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會考地理試卷
Ⅰ 2015年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會考海淀區模擬考試地理試卷
2015年北京市春季普通高中會考海淀區模擬考試
地 理 試 卷
考生須知
1. 本試卷共8頁,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選擇題,50個小題(共50分);第二部分為非選擇題,5個小題(共50分)。
2. 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塗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
第一部分 選擇題 (共50分)
下列各小題均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意要求的。請將所選答案前的字母,按規定要求填塗在答題卡第1~50題的相應位置上。(每小題1分,選對一項得1分,多選則該小題不得分。)
每年10月4日至10日為「世界空間周」。目前,在近地軌道長時間運行的空間站已經成為一個「全球觀測和監測站」。據此完成1、2題。
1.地球是太陽系一顆特殊的行星,主要體現在
A.是太陽系中體積、質量最大的行星 B.其繞日公轉軌道形狀近似圓形
C.既有自轉運動,又有公轉運動 D.是太陽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2.空間站能夠進行全球觀測和監測,採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A.全球定位系統 B.遙感技術 C.地理信息系統 D. 數字地圖
2014年10月8日晚,「紅月亮」亮相我國上空。本次月全食於北京時間17時14分開始「初虧」。據此完成3、4題。
3.月球所在的天體系統中,級別最高的是
A.河外星系 B.太陽系 C.銀河系 D.地月系
4.本次月全食「初虧」時,倫敦正值
A.中午 B.傍晚 C.早晨 D.上午
圖1為大氣熱力作用示意圖。讀圖,完成5、6題。
5. 圖1中箭頭序號分別代表不同輻射,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①為太陽輻射,對地面具有保溫作用
B. ②為地面輻射,是近地面大氣的直接熱源
C. ③為大氣輻射,對地面有降溫作用
D. ④為大氣逆輻射,對大氣有增溫作用
6. 與近百年來全球氣溫的變化趨勢相關的是
A.①增強 B.②減弱 C.③減弱 D.④增強
7.近地面不同地區的熱量差異會引起空氣流動。圖2中符合熱力環流原理的是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圖3是由氣象台發布的某城市的天氣預報。讀圖,回答8、9題。
圖3
8.該城市4天內天氣要素變化的實際狀況是
A.雲量增多 B.氣溫降低 C.風速減小 D.氣壓降低
9.影響該城市的天氣系統為
A.氣旋 B.反氣旋 C.冷鋒 D.暖鋒
圖4為「水循環示意圖」,讀圖完成10、11題。
10.圖中字母a、b分別表示水循環的環節是
A.蒸發 地表徑流
B.下滲 地下徑流
C.水汽輸送 地表徑流
D.水汽輸送 降水
11.下列有關水循環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促使陸地水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②影響生態環境和氣候,塑造地表形態
③人類活動深刻地影響水循環各個環節
④維持全球水的動態平衡,促進陸地水體更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圖5為「世界洋流分布局部圖」,讀圖,回答12、13題。
12.南半球中低緯度洋流
A.呈逆時針方向流動
B.呈順時針方向流動
C.大陸東岸為寒流
D.大洋西岸為寒流
13.圖中
A.洋流①對歐洲西部氣候降溫減濕作用明顯
B.洋流②對南美洲西岸氣候增溫增濕作用明顯
C.P處因寒暖流交匯易形成海霧,不利於航行
D.P海域污染物不會影響歐洲西岸海域
騰沖位於我國雲南省西部邊陲,境內有97處火山群、62處地熱泉,盛產翡翠玉石。讀圖6,回答14~16題。
14.騰沖多火山、地熱泉,主要是因為該地處於
A.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碰撞地帶
B.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的張裂地帶
C.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碰撞地帶
D.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張裂地帶
15.翡翠玉石是在變質環境中形成的。圖中表示翡翠玉石形成過程的是
A.① B. ② C.③ D.④
16.騰沖所在地區山高谷深,形成峽谷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冰川侵蝕 B.風化作用 C.風力侵蝕 D.流水侵蝕
據預測,非洲乞力馬扎羅山山頂的終年積雪將在十年後消失殆盡。據此回答17、18題。
17.導致該山山頂積雪逐漸消失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氣候 C.水文 D.植被
18.隨著該山山頂終年積雪消失,當地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也發生變化,這反映出地理環境的
A.地域性 B.差異性 C.整體性 D.綜合性
19.決定全球人口數量變化的主要是
A.人口出生率 B.人口死亡率 C.人口自然增長率 D.人口的遷移
讀圖8,回答20~22題。
20.表示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1.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2.若圖中數字序號表示人口增長模式類型,則在人類社會歷史發展中按出現先後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
圖8為江蘇和貴州兩省城市化水平柱狀統計圖。讀圖,回答23~26題。
23.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是
A.城市的用地規模
B.城市的人口數量
C.大中小各級城市總體數量
D.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
24.從圖8中可看出
A.1990年兩省城市人口總數量相同
B.2000年城市化水平江蘇省比貴州省高
C.江蘇省城市化發展速度均慢於貴州省
D. 江蘇省2000年後城市化發展速度加快
25.關於兩省城市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A.城市化過程僅是指農村人口向城市不斷集聚過程
B.城市化是社會經濟水平發展不斷提高的必然結果
C.城市化的發展必將會擴大城市與鄉村之間的差距
D.城市化會在很大程度上制約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
26.隨著兩省城市化不斷發展,可能會對周邊鄉村產生的社會環境問題
A.農業良田不斷減少 B.交通設施更加落後
C.居民住房條件擁擠 D.大氣環境得到治理
2014年11月16日,蘭新高鐵烏魯木齊至哈密段正式通車,使吐魯番到烏魯木齊的路程縮短至50多分鍾,也給新疆的特色農產品開發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據此回答27~29題。
27.哈密瓜味甘如蜜,奇香襲人,享譽國內外。哈密地區盛產哈密瓜的突出氣候條件是
①光照充足 ②熱量充足 ③晝夜溫差大 ④降水豐沛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8.目前,新疆在發展特色農業同時不斷研究核桃、石榴、葡萄等果蔬精深加工新工藝,開發新型功能性食品和保健品等特色農產品產業鏈,其主導因素是
A.市場 B.科技 C.政策 D.交通運輸
29.北京的網友感慨「動動手指」就能吃到新疆和田大棗和吐魯番的葡萄乾,這得益於地域聯系的不斷發展,下列地域聯系類型中沒有參與此過程的是
A.郵政通信 B.電信通信 C.交通運輸 D.國際貿易
圖9為2010年中國鋼鐵工業分布,讀圖回答30、31題。
30.圖中我國主要鋼鐵工業的分布
A.在行政中心 B.東部沿海
C.集中在東南部 D.向西部轉移
31.這種分布特點的主要影響因素有
①工業基礎雄厚 ②煤炭資源豐富
③市場需求量大 ④水陸交通便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指出,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讀2010年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區域分布現狀圖(圖10),回答32、33題。
圖10
32.我國2010年文化創意產業分布的特點
A.東部沿海地區中各省區文化創意產業的產值分布較均勻
B.西部經濟地帶中青、藏、新、雲省區尚無文化創意產業
C.文化創意產業的產值較高的省區有粵、京、滬、贛、魯
D.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為我國文化創意產業重點區域
33.北京是中國文化創意產業中心,海淀區將在「十二五」期間建成全長7.2千米的「西山文化創意大道」。該「大道」從城市功能區上講屬於
A.居住區 B.工業區 C.商業區 D.文化區
34.「2014國際學生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大會」於6月5日世界環境日當天在同濟大學拉開帷幕,有50多個國家的近300多名學生應邀參加了此次大會。這樣的會議有利於
①轉變觀念 ②調整行為 ③加強國際合作 ④貿易往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5.有關區域的正確敘述是
A.區域間是存在明顯差異的 B.區域界線是自然存在的
C.區域劃分的指標是單一的 D.區域內部特徵是相同的
讀圖11,回答36~40題。
36.決定三大自然區域差異的基本因素是
A.地形和氣候 B.土壤和植被
C.氣候和植被 D.地形和水文
37.甲區域從東往西,植被依次是
A.荒漠-荒漠草原-草原-森林草原
B.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草原-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D.森林-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38.丙區域
A.地形以平原為主 B.季風氣候顯著
C.均位於濕潤地區 D.多河流的發源地
39.南水北調中線給北京市帶來的影響有
①緩解用水緊張 ②消除水污染 ③補償河湖水量 ④促進經濟發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40.下列關於西氣東輸對區域發展影響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將西部的資源優勢轉變成經濟優勢 B.徹底解決東部地區能源短缺的狀況
C.促進東西部地區協調發展 D.改善東部地區大氣質量
圖12為海河水系示意圖,讀圖回答41、42題。
41.海河水系下游地區受洪澇威脅大,合理的治理措施有
①對下游地區疏浚河道,開挖新的入海河道
②跨流域調水,把該地區多餘的水調入其他地區
③保護上游地區的植被,提高植被覆蓋率
④對中游地區河道裁彎取直,興修水庫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2.該水系下游地區在經濟發展中面臨的最大制約因素
A.水資源短缺 B.礦產資源短缺
C.勞動力不足 D.技術力量薄弱
黃土高原是我國生態環境脆弱區之一。據此,回答43~45題。
43.黃土高原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是
A.氣候變暖 B.旱澇災害 C.土地荒漠化 D.水土流失
44.導致該環境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有
①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②過度開墾、過度樵採
③地表破碎,坡度大 ④氣候乾旱,蒸發強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5.黃土高原綜合治理的措施是
A.放棄全部耕地B.開發水田 C.植樹種草 D.開發水能
圖13表示我國四個地區農業生產活動示意圖,讀圖回答46、47題。
46.圖中表示黃河中下游地區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7.導致①②③④四地農業生產熟制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熱量 C.水分 D.土壤
圖14為某市1985~2010年產業結構和城市人口比重變化圖。讀圖,回答48、49題
48.該市各項指標變化的特點是
A.1990年以後第三產業比重超過第一產業
B.第二產業始終佔主導地位
C.第一產業比重增長的速度最快
D.20世紀8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
49.我國某地區城市化發展模式:「大城市擴散→鄉鎮企業發展→工業化→城市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區域依靠外來資金支持城市化
B.該區域的典型發展模式在珠江三角洲
C.該區域的典型發展模式在蘇南地區
D.該區域的城市化伴隨著礦產資源的開發
50.科技人員開發了一種隨身攜帶的「伴行包」,以便家人通過服務商提供的信息及時找到迷路的老人。該「伴行包」和服務商採用的技術分別對應
A.GPS和RS B.RS和GIS C.GPS和GIS D. RS和GPS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 (共50分)
1.讀圖15、16回答下列問題。(10分)
圖15 圖16
(1)在①位置畫出晨昏線,並用陰影表示夜半球。
(2)圖中①②③④四個位置中,全球晝夜平分的是 、 。(填序號)
(3)當地球運行到①位置時,太陽直射的緯線是_______;此時圖16中四地白晝最長的是____ ;四地正午太陽高度角由大到小的排序是___ (選擇填空)。
A.甲乙丙丁 B.丙丁乙甲 C.丁丙乙甲 D.丙乙丁甲
(4)地球由①向②位置運行過程中,太陽直射點向__ ___(南、北)移動。由②向③位置運行過程中,北京地區_______(選擇填空)。
A.白晝漸長黑夜漸短 B.地球公轉的速度越來越快
C.日落時刻越來越早 D.正午時人的影長逐漸變短
(5)當地球運行到③位置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選擇填空)。
A.甲地區正值農業播種時期 B.乙地區可能出現伏旱災害
C.丙地區草木蔥綠鮮花盛開 D.丁地區頻繁受到寒潮影響
2.讀圖17、圖18完成下列問題。(10分)
(1)圖17中①是 氣壓帶,並在圖中適當位置用箭頭畫出信風帶的風向。
(2)圖17所示的季節,地中海沿岸區受 的控制,氣候特徵表現為 。與此同時,同緯度大陸東岸氣候特徵表現為 。
(3)圖18中A海域是世界四大著名漁場之一,其形成原因是 。
(4)圖18中溫帶海洋氣候區對應的陸地自然帶名稱為 ,同緯度大陸東岸的陸地自然帶為 帶。
(5)下列敘述正確的是______(選擇填空)。
A.大氣環流是影響氣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B.海陸間水循環僅聯系了大氣圈和水圈
C.洋流系統促進海洋和內陸間熱量交換 D.海洋溫度發生變化會影響全球氣候
3.圖19為我國東北地區,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從緯度位置看,東北地區地處五帶中的 帶;地形以 、 和高原為主。
(2)從農業可持續發展角度考慮,圖中甲、乙兩區域分別適宜發展的農業部門是 和 。
(3)丙地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產區,該區 (選擇填空)。
A.農作物以冬小麥為主
B.生產規模大,商品率高
C.精耕細作,水利工程量大
D.機械化水平較高
(4)請你在甲和丁兩地中任選一地,說出該地目前存在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並提出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4.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0分)
以前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秸稈是一種重要的生活能源,目前秸稈利用方式發生變化,生活能源消費結構逐步改善。
圖20為我國某地區農業科技園區循環經濟模式圖。
(1)依據圖中字母的含義,將下列選項的序號填在相應的位置上:A 、B 、C 。
①飼料 ②肥料 ③沼氣
(2)圖中秸稈利用方式產生的影響是 (選擇填空)。
A.為農業生產提供能源 B.降低資源利用率
C.加劇該地區環境污染 D.提高土壤肥力
(3)該農業科技園區循環經濟模式體現出可持續發展,其內涵包括經濟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和 可持續發展。
(4)利用圖中信息,具體說出該經濟發展模式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途徑。
。
5.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個重大國家戰略,讀圖21,回答問題。(10分)
(1)京津冀協同發展過程中,河北作為產業轉移的承接地,簡述其優勢條件。
(2)企業把研發和總部留在北京,主要是因為北京
(選擇填空)。
A.能源資源充足,交通條件好
B.文物古跡眾多,旅遊業發達
C.社會協作條件好,專業化服務水平高
D.科技、教育發達,高素質人才數量多
(3)京津冀協同發展要實現互利共贏,請舉其中一地為例說說產業轉移過程中「贏」在哪裡?
(4)以下關於產業轉移的說法正確的是 (選擇填空)。
A.產業轉移一定會造成產業移入地環境質量下降
B.產業移出後往往會導致移出地經濟的全面衰退
C.轉移方向一般是從發達地區向欠發達地區轉移
D.產業轉移應遵循市場規律,盡量減少政府幹預
海淀區高中地理會考練習參考答案
2014.12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D
B
D
C
B
C
D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C
C
C
D
B
C
C
A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D
B
B
A
A
B
D
B
題號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B
D
D
A
A
A
B
B
D
B
題號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C
A
D
A
C
B
B
B
C
C
第一部分 選擇題(共50分)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共50分)
1.(10分)
(1)圖略(1分) (2)② ④(2分)
(3)北回歸線 甲 B(3分) (4)南 BC (3分)
(5)C(1分)
2.(10分)
(1)赤道低 圖略(2分) (2)副熱帶高氣壓帶 炎熱乾燥 高溫多雨(3分)
(3)寒流與暖流交匯,有豐富的餌料。(1分)
(4)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溫帶落葉闊葉林(2分) (5)AD(2分)
3.(10分)
(1)北溫 平原 山地(3分) (2)畜牧業 林業(2分) (3)BD(2分)
(4)(3分,說出問題1分,建議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甲地 問題:土地荒漠化。建議:合理放牧、保護草場、建設人工草場、培養良種、發展畜產品深加工等。
丁地 問題:濕地破壞。建議:退耕還濕、建設自然保護區發展旅遊業、發展特色農產品加工業,如制葯業等。
4.(10分)
(1)① ③ ② (3分) (2)AD(2分)
(3)生態 社會(2分)
(4)(3分,從可持續發展的三個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答題要點:
①模式圖中的作物以及加工產品,通過銷售獲得經濟效益,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
②改變秸稈利用方式,減少廢棄物排放,實現生態可持續發展;
③增加就業機會,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
5.(10分)
(1)具有豐富的廉價勞動力、地價低、資源豐富、發展空間大、重工業基礎好。(答出其中三項得3分)
(2)CD(2分)
(3)(任選三地中的一地回答,每項1分,共3分)
河北: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促進經濟發展);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增加就業機會。
北京:分散首都職能,緩解城市化過程中出現的環境、交通、就業等問題;有利於生態環境的改善;實現產業的優化升級。
天津: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經濟發展,推動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增加就業機會;緩解城市環境問題等。
(4)CD(2分)
望採納~~~~
Ⅱ 2015遼寧會考地理試卷誰有啊
連褲子,評委有。
Ⅲ 求2015年黑龍江省高中地理學業水平測試卷 最好有答案QAQ
根據教育部《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教基〔2003〕6號)和江蘇省內教育廳《江蘇省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實施容方案(試行)》(蘇教基〔2005〕16號)的精神,設置全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測試。 實行學業水平測試是為了加強對高中的課程管理和質量監控,同時,向高校提供更多有效的考生信息。實行學業水平測試有利於促進高中學生全面發展,有利於高校更加科學、自主地選拔人才。 學業水平測試從2005年秋季入學的學生開始實行。
Ⅳ 地理會考試卷及答案
2O10年浙江省普通高中會考地理(湘教版) 2010年6月
考生須知:
1、全卷分試卷Ⅰ、Ⅱ和答卷Ⅰ、Ⅱ。試卷共6頁,有兩大題、38小題,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90分鍾。
2、本卷答案必須做在答卷Ⅰ、Ⅱ的相應位置上,做在試卷上無效。
3、請用藍、黑墨水鋼筆或圓珠筆將姓名、准考證號分別填寫在答卷Ⅰ、Ⅱ的相應位置上。用鉛筆將答卷Ⅰ上的准考證號和學科名稱所對應的括弧或方框內塗黑。
試卷Ⅰ
一、選擇題(本大題有35小題,每小題2分,共7O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並用鉛筆在答卷Ⅰ上將該選項對應的字母塗黑。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1、地球外部圈層中最活躍的是( )
(A)大氣圈 (B)水圈
(C)岩石圈 (D)生物圈
2、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與等壓線( )
(A)平行 (B)斜交
(C)垂直 (D)重合
3、「一江春水向東流」反映的水循環環節是( )
(A)下滲 (B)蒸發
(C)地下徑流 (D)地表徑流
4、為緩解杭州市區交通擁堵問題,最值得提倡的出行方式是( )
(A)乘火車 (B)開私家車
(C)坐公交車 (D)騎摩托車
5、大量排放二氧化硫容易造成的環境問題是( )
(A)酸雨 (B)全球變暖
(C)土地荒漠化 (D)臭氧層破壞
6、下列屬於氣象災害的是( )
(A)海地地震 (B)「莫拉克」台風
(C)印尼海嘯 (D)希臘森林火災
7、田納西河流域治理的核心是( )
(A)保護生態環境 (B)綜合開發水資源
(C)發展旅遊產業 (D)發展高耗能產業
8、導致20世紀50年代魯爾區煤炭工業衰退的主要原因是( )
(A)煤炭資源耗盡 (B)交通條件滯後
(C)廉價石油競爭 (D)產業政策限制
9、城市化的主要動力是( )
(A)人口數量增多 (B)生態環境改善
(C)社會經濟發展 (D)用地規模擴大
10、我國大量農民進城務工、經商的意義在於( )
(A)促進人口的有序流動 (B)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
(C)加速區域城市化進程 (D)提升農業的產業地位
11、近年來,太湖多次發生嚴重的藍藻污染事件,解決該污染的根本措施是( )
(A)引長江水凈化 (B)積極動員市民打撈
(C)控制污染排放 (D)大力發展水產養殖
地質時期廣東丹霞山區是一個大型內陸盆地,沉積了巨厚的紅色岩層。後來由於地殼運動和外力作用形成了一片紅色山群(丹霞地貌)。讀圖1回答12~13題。
12、該地區的紅色岩層屬於( )
(A)砂岩 (B)花崗岩 (C)板岩 (D)玄武岩
13、形成紅色山群陡峭特徵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地殼上升運動 (B)流水侵蝕作用
(C)流水沉積作用 (D)風力侵蝕作用
2009年7月22日上午,我國境內發生了本世紀最為壯觀的一次日全食天象。讀圖2回答14~15題。
14、日全食發生時,被全部遮蓋的太陽外部圈層是( )
(A)平流層 (B)日冕層 (C)色球層 (D)光球層
15、日全食發生時天空仍然是灰濛蒙的,與之相關的大氣削弱作用主要是( )
(A)散射 (B)反射 (C)折射 (D)吸收
圖3為中心地服務范圍示意圖。回答l6~17題。
16、與乙相比,甲中心地( )
(A)級別高 (B)同等級中心地數量多
(C)服務范圍小 (D)提供商品貨物種類少
17、近年來,甲城市工業企業不斷向城市外緣遷移的主要原因是( )
(A)降低運輸成本 (B)減輕城市中心區環境壓力
(C)提高生產效率 (D)拓展城市的地域空間范圍
圖4為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某區域加工製造業重心轉移示意圖。回答l8~19題。
18、我國吸引日本、韓國製造業遷入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條件便利 (B)自然條件優越 (C)工資水平較低 (D)勞動力素質高
19、目前,日本、韓國相關企業主要向海外生產基地提供( )
(A)技術服務 (B)原料供應 (C)基礎設施 (D)能源保障
圖5中寧波到福州的沿海鐵路於2009年9月27日建成通車回答2O~21題。
20、影響該鐵路線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氣候 (B)城市分布 (C)河流 (D)資源狀況
21、為了提高該鐵路運輸效率和運行安全,沿線車站都設有列車運行監控系統,該系統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
(A)GIS和RS (B)GPS和RS (C)GPS和VR (D)GIS和GPS
22、漫畫(圖6)所示環境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擴大濕地面積 (B)大量排放污水
(C)過度開采地下水 (D)大量燃燒化石燃料
圖7為某城市功能分區示意圖。回答23~24題。
23、若數字①一④表示城市各功能區,則①最有可能是( )
(A)住宅區 (B)商業區 (C)綠化帶 (D)工業區
24、若該城市工業布局合理,則該地主導風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是( )
(A)西北風向北流 (B)東北風向南流
(C)東南風向南流 (D)西南風向北流
圖8為2005年一2O08年我國石油生產和消費統計圖。回答25~26題。
25、2005年2008年我國石油( )
(A)生產量大幅上升 (B)消費量基本不變
(C)進口量呈增長趨勢 (D)生產量增長快於消費量
26、目前,緩解我國石油緊缺狀況的措施有( )
①限制汽車工業發展 ②拓寬石油進口渠道
③以新能源全面取代石油 ④提高石油資源利用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下表為2OO8年我國四省(區)經濟、人口指標。回答27~28題。
27、四省(區)中,區域發展水平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8、表中③省(區) ( )
(A)處工業化發展階段 (B)位於長江三角洲地區
(C)區域城市化水平高 (D)農業產值高於①省區
圖9為我國某地部分出口工業品比重變化示意圖(內環表示1998年,外環表示2006年)。回答29~30題。
29、與1998年相比,2006年該地出口工業品( )
(A)原料指向型比重上升 (B)勞動密集型比重下降
(C)市場指向型比重上升 (D)技術密集型比重下降
30、工業品出口比重的變化,有利於該地( )
(A)礦產資源開發 (B)緩解人口老齡化
(C)產業結構升級 (D>緩解就業壓力
將一盞電燈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陽,在離電燈大約l米遠的桌邊放一個地球投代表地球,撥動地球儀模擬地球自轉運動。讀圖lO回答31~32題。
31、該實驗能夠演示的地理現象是( )
①晝夜的更替 ②四季的更替 ③運動物體偏向 ④地方時差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圖示季節內,P地( )
(A)盛行東北信風 (B)正午太陽高度達全年最小值
(C)當地時間6時日出 (D)此日過後黑夜逐日變長
33、浙江某山村進行新農村建設,擬新建帶太陽能屋頂的房子。讀該地地形剖面圖(圖11),判斷房子最適宜建設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把甲、乙、丙、丁四份質地不同的土壤堆成形狀大小相同的圓錐體,在其中三個土堆上覆蓋一層相同的草皮。通過模擬實驗觀測相同降水強度下土壤質地、植被覆蓋與水土流失量的關聯性。讀實驗相關數據衷和土壤質地的三角坐標示意圖(圖l2)。回答34~35題。
34、甲土壤屬於( )
(A)砂土 (B)壤土 (C)黏土 (D)粉土
35、實驗結果表明,在相同植被覆蓋條件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土壤質地( )
(A)砂粒與黏粒比重接近 (B)黏粒比重小,砂粒比重大
(C)粉粒與黏粒比重接近 (D)砂粒比重小,黏粒比重大
試卷Ⅱ
請將本卷的答案用藍、黑墨水鋼筆或圓珠筆寫在答卷Ⅱ上。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3小題,共3O分。其中38題分A、B兩題,任選一題作答。若兩題都做,則按A題計分。)
36、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0分)
材料一:北京時間2010年2月27日凌晨,智利發生里氏8.8級特大地震,給智利帶來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材料二:南美洲部分區域圖(圖l3)。(1)智利處於美洲板塊和 板塊的 (生長或消亡)邊界,因此多地震。
(2)此季節,聖地亞哥受 (氣壓帶或風帶)控制,氣候特徵是 。
(3)A洋流按性質分屬於 ,該洋流對從東向西經過麥哲倫海峽船隻航運速度的影響是 。
(4)某考察團從北部的阿里卡沿海岸線向南到麥哲倫海峽進行考察,發現自然景觀有明是的變化,該變化體現自然帶分布的 地域分異規律,其影響的主要因素是 。
(5)聖地亞哥附近發展銅礦開采和冶煉工業的優勢條件有 、 。
37、圖l4為我國某區域海平面等壓線(單位:百帕)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2分)(1)重慶此時的風向為 風,圖中虛線為 (冷或暖)鋒的鋒線,該天氣系統到達長沙時,長沙將出現降水、 , 等天氣。
(2)近年來,由於在長江上游實施 生態工程,使進入洞庭湖的泥沙減少;由於在湖區實施 工程,使湖泊面積擴大,從而對長江徑流的 功能得到了加強。
(3)河流對圖中城市形成的作用有 、 。
(4)圖中平原地區主要的農業地域類型是 ;目前該地發展農業生產的有利社會經濟條件是 、 。
38、本題有A、B兩題,任選一題作答。若兩題都做,則按A題計分。(8分)
A題: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2008年初,我國西氣東輸二線工程(干線西起霍爾果斯南至廣州)正式開工並將於2011年建成。圖15為「西氣東輸二線示意圖」。
材料二:近幾年珠江三角洲在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中,相繼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如大量佔用耕地、城鎮和工業過度集中、環境污染嚴重,產業結構層次偏低等。
(1)天然氣從自然資源的自我再生性質來分屬於 資源。
(2)圖中字母A所在省區農業生產主要分布在「綠洲」地區,其有利的自然條件是
和 ▲。該省區目前主要面臨的生態問題是 。
(3)該工程建成後對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積極影響有 和 。
(4)針對珠江三角洲在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可採取的有效措施有
和 。
B題: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2009年12月7~l9日,有190多個國家參與的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在經歷復雜曲折的協商後,發表了以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為主題的《哥本哈根協議》。
材料二:l979年和2005年北冰洋冰雪覆蓋面積的衛星照片(圖16)。
(1)哥本哈根氣候大會召開期間,浙江省的晝夜長短狀況是 ,控制亞歐大陸的主要氣壓系統名稱是 。
(2)與1979年相比,2005年北冰洋冰雪覆蓋面積 (變小或變大),這種變化將導致下墊面對太陽輻射的反射 (減少或增多),從而進一步造成北極地區氣溫升高。
(3)極冰融化造成海平面升高,吐瓦魯、馬爾地夫等國家面臨「滅頂」之災。從可持續性發展的觀點看,工業化國家大量排放溫室氣體的做法,違背了權利的觀念、 的觀念和 的觀念。
(4)為了緩解北冰洋冰雪進一步融化,氣候專家呼籲人們選擇低碳的生活方式,請你從生活角度提出兩條合理化建議 、 。
參考答案:
36、10分
⑴南極洲 消亡
⑵副高 高溫少雨(炎熱乾燥)
⑶寒流 減慢
⑷緯度 熱量
⑸資源豐富 交通便利
37、12分
⑴(偏)西 冷 降溫 大風
⑵長江中上游防護林(退耕還林) 退田還湖 調蓄
⑶供水 運輸
⑷水稻種植業 市場廣闊 交通便利
38、8分
A題:
⑴非可再生
⑵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 沙漠化(荒漠化)
⑶改善環境質量,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經濟發展等(寫2點)
⑷治理環境污染,建設衛星城和開發新區,合理規劃城市道路等(寫2點)
B題:
⑴晝短夜長 亞洲高壓(蒙古-西伯利亞高壓)
⑵變小 減少
⑶環境 公平
⑷植樹造林、保護植被;減少煤炭燃燒,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等
Ⅳ 有福建2015年地理會考試卷及答案
想當年我地理生物都不及格,
Ⅵ 天津市西青區2015年地理會考卷答案
西青區2015年初中學業水平測試模擬歷史試卷
本試卷分為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第Ⅰ卷第1頁至第4頁,
第Ⅱ卷第5頁至第8頁。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鍾。
第Ⅰ卷(選擇題 共50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題2分,共50分。請將正確選項的字母代號填入下
1.「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詩中描寫的是宋代哪個節日的歡樂氣氛
A.元旦 B. 元宵節 C. 端午節 D. 中秋節
2.宋元時期,我國文化高度繁榮,下列代表當時科技水平的重大成就不包括
A.活字印刷術的發明 B.指南針用於航海 C.郭守敬編成《授時歷》 D.《大衍歷》的制定
3.下列措施嚴重阻礙社會向前發展的有
①科舉制的創立 ②八股取士 ③文字獄 ④閉關政策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成書於明朝中期的《三國演義》,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歷史小說 B.《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
C.明朝末年的《西遊記》是一部充滿浪漫主義氣息的長篇神話小說
D.清朝曹雪芹創作的《紅樓夢》,歌頌了人民蔑視封建統治、勇於反抗的精神
5.下列體現洋務派「求富」主張的實踐活動是
A.創辦安慶內軍械所 B.創辦江南製造總局 C.創辦福州船政局 D.創辦漢陽鐵廠
九年級歷史試卷 第1頁(共8頁)
1/9
6.請將孫中山先生的以下重大事件按時間的先後順序排列
①組建興中會 ②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③成立同盟會 ④與共產黨合作,開展國民革命運動 A.②①④③
B.②①③④
D.②④①③
C.①③②④
7.1915年,吳老太爺從浙江紹興的鄉下來到上海,他為眼前嶄新的社會風俗感到奇怪。他不可能看到
A.西式洋樓里,穿著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吃西餐 B.輪船往來於黃埔江上,汽車穿梭於南京路口 C.《申報》刊登了身著中山裝的男士照片
D.拖著長辮的男人正在用歐元購買「洋油」和「洋布」 8.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的戰役是
A.百團大戰 B.淞滬會戰 C.平型關戰役 D.台兒庄戰役 9.解放戰爭時期,率軍挺進大別山,揭開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序幕的是
A.劉伯承、陳賡 B.劉伯承、鄧小平 C.鄧小平、譚震林 D.鄧小平、粟裕
10.右圖這幅油畫描繪的是下列哪一個時間所發生的大事
11.建國初期,毛澤東指出:「現在我們能造什麼?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能種糧食,還能磨成麵粉,還能造紙。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為改變這種局面,我國在第一個五年計劃中
A.1937年9月9日 B.1945年8月15日 C.1949年10月1日 D.1956年11月5日
A.優先發展重工業 B.加速實現手工業的合作化 C.大力發展交通運輸業 D.逐步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
九年級歷史試卷 第2頁(共8頁)
Ⅶ 2015級初中地理會考試題及答案,急!
等下一年再告訴你
Ⅷ 2015年會考地理試卷
各種考試成績(及分數線、入取查詢、考試試題及答案等)只可能在當地官方網上查到,回即使有的社會答網也能查(如sina、people、qq、examda等網站),也都是鏈接過去的,在其它地方官方網上是不可能查到的(因為它們也有自己地區的考試及相關查詢),若在當地的官方教育網、招考網、信息網(各地的叫法不同,看其網的主單位是否是當地的教育局)查不到或沒有,就是還沒出來呢,什麼時候出來(各地是不同的),多關注對應考試的新聞或文件通告(有的網頁中能看到),請耐心等待;不要輕信網上不負責任的各種言語,以免誤事和後悔。
Ⅸ 2015泉州初中會考生物地理試卷及答案。如果有懸賞必加。
←_←想太多…會考考卷也能知道?答案就更不用說了。這個會考雖然比不上高考,但你要知道,透露高考考題是國家重罪!(๑• . •๑)初中會考就差了幾個等級而已,你找出考卷的老師人家都不可能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