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地理教學游戲

地理教學游戲

發布時間: 2021-02-06 22:14:26

『壹』 地理學科公開課——主題「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為什麼說「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地理環境影響人類容貌
大家知道,按照膚色地球上分三種人: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膚色是色素積淀的多少決定的。低緯度光照強烈,黑色素積淀得多,因而是黑色人種;高緯度地區的白種人因為陽光微弱,黑色素積淀得很少,故為白色人種;中溫帶介於中間,故膚色為黃色。白種人的眼睛是藍灰色的,其原因是白色人種的源地是陽光高度角很低的北歐地區。大家注意過老鼠的眼睛沒有,藍灰色對吧?也就是說藍灰色的眼睛適應光線的微弱,大家不要忘了人也是動物。如果你生活在同樣暗的地方,你與動物的眼色也一樣,這就反映了地理環境對人的影響。
大家注意過黑人的頭發嗎?他們蓬鬆的黑色卷發可以對頭皮起很好的保護作用,不至於遭遇過熱陽光的灼烤。白種人的頭發適應潮濕的氣候,是橢圓截面的,故自然捲曲;黃種人介於中間,頭發的截面是圓柱形的。我們現代女孩把自己的頭發弄成黃色的卷發,這完全是違背自然狀態的。
對於鼻子,歐洲人鼻子的典型特點,一個是長,一個是前端帶鉤,因為那裡緯度高,氣候冷,要把冷空氣預熱一下,否則進入肺部不舒服,帶點鉤可以阻擋過量的冷空氣進入。非洲人的鼻子寬大,是為了把熱量及時交換出去,包括東南亞地區,可見這是典型的生物學特徵。
我們再說中國,北方姑娘臉色比較紅潤,來自於冷空氣的刺激,北方寒冷天氣,使得人的臉部毛細血管增多,隨著血流量的加大,臉部皮膚得到較多的營養,加速了新陳代謝,使其紅潤。江浙地區的南方人臉色偏黃,缺乏強烈的冷熱季節調節,使臉部毛細血管減少所致。
地理環境對人類容貌的影響,古人早就總結出了「依山生偉男,臨水產嬌娃」的規律,當然大家最為關注的是「秀山麗水出美人」。「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渾源的女子不用挑」就是大家的總結。前者來自農耕民族和草原民族血緣的混交,後者來自山水的秀美。
人類身高———高緯高於低緯,牧區高於農區,沿海高於內地,低海拔高於高海拔,城市高於農村,發達國家高於發展中國家。
東北人的身材較高,而且塊頭也大。這是因為高大身材單位體積對應的表面積小,利於禦寒。
■為什麼東北人高,四川人矮?地理環境影響人類身高
人類身高的地域差異主要是「高緯高於低緯」。大家知道,東北人的身材較高,而且塊頭也大。這是因為高大身材單位體積對應的表面積小,利於禦寒。因此大自然篩選出了一批高大的東北人。同樣的道理,身材矮小的人單位體積對應的表面積大,利於散熱,這也就是生活在低緯度的人身材矮小的原因。按照這個道理,我國海南島的人應該身材最為矮小,但事實是四川人、貴州人最矮,為什麼呢?萬物生長靠太陽,四川、貴州的光照都少,首先骨骼發育不良,再加上食物以營養比較低的大米為主,而且又因氣溫較高而消耗比較多,所以四川、貴州人身高最低。
有意思的是,人類食物的營養價值也是高緯高於低緯的,如蒙古高原的主食以肉和奶為主,黃河中下游地區的主食以小麥和雜糧為主,長江中下游的主食以稻米為主,嶺南和東南亞地區的主食以稻米和薯類為主。
最後從人的生長素分泌來說,生長素的分泌有兩個特點,一是晚上睡熟了生長素才會分泌,二是深夜一兩點分泌最旺盛。低緯度地區終年炎熱,晚上一兩點還難以入睡,生長素分泌較少。高緯度地區則不存在這樣的問題。
中國人的特徵:北高南低,北胖南瘦,北白南黑,這些基本上都和地理環境有關。
歐洲多海洋性氣候,地面常年濕漉漉的,貴婦人的長褲腳經常被打濕,因而有人發明了高跟鞋。
■為什麼大理那麼熱人卻戴帽子?地理環境影響人類服飾
先說帽子和頭飾與地理環境的關系。
最有意思的是大體處在同一緯度帶上的陝西、山西、河北、山東的帽子和頭巾的變化。陝北地區,男人用一條羊肚子毛巾包頭,打結在前額頭;到山西、河北南部男人把羊肚子毛巾包在頭上,在後面系結;到了山東沿海,女同志把一塊方巾對折,內套一截鐵扎片或封存箱帶,使頭巾在額前挺括,伸出一段距離,系結在嘴巴下面。
陝北地表缺乏植被,冬春風速很大,人們用羊肚子毛巾包頭,是為了防止塵土弄臟了頭發和禦寒。山西中南部,人們用毛巾包頭系結在腦後,比較寬松舒適,是因為晉中南多盆地,風沙小一些,氣溫稍高的緣故。冀中南、魯西北位於太行山脈與魯中南山地丘陵西北角之間的狹窄地區,是冬夏季風的通道,「狹管效應」使這里風速較大,塵土較多,故這里的人們也用毛巾包頭且系結在腦後。
山東沿海女人頭巾的功能是防曬、防風、防沙。沿海地區大氣較潔凈,太陽輻射強,女人的頭巾可以遮住陽光保護臉部。瀕海地帶多海陸風,女人包上頭巾,以免風吹亂了頭發,也可以防止沙塵弄臟了頭發。
還有一個典型的案例是大理。「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是該地的四大勝景。下關又名「風城」,風大來自於山「海」的組合。洱海呈南北走向,西面是蒼山,東面是窮山,下關位於洱海的南面。長達40公里的洱海的「狹管效應」,加之湖面阻力很小,使得洱海及岸邊的風速很大,其中的下關最甚。大理的氣候四季如春,按理說人們不用戴帽子或頭巾禦寒,但因風大,男子多用白布包頭,而女子的頭圍則護住了最易受冷的額頭,更是適應了這里的環境特徵。
再說袍子、鞋子與地理環境的關系。
身穿長袍,足蹬靴子是草原民族的服飾特色。高寒大風地區的人穿上袍子,再繫上腰帶,上下空氣不易對流,十分保暖。最有意思的是藏族人穿袍子露出一隻胳膊,這是因為高原晝夜溫差太大所致。相反,日本人的和服、東南亞的紗籠、阿拉伯人的黑袍確是因為寬鬆散熱所致。
穿靴子不僅是禦寒和上下馬利索,更重要的是靴子適應穿行在戈壁、沙漠上,有利於保護腿腳。木屐是為多雨地濕而備,在日本和中國的南方尤其多見,在塑料鞋沒有出現之前,浴室內均備有木板鞋,典型的木鞋則出現在低地之國的荷蘭。歐洲多海洋性氣候,地面常年濕漉漉的,貴婦人的長褲腳經常被打濕而顯得不雅,因而有人發明了高跟鞋。
最後說說裙子與地理環境的關系。
裙子是典型的炎熱氣候和天氣的產物。地理環境豐富多彩的地方,裙子十分艷麗。中國廣西、泰國等地的女人經常要涉河而過,故多穿筒裙,邊向河中走,邊往上卷裙子,過了河中心之後又逐漸放下來,十分有趣。
大家想過為什麼山西人愛吃醋?原因是黃土高原土壤含量鈣太多。
■為什麼東辣西酸南甜北咸?地理環境影響人類食物
下面要講的是東辣西酸南甜北咸。我們先說西酸,西酸大家首先會想到山西醋,其實整個黃土高原上大家都愛吃醋。據說閻錫山的士兵以前交槍不交醋葫蘆,山西女孩陪嫁必須要陪幾個醋壇子。大家想過
為什麼山西人愛吃醋?原因是黃土高原土壤含量鈣太多,食入過量的鈣,易得膽結石等疾病,因而人們就選擇了醋來中和。
另外特別能吃醋的地方是雲貴高原。貴州在北京開的酸菜魚館有這樣的招貼畫,說貴州人「三天不吃酸,走路老打竄」就特別說明問題。雲貴高原是石灰岩地貌,石灰岩的化學成分是碳酸鈣,水和食品中含有眾多的鈣,所以要用酸來中合。顯而易見,是地理環境導致了黃土高原和雲貴高原的人特別愛吃醋。
第二個是東辣。中國有個順口溜,講「江西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可見四川人是最能吃辣的。其實辣是潮濕氣候的產物。過度的潮濕,毛孔閉合,人體內需要排泄的物質難以排出,多陰雨的天氣,也使得人的情緒低落,吃上一次麻辣火鍋,冒一身大汗,身體和情緒都得到排解,十分舒服。四川是蜀犬吠日的地方,江西和湖南各有一個大湖,均是氣候過度潮濕的地方。
至於南甜北咸是南方的主食為大米糖分較少,人們需要補充糖分;北方的氣候導致蔬菜較少,要多放些鹽來彌補蔬菜的匱乏。
曲阜的孔廟東面的商店月收入是西面的幾百倍。原因在於遊人在進入孔廟後按逆針向運動,先到東面商店。
■為什麼打撲克、搓麻將、跑步、賽車、賽馬都是逆時針運動?地理環境影響人類心理行為
地理環境對人類的心理和行為的影響十分廣泛。
首先,我們來講人類的逆針向行為。大家回想一下,農村的推碾、拉磨,我們的打撲克、搓麻將,還有傳統游戲擊鼓傳花是逆時針轉圈還是順時針轉圈?再想一想體育運動:跑步、賽車、賽馬是否也是逆時針運動?更有意思的是:過去農村的「鬼打牆」,人的轉圈也是逆針向的,我們用右手夾食物往嘴裡送是逆針向運動(故大家不習慣左撇子),以及攀援植物按逆針向向上生長,老柏樹的扭曲也是逆針向等等。
人類的逆針向行為是因為地球的自轉方向造成的,大家知道,北半球地球的自轉方向是逆針向的,那麼地球上的生物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是在地球這個搖籃中逐步被「搖」大的,人類的神經系統、血液系統吻合了逆時針向的運動。
人類的逆針向行為是有應用價值的。最典型的案例是曲阜的孔廟,為了滿足遊人購物的需求,孔廟在前半部東西對應的兩個小房間內開設了商店。有意思的是,東面的商店每月的收入是西面商店的幾百倍。原因在於遊人在進入三路布局的孔廟後按照逆針向運動,先到達了東面商店。依此原理,如果商店(背靠商店)左面的入口對著車站、影劇院、體育場就會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另外,古代的陣法、迷宮,都是利用人類的逆針向行為,它們的共同特徵是,一會兒順針向轉,一會兒逆針向轉,干擾你的神經系統,使你暈頭轉向。
第二是人類性格的地域差異。
地域性格差異大的當數我國的東北人和西北人。他們的性格特點是:如果認為你是朋友,可以為你肝腦塗地,兩肋插刀,如果認為你是敵人,他將與你不共戴天、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南方人則不這樣,為什麼有這樣的差異?其實,主要是因為季相變幅大造成的,東北和西北按照候平均氣溫,基本上沒有春秋二季,尤其是新疆,山頂上白雪皚皚,山麓下是滾燙的黃沙。這樣的變化,對人類進行經常性的啟發式教學:要麼寒冷,要麼火熱;要麼冰涼,要麼滾燙!致使東北人和西北人的性格具有典型的季風氣候特點。雷鋒同志的「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敵人要像秋風掃落葉一樣的無情」是季風性格的典型寫照。
所以有人說東北人只打不吵,上海人只吵不打,武漢人是既打又吵(冬天濕冷,夏天火熱)。四川女人,說話像機關槍點射,為什麼?散熱,因為實在太熱,沒有辦法。還是那句話,人也是動物。
性格的地域差異還反映在犯罪的類型方面。中國犯罪的地理規律是:喝白酒的能殺能搶,喝米酒的能詐能騙。
如東北罪犯中為什麼暴力型犯罪比較多?首先是東北人身材高大,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也往往是發揮「優勢」,深層次的原因是狩獵民族的基因,狩獵民族見到血不是恐怖,而是興奮!另外,後來闖關東的人中有不少是在山東等地犯了事而逃過去的,這些人也有不怕事的行為特徵。而矮小的江浙人肯定是打不過北方人的,因此那裡的不法之徒只好另闢蹊徑,曲線救國,進行詐騙。
地理環境對人類行為影響還有一個特典型的案例,就是美國阿拉斯加州最北部巴洛鎮的離婚率和自殺率均為世界第一。其原因是這里有漫長的極夜。每當極夜快要來臨時,當地的人都要通宵達旦地跳舞,以驅除心中的恐懼。在漫長的極夜裡很多人實在熬不住無聊和無奈,就選擇了更換配偶的方式,極少數人選擇了自殺。
第三是中國人的方向感。
北方人方向感強,南方人方向感差是大家都知道的特徵。北方人一直生活在大平原上,白天都能看到日出日落,晚上看到高懸在天上的北斗星,不管白天黑夜,確定方向非常容易。這樣的地理環境導致了北方人方向感和方向意識特別強。南方就不一樣,多丘陵地貌,曲折水網,山丘的阻擋,往往看不到太陽從哪出來,又從哪落下,晚上的北斗星也不見得看得到。所以南方人就不管方向了,只好按照前後左右來確定方位。地理環境導致了北方人確定好方向再走,南方人不管咋走,走出去就行。因此,長時間的積淀,導致了北方人直來直去不轉彎,南方人見風使舵轉向快。這是南方比北方發展快的深層次原因。

『貳』 適合於地理課堂玩得游戲

可以把地圖按省剪成一小塊的,然後叫學生去抽,抽到之後說這個省的名山,首府,名城,或者什麼資源之類的.答完給些獎勵(當然不用全說,定個數量就行)

『叄』 初中地理課上都能設計哪些活動和游戲呢

比如看地圖說國家,
以及用謎語來猜城市
甚至可以組織大家討論自己想像中的月亮。

『肆』 如何打造地理高效課堂

一、高效地理課堂應注重培養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對地理的興趣,是教師經常思考的問題。一個手勢,一句話,一句恰如其分的表揚,甚至一個微笑,都能給學生一個奇跡。學生的心理世界是豐富的,是可以開發的,我們教師要有足夠的信心和耐心,幫助學生渡過難關是必要的,但要讓學生體會到成功,要不斷傳遞滲透地理思想,要讓學生自己體驗和感受地理思想的微妙,不斷開發思維潛能。這中間老師是支持者,是引導者,是夥伴,是地理思維火花的點燃者。教師也可以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創設地理場景。所以教師在講地理課時,想方設法、千方百計去滲透地理思想,培養學生的地理興趣和地理思維,不斷挖掘和開發各種資源,為學生學好地理打下一劑強心針。
成功的地理教師都十分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心理,靈活選用故事、做游戲、猜謎語、舉實例、編口訣等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2008年我國汶川大地震後,我及時組織學生結合在學校討論如何避震,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使他們學到了有用的東西。在教學過程中,我經常組織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例如,在學習「中國水資源」這一內容時,我要求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調查家鄉的水資源利用情況:(1)當地用水資源有哪幾種類型?(2)當地用水分為幾類?等等。然後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各組指定一名學生作為課題負責人,各小組帶著自己的課題進行探究活動,最後全班匯總。通過探究活動使學生知道家鄉水資源利用的類型,並提出一些節水的建議和措施。如果每個地理老師都能巧設問題情境,營造良好氛圍,構建多彩課堂,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學思想,追求導入新課的有效性、問題探究的有效性、師生互動的有效性、激發興趣的有效性,那麼教學效果的「立竿見影」,高效課堂就打造成功了。
教學問題在課堂教學中非常重要,是貫穿教學過程的主線。問題情境設計應把握好三個原則:一是設計的問題能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二是提出的問題要注意難易適中,使學生「跳一跳夠得著」;三是對於難度大的問題,設計上要呈現梯度,讓學生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解決問題,感受在探究中獲取知識的喜悅。例如在學習《世界人口》這節課時,我設計了「世界人口增長的快慢對當今社會有何影響?」「正確的人口政策是怎樣的?」等問題,讓學生小組進行討論,互相啟發,集思廣益,開闊思路;也可以抓住中心和關鍵,全班進行討論,各抒己見。通過對問題的引領,使學生理解人口增長與自然、環境、社會、經濟的關系,從而樹立正確的人口觀。在這個環節里,通過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對話、爭論等活動,促進了學生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培養了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而教師的適時引導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二、地理課堂中多媒體的使用必不可少。
地理課程標准提出:「關注現代信息技術對地理課程的影響。在課程內容選擇、教學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學評價中,要充分考慮現代信息技術的影響,為發展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創造適宜的環境。」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如通過製作PPT課件、瀏覽互聯網網頁、建設專題學習網站、觀看錄像視頻等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增加地理教學素材,使教學更手段富有實效。
近幾年來,我校電子白板和一體機的配置後,突然間課堂教學變得有滋有味了,大量的有關圖片插入、動畫、聲音和地理知識結合起來,不僅使同學們學習地理數學的興趣提高了,而且有些地理知識更加容易掌握了。課堂既能展示大量的地理信息,又能進行大量課堂反饋練習,還能展示一些不易理解的問題。很多地理概念在自主探究的活動中自然完成,多媒體為高效課堂提供了平台,學習、探索、歸納、總結、結果展示一氣呵成,再加上圖文並茂的效果,使學生多方位、立體型感知,教學效果很好,課堂效率得到提高。
在閱讀「我國東部雨帶的移動示意圖」和「鋒面雨形成示意圖」時,如果讓學生看這些靜態的地圖,學生很難掌握雨帶移動的規律和鋒面雨的形成過程。但用Flash 軟體把它們設置為動態,即在不同的時間顯示雨帶移動的地區,動態顯示冷暖氣流相遇交鋒的過程,即使教師不再說明,學生也可以明白圖的意思,並且在其頭腦中留下雨帶移動和鋒面雨形成的情境。這樣,就把一個比較抽象的問題形象化了,從而有了顯著的課堂教學效果。
三、教師的情緒會時刻影響高效的地理課堂。
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是精神飽滿,情緒控制適當,既不缺乏激情,又能娓娓道來,眼睛、微笑,一個手勢有時能給學生以無窮的力量,幫他們樹立信心。正如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所說: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的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因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不影響學生的情緒、情感的產生。一次偶然的失誤回答,如遭到大聲呵斥,可能會給剛剛起步的人生,畫上句號。面帶微笑的教師在站上講台的那一瞬間,這種和藹可親的教態便可將部分精力尚未完全集中同學拉回到課堂中。整個課堂學生能看到,能被無形地感染。學生的回答、積極思索在課堂上充分體現出來,能得到教師和同學們的肯定,學生的自信心在不斷增強,並且思維更加積極,學習成為一個自發主動的過程,從而引導大部分學生也積極參與進來,學習效率自然也就上去了。
四、創新能力的培養應是地理高效課堂的一部分。
地理課堂要注意設置一些有助於學生發散性思維的題目。發散性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一個重要部分,創造性思維的實質就是求新、求異、求變,創新是教與學的靈魂,是實施素質教育核心。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思考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從而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善於從多角度、多渠道、多方位思考,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同一問題。在反饋中多問幾個能不能這樣想,或者那樣做,有沒有更好的解法等等,讓學生不僅僅只把題目做完,而且去考慮這個題之外更多的東西,培養學生全方位立體性思維。一堂課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能運用本課內容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讓地理課堂真正鍛煉學生的地理思維,達到高效課堂。
在教學《地圖》這節課的「不同的山體形態」知識點時,我請同學們伸出自己的一隻手,拇指放於掌內握成拳,假設它是一個山體模型,然後找出山體模型有哪些地形。手背部關節突起的部位相當於山頂,關節間的部位相當於鞍部,而4個手指從根部起的第一節的背部相當於山脊,手指間縫相當於山谷。向手背上撒些水,水順著指縫向下流,說明山谷是集水的部位,往往成為河流的發源地。手的小指的外側相當於陡崖,即平時人們所說的懸崖。在進行形象演示的同時,師生共同參與,積極展開討論,發揮學生的思考和想像能力。
五、高效課堂應注重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
我在地理教學中時常發現一些學生,教師布置什麼,他們就做什麼,沒有自主去看書學習的習慣,依賴性很強。一遇到難題,不專心思考,總想問別人。結果時間一長,養成不能獨立思考的習慣,學習質量自然上不去。這種學生平常學習可能給老師的感覺還可以,可是到了考試的時候,很多題不能獨立完成。地理有效教學強調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學習為基礎,教師只是扮演「指導者」和「幫助者」的角色,為學生創設一種有利於地理有效教學活動的情境和途徑。學生從始至終是學習過程中的主人翁。(1)選題的自主性:地理有效教學尊重學生對研究課題或項目的自由選擇,鼓勵和引導學生從自己的學習生活和所熟悉的社會生活中去選擇課題或項目的內容並做出最後的決定。只有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主選擇的內容,才能使學生傾注全部熱情,認真地進行學習,有效教學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2)課題組成員組合的自由性:興趣相同的學生自由組合成課題組,有利於全員參與和開展學習研究。(3)學習過程的自覺性:因為有效教學不是教師強迫學生做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學習的積極性必然提高,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去嘗試,去謀求個體創造潛能的充分發揮,使學生能主動接觸社會生活實際,關心社會、關心他人,培養對社會的責任感。
六、剖析地理原理,指導學法
自主學習不同於自學。自學是沒有老師指導,自己獨立學習。而自主學習有賴於教、學雙方的良性互動,需要教師經常組織、啟發、點撥、引導和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只有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才能逐步培養起來。
高中地理有關地理規律的內容很多,例如,正午太陽高度角的緯度分布規律、氣候類型分布規律、我國氣溫和降水的日變化、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規律、我國降水的空間分布規律、海水溫度和鹽度分布規律、洋流分布規律、陸地自然帶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規律、地質演變規律、城市演變規律等。如果能引導學生對地理事物進行空間分布、時間分布或演變方面的規律提煉,則有助於學生歸納能力的提高,也有助於學生思維水平的提高。
其次,要善於對習題進行歸類分析,細心揣摩答題思路,精心總結解題規律,認真解剖思維障礙,從而能夠得出每一類問題的思維方法和解題方法,從中也可以使學生的思維方式得到超越。
例如,日照圖圖形變化多,情境變化大,知識跨度廣,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其實如果能夠引導學生進行解題方法提煉和實際應用,則日照圖也是不難的。因此在課堂中可以通過能力立意型習題的解答和反思,讓學生思考和討論:自己所用的解題方法是否科學,與其他同學的解法對比,誰的解法更靈活和更有創意,哪種解法更具有簡潔性和技巧性;如果習題的情境和解題條件變了,應該如何進行解答;日照圖的判讀是否有規律可尋等。通過學生的討論,最後歸納出日照圖解題時應該抓住的規律。
七、教師應了解一些學生的認知規律
上好一節地理課不容易,讓學生學會思考問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但要竭盡全力,而且要堅持不懈,要有耐心,不要操之過急,我們是教會學生去學會學習,我們的想法和學生的想法有時不能一下子進行溝通,這是正常的。我們要沉住氣,給學生一個寬松的時間,我們的方法和做法應該是合理的,不要動不動說學生真笨,這么容易就不會做等之類的話,這樣做不但不能起到好的效果,反而打擊學生的積極性。一句話,不要把我們的思維強加到學生的身上,而時刻為學生著想,使我們的課堂達到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八、師生和諧互動,獲得生成性知識。
芝加哥大學教授萊恩·艾斯奎斯認為,教學應該是真正意義上的雙邊活動,不僅要看結果,更要看過程。課堂教學要創造良好的教學氣氛,在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形成和諧、民主、平等的人際關系,這樣學生就會在滿意、愉快、合作、互動和互助的積極情感狀態中學習。學生一旦主動學習,教師的責任就由講授、提問轉換為傾聽,學生感覺教師在等待和傾聽,學生的聲音就轉化為有效教學的資源。例如,在教學「青藏高原的湖泊」時,教材里只說到青藏高原的湖泊是以鹹水湖為主,為什麼是鹹水湖卻沒有涉及,於是我鼓勵學生探討這個問題。有的學生說是因為當地氣候問題;有的說是因為青藏高原有豐富的鉀鹽,所以湖水咸了;有的認為是當地雨水少,蒸發量大的緣故。對學生提出的每個答案大家都可以爭論,發表不同的見解,同時我都給予客觀積極的評價,學生受到鼓舞,士氣很高。

『伍』 如何利用電子白板課件進行地理教學

作為信息技術促進教學創新的三種方式之一,電子白板應用於課堂教學,將現代教育技術與傳統教學的優勢結合,促進真實對話和動態生成是課程整合的新趨勢。隨著電子白板大量進入課堂,電子白板應用於地理課堂教學已經有許多案例,必將進一步推廣。本文試結合本人應用電子白板於地理課堂教學的實踐,談一談應用電子白板對地理課堂教學的影響及應用中的注意點。
電子白板應用於地理課堂對教學的影響
1,從促進課堂互動來看
(1)促進教師與學生的直接對話。電子白板的電腦操控功能,讓教師直接在投影屏幕上操控電腦,而不需要面對電腦屏幕,教師可以像使用黑板一樣面對學生,將教師、課程資源和學生真正地融合在一起。在這種情況下,課堂教學非常接近教師的傳統教學習慣,支持課堂教學常見的教學行為和方式。電子白板軟體還內置了多種類型的資源,能以友好的交互界面為師生提供多種類型的課程資源。由於教師在課堂上可靈活方便地在白板上書寫、標記和計算機操作間隨意切換,不必到電腦前就可控制演示材料;可隨心所欲地調用多種類型的多媒體資源,使得教學內容的呈現更靈活。教師站在白板前,用電子感應筆甚至手指在白板上書寫、繪畫、標注,其操作透明化、可視化,就像在傳統黑板上板書一樣,同時還可以對課件進行控制和批註,展開詳細地講解,突出重點、分解難點,引導學生更好地把握重點、理解難點。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語言、手勢、目光接觸等方式來引導課程的進行,學生有了更多參與學習、表現自己和合作學習的機會,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2)更有利於課堂的動態生成。電子白板系統提供了資源庫,分為個人資源庫和公共資源庫,支持不同類型資源的分類存儲和管理,如圖片庫、頁面庫、模板庫、活動掛圖庫等。教師在備課時將課堂上可能使用的資源放到某一個庫中,就可以在課堂上方便地調用而不必做成課件。這使得課堂教學徹底改變了由演示文稿固定程序的問題,也改變了Flash動畫等預先設定交互的弊病。教師完全可以根據當下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調整,實現課堂的動態生成,從而增強課堂的藝術性。
2,從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來看
(1)可以促進學生的探究學習。電子白板的浮動面板功能可以讓教師在地圖、景觀圖、結構圖、模式圖或者停止播放的動畫、視頻上進行勾畫、講解,彷彿在電子白板上加上了一個浮動而透明的面板一樣,從而可以引導學生對某一問題進行探究。如筆者在講「大規模的海水運動」時,首先展示一幅世界洋流分布圖,引導學生歸納洋流的特徵,學生總結出:北半球中低緯度都是順時針方向,南半球中低緯洋流都是逆時針方向,北半球中高緯度洋流都是逆時針方向。然後讓學生尋找洋流分布的規律。學生回答有困難,教師可以調出一幅世界氣壓帶和風帶分布圖,讓學生展開聯想,學生可以看出洋流和盛行風的關系,從而利用氣壓帶和風帶分布圖推斷出世界洋流的分布規律。最後再讓學生與洋流的實際分布進行對照。這樣的一個過程就是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先是從現象出發,觀察現象,總結規律;接著提出假設,再將假設與實際情況對照,驗證假設。在這節課上,學生不僅獲得了關於洋流形成原因和規律的知識,更是學會了一種思維方式,一種科學探究的方式。如果沒有白板,教師在黑板上畫圖要花費許多時間,而在電子白板上教師可以隨時調用事先准備好的各種圖片,還可以將圖片疊加,不僅節約了時間,也更加直觀、形象。
(2)可以促進學生間的合作學習。由於師生均可以在白板上調用資源、進行勾畫、書寫,因此可以讓學生利用白板進行合作學習。如讓學生進行省級行政單位的拼圖游戲,這種游戲不同於Flash動畫等預先設定位置的游戲,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從哪一個省開始,自己設定一個順序進行拼圖。也可以讓一位學生從資源庫中調出省級行政單位的輪廓圖,另一位學生將省級行政單位的簡稱、省會進行連線或直接在白板上寫出來。這樣,讓學生在白板上操作,既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增強了學生的興趣。
3,從與傳統媒體的關系來看 與黑板相比,電子白板可以調用地圖、圖片、動畫和視頻等資源,使教學更加形象直觀,更有利於學生接受。與普通的多媒體投影相比,它又具有黑板的功能,可以方便教師在白板上書寫、勾面,在已編輯好的文字上進行增、刪、改、畫等。如在講地理概念時,讓學生將關鍵詞劃出來;在講氣候類型的分布時,在氣候分布模式圖上畫出氣壓帶或風帶。因此,電子白板結合了黑板和普通多媒體的優勢,使地理課堂教學更加直觀、更加有效。
4,從地理教學的特殊性來看 地圖是地理的第二語言,是地理信息的濃縮和直觀表達,更是獲取地理知識以及進行地理學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地圖教學是地理教學與其他學科教學的最主要差別。與教學掛圖相比,電子白板上不僅可以指讀,還能填繪;與板圖相比,電子白板可以利用現存的底圖,既位置准確,又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與暗射地圖相比,更換地圖更加方便;與多媒體中的電子地圖相比,利用電子白板進行地圖教學,教師和學生可以直接在圖中填繪,教師不需要面對電腦操控課件,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大大增強。 如講解黃河各河段的特點時,教師可以暫停播放中的動畫,然後把靜止下來的畫面作為底圖,在上邊用彩色筆(可用不同顏色、粗細還可以調節)描出黃河的各河段,可以一邊描、一邊問學生黃河流到了哪個省份,可以一邊繪、一邊注,還可以馬上擦掉重繪。再如在講我國的世界遺產時,教師可以用圖標在相應位置將世界遺產標出來。在講中國的地形時,可以將青藏高原、華北平原等地形區所在的區域用彩筆勾畫出來,再用斜線來表示。在講授中國交通時,可以在中國鐵路空白圖中讓學生填注鐵路線的名稱,或者讓學生在空白圖中畫出鐵路線來。這些描、繪、填、塗等都可以馬上擦除,既可以是教師操作,也可以讓學生操作。綜合以上各點,筆者認為電子白板對地圖教學帶來的變革主要由下列功能實現:描——線狀地物線條;塗——面狀地物顏色;繪——專題要素符號;填——點狀地物名稱。
電子白板應用於地理課堂教學的注意點
1,轉變教學觀念
電子白板是一項最新的教育技術設備,從目前我國中小學教師使用電子白板的整體情況來看,大致可以概括為三個層次:等同於傳統黑板和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功能層次的研究、交互白板特有教學功能(特別是浮動面板)層次的研究和交互白板交互功能層次的研究。不是說前兩個層次就不好,在前兩個層次運用電子白板是可以提高授導型教學的效率的,但要直接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充分發揮電子白板的功能,必須跨越前兩個層次。而要實現這種跨越,教師教學思想的轉變是根本。如果僅僅把白板看成是黑板的替代物,那麼這和「電灌」替代「人灌」沒什麼區別。因此必須牢固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設計思想。以學生為中心的設計,要求在教學設計時為課堂動態生成留下必要的時間和空間,留下師生、生生互動的時間和空間,必須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
2,不同的資源准備
豐富的資源是實現電子白板應用於地理課堂教學的前提,因此,教師在上課前必須准備充分的資源。無論是軟體自帶的資源庫中的資源,還是教師自己准備的資源,教師都要對其

進行編碼,區分哪些是常用資源,哪些是某一節課所用的資源,以便於課堂中根據現場需要隨時調用。應用電子白板下的資源選擇與普通多媒體課的資源選擇也有差別。在常規多媒體課上,教師無法在動畫、視頻中進行寫畫,因此對動畫和視頻等的要求較高,要預先做好;應用電子白板,教師可以直接在動畫或視頻上寫、畫,因此對「動」的要求不太高,許多情況下教師可以邊畫邊講。如講解長江時,教師可以從長江上游向下游邊畫邊講,因此沒有必要設計從上游到中、下游閃動的動畫。
應用電子白板,可以將動畫與視頻等多媒體素材與教師、學生的現場操作結合起來。比如在講板塊構造學說的時候,黑板加粉筆的情況下通常是,教師在黑板上畫模式圖,學生沒有直觀的感受;多媒體條件下,教師可以播放視頻,直觀形象,然後再在黑板上畫模式圖,但這樣產生的模式圖與實際的現象總是有差別的;而在電子白板下,教師可以將視頻停下來,直接以視頻上的圖像為背景進行操作,畫出模式圖,這樣學生就會覺得模式圖就是實際現象的一種概括,更容易接受。
3,開放的教學設計
電子白板的浮動面板功能為師生的課堂互動創造了條件,教師可以邊畫邊講、邊寫邊講,也可以讓學生到白板上寫畫,教師來糾正錯誤。教師在操控電腦時不再面對電腦屏幕而是面對學生,這樣師生在課堂上的情感交流就多了,對學生的課堂反應也能及時捕捉,並可對教學設計進行現場修改以滿足學生的需求。因此在教學設計時,必須事先對可以進行師生互動的地方進行設計,如可以進行超文本設計,增加超鏈接以實現資源的及時調用。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對學生和教學內容的分析更仔細,比如教材,內容中那些地方可以拓展、學生在什麼地方可能出現錯誤等都要預先考慮到,這樣在課堂中就更容易捕捉到可動態生成的資源,從而收獲「未曾預約的精彩」。
電子白板應用於地理課堂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運用電子白板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其對提高教學有效性的作用是筆者所觀察到的任何教學模式都無法比擬的,但這中間也還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無論是電磁感應式、壓感式還是紅外式電子白板,其書寫的感覺都無法與黑板相比,即使有筆鋒,在白板上書寫也沒有在黑板上寫的字美觀,筆畫有時也不連貫。 其次,盡管電子白板可以進行錄制,但目前很少有學生會在課後還會去看教師上課時用的課件及其留下的痕跡,因此,教師有必要在黑板留下使學生印象深刻的板書。而且,普通電子白板的面積較小,在我國目前大班教學的情況下,後排學生觀看不太方便,所以,電子白板與黑板配合使用是比較好的選擇。
另外,電子白板雖然可以增加課堂中的動態生成,但無法實現個別化學習及學生投票、測試批閱等網路在線學習,因此,基於電子白板的混合學習還不能代替傳統教學與在線學習的混合學習。但對於目前的課堂教學來講,應用電子白板的課堂教學更易為教師們接受,相對於紙筆測試為主的評價方式,其效率也要遠遠高於網路在線學習。

『陸』 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模式

「慕課」從2011年秋天開始,在世界各地以燎原之勢席捲而來。這場教育風暴引發了各界的密切關注,喚起了對教學模式的重新審視。無獨有偶,在基礎教育界,藉助於數字化技術,一場以「翻轉課堂」為手段的變革也迅速地到來。
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教學思想或者說教學模式,被全國各地的學校在原有的教學模式基礎上進行改進或者再造,呈現出諸多形式。接下來我將以《氣溫曲線圖的繪制》為例介紹我在地理教學中對翻轉課堂模式的嘗試。
我將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介紹:一、課前設計;二、課堂活動設計;三、總結反思。
一、課前設計
當前,我們中小學的課程主要是以課程標准或者說教學目標為基礎的。我所實踐的翻轉課堂教學始終圍繞課程標准,是在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的嘗試。
1、課標、教材和學情分析
課標解讀:運用氣溫資料,繪制氣溫曲線圖。
教材分析:本節為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第三章第二節,是氣候部分的基礎知識,內容包括氣溫的變化和氣溫的分布兩大部分。前者涉及氣溫的概念、氣溫的測量、氣溫的日變化、年變化、氣溫變化曲線圖的繪制。氣溫曲線圖是表示氣溫變化的方法,同時也是研究氣候時常用的工具。因此,繪制氣溫曲線圖是學生必須學會的能力。
學情分析:初一學生在前階段學習過地球和地圖、海陸分布等知識,和上一節剛學過多變的天氣知識,是學習本節氣溫變化與分布知識的基礎,但他們對這些基礎知識掌握並不牢固。同時七年級學生僅僅學習了數軸的知識,而對於數學中的平面直角坐標系的相關知識未進行學習。
本節課基於課標、教材和學生情況分析下,確定「根據氣溫資料,繪制氣溫變化曲線」為教學重難點。
2、《導學案》設計
(1)設計意圖
為了讓學生對本節知識體系有個初步認識,遵循人類思維發展邏輯規律,我通過設計《導學案》,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內容,了解氣溫的概念、氣溫的觀測、氣溫的變化等方面的知識,同時也為學生學會繪制氣溫曲線圖做鋪墊。
(2)《導學案》完成情況反饋:全班52人,其中44人完成,約佔84.6%;8人未完成,約佔1 5.4%。
3、微課設計
為了學生能達到課標要求,我錄制了微課《氣溫曲線圖的繪制》。微課內容主要有兩大部分:講解如何繪制氣溫曲線圖和進階作業設計。
(1)如何繪制氣溫曲線圖
在微課中我考慮班級學生的不同層次,從較低層次學生角度出發,將繪圖過程分解成一步一步小步驟,同時貼近學生實際操作(例如:用直尺)。最後為了讓學生容易掌握繪圖的方法,我簡明扼要地總結繪圖步驟「一橫月,二縱溫,三定點,四連線,五寫名」。微視頻短小精悍,目標明確,主題突出,講解透徹,易於掌握,學生從中也容易獲取成功,建立自信。
學生觀看視頻情況反饋:觀看微課完成情況:全班52人,其中48人觀看,約佔92.3%;4人未觀看(3人因電腦未聯網不能觀看,1人忘記學習任務),約佔7.7%。
(2)進階作業設計
在學生學習完如何繪制氣溫曲線圖這部分知識後,為了監測和矯正學生的學習和保證學習效果,我設計了兩個相關的進階作業:一個是游戲《大家來找茬》,另一個是繪制《蚌埠全年日均最高氣溫變化曲線圖》。
①進階作業一:游戲《大家來找茬》的設計
我結合教學經驗,把以往學生繪圖過程中的易錯點設計成游戲活動。這款游戲是一款大家課余時間比較喜歡玩的游戲。這樣的設計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易於使學生處於一種積極、輕松的學習狀態,同時幫助了學生在繪圖過程中注意易錯點。
各位評委老師們,也請你們放鬆下吧,我們一起進入這個游戲環節
游戲《大家來找茬》中互動情況反饋:全班52人,其中30人參與互動,約佔57.7%;22人未參與互動,約佔42.3%。
②進階作業二:繪制《蚌埠全年日均最高氣溫變化曲線圖》
在微課最後一環節,我出示蚌埠的氣溫資料,讓學生繪制蚌埠全年日均最高氣溫曲線圖,完成後放置QQ群並分享至空間。這一環節意在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幫助大多數學生達成學習目標,同時起到監測學生的學習和檢查全班學習效果,以便進行翻轉課堂活動設計。
繪制《蚌埠全年日均最高氣溫變化曲線圖》情況反饋:全班52人,其中47人已提交作業(其中繪圖規范的有23人,約佔全班44.2%;不規范繪圖的有24人,約佔全班46.2%);5人未提交作業,約佔9.6%。
二、課堂活動設計
相對於傳統教學過程而言,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知識傳授在課前通過信息技術的輔助完成,知識內化則是通過課堂中老師的幫助和同學的協助而完成。如何通過課堂活動設計幫助學生完成知識內化的最大化。建構主義者認為,知識的獲得是學習者在一定情境下通過人際協作活動實現意義建構的過程。因此,我在設計課堂活動時,充分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完成對當前所學知識的內化。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我的課堂活動進行介紹。
1、確定問題
我根據學生完成《導學案》、觀看視頻、進階作業的完成情況進行分析發現的問題有:
(1)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待提高,需要進行學法指導。
(2)一些學生未參與進階作業的互動環節。
(3)一些學生未能規范繪圖。
2、獨立探索
獨立學習能力是學習者應該具備的重要素質之一。從個體的發展角度來說,學生的學習是從依賴走向獨立的過程。在翻轉課堂的活動設計中,我注重和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
基於學生學習微課反饋的數據分析,一些學生未參與《大家來找茬》互動游戲環節,故我在翻轉課堂中採取學生獨立探索並以搶答的形式進行了繪圖步驟的復習總結和指出進階作業中正確答案。
3、協作學習
學習協作活動有利於發展學生個體的思維能力、增強學生個體之間的溝通能力及學生相互之間的包容能力。此外,協作學習對形成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與創新性思維,提高學生的交流溝通能力、自尊心與形成個體間相互尊重的關系,都有明顯的積極作用。
從學生繪制《蚌埠全年日均最高氣溫變化曲線圖》完成反饋情況看,一半以上的學生未能進行規范繪圖,我在課堂上組織學生以小組協作完成繪制《蚌埠全年日均最低氣溫變化曲線圖》的活動,以達到生幫生,師幫生,提高課堂效率。
4、成果展示
學生經過獨立探索、協作學習之後,完成個人或者小組的成果集錦。我設計了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匯報,分享作品製作的成功和喜悅。
三、總結反思
我所進行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嘗試,充分體現「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理念,改變了傳統課堂的教學模式,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課堂的不足:
在課程設置方面,學習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
在教學方法上,改變了傳統的教師「一言堂」,由學生自己掌控學習進度,學生觀看視頻的節奏快慢全在自己的掌握,提倡互動式、開放式地理教學。
在學習方法上,變被動為主動,課堂外學生主動觀看微課視頻,查找資料進行學習,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課堂上學生積極向教師及同伴提出問題,是師生會話的發起者。
在教學手段上,構建基於現代地理信息技術的地理課程,為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創造適宜的環境。
以紙質筆試的傳統測試方式是無法測試出學生在翻轉課堂中全部的學習效果,因為,翻轉課堂還涉及到學生合作能力、組織能力、個人時間管理能力、表達能力等。如何在翻轉課堂模式下給予學生客觀的評價?
我將在以後的教學中不斷思考,總結,前進。

『柒』 求中國地理行政區劃拼圖游戲,要求有計時功能,行政區名不空白的那個游戲!

巧記中國政區圖nbsp;nbsp;nbsp;nbsp;中國的行政區劃涉及34個省級行政區的全稱、簡稱、位置和行政中心,八年級教學中要求學生能夠記住它們,由於名稱太多,文字復雜,記憶難度大,所以教師應該布置一些游戲活動,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氛圍中學習,在快樂中掌握閱讀和使用地圖的能力,在動眼、動口、動腦、動手的過程中巧記中國的行政區劃圖。一、重視讀圖活動教師充分利用書本上的中國政區地圖,讓學生讀圖活動。如按照東北、西北、西南、東南的方位查看地圖上的省級行政區,按照黃河、長江、珠江河流流域查看地圖上的省級行政區,按照北回歸線、30°N、40°N、100°E、110°E的經緯線查看地圖上的省級行政區、按照沿海、沿疆查看地圖上的省級行政區。每一項讀圖活動都比一比誰找得又快又准,通過這些活動,學生對中國的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及位置有了初步的印象。二、利用口訣記憶教師將我國的34個省級行政區編成口訣,學生通過口訣巧記省區。如中國省區三十四,首都北京盼台灣,兩湖兩廣兩河山,五江雲貴福吉安,四西二寧青陝甘,內重台海北上天,港澳特別行政區,一國兩制已實現。教師先對照口訣和中國政區圖向學生講清口訣的含義,然後讓學生齊讀一遍,自由讀一遍,再對照地圖讀一遍,最後看著地圖背一遍。通過這些活動,學生對中國的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及位置有了比較深刻的印象。三、省區輪廓聯想記憶學生在熟悉我國各省級行政單位的基礎上,根據各省級行政區的輪廓形狀聯想記憶。教師應先列舉幾例讓學生體會,如在中國這只雄雞腹部,湖南像女像頭、湖北像警帽、廣東像該女士的上半身,又如黑龍江像展翅高飛的天鵝、雲南像一隻美麗的孔雀、內蒙古像一隻翱翔於天空中的雄鷹,又如廣東像大象頭、山東像張開拇指的拳頭、河南像射向西部的箭頭,學生慢慢感受一陣後,再發揮自己的想像記住其它的省級行政區,只要學生展開想像、放開思維,無論想像成什麼都行,關鍵是記住省區。通過這重想像活動,學生對中國的34個省級行政單位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四、學生拼圖游戲教師提前布置學生每人准備一幅中國政區拼圖板,學生自製中國政區拼圖板,或買的塑料、泡沫的中國政區拼圖板均可。課堂上教師把學生分成4人小組,組內進行拼圖比賽,每組4人同時開始拼圖,比一比誰拼得又快又准,並反復拼練盡力達到個人的最佳水平,還要求學生對照時鍾看看自己所用的最短時間是多少。最後教師發出口號向一分鍾挑戰,並統計每個小組的冠軍及其所用的時間,及時給予鼓勵。通過這種活動,學生興趣大增,對中國的行政區劃圖掌握得更加牢固了。五、教師拼圖活動教師自製與掛圖一般大的中國省級行政區拼圖板,上課時黑板上掛著中國政區圖,教師將拼圖板拼到圖中適當位置,在教師拼圖的同時要求學生辨認教師每次出示的拼圖板,學生一個個地報出教師手中的省級行政單位的全稱、簡稱和行政中心,並說出它的位置。學生爭先恐後地發言,教師在學生的指點下完成了拼圖活動。通過這項活動,教師檢查了學生對中國政區的掌握情況,學生再一次鞏固了中國的行政區劃知識。六、進行猜謎游戲在學生熟悉我國的省級行政單位的基礎上,教師讓學生進行省級行政區和省會城市的猜謎活動。如猜省級行政區:銀河渡口——天津、船出長江口——上海、雙喜臨門——重慶、剛建成的村莊——新疆、黃河解凍——江蘇、春水碧如藍——青海、江淮河海——四川、寶樹叢叢——吉林、東南北無西——西藏、鳳凰台上鳳凰游——雲南。猜省會城市:急來抱佛腳——拉薩、兩個胖子——合肥、四季花開——長春、千里戈壁——長沙、誇誇其談——海口、久雨初晴——貴陽、圓規畫蛋——太原、大力士——武漢、螢火蟲亮晶晶——昆明、歐洲無戰爭——西安或西寧。通過猜謎活動,學生對中國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和行政中心有了更深刻的印象。七、收看天氣預報學生已經有了收看天氣預報的經歷,在中國的行政區劃學完後,教師再次布置學生收看中央電視台一套節目每晚7點35分的天氣預報,並要求學生邊聽播音員播報城市名稱時邊想它所屬省級行政區的全稱和簡稱,直到記住中國的行政區劃為止。通過這項活動,學生進一步鞏固了中國的行政區劃圖。通過以上學生對中國政區圖的看、說、想、做的活動,中國政區的學習變繁為簡、變難為易,學生對中國的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及位置、行政中心就能熟練掌握了,中國政區圖就這樣在學生動眼、動口、動腦、動手的一系

『捌』 有什麼上地理課的時候可以玩的益智游戲

有拼圖游戲呀,中國的、世界的,很好玩。

『玖』 適合課堂上5分鍾玩的游戲

適合的有初次見面、大風吹、大胃王、大瞎話、官兵捉賊。

一、初次見面

第一步:

1、給每人做一個姓名牌。

2、在每位學員進入培訓室前,核對下他的姓名,然後發給他一個別人的姓名牌。

3、在所有人到齊後,要求所有人在3分鍾內找到姓名牌上的人,同時向其他人介紹自己

第二步:

主持人介紹自己,然後告訴與會人員「很高興來到這里」

然後快速在教室走一圈,問「如果你今天不在這里,你會在做什麼你不願意做的事情呢?」,注意讓問答保持在一個輕松活潑的氛圍中

二、大風吹

游戲方法:

1、把比人數少一張椅子數目的椅子圍成一圈。

2、除了當鬼的人以外,其餘的人分別坐在不同的椅子上。每張椅子限坐一人。

3、做鬼的人站在中央,他可以隨意說大小風吹。如果他說大風吹,他說有X的人必須起來換位置。如果說小風吹,則是相反,沒有X的人起來換位置。換位置時不能持續兩人互換或坐回原位。沒搶到位置的人則是新鬼。

下一輪,由上一輪被選定人來做瞎子。

五、官兵捉賊

用具:分別寫著"官、兵、捉、賊"字樣的四張小紙

這個游戲最好是四個人來玩。將四張紙折疊起來,參加游戲的四個人分別抽出一張。抽到"捉"字的人要根據其他三個人的面部表情或其他細節來猜出誰拿的是"賊"字,猜錯的要罰,有猜到"官"字的人決定如何懲罰,由抽到"兵"字的人執行。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