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理地理學
『壹』 地理系最吃香的專業是什麼
地理信息系統前景要開闊一些,但是該專業涉及的計算機編程和資料庫任務很多,純地理的內容比較少;地質學比較辛苦,但是前景也不錯,而且上課多在外面上,考察的機會很多,經常跑。學到的東西也不僅限於本專業。
『貳』 怎樣學好高中數學和地理(我是文科生)
上課認真聽講,課後多練習。
數學:
課本上講的定理,你可以自己試著自己去推理。這樣不但提高自己的證明能力,也加深對公式的理解。還有就是大量練習題目。基本上每課之後都要做課余練習的題目(不包括老師的作業)。
數學成績的提高,數學方法的掌握都和同學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分不開的,因此.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包括:聽講、閱讀、探究、作業.
聽講:應抓住聽課中的主要矛盾和問題,在聽講時盡可能與老師的講解同步思考,必要時做好筆記.每堂課結束以後應深思一下進行歸納,做到一課一得.
閱讀:閱讀時應仔細推敲,弄懂弄通每一個概念、定理和法則,對於例題應與同類參考書聯系起來一同學習,博採眾長,增長知識,發展思維.
探究:要學會思考,在問題解決之後再探求一些新的方法,學會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甚至改變條件或結論去發現新問題,經過一段學習,應當將自己的思路整理一下,以形成自己的思維規律.
作業:要先復習後作業,先思考再動筆,做會一類題領會一大片,作業要認真、書寫要規范,只有這樣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才能學好數學.
總之,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要認識到數學的重要性,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從小的細節注意起,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進而培養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把數學學好.
地理:
作為一門學科,學法上有著與其他學科許多共同點。如:科學的學習態度;勤動腦、勤動手、勤動口;耳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等;同時還有它獨特的學法。其實我們一直強調的就是科學的學習方法的思維方法。
一、地理學習的靈魂——地圖的利用
1、學會分類地圖包括日照圖、統計圖表、地形剖面圖、地質圖、地理景觀圖、地理原理示意圖、地理漫畫圖、地理數據圖、地理結構圖、地理等值線圖等。
2、學會讀圖①先讀圖的主題②看清圖例③注意細節④聯系實際
3、學會變圖①圖圖轉換(剖面圖轉換為平面圖)②圖文轉換
4、學會用圖①用圖歸納總結地理規律或特點②用圖記憶
中國地理:可看這幾方面的地圖,即:中國政區圖、中國地形圖、中國氣候圖(氣溫、降水量)、中國水系圖、中國資源圖(森林、礦產、水能、旅遊資源等)、中國農作物分布圖、中國工業分布圖、中國人口、民族、城市、商業中心圖、中國交通圖、中國自然保護區圖等。逐一看圖、記圖,甚至畫圖,中國地理的基本知識就掌握了。
學習世界地理:
1、要在十條線上下功夫(五條經線、五條緯線)。
2、找出十條線穿過地區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
3、在經緯度跨度不超過十度范圍內描一幅輪廓圖,說出其中的位置、自然地理特徵和人文地理特徵,並問一個為什麼?這樣你會發現你開始「腦」中有「圖」,「心」中有「理」了,地理不再是單調的文字。
二、地理學習的支柱——教材的理解
1、依綱據本,掌握地理原理、規律
①先將書讀厚:在書上作讀書筆記,加上自己的理解或找出自己的疑點
②再將書讀薄:將知識整理歸納形成主幹,構建自己的「思維導圖」。
2、利用課本,學會舉一反三
做到舉一反三,尋找同類地理事物的一般特點和規律。
3、利用課本總結和歸納,掌握地理學習的規律。如:
區域地理(大洲或國家):位置、范圍、人口、地形、氣候、河湖、資源、工農業、交通、城市。
相信經過努力,同學們一定會喜愛地理並學好地理的。
生物:
對生物課的學習不能按照數理化的學習方法來學習,學習方法上應該和地理有點類似。數理化一節課上講解的知識點不多,對一個重點知識會反復的在課堂上做題訓練。而生物一節課上的知識點很多,可以不誇張的說,老師說得每一句話都有可能是一個考點。而且課時緊張,不能在課堂上鞏固練習。所以課後的練習一定要認真做,有不懂的要馬上問。
生物的題目從一開始就比較具有綜合性,一個題目會涉及到許多知識點。這種知識點的聯系就是老師在課堂上強調的或者是補充的,很多學生不聽課,自己看書,結果書看了,題不會做。也有學生上課只聽課本上有的內容,課本上沒的以為是不重要的,就沒聽。這些都應該避免。
學習生物課的要求和方法:
1.學習生物學知識要重在理解,勤於思考。
2.要重視理解科學研究的過程和方法,認真進行觀察和實驗 。
『叄』 怎麼學好數理化,尤其是地理,地理好難唉,怎麼學
其實地來理很簡單的,一定要源先把基礎知識掌握了,一點一點逐步提高。。。上課認真聽講,下課多看看相關書籍,資料,最好多看看地圖冊,地圖看時間長了,會在腦海里留下烙印的。。。。基本上很難再忘記的。。。不懂就要問。。。許多必須記住的知識點,死記硬背也要記下來,但是最好是結合地圖理解記憶,那樣會記得更加牢靠。。。培養自己對地理的興趣,。。。
『肆』 數量地理學的簡史
地理數量方法發軔於20世紀30年代。
1930年,日本村田貞藏和吉村信吉應用統計方法和普阿松分布探討居民點人口與農田面積的關系和居民點類型。
1933年德國W.克里斯塔勒和1939年美國M.傑弗遜分別應用數量指標研究城市地理問題。此後,一些常用的統計特徵數開始用於分析地理 問題。
1955年美籍挪威學者W.L.加里森在美國華盛頓大學地理系舉辦地理研究中應用數理統計方法的研究班,培養了一批地理數量方法研究者。
1963年加拿大I.伯頓在《加拿大地理學家》雜志著文將數學方法和計算機技術在地理學研究中的應用稱為地理學的數量革命。
1964年國際地理聯合會(IGU)成立地理數量方法委員會。地理數量方法作為專門的術語,開始出現在60年代地理文獻中,它促進了地理學向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向發展。
60年代以前的地理數量方法主要是一般的數理統計方法。研究成果的積累形成了對理論問題進行探討的動力,促進了對地理學規律的理論化和數學模型化的研究。電子計算機的應用,使地理數量方法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60年代以後,地理數量方法研究以研究地理系統的數學模型和數學模擬技術、應用計算機和多元分析方法為主要特點,產生了理論性研究和應用性研究的分工。理論性研究側重於地理系統數學模型的建立,應用性研究側重於多元統計方法和電子計算機技術的應用。
1969年,美國俄亥俄州州立大學出版國際理論性刊物《地理分析》。1972年8月國際地理聯合會召開地理數據接收與處理討論會,討論地理信息系統及其方法、設備等。1976年國際地理聯合會的地理數量方法委員會改稱系統分析和數學模型組,1980年第24屆國際地理學大會上又把該組改稱為方法與模型組,1984年改稱數學模型工作組,這些變化反映了地理數量方法的發展趨勢。
70年代末,數據處理技術被引進地理數量方法,地理資料庫和地理信息系統是地理數量方法的重要內容。工業發達的國家按區域、城市或每一平方公里的領土,建立了地理資料庫,地理信息系統也由一般提供統計數據、資料文獻的系統,即面向供應的地理信息系統發展為面向決策的高級地理信息系統。聯合國人類居住中心〔UNCHS(HABITAT)〕的職能之一就是研究地理信息系統。該組織出版了《城市與區域發展的數據管理》(1981)一書。許多國家、地區和城市建立了地理信息系統,用於規劃、決策與管理,從而顯著提高了地理學的社會實踐意義。
80年代以來,為適應於地理學由探討靜態結構特徵轉向動態過程的研究,地理數量方法的主要內容轉為探討動態系統研究的數學模型和計算機模擬方法。 在中國,地理學者應用統計方法和線性規劃方法研究某些地理問題,是從60年代開始的。但是,地理數量方法的真正發展是在80年代。地理學界普遍重視數量方法的應用,大專院校理系開設數量地理學課程,訓練並建立了一批研究隊伍,開展了國際交流。
地理數量方法在其發展過程中不同意見爭論激烈。1934年日本今村學郎對地理學研究中應用統計方法建立地理學法則提出尖銳指責。1959~1961年在美國《經濟地理學》雜志上展開了如何評價地理數量方法的論戰。由於技術的發展,地理數量方法的內容在不斷發生變化,因而至今沒有形成比較系統的理論與方法,也沒有公認的體系,但它在地理學發展中的作用卻是顯著的。
『伍』 北師范 在考慮數學和地理專業 給個建議
北師大的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非常好,可以說獨步國內學術界,知名的教授有王內梓坤,王來雨(好像),反正概容率論的專家幾乎都在那了,概率論方向應該在數學專業中比較好就業的一個方向,不過讀數學的話,最好能接著讀碩士博士!
『陸』 地理學和地質學有什麼區別
是這樣的,首先在學科分類上,地理學代碼是0705,地質學0709,所以很顯然是有區別的,地理學主要研究的是地表上下一部分的環境,包括各個圈層(水圈,大氣圈,生物圈,岩石圈等),地理學二級學科有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和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我是地理信息系統專業的),自然地理學主要是研究自然環境,地貌,水,土壤,氣象,生物啊等等,人文地理很多人覺得是文科,其實不是,同樣是理科,就是研究類似於人口(比如少數民族遷移之類的),區域,經濟,都是以地理數據為依託的,研究的時候會有很多參考數據;地理信息系統比較抽象一點,分3S技術,gis地理信息系統,gps衛星定位系統,rs遙感,gis主要就是做開發或者分析,以地理資料庫做依託,gps主要是定位測量方面,就比如在大街上經常看到有人拿著一個三腳架支在那裡看東西,其實那個就是測量,遙感的話是處理各種遙測圖片,包括太空梭拍的,衛星拍的,做各種處理;地質學通俗點說是研究地球內部的,地球演化的,二級學科有三礦,構造,古生物,第四紀等等,地質學需要的數理功底應該要更好一些,因為其要學地球物理,地球化學之類的,有一定難度(地理學如果是師范類,大學物理和分析化學都是不需要學的,非師范類則需要)
『柒』 計量地理學和傳統的地理學在研究方法上有何差異
計量地理學的產生是、在研究的事物的時空分布、相互關系、地理區劃乃內至進行地理要素的預測、容分析和控制過程中,必然獲取大量的數據資料,為了對這些資料進行系統整理,從而闡明地理現象的規律、理解地理事物發生、發展的規律,更好的為生產建設服務,在地理學的研究中引入了數學方法產生了計量地理學。
所以計量地理學和傳統地理學最大的不同便是加入了數理統計分析法、運籌學分析法、系統分析方法和模擬分析方法等,使地理學實現從定性到定量化的發展。
『捌』 地理屬於文科還是理科
地理目前是屬於文科,文科文綜包括政治,地理,歷史。
(8)數理地理學擴展閱讀
文科共有六門學科,分別有內語文、數學、英容語、文綜(政治、歷史、地理)。
理科也有六門學科,分別有語文、數學、英語、理綜(物理,化學,生物)。
而區分文理科,也就是文理綜之分。
地理(Geography),是世界或某一地區的自然環境(山川、氣候等)及社會要素的統稱。「地理」一詞最早見於中國《易經》。古代的地理學主要探索關於地球形狀、大小有關的測量方法,或對已知的地區和國家進行描述。
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地理是一門綜合性的基礎學科。
地理學主要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
地理是一門關於生活在地球上的人與他所處地理環境之間關系的學科。一般來講,地理所涉及的范圍包括人類生活的各種環境,也就是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自然環境包括大氣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土壤圈等圈層,由此就產生了地理的各個分支。
『玖』 古羅馬在地理學上有什麼貢獻
斯特拉波著有《抄地理學》襲17卷。其中對當時羅馬人的「已知世界」描寫詳盡,內容包括歐洲各地以及西亞和北非地區,涉及各地的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在書中還探討了環境對各地經濟生活的影響以及對城市的研究。在地理大發現以前,該書是西方最為詳盡的地理著作。老普林尼著有《自然史》37卷,內容包括當時科學的各個方面,涉及天文、地理、生物、醫學、農業、礦物等等。《自然史》以老普林尼在多年讀書和見聞的筆記為基礎寫成,全書並無分類,較為雜亂,《自然史》的最大成就在於記敘了2萬多項各種事物,摘錄各種文獻2千多種,使得當時許多珍貴的科學紀錄流傳下來,是古代極其少見的網路全書式著作。
『拾』 學地理科學對數學要求高嗎
地理科學這門學科在大學對於地理專業的數學方面還是比較重視的。
地理學科大學必須版學習高權數。除此之外,有的學校的地理專業的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線性代數也是必修課程。
除此之外還和你研究的東西有關,地理專業如果學習的是師范,對於數學的要求不高。但是如果是比較高端的研究,還是需要把數學給學好的。特別是統計學,線性代數,在後期做一些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在經濟地理學裡面也涉及到一些概率論其中的內容。
一般大學的高數學習的都是這一本,分上下兩冊。其實我們學院很多文科生都把數學學得很不錯,就是要下一些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