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學中提高學生讀圖能力的方法研究
㈠ 如何提高學生地理讀圖能力
地理是一門特殊的學科:所有地理知識都可以在地圖上表示出來,有些知識還可以用演示表現出來。平時練習或考試,有些知識課本上沒有明確說出,但是地圖上有或演示中可看出,學生不能正確答出,是因為學生沒有仔細觀察造成的。要彌補這個缺憾,就要平時注意培養學生讀圖、觀察地圖的能力。 「地圖是地理學的語言」。地圖在地理學習和研究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從地理學的發展歷史看,是先有地圖然後才有系統的地理學理論知識。地圖集中了客觀世界大量的信息,通過對地圖的觀察和分析還可以概括出各種地理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然而中學階段的學生,恰恰對地圖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和了解,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但要強調地圖的重要性,還要教會學生閱讀各類地圖。「沒有地圖就沒有地理學」。地圖作為地理教學的重要工具,在地理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地圖是地理事物和現象空間分布的信息載體,是學生獲取地理知識的信息源泉,是表達地理思想的重要手段。地理教學離不開地圖。在地理教學中,重視讀圖技能的培養,讓學生掌握學好地理的鑰匙——讀圖技能,使學生由熟悉地圖法到看懂地圖,進而能分析、運用地圖,並逐步建立起有確切空間概念的知識系統。觀其「圖」而知其「地」,知其「地」而明其「理」。因此,在地理教學中,重視地理讀圖能力的培養,把地圖與地理知識有機結合起來至關重要。一、熟悉圖表語言,掌握讀圖的基本步驟 要學會讀圖、用圖,首先應掌握好地圖的基本知識,熟悉圖表語言,明確有關概念。地圖符號是表達地圖內容的點、線和圖形,各種符號不僅表示地形、地物的位置、性質,還能代表所示地物的范圍和大小等數量關系,所以只有講清各種符號的地理意義,才能使學生熟悉符號所代表的具體地理事物,准確而迅速地找出它們的分布概況,相互聯系等。其中,圖名、比例尺、方向、圖例、注記等都是組成地圖的要素。圖例是地理事物的標記,讓學生懂得地圖是用什麼符號表示什麼地理事物,是讀懂地圖的基本前提。學生通過熟悉圖例、聯系地圖上的符號,最終達到能夠認識具體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空間聯系和空間結構。 同時,要考慮看圖的有序性。看圖不能雜亂無章,而要根據各種圖的實際情況,按照一定的順序,一步一步地進行。在觀察每一幅地圖時,應注意先看清圖名,直到地圖的主題或主要內容;再閱讀圖例注記和比例尺,知道地圖的表現方法;最後,要深入到地圖內部,關注具體的內容和信息,這樣,就可以
㈡ 地理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
主要是看學生是否有興趣。學生都愛玩,不太喜歡死板的教學,對於地理空間想像力差,在自然地理方面,可以用地球儀來提高其想像力,多看地球儀,不但可以提高對地圖的立體感悟,還可以將很多的問題融入其中。例如:洋流、氣候、區時等等。
㈢ 淺談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讀圖能力
作者
梁巍
摘要
摘要: 本文從地理教學中應用地圖的必要性入手,緊密結合地圖的特點,論述了應用地圖讓學生確定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了解地理事物的形態、分布規律和相互關系;應用地圖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想像能力;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國情教育;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等方面的內容。最後就如何發揮地圖在地理教學中的作用做了說明。
詳細內容參考網路學術:http://xueshu..com/s?wd=paperuri%3A%%29&filter=sc_long_sign&tn=SE_xueshusource_2kw22v&sc_vurl=http%3A%2F%2Fd.wanfangdata.com.cn%2FPeriodical_dsjj201111032.aspx&ie=utf-8&sc_us=14167593360828007387
㈣ 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
一、強化讀圖表步驟的課堂教學訓練,養成讀圖好習慣。
這就要求從教材入手,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要求學生拿到一幅圖,要做到「讀圖四步走」:一讀圖名,即這是幅什麼圖?二讀圖例和注記,即圖中的符號表示什麼地理事物?三讀有無坐標軸,若有坐標軸,要看清橫縱坐標分別表示什麼?四讀取圖表中表達了哪些地理信息?「讀圖四步走」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讀圖習慣,這是提高讀圖能力的基礎和關鍵。在地理高考中因讀圖習慣不良,漏讀、誤讀圖名或漏讀、誤讀圖例而導致失分的事例不勝枚舉,因此,要想提高學生讀圖能力,最基礎也是最關鍵的途徑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讀圖習慣,做到「讀圖四步走」。
二、強化教材中圖表的閱讀與識記,是認識其他圖表的基礎
地理教材中匯集了大量圖表,只有對教材中圖表做到熟記於心,才能有助於認識出現的變式圖、大比例尺的區域圖等難度較大的圖。
例如對變式圖處理的方法是局部放大,整體恢復,回歸基本。如有關晨昏線的讀圖題同學們普遍感覺較難,就是因為變式圖特別多(約有20種)。但最基本的形式卻只有兩種,即側視圖和俯視圖。在復習時我們首先要掌握教材上的基本圖形,再重點弄清每一種變式圖與基本圖形是什麼關系,是如何「變」的。解題時先將局部圖恢復為整體圖,將變式力回歸為基本圖,可以使此類題大大簡化。同時,在平時復習中要注意總結一些讀圖「法則」。
再如要認識小范圍、大比例區域圖,除了要根據經緯線進行空是定位外,還要求學生識記一些地面上點狀的重要標志以及線狀的輪廓,點狀的如一些重要山峰、礦產地、城市等,線狀的如河流、島嶼、海陸、行政區等,只有從教材上識記,才能有助於認識區域圖。
三、強化圖表歸類的教學訓練,培養對不同圖表的閱讀方法
經過閱讀步驟和對教材中圖表的閱讀和識記,學生已經形成良好的讀圖習慣和基本的讀圖技能,要想更快地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就必須將圖表歸類,了解不同圖表的特點,指導學生總結各類圖表的讀圖方法和關鍵注意點。在近年的文科綜合試題中,地理部分出現較多的圖形類型有:「變式圖」、「疊加圖」、「等值線圖」、「統計圖」和「區域圖」,下面本文就逐一介紹一下這些常見圖形的特點和閱讀方法。
總之你上課引導得多,用圖用得多,學生也容易養成讀圖的習慣,他們讀不好圖的關鍵還是很少看地圖。
㈤ 怎樣提高學生地理教學中的讀圖識圖能力
地理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讀圖識圖能力
內容摘要:
地圖是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等各種能力的重要工具。而讀圖識圖是新課程教學目標中的重要知識點,要培養學生讀圖識圖的興趣,掌握讀圖識圖的基本知識,怎樣提高學生的讀圖、識圖能力尤為重要。
關鍵詞:培養 讀圖 識圖能力 地理教學
地圖是學習地理的第二語言」,
地圖作為地理教學的重要工具,
在地理教學中
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地理教學離不開地圖,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的讀圖識圖能力往往表現得很差,在地圖分析、歸納地理事物方面則顯得力不從心。這也使得地理教學任務不能良好地完成。因此,教師要想教好地理,必須重視讀圖識圖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掌握好讀圖技能,使學生熟悉地看懂地圖,進而運用地圖。
那麼,該如何提高學生的讀圖識圖能力呢?我認為,提高學生的讀圖識圖能力應貫穿在平時的教學中,力求做到「圖文結合」。使圖上內容與文字描述相互配合,相互補充。培養學生讀圖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發展思維、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老師要引導學生,促使他們喜愛地圖,對地圖產生興趣。為此,我適時提出一些能激發同學閱讀地圖興趣的問題
,
如在緒言課上讓同學看地圖冊找出,亞洲在東西半
球中的哪個半球,中國在亞洲的哪一部分,中國的形狀象什麼,是否能夠找出
我們的家鄉——海南。這些簡單的查閱拉近了地理課堂與生活的距離,意在引
起同學們閱讀地圖的興趣。在學完「等高線地形圖」一節後,我出示了一張等
高線地形圖,讓學生通過所學知識在圖中標出爬山的路線、攀岩的路線、野炊
的地點和可能形成瀑布的地方,學生興致高漲。
此外,鼓勵學生利用節假日
郊遊,觀察山川地貌取得感性認識,促使學生把地理事物和地圖描述聯系起來。
使同學們感到地圖對我們每個人都是很有用的,是我們認識世界的有利工具,
也是學習地理知識的得力助手。把地理知識和地圖結合起來,是學習地理的基
本方法之一。興趣的源泉在於知識的運用,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體驗成功感。
把所學知識成功的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使學生對學習充滿信心,興趣十足。
㈥ 淺談在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
一、明確地理科目的社會價值
地理科目在中學處於一種非常尷尬的地位,被稱為回「副科」答,在大學里被稱為「小科」,社會、學校、家庭、學生普遍對地理科目不重視,導致地理科目地位不高,學生在思想上不重視,阻礙了高中地理課堂有效教學的順利實施.所以,筆者認為,實施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首要對策就是要明確地理科目的社會價值.
1、向學生介紹地理科目的重要性
中學地理學科是中學課程中唯一兼有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學科,是各學科中唯一以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地理環境以及人類與環境關系及可持續發展為內容的一門學科.通過地理課程的學!
㈦ 怎樣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
地圖是人類認識與改造生存地理環境的必然產物和重工具。地圖是一種專無聲的語言。地圖使人更屬容易了解許多在正文里往往必須用許多篇幅來敘述,但完全得不到充分效果的東西。」地圖作為地理信息傳遞的載體,它所表達的內容是相當豐富的,具有空間區域分布的任何現象,都可以通過地圖加以表現,這就決定了地理教學中地圖應用的廣泛性和不可替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