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話題
A. 地理學科公開課——主題「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為什麼說「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地理環境影響人類容貌
大家知道,按照膚色地球上分三種人: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膚色是色素積淀的多少決定的。低緯度光照強烈,黑色素積淀得多,因而是黑色人種;高緯度地區的白種人因為陽光微弱,黑色素積淀得很少,故為白色人種;中溫帶介於中間,故膚色為黃色。白種人的眼睛是藍灰色的,其原因是白色人種的源地是陽光高度角很低的北歐地區。大家注意過老鼠的眼睛沒有,藍灰色對吧?也就是說藍灰色的眼睛適應光線的微弱,大家不要忘了人也是動物。如果你生活在同樣暗的地方,你與動物的眼色也一樣,這就反映了地理環境對人的影響。
大家注意過黑人的頭發嗎?他們蓬鬆的黑色卷發可以對頭皮起很好的保護作用,不至於遭遇過熱陽光的灼烤。白種人的頭發適應潮濕的氣候,是橢圓截面的,故自然捲曲;黃種人介於中間,頭發的截面是圓柱形的。我們現代女孩把自己的頭發弄成黃色的卷發,這完全是違背自然狀態的。
對於鼻子,歐洲人鼻子的典型特點,一個是長,一個是前端帶鉤,因為那裡緯度高,氣候冷,要把冷空氣預熱一下,否則進入肺部不舒服,帶點鉤可以阻擋過量的冷空氣進入。非洲人的鼻子寬大,是為了把熱量及時交換出去,包括東南亞地區,可見這是典型的生物學特徵。
我們再說中國,北方姑娘臉色比較紅潤,來自於冷空氣的刺激,北方寒冷天氣,使得人的臉部毛細血管增多,隨著血流量的加大,臉部皮膚得到較多的營養,加速了新陳代謝,使其紅潤。江浙地區的南方人臉色偏黃,缺乏強烈的冷熱季節調節,使臉部毛細血管減少所致。
地理環境對人類容貌的影響,古人早就總結出了「依山生偉男,臨水產嬌娃」的規律,當然大家最為關注的是「秀山麗水出美人」。「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渾源的女子不用挑」就是大家的總結。前者來自農耕民族和草原民族血緣的混交,後者來自山水的秀美。
人類身高———高緯高於低緯,牧區高於農區,沿海高於內地,低海拔高於高海拔,城市高於農村,發達國家高於發展中國家。
東北人的身材較高,而且塊頭也大。這是因為高大身材單位體積對應的表面積小,利於禦寒。
■為什麼東北人高,四川人矮?地理環境影響人類身高
人類身高的地域差異主要是「高緯高於低緯」。大家知道,東北人的身材較高,而且塊頭也大。這是因為高大身材單位體積對應的表面積小,利於禦寒。因此大自然篩選出了一批高大的東北人。同樣的道理,身材矮小的人單位體積對應的表面積大,利於散熱,這也就是生活在低緯度的人身材矮小的原因。按照這個道理,我國海南島的人應該身材最為矮小,但事實是四川人、貴州人最矮,為什麼呢?萬物生長靠太陽,四川、貴州的光照都少,首先骨骼發育不良,再加上食物以營養比較低的大米為主,而且又因氣溫較高而消耗比較多,所以四川、貴州人身高最低。
有意思的是,人類食物的營養價值也是高緯高於低緯的,如蒙古高原的主食以肉和奶為主,黃河中下游地區的主食以小麥和雜糧為主,長江中下游的主食以稻米為主,嶺南和東南亞地區的主食以稻米和薯類為主。
最後從人的生長素分泌來說,生長素的分泌有兩個特點,一是晚上睡熟了生長素才會分泌,二是深夜一兩點分泌最旺盛。低緯度地區終年炎熱,晚上一兩點還難以入睡,生長素分泌較少。高緯度地區則不存在這樣的問題。
中國人的特徵:北高南低,北胖南瘦,北白南黑,這些基本上都和地理環境有關。
歐洲多海洋性氣候,地面常年濕漉漉的,貴婦人的長褲腳經常被打濕,因而有人發明了高跟鞋。
■為什麼大理那麼熱人卻戴帽子?地理環境影響人類服飾
先說帽子和頭飾與地理環境的關系。
最有意思的是大體處在同一緯度帶上的陝西、山西、河北、山東的帽子和頭巾的變化。陝北地區,男人用一條羊肚子毛巾包頭,打結在前額頭;到山西、河北南部男人把羊肚子毛巾包在頭上,在後面系結;到了山東沿海,女同志把一塊方巾對折,內套一截鐵扎片或封存箱帶,使頭巾在額前挺括,伸出一段距離,系結在嘴巴下面。
陝北地表缺乏植被,冬春風速很大,人們用羊肚子毛巾包頭,是為了防止塵土弄臟了頭發和禦寒。山西中南部,人們用毛巾包頭系結在腦後,比較寬松舒適,是因為晉中南多盆地,風沙小一些,氣溫稍高的緣故。冀中南、魯西北位於太行山脈與魯中南山地丘陵西北角之間的狹窄地區,是冬夏季風的通道,「狹管效應」使這里風速較大,塵土較多,故這里的人們也用毛巾包頭且系結在腦後。
山東沿海女人頭巾的功能是防曬、防風、防沙。沿海地區大氣較潔凈,太陽輻射強,女人的頭巾可以遮住陽光保護臉部。瀕海地帶多海陸風,女人包上頭巾,以免風吹亂了頭發,也可以防止沙塵弄臟了頭發。
還有一個典型的案例是大理。「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是該地的四大勝景。下關又名「風城」,風大來自於山「海」的組合。洱海呈南北走向,西面是蒼山,東面是窮山,下關位於洱海的南面。長達40公里的洱海的「狹管效應」,加之湖面阻力很小,使得洱海及岸邊的風速很大,其中的下關最甚。大理的氣候四季如春,按理說人們不用戴帽子或頭巾禦寒,但因風大,男子多用白布包頭,而女子的頭圍則護住了最易受冷的額頭,更是適應了這里的環境特徵。
再說袍子、鞋子與地理環境的關系。
身穿長袍,足蹬靴子是草原民族的服飾特色。高寒大風地區的人穿上袍子,再繫上腰帶,上下空氣不易對流,十分保暖。最有意思的是藏族人穿袍子露出一隻胳膊,這是因為高原晝夜溫差太大所致。相反,日本人的和服、東南亞的紗籠、阿拉伯人的黑袍確是因為寬鬆散熱所致。
穿靴子不僅是禦寒和上下馬利索,更重要的是靴子適應穿行在戈壁、沙漠上,有利於保護腿腳。木屐是為多雨地濕而備,在日本和中國的南方尤其多見,在塑料鞋沒有出現之前,浴室內均備有木板鞋,典型的木鞋則出現在低地之國的荷蘭。歐洲多海洋性氣候,地面常年濕漉漉的,貴婦人的長褲腳經常被打濕而顯得不雅,因而有人發明了高跟鞋。
最後說說裙子與地理環境的關系。
裙子是典型的炎熱氣候和天氣的產物。地理環境豐富多彩的地方,裙子十分艷麗。中國廣西、泰國等地的女人經常要涉河而過,故多穿筒裙,邊向河中走,邊往上卷裙子,過了河中心之後又逐漸放下來,十分有趣。
大家想過為什麼山西人愛吃醋?原因是黃土高原土壤含量鈣太多。
■為什麼東辣西酸南甜北咸?地理環境影響人類食物
下面要講的是東辣西酸南甜北咸。我們先說西酸,西酸大家首先會想到山西醋,其實整個黃土高原上大家都愛吃醋。據說閻錫山的士兵以前交槍不交醋葫蘆,山西女孩陪嫁必須要陪幾個醋壇子。大家想過
為什麼山西人愛吃醋?原因是黃土高原土壤含量鈣太多,食入過量的鈣,易得膽結石等疾病,因而人們就選擇了醋來中和。
另外特別能吃醋的地方是雲貴高原。貴州在北京開的酸菜魚館有這樣的招貼畫,說貴州人「三天不吃酸,走路老打竄」就特別說明問題。雲貴高原是石灰岩地貌,石灰岩的化學成分是碳酸鈣,水和食品中含有眾多的鈣,所以要用酸來中合。顯而易見,是地理環境導致了黃土高原和雲貴高原的人特別愛吃醋。
第二個是東辣。中國有個順口溜,講「江西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可見四川人是最能吃辣的。其實辣是潮濕氣候的產物。過度的潮濕,毛孔閉合,人體內需要排泄的物質難以排出,多陰雨的天氣,也使得人的情緒低落,吃上一次麻辣火鍋,冒一身大汗,身體和情緒都得到排解,十分舒服。四川是蜀犬吠日的地方,江西和湖南各有一個大湖,均是氣候過度潮濕的地方。
至於南甜北咸是南方的主食為大米糖分較少,人們需要補充糖分;北方的氣候導致蔬菜較少,要多放些鹽來彌補蔬菜的匱乏。
曲阜的孔廟東面的商店月收入是西面的幾百倍。原因在於遊人在進入孔廟後按逆針向運動,先到東面商店。
■為什麼打撲克、搓麻將、跑步、賽車、賽馬都是逆時針運動?地理環境影響人類心理行為
地理環境對人類的心理和行為的影響十分廣泛。
首先,我們來講人類的逆針向行為。大家回想一下,農村的推碾、拉磨,我們的打撲克、搓麻將,還有傳統游戲擊鼓傳花是逆時針轉圈還是順時針轉圈?再想一想體育運動:跑步、賽車、賽馬是否也是逆時針運動?更有意思的是:過去農村的「鬼打牆」,人的轉圈也是逆針向的,我們用右手夾食物往嘴裡送是逆針向運動(故大家不習慣左撇子),以及攀援植物按逆針向向上生長,老柏樹的扭曲也是逆針向等等。
人類的逆針向行為是因為地球的自轉方向造成的,大家知道,北半球地球的自轉方向是逆針向的,那麼地球上的生物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是在地球這個搖籃中逐步被「搖」大的,人類的神經系統、血液系統吻合了逆時針向的運動。
人類的逆針向行為是有應用價值的。最典型的案例是曲阜的孔廟,為了滿足遊人購物的需求,孔廟在前半部東西對應的兩個小房間內開設了商店。有意思的是,東面的商店每月的收入是西面商店的幾百倍。原因在於遊人在進入三路布局的孔廟後按照逆針向運動,先到達了東面商店。依此原理,如果商店(背靠商店)左面的入口對著車站、影劇院、體育場就會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另外,古代的陣法、迷宮,都是利用人類的逆針向行為,它們的共同特徵是,一會兒順針向轉,一會兒逆針向轉,干擾你的神經系統,使你暈頭轉向。
第二是人類性格的地域差異。
地域性格差異大的當數我國的東北人和西北人。他們的性格特點是:如果認為你是朋友,可以為你肝腦塗地,兩肋插刀,如果認為你是敵人,他將與你不共戴天、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南方人則不這樣,為什麼有這樣的差異?其實,主要是因為季相變幅大造成的,東北和西北按照候平均氣溫,基本上沒有春秋二季,尤其是新疆,山頂上白雪皚皚,山麓下是滾燙的黃沙。這樣的變化,對人類進行經常性的啟發式教學:要麼寒冷,要麼火熱;要麼冰涼,要麼滾燙!致使東北人和西北人的性格具有典型的季風氣候特點。雷鋒同志的「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敵人要像秋風掃落葉一樣的無情」是季風性格的典型寫照。
所以有人說東北人只打不吵,上海人只吵不打,武漢人是既打又吵(冬天濕冷,夏天火熱)。四川女人,說話像機關槍點射,為什麼?散熱,因為實在太熱,沒有辦法。還是那句話,人也是動物。
性格的地域差異還反映在犯罪的類型方面。中國犯罪的地理規律是:喝白酒的能殺能搶,喝米酒的能詐能騙。
如東北罪犯中為什麼暴力型犯罪比較多?首先是東北人身材高大,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也往往是發揮「優勢」,深層次的原因是狩獵民族的基因,狩獵民族見到血不是恐怖,而是興奮!另外,後來闖關東的人中有不少是在山東等地犯了事而逃過去的,這些人也有不怕事的行為特徵。而矮小的江浙人肯定是打不過北方人的,因此那裡的不法之徒只好另闢蹊徑,曲線救國,進行詐騙。
地理環境對人類行為影響還有一個特典型的案例,就是美國阿拉斯加州最北部巴洛鎮的離婚率和自殺率均為世界第一。其原因是這里有漫長的極夜。每當極夜快要來臨時,當地的人都要通宵達旦地跳舞,以驅除心中的恐懼。在漫長的極夜裡很多人實在熬不住無聊和無奈,就選擇了更換配偶的方式,極少數人選擇了自殺。
第三是中國人的方向感。
北方人方向感強,南方人方向感差是大家都知道的特徵。北方人一直生活在大平原上,白天都能看到日出日落,晚上看到高懸在天上的北斗星,不管白天黑夜,確定方向非常容易。這樣的地理環境導致了北方人方向感和方向意識特別強。南方就不一樣,多丘陵地貌,曲折水網,山丘的阻擋,往往看不到太陽從哪出來,又從哪落下,晚上的北斗星也不見得看得到。所以南方人就不管方向了,只好按照前後左右來確定方位。地理環境導致了北方人確定好方向再走,南方人不管咋走,走出去就行。因此,長時間的積淀,導致了北方人直來直去不轉彎,南方人見風使舵轉向快。這是南方比北方發展快的深層次原因。
B. 地理學得好有什麼用以後可以做什麼
地理是復一門綜合性學科制,其包含了物理、生物、化學、政治、歷史、數學等知識。所以在高中劃為文科,在大學劃為理科。
地理學是一級學科,主要可劃分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地理信息系統三部分。包含很多很多的學科,如:氣候學與氣象學、地質學、地貌學、地圖學與測量學、水文學、土壤地理學、植物地理學、旅遊地理學、文化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城市地理學、地理信息系統、遙感概論、計量地理等等。
古人雲:「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也反應了其重要性與概括性。因此,學好地理絕對是一件百益而一害的事情。一般人都可以在地理這個大學科里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方面。
根據本人理解,學好地理的好處有:
1、增加個人對世界(包括自然和社會)的了解,培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2、提高個人知識儲備量,從而提高個人修養。
3、了解到許多與實際生活相關的知識,便利個人生活。
4、發展個人興趣愛好,實現個人人生價值,為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C. 現在當前地理熱門話題有哪些
沿海、鄰國城市。
西亞自然資源。
各大洲世界之最(如:世界最長的河——尼羅河,非洲)
各大洲氣候、地形;
當前熱點:利比亞戰爭;美國金融;加勒比;海地;日本地震。
D. 今年要說一些關於地理的課題,誰可以給我些主題嗎希望初中和高中的學生都有興趣的,不要太難,最好是自
1、對周邊地區雜訊污染及危害的調查。
2、所在鄉鎮的農村耕地利用現狀及處理
3、親自觀察、記錄月相的變化,拍攝系列照片,並試著解釋其成因。
4、關於巴東縣水資源利用狀況的調查
5、巴東縣城(或自己所在鎮區)大氣污染及危害
6、關於貧困地區與人口問題的探討
7、關於城區(或自己所在鎮區)綠化的研究
8、巴東縣城的水污染情況及治理
9、從伽利略望遠鏡到哈勃太空望遠鏡——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史
10、農村垃圾現狀及處理
11、無磷洗衣粉為何難以推廣的探研
12、生活垃圾再利用研究
13、關於巴東縣城區垃圾污染及處理狀況的調查
14、綠色能源離我們多遠
15、你的家鄉有哪些資源優勢?目前對這些資源利用的現狀如何?要促進家鄉資源可持續利用及人地關系協調發展,需要採取哪些措施?你能為此做哪些工作?
16、廢電池的危害和處理方法
17、農村生活用水調查
18、調查家鄉一片荒廢(或利用不合理)的土地,探討這片土地荒廢(或利用不合理)的原因。如果這片土地讓你來規劃開發,你將作何打算?為什麼?
19、巴東城區哪家超市生意最好的調查(從地理位置、交通、客流量等方面)。
20、大氣污染對農作物的影響
21、太陽能的利用
22、萬有引力與天體運動(從第谷、開譜勒到牛頓)
23、生活中有哪些居室污染
24、生活中的地理(或地圖)
25、古代中國的地理學貢獻(或者地理學家、地理著作)
26、生活中的食品污染
27、可再生能源應用
28、比較美國西進運動與中國西部大開發
29、小論文:從電冰箱到臭氧層
30、泰山為什麼成為帝王封禪的選擇地
31、巴東縣文化的特點(從氣候、地理位置等要素來研究)
32、化肥對土壤的影響,或者農葯污染問題
33、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領土\領海糾紛問題研究(中國的國界問題)
34、部分廢品的回收利用
35、調查本市某個行業或者某個產品的情況及發展前景分析
36、城市化給巴東縣城帶來的變化(問題或好處)
37、巴東縣(或自己所在鎮區)過去的發展狀況,歷史地位,地理、人文優勢,現狀分析(優、缺點),未來的發展構思等。成果呈送市政府及有關部門
38、巴東城市規劃布局存在的問題分析,未來城市的特色、規模、布局、環保等,成果呈送市政府及有關部門
40、中國近代疆域變遷問題研究
41.調查當地某一旅遊景點,分析該景點的開發條件,並提出發展建議,思考發展旅遊業對當地的影響。
42.當地有沒有突出的環境問題?如果有,探討該環境問題的現狀、產生的原因及影響,並提出可行的防治措施。
43.觀察你熟悉的某交通路線(或路段)常出現的交通問題,分析產生的原因,提出解決的辦法。
44.調查各種生活垃圾所造成的污染。你認為採取哪些措施會減少垃圾污染?實施這些措施需要哪些部門的參與?你計劃用什麼辦法協調這些部門間的聯系,促使其共同參與治理垃圾污染?
45.近幾年來,你家鄉農村的種植業結構有什麼變化?為什麼?
46.當地有沒有人外出謀生?到什麼地方去謀生?有沒有外地人來本地工作?他們主要從事哪些行業?這種人口流動的現象說明了什麼問題?
47.觀察商店裡的某種商品,了解它是哪個公司的品牌;這個公司的總部設在哪個國家或國內的哪座城市;這種商品是在什麼地方生產的,該地區生產這種商品有何優勢條件;這種商品在當地的銷售情況如何。對此,你有何更深入的思考。
48.統計自己衣食住行所使用的各類商品,哪些是本地、本國生產的,哪些是外國生產的。你從中受到哪些啟示?請用所學的知識加以分析說明。
49.你的家鄉附近有河流、湖泊或池塘嗎?如果有,自你記事以來,它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你是否滿意這種變化?請分析河流(湖泊或池塘)變化的原因,並為該河流(湖泊或池塘)的發展前景提出自己的設想和建議。
50、搜集近年所發生的一件國家間沖突的報道資料,分析這一事件的地理背景,以及對相關國家和世界的影響,並就此發表個人評論。
51、調查你居住的城鎮是否已有建設與發展的科學規劃。你對家鄉的城鎮規劃有何建議?請給有關部門寫一封可行性建議書。
52、你所居住的鄉村是否需要進行科學規劃?請你用所學的地理知識繪制一幅簡單的規劃圖,為家鄉建設與發展的美好圖景出謀劃策。
53、請你為我們學校設計一個綠化方案,提出主要的樹種、花卉的名稱,計算完成綠化方案需要的經費和管理辦法。向學校管理部門提交一份可行性方案。
54、請將你居住的城市劃分為若干功能區(利用該城市的地圖)。你對這種已經形成的功能區有何評價?請你根據自己對城市合理發展的思考,在地圖上劃分出新的功能分區,比較兩者的異同,並就此發表個人見解。
55、結合當年某肉眼可以觀察到的天文現象,進行定時觀察,並查閱有關的資料。然後寫一篇觀察報告,說明自己觀察到的天象情況和觀察體會。
56、尋根: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潛在的「尋根」意識,可以通過家譜、歷史資料、訪問家族的老人等方法,盡量遠地追溯自己的家族歷史,繪制家族的遷徙路線圖、分布圖。
57、自己所在小區的問題研究:可以從文化建設、規劃管理、小區綠化等等方面進行探討,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議
58、參觀某工廠,了解工廠的戰略布局、環境綠化、環境污染、生產工藝和過程,等等方面的問題
59、針對「地球溫室效應會不會導致海平面上升?」這一問題,有正反兩方面的意見。你支持哪一方意見?用搜集的資料論證你的觀點。
60、關於「火星上是否有生命的存在」這一問題展開討論,那你贊同哪一觀點?收集資料發表你的看法。
E. 當下人文地理學熱點問題有哪些
一是一帶一路區位經濟研究
二是全球環境變化及其區域響應;
三是城市化與鄉村城市化機制和體制創新研究;
四是地球信息科學和「數字地球」戰略研究
F. 地理學要做一個主題演講,幫忙想一下演講主題,和相關一些內容
不如這樣吧,
那歷史典故來講一個地方,這個地方必須是你去過的親眼所專見的,我認為你要演講就屬一定要說一些能夠震撼人心的內容。
你需要有震撼自己的內容,方能震撼所有人。
如果是中國的地理:
比如西安,原來叫長安,長安的歷史,連接到今天發現了兵馬俑,這里是在唐代如何如何。。。直到今天這里如何如何,通過西安,你可以把另一個主題說明,就是絲綢之路,絲綢之路對現在社會的影響。。。通過你的想像,去幻想一下可能發生過的事兒。
如果是世界地理:
你可以仔細想像世界是如何形成的,宏大的形成過程,通過這樣宏大的演說震撼所有人,並且引入你的關點,比如短短100年地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上億年形成的現在的版塊,如今短短幾十年就發生了厄爾尼諾現象。這樣極大的反差帶來震撼。。。。你可以拿一個威尼斯來打個比方,水位升高的事實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你要通過演講來更深刻的讓大家認識到這個事實!
關於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把你了解的都通過演講講出來
這就是演講的精髓!!!用你的演說震撼在場的聽眾,開啟大家心裡的大門,與你發生共鳴,無論是大家知道的事兒還是大家不知道的事兒,精彩的演說就是要震撼所有人!
G. 人文地理學研究的主題是什麼
以人地關系的理論為基礎,探討各種人文現象的地理分布、擴散和變化,以及人版類社會活動的地域結權構的形成和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又稱人生地理學。它是地理學的兩個主要分支學科之一,「人文」二字與自然地理學的「自然」二字相對應,泛指各種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現象,也有一些學者認為僅指社會文化現象。人文地理學一般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人文地理學包括社會文化地理學、政治地理學、經濟地理學等,狹義的人文地理學則指社會文化地理學。
更加詳細的請看:http://ke..com/view/35805.htm#6。
H. 地理社會實踐活動什麼主題比較好
從我教過的來學生來看源,總有一屆不如一屆的感覺,不是說他們考試的學業不好,可以說考試成績還相當不錯,但社會實踐能力、適應能力、創新能力顯得薄弱.追根溯源就是在小學、初中、甚至高中對社會實踐能力、適應能力、創新能.力培植得不好,甚至弱化其這方面的達成.而研考課標就會發現,對學生社會實踐能力、適應能力、創新能力有明顯的要求,初中地理課標要求,'重視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需要為學生創造寬松的學習環境,愛護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大地理教學的開放性,鼓勵學生對所學地理內容提出自己的看法;保證教學的彈性,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條件.'
I. 地理學科可以就哪些主題與其他學科一起開展跨學科教學
在現行的許多教材中都有關於「自然災害」的話題,英語教師可以與地理等學科教師專一起進行討屬論,甚至可以將英語教材與地理教材結合,形成跨學科教學。現在有些學校在嘗試「拼教」,由英語教師與其他學科教師「多教師」上課,將英語教學與所涉及內容的學科結合起來。我們學校就曾經嘗試過英語與語文「拼教」,教學內容是美國詩人羅伯特·弗羅斯特的詩《雪夜林畔小憩》。原文教學,學生准確地理解了詩的本意,糾正了詩在翻譯過程產生的誤差;倪江老師的譯文教學幫助學生突破了英語語言的局限,藉助漢語更深入理解了詩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