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文化地理學pdf

文化地理學pdf

發布時間: 2021-02-10 09:34:39

⑴ 請問誰有趙榮編寫的那本人文地理學的電子版呀PDF

粉紅色是第二版的,目前參考教材是用第二版,藍色那本是老版,要是有時間,兩本都看看,主要還是以二版為主。

⑵ 關於文化地理的小故事

樓上的答案很好,我再補充幾個,我這里有另外幾個地理小故事的PDF文檔,樓主要是想要可以追問我,或者留下您的郵箱,我傳給您。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毛澤東說過「坐地日行八萬里」,.是指地球自轉一周等於八萬里,地球的周長等於八萬里左右。
2、東太平洋漁民很早便發現每隔數年,該地的海水就會異常升溫導致大量魚群死亡,一帶的漁民以西班牙語「El Niño」(音譯:厄爾尼諾,意為「男嬰」或「厄爾尼諾」,因為此種氣候現象通常於聖誕節前後開始發生)稱呼此異常氣候。而相反的現象稱為「La Niña」意為「女嬰」,或譯作「拉尼娜」。海水變暖的范圍主要為太平洋東部與中部的熱帶海洋的海水溫度異常地持續變暖,使整個世界氣候模式發生變化,造成一些地區乾旱而另一些地區又降雨量過多。其出現頻率並不規則,但平均約每4年發生一次。基本上,如果現象持續期少於五個月,會稱為厄爾尼諾情況(condition);如果持續期是五個月或以上,便會稱為厄爾尼諾事件(episode)。
3、尋找石獸與流水侵蝕作用
清代學者紀昀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記載,某土地廟前石獸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後重修山門,尋找石獸,它卻不在原落水處,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說,應該在上游尋找,依他的話,果然撈出了石獸。石獸為什麼會向上游「跑」呢?原因在於,石獸落水後對水流形成阻力,使周圍水速更快,沖刷能力更強,其下面迎水流一側的泥沙逐漸被水沖走,成為空穴。久之,石獸因重力作用朝著迎水流的方向傾倒,如此再三,便向上游移動了一截。可見老兵的判斷是正確的,流水的侵蝕和搬運作用,使石獸能「逆水而行」。
4、海灣戰爭與自然帶
在侵越戰爭和海灣戰爭中,美國都打出了空軍王牌,但結果截然相反,除政治原因外,兩地自然環境不同是很重要的原因。越南地處熱帶季雨林帶,在「胡志明小道」沿線,森林遮天蔽日,加上崎嶇的山地地形,在空中很難觀察到地面的軍事動態。美軍用電子監聽等高科技手段來確定轟炸目標,也收效甚微。而伊拉克與科威特大部分地區是熱帶沙漠,地表平坦,植被極少,面對多國部隊「地毯式」轟炸,伊軍毫無隱藏可言,只有挨打的份,戰鬥力嚴重損傷,註定了吃敗仗的結局。由此可見,自然帶與地形,對於空襲戰,起了不可小覷的客觀影響。

⑶ 人文地理學野外實踐

我上讀秀學術抄搜索找了一下,給你發了一個原文傳遞,打開鏈接就能看到網頁形式的書本內容,應該就是這本書把?
書名:人文地理學野外方法
著者:周尚意
ISBN:978-7-04-027483-7
頁數:424
原書定價:34.7

⑷ 怎樣學習古文 pdf

怎樣學習文言文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推薦的兩套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文言文的教學佔了整個教學內容的40%,而且相對集中在高一年級。其中,高中《語文〈試驗本〉》高一年級兩個學期各6個單元,文言文分別佔3個單元;《高中語文實驗課本》高一年級則全年集中文言文教學,上下冊各4個單元。在文言文教學總量擴大、要求提高的情況下,如何學好文言文,本文想結合教學大綱的具體要求,談一些想法。

新修訂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對文言文教學,提出了這樣的要求:誦讀古典詩詞和淺易文言文,理解詞句的含義和作品的思想內容,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重點掌握常見的150個文言實詞,18個文言虛詞和重要的文言句式在課文中的用法。

教學大綱的要求,有兩層基本涵義:一是文言文閱讀的要求和方法,二是文言基礎知識的積累和掌握。下面試作分別說明。

首先,文言文閱讀的要求和方法,概括地說,就是誦讀、理解、背誦 。誦讀、理解、背誦,誦讀是核心、是關鍵、是文言文學習的立足點。所謂誦讀,朱自清先生曾說:「誦讀是一種教學過程,目的在培養學生的了解和寫作能力,教學的時候先由老師范讀,後由學生跟著讀,再由學生練著讀,有時還得背誦,除背誦以外都可以看著書。」由此可以看出,在誦讀教學中,除掉老師的范讀外,學生所要作的就是「跟著讀」、「練著讀」、「背誦」和「看著書(讀)」,換句話說,誦讀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探究的學習過程。

這當中,讀是關鍵。讀,首先要聽老師范讀。從老師的范讀中應該領悟些什麼,請看梁實秋先生回憶他的老師徐錦澄先生講課:徐先生於介紹作者之後,朗誦全文一遍,這一遍朗誦可很有意思。……不論是古文或白話,一字不苟地吟詠一番,好像是演員在背台詞,他把文字里的蘊藏著的意義好像都給宣洩出來了。他念得有腔有調,有板有眼,有感情,有氣勢,有抑揚頓挫,我們聽了之後,好像是已經領會到原文的意義的一半了。好文章擲地作金石聲,那也許是過於誇張,但必須可以琅琅上口,那卻是真的。從這里可以看出,文章的腔調、板眼、感情、氣勢、抑揚頓挫以及所蘊藏著的意義,都要通過朗誦表達出來。而學生在聽老師的范讀中,也正要獲得對文章的這方面的最初的也是最直觀的印象和認識,從而激發起自己誦讀的慾望,以達到進一步「理解詞句的含義和作品的思想內容」的目的。

腔調、板眼、感情、氣勢、抑揚頓挫以及文字所蘊藏著的意義等等,不是一下子就讀得出來的,它是學生在不斷地聽范讀、跟著讀、練著讀的誦讀過程中逐步體會、領悟、感知得來的。尤其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要讀音正確。這是由於文言文中多生僻字,又間有通假字、多音字和破讀所決定的。一般來說,課文注釋中對這一些都註明了讀音,要依據注音,認真讀准。這里要著重提一提「破讀」的問題。所謂「破讀」,就是改變字(詞)的讀音以區別不同的意義或詞性的一種方法。如「衣」用作名詞時讀yī,用作動詞(穿衣)時讀yì;「食」在表示吃時讀shí, 在表示給人吃時讀sì。不過現在有的破讀音已經進入現代漢語中,一般字典也已有註明,如美好的「好」(形容詞)讀hǎo,愛好的「好」(動詞)讀hào,難易的「難」(形容詞)讀nán,災難的「難」讀nàn等等。而有些破讀現在已不加特別區分,如葉公好龍的「葉」,舊讀shè,現在可以讀為yè了。掌握破讀,對辨析詞性詞義,加深對文言文的理解,是很有必要的。

第二要注意停頓。包括句中停頓和句間停頓。能正確劃分句中停頓和句間停頓,表明了對語句層次和大意的正確理解,這要在對詞句含義理解的訓練中,通過誦讀來實現。

此外,還要注意讀出語氣、讀出語勢,等等。

實際上,誦讀就是在初步理解的基礎上,反復熟讀課文,逐步加深理解,直至可以背誦的學習過程。

我們不贊成在文言文的學習中,搞繁瑣的語法分析,機械的誦記名詞術語,也不主張呆板的所謂字字落實、句句落實。我們主張學習文言文,要在誦讀中感知,在誦讀中領悟,在誦讀中積累語言的素材,最後達到將文言變成自己語言習慣的一個部分。

這樣的一個學習過程,誦讀、識記、理解是同步進行的。我們所說的對文言文的理解,主要是指對文章內容上的整體的領會、把握。這種領會和把握應當:①著眼於全篇的內容;②著眼於文意的溝通;③著眼於文章的篇章。至於背誦,這也是由於文言文學習的特殊性所決定的。字詞的識記,詞句含義的理解,作品思想內容的把握,都要靠熟讀成誦才能做到。而且,語言文字的學習,概念和規則並不是最重要的,不是記住了規則就能說話、寫作、閱讀;語言學習是先實踐、運用,然後理解。因而語文學習需要背誦,而文言文的學習則更強調背誦了。

能夠「誦讀古典詩詞和淺易文言文,理解詞句的含義和作品的思想內容」,主要靠背誦量的不斷積累。因此,新修訂的小學、初中、高中語文教學大綱,都對背誦作了量的規定。其中,小學背誦古詩詞80首,初中背誦文言文20篇、古詩詞50首,高中背誦古文20篇、詩詞曲50首。這樣一些篇目全部誦讀至背誦,爛熟於心,達到上述文言文閱讀的要求,是不會有困難的。

我們提倡閱讀古典詩詞和文言文,要能基本上做到當堂背誦。背誦當然還要講究方法。我過去曾總結過的組塊性記憶法就是其中的一種。如,意義組塊:按文章意義分段組塊記憶的方式;綱要組塊:應用層次內容提綱組塊記憶的方式;關鍵詞句組塊:通過關鍵詞句組塊來掌握文章大意、綱要,又反過來根據它們去掌握詞句的識記方式;節縮句式組塊:將句子節縮為短語組成組塊識記單位的方式;此外,還有句群中心句組塊,關聯詞語組塊等等。限於篇幅,不展開論述。

背誦還要靠不斷刺激、強化。豐子愷先生告誡子女讀書,講究一個「讀」法。讀字的繁體筆畫是22畫,因此,他要求每篇詩文都須讀22遍。這樣就能口熟心熟,歷久不忘。過去私塾讀書講究「復背」,就是每熟讀一文後,都要再把前面所學拿來復誦一次,即,讀第2文,要1--2文復讀,讀第3文,要1--3文復讀,余類推。我們或許可以把這些斥之為 「死」 讀書,但我們不能排除掉這種於讀書的執著精神和強化記憶的合理方式。而且在青少年階段利用得天獨厚的記憶力,熟讀成誦若干篇章,奠定滿腹經綸的基礎,也正是當前素質教育的需要。

其次,文言基礎知識的積累和掌握。這只能說是最基本的要求,關鍵有以下幾點:①指出了重點掌握的基礎知識的三個方面: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②作了最基本的量的規定:150個實詞、18個虛詞、重要的句式;③強調了「在課文中的用法」的方向。

知識的積累和掌握,要在誦讀中進行。要強調指出的是,不論是文言實詞、文言虛詞,還是文言句式,都不能孤零零地背解釋、記術語,而應該把字、詞、句放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通過誦讀課文並對課文中典型例句的理解、掌握,達到重點掌握這些基礎知識的目的。掌握詞、句基礎知識,是誦讀古詩文的需要,而熟讀成誦一批古詩文後,其詞、句的一些基本用法,也都涵蓋其中了。這樣一來,只要看到某詞某句式的時候,馬上在記憶中就會現出典型的例句來。如讀到《蘭亭集序》「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曾」字怎麼講,即使是課文沒有注釋,或者有注釋而不去看,馬上聯想到《愚公移山》里「曾不能損魁父之丘」、「曾不若孀妻弱子」,這三個「曾」用法相同,都是加重了後面「不知」、「不能」、「不若」的否定語氣,可用現代漢語中「還」、「簡直」、「竟然」等副詞來表達,意思十分顯豁。熟能生巧以後,就沒有了這種轉換過程,而完全是一種應付裕如的狀態。久而久之,也就凝固成了個人知識體系中的一部分,「誦讀古典詩詞和淺易文言文」的能力也就自然形成了。

學習文言文,還要具備一些必要的歷史文化知識,這對於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知本探原都有好處。歷史文化知識細分起來很多,基本的如天文地理、歲時節日、禮儀制度、職官沿革、學校科舉、典籍宗教、科學技術、姓名稱謂、衣食住行及其它等等。這些大綱中雖然未作明文規定,但我們在閱讀相應的古詩文時,課文注釋中都有介紹和說明,有些也反映在詞、句的用法里,這些,在誦讀古詩文時,都要留意。

誦讀古詩文,應該是十分愉悅的學習過程,穿越時空與古代志士仁人、賢者智者對話,從而了解我們的國家、了解我們的民族、了解我們的歷史,把歷史文化的積淀化為我們自身人文素養的一部分、我們生命的一部分,應該是人人所渴求的,我們希望把這種渴求變為誦讀的實踐。

⑸ 有沒有《術藏》的愛好者有電子版的。跪求。

目前沒有找到,目錄如下:
術藏目錄
分類 書名 編者 版本 卷冊數
卜筮 卜筮全書 [明]姚際隆刪補 民國影印本 十四卷全
卜筮 卜筮元龜 建安粛吉文撰集 日本藏本 二冊全

卜筮 卜筮正宗 [清]王維德輯 清康熙四十八年經元堂刻本 十四卷全
卜筮 斷易大全 [清]余興國輯 民國上海江東書局石印本 4卷3冊全
卜筮 火珠林 [宋[麻衣道者撰 民國大德書局石印本 1冊全

卜筮 增補詳注六爻一撮金易數 [宋]邵雍撰[明]劉基補注 清康熙袖珍抄本 1冊全
卜筮 邵子易數 [明]俞有功撰[清]王通瑞刪定 清道光五年京都三槐堂刻本 六卷全
卜筮 述卜筮星相學 [清]袁樹珊撰 民國潤德堂本 2冊8卷全

卜筮 梅花易數 [宋邵康節撰 民國校經山房石印本 5卷1冊全
卜筮 易隱 [清]曹九錫輯 民國排印本 8卷全卷首1卷

卜筮 鼎鍥卜筮鬼谷源流斷易天機大全三卷首一卷 [戰國]鬼穀子撰 清道光十三年三讓堂刻本 三卷首一卷全
卜筮 重雕焦氏易林 [漢]焦贛撰 據宋本重刻本 十六卷全
卜筮 增注周易神應六親百章海底眼前集後集 [宋]王鼒撰 上海圖書館藏本 1冊全

卜筮 增刪卜易十二卷 [清]野鶴老人撰 清康熙三十年陳長卿刻本 十二卷全
卜筮 重刊易冒 [清]程元如撰 民國石印本 10卷全

堪輿 八宅明鏡 [唐]楊筠松撰 民國上海廣益書局石印本 2卷1冊全
堪輿 地理辨證疏 [清]蔣大鴻注 民國八年錦章書局石印本 5卷1冊全
堪輿 地理大全輯要 [清]許明撰 民國校經山房石印本 10卷2冊全
堪輿 地理大全要訣 [清]許明撰 民國校經山房石印本 7卷2冊全

堪輿 地理大成地理六經注 [清]葉九升撰 民國五年九經書局石印本 6卷1冊全
堪輿 地理大成理氣四訣 [清]葉九升撰 民國五年九經書局石印本 4卷1冊全
堪輿 地理大成羅經指南撥霧集 [清]葉九升撰 民國五年九經書局石印本 3卷1冊全
堪輿 地理大成平陽全書 [清]葉九升撰 原版為民國五年九經書局石印本 15卷1冊全

堪輿 地理大成山法全書 [清]葉九升撰 民國五年九經書局石印本 19卷6冊全

堪輿 地理四秘全書 [清]尹一勺撰 民國大成書局石印本 12種3冊全
堪輿 地理四彈子 鐵彈子地理元機/(南唐)何令通撰/(明)游嵩注 鉛彈子地學正義 金彈子地理元珠經/(明)劉基注玉彈子地理元樞/(清)張鳳藻注 清聚錦堂刻本 十卷全
堪輿 地理金彈子玉彈子 [元]白髯老人、耶律楚材撰[明]劉伯溫校 民國校經山房石印本 4卷1冊全
堪輿 地理鉛彈子 [明]孟又承傳 [清]張九儀撰 民國校經山房石印本 1卷1冊全
堪輿 地理鐵彈子 [南唐]何令通撰 [明]劉青田釋 民國校經山房石印本 2卷1冊全

堪輿 地理青囊經 [唐]楊筠松撰 民國錦章書局石印本 8卷1冊全
堪輿 地理六法點穴大全 [唐]楊佐仙等撰 民國校經山房石印本 6卷1冊全
堪輿 地理五決 [清]趙九峰撰 民國錦章書局石印本 8卷2冊全
堪輿 地理選擇錄要 [清]蔣大鴻撰 民國乙酉年上海會文堂石印本 4卷2冊全
堪輿 地理陽宅大全四集 [清]許明撰 民國校經山房石印本 4卷1冊全

堪輿 地理正宗 [清]蔣國撰 民國廣益書局石印本 12卷2冊全
堪輿 地理直指原真 [清]釋徹瑩撰 民國校經山房石印本 3卷2冊全

堪輿 地理葬埋黑通書 [清]釋徹瑩撰 清抄本 1冊全
堪輿 地理琢玉斧 [清]張九儀撰 民國廣益書局石印本 4卷2冊全
堪輿 六圃沈新周先生地學 [清]沈鎬撰 原版為民國錦章書局石印本 2卷1冊全

堪輿 贛州風水秘傳 不署撰人 民國石印本 12卷2冊全
堪輿 撼龍經、疑龍經批註校補合刻 [唐]楊筠松撰 民國錦章書局石印本 撼龍經6卷疑龍經2卷2冊全

堪輿 郭璞葬經 [晉]郭璞撰 民國十三年錦章書局石印本 1卷1冊全
堪輿 羅經頂門針 [明]徐之鏌撰 民國廣益書局石印本 2卷1冊全
堪輿 羅經解定 [清]胡國楨撰 民國元年江東書局石印本 4卷2冊全
堪輿 羅經透解 [清]王道亨撰 民國二年鑄記書局石印本 2卷1冊全

堪輿 秘本搜地靈 [明]劉伯溫訂 光緒有益堂刻本 2卷1冊全
堪輿 平砂玉尺經 [元]劉秉忠撰[明]劉基解 上海文明書局金屬版 2卷1冊全
堪輿 乾坤法竅 [清]范宜賓集 民國錦章書局石印本 3卷2冊全
堪輿 陽宅都天滾盤珠要法 [清]瞿天賚撰 宣統二年掃葉山房石印本 1冊全

堪輿 入地眼全書 [宋]靜道和尚撰 民國廣益書局石印本 10卷2冊全
堪輿 三元總錄 [明]柳珍纂輯 民國廣益書局石印本 3卷1冊全
堪輿 陽宅大全 [明]一壑居士集 光緒校經山房石印本 10卷2冊全

堪輿 山洋指迷 [明]周景一撰 乾隆刻本 4卷4冊全
堪輿 陽宅愛眾篇 [清]張覺正撰 民國校經山房石印本 4卷2冊全
堪輿 寶照秘訣 不署撰人 清稿本 1冊全

堪輿 山洋指迷 [明]周景一撰 民國上海廣益書局 4卷2冊全
堪輿 陽宅集成 [清]姚廷鑾撰 宣統元年江左書林石印本 8卷4冊全

堪輿 雪心賦辯訛正解 [清]卜應天撰[清]孟浩注 宣統元年掃葉山房石印本 4卷1冊全
堪輿 陽宅三要 [清]趙九峰撰 民國上海校經山房石印本 4卷1冊全
堪輿 陽宅十書 [明]王君榮纂輯 民國江東書局石印本 4卷2冊全
堪輿 陰宅集要 [清]姚廷鑾撰 宣統元年江左書林石印本 4卷2冊全

堪輿 陰陽二宅必用[附魯班經秘決仙機元空法鑒] 不署撰人 民國江東書局石印本 4卷2冊全
堪輿 宅譜指要 [清]魏青江撰 民國掃葉山房石印本 4卷1冊全
堪輿 陳子性二十四山造葬秘訣 [清]陳應選撰 民國抄本 1冊全
堪輿 倪公闡明陽盤住宅秘訣 不署撰人 嘉慶抄本 一卷全

堪輿 地理辨正直解 [清]蔣大鴻撰 經元堂刻本 5卷全

堪輿 地理參贊玄機仙婆集 [明]張鳴鳳編 明世德堂寫刻本 十二卷全
堪輿 地理黑囊經 [明]范越風撰 清初抄本 1冊全
堪輿 地理星體圖格真龍名髓 不署撰人 明抄本 1冊全

堪輿 地理正宗臆解 [明]蕭智深[清]金六吉撰 清乾隆四十二年嘉德堂刻本 三卷全
堪輿 地理指迷篇臆解 [明]蕭智深[清]金六吉撰 清乾隆四十二年嘉德堂刻本 二卷全
堪輿 地理琢玉斧巒頭歌括 [明]徐之鏌唐際雲輯[清]張九儀釋 清康熙宏德堂刻本 四卷全
堪輿 地學 [清]沈鎬撰 清康熙五十二年刻本 二卷全

堪輿 地學精華 [民國]夏更清撰 民國版鉛印本 1冊全
堪輿 分房變氣論宅法 [清]蔣平階撰 清稿本 一卷全
堪輿 新刊地理五經四書解義郭璞葬經 [明]吳征岀定鄭謚注 明匯賢齋刻本 一卷全
堪輿 格水定針法 不署撰人 地理手抄稿本 一卷全
堪輿 管氏地理指蒙 [魏]管輅著 清印本
堪輿 郭璞古本葬經 [晉]郭璞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輿 紅鸞經四十八局定例 祖傳風水地理孤本 110 1
堪輿 胡矮仙至寶經 [唐]胡矮仙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輿 黃帝宅經 不署撰人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輿 空石長者五星捉脈正變明圖 [唐]空石長者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輿 李思聰堪輿雜撰 [宋]李思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輿 九天元女青囊海角經 不署撰人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輿 堪輿要訣 [明]狄奄氏手錄 噓龍村舍藏本 一卷全
堪輿 考驗通書法竅秘決 不署撰人 清印本 二冊全

堪輿 金精廖公秘授地學心法正傳畫策扒砂經 [宋]廖禹撰 清嘉慶二十五年大文堂刻本 四卷全補遺一卷全
堪輿 李思聰總索 [宋]李思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輿 靈城精義箋 [清]沈竹礽撰 自得齋叢書 一卷全
堪輿 劉基堪輿漫興 [明]劉基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輿 繆希雍葬經翼 [明]繆希雍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輿 靈驅解法洞明真言秘書(秘訣仙機) 不署撰人 明匯賢齋刻本 一卷全
堪輿 劉見道乘生秘寶經 [唐]劉見道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輿 八宅明鏡 [唐]楊筠松撰 清乾隆五十五年姑蘇樂真堂刊本 二卷全
堪輿 楊曾地理元文 [清]端木國瑚撰 清刻本 一冊全
堪輿 水龍經 [晉]郭璞撰[明]劉基閱 清內府抄本 五卷全
堪輿 續水龍經 [晉]郭璞撰[明]劉基閱 清內府抄本 四卷全
堪輿 水龍經陰陽宅 [晉]郭璞撰[明]劉基閱 清內府抄本 陽宅二卷全陰宅二卷全
堪輿 青烏先生葬經 不署撰人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輿 仕學備余 [清]紀大奎撰 清刻本 六卷全

堪輿 十道天心 [清]戴洪潤手抄真傳擇日秘本 28 一卷全
堪輿 孫伯剛璚林國寶經 [宋]孫伯剛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輿 天機望龍經 [宋]吳景鸞授 雅德江村迂穸藏本手稿本 一卷全
堪輿 天心正運線法 不署撰人 手稿本 一卷全
堪輿 天星秘訣尋龍合格定穴 不署撰人 清光緒手抄秘本 一卷全
堪輿 謝和卿神寶經 [宋]謝和卿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輿 新鐫京版工師雕斫正式魯班經匠家鏡 [明]午榮撰 明匯賢齋刻本 三卷全
堪輿 玄秘龍法玄秘穴法 不署撰人 手抄本 兩冊全
堪輿 選擇紀全 不署撰人 明匯賢齋刻本 一卷全
堪輿 雪心賦辨訛正解 [唐]卜應天撰 民國排印本 四卷全
堪輿 雪心賦直解 [明]吳一棣撰 清順治十八年刻本 四卷全

堪輿 陽宅大成 [清]魏青江撰 清嘉慶刻本 十五卷全

堪輿 陽宅起手 [清]査詠旺傳 清抄本 一卷全
堪輿 陽宅十書 [明]王君榮纂輯 清印本 四卷全

堪輿 陽宅元運會要 不署撰人 清抄本 一冊全
堪輿 陽宅指南篇 [清]蔣平階撰 清稿本 一卷全
堪輿 楊筠松青囊奧旨 [唐]楊筠松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輿 楊筠松十二杖法 [唐]楊筠松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輿 楊再謫仙人楊公金剛鑽本形法葬圖訣 [唐]楊筠松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輿 陰陽秘訣 不署撰人 清抄本 1
堪輿 玉元子天寶經 [宋]玉元子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輿 廖禹十六葬經 [宋]廖禹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輿 青囊心印 [清]王宗臣撰 清康熙刻本 二卷全
堪輿 青囊續編 [清]王宗臣撰 清康熙刻本 一卷全附天玉經四卷全

堪輿 重刊人子須知資孝地理心學統宗八卷 [明]徐善繼徐善述撰 明隆慶三年刻萬曆十一年梅墅石渠閣補刻本 510

六壬 大六壬尋原 [明]張純照輯注 民國元年江東書局石印本 4卷1冊全
六壬 大六壬大全 [清]郭御青校定 民國十年錦章書局石印本 13卷3冊全
六壬 大六壬眎斯 [清]葉悔亭輯 民國元年江東書局石印本 2卷1冊全

六壬 大六壬口訣篡 [明]林昌長撰 明萬曆年六壬稿本 四卷全

六壬 大六壬類集 [清]紀大奎輯 清印本 1冊全
六壬 大六壬金口訣 [清]周儆弦重訂 上海大成書局石印本 3卷1冊全
六壬 六壬金口 不署撰人 清印本 一冊全

六壬 大六壬立成大全鈐 [清]陳夢雷輯 清印本 1冊全
六壬 大六壬課經集 [清]郭御青校定 清五雲齋刻本 四卷全

六壬 大六壬五變中黃經 不署撰人 清稿本 一冊全
六壬 壬遁秘 不署撰人 清稿本 一冊全

六壬 金匱玉衡經 [清]孫星衍校 清印本 1冊全
六壬 大六壬探原 [清]袁樹珊撰 民國刻本 1冊全
六壬 大六壬指南 [清]陳公獻撰 民國元年江東書局石印本 5卷1冊全

六壬 大六壬集應鈐 [明]黃賓廷撰 清代寫本 6冊全

六壬 官板大六壬神課金口訣 [明]適摘子撰 清金陵經正堂寫刻本 七卷全
六壬 六壬粹言 [清]劉赤江編 清道光六年品蓮堂刻本 六卷首一卷全
六壬 六壬經緯 [清]毛志道撰 清雍正刻本 六卷全
六壬 六壬類聚 [清]紀大奎撰 清楊照藜校刊本 四卷全

六壬 邵彥和大六壬斷案 [宋]邵彥和 [清]程銓輯 清寫本 四冊全
六壬 六壬三傳起法 不署撰人 清寫本 一冊全
六壬 大六壬銀河棹 不署撰人 清大文堂刻本 一冊全

六壬 龍首經 [清]孫星衍校 清印本 一冊全
六壬 御定卜筮精蘊 不署撰人 清康熙內府精抄本 三卷全
六壬 御定六壬金口合占 不署撰人 清康熙內府精抄本 六卷全

六壬 御定六壬直指 不署撰人 清康熙四十八年經元堂刻本 二卷全
六壬 御定六壬直指 不署撰人 清康熙內府寫本 三卷全
六壬 御定六壬直指析義 不署撰人 清康熙四十八年經元堂刻本 六卷

命理 壁奧經 不署撰人 清印本 一冊全
命理 蘭台妙選 [明]萬民英識 清印本 一冊全
命理 命理探原 [清]袁樹珊撰 民國上海文化書局石印本 八卷三冊全
命理 子平集要 不署撰人 清康熙內府精抄本 一冊全

命理 命譜 [清]袁樹珊撰 民國潤德堂本 八卷全
命理 滴天髓 [明]劉伯溫撰 民國大德書局石印本 二卷一冊全
命理 稱命全書 不署撰人 光緒刻本 一冊全
命理 磨鐫賦 [明]胡文煥編 清印本 一冊全
命理 琴堂步天警句 [明]胡文煥編 清印本 一冊全
命理 琴堂五星會論 [明]胡文煥編 清印本 一冊全
命理 琴堂指金歌 [明]胡文煥編 清印本 一冊全
命理 子平管見集解 [清]雷鳴夏撰 清同治五年六吉堂刻本 二卷全

命理 任注滴天髓闡微 [明]劉基撰 [清]任鐵樵注 民國排印本 四卷全

命理 三命通會 [明]萬民英撰 清印本 十二卷全
命理 神峰通考命理正宗 [明]張神峰撰 民國三年廣益書局石印本 四卷二冊全
命理 窮通寶鑒欄江網 不署撰人 清益原堂板 二卷一冊全
命理 玉照神應經 [晉]郭璞撰 清印本 一冊全

命理 算命實在易 [民國]星相研究社編 民國上海章福記書局石印本 二卷一冊全
命理 天元秀氣巫咸經 [唐]珞琭子撰 清印本 一冊全
命理 五星壁奧經 [清]孫星衍校 清印本 一冊全
命理 新刊合並官版音義評注淵海子平 [宋]徐升編[明]楊淙增校 清光緒九年京都大成堂刻本 五卷全
命理 星平集腋統宗 [清]廖瀛海撰 清道光十二年經文堂刻本 四卷全
命理 耶律真經 [遼] 耶律純撰 清印本 一冊全

命理 望斗經 [明]萬民英校 清印本 一冊全
命理 星平會海 [清]水中龍編 民國萃英書局石印本 十卷四冊全

命理 淵海子平 [宋]徐升編[明]楊淙增校 民國廣益書局石印本 5卷1冊全
命理 張果星宗 [明]陸位輯 清印本 一冊全

命理 御定五星精義 不署撰人 清康熙內府抄道光增補本 一冊全
命理 子平真詮 [清]沈孝瞻撰 民國會文堂石印本 四卷二冊全
命理 紫微斗數全書 [宋]陳希夷撰 民國錦章書局石印本 四卷一冊全

奇門 大統皇歷經世 [明]胡獻忠撰 明綠竹堂刻本 三卷全
奇門 遁甲奇門捷要 [清]楊景南編 清康熙刻本 一冊全
奇門 金函奇門遁甲秘笈全書[附]金函玉鏡圖六卷 [漢}諸葛亮撰 民國錦章書局石印本 三十卷四冊全

奇門 奇門遁甲 不署撰人 清印本 一冊全
奇門 奇門遁甲金鏡寶鑒 [明]劉伯溫集 清抄本 十六卷全

奇門 奇門遁甲備覽 不署撰人 清順治抄本 一冊全
奇門 奇門遁甲全局陽遁九局陰遁九局 不署撰人 明抄本 一冊全
奇門 奇門遁甲 不署撰人 明抄本 十卷全

奇門 奇門卜筮不分卷 不署撰人 清內府精抄本 一冊全
奇門 奇門遁甲秘籍大全 [明]劉伯溫編 清抄本 二十三卷全
奇門 奇門遁甲統宗大全 [漢]諸葛亮撰 民國錦章書局石印本 十二卷二冊全

奇門 奇門法竅 [清]錫孟樨輯 清寫本 八卷全
奇門 四季開門 不署撰人 清內府精抄本 四卷全
奇門 御定奇門寶鑒 不署撰人 精康熙內府精抄本 六卷全

奇門 陽遁九局 不署撰人 清刻本 九卷全
奇門 陰遁九局(1) 不署撰人 清刻本 九卷全
奇門 陰遁九局(2) 不署撰人 清刻本 九卷全

奇門 奇門陽遁不分卷 不署撰人 清康熙精抄本 一冊全
奇門 奇門陰遁九局 不署撰人 清康熙精抄本 一冊全
奇門 日家奇門 不署撰人 清刻本 一冊全

奇門 奇門五總龜通書大全 [明]池本理撰 民國元年江東書局石印本 四卷二冊全
奇門 奇門遁甲統宗大全 [漢]諸葛武侯撰 清刻本 十二卷全
奇門 金函玉鏡圖 [明]劉伯溫集 清抄本 六卷全

奇門 御定奇門真詮 不署撰人 清抄本 一冊全

太乙 太乙局 不署撰人 清刻本 一冊全
太乙 太乙數統宗大全 [清]李自明輯 民國中原書局石印本 6卷3冊全
太乙 太乙淘金歌 [唐]王希明輯 [宋]丘浚重編 清刻本 一冊全

太乙 太乙人道命法 不署撰人 清刻本 一冊全
太乙 太乙統宗大全 [清]李自明編 清集福堂刻本 四十卷全

相術 新刊校正增釋合並麻衣先生人相編 [清]陸位崇編 清光緒八年京都文興堂刻本 五卷全
相術 大清相法 [清]笑塵氏撰 大成書局石印本 四卷一冊全
相術 麻衣相法 [五代]麻衣道長撰 光緒文成堂刊本 五卷三冊全
相術 精考演禽三世相法不分卷 不署撰人 清經國堂刻本 一冊全

相術 公篤相法 [民國]陳公篤 民國排印本 一冊全

相術 神相全編 不署撰人 清印本 一冊全
相術 神相匯編(附續集) [清]高鼎玉輯 清道光二十三年修竹吾廬刻本 四卷全
相術 管輅神相秘傳 [漢]管輅撰,[宋]陳摶述 民國排印本 一冊全

相術 相理衡真 [清]陳釗撰 民國四年上海錦文堂石印本 十卷二冊全
相術 柳庄相法 [明]袁柳庄撰 民國排印本 三卷二冊全
相術 柳庄相法考證 [民國]鄒文耀撰 台灣瑞成書局本 一冊全
相術 人相篇 不署撰人 清印本 一冊全

相術 神相全編 [宋]陳摶撰[明]袁忠徹訂 清道光五年經國堂刻本 十二卷首一卷全
相術 中西人相探原 [清]袁樹珊撰 民國排印本 一冊全

相術 照膽經 [宋]邵平軒撰 清印本 一冊全
相術 神相水鏡集 [清]范騋撰 清聚盛堂刻本 四卷全
相術 相兒經 [晉]嚴助撰 清印本 一冊全
相術 演禽三世相法 [宋]袁天綱選 民國石印本 二冊全

選擇 陳子性藏書 [清]陳應選撰 佛山文華閣機器版 十二卷全卷首一卷全

選擇 崇正辟謬永吉通書 [清]李奉來輯 民國石印本 十四卷三冊全
選擇 八字萬年歷 [清]袁樹珊校勘 潤德堂本 一冊全

選擇 百中經 不署撰人 民國校經山房石印本 一冊全
選擇 扁鵲子午經 [戰國]扁鵲撰 清印本 一冊全
選擇 訂正選擇神煞起例 不署撰人 清康熙內府抄本 二卷全
選擇 東方朔通玄經 [漢]東方朔撰 清代木刻版 一卷一冊全
選擇 董公選 [明]董潛撰 禮親王家藏秘本清刻本 一冊全
選擇 董公選要覽 [明]董潛撰 清光緒二十四年浙江官書局刻本 一卷全
選擇 董公選擇要覽 [明]董潛撰 民國萃英書局石印本 一冊全
選擇 董氏諏吉新書 [明]董潛撰 清光緒二年二酉齋刻本 二卷全
選擇 董氏諏吉新書續編 [明]董潛撰 清末刻本 一卷全

選擇 吉凶時日善惡宿曜經 [唐]釋不空譯 清刻本 一卷全
選擇 歷學會通 [清]薛鳳祚輯 清刻本 一卷全
選擇 欽定修造吉方立成 [清]敬征編 清光緒九年武英殿寫刻本 一冊全
選擇 臞仙肘後經 [明]朱權撰 清刻本 一卷全
選擇 臞仙肘後神樞經 [明]朱權撰 清刻本 一卷全
選擇 孫思邈元女房中經 [唐]孫思邈撰 清刻本 一卷全
選擇 太乙經 不署撰人 清刻本 一卷全

選擇 鰲頭通書大全 [清]熊宗立著 [清[熊月疇重訂 [台]鍾義明整理本 十卷全

選擇 象吉備要通書大全 [清]魏鑒撰 民國校經山房石印本 二十九卷十冊全

選擇 協紀辨方書 [清]允祿李廷耀等纂修 民國廣益書局石印本 三十六卷六冊全
選擇 選擇求真 [清]胡暉撰 民國八年廣益書局發行 十卷三冊全
選擇 選擇書 不署撰人 清光緒內府朱墨抄本 二卷全

選擇 永寧通書 [清]王洪緒撰 上海掃葉山房本 天地人和四集十二卷全
選擇 陰陽五要奇書一集*郭氏元經 [晉]郭璞著 清乾隆五十五年姑蘇樂真堂刊本 十卷全
選擇 陰陽五要奇書二集*璇璣經 [晉]趙載著 清乾隆五十五年姑蘇樂真堂刊本 一卷全
選擇 陰陽五要奇書三集*陽明案索 [明]陳復心著 清乾隆五十五年姑蘇樂真堂刊本 五卷首一卷全
選擇 陰陽五要奇書四集*佐元直指 [明]劉伯溫著 清乾隆五十五年姑蘇樂真堂刊本 九卷首一卷全
選擇 陰陽五要奇書五集*三白寶海 [元]幕講禪師著 [明]江孟隆輯 清乾隆五十五年姑蘇樂真堂刊本 三卷全

選擇 諏吉便覽 [清]俞榮寬編 原版為宣統二年掃葉山房石印本 一冊全
選擇 諏吉便覽寶鏡圖 [清]俞榮寬編 宣統二年掃葉山房石印本 一冊全
選擇 許真君萬全玉匣記 [晉]許遜撰 清光緒十七年劉誠印寫刻本 二卷全
選擇 選吉探原 [清]袁樹珊撰 民國潤德堂本 二卷三冊全

雜術 辰州符咒大全 [漢]張天師真人撰 民國中西書局石印本 五卷四冊全
雜術 魯班經秘訣仙機 [清]午榮編 清代刻本 一冊全

雜占 鐵板神數 [宋]邵康節撰 民國校經山房石印本 十四卷四冊全

雜術 秘本諸葛神數 [漢]諸葛亮撰 民國17年上海世界書局石印本 一冊全
堪輿 六道神數 不署撰人 民國石印本 一冊全
雜術 沖天神數 不署撰人 稿本 一冊全
雜術 金錢課 不署撰人 民國石印本 一冊全
雜術 牙牌神數七種內含白鶴神數等七種 不署撰人 民國廣益書局石印本 一冊全
雜術 巧連神數 [漢]諸葛亮撰 民國石印本 一冊全
雜術 推背圖 [唐]袁天罡李淳風撰 民國紀元書局石印本 一冊全
雜術 扶箕迷信底研究 [民國]許地山撰 商務印書館本 一冊全

雜術 靈驗符咒全書 [清]余哲夫撰 民國精靈學社石印本 一冊全
雜術 升仙神書 不署撰人 光緒三年抄本 一冊全

雜術 祈夢秘書 不署撰人 民國上海中西書局石印本 一冊全
雜術 真本斷夢秘書 [清]餘姚文祺編撰 民國排印本 一冊全
雜術 測字秘牒 [清]程省撰 百二漢鏡齋本 一冊全

雜術 張天師祛病書 不署撰人 光緒刻本 一冊全
雜術 祝由科治病奇書 [清]徐景輝撰 民國上海中西書局石印本 一冊全
雜術 祝由十三科 不署撰人 民國三年錦章書局石印本 二卷一冊全
雜術 一掌經 不署撰人 民國誠文信書局石印本 一冊全
雜術 圓光真傳秘訣 [清]佛隱居士撰 民國中西書局石印本 二卷一冊全
雜術 萬法歸宗 [唐]李淳風撰 民國廣益書局石印本 五卷一冊全

傳記 歷代卜人傳 [清]袁樹珊撰 民國排印本 三十八卷首一卷全

⑹ 文化地理學導論.pdf

文化地理學導版論權.pdf
http://vdisk.weibo.com/s/auCWuFOs4KJ

⑺ 求高教 人文地理學 第二版趙榮 電子書格式(pdf..txt..mobi...)。。eva.candice騰@訊

我有書啊。。。你去圖書館兒借借。你要幹嘛用?要是考試,我勸你還是買本書吧,電子的不全,我下載過王恩涌的是PDF版,沒有書方便。

⑻ 人文地理學導論 顧朝林 有沒有pdf版的直接傳百度就行了

http://max.book118.com/html/2011/0415/148043.shtm

⑼ 學長進來一下







數學是所有理科的基礎,一些高層的學術問題很依賴數學的。特別是演算法的技巧和版運權算的強度。而且數學能讓一個人的思維變的嚴謹,考慮問題時也會更加的周全,這個不論是對於我們的學習還是以後的為人處事都是很有幫助的。英語好的話,讓你的思想變的細膩,充分的開辟了你的左腦,以及大腦皮層,對於你一名學理科的學生而言,數學和英語好真的很好!!!

⑽ 哪裡有下載2007年的《中國國家地理》雜志PDF版

《中國國家地理》2007年合集共12本 PDF電子版雜志百版度雲盤下權載
http://www.zz5100.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61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