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地理學實訓

地理學實訓

發布時間: 2021-02-08 07:40:42

❶ 地理科學專業野外實踐包括哪些方面 求全面!!!

1、自然地理知復識,如果去山上野外製實習的話,要了解山地的起伏走勢,具體是背斜還是向斜,岩石的產狀、種類及形成時期(特別是第四紀冰川時期所形成的地形),還有山地氣候類型和水文生物植被等。
2、人文地理知識,如果去人文氣息非常重的地方實習(如泰山、岱廟等),要了解當地文化傳統及其文化擴散和變化,人文資源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
3、城市地理學,像去青島這個城市,首先要學習青島這個城市形成和發展條件、空間結構與布局、城市化過程、城市體系、城市間相互作用、城市形態、城市內部土地利用和城市問題等。同時還要了解自然地理方面知識,如海洋地貌及形成原因。
其它的像旅遊地理學、天文地理學等也要好好學習,用處很大!

❷ 如何培養學生地理實踐能力

教師在地理教學中首先要培養學生地理觀察的能力。因為觀察是能力的基礎,沒有觀察就不可能有豐富的想像,並且觀察還能激發學生求知慾和探究新事物的好奇心。而地理觀察也是有目的、有意識、有計劃地對地理事物和現象進行的感知、考察和研究。地理教學為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提供了廣闊的天地,特別是野外觀察,不但能使學生親身體驗地理知識產生的過程,而且增強了學生地理實踐的能力,從而保證了地理教學的質量。地理教學中的野外觀察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條件,也增大了地理教學的開放性,如:在初一學習地形圖的判斷和氣溫的分布時,教師就利用雙休日組織學生到附近去登山,當學生們登上山頂後,教師就要指出地形圖上表示的山頂、山脊、山谷、鞍部等地形形態,同時還要引導學生感覺山上與山下的氣溫變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啟發學生看、想,使學生逐步學會觀察事物或現象的方法和養成善於觀察的良好習慣,這樣才能更快地提高學生觀察地理事物的能力。 地理教學的內容十分廣泛,它涉及到復雜的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許多地理事物和現象存在於遙遠的地方和寬闊的空間,地貌的形成有著久遠的年代和漫長的時間。所以針對地理對象的復雜性、廣闊性、漫長性和認識的間接性,使學生不可能全部親身經歷或一一進行觀察,這就給學生們認識,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識帶來很多的困難。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閱讀和運用地理圖表的能力。雖然現在的學生藉助電視、電影等現代技術,看到親身不易接觸到的許多地理事物,但地圖表依然是地理教學中不可分割的信息載體。掌握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地理位置,了解某種地理事物或現象的地理分布,探討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地理特徵,分析地理事物或顯現的形成原因,都需要學生具有閱讀地理圖表的能力。而現行地理新教材眾多的地理圖表為培養學生讀圖、用圖、讀表能力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條件。因此在地理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豐富的地理圖表,去引導啟發學生通過讀圖、讀表獲得地理知識,使學生逐步養成運用地理圖表分析地理事物的習慣。 想像能力是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創造性地形成新事物的形象能力。而地理想像的方法一般有內比法、分析法、綜合法等。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經常運用上述方法,啟發引導學生進行各種想像活動,充分運用各種地理圖象、模型等,引導學生進行觀察,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相關的地理表象。如:利用同學們在夏季海里游泳或河裡游泳的親身體驗,講解海洋和陸地氣溫分布的不同特點,進而讓學生明白沿海和內地的氣候為什麼不同的原因。同時也要引導學生把已有的各種地理形象加以取捨,重新組合,使學生形成前所未有的新的地理形象。如運用學生看過的各種河流的形象,經過取捨和從新組合,形成尚未見過的亞馬遜河、密西西比河、剛果河等河流的形象。 地理學科的實踐場所包括校內校外,活動方式有地理考察、調查、參觀、勞動、競賽、演出、集會等。教師尤其要重視在人文環境中開展地理實踐活動,以加強學生對人與地理關系的深刻理解。不論哪一種形式的實踐活動,都要體現知識性、趣味性、教育性和自主性相統一的原則,在條件容許的情況下,盡可能讓學生自主完成活動的設計,組織以及活動的總結工作,讓學生親身體驗到人類生存環境。 總之,知識是金子,能力是點金術。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將能力訓練貫穿與教學之中,使學生在掌握基本原理與概念的同時,具備解釋和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樣,既給了學生地理金子,又給了學生點金術,也培養了學生終身學習地理的能力。 (作者單位:敦煌市第二中學)

❸ 地理專業的實習問題

一般來說,畢業論文是導師給你擬題目和資料,你自己寫。當然你可以自己提出擬的回題目,導師再指答導你寫,但那樣工作量大,類,而且風險大(我就是這樣,大四地理師范了,現在忙這些)!這與你的實習單位關系不大,但如果你有什麼好的想法,又恰恰與實習內容有關,那就選那個實習點。
還有就是考研考生態類的話高教版的那個《生態學》必看。但是建議找南師大的《生態學》,因為那個系統性更強,更有利於考研。
再說到你實習單位與考研的關系,景觀設計?如果是人文景觀類可能關系大些,設計的話可能用到的是生態保護方面,聯系小。土地規劃類,主要側重規劃,如城規專業,也只是環境保護方面用到一點點,但現在的規劃追求視覺美,保護就不敢恭維!繪測量類的單位聯系就不大了。
說實話,你現在還不用擔心太多,該實習先實習,該准備考研好好准備,實習少放心思,現在就好好復習了,看準目標出擊了,考上再說,要不來不及的。如果你只是想不斷提高自己,以後還想搞地理方面,吃點苦事好事,因為搞地理是很辛苦的。
是南師大用的。。
書名:環境生態學導論
作者:盛連喜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年08月

你去買吧,現在好像打折了。

❹ 地理實習的目的及意義

1. 繼續學會利用地形圖進行野外定點;學會野外讀地質圖、地形圖;進一步掌握野外內利用羅盤測量方位、產狀容、地形坡度以及野外定點的技能。

2. 學會掌握野外地質和地貌剖面的觀察、記錄和分析方法;能夠識別基本的岩石類型,對地層進行分層劃代;觀測褶皺、斷層等基本地質構造,並學會進行定量半定量的量計工作;能識別基本的地貌類型,並根據地形圖和野外測量對地貌體進行定量量計。在此過程中應將野外實習內容和課堂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既達到加深和鞏固的目的,又達到延伸和擴大的效果。

3. 在野外觀測的基礎上進行綜合分析:根據地層層序、接觸關系、構造特徵等分析區域地質演化歷史;根據地貌形態、沉積物特徵、侵蝕與切割的關系等分析地貌的成因及其演化歷史。

4. 掌握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掌握根據野外觀測資料和收集的前人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和思考的能力;培養嚴謹認真的科學研究精神。

❺ 地理實踐活動有哪些種類

  • 地理實踐活動教學開展的常用形式 新課程標准下的地理教學內容, 不僅科學體系強,
    而且富有強烈的時代感和生活氣息。知識的介紹有許多是從學生的生活體驗和問題出發的。 所以「新課程標准」 下的地理的實踐活動是多種多樣的。

  • 地理實踐活動的種類比較多, 既有課堂內的實踐活動, 也有課堂外的實踐活動。 主要包括信息收集、 地理講演、 地理競賽、 地理辯論、 地理游戲、
    地圖繪制、 地理攝影、 教具製作、 地理實驗、 地理調查、 地理觀測、 地理參觀、 地理旅遊、 野外實習、 方案設計、 論文撰寫、

  • 牆報編輯等等。 (一) 動手製作教具 學生動手製作的過程既是一個手腦並用、 相互促進、 相得益彰的過程,也是學生有所發現、 有所發明、
    有所創造的過程。 案例: 在進行《地球和地球儀》 教學時,我事先布置學生根據課本要求准備好製作地球儀的工具、 材料, 在上課時,

  • 讓學生獨立的自由地對這些材料進行觀察、 按按課本步驟操作製作地球儀。 藉助這一活動, 學生對經緯線、經緯度、

  • 地球的形狀及大小等抽象的知識不僅理解的深刻、 透徹, 而且提高了教學效率。 同學們還親手製作了等高線、 時區轉動盤等教學用具,

  • 在教學中既發揮了積極作用, 又彌補了教具不足的現狀。 (二) 小型辯論會 地理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地理知識,

  • 還要教會學生利用地理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地理能力必須經過學生自主動手參與才能真正的獲取。 辯論會的開展就是鍛煉學生創造思維,

  • 解決地理實際問題的有力武器。 案例: 在講解高中地理必修二人口的合理容量內容時, 組織學生討論未來世界的人口能否超過地球環境人口容量。

❻ 地理課可以做什麼實驗

證明熱力環流的存在
1.長方形的玻璃缸(長100厘米左右專,寬30左右,高40厘米左右)、膠合板屬或塑料薄膜、一盆熱水、一盆冰塊、一束香、火柴等.實驗步驟如下:①將一盆熱水和一盆冰塊分別放置在玻璃缸的兩端;②用平整的膠合板或塑料薄膜將玻璃缸上部開口處蓋嚴;③在膠合板或塑料薄膜的一側(裝冰塊的盆上方)開一個小洞;④將一束香點燃,放進小洞內.學生觀察煙霧在玻璃缸內是如何飄動的,能否發現什麼規律?由實驗可以得出什麼樣的結論?
2.關閉教室的門窗,盡量保持教室的氣流穩定.點燃兩根較粗的香,兩支香擺放的距離大約在30~40厘米左右,一支香旁邊放一個1000瓦的電熱爐、另一支香旁邊放一個較大的冰塊,將電爐通電5分鍾後,讓學生觀察衛生香煙的飄動方向.將電爐和冰塊交換位置,觀察煙的飄移方向.在這個實驗中,電爐上方空氣加熱,氣壓降低;冰塊上方空氣冷卻,氣壓升高.香的煙總是飄向電爐上方,說明熱的地方近地面產生低氣壓,氣流從冷的地方流向熱的地方;而高空氣流則由熱的上空流向冷的上空.
3.切洋蔥的實驗、冬季教室門口的打火機等.

❼ 地理科學的主要專業實驗

地質學實驗、地貌學實驗、氣象與氣候學實驗、水文學實驗、植物地理學實驗、土壤地理學實驗、沉積學實驗、地理模擬實驗、地理信息系統實驗等

❽ 地理實踐活動有哪些種類

按不同的形式和內容分為六類。

(1)觀察。有氣象觀測、天象觀察、地震測報、環境監測、野外觀察等。

(2)閱讀。有時事地圖、地理牆報、地理課外閱讀等。

(3)集會。有地理專題報告會、討論會、地理晚會、地理知識競賽、地理游戲等。

(4)製作。有地圖、圖表、模型及教具的製作。

(5)參觀。有天文台、氣象台、博物館、展覽會及工廠、農場、市場的參觀和調查。

(6)研究。有鄉土研究等。可根據學校條件、學生愛好和初高中學生的不同特點,組織全體或部分學生參加一種或幾種。

地理課外活動是指學生從事的與地理學科內容有關的課外活動。這種活動可以在校內或校外進行;也可在教室內或其他場所進行。它是課堂教學的補充,有利於學生擴大和加深地理知識領域,鍛煉實際技能,激發對地理的愛好以及培養優良的品德等。

(8)地理學實訓擴展閱讀

地理實習,地理教學活動形式之一。旨在鞏固地理知識,擴大知識領域,培養應用地理知識的實際技能和能力。包括氣象觀測、天象觀測、地震測報、環境監測、野外觀察及地理調查等。氣象觀測包括將當地每天的氣溫、氣壓、降水、風向風力、雲量、濕度及其他天氣特殊現象記錄下來,結合氣象台(站)的天氣廣播進行分析,作出當地每天的補充天氣預報。

天象觀測包括記錄北極星等主要星座的位置及其變化,月相的變化及其他特殊天象等。地震測報包括對地下水變化、動植物異象及其他自然界異象(如氣溫及降水的異常、地聲、地光等)的觀察;記錄、分析和試作地震預報。環境監測包括對水、空氣雜訊、固體廢棄物、農葯等污染環境程度的監視、測算、分析和採取的對策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地理實習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地理課外活動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