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首創地理學
❶ 中國第一位地理學家是
酈道元
酈道元,字善長,魏孝文帝延興二年壬子(472年)生於涿州酈亭(今河北省涿州市道元村),酈范的長子,在我國酈姓宗族裡面排列第九十八世。少年時期,因父親酈范擔任青州刺史,跟隨父母居住青州(今山東省青州市)。父親去世後,酈道元繼承爵位,被封為永寧伯,擔任太傅掾。太和十七年(493年)秋季,北魏王朝遷都洛陽,酈道元擔任尚書郎。十八年(494年),跟隨魏孝文帝出巡北方,因執法清正,被提拔為治書侍御史。
魏宣武帝景明二年(501年),酈道元擔任冀州鎮(今河北省冀州市)東府長史,採取嚴厲手段,打擊邪惡勢力。為政嚴酷,奸匪盜賊聞風喪膽,紛紛逃往他鄉,冀州境內大治。正始元年(504年),酈道元調任穎川(今河南省許昌市)太守。永平元年(508年),又調任魯陽(今河南省魯山縣)太守,上表請求在當地建立學府,教化鄉民。蠻人服其威名,不敢為寇。延昌二年(513年),升任輔國將軍、東荊州刺史,威猛為政,如在冀州。其後,蠻人向朝廷訴訟酈道元為官嚴厲,朝廷召酈道元返回洛陽。
魏孝明帝正光四年(523年),酈道元擔任河南尹,治理京城洛陽。其後,奉詔前往北方各鎮,整編相關的官吏,籌備軍糧,作好防守邊關的必要准備。孝昌元年(525年),徐州刺史元法僧背叛北魏,投降南梁。酈道元奉詔率軍征討,全軍在渦陽(今安徽省渦陽縣)奮勇拼殺,多有斬獲。返回京城後,升任御史中尉。
皇親元微誣陷叔父元淵,酈道元力陳事實真相,元淵得以昭雪;元微因此嫉恨酈道元。皇族元悅之親信丘念仗勢操縱州官選用大權,酈道元密訪其行蹤,將其捕獲入獄。元悅請皇太後胡仙真說情,酈道元堅決依法處死丘念,並以此彈劾元悅。元悅從此懷恨在心。
孝昌三年丁未十月(527年11月),南齊皇族、北魏雍州刺史蕭寶夤在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發動叛亂,元微、元悅使出借刀殺人之計,竭力慫恿胡太後任命酈道元為關右大使,去監視蕭寶夤。蕭寶夤得知情況,立即發兵包圍酈道元。賊兵攻入陰盤驛亭,酈道元怒目罵賊,被叛賊殺害,終年五十六歲;其弟酈道峻、酈道博,長子酈伯友、次子酈仲友,都被叛賊殺害。蕭寶夤下令收殮酈道元,殯於長安城東。武泰元年(528年)春,魏軍收復長安,酈道元還葬洛陽,被朝廷追封為吏部尚書、冀州刺史。三子酈孝友承襲爵位。
酈道元生五子:酈伯友、酈仲友、酈孝友、酈繼方、酈紹方。目前全國各地的酈姓族人,都是酈道元的四子酈繼方一支延續的後代。
附酈紹至酈道元的世系傳承:95、紹(濮陽太守)→ 96、嵩(天水太守)→ 97、范(北魏重臣)→ 98、道元(北魏忠臣、地理學家)→ 99、繼方
❷ 中國最早的地理學家是誰
酈道元——中國最早的地理學家
一個古代做官的人,到各地游歷時,用心考察各地山川河流,寫出了一部流芳百世的書——《水經注》,成為中國古代著名的地理學家。這個人就是南北朝北魏時期的酈道元(約466—527)。
酈道元出生在河北省涿縣一個官宦世家,少年時代就喜愛游覽。後來他做了官,就到各地游歷,每到一地除參觀名勝古跡外,還用心勘察水流地勢,了解沿岸地理、地貌、土壤、氣候,人民的生產生活,地域的變遷等。
他發現古代的地理書——《水經》,對大小河流的來龍去脈缺乏准確記載;由於時代更替,城邑興衰,有些河流改道,名稱也變了,但書上卻未加以補充和說明。酈道元決心親自給《水經》作注。
為了寫《水經注》,他閱讀有關書籍達400多種,查閱了所有地圖,研究了大量文物資料,還親自到實地考察,核實書上的記載。那時候,交通不便,路途險峻,但他不畏艱難,跋山涉水,考察各地的山水草木和岩洞、土質等。
《水經》原來記載的大小河流有137條,1萬多字,經過酈道元注釋以後,大小河流增加到1252條,共30多萬字,比原著增加20倍。書中記述了各條河流的發源與流向,各流域的自然地理和經濟地理狀況,以及火山、溫泉、水利工程等。這部書文字優美生動,也可以說是一部文學著作。由於《水經注》在中國科學文化發展史上的巨大價值,歷代許多學者專門對它進行研究,形成一門「酈學」。
酈道元為官清廉,執法嚴明,因此遭到朝廷權貴的忌恨,他們慫恿朝廷派酈道元到發生叛亂的地方當關右大使。527年,酈道元在赴任途中,和他的弟弟及兩個兒子一起,被叛將蕭寶夤殺害。
復制粘貼的來著,希望可以幫到你。
❸ 人文地理學的創始人是誰啊
地理學之父是。埃拉托色尼。人文地理。是李特爾。
人文地理的中心是。人地專關系。關於人地關系的理論很多。屬包括 拉采爾的地理環境決定論。適應論。和諧論。挑戰與應戰。
人文地理學。包括人口。文化地理學。聚落。旅遊。政治地理學。等。。
❹ 20世紀中國第一位地理學家是誰
1、20世紀我國第來一位地理自學家--張相文 (1866-1933) 。
2、早在清光緒二十年(1894 年)中日戰爭後,張相文因痛惜清政府將寶島台灣割給日本,開始關心地理。
3、張相文(1866—1933),字蔚西,號沌谷,江蘇省泗陽縣人。他自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起,即從事地理學的教學、研究和著述工作,並創建我國第一個地理學術團體」中國地學會」和第一種地理學術期刊《地學雜志》,推動我國地理學發展達二三十年之久,為20世紀我國第一位著名的地理學家。
❺ 地理學科的起源
按照傳統的看法,地理學在西方作為一門學科發軔於古希臘。約公元前9~前8世紀時,荷馬的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中就有許多地理方面的記述,而且古希臘學者對源於埃及、蘇美爾、巴比倫、亞述和腓尼基的地理資料進行了整理,提出了一套研究方法和概念。公元前六世紀,泰勒斯最先在地球表面進行了測量和定位。公元前五世紀的希羅多德的著作《歷史》記述了許多民族聚居地區的江河湖海、山川地形、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和政治、經濟等情況。 約公元前350年,亞里士多德證明地球是個球體,提出南、北半球因溫度差異可劃分成若干對稱的溫度帶。公元前331~前325年,亞歷山大大帝遠征東方,取得了關於亞洲中部、裏海、印度河流域和波斯灣的資料。約公元前二世紀,喜帕恰斯提出用經緯網在地球表面確定地物的位置,並發明了極投影和正投影。 公元前二世紀的地理學家、天文學家埃拉托色尼創立「地理學」一詞,並著有《地理學》一書。他用幾何學的方法計算了地球的周長,奠定了數理地理的初步基礎。他把世界分為三個主要地區:歐洲、亞洲和利比亞(即非洲);五個氣候帶:一個熱帶、兩個溫帶和兩個寒帶。同時劃定了氣候帶的界線。他還第一個根據經緯網繪制了世界地圖。 希臘文明衰落和羅馬帝國興起的時期是西方經典地理學全面建立的時期。羅馬初期的斯特拉波是西方地誌學或區域地理的開創者,著有《地理學》。他整理了荷馬史詩以來的古代地理知識,對已知世界進行區劃和分類,研究了海岸、三角洲形成和沙漠中的綠洲,還解釋了尼羅河的泛濫。 羅馬帝國後期的托勒密著有《地理學指南》,總結了古希臘有關數理地理的知識他繪制的世界地圖至文藝復興前,一直被廣泛採用。他所採用的以經度和緯度區分方位的方法,成為近代地圖的淵源。大量的地理資料豐富了人們對世界的認識,也促進了地理學思想的建立。它首先引導了古希臘學者去探索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在這方面主要有以下幾種認識: 認為地球是一個扁平的圓盤,四周被海洋包圍,上方由拱形天空籠罩著,這種思想的代表人物是荷馬和希羅多德;認為地球是一個浮在水面上的扁平圓盤。泰勒斯和阿那克西曼德持此觀點;認為地球是一個中間凸起的圓盤。德謨克利特還對這種推斷作了一定的解釋;認為地球是球體。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都作出過這種推斷。 亞里士多德還提出了地球上人類可居住性同緯度有關的思想。他的思想得到了埃拉托色尼的繼承和發揮。
❻ 中國最早的地理學家是誰呢
20、中國最早來的地理學家是?B
A.劉微 B.酈道源元 C.徐霞客 D.徐光啟
酈道元是做什麼的?搞水利的。劉微是做什麼的?現在不猶豫了,答案是C是錯誤的。只有B是正確的,酈道元是北魏地理學家,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最早的地理學家!
CCTV七喜冰爽活動曾問過這道題,答案是酈道元!
❼ 歷史地理學是誰提出來的
希望可以幫到你!
選擇A.康德
歷史地理學是研究歷史時期地理環境及其演變規律的學回科,它是地理學的年輕分答支學科,又與傳統的沿革地理研究有密切關系。沿革地理主要研究歷代政區和疆域的變遷,在中國已有悠久的歷史,內容十分豐富,在西方也有類似的研究。然而,歷史地理學作為現代地理學的組成部分首先是在西方發展起來的。
近代地理學始於西方,德國地理學家康德於18世紀中,在科尼斯堡大學開始講授自然地理課程,洪堡德與李特爾又分別為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的早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當時直接影響到歷史地理學發展的,是李特爾在柏林皇家科學院的演講《地理科學的歷史因素》。馬克思與這個沒有關系。
❽ 由誰首先建立《政治地理學》
拉采爾1897年發表的《政治地理學》,第一次把政治地理學作為地理學的一個分支進行研究。他還提出了國家有機體學說,以及政治地理學的空間和區位分析因素。瑞典的謝倫進一步發展了國家有機說,並提出了地緣政治學這個名稱。以後麥金德提出了陸心說,斯皮克曼提出陸緣說,鮑曼提出「民族自決論」。他們的政治地理學論述,在不同時期的國際問題討論和國際形勢決策中,起過相當重要的作用。20世紀20~40年代,豪斯霍弗等德國地緣政治學者歪曲拉采爾的「生存空間」的概念,使地緣政治學成為納粹德國對外侵略擴張的工具,致使政治地理學的名聲一度深受損害。為使政治地理學復興為真正的科學,一些政治地理學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即開始探討新的研究方法。1950年,哈特向提出政治地理學應當研究政治區域內的區域異同,強調向心力和離心力對政治單元結合的作用。以後,工戈特芒提出引起國家不穩定的流通或運動和促進國家穩定的國家意識,是政治地理學研究的兩個重要因素。70年代以來,研究多集中在政治過程和政治行為方面,更為關注較小的政治區域,如城市政治地理、隔離區、選舉地理等。政治地理學涉及的學科很多,除了依靠區域地理學研究成果之外,還藉助歷史學、政治學、政治經濟學、經濟學、國際關系學等學科,並同人文地理學其他分支學科關系密切。
❾ 中國最早的地理學家是誰
酈道元
引言:在中國地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地理學家,他一生勤於讀書和著述,注有不可多得的古代地理學名著《水經注》。
酈道元,中國北魏地理學家。字善長,范陽涿州(今河北涿州市)人。生年有皇興三年(469)、延興二年(472)之說,但都缺乏可靠依據;卒於孝昌三年(527)。
他生於仕宦家庭,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出任尚書郎,以後歷任潁川太守、東荊州刺史、御史中尉等職,孝昌三年任關右大使時,在陰盤驛(今陝西臨潼附近)為雍州刺史蕭寶寅殺害。酈道元一生勤於讀書和著述。《魏書》卷八十九說:「道元好學,歷覽奇書。撰注《水經》四十卷,《本志》十三篇,又為《七聘》及諸文,皆行於世。」但除《水經注》外,其餘著作都已亡佚。 《水經注》是酈道元為《水經》所作的注文。《水經》全書 1萬余字,《唐六典·注》說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水經》作者不詳,其撰述年代歷來說法不盡相同。《四庫全書提要》推論:「觀其《涪水》條中,稱廣漢巳為廣魏,則決非漢時;《鍾水》條中,稱晉寧仍曰魏寧,則未及晉代。推文尋句,大概三國時。」以後多數學者同意這種說法。
《水經注》40卷,全文超過《水經》20餘倍。《唐六典》說引其枝流「一千二百五十二」,涉及的河流近於《水經》的10倍。《水經注》以河川為綱,記述的內容包括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的各個方面,特別是自然地理中的水文地理、地貌和生物地理;人文地理中的城市地理、民族地理、文化地理和農業地理等。此外,也有較多沿革地理和地名的資料。 為撰寫《水經注》,酈道元搜集了大量資料,在注文中指名引用的文獻達470餘種,金石碑刻達350餘種,另有大量未指明來源的地圖、方誌、歌謠、諺語等。他所引用的文獻、碑刻等大部分已亡佚,由於他的引用方保存至今。酈道元十分重視實地考察,每到一處便「訪瀆搜集」,觀察水道分布、水利設施及其流經地區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現象,全書許多卷篇中有他野外考察的成果。在注文中,他糾正了《水經》的許多錯誤,並指出文獻引用處的正誤。由於當時南北分裂的政治形勢,酈道元的足跡未能到達南方,因此涉及此部分的注文也有不少錯誤。《水經注》成書的年代,從注文中出現的最後一個年代是北魏延昌四年 (515),和酈道元被害於孝昌三年(527)而論,必在此十餘年之間。《隋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著錄此書均作40卷,說明此書當時仍還完整。至北宋景□年代(1034~1038)的《崇文總目》,著錄此書為35卷,已佚5卷。今本40卷,是後人按原卷數拆湊的。《水經注》(1897年新化三味書室據長沙王氏本重刊)
《水經注》資料豐富,語言生動,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古代地理名著,同時在歷史學、金石學、語言學和文學等方面也有很高的價值。
❿ 西方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專著《地理學》的作者是誰
從19世紀初到20世紀50年代,是近代地理學時期。近代地理學形成的標志是德國洪堡德的《宇宙》和李特爾的《地學通論》兩書的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