖等圖形語言的解讀和應用。
3.海洋
(1)海水的性質和運動
海洋表層平均鹽度、溫度的分布和變化規律。洋流。洋流的分布規律。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2)海洋開發
海洋資源的主要類型及其開發利用現狀與前景。海洋空間的重要性、開發利用現狀與前景。中國鄰近海域,主要漁場和海洋水產,主要鹽場。
(3)海洋環境保護
主要的海洋環境問題。保護海洋環境的主要措施。
4.陸地
(1)陸地的組成要素及其運動
主要造岩礦物。三大類岩石。地殼物質循環的組成、過程及其對地表的影響。
板塊構造學說的主要內容。板塊運動對地表的影響。
陸地水體類型及其相互關系。自然界的水循環及其意義。
生物在陸地環境形成過程中的作用。土壤的形成及其在陸地環境中的作用。
(3)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地域分異規律
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地域分異規律。
(4)陸地資源和地質災害
陸地自然資源的特點。陸地自然資源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人類對陸地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中國主要陸地自然資源的特點。主要地質災害及其防禦.
5.地圖
地圖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圖例、注記。
海拔(絕對高度)和相對高度。等高(深)線和地形圖。地形剖面圖。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1.人類的生產活動與地理環境
(1)農業
農業區位因素。主要的農業地域類型及其特點。中國主要農作物的分市。中國的畜牧業和水產業
(2)工業
工業區位因素。工業發展與區位的關系。不同類型工業區的特點。中國主要工業基地和工業中心的分布、特點和形成條件。
2.人口與環境
(1)人口的再生產
影響人口的增長和分布的主要因素。世界人口的增長。世界人口的分市。中國人口的增長和分布。中國的人口政策。
(2)人口數量與環境
人口數量與環境的關系。不同地區的人口增長狀況。環境承載力。合理容量。控制人口數量的意義。
(3)人口素質與環境
影響人口身體素質的主要環境因素。人口的文化素質對環境的影響。
(4)人口遷移與環境
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我國人口遷移的現狀和原因。
3.人類的居住地——聚落
(1)聚落的形成
鄉村、城市的起源及發展。
(2)城市的區位
自然、經濟、社會等因素對城市發展的影響。
(3)城市化
城市化及其進程。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的問題以及解決途徑。
4)城市地域結構
城市地域功能分區。不同城市地域結構的特點。城市的合理規劃。
4.人類活動的地域聯系
(1)人類活動地域聯系的主要方式及作用
人類活動地域聯系的主要方式(交通運輸,通信,商業、服務業等)及作用。
(2)交通運輸和通信
主要運輸方式及其特點。交通運輸線、站的區位因素。交通運輸網的形成與發展。
中國主要交通運輸線、鐵路樞紐和港口。城市的道路交通網路。
現代通信手段和通信網路的作用。
(3)商業貿易
商業中心的區位因素。商業網點的布局,中國主要商業中心,主要進出口商品.主要貿易國家和地區。當代金融、貿易的國際聯系及特點。
5.文化景觀
(1)文化景觀
文化景觀的形成,文化景觀與環境的關系。
(2)文化源地與文化傳播
文化源地。文化傳播、文化擴散的主要途徑
6.旅遊活動與環境
(1)旅遊活動及其作用
旅遊活動的特點,旅遊活動的作用。
(2)地理環境與旅遊
旅遊資源及其特性。旅遊資源的價值。中國的旅遊資源。旅遊景觀欣賞的基本要求。
(3)旅遊活動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
旅遊活動中的環境問題。旅遊活動的規模應與環境承載力相適應。
7.世界政治經濟地理格局
(1)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世界政治多極化趨勢。國際政治的地緣合作與沖突。
(2)世界經濟地理格局
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經濟全球化對區域發展的影響。國際經濟的區域合作與競爭。
(3)綜合國力
綜合國力的影響因素。提高綜合國力的途徑。
8.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與可持續發展
(1)環境問題
環境問題的產生。環境問題的防治。中國的環境問題與環境保護。
(2)可持續發展
人地關系的演變。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和原則。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第三部分 世界地理
1.世界地理概況
(])世界的陸地和海洋
世界海陸分布。海底地形。陸地地形
(2)世界的居民和國家
世界主要人種的分布。世界的國家和地區
2.世界地理分區
東亞、東南亞、南來、中亞、西亞、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歐洲西部、歐洲東部和北亞、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極洲。
各區的位置、范圍;主要國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區域特徵。
3.世界主要國家的地理特徵
日本,印度,埃及,德國,俄羅斯,美國,巴西,澳大利亞。
第四部分 中國地理
1.中國的疆域和行政區劃
地理位置。國土構成。行政區劃、
2.中國的民族
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國民族分布特點及主要少數民族的地區分布。
3.中國的地形
地形的總體特徵。各類地形的特徵和分布。地形對中國自然環境和經濟發展的影響。
中國地震帶和火山的分布。
4.中國的氣候
冬、夏季氣溫分布特點及其成因。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點及其成因,季風活動對降水的影響。季風區和非季風區。
氣候的主要特徵。主要氣象災害及其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5.中國的河流和湖泊
外流區和內流區。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徵。湖泊的分布。主要湖泊。
長江、黃河、珠江的概況;水系及水文特徵;經濟意義;開發利用和治理。
黃河概況;水系及水文特徵;經濟意義;開發利用和治理。
珠江的水系組成和水文特徵:紅水河水能資源的開發利用)
京杭運河概況。
6.中國的區域差異
中國三大自然區的空間位置和基本特徵。東部季風區內部的差異。中國自然區域差異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7.北方地區
地理位置和范圍,氣候、地形特徵及其與農業生產。
重工業基地和能源工業基地。主要城市。
8.南方地區
地理位置和范圍。氣候、地形特徵及其與農業生產災害防治的關系。輕紡工業和有色金屬工業。主要城市。
9.西北地區
地理位置和范圍。氣候、地形特徵。農、牧業生產特點,保護草原,治理沙漠。
主要礦產地。主要城市。
10.青藏地區
地理位置和范圍。高寒氣候。農牧業生產特點。能源和礦產資源。主要城市。
1I.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
地理位置和范圍。經濟發展的特點。
台灣省的地形、自然資源和主要城市。
12.中國國土的整治與開發
水土流失發生的原因、危害及治理。
荒漠化產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
大型水利工程建設及流域綜合治理。
資源的跨區域調配。
山區開發面臨的問題及綜合開發途徑。
農業低產區存在的原因及綜合治理。
商品農業發展的條件、問題及發展趨勢。
交通建設對區域發展的意義。重大交通工程建設面臨的困難及解決措施。
海島、海域開發的意義、面臨的問題及環境保護
城市發展面臨的問題,城市新區發展的模式。
地理考試大綱考試范圍沿襲傳統的四大部分:自然地理和地圖;人文地理;世界地理;中國地理。四大部分考點基本覆蓋了初中、高中八本教材的全部內容。
近年來的高考地理試題,都是以抽樣考查知識、全面考查能力為其特點。因此,考生在後階段復習中,應對照考綱,對照教材,重視基礎知識(包括原理、概念、事實)和基本能力(包括技能、方法、思路),以及基本理論和觀點的掌握和理解運用,並在掌握地理基本知識、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基礎上,養成學以致用、理論聯系實際的習慣。
地理主幹知識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自然地理:(1)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以日照圖為主要信息載體,計算時間、判斷節氣、分析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變化等);(2)大氣運動(等壓線圖的應用分析);(3)氣候形成因子、主要氣候類型的特點、分布規律、氣象災害及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的具體分析;(4)河流水文特徵分析和水能資源的開發利用;(5)海水的鹽度與洋流的分布規律及其相互影響;(6)地質構造的基本類型及生產、生活中的應用;(7)板塊運動與地質災害;(8)地域分異規律等。
人文地理:(1)人類各種生產活動的區位選擇、區位因素分析和評價;(2)人地關系出現的問題、造成的影響、產生的原因和解決問題的途徑;(3)人口、文化和旅遊的有關知識等。
區域地理:(1)區域空間定位;(2)區域自然地理各要素的特點描述和分析;(3)區域內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的關系及其發展方向;(4)中國國土整治。
四大目標三級要求 復習重在能力培養
考試大綱在考核目標中,明確提出文科綜合考試的四項考核目標,針對考核目標,我們應有針對性地復習,其根本點在於培養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獲取和解讀信息。地理高考試題中,提供信息的載體多種多樣,但無非是文字信息、圖像信息、表格數據信息等,且多數高考題目的信息,是考生平時訓練少見和教材以外的信息。
在平時的訓練過程中,要對地理試題的不同載體提供的信息准確提取,如對題組類的選擇題,一定要有兩次提取信息的過程,即:首先對提供的圖文背景材料進行仔細的閱讀和分析判斷,根據信息激活頭腦中的知識獲取解決問題的初步思路,再針對題干中的具體問題進行選擇。
同時還要注意不同題干對某些原有信息提供條件的修改和重新設定條件,注意題組中的幾道題目間的某些因果聯系和同一信息的反復利用。
調動和運用知識。考生經過幾輪復習後,頭腦中已經儲存了大量的地理知識,在後階段的復習中,要在老師的指導下,自然地理重在原理和規律的理解和運用,人文地理重在原理和觀念的運用和建立,區域地理重在區域空間的定位和區域特徵分析,對某一方面的問題形成一定的思維模式和答題的基本「公式」。
描述和闡釋事物。在規定的時間里,要求考生正確使用地理學科的術語表述地理事物的現象,描述和解釋地理事物的特徵,用書面文字的形式完成各種問題的解答。
因此,考生在復習過程中要經常回歸教材,盡量利用教材中的語言組織答案。因為教材中的敘述和文字描述是相對科學和完整的,對某一問題的解答,應語言規范,書寫有條理,准確地進行定性和定量的描述。
論證和探討問題。考生在後階段復習過程中,不能一味地大量做題,要善於對同一類問題進行歸納、比較、概括,並運用寬廣的地理知識、理論和相關學科的知識和理論,對問題進行探討甚至質疑,培養自己的創新思維。
十三大區域八個國家:復習重在區域定位
考綱中,世界地理沿襲了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教科書的分區方法。對於世界地理的十三大地理分區和八個重點國家,考生除了全面掌握各區和各國的區域特徵外,區域定位尤其重要,根據經緯度定位、根據相鄰的地理事物定位、根據區域內特殊的地理事物定位是我們進行區域定位的常用方法。
在復習中,左手圖,右手書、題,做到圖不離手,是幫助我們熟練定位的有效方法。
中國概述和分區:復習重在深入細化
考綱中,中國地理的要求相對世界區域要更具體和細化一些。因此在復習中,應將初中四本教材與高中的選修(二)的國土整治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將區域定位和區域特徵的分析以及區域人地關系等知識落實到具體的、較小范圍的區域中,如一個具體的地形單元、一個流域等。
Ⅸ 四川高考地理知識點…只要知識點…
一,地方時和經緯度的計算,選擇題一般在1-2題為區時計算,8分;二,地球自轉和公轉內的意義及其影響;容三,南北畏30,緯線和45度;四,氣候和自然帶【地中海氣候的分布及其所在城市的特色,亞熱帶季風,溫帶季風】,五,各個小島和及世界各國的主要資源分布;六,當然是中國地理了【我國的人文,地形,地貌和水文,氣候,自然帶分布,地質等公路,鐵路的建設選址,水庫等。】;七,地圖上,看圖回答問題,和計算,這就要對世界地圖的熟悉才行;八,就是我們四川的特色,主要考點有【橫斷山區和【西昌上年就考了的】,攀枝花,長江,岷江,嘉陵江,成渝經濟區,汶川地區,達川地區,秦嶺和大巴山】
Ⅹ 四川地理用的新課標還是大綱版,我聽安迎的高中地理課程不知道聽哪個,我2016的~秒速
由以前的兩本必來修兩本選自修變成了三本必修七本選修。具體內容你可以登錄人民教育出版社看電子教材。
2014年6月,四川省將迎來新課程改革以來的第一次高考。網高考頻道對2014年四川省新課程高考地理考
試內容範圍進行了搜集整理。
2014年四川高考地理考試內容範圍:地理1、地理2、地理3。人文方向:選修5自然災害與防治、選修6環境保護。
wenku..com/...vjAHzi
high.school.zxxk.com/...lID=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