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地理學
『壹』 生態地理學的概述
生態學與地理學之間的新興邊緣科學。研究各類生態系統的空間分布、結構、功能及演替等規律與地理環境之間的協調平衡機制。運用生態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圍繞人類與地理環境的相互關系,研究生命系統與地理系統之間的整體性與相關性,系統行為的目的性,以及相互作用、相互聯系機理及其調控方法與途徑。既研究改善地理系統結構,達到生態學上的最佳結構狀態和提高生產效率;又需考慮協調系統內部聯系,改善和保護人類生存的環境。人類對地理環境的盲目開發利用,在越來越大的程度上干擾和破壞了生態系統的自然平衡和循環,對這一問題的重視和研究使現代地理學具有「生態化」的趨勢。
地理學的生態觀點首先由美國地理學者巴羅斯(H.H. Barrows)於1924年闡述人文地理學研究對象時提出,他提出「人類生態學」方向,主張地理學的目的不在於考慮環境本身的特徵與客觀存在的自然現象,而是要研究人類與自然和生物環境間的相互影響,從這些作用過程、機制的探討到環境政策的制定和環境的整治。70年代生物地理學中的生物地理布局方向,如科克斯(C. B. Cox)認為生態地理學是生物地理的3條主線之一,生態地理學研究「生物在今日所在之處如何一起生活」,主要反映了生態學和植物地理學的觀點。
生態地理學著重研究地理環境中諸要素的整體效應對生態系統的作用和意義。生態系統內在結構中生產、消費、分解等功能的發揮以及同環境之間的物質、能量交換,維持著動態平衡狀態和自然循環過程。任一生態系統中這種狀態和過程的破壞所引起的後果都不是孤立的,會引起地理系統的鏈鎖反應。一般而言,生態系統的惡性循環,必然導致地理環境的惡化。故對地理環境中處於不同自然帶的各類生態系統的發生與起源、適應與演化規律的研究,如何維護生態平衡,積極建立新的生態平衡,是當前地理學研究的重點;而人類生態系統的管理和調控(包括人工生態系統)亦是其中的重要環節。在生態規律與地理規律的結合點上, 開拓地理學研究,有利於深入闡發生態的演化與人類作用機制,可為人類合理開發利用地理環境,提供信息依據的實踐途徑。
『貳』 與自然地理有關的專業
與自然地理有關的專業有地理科學、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地圖學專業、地質類專業、一些農學專業和自然地理有交叉的等等
『叄』 自然地理學與生態學哪個好
自然地理學
側重於研究自然環境,而生態學側重於研究生態系統版與自然界的關系。個人權認為,隨著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和程度越來越高,自然地理學已經越來越近乎於研究「
人工自然
」環境,而生態學是一個動態的研究學科,感覺比自然地理學要實用些。
『肆』 生態地理學的生態地理學目的和意義
可持續復發展已經變成未來的制最優選擇〔11〕。而可持續發展的執行,必然落到一個特定的空間,這就是通常所謂的區域,它們均表現為一個由自然系統、經濟系統和社會系統緊密耦合的綜合體。我們現在進行生態地理區劃目標有兩個,一是為全球變化,二是為可持續發展。這兩個目標不完全一樣,針對可持續發展,內容要比全球變化多得多(註:1997年10月18日黃秉維院士關於「新時期區劃工作」的講話。)。進行生態地理區域的劃分與合並,建立完善的等級系統,可以更好地認識中國陸地自然界的特徵,認識其在人類社會發展變化的影響下所作出的響應,為因地制宜發展經濟,更好地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奠定基礎。
在充分認識中國陸地生態地理區域等級系統的基礎上,運用地域空間結構方法,可以較好地把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納入到統一的系統中。將地域結構優化與持續發展結合起來,通過近、中、遠期地域結構的優化調整,逐步實現初、中、高級的區域持續發展〔12〕。同時,生態地理區域系統的建立,有益於探討全球環境變化對我國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發展的可能影響;提高我國在全球環境變化研究中的作用;有助於尋找應對策略和途徑,達到預警、調節和減少不良影響的效果。
『伍』 現代地理學 與 生態學 區別有那些方面感覺很多地理學的學者都在干生態學的活。
有很多區別,主要是側重點不同,地理側重於地質、水文、地圖什麼的,生態學雖然很多會用到地理學的東西,但它的目的是保護生態,所以目的也有區別,很多地理學者可以搞生態學,生態學需要很多地理學的基礎知識。
『陸』 自然地理與生態學的必然聯系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自然地理學 側重於研究自然環境,回而 生態學 側重於研究生態系答統與自然界的關系。我認為,伴隨著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和程度越來越高,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自然地理學已經越來越近乎於研究「人工自然」環境,而生態學是一個動態的研究學科,相對來說比自然地理學要實用些。
以上均為本人親手逐字敲打,忘您採納。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真心希望你可以採納,並幫助到你,期待你的好評,謝謝!
『柒』 生態學和生物地理學是一回事嗎
不是一回事,這兩個學科有交叉的地方,但更多的是不同。簡單地說生態學側重生物,生物地理學側重地理。
生態學不能說是生物學和自然地理學之間的邊緣學科。生態學是綜合了多種學科,而且跨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是一門綜合性、交叉性的學科。
生態學(Ecology),是德國生物學家恩斯特·海克爾於1866年定義的一個概念:生態學是研究有機體與其周圍環境(包括非生物環境和生物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
目前已經發展為「研究生物與其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的科學」。有自己的研究對象、任務和方法的比較完整和獨立的學科。它們的研究方法經過描述——實驗——物質定量三個過程。系統論、控制論、資訊理論的概念和方法的引入,促進了生態學理論的發展。
生物地理學(biogeography),是生物學和地理學間的邊緣學科。研究生物在時間和空間上分布的一門學科。即生物群落及其組成成分,它們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情況及形成原因。研究生物的地理分布以及和它相關的各種問題的科學。
按其性質可分為描述生物地理學和解釋生物地理學,其中,解釋地理學可分為生態生物地理學和歷史生物地理學。
按其問題和方法分,有生物區系地理學、生物系統地理學、歷史生物地理學等涉及植物相和動物相的分布,即生物的區系分布及生物生態地理學這兩大分支。此外根據作為對象的生物群來劃分,有植物地理學、動物地理學、昆蟲地理學等。
(7)生態地理學擴展閱讀:
「生態學」(Ökologie)一詞在1865年由勒特(Reiter)合並兩個希臘詞logos (意即:研究)和oikos (意即:房屋、住所)構成。
1866年德國動物學家海克爾(Ernst Heinrich Haeckel)初次把生態學定義為「研究動物與其有機及無機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科學」,特別是動物與其他生物之間的有益和有害關系。從此,揭開了生態學發展的序幕。
在1935年英國的Tansley提出了生態系統的概念之後,美國的年輕學者Lindeman在對Mondota湖生態系統詳細考察之後提出了生態金字塔能量轉換的「十分之一定律」。由此,生態學成為一門有自己的研究對象、任務和方法的比較完整和獨立的學科。
『捌』 生態地理學的風水學概念
風水學古又稱堪輿學,現代又稱環境地理學、生態地理學、氣場物理學等。專採用生態屬環境地理學一詞較貼切、科學,故稱之謂生態環境地理學。它既與易經文化緊密聯系,又獨立存在,並有效地服務人類社會。由於它深刻的科學性,有效的實用性,現已被世界各族人民所接受並奉為至寶。
生態環境地理學是揭示宇宙中氣場流量對人類和生命物質生存發展產生影響及其規律的科學。
生態環境地理學又分陰宅生態環境地理學和陽宅生態環境地理學兩大類。陰宅生態環境地理學是研究尋找安葬地(包括館葬、牌位等)以及安葬地地理結構的學問;陽宅生態環境地理學是關於人類居住環境以及公司、銀行、政府等辦公場所的地理結構及生態環境的科學。
生態環境地理學由巒頭學、理氣學、客星學、奇門擇時等四大部分組成。由於文化結構和傳承關系的不同,世人多把此四部分而傳之。並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形成了如巒頭派、理氣派、三合派等諸多派別將生態環境地理學整體支解開來。由於前兩者以形取象,以象定吉凶,直觀簡單,便於一些文化層次較低者學習和掌握。所以世人習前兩者較多。同時也是使生態環境地理學掛一漏萬、魚龍混雜的重要原因。
『玖』 就考研來說,選生態學好還是自然地理學好
首先,生態與地理有一定的關系,但普通生態學不是很大,其次,我們必須依賴於專您的研究生教育的屬方向是什麼,如果你更注重生態規劃需要使用地理,地理信息系統,地理信息系統,准確的說是。最後,你是一個學生的生物技術,一個新興的研究方向:分子生態學,你可以試著去了解這方面的知識,我們老師說,如果做得好,也不是很困難的。
『拾』 生態地理學的方法論
生態地理區域系統的建立需要在一定的理論、方法論的指導下進行。因此,在工作過程中主要採取如下的方法:(1)以已有的文獻資料、 圖件、區劃成果為基礎,補充收集氣象、生態、農業實驗台站的觀測數據和信息。(2)對取得的生態環境信息和數據進行分析研究, 採用遙感、地理信息系統等技術手段,完善有關資料庫並建立模型工具,尋找導致生態地理區域分異的主導因子,確定區域劃分的指標體系。(3 )充分考慮全球環境變化和陸地系統區域響應的需求,確定中國生態地理區域系統劃分的原則、方法和等級系統。(4 )運用比較地理學的方法,對選擇的各項指標進行比較分析,應用遙感和地理信息系統的技術手段進行生態地理區域的劃分與模擬;對關鍵區域和界線進行實地考察與調研。(5)採用自上而下(top down)和自下而上(bottom up)兩種方法,以bottom up為主,在綜合指導下分析, 又在分析基礎之上綜合。(6)提出中國生態地理區域系統方案,選擇典型地區進行驗證; 運用所建立的中國生態地理區域系統,研究中國陸地生態系統對於全球變化的可能響應,探討並提出相應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