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美國的地理教學

美國的地理教學

發布時間: 2021-02-06 03:17:18

Ⅰ 老師讓我們出十道有關美國地理的題(七年級下冊地理。美國)

美國是高考重點考查的八個典型國家之一。課堂教學中需要著力分析的問題有很多,筆者結合教學實際和連續幾年的高考考查,現將涉及美國的一些分析類問題整合在一起,請大家關注所提出問題的思維視角和掌握解答問題的思路方法。

一、關於美國自然地理特徵的分析

1.氣候 美國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廣泛的原因是什麼?北美中部大平原,南北貫通,冬季極地冷空氣可長驅直入到達南部墨西哥灣;夏季,墨西哥灣暖濕氣流也可長驅北上,形成面積廣大的冬冷夏熱的溫帶大陸性氣候。

2.地形 美國地形對氣候的影響有哪些?地形對降水的影響:西部山脈對氣流的阻擋作用,使美國西部沿海地區多雨,山地背風坡和內陸盆地少雨;中央大平原和東南低山對氣流的阻擋作用不明顯,使美國東部的降水由東南沿海向內陸遞減。地形對氣溫的影響:冬季,來自北冰洋上的寒冷氣流直達南部,形成大風、寒潮天氣;來自墨西哥灣的暖濕氣流偶爾進入內部,帶來短期反常溫暖。夏季,由於受西部地形影響,中部南北貫通,氣溫隨緯度增加而降低。

3.河湖 密西西比河匯集了共約250多條支流,西岸支流比東岸多而長,形成巨大的不對稱樹枝狀水系。分析東、西兩岸支流的水文特徵有何不同?東岸支流:水量大,含沙量小,水位季節變化小,水能蘊藏量小;西岸支流:水量小,含沙量大,水位季節變化大,水能蘊藏量大。北美五大湖對區域經濟發展有哪些重要作用?湖泊與密西西比河構成廉價的永運交通網;為工農業和城市提供水源,也是美國和加拿大重要的旅遊資源。

6.資源 美國的煤、鐵和石油資源分別分布在哪些地區?煤炭主要分布在阿巴拉契亞山的北段;鐵礦主要分布在五大湖的西岸;石油主要分布在墨西哥灣的西北部。另外,阿拉斯加洲煤、鐵和石油資源都很豐富。

7.災害 美國中部平原的主要氣象災害有哪些?颶風、寒潮、洪澇、乾旱、黑風暴等。

二、關於美國人文地理特徵的分析

1.綜合 影響美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社會經濟優勢有哪些?便利的交通運輸;廣闊的國內和國際市場;先進的科學技術;發達的軍事;高度發達的工業;農業現代化程度高;較強的政治地位和國際影響力;良好的社會協作條件;地廣人稀。

2.農業 美國農業形成了玉米帶、小麥帶、乳畜帶等(專門從事某一作物的種植或某一畜種的飼養),這體現了美國農業的什麼特點,這樣生產具有哪些意義?體現農業生產專門化的特點,這種生產的意義是:有利於充分利用自然資源;有利於大規模使用農業機械化;有利於採用先進科學技術提高農業生率。分析美國乳畜帶的區位因素? 緯度較高,光熱條件不足,土壤比較貧瘠,這種條件下不利於種植穀物,但十分利於牧草的生長,發展畜牧業;城市人口集中,市場廣闊;交通便利。美國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區分布著大片的稻田,試分析這種農業生產的特點。生產規模大;商品率高;機械化水平高;水利工程量小;科技水平高。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穀物生產國,試分析中部平原發展商品穀物農業的優勢條件有哪些?優越的自然條件(地勢平坦廣闊;土壤深厚肥沃;水源充足;氣候溫和,降水豐富,夏季潮濕);便利的交通運輸;地廣人稀;高度發達的工業;先進的科技。

3.工業 美國東北部作為傳統工業區,發展的優勢條件有哪些?東北部是歐洲移民最早遷入的地方,資本主義發展最早;礦產資源豐富。如阿巴拉契亞山北部的煤炭,五大湖西部的鐵礦;大西洋沿岸有許多良港,如紐約、費城等;五大湖水運便利(保證了鐵礦石、煤炭與主要城市高效率的運輸聯系);農業基礎好,平原肥沃,臨近玉米帶、小麥區、乳畜帶;擁有龐大的市場(人口稠密、生活水平高,市場潛力巨大,發達的工業、農業、礦業、交通運輸業本身就是重工業產品龐大的消費市場)。美國「矽谷」迅速崛起的因素有哪些?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氣候宜人;有高等院校;便捷的交通;軍事訂貨。70年代末,「矽谷」的許多企業把新工廠建到內地的得克薩斯等州,以及東南亞、墨西哥等地,試分析「矽谷」 發展中的不利因素有哪些?勞動力價格高;土地被佔用殆盡,地價高,房價高,出現爭地、爭水、爭動力、爭公共設施,加劇環境污染。試分析約翰·肯尼迪衛星發射基地布局的有利條件有哪些?緯度低,自轉線速度大,可藉助自轉,節約燃料,提高火箭運載能力;海運便利,利於運輸大型火箭;三面臨海,既有利於開闊視野,便於跟蹤觀測,又有利於火箭殘骸安全墜落,安全性高;佛羅里棕地區地勢平坦,沒有高山阻擋;當地一年四季氣候較為宜人,沒有過大的溫差變化,對於精密電子儀器影響小;靠近休斯敦航天中心,從技術到裝備方便調運;佛羅里達深入大西洋,是個半島,在戰爭時,如果遭遇攻擊不會影響美國本土的經濟發展情況。

4.交通 美國大部分的國外貿易都依賴海運,分析美國海運便利的原因。三面臨海,海岸線長;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巴拿巴運河溝通東海岸和西海岸,加強了聯系;美國處於世界海上運輸繁忙的航線上;港口緯度低,為不凍港,腹地廣闊。密西西比河是美國主要的內河航運,評價其航運價值。流域面積大,河網密集;水量大,水流平穩;含沙量小;冰期短,通航時間長;有運河與五大湖溝通,注入墨西哥灣,可實現河、湖、海聯運;沿岸經濟發達,貿易貨運量大。根據自然條件和資源開發現狀,說明美國鐵路運動網中,南北向鐵路運輸壓力相對較小的原因。密西西比河為南北流向,水運條件優越,腹地廣闊,河運量大;大陸東西兩側瀕臨海洋,多良港,海運便利;南部石油資源豐富,主要依靠管道運輸。

5.城市 美國西部城市帶為舊金山—聖迭戈,分析該城市帶形成的主要區位因素。沿海平原,地勢平坦;氣候條件優越(降水適度,氣溫適中);完善發達的(海、陸、空)交通運輸(港口優良,海運發達;有鐵路、公路與東、中部地區聯系;航空運輸發達);科技水平高;工業和第三產業發達。

6.人口 美國西部地區人口密度相對較小,試從社會經濟角度分析原因。開發較晚;土地利用以農牧業為主;大城市數量少;農業現代化水平高(農業人口少)。

6.環境 田納西河流域住於美國東南部。氣候溫暖濕潤,山青水秀,森林繁茂。19世紀後期起,流域內人口激增,開發利用強度加大,致使環境惡化,水旱災害頻發,生產成本不斷攀升。說明田納西河流域早期開發利用對環境的影響。擴大種植面積、開礦亂開濫采、用木炭煉銅導致森林砍伐、植被破壞,造成水土流失(加重);高強度利用耕地導致土地退化;大量排出含SO2的廢氣,不僅污染大氣,還會形成酸雨污染土壤和水體,影響生物生長。

Ⅱ ....美國的全部地理條件

美國分為東部中部和西部。東部是低矮的山地和高原。中部是大平原,是主要的農業區。西部山地,有海岸山脈、內華達山脈、落基山脈。

Ⅲ 地理 :我們有哪些只有中國才有的地理教學特色

丹霞地貌,是我國獨有的,其他的不清楚。

Ⅳ 請詳細解說美國地理和自然環境

美國環境好,交通便利,環境很好,大陸沿海地區是山區,西部是落基山脈,東部是廣大的平原。

Ⅳ 地理《美國》的教學反思誰有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作用及設計思路

《美國》是六年級第一冊世界分國篇中的內容。美國是當今世界第一經濟大國,從面積來說,美國位居世界第四;從人口來說,美國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國,因此教材把美國列為重點介紹也是北美洲中唯一介紹的國家。同時通過學習美國的地形地勢特點可以了解整個北美洲的地形地勢特點。

本教材介紹了美國的地理位置、領土組成、居民、地形、氣候、河流等自然條件的特點及其對農業發展的影響、美國工農業的特點和美國的主要城市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的內容,很全面,所以《美國》一課至少需要二課時(第一課時:自然地理,可以從閱讀分析各種地圖來學習;第二課時:人文地理,不僅需要閱讀地圖、分析地圖的能力,還要有用地理思維去分析地理現象的能力和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以下分析都是針對第二課時)。在此之前,已經學過亞、非、歐洲的九個國家,所以學生對國家地理的學習過程、學習框架和學習方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時學生對美國多多少少有些了解,新聞中常常聽到,日常生活中也會談論到,較感興趣,所以讓學生課前收集整理相關的知識,便於在課堂上相互交流、討論。

2、 教學目標及依據

1) 知識目標

知道美國的農業構成和經營特點以及主要的農產品;了解美國的主要農業帶;知道美國的主要工業部門和依託現代化科學技術的工業特點;知道美國工業的地區分布;知道美國的著名城市和風景名勝。

2) 能力目標

初步學會用綜合的觀點,分析美國發展農業的有利和不利條件,認識自然條件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學會讀圖獲取農業帶、工業區的分布,提高綜合分析和識讀各類圖表的能力;學會讀統計圖了解能源消費的現狀,樹立正確的環境觀、資源觀。

3) 情感目標

從美國現代農業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新興工業在世界的優勢地位,使學生懂得科學技術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從而樹立科學技術就是生產力的觀點。

4) 依據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經濟大國,美國的農業和工業都有很有特點,要了解美國的經濟,就必須了解美國的工農業特點,而且必須從各類圖表的識讀來綜合分析,同時使學生懂得科技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鼓勵學生從小熱愛學習、好好學習。

3、 教學重點與難點及依據

1) 教學重點

美國現代化工農業特點;美國農業帶和工業區的分布;人地關系如何更好地協調發展。

2) 教學難點

人地關系如何更好地協調發展

3) 依據

要說明美國是世界上第一經濟大國,就必須從美國的農業和工業入手,掌握美國現代化工農業特點,美國農業帶和工業區的分布,所以這是本課的重點。

在經濟飛速發展,科技日益進步的今天,世界各國包括美國都必須清楚地看到人與自然的關系,認識到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必須促進人地關系更加協調地發展的重要性,所以這是重點也是難點。

二、 學法分析

學生學會通過互聯網、報刊雜志和書籍收集整理有關美國的資料,掌握這種自主學習地理知識的重要途徑。並且課堂里讓學生相互交流資料並討論,讓學生體驗到合作學習的快樂。

學生通過分析美國發展農業的有利和不利條件,意識到經濟發展與自然條件之間的關系。用所學知識去揭示地理現象,並通過討論分析,做出判斷,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並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

學生運用比較的學習方法,對比我國與美國的特點,進一步掌握國家間的地理差異,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並樹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

聯系實際的方法來學習,比如聯系「孫橋農業區」的開發情況,引導學生可以了解我們上海的實際情況,或是我們可以借鑒的地方。

三、 教法分析

學生對美國的情況是有較多的了解的,在講課中,可以充分利用學生這些已有的知識儲備,充實講課內容,活躍課堂氣氛。

學習國家地理,並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地掌握一個國家的各方面的情況,而應突出重點,抓住這個國家的地理特色,歸納出其主要特徵。本課主要採用啟發學生探究式教學方法,發揮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性作用,抓住重點,設計一些具有思考價值的問題,以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在地理教學中滲透環保意識,培養學生樹立全球意識和環保意識。

通過各種地圖和地理統計圖表的閱讀分析,培養學生能運用地圖分析地理事物,獲取新的地理知識的能力、綜合分析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

本課採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自製課件,利用大量相關的圖片資料來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

四、 教學程序

1、 引入新課

第一課時已經分析了美國的地形、氣候、河流等自然條件的優越性,而農業生產與這些自然因素關系密切,所以由復習提問美國的自然條件,引出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學生通過分析美國發展農業的有利和不利條件,意識到經濟發展與自然條件之間的關系。

2、 講授新課

由表格「美國農作物的產量和出口量在世界的地位」,讓學生分析討論美國農業的地位並得出結論: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小麥、玉米、大豆、棉花是美國四大農作物。

提問:除了自然條件優越以外,還有什麼因素為農業發展提供條件?讓學生討論美國高度現代化農業的特色(農業生產機械化程度高,廣泛應用現代化科學技術進行生產),同時讓學生對比我國農業與美國農業的特點,樹立科教興農的思想,聯繫上海的「孫橋農業區」的開發情況。

看「美國農業帶的分布」圖,請學生說出美國由南往北和由東向西的不同農業帶的名稱,認識到美國農業生產地區分工明顯的特點。

由說一說:生活中的美國工業產品,導出美國現代化工業。並由學生自己查找資料分析說明美國工業部門齊全,技術先進,生產能力大,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工業國家。並讓學生再次感受: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看「美國工業分布」圖,引導學生從資源和交通條件來分析美國工業區工業發展的原因並了解三個工業區的分布。

公路運輸和交通促進了工業發展的速度,美國被稱為「汽車輪子上的國家」,是世界上公路建設最完備的國家,讓學生認識到交通運輸業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

引導學生分析「世界石油產量」圖和「世界石油消費量」圖,提問: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礦業生產國,但它為什麼每年仍需要進口大量的礦產品?學生可根據各國人均消費的石油量,交流自己的看法。同時,讓學生思考交通運輸業的高速發展與能源消費會給美國環境帶來哪些影響?

進一步思考哪些影響會牽涉到全球?(如溫室效應、酸雨)該由誰來負責?培養學生樹立全球意識和環保意識。

學生相互交流課外查找到的美國的著名城市和風景名勝。

3、 總結

地區分工明顯的農業: 1)世界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

2)農業帶的分布

依託現代化科學技術的工業:1)世界上最發達的工業國

2)布局日趨合理的工業區

3)世界公路建設最完備的國家

4)世界能源消費最多的國家

著名城市

4、 課後練習設計

繼續收集關於美國的資料,以你最感興趣的一方面為主題製作一份小報,並可在班內舉行小型展覽會。

Ⅵ 日本,美國是如何進行高中地理教學的

二樓正解哈、
我現在是在美國愛荷華的一所公立高中上課、版
這里高中4年、權
初中兩年、
除了10年級的地理(GCS)是選修課、
其他年級都是必修課、
9年紀的地理課教的是地理沒錯、
可是和中國有很大的差異的地方就是、
這里更加註重對政治的教育、
也就是說、
這里的地理課是政治、地理、以及一切其它的社會因素的混合課程、
11年級或者12年級、
還有提供心理學的課程、
但那都是作為GCS課程的分支存在的、
有人也把GCS課稱為social studies、
我們有教科書、
但是都是在做國家的基礎了解的時候、
老師布置讀一下的、
附加材料用的很多、
主要是想全面介紹國家的現貌、
哦對了、
國家的歷史教科書里也會講一點點、
不知道有沒有幫助哈、

Ⅶ 老師叫我講美國地理,不會啊,

中心;矽谷。
緯度位置:位於得半球和西半球,扥圖大部分處在北溫帶,只有一小部分內處在熱帶(夏威夷州)和北寒容帶(阿拉斯加州)。海陸位置:美國本土三面臨海,西臨太平洋,東臨大西洋,東南臨墨西哥灣,
面積;930多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四位。
領土組成:本土(48個州。1個特區)。海外州:夏威夷州、阿拉斯加州。
地形:以平原為主,呈南北縱列分布。
河流湖泊;密西西比河、五大湖。

Ⅷ 需要一個美國地理的教學網站設計,不要太復雜簡單的Div+CSS就行,復雜的的交上去了老師也不信

文件已發送,請查收

Ⅸ 為何國內地理教材要詳細介紹美國的地理

因為美國在世界國家和地區中做得相對不錯的,也是其他國家和地區學習的專一個典範。
所以我們在講世屬界地理的時候,就是把世界地理結合到美國地理,當中一一介紹作為一個案例。
無論講什麼,國家和地區都是按照一定的規矩和步驟去介紹,讓我們學到更多的世界地理知識。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