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地理學語言

地理學語言

發布時間: 2021-02-05 14:57:49

Ⅰ 如何規范地理教學語言

地理學科由於涉及面廣,知識跨度大,地理教師更需具備較高的語言素質和修養。因此,如何規范地理教學語言,已成為新一代地理教師必須練就的教學基本功之一。
地理教學語言的規范化,是地理教學科學性的體現,具體體現在語言准確性、科學性、針對性和口語化的要求上。
1.地理教學語言的准確性要求
地理教學語言的准確性要求,首先體現在音準上。對地理教師的音準要求,除了與其他學科一樣,要求用普通話教學,力爭做到讀音準確、標准外,還應十分注意地名讀音的准確。許多字的地名讀音不同於常用讀音,如中朝界河鴨綠(lù)江、安徽茶鄉六(lù)安、大禹治水的會(kuài)稽山、廣東珠江三角洲上的番(pān)禺都是易讀錯音的,地理教師要勤查字典,千萬不能想當然,以至於喪失自己的威信。
地理教學語言的准確性要求,還體現在一詞一字用法的貼切上。例如:講天氣現象中的鋒時,暖鋒是暖氣團「爬升」到冷氣團之上,顯示出暖氣團是主動的一方;冷鋒是暖氣團被「抬升」到冷氣團之上,顯示暖氣團是被動的一方。這種用詞的講究,正是地理學科科學性的體現,尤其地理概念、地理原理需要地理教師用精確的語言進行表述,讓學生獲得准確的信息。
2.地理教學語言的科學性要求
地理教學語言要有嚴密的科學性,主要體現在地理性上。教師講課中要盡量使用本學科的術語。例如:地理課教學,總離不開講方位,在表述方位時,教師必須用標準的方位術語「上北、下南,左東、右西」,而不能用不規范的生活用語「上邊、下邊、往左、往右」代替。
地理教學語言的科學性,還體現在要求教師能運用地理知識結構教學,即有系統、條理分明的層次,教學語言要有序化。如講一個區域的地理位置,應先分析緯度位置,再分析海陸位置;分析一個區域經濟特徵,先講經濟水平,再講部門結構,最後才講布局。從而教給學生分析地理問題的思路和趨勢。
3.地理教學語言的針對性要求
地理教學語言所要求的科學性是針對中學地理水平而言的,不能都像大學地理那麼嚴謹,科學性的程度要顧及學生的年齡特徵,也就是因教學對象的程度不同,初中、高中所用語言不能互相替代,要有針對性。新教師常犯的錯誤是「拔高」,用大學語言代替高中語言,用高中語言代替初中語言,自以為科學性強,但實際上脫離學生年齡特徵和中學的教學要求。例如:高初中教學大綱上均有褶皺的概念,針對高中學生的年齡特徵,應給學生比較明確的定義,「岩層受力而發生彎曲,叫做褶曲,如果發生一系列褶曲就叫褶皺」。而針對初中學生的年齡特徵,則只能告訴學生褶皺的中心思想:「岩石受擠壓發生彎曲變形叫褶皺」。雖然初中的說法不如高中嚴密,但鑒於學生年齡特徵,只能這么說,否則揠苗助長,學生反而不能接受。
4.地理教學語言的口語化要求
地理教學語言是相對於地理書面語言而言的。地理書面語言是視角語言,以教材作為依託,學生可以反復感知,所以,可以使用較長的、較復雜的句型;句子之間的關系也可以錯綜復雜。而地理教學語言則是依*聽覺來感知的,難以重復感知,所以,地理教學語言必須設計得短,必須設計成短小句子,句子之間關系簡單明了,將書面語言表達的大問題化解成口頭語言表達的一個個小問題,逐一解決,盡量不留後患。例如:五帶的形成,教材使用綜合概括的寫法,「在地球自轉過程中,由於地軸與公轉軌道面斜交成66.5°夾角,因此,一年之內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地帶移動。」轉換成口語教學,就至少應當化解成「地球公轉—軌道面—地軸傾斜—北極星指向不變—兩分兩至太陽直射點所在—兩分兩至之間太陽直射點移動」等一系列小問題逐個講清。但是口語化不等於俗語化,如將熱帶雨林說成「熱雨」,熱帶沙漠說成「熱沙」等都不是正確的口語化,那將既違背了科學性又會遺患無窮。
綜上所述,地理教學語言決不是教材書面語言的搬用,地理教師在備課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在教學語言的設計上進行再創造,即以教材為綱領性藍本進行再創作,寫成口語化的教案。新教師尤其必須這樣做,不能怕麻煩。口語化的教案還要求有一定的藝術性,如考慮到節奏、停頓、抑揚頓挫、語氣聲調等等,並逐步做到聲情並茂,甚至富有詼諧幽默。地理教學語言的追求和提煉是永無止境的,只有鑽研地理教學語言的特徵,精於思考,勤於推敲,才能不斷升華,以至達到爐火純青、自成一格的境地。

Ⅱ 為什麼說地圖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GIS是地理學第三語言

這是一種形象化的語言,說明看地圖對於學習地理很重要,GIS是地球信息系統,是近年興起的研究地理的高技術手段。你可以從傳統的地圖和現代的GIS的特點著手,講講他們跟地理學習的密切關系,就可以了。

Ⅲ 為什麼說地圖學是地理學的第二種語言

地圖是地理學抄的第二語言襲,地圖所表示的內容可以代替很多文字,歷史地圖是歷史地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既是歷史地理研究的手段,也是歷史地理研究的成果,故中國古代地方誌曾被稱為圖經.宋以後,圖的比例越來越少,而以文字為主體,但是這些不叫歷史地圖,我們一般稱它為古地圖.

Ⅳ 地理學的第一語言是什麼

第一語言 文字
第二語言 地圖
第三語言 GIS

Ⅳ 地理科學第三代語言是指什麼

GIS被譽為地學的第三代語言——用數字形式來描述空間實體

gis也就是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學地理的都應該知道的。

Ⅵ 地圖被稱為地理學的第二語言,地理學的第一語言是什麼

每個國家的地理學的第一語言就是他那個國家的國語!

Ⅶ 地理學語言的發展過程(簡略點)謝謝!

地理學語言的發展:
•文本語言:「…又東五百里,曰發爽之山,無草木,多水,多白猿。泛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渤海。又東四百里,至於旄山之尾。其南有谷,曰育遺,多怪鳥,凱風自是出。又東四百里,至於非出山之首,其上多金玉,無水,其下多蝮蟲。又東五百里,曰陽夾之山,無草木,多水。又東五百里,曰灌湘之山,上多木,無草;多怪鳥,無獸。…」《山海經》•「The Chinese University lies on a spacious 134-hectare campus with some 110 state-of-the-art buildings. It rises fromTolo Harbourjust north ofShaTin -a burgeoning new town in Hong Kong's historic rural area.」
•地圖、圖形、圖像語言:
•地理信息系統(GIS)語言:
•虛擬環境(虛擬現實)語言:
你可以參考這篇文章的13-15頁.
http://www.vgelab.org/paper/pdf_and_doc_zip/VGEIntroHenanU200406.pdf

Ⅷ 採用地理學的語言描述方法,說一說七大洲的「個性」!!急!

非洲:氣候炎熱 草原廣闊 動物種類繁多
亞洲:世界最大的大洲
歐洲:海岸線曲折,多高山,專以平原地形為主
北美屬洲:美國很適合人類居住 你們懂得
南美洲:雨量充沛 植被茂盛
南極洲:氣候寒冷
大洋洲:起初都是毛利人,後來被英國佬佔領

Ⅸ 地理語言學的含義是什麼

地理語言學是普抄通語言學襲的一支,是指從地理學的角度出發,專門以繪制地圖的方式來研究語言(或方言)的地理分布和差異的學科。
把某語言集團的地理位置和該語言集團的歷史發展聯系起來研究,闡述一個區域中某地區的語音、語法和詞彙在類型上是怎樣相似的,在此基礎上研究語言或方言的分類,以發現語言變遷的痕跡。其目的是研究語言的歷史。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