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旅遊地理學試題

旅遊地理學試題

發布時間: 2021-02-07 00:14:57

❶ 兩道旅遊地理學考試題!求解答! 以實際例子來解釋旅遊動機激發的外動力相互作用最重要互補性和代替性

【四】答一、旅遊地空間競爭的理論解釋

由於多個旅遊地在同一個地域內出現,他們各自的旅遊吸引力往往會出現此消彼長或共同增長的動態變化和旅遊地市場結構的在組織的現象。

理論模型:Tij=GPiAj/Dbij

Tij為客源地與目的地之間的旅遊次數的量度;__

G、b為經驗參數;

Pi為客源地的人口規模、財富或旅行傾向的量度;

Aj 為目的地吸引力或容量的某種量度;

Dbij為客源地與目的地之間的之間的距離;

某一旅遊地與其附近的旅遊地之間的空間相互作用可以概括為兩種:一種是補充關系,另一種是替代關系。在同一等級旅遊地之間,這種作用是相互的,在不同等級的旅遊地之間,其作用是單向的,表現為上一等級作用於下一等級。如下表:

二、名山旅遊地的空間競爭

三、喀斯特石林的空間競爭

作業:

1.簡述巴特勒的旅遊地生命周期理論,並談談你對此理論的看法.

2.試述旅遊空間競爭理論的模型。

3.舉例分析某旅遊地空間競爭特點。

4.名山旅遊地空間競爭特點

參考PPT文檔http://wenku..com/link?url=_QB9yGtTnaxOUCz-J9lFqplBhFapYvBxQXEb-oU44_gZoPo5_VMsu27jPcx0y


【五】1 旅遊資源及其替代互補性

1.1旅遊資源

旅遊資源(Tourism Resources),在英文中又稱作「旅遊吸引力」(Tourism Attraction),其本身包括能刺激旅遊者產生旅遊動機的各種因素,它是旅遊目的地藉以吸引旅遊者的最重要因素,也是確保旅遊開發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

保繼剛和楚義芳在《旅遊地理學(修訂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6次印刷)中指出:旅遊資源是指對旅遊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歷史文化遺產,以及直接用於旅遊目的的人工創造物。可以是有具體形態的物質實體,也可以是不具有具體物質形態的文化因素,如民情風俗。該定義指出,凡是對旅遊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的、人文的、歷史的、現代的、有形的和無形的東西都可以被稱為旅遊資源。由此看出旅遊資源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

1.2旅遊資源的替代互補性

旅遊資源的替代互補性,是旅遊資源空間相互作用的表現。分析旅遊資源的替代互補性時,是定位在同一大旅遊區內。旅遊資源的替代互補性分析,不僅在理論上具有重要意義,還在旅遊資源開發、旅遊規劃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有較強的實踐意義和可操作性。

1.2.1旅遊資源的替代性

替代性即干擾機會。旅遊資源的替代性是指同類旅遊資源之間的空間相互作用。同一類型的資源個體在同一地域出現時,它們個體之間會產生空間競爭,分流遊客,從而使各自吸引力相互抑制,並表現為級別高、吸引力大的資源個體替代、抑制級別低、吸引力小的資源個體[1]。以下分長程旅遊者(包括國際遊客和區際距離長的遊客)和短程旅遊者(包括區際距離短的遊客和區內遊客)來闡述。

參考文檔源自《山西的旅遊資源的替代互補性分析(實驗報告)》http://wenku..com/link?url=QIFcA0-XuprSQQS8MRgQp1Qt5y7-aJkz5wq_-PedB7

❷ 山自考東旅遊地理學試題考什麼內容

你在網路上搜下自考旅遊地理學歷年真題不就行了

現在很多自考網上都有歷年真版題,有的需要注冊一下就可權以下載

有的甚至不需要注冊

你看下真題就知道考的是什麼形式了

而且你也可以在淘寶上搜這科的名字,就會有自考的指定參考書,買下來看就行了

❸ 上海師范大學人文地理學歷年真題

去考研bbs上自己找吧,多的是,嚴重推薦。
2004年上海師范大學人文地理學(旅遊方向)旅遊地理學試卷
一, 名詞解釋
1, 丹霞地貌
2, 旅遊增加值
3, 空氣溫度垂直遞減率
4, 華夏文明旅遊帶
5, 《貨值列傳》
6, 生命周期理論
7, 旅遊地區社會容量
8, 心理物理學派
9, PATA
10, 旅遊區劃的主導因素原則
二, 簡答題
1, 簡述影響旅遊決策行為的主要因素
2, 為什麼國內外對旅遊地的綜合評估主要集中在自然風景地
3, 旅遊線路設計必須考慮的基本因素
4, 舉例說明城市RBD的主要類型
三, 論述題
1, 試以旅遊地空間競爭說明為什麼同一地域的石林只能選其最好的一個開發而放棄並保護好其他的。
2, 請解釋旅遊地(旅遊資源)的綜合性評估的意義和特點
3, 試以實例說明影響主題公園布局的因素及他們之間的關系

2003年上海師范大學旅遊地理學
一, 名詞解釋
1, 旅遊時間比
2, 特爾菲法
3, 溫度-濕度指數
4, RBD
5, 旅遊心理容量
6, 旅遊區
7, 旅遊流
8, 旅遊通道
9, 京華古今風貌旅遊帶
10, 旅遊開發規劃
二簡答題
1, 簡述影響旅遊需求的要素
2, 大尺度旅遊空間行為表現那些特點
3, 簡述喀斯特洞穴旅遊資源的特點及在旅遊開發中要注意的問題
4, 簡述主題公園的特點
二, 分析問答題
1, 結合我國西部開發的實際情況,如何利用旅遊對區域的經濟的積極影響,抑制其消極影響
2, 試述近期國外旅遊地理學發展有哪些趨勢
3, 舉例說明旅遊賓館宏觀選址要考慮的因素

上海師范大學2003人文地理試題

1. 填空題(每空1分,共12分)
1.1 地理學的特性主要是( )、( );
1.2 文化由( )、( )|和( )三個層次組成。
1.3 第一產業指( );
第二產業指( );
第三產業指( )。
1.4 高新技術產業主要指( )
1.5 原始宗教主要指( ),民族宗教主要有( ),
世界三大宗教是( )。
2. 解釋下列術語:(每個2分,共10分)
2.1 文化
2.2 拉采爾
2.3 人口容量(人口承載力)
2.4 綜合國力
2.5 領土
3.辨析下列術語(指出相互區別,每個2分,共18分)
3.1 形式文化區、功能文化區、與鄉土文化區
3.2地理環境決定論、文化決定論,可能論
3.3原始農業、傳統農業、現代農業(石油農業、生態農業)
3.4種族、民族、國民
3.5旅遊的客源地與目的地
3.6文化景觀與文化區
3.7城市化與逆城市化
3.8環境、資源、能源
3.9傳統文化與流行文化
4. 辨析題(每個2分,共11分)
4.1指出下列問題研究基本屬於那種研究方法,為什麼?
(1)中國的地方誌;傳統的區域地理學
(2)中心地理論、區位論;
(3)一批激進地理學家研究認為城鄉地域差別是資本主義本身造成的;
(4)行為地理研究,文化地理研究、歷史地理研究
(5)利用數理模型說明區域發展的社會經濟結構
(6)通過研究人的行為偏好,探討生產力布局特點
(7)通過調查研究找出某一區域與其他區域的不同
4.2 指出下列現象屬於那種擴散,說明原因
(1)傳染病的擴散
(2)巴黎、羅馬發布新時裝的流行趨勢,之後在香港、東京、上海開始流行,在以後在各省會大城市開始流行;最後在中小城市乃至農村流行。
(3)在沒有現代媒介以前,新生產技術新生產工藝的流行。
(4)中國飲食文化在歐美、東南亞的流行。
5. 論述下列各題(88分)
5.1 利用文化整合的思想論證推廣普通話的重要性。(6分)
5.2利用人口地理理論說明我國改革開放後人口「孔雀東南飛」的現象的原因,對中西部發展的影響。談談你對解決西部人才匱乏的辦法(12分)。
5.3 我國為什麼南方的方言比北方的方言多。?
5.4分析中東地區和歐洲巴爾乾地域沖突的潛在宗教影響因素。(8分)
5.5分析上海社會經濟發展的地理優勢。(10分)
5.6試論保護文化多樣性對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意義。(12分)
5.7為什麼說種族、民族沒有優劣之分?為什麼各種族、民族之間經濟發展狀況、文明程度又有很大差別?(12分)
5.8全球化將產生怎樣的社會影響?反全球化的社會動因是什麼?(12分)
5.9分析西部大開發的社會、經濟與政治意義。(10分)

❹ 求大神們解答一下問題,感激不盡啦!中國旅遊地理學的發展哪些問題值得反思參閱相關文獻,談談你的看法

自1978年以來,中國旅遊地 理學得到了較快發展,然而存在著理論和方法的研究薄弱、研究內容範圍較為狹窄、重復工作較多且整體水平提高緩慢等問題。從以下角度反思中國旅遊地理學25 年的發展和問題,對這一學科將來的進步不無裨益。(1)學術研究與應用實踐之間的關系。20多年來,中國旅遊地理學界始終以服務於國民經濟為主攻方向,旅 游地理學的應用價值被無限誇大,反過來制約了其他方面的研究拓展和深入。實際上,旅遊地理學研究,絕不只是一個經濟問題,它也需要關注社會公平、環境倫 理。(2)研究的觀念與目標。中國旅遊地理學有必要樹立新的研究觀念,認清自身的研究狀態。沒有反省、沒有自我的懷疑、沒有批判和創新的研究,其研究貢獻 是非常有限的。(3)研究的方法與成果。實證研究在過去25年的中國旅遊地理研究中是一種常見方法,然而,不能把利用數學和量化的方法來進行研究看作解決 問題的唯一途徑,況且低水平的實證研究有時會成為無價值的案例堆積,浪費研究資源和研究者的時間與精力。對研究成果應該有新的認識:該成果的真正價值是什 么?國內外類似成果的差異(而不僅僅是差距)在哪裡?如何確認和尊重該成果的知識產權?(4)應對危機與挑戰。將旅遊地理學者的學術貢獻與應用性工作例如 規劃混淆起來評價的做法是不恰當的

❺ 從社會經濟背景出發中國旅遊地理學的發展歷程和趨勢的問題

從學術問題到復學術規制范:旅遊地理學者的自覺性反思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旅遊地理學經歷了30年的積累,一些旅遊地理學者逐漸認識和反思旅遊地理學科發展與學術貢獻、實用價值的關系,積極回顧和評價學科發展問題。一方面,在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的歷史背景下,學者從社會發展宏觀背景、學術發展整體背景以及旅遊業實踐背景的視角,回顧了中國旅遊地理學30年的發展,總結了不同時期研究的價值取向對學科發展的影響[1]。另一方面,從學科內部發展的角度,學者們就某些研究方向進行了回顧和總結,內容涉及社區旅遊、山地旅遊、遺產旅遊、探險旅遊、旅遊目的地、旅遊規劃、旅遊城市化等

❻ 自考旅遊地理試題

課程代碼:00190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1分,共12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根據心理學家羅伯特•麥金托什的分類方法,下列哪種旅遊活動屬於交際動機?( )
A.保健旅遊 B.刺激旅遊
C.民俗旅遊 D.展覽旅遊
2.2003年我國SARS傳染病爆發,它屬於影響我國旅遊客流因素中的哪一類因素?( )
A.來自旅遊客源地的因素
B.來自旅遊目的地的因素
C.來自客源地—目的地相互作用的因素
D.突發因素
3.沿海與內陸的差異屬於自然地理環境中哪個等級的差異?( )
A.一級 B.二級
C.三級 D.四級
4.我國下列景區中不是賞梅勝地的是( )
A.北京香山 B.無錫梅園
C.南京梅花山 D.杭州孤山
5.中國大規模修築長城的三個朝代是( )
A.秦、隋、明 B.秦、漢、唐
C.秦、唐、明 D.秦、漢、明
6.上海和平飯店是哪一類西式建築的代表?( )
A.羅馬式建築 B.巴洛克建築
C.哥特式建築 D.文藝復興式建築
7.下列有關皇家園林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多奇石秀水,輕盈秀麗
B.一般面積比較大,並保持自然景色
C.力求在較大的水域上布置三個島嶼,以形成「一池三山」的意境
D.為了滿足政治活動的需要,常有局部的中軸線
8.下列因素中不會影響到遊客人均佔用空間的是( )
A.旅遊活動的性質 B.旅遊者的社會經濟地位
C.旅遊活動時間 D.旅遊者的文化背景
9.國家旅遊規劃、省市旅遊規劃、市地旅遊規劃、縣市旅遊規劃、鄉鎮旅遊規劃等是按照下列哪種分類角度分類的?( )
A.地域范圍 B.規劃的層次
C.規劃涵蓋面 D.規劃的歷史沿革
10.下列刺綉作品中哪個是蘇綉的代表作?( )
A.虎 B.雙面綉《小貓》
C.《芙蓉鯉魚》條屏 D.金銀綉《百鳥朝鳳》
11.下列不屬於我國「文房四寶」之精品的是( )
A.湖筆 B.徽墨
C.宣紙 D.臨洮硯
12.廣州的別稱是( )
A.蓉城 B.榕城
C.羊城 D.泉城
二、雙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13.屬於我國入境旅遊洲內一級客源市場范圍的國家是( )
A.德國 B.新加坡 C.美國
D.日本 E.越南
14.下列哪兩座名山屬於花崗岩地貌景觀?( )
A.華山 B.武夷山 C.雁盪山
D.江郎山 E.泰山
15.下列湖泊中從成因上看屬於潟湖的是( )
A.千島湖 B.鄱陽湖 C.新疆喀納斯湖
D.太湖 E.杭州西湖
16.我國下列陵墓中屬於山陵式墓葬的是( )
A.明十三陵 B.唐乾陵 C.紹興越王陵
D.明孝陵 E.長沙馬王堆漢墓
17.根據羅惠斌的環境影響評價方法,下列屬於自然環境評價范圍的要素是( )
A.氣象 B.水質 C.水文
D.噪音 E.動植物
三、判斷題(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1分,共8分)
判斷下列各題,正確的在題後括弧內打「√」,錯的打「×」。
18.相對於中老年旅遊者而言,青年旅遊者的旅遊消費特點較為模糊。( )
19.中山和低山的旅遊價值主要體現在大眾性的登山旅遊和滑雪旅遊兩個方面。( )
20.泉水中水溫高於當地平均氣溫的泉叫溫泉,而超過當地沸點的泉被稱為「沸泉」。( )
21.在江浙一帶,端午節是為了紀念伍子胥而設立的紀念日。( )
22.在旅遊容量的概念體系中,旅遊心理容量是惟一一個反映旅遊供給的容量概念,其餘均為涉及需求的容量概念。( )
23.長期以來我國國內遊客較遠距離旅遊的主要交通方式是鐵路旅遊交通。( )
24.我國當前的名茶是以紅茶為主的。( )
25.蘇州的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和留園四大名園分別代表了我國宋、元、明、清歷代園林的不同風格。( )
四、填空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空1分,共13分)
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無分。
26.目前我國將國內旅遊者定義為:我國大陸居民離開長住地在境內其它地方的旅遊住宿設施內至少停留一夜、最長不超過_____________個月的國內遊客。
27.旅遊資源評價就是選擇某些____________,運用一定的方法對旅遊資源的___________作出評判和鑒定。
28.我國的避暑名山主要有「奇秀甲天下」的江西_____________、有「清涼世界」之稱的浙江_____________、「東南第一山」雁盪山以及「海天佛國」普陀山。
29.古城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古城旅遊景觀的代表,西安可以說是典型代表。
30.可持續旅遊發展的實質就是要求旅遊與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成為一個整體。
31.旅遊交通差價主要有批零差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質量差價等。
32.旅遊商品可以分為旅遊實用品、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大類型。
五、名詞解釋(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3分,共9分)
33.旅遊地理學
34.近鄰效應
35.旅遊資源容量
六、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36.簡述我國入境旅遊者的流向特徵。
37.試述旅遊景觀的審美方法。
38.簡述旅遊飽和與超載給旅遊地帶來的負面影響。
39.簡述目前我國旅遊度假區規劃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七、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2分,共24分)
40.試述旅遊資源評價的基本內容。
41.請結合實例說明旅遊交通的特性。

❼ 哪裡有華南師范大學人文地理學、自然地理學的真題啊遙感和GIS該怎麼復習呢

網路一下就能找到
http://wenku..com/view/0b25e4ede009581b6bd9eb6f.html
2014年的復習建議,仍然值得參考
關於華南師范大學《人文地理學》2014年考試題目的說明
1、關於《人文地理學》題型介紹
華師歷年真題題型方面變化較多且較頻繁,基本上每年都與上一年有所不同。但多為「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材料分析題)」,所以材料很關鍵,從其題型變化也要求考生多閱讀,平時注意積累素材,用人文地理學的思維思考問題。
2、關於《人文地理學》出題趨勢和特點
(1)人文出題內容並不局限於指定參考書,但大部分內容來自於《人文地理學》。
除人文地理基礎知識外,對城市及城市化、城市發展、土地利用、旅遊規劃和設計、可持續發展、氣候變化、區域發展與開發等涉及較多。
(2)歷年真題重復性不高,但是歷年真題都會有所側重。例如城市經濟發展、
區域發展和開發、氣候變化等都有分布;但是在名詞解釋部分,有人名的分布,如哈特向、馬漢(09)等;(3)09年之前的人文地理學考查的均是人文相關基礎知識,而對於跨領域問題、
熱點問題等考查較少,其後經濟地理部分內容也相對增多。通過對近幾年的真題分析,發現華南師大越來越側重能力的考查,建議大家在復習中以理解為主,不要強加記憶。…………
3、復習建議
(1)華師出題並不局限於這一本參考書,所以對於除《人文地理學》以外的參
考書,時間充裕的情況下最好全部過一遍(經濟、旅遊、城市),推薦使用參考書目李小建《經濟地理學》、保繼剛《旅遊地理學》和許學強《城市地理學》。若沒時間挑相關知識點識記。這也提醒我們復習的過程中多閱讀。
(2)華師也很強調理論知識的具體應用,特別側重於讓大家完整的敘述某個流
程,如11年的廣州旅遊規劃、設計抽樣方案等。所以,大家應參考答案,掌握區域規劃、旅遊規劃相關流程和每個步驟的實質含義。
(3)喜歡在某些領域出些綜合性題目,需要你對書本知識進行理解,並進行總
結和歸納。所以在看書時,一定要理解其含義。不能只局限於一本書,還應看其他相關書籍。
(4)華師人文地理歷年真題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所以對歷年真題要足夠重視,
有條件情況下,可以整理出近十年真題答案,不要求完全記憶,以理解為主。
(5)人文地理分了幾個不同的方向,建議大家根據導師的研究方向,對相關研
究領域也要有一定的了解。特別側重於區域規劃、旅遊規劃方面。建議大家閱讀相關領域書籍。…………
————————————————————————————
關於華南師范大學《自然地理學》2014年考試題目的說明
1、關於《自然地理學》題型介紹
2008年之前,華師自然題型基本都是比較固定,那就是包括名解題、簡答題、論述題三種類型。2008年增加了一道25分值的計算題。2009年變化最大,共分比較與分析(40分)、解釋與分析(20分)、計算與分析(20分)、繪圖與分析(20分)、綜合與分析(50分)。2010年定四大題型:名詞解釋、分析題、計算題和論述題。2011年又重新增加了簡答題,到2012年又回歸到2008年之前的三大題型。不變的是,其分值基本不變,名詞解釋和簡答題分別5題,每題10分。論述題兩題,每題25分。計算題一般為25分。
2、關於《自然地理學》出題趨勢和特點
(1)重復性不高
華師歷年考題,有以下幾種題型:名詞解釋、計算題、分析題、簡答題和論述題。除了計算題、部分名詞解釋外,重復性不高。
(2)考查內容多是以教材知識為基礎,聯系實際問題,考查對相應知識點的理解程度、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據統計,華師大的試題大約50%—70%能夠在教材中找到直接答案,其餘的都是根據教材知識來考查理解、分析和計算能力。如2012年的論述題「分析城市水患形成原因及消減城市洪水的可能措施。」2011年計算題「某湖泊常年水源補給穩定,湖泊面積為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降水量為500mm,多年蒸發量為1000mm,湖深5米,出水口多年平均年流量為150萬立方米。求正常情況下該湖泊更新一次水需要多時間(天)」。…………
(3)特別注重考查對知識點的理解。
如2011年的簡答題「為什麼岩溶地貌地區的水要比其他地區清澈?」、「為什麼高寒地區的湖泊比溫帶地區平原的湖泊清澈」、「為什麼較低緯度地區的黃河中游冬季結冰,而緯度較…………
————————————————————————
遙感與GIS也是多看書,研究下真題

❽ 急急急!!!求答案旅遊地理學題目:南嶽衡山祝融峰,總面積477平方米,一天開放12小時,

1、該景點的極來限時點源容量:
477/5=95人
2、極限日容量:
95*12*(60/15)=4560人。

1,旅遊感知容量:屬於需求心理方面的容量概念 他是從旅遊者的角度進行考慮的,主要是指旅遊者在某一地域從事旅遊活動時,在不降低活動質量(保持最佳游興狀態)的條件下,該地域所能容納的旅遊活動最大量 2,旅遊資源容量:該容量屬於供給方面的

❾ 跪求一份旅遊學概論試卷!!!

旅遊學概論
一.填空
1.1987年,聯合國世界環境和發展委員會發表了題為《我們共同的未來》的研究報告。正式提出了_________的概念
2.從旅遊市場是旅遊產品的經常購買者和潛在購買者這個意義上來講,旅遊市場指的是 或 _________。
3.旅遊現象作為一種社會科學范圍內的研究對象,對它的研究通常分別在_________和_________兩個領域進行。
4.二十世紀40年代以前的歐洲,受到傳統的社會科學學術思想的影響,以為旅遊學是要探討和闡明旅遊現象的_________ 和_________。
5. _________年,聯合國在_________召開國際旅遊會議,提出長途旅遊者和短途旅遊者的概念。
6.關於旅遊的艾斯特定義所針對的只是消遣性旅遊,而沒有把_________納入進去。這是該定義的不足之處。
二.單選
1.旅遊資源的易損性表現在
A.有形旅遊資源上 B.無形旅遊資源上 C.有形 無形旅遊資源上 D.有形旅遊資源強於無形旅遊資源。
2.全面認識影響旅遊的主客觀要素,對於發展旅遊業特別是旅遊業的_______工作有一定實際意義。
A.產品定位 B.價格制定 C.市場營銷 D.銷售渠道
3.我國於1983年加入世界旅遊組織,並成為該組織的第106個_______。
A.正式成員 B.附屬成員 C.聯系會員 D.團體成員
4._________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暫時居留而引起的現象和關系的總和,這些人不會導致在目的地的定居和就業。
A.旅遊者 B.短程游覽者 C.旅遊 D.遊客
5.「Employment multiplier」指的是________。
A.收入乘數 B.就業乘數 C.產生乘數 D.營業收入乘數
6.馬里奧蒂(A.Mariotti)認為,旅遊活動是屬於__________性質的社會現象。
A.文化 B.綜合 C.經濟 D.社會
7.在旅遊學的重要分支中,應當以__________為研究對象。
A.旅遊的經濟外殼 B.旅遊的現象整體 C.旅遊的文化內涵 D.旅遊業
8.客人抵達目的地後有關預訂房間,租雇車輛,提供翻譯導游等服務項目的委託,被稱為_________。
A.聯程委託 B.單項委託 C.代辦業務 D.當地委託
9.直至________年 中國國際旅行社總社才成為真正的企業。
A.1978年 B.1984年 C.1954年 D.1989年
10.按七大國際旅遊地區劃分,在產生客源方面居於第三位的是___________。
A.歐洲 B.非洲 C.美洲 D.東亞和太平洋地區
三.多選題
1.下列屬於旅遊市場劃分
中的宏觀標準的是( ) ( ) ( ) ( )
A.世界大區 B.國別 C.旅遊訪問目的 D.遊客性別 E.遊客職業
2.從需求方面講,影響旅遊需求的因素有( ) ( ) ( ) ( )
A.收入水平 B.餘暇時間 C.旅遊動機 D.身體能力狀況 E.家庭負擔 F.目的地的資源供給能力
3.根據人的外出旅遊的目的,旅遊者的類型可分為( ) ( ) ( ) ( ) ( )
A.觀光型 B.消遣型 C.商務型 D.家庭及各人型 E.差旅型
4.旅遊學的重要分支包括
A.旅遊經濟學 B.吸引物開發與評價 C.旅遊地理學 D.旅遊人類學 E.旅行社經營管理
5.下列屬於旅遊資源的有
A.火山區 B.奇花異草 C.風俗習慣 D.藏書館 E.國際體育賽事
6.造成旅遊資源遭到損害的人為因素有:
A.旅遊者的破壞 B.旅遊地超負荷接待 C.旅遊地當地居民的破壞 D. 旅遊企業的破壞 E.工業污染
7.目前我國的國際旅遊客源主要由________構成
A.華僑 B.外國人 C.港澳同胞 D.台胞
8.綜合中外封建社會旅行發展,可以有以下一些優點( ) ( ) ( ) ( )
A.旅行的發展同國家的政治,經濟狀況有著直接的聯系。
B.經濟目的的商務旅行仍佔主導地位。
C.封建社會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使得人們主觀上缺乏對旅遊和度假的要求。
D.非經濟目的的消遣旅遊具有普遍的社會意義。
9.下列國際收支中,屬於無形貿易外匯收入的是( ) ( ) ( ) ( )
A.茶葉出口收入B.國際間運輸收入 C.旅遊收入 D.國際間居民匯款
10.旅行代理商的具體零售業務包括____________。
A.提供咨詢服務 B.售發交通票據 C.生產旅遊產品 D.陳列散發旅遊宣傳品 E.代客預訂
四.判斷說明
1.綜合開發一地的旅遊資源通常要求在開發重點旅遊資源的同時也要兼顧其他非重點資源的利用。
2.在澳門和香港尚未回歸大陸,實現祖國統一的情況下,澳門和台灣同胞來大陸旅遊被視為國內旅遊
3.發展國際旅遊,其重要的作用之一便是增加國家的外匯收入。
4.旅遊高等教育居於普通高等教育范疇,具有一般高等教育的性質。特徵和任務。
5.旅遊業只是旅遊事業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同旅遊事業的區別在於,旅遊事業並非以發展經濟為唯一目的,而旅遊業則根本目的在於獲取收入。
五.名詞
1.餘暇時間
2.現代旅遊
3.勞動密集型企業
4.旅遊市場細分
5.旅遊批發商(經銷商)
6.簡述我國旅行社的分類
六.簡答
1.中國與國外在旅遊學術活動中存在著哪些差異?
2.旅遊資源的特點
3.簡述鐵路的出現對近代旅遊的影響
4.簡述旅遊業在解決一國就業問題方面有哪些作用
七.論述題
1.你對旅遊業是否是一項產業有何理解。
2.論述戰後世界國際旅遊客流的流動規律或傾向。
旅遊學概論試題一答案
填空
1.可持續發展2.旅遊需求市場,旅遊客源市場3.學術,業務4.內涵,外延
5.1963 羅馬 6.商務旅遊
二.單選
1.C 2.C 3.A 4.C 5.B 6.C 7.B 8.D 9.B 10.D
三.多選
1. A B 2.A B D E3.C D E 4.A C D 5.A B C D E 6.A B C D E 7.A B C D 8.A B C 9.B C D 10.A BDF
四.判斷題
1.正確2.錯(將國內改為國際)3.錯 發展國際入境旅遊 4.正確 5.正確
五.名詞
1.指在日常生活,工作,學習及其他必須時間外,可用的自由分配從事消遣娛樂或自己樂於從事的任何其他事情的時間。
2.指二次大戰以後,特別是60年代以來迅速普及於世界各地的社會化大眾旅遊。
3.判定一個企業或行業是否屬於勞動密集型的標准並非是其表面上僱用職工人數的多寡,也不是其投資數額與職工人數的比例大小,而是其工資成本在其全部營業成本中所佔比例的高低,如果所佔比例高,則為勞動密集型企業或行業。
4.是指旅遊企業根據旅遊者群之間的不同旅遊需求把旅遊市場劃分為若干個具有相同或相近需求的亞市場,從中選擇自己目標市場的方法。
5.在西方,旅遊批發商與經營商是近義詞,他們都是從事批發業務的旅遊公司,即通過大批量的購買運輸公司,旅館,目的地經營接待業務的旅行社,觀光景點等旅遊企業的產品,將這些產品按日程編排為包價旅遊路線或包括度假集合產品,然後通過各種零售渠道出售給旅遊大眾。
六.簡答
1. 根據96年頒布的《旅行社管理條例》,我國的旅行社分為兩類。
國際旅行社
國內旅行社
2.國外已經形成獨立的旅遊研究工作體系,而我國則沒有形成。
國外旅遊學術研究有嚴肅的獨立性(表現在兩方面)中國則顯出缺乏獨立見解的系統的理論演繹
學術研究的主要力量來源不同。
3.多樣性 易損性 吸引力的空間性 可創新性 地域性
4.鐵路運輸的優點
運費低廉 運行速度較快 運載能力較大 鐵路網路擴大(各一分)
這一切擴大了外出旅遊的人數,縮短了時間距離,擴大了外出旅遊的規模,增加了旅遊活動的半徑(一分)
5.旅遊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在旅遊接待工作中,許多工作都必須靠手工操作,而且需要面對客人提出的富有人情味的直接服務,因而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一分)
旅遊業除了提供大量直接就業機會外,還提供了數量更大的間接就業機會(一分)
旅遊業就業層次比較豐富(一分)
七.論述
1.從理論上講旅遊業不算是項產業(三分)
在實踐上,旅遊業卻是一項實實在在的產業(三分)
旅遊業不像其他產業那樣界限分明,只是說明旅遊業的特點。(四分)
2.在全世界國際旅遊中,近距離的出國旅遊,特別是前往鄰國的國際旅遊,一直占絕大比重,以旅遊人次計算,這種近距離出國旅遊人次約佔全世界國際旅遊人數的近百分之八十。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有A.這種旅遊費用少B.入境手續和交通便利 C.障礙少(4分)
在流動趨勢的分布上,特別是就遠程國際旅遊而言,從50年代至今,歐美一直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國際旅遊客源地和目的地,並且這兩個地區彼此互為重要的客源地和目的地。(3分)
隨著亞太地區社會經濟不斷發展,該地區在世界國際旅遊中的地位迅速提高(3分)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