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實驗教學的實證研究
1. 什麼是實證研究
實證研究指研究者親自收集觀察資料,為提出理論假設或檢驗理論假設而展開的研究。實證研究具有鮮明的直接經驗特徵。
實證研究簡介編輯
"實證研究" 英文對照
empirical research; empirical study;
首先實證研究是以「存在一個客觀世界」的世界觀為前提,它堅信有一個客觀世界存在。而我們實證研究就是不斷地通過研究,去接近這個客觀的世界。
實證主義所推崇的基本原則是科學結論的客觀性和普遍性,強調知識必須建立在觀察和實驗的經驗事實上,通過經驗觀察的數據和實驗研究的手段來揭示一般結論,並且要求這種結論在同一條件下具有可證性。根據以上原則,實證性研究方法可以概括為通過對研究對象大量的觀察、實驗和調查,獲取客觀材料,從個別到一般,歸納出事物的本質屬性和發展規律的一種研究方法。
實證性研究的產生:作為一種研究範式,產生於培根的經驗哲學和牛頓——伽利略的自然科學研究。法國哲學家孔多塞(1743-1794)、聖西門(1760-1825)、孔德(1798-1857)倡導將自然科學實證的精神貫徹於社會現象研究之中,他們主張從經驗入手,採用程序化、操作化和定量分析的手段,使社會現象的研究達到精細化和准確化的水平。孔德1830到1842年《實證哲學教程》六卷本的出版,揭開了實證主義運動的序幕,在西方哲學史上形成實證主義思潮。
實證研究方法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實證研究方法是指利用數量分析技術,分析和確定有關因素間相互作用方式和數量關系的研究方法。狹義實證研究方法研究的是復雜環境下事物間的相互聯系方式,要求研究結論具有一定程度的廣泛性。廣義的實證研究方法以實踐為研究起點,認為經驗是科學的基礎。廣義實證研究方法泛指所有經驗型研究方法,如:調查研究法,實地研究法,統計分析法等。廣義的實證研究方法重視研究中的第一手資料,但並不刻意去研究普遍意義上的結論,在研究方法上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研究結論上,只作為經驗的積累。鑒於這種劃分,我們將實證研究區分為為數理實證研究和案例實證研究。
http://ke..com/link?url=-39gd_BTupRIZyo633w_nMUv9hqHDRB-
2. 地理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
、調查研究
答::是指研究者在教育理論和科學方法論的指導下,圍繞一定的教育問題,通過觀察、列表、問卷、訪談、測量、個案研究等方式,有計劃、有 目的地搜集有關的事實資料,從而對教育現狀作出科學的分析認識,並提出具體工作建議或探索教育規律的科學研究方法。
2、實驗研究
答:實驗研究是注重理論假設,強調嚴格控制,關注假設檢驗,從而主動地揭示教育活動的規律性,它是一種綜合性的研究方法,也是在教育研究中應用最廣泛的實證方法之一,在教育研究中具有特別的意義。
3、個案研究
答:個案研究是指針對一個人的偏差行為進行深入研究的過程,此過程須透過各種方式及管道搜集資料,加以分析整合,以了解案主問題的成因,進而提出適當輔導策略,協助改善問題,以增進個人適應。
2、簡單題
1、敘事研究的特點
答:敘事研究具有四個方面的特點,即以教育敘事為載體、以人文研究為取向、以 自我反思為媒介和強調民主、平等。
1.以教育敘事為載體
教育敘事研究的素材是教育故事。這些故事發生在教育中,是「曾經發生或正在發生的事情」,是當事人的真實生活。因而,教育故事便在意義層面得到了肯定。但是,「敘事」只是手段,「探究」才是目的。講究時空位置的敘事才能構成研究。
私人敘事,它表現為對教育中「個體生命」價值的承認,對個人獨特境遇的關注,尊重每一「個」的獨特性;分析、解釋甚至是體驗每一「個」的「 個性」。
經驗敘事,杜威把連續性和互動性作為經驗具有教育價值的兩個標准。教育敘事研究正是以教育經驗為研究對象,從教育實踐中去尋找和建構理論。這 樣,教育經驗就從被貶低被排
斥的狀態登堂入室,教育研究也將由此產生自身的話語方式,成為教育理論的源泉。即杜威所說,「教育即是經驗的改造」。
生活敘事,由於日常生活接近常態的人生,更能反映出現實生活的真實狀況,因而更具有普遍性和真實性。敘事的「事」不是憑空發生的,它來源於生活。在教育活動中,由師生共同構築起來的教育現場就是師生的生活現場,是原生態的,課堂生活實踐成為生活敘事的源泉。這使教育研究更真實地逼近教育生活本身,更接近教育真相。
3. 高中地理新課程中如何進行地理實驗教學,請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談一談對地理實驗項目開發和設計的看法。
所謂實驗就是著重抓實踐,也就是書本知識與學生的親生經歷或感受相結合回,讓學有所答用。這樣是為了進一步的把課堂教育與社會教育相融合,這就是近年來新課標的出發點和本質的要求,其目的是在於培養出適合知識爆炸時代的合格的莘莘學子,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舉個例子:問為什麼白天在海濱吹海風(由海洋向陸地吹),晚上吹陸風(由陸地向海洋吹)? 原因:這是由於陸地於海洋的不同的升溫速度導致的。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的原因就必須考慮到水與沙土的比熱融誰大誰小的問題。
於是,就可以用實驗來證明了。
這就把地理知識學習與實驗相結合了。
4. 實驗教學是地理教學的一種方法,嚴老師
讀圖可知,地球上三分陸地七分海洋;北半球海洋面積大於陸地面積;北極周圍是一片海洋;東半球海洋面積大於陸地面積.根據題意.
故選:C.
5. 簡述地理實驗教學的方法
1.課堂演示實驗
2.課外實驗活動
3.模擬實驗
6. 實證方法與實驗研究方法有什麼相同和不同
那位數字哥,說的相當經典了~實證是對研究對象的觀察,調查,從個別到一般歸納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實驗是控制,創設一定條件,人為地變革研究對象,驗證假設,探討因果關系。(廈大解析)
7. 什麼是實證教學文科的哦,跟實證研究好像不一樣。
《教育性評價》是在教育評價領域享有盛譽的格蘭特·威金斯博士的力專作。他認為,屬教育性評價的根本目的是改進學生的表現,而不是「審判」學生,評價應該具有真實性和反饋性,而不能脫離生活和學生的實際。作者從實踐層面出發,選是提出有關的理念、原則,構建設計標准和評分規則,再以此為基礎指出解決問題的實施策略。書中還提供了相應實例,幫助讀者把握教育評價實踐的本質,使《教育性評價》傳遞的思想和觀念具有更廣泛的普適性和操作性。對比我國教育評價的現狀,《教育性評價》提出的理論和方法別具特色,發人深省。
8. 實證研究方法的實證性研究
實證性研究作為一種研究範式,產生於培根的經驗哲學和牛頓——伽利略的自內然科學研究。容法國哲學家孔多塞(1743-1794)、聖西門(1760-1825)、孔德(1798-1857)倡導將自然科學實證的精神貫徹於社會現象研究之中,他們主張從經驗入手,採用程序化、操作化和定量分析的手段,使社會現象的研究達到精細化和准確化的水平。孔德1830到1842年《實證哲學教程》六卷本的出版,揭開了實證主義運動的序幕,在西方哲學史上形成實證主義思潮。實證主義所推崇的基本原則是科學結論的客觀性和普遍性,強調知識必須建立在觀察和實驗的經驗事實上,通過經驗觀察的數據和實驗研究的手段來揭示一般結論,並且要求這種結論在同一條件下具有可證性。根據以上原則,實證性研究方法可以概括為通過對研究對象大量的觀察、實驗和調查,獲取客觀材料,從個別到一般,歸納出事物的本質屬性和發展規律的一種研究方法。
9. 什麼是"實證研究"與"案例研究"區別是什麼
實證研究指研究者親自收集觀察資料,為提出理論假設或檢驗理論假設而展開的研究。實證研究具有鮮明的直接經驗特徵。實證研究方法包括數理實證研究和案例實證研究。
實證研究與案例研究區別有以下幾點。
1、定義的角度不同。實證研究是相對於規范研究而言,是指利用已有數據對過去經驗狀態的一種研究方法。而案例研究,是以解釋某一案例的方式來獲取我們自身所需要的信息。例研究可以用到實證研究這一方法工具。
2、研究方法不同。實證性研究方法可以概括為通過對研究對象大量的觀察、實驗和調查,獲取客觀材料,從個別到一般,歸納出事物的本質屬性和發展規律的一種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法是實地研究的一種。研究者選擇一個或幾個場景為對象,系統地收集數據和資料,進行深入地研究,用以探討某一現象在實際生活環境下的狀況。
3、起源不同。
案例研究乃由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創始。1870年,蘭德爾出任哈佛大學法學院院長時,法律教育正面臨巨大的壓力。
其一是傳統的教學法受到全面反對;其二是法律文獻急劇增長,這種增長首先是因為法律本身具有發展性,其次是在承認判例為法律的淵源之一的美國表現尤為明顯。
蘭德爾認為,「法律條文的意義在幾個世紀以來的案例中得以擴展。這種發展大體上可以通過一系列的案例來追尋。」由此揭開了案例法的序幕
實證研究的產生:作為一種研究範式,產生於培根的經驗哲學和牛頓——伽利略的自然科學研究。法國哲學家孔多塞(1743-1794)、聖西門(1760-1825)、孔德(1798-1857)倡導將自然科學實證的精神貫徹於社會現象研究之中。
他們主張從經驗入手,採用程序化、操作化和定量分析的手段,使社會現象的研究達到精細化和准確化的水平。孔德1830到1842年《實證哲學教程》六卷本的出版,揭開了實證主義運動的序幕,在西方哲學史上形成實證主義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