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沒落
A. 西安交通大學為什麼沒落了
原因稍微有點不同,雖然地區是共同的。
對西交來講,1)院系調整的時候很多資源用於支援上海回那個了;
2)西交以答工科為主,但背靠的陝西提供不了這么多的工程項目;
3)地域問題導致生源下降,但這一條影響很小。
對科大:1)院系以理工為主,但學科評價體系傾向於文理綜合型,科大又秉承質量原則,不像浙、交一樣引進文科充數;
2)安徽政府提供不了資金,清北復交這些每年從市政府拿好幾億或十幾億,科大基本全靠國家這一層。
B. 南開大學據說沒落了 現在好考嗎!
南開大學(Nankai University,NKU),簡稱「南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內制,位列容國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入選首批2011計劃、111計劃、珠峰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教育部來華留學示範基地,為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學科門類覆蓋文、史、哲、經、管、法、理、工、農、醫、教、藝等,是「學府北辰」之一。[1][2][3]南開大學由嚴修、張伯苓秉承教育救國理念創辦,肇始於1904年,正式成立於1919年,1937年校園遭侵華日軍炸毀而南遷,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在湖南長沙合組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往雲南昆明,長沙臨時大學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回天津復校並改為國立;新中國成立後,經歷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成為文理並重的全國重點大學;改革開放以來,天津對外貿易學院、中國旅遊管理幹部學院相繼並入
C. 北大學者:西方真的衰落了嗎
正是用這樣的指標來衡量,我們可以說西方是興而未衰
●100多年來,「西方衰落論」從來沒有中斷過,里邊的反思特點與憂患意識值得中國人借鑒
據報道,到2007年底,中國GDP的總量將超過德國,躍升至世界第三,僅次於美國和日本。這樣一來,全球經濟總量前三強將是美國、日本和中國,而1500年以來的傳統西方列強都已經全部退出三甲。這種客觀現實除了可以解讀為中國在迅速崛起之外,對傳統的西方強國意味著什麼呢?由此,很容易讓人們聯想到不絕於耳的「西方衰落論」。這里的西方指的是傳統的西歐強國,透視它們的發展,可以為中國提供有益的借鑒。
「西方衰落論」並沒唱衰西方
「西方衰落論」不是今天因中國的崛起而產生的,早在上個世紀初就出現了,而且有各種各樣的版本。有人從維護歐羅巴文明角度說過西方的衰落,也有人從寄希望於其它文明和全球開放的角度講過西方的衰落。甚至可以這樣說,近一百多年,西歐國家是在「衰落之曲」的伴奏下發展過來的。
然而,西歐真的衰落了嗎?以其在世界經濟中所佔比重而言,西歐的地位無疑是一直在下滑的。比如,有學者指出,西歐的工業產量在世界工業總產量中的比重1860年是72%,到1931年降到42%,二戰前夕降到30%,1960年則降到25%,而今天的比重更是在20%之下。
這樣的下降是伴隨著歐洲之外的一些國家的崛起而出現的,這些新崛起的國家成了世界經濟的新的參與者,比如,美國、日本、印度和中國等等。但是,這並不能簡單地等同於西歐落後了,因為,在這種下降的後面,是西歐經濟發展自身的協調性和全面性更強了。在協調性和全面性方面,西歐恐怕在許多方面至今仍領先於世界,它在近幾百年創造出來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精華,比如科技、制度和社會的規范,甚至社區文化,至今仍在全世界流行,並被認可為先進的東西。正因如此,「西方」概念已經超越了地理空間,成了「先進」代名詞流行在非西方國家中,甚至是後者的目標。
說西方並沒有衰落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不能將經濟總量作為衡量興衰的唯一標准。每個國家是由多種系統組成的有機整體,衡量發展應當有綜合指標,不能單以GDP總量多少為憑。比如中國,看總量排名世界第三,可換成人均就在百名開外了。一個國家的發展不能光看經濟總量,更要看發展的持續性、協調性和全面性。
從這些軟性指標看,西方國家是發展而非衰落。就總體而論,是因為它們的發展是順暢多於坎坷,是因為它們的發展協調強於失衡,是因為它們的發展更全面而不是更片面。於是,它們發展初期的「羊吃人」、「黑白顛倒」不見了,經濟危機和社會危機發生的頻率越來越小,振幅越來越低,原因與後果也越來越可控。在解決國家內部的矛盾與沖突方面,改良代替了革命;在處理相互關系方面,合作代替了紛爭。前者可以西歐普遍的福利社會為例,後者可以成員不斷擴大、一體化程度不斷加深的歐洲聯盟為例。
總之,西方的發展,不單純是GDP為先,而是一種文明和社會秩序的穩步前進。正是用這樣的指標來衡量,我們可以說西方是興而未衰。
興衰的標准還不是固定的
衡量興衰的標准不應固定不變,而應隨著發展而不斷變化。衡量指標的不固定性,就是不能用同一標准來評判、比較西方與非西方。
西方與非西方之間的重大差別之一就是所處發展階段不同。比如,西方搞市場經濟已幾百年,中國還不到30年。對西方來說,發展的硬指標快到臨界點了,它們就轉而追求軟性指標;對中國來說,追求的是發展的硬性指標,而軟性指標的要求剛剛開始。再以經濟發展速度為例,發展時間長、成熟程度高的西方國家,增長的基數大,總量提升速度見緩,提升的空間小;而發展時間短、成熟程度差的中國,總量提升得快,空間也大。衡量標準的動態性,就是要看到隨著時代主題的轉換而變化。
在所謂戰爭與革命的時代,一些國家的興盛要以另一些國家的衰敗甚至消亡為前提、為目的,其載體往往是競爭、沖突和戰爭。為了能在激烈競爭和生死較量中勝出,一個或若干個指標(比如重工業,軍事工業)就至關重要了,可以用這一兩個指標來作為興衰之標准。但是,在全球化和非傳統安全凸顯的今天,一些國家之興盛要以另一些國家之興盛甚至繁榮為前提、為條件,其載體應當是融合與合作。沒有這種融合與合作,興之難興,衰則極易。因此,美國、日本和中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前三,並非以傳統西方國家之衰敗為前提的,而同樣是以它們之興盛為基礎的。反過來說,沒有西方國家持續的、協調的和全面的發展,也很難有美國、日本和中國今天的發展態勢。總之,透視世界經濟總量的排名,人們似乎應當讀出非西方與西方共同的「興」,這就是所謂的互利共贏。
那為何近百年「西方衰落論」一直沒有斷過呢?這與西方人對世界認識不斷加深和對自身的憂慮相關。在中世紀,西方人認為,基督教之外的文明不可避免地在繁榮和衰退間循環,只有信仰上帝的歐洲人能夠倖免陷入輪回的命運,因為他們已經取得了最高真理。但隨著地理大發現和天文學知識擴展,西方人逐漸發現自己並非人類世界的全部,也並非是宇宙中心,而科學理性觀念的產生更讓歐洲人發現自己和其他民族甚至其他物種一樣,都可能面臨產生、發展、衰退和死亡的過程,都可能因為發展動力的停滯和地理環境與生物學上的退化而衰落。
「西方衰落論」最早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出現的。在以後的歲月中,西方人的生活越是世界化,對自己處境的擔憂就越強。於是,在不同時期都出現過不同版本的「西方衰落論」。盡管針對的現實問題和表達的願望不一樣,但總體說來,「西方衰落論」的共同特徵是西方面對更大的世界時的一種自我反思,甚至還可以說是一種未雨綢繆的危機意識。
幾個世紀的歷史證明,縱然世界局勢千變萬化,縱然西方國家經歷過戰爭、經濟危機等重重考驗,「西方衰落論」卻並沒有讓西方衰落。相反,在「衰落之曲」的伴奏下,西方反而在發展,其原因可能就在於此。
中國要有「衰落意識」
然而,最重要還是要全面地正視西方的發展。為西方文明拉響警號的學者們所關注的並不是GDP數字,也不是多少高樓多少汽車。他們最關切的是包括宗教、文藝、社會組織和政治制度在內的西方文明是否還有創造力和發展潛力?西方人是否還對自己的文明有自信?西方人的道德與體質到底是下降還是提高?這些著眼點不正是我們今天所津津樂道的軟實力嗎?
D. 河南大學為什麼沒落了
大學本來的意義是為了傳承與創新知識,為了人類的社會、政治、經濟內發展提供智力引容擎。
如果按此理解則是一個地方的大學教育促進該地方的經濟發展。
然而,現實是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程度決定了教育發展程度。這其實是不正常的,或者說是比較悲哀的。因為教育的功能其實沒有發揮出來。
從這個意義上講河南大學沒有排上什麼211其實無關痛癢,排上了又怎麼了?從整個大的環境來講現在的教育都是殘疾的。
具體到河南大學:
一些共性問題的我就不說了,比如行政干預、思想僵化、不懂得創新。
正如我前面所說現在是經濟發展決定教育發展,河南大學身處的開封決定了它必然破落。好多學校其實根本沒有什麼歷史、內涵、文化之類的積淀,他們只是一些暴發戶,通過分分合合一些概念炒作就「發達」起來了。這其實是教育的病態表現。
另:
你可以放寬心的是這種局面是不會一直持續下去的,總有一天會改變的,而河南大學憑其悠久的歷史、輝煌的過去,再加上「河南」這塊省字頭招牌會涅盤重生的。
最後一點是下次提問最好懸賞一點分數激發大家的積極性,要不是看在河南大學的面子上我可不回答你的問題。
PS:回答完之後看了你的介紹才知道你是五角場大學的高材生啊 不簡單 歡迎批評指正啊
E. 四大文明古國的繁榮和衰落及原因
一、四大文明古國的繁榮
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和中國,是被世界公認的四大文明古國。
四大文明古國的主要文明成就
1、古代埃及:金字塔、獅身人面像、太陽神廟、象形文字;
2、古代巴比倫:漢謨拉比法典、空中花園、楔形文字;
3、古代印度:印度教、佛教、外科手術、阿拉伯數字、種姓制度;
4、中國;分封制度、月歷、甲骨文、青銅器.
四大文明古國創造的科學技術成就,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二、繁榮的原因
它們都起源大河流域,這些地方自然地理條件都比較優越,尤其是河流提供了肥沃的沖積平原和有利的灌溉條件,極大地促進了農業的發展,從而在此基礎上發展了其它科學技術,創造出偉大的古老文明。
同時,它們的科學技術都產生於社會實踐,屬於同一類型,即青銅時代的農業實踐模式。這使它們的科學技術在許多方面都有著共同的地方,在許多方面都獲得了輝煌的成就。
三、四大文明古國的今天
1、巴比倫
現在已經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世界上最為險惡、沖突不斷的地區。
2、埃及
絕對的歷史文化寶庫、旅遊聖地,可是經濟卻基本停滯不前。
3、印度
長時間被殖民,基礎設施落後,宗教的融合遠比其他困難的多。
4、中國
擁有5000年歷史的中國在20世紀初期很頹弱, 八國聯軍的入侵使的中國第一次真正意識到中國不是最強大的。
現在的中國從80年代開始了改革開放,創造了新的文化,使得中國開始了長達30年的高速發展。
四、四大文明古國衰落的原因
它們都建立在農業自然經濟的基礎上,是農業文明的代表,隨著社會經濟的逐步發展,歐洲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商品經濟迅速出現,而四大文明古國的農業文明卻經歷了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在18世紀以後不約而同的落後於西方的資本主義文明。
四大文明古國的衰落還有許多歷史原因,如宗教的影響,外族的入侵等。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都由於外族的入侵而失去了獨立,中斷了古代文明。如公元前525年古埃及被波斯帝國滅亡;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倫被赫梯滅亡;古印度長期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北部遭到外族入侵,近代又長期淪為英國的殖民地。
(5)地理學沒落擴展閱讀:
古中國有黃河和長江,古印度有恆河和印度河,古埃及有尼羅河,古巴比倫有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四大文明古國均產生於大河流域並繁榮起來,主要原因為:
原始社會時期生存條件比較惡劣,首先要解決的人的吃飯問題,河流區域最容易引水灌溉,同樣容易生長草木繁殖動物,長此以往,從事農耕的村落到發展工業的城市的過程就形成了。
四大文明古國的衰落:
古埃及公元前32世紀左右建立,公元前343年被波斯滅亡。
古印度分兩個階段,哈巴拉文明年代約為公元前2300年至前1750年,於公元前18世紀滅亡。哈拉巴文化衰落後,游牧民族雅利安人在印度創立了更為持久的文明。到了公元前6世紀初,相傳在印度形成了16個國家。經過長時期的兼並戰爭,公元前4世紀,在南部的恆河流域建立起以摩揭陀為中心的統一國家。孔雀王朝在阿育王時代發展到全盛時期。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最後一個國王被推翻。此後,印度半島再也沒有統一過。
古巴比倫:公元前3500年進入文明,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250年是兩河文明的鼎盛時期,公元前612年滅亡。
中國的文明沒有斷裂,主要由於中華文明的包容性,很容易使外來入侵者融入其中並在征服勝利後被「漢化」。歷史上,中原曾兩次遭到少數民族入侵,一次是忽必烈帶領的蒙古人建立了元朝(1206—1368),另一次是滿洲人建立了清朝(1616—1911)。雖然他們逐鹿中原,取得地位,卻最終被「漢化」,用中華文明的思想來建立自身統治的合法性。中華文明從未被蒙古或滿洲文明所取代。中華文明的延續不斷,關鍵是了解其是一個不斷累積而非相互取代的過程。
F. 經濟地理學視角:為什麼東北衰落了
新經濟地理學從"第二自然"的角度探討產業集聚和產業空間分異的內生機制,為研究東北地區內生發展提供良好的研究視角
G. 美國底特律衰敗的原因,高中地理,急
一、政府財政收入過於單一。
底特律財政收入過於單一。城市80%的經濟依靠汽車產業,產業單一造成財政收入來源單一,風險極大。當所倚重的產業興旺蓬勃時,財政收入直線上升,而產業一旦遇到困難,財政受到的打擊也會格外巨大。
二、稅收人口大量流失,稅基萎縮。
底特律一度是美國第四大城市,1950年人口達到180萬人。由於民權運動引發的種族緊張局勢以及該市發生的極具破壞力的騷亂,使得白人和中產階級流向郊外,減少了城市的稅收基礎。
三、美國汽車業競爭力的下降。
底特律曾是全球知名的汽車城。不過隨著日系、歐系汽車的崛起,美國汽車業的競爭力不斷下降,在全球的份額也在下滑,和當年的風光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底特律的下滑也成為不可逆轉的事實。
四、未能應對新技術的沖擊。
底特律曾經是美國汽車業的誕生地,但由於工廠自動化程度提高,或者被外包出去,再加上亞洲競爭者搶走了市場份額,大僱主們不得不一波又一波地裁員。
五、難以得到政府資金救助。
根據美國法律的規定,除非面臨自然災害,否則禁止聯邦政府對州和地方政府實施直接救援。
(7)地理學沒落擴展閱讀:
底特律建立於1815年,面積約370.2Km²,其中陸地面積為359.4Km²,水域面積為11Km²。海拔最高點位於城市西北部,海拔約為204米,是美國密歇根州最大的城市。1701年由法國毛皮商建立,是位於美國東北部,加拿大溫莎以北、底特律河沿岸的一座重要的港口城市、世界傳統汽車中心和音樂之都。
1980年代,美國經濟萎靡不振,嚴重削弱了底特律的重工業製造中心的地位。底特律城市由於種族矛盾的激化和對富裕人群徵收高稅收,導致精英人口外流,汽車企業遭受影響,「汽車之城」開始走下坡路。
隨後,美國汽車製造業受歐洲、日本、韓國、中國等地競爭對手沖擊,一些汽車以及汽車零部件製造企業相繼外遷。2009年,作為底特律支柱產業的汽車製造業隨金融危機爆發而崩塌, 1996年以來有3家賭場開張。
2000年,美國職棒大聯盟的底特律老虎啟用新的主場,美國國家橄欖球聯盟的底特律雄獅也將主場從龐蒂亞克遷回了底特律的福特體育場。2004年,康博軟體(Compuware)總部大樓開始建造,這也是底特律近十年裡興建的第一座標志性建築。
2013年12月,底特律正式宣布破產。2014年12月底特律正式宣布脫離破產狀態,密歇根政府將城市財政權重新交還給底特律市政府。2015年初,城市經濟出現顯著回升。
H. 東北大學為什麼衰落了
隨著工業的衰落,東北近幾年的經濟衰落,東北大學受地區經濟的影響比較大專。
東北大學簡稱東屬大,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理工類研究型大學,坐落於東北中心城市沈陽,是國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由教育部、遼寧省、沈陽市三方重點共建,先後入選「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等。
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學校引進與培養並舉,制定各項優惠政策,積極吸引優秀留學歸國人員和國內重點院校教授來校擔任學術帶頭人或工作,使學校擁有了多位院士、長江學者擔任學校教授。
I. 南開大學怎麼樣啊!是不是沒落了
在當今抄大學嚴重行政化的風氣下,很多學校已不復當年盛名,所以南開也不例外,最近也在走下坡路,不過其數學以及金融專業的優勢還是明顯存在的。位於皇城腳下——天津,優越的地理位置,況且還有「周恩來總理母校」這一光榮的頭銜,還是很受廣大考生青睞的。你是高中生?
J. 地理很差怎麼辦
我覺得地理的學習,主要的是會讀圖和看圖,地圖是地理學習的第二語言。平常的要多關心一下時事政治,在地圖上找到事件發生地,通過地圖來來了解世界大事。一幅地形圖,包括了地理的基本要素,在圖上可以了解基本的地理知識,它的位置(包括海陸位置和經緯度位置),地形(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重要的山脈、河流、城市等等基本的自然和人文狀況,進而分析在這種自然條件下的工農業狀況。
地理的學習,需要平常的積累,多看多記,培養興趣,最主要的是掌握讀圖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