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企業地理學

企業地理學

發布時間: 2021-02-05 03:40:11

⑴ 工業地理學的工業地理學發展簡史

20世紀初開始,隨著現代工業在歐美發達國家分布格局的基本形成和資本主義向壟斷階段的發展,產生了深入了解各種工業在各個國家、地區的分布狀況及其形成原因和發展趨勢的需求,導致以描述和分析為特徵的工業地理學的出現。代表性的著作有J.R.史密斯的出版於1925年的《工業和商業地理學》等。而經濟學家A.韋伯出版於1909年的《工業區位論》,則從理論、方法上研究工業企業最優區位,為工業區位論的產生奠定了基礎,大大推動了工業地理學的發展。以後德國經濟學家A.廖什出版於1940年的《經濟的空間秩序》(英譯本名為《區位經濟學》),進一步發展了工業區位論。
蘇聯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成功以後,國家提出國民經濟有計劃按比例發展,在全國合理配置工業的任務。蘇聯經濟地理學者和經濟學者按國家的要求,在對蘇聯經濟區劃、區域規劃和建設大工業基地進行前期研究的工作中,逐步發展了具有充分基礎資料依據和科學理論方法的工業地理學。代表性著作有М.Б.沃爾夫的《俄國工業地理分布》(1927)和П.Н.斯捷潘諾夫的《蘇聯工業地理》(1955)等。 60年代開始後,由於工業生產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各國工業進一步集聚,引起突出的環境保護和城市化問題。此外,社會主義國家計劃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國家政府對經濟活動干預的加強,以及地域經濟集團和跨國公司的發展,使工業地理學的研究領域進一步擴大和深化。主要表現為:第一,在吸收經濟學理論的基礎上,深化了工業區位的理論研究。代表著作有英國D.M.史密斯的《工業區位,經濟地理分析》(1971)等。第二,加強了工業發展與區域經濟的相互關系的研究。為此引用了投入產出分析、系統工程等定量分析方法,代表著作是美國的W.伊薩德的《區域分析方法:區域科學概論》(1960)。第三,加強從技術經濟論證和國家經濟政策的角度進行工業布局的分析研究。代表著作是蘇聯的A.E.普羅布斯特的《社會主義工業布局》(1962)和A.T.赫魯曉夫的《蘇聯工業地理》(1969)。第四,在理論與實際結合的基礎上,開展不同層次工業體系和地域生產綜合體的研究。代表著作有英國F.E.I.漢密爾頓和G.J.R.林奇主編的《空間分析,工業和工業環境》(3卷,1979、1981、1983)。
中國40年代就有少數地理學者和經濟學者做過礦業和工業調查,並介紹國外工業區位理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工業地理學逐步形成獨立學科。經濟地理學者和經濟學者通過參加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地區生產力布局和區域規劃,以及部門工業專題調查研究和城市規劃等工作,提高了研究工業布局問題的科學水平,在工業各部門從事規劃設計的技術經濟工作者和計劃工作者也對工業地理學的發展作出了貢獻。研究范圍和發表的論著涉及工業布局的原則和方針,自然因素在工業布局中的作用,地域工業綜合體,運輸和工業布局的關系,工業布局技術經濟論證,鋼鐵、燃料動力、化工、輕工等工業部門的布局規律及其因素分析,工業與城市及工礦區的形成和發展的關系等方面。
18世紀以後,隨著工業革命和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歐洲地理學著作中關於各地物產、工業、農業的記述逐漸增多,但主要目的是服務於對外貿易。直至19世紀末,工業一直未成為地理學專門研究的對象。
19世紀下半葉,隨著工業化的發展,產生了以描述和分析為特徵的工業地理學。
20世紀初開始,隨著現代工業在歐美發達國家分布格局的基本形成,和資本主義向壟斷階段的發展,產生了深入了解各種工業在各個國家、地區的分布狀況,及其形成原因和發展趨勢的需求,導致以描述和分析為特徵的工業地理學的出現。
經濟學家韋伯出版於1909年的《工業區位論》則從理論、方法上研究工業企業最優區位,為工業區位論的產生奠定了基礎,大大推動了工業地理學的發展。以後德國經濟學家摩什1940年出版的《經濟的空間秩序》,進一步發展了工業區位論。
近代西方經濟學家美國伊薩德(W.Isard)、英國地理學家漢密爾頓(F.E.J.Hamilton)和林吉(G.J.R. Linge)等以工業系統與工業變化的時空體系與交互作用的觀點進一步開拓了該學科的研究領域。
20世紀40~60年代,蘇聯學者科洛索夫斯基(N.N.Kolosov- skiy)、普羅勃斯特(A.E.Probst)、赫魯曉夫(A.T.Khrushev)等發展了強調經濟區域與技術經濟方向的工業地理學,並特別重視工業地域組合類型、地區工業結構的形成與發展、各級工業體系的演變趨勢的研究。
20世紀60年代以後,由於工業生產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各國工業進一步集聚,引起突出的環境保護和城市化問題。此外,國家政府對經濟活動干預的加強,以及地域經濟集團和跨國公司的發展,使工業地理學的研究領域進一步擴大和深化。
現代工業地理學在吸收經濟學理論的基礎上,深化了工業區位的理論研究;加強了工業發展與區域經濟的相互關系的研究,並為此引用了投入產出分析、系統工程等定量分析方法;加強了從技術經濟論證和國家經濟政策的角度,進行工業布局的分析研究;在理論與實際結合的基礎上,開展不同層次工業體系和地域生產綜合體的研究。
中國在40年代就有少數地理學者和經濟學者做過礦業和工業調查,並介紹國外工業區位理論。
新中國成立後,工業地理學逐步形成獨立學科。

⑵ 與地理科學相關的企事業單位

地理科學專業簡介
培養目標:培養學生在具有扎實的地理科學專業知識的基礎上,一方面著重於地理教育相關理論的學習,另一方面強化教師基本功和專業基本功的學習和訓練,使得培養的學生既有扎實地理科學的理論知識,又有較強的從教技能,使其成為理論知識深厚、專業技能熟練,適合時代發展和社會要求的新型的從事地理教育、地理研究的高素質強技能人才。
培養要求:使學生具有系統、扎實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了解本學科前沿發展動態及最新研究成果。熟練掌握一門外語,能達到查閱外文資料的能力,具有一定程度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能達到獨立研發多媒體課件;具有先進的教學理念,熟練掌握和運用各種地理教學方法。
主要課程:地圖學課程、遙感概論課程、計量地理學課程、地球概論課程、地質學基礎課程、地貌學與第四紀地質課程、水文學課程、氣象學與氣候學課程、土壤地理學課程、生物地理學課程、綜合自然地理課程、經濟地理學課程、人文地理學課程、中國地理課程、世界地理課程、計算機輔助地理教學課程、地理信息系統課程、中學地理教材分析課程、環境學概論課程等。
就業方向:【能在科研機構、學校、企業從事科研、教學、管理、規劃與開發及在行政部門從事管理工作】。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學位。

⑶ 與高校地理研究相關的上下游企業有哪些,會用到地理專業學生的企業有哪些

在能源行業很多抄:比如 煤礦行襲業.石油.化工行業等等
在技術研究方面:比如勘探院 野外作業採集 等等
在監察職能部門:比如農田監測 糧食分布 食品衛生問題等等
在政府部門 :比如警務 警區管理 法制監管 等等
在電信通信方面:比如 線路分布 線損計算 等等

凡是涉及到空間地理方面 日常生活和工作職能都有很多

我是從TopmapGIS平台方面了解到 這些應用的呵呵

⑷ 地理的分類是如何劃分的

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回間相互關系的學科。


  • 學科分支

1、自答然地理學:綜合自然地理學、古地理學、地質學、地貌學、岩層學、礦物學、氣象學、氣候學、水文地理學、土壤地理學、生物地理學(植物地理學、動物地理學)、化學地理學、醫學地理學、冰川學、凍土學、物候學、火山學、地震學;

2、人文地理學:人種地理學、人口地理學、聚落地理學、社會地理學、文化地理學、宗教地理學、語言地理學、旅遊地理學;

3、經濟地理學:農業地理學、工業地理學、商業地理學、交通運輸地理學、旅遊地理學、公司地理學(企業地理學)、區域經濟學;

3、環境地理學:災害管理、環境管理、可持續性及生態政治學;

4、地理資訊學:空間分析,例如地圖學、地理資訊系統、遙感探測及全球定位系統;

5、區域地理學

5、其他分支學科:地名學、方誌學、理論地理學。

⑸ 品牌地理學研究的內容是什麼

2003級畢業論文選題指南(品牌地理學、經濟地理學)2007-09-02 11:30指導教師:chendsh007

一、企業品牌:

題 目:1、論自然地理環境對企業品牌形成的影響

——以農夫山泉為例

開題提示: 自然地理環境對企業品牌形成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優異品質的形成和品牌形象的提升兩方面;對而優異品質形成的影響又表現在自然地理要素和綠色天然環境兩方面;對農夫山泉品牌形成的影響主要由「綠色天然環境」來擔當,其「天然水」的消費理念還戰勝了娃哈哈等品牌的「純凈水」的消費理念。

題目擴展:可以「紅塔山」和「蒙牛乳業」為例(紅塔山為自然地理要影響煙葉質量)

題 目:2、論封建皇權對「老字型大小」企業品牌形成的影響

開題提示: 皇權的影響實際為人文地理環境對企業品牌形成的影響;皇室對品質的極端苛求催生特殊工藝的誕生,使得品質質量在不計成本的情況下達到極致;「御用」的政府采購和皇權的特殊保護有利於品牌的成長;「貢品」的光榮歷史和掌故傳說豐富了品牌的文化內涵,提升了品牌的價值;皇權是品牌傳播的最佳平台,「貢品」或「御用」能產生強勢的品牌效應(小品中的『宮廷玉液酒,180一杯』就是這種品牌效應的反證)。

題目擴展:可以「同仁堂」等為例,詳細剖析封建皇權對某一個企業品牌形成的影響;

二、產業類區域品牌:

題 目:3、論區域品牌對縣域經濟發展的影響

——以河南固始為例

開題提示: 縣域經濟是區域經濟的重要研究領域;一個縣的力量發展強勢的企業品牌不易,但發展區域品牌有優勢;固始為計劃單列的大縣,有「固始雞」、「固始笨蛋」、「固始愣頭青」(蘿卜)和「固始柳編」等區域品牌,它們對固始縣域經濟產生重要影響。

題目擴展:可以「中牟縣」(大蒜、西瓜等)和「鄢陵縣」(園藝花木等)為例;

題 目:4、區域工業品牌「南陽玉」研究

開題提示: 剖析品牌的地理成因;解析品牌內涵;分析品牌經營現狀(問題);提出品牌經營措施(未來展望)等。

題目擴展: 可以河南境內(或省外)其它知名的區域農業品牌、區域勞務品牌、區域工業品牌和區域文化品牌為例展開研究,如「靈寶蘋果」(農業)和「民權王莊畫村」(文化)等;還可以將「靈寶蘋果」與「煙台蘋果」、「民權王莊畫村」 與「深圳大芬油畫村」展開對比研究;「信陽毛尖」、「新鄭大棗」、「林州勞務」、「馬街書會」和「原陽米」等題目往屆同學已寫過,不宜再選。

三、空間類區域品牌:

題 目:5、近年中國城市「建都」熱現象評析

開題提示:20世紀90年代後,中國(大陸)掀起了一股城市「建都」熱潮,並延續至今;「XX之都」或「中國X都」,遍布神州大地(可列表表示之);城市「建都」對城市品牌建設、營銷城市(提高知名度等)有重要作用;城市「建都」使得城市體系由傳統的金字塔型向網路型轉變;城市「建都」的基礎是城市地脈、文脈和特色產業;中國城市「建都」熱潮有泛濫趨勢。

題目擴展:可以河南境內的「中國茶都」信陽或「黃河之都」鄭州等單個城市展開評析;

題 目:6、「魅力信陽」城市品牌評析

開題提示:城市品牌經營基礎是城市地脈、文脈和獨特經濟職能(特色產業)等,強調區域性和獨特性(差異性是品牌的靈魂),品牌內涵忌諱「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空泛;城市品牌經營要有持續的過程,以利於品牌內涵的積累沉澱,忌諱經營主題的朝令夕改(不變的是主題、變的是賦予主題的內涵);城市品牌經營的主體是城市管理者(政府),政府有定期換屆和領導人個人喜好等因素,這是城市品牌經營需要關注的問題;「魅力信陽」是信陽市從去年才開始經營的城市品牌;信陽城市品牌經營歷程:「山水園林城市」——「中國茶都」——「魅力信陽」——?

題目擴展:論城市品牌經營的恆與變(以河南信陽為例)、論城市品牌內涵的空與實(以河南信陽為例)。

題 目:7、旅遊品牌經營中的生態文化化現象研究

開題提示: 在旅遊品牌的經營實踐中,同時存在著生態文化化和文化生態化兩種趨勢;生態文化化表現在賦予自然旅遊資源以文化內涵,包括科學知識和神話傳說兩部分,實質為對自然旅遊資源的「正讀」和「誤讀」;「正讀」即為還原其科學理性內涵,體現在對自然現象成因的探究上;「誤讀」則是通過對自然旅遊資源的「神(仙)化」和「人格化」,附會以人文色彩,通過人們的口傳身授再加上現實的幾分形似,能使凝滯的自然景物靈動鮮活;常見的例子有地質斷層形成的「一線天」為二郎神劈山救母之處、洞穴則是神仙所留——尤其是名氣很大又愛在洞里修煉的呂洞賓、瀑布下的深潭則根據其周圍岩石顏色的不同而命名黑(烏)龍潭、白龍潭和黃龍潭,還有神女峰、仙人橋等;適當的生態文化化能使遊客提升心理體念層次,從悅目悅耳的感官體念層次,提升到悅心悅意、悅智悅神的心神相通的精神層次,這自然也提升了旅遊品牌的價值;現實中有過於牽強附會的現象,尤其是不少現代版的「偽傳說」過於矯情和造作,使遊客產生排斥心理;與此同時,「神州盡現二郎神」或「逢洞都是呂洞賓」也有邊際效用遞減的趨勢,牽強附會也需要創新的思維。

題目擴展: 舉出熟知例子來論述;旅遊品牌經營中文化生態化現象研究(姊妹篇,人文旅遊資源的生態保護問題,現時普遍問題;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文旅遊資源的組成部分,比如只有蔥蘢的深山藏著的古寺才能營造神秘的宗教氛圍。)

四、國家品牌:

題 目:8、文化稟賦對國家品牌產業形成的影響

——以法國為例

開題提示: 一個國家(民族)或區域的文化中與該國家或區域從事的相應產業高度契合的文化特質稱為文化稟賦;文化稟賦對品牌產業的培育主要通過消費文化的牽引和製造文化的實施兩種機制來實現;國民性格和天主教的宗教信仰使法國具備了「浪漫張揚和奢靡浮華」的文化稟賦(品牌文化特質),宛如土壤的肥力培育莊稼,該文化稟賦在培育法國葡萄酒、法國服裝和法國香水三大品牌產業中起到重要作用。

題目擴展:可以「德國」和「瑞士」等國家為例;

五、品牌經營與全球化:

題 目:9、論奧運會對企業、城市和國家三大層次品牌經營的影響

寫作提示: 奧運會是品牌全球化經營的重要營銷平台;企業品牌表現最為活躍,受益也最為直接,有合作夥伴、贊助、指定用品和廣告等形式;

題目擴展:可以「漢城奧運會」和展望「北京奧運會」為例;論世界盃足球賽對企業、城市和國家三大層次品牌經營的影響;等。

題 目:10、論全球化背景下企業品牌的本地化經營

寫作提示: 跨國公司的企業品牌經營面臨全球均質化和本地差異化矛盾,本地化經營為大勢所趨;本地化經營策略中樹立本地企業的形象最為重要;具體措施包括硬體產品的設計製造,軟體形象的營銷策劃等方面;

題目擴展:可以「肯德基」、 「麥當勞」和「LG」等某一具體企業品牌為例展開論述。

⑹ 地理學有哪些專業

地理學主要分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其他分支三種。

更加細化的分支:
自然地理學:生物地理學、氣候學、海洋地理學、地貌學、水文學、冰川學、土壤學、古地理學、海洋學、環境地理學

人文地理學:文化地理學、發展地理學、經濟地理學、歷史地理學、語言地理學、軍事地理學、政治地理學、人口地理學、社會地理學、時間地理學、聚落地理學、醫學地理學、工業地理學、交通地理學、人種地理學

其他:地圖學、地名學、理論地理學、區域地理學、應用地理學、方誌學、地理數量方法、地理信息系統、景觀生態學、地球空間信息學。

⑺ 學習地理專業的畢業後可以從事什麼職業

地理可以來從事地震,d水文源,測繪,地理信息,gps,遙感,生態,資源環境管理,城鄉規劃,土地資源管理相關工作,以及地理教師。
1、國土,環保,農林,水利及規劃等國家機構當公務員(需一定關系),或再地市級的以上部門所屬的研究所或設計院從事研究工作。2、去以上行業的相關企業。3、本科畢業後可去中學做地理教師,如研究生畢業可到相關高校。如博士畢業,則前途無量了。目前是這樣。4、做專業攝影師(曾是我的夢想)。5、考公務員。6、考研。7、不對口的單位也可以去,那要看個人能力了。總之,地理下有很多發展方向:如土地管理,地理信息系統,城市規劃,環境評價,旅遊管理等。具體要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

⑻ 地理學科的分類

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學科分支概況 地理學沒有一個公認的分類體系。在西歐,地理學分為通論地理學(即部門地理學)和專論地理學(即區域地理學)兩部分,通論地理學中分出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兩大分支下再分次級分支學科。 前蘇聯把地理學分為自然地理學和經濟地理學兩大分支,然後再分次級分支學科。 西方學者把地理學分為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兩部分,或分為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三部分,下面再分次級分支學科。 自然地理學 自然地理學利用生物學來研究,是一種系統的地理學、了解全球性植物群和動物區系樣式,利用數學、物理學來研究地球本身的運動以及它和其他太陽系中星體的關系,是研究位置和空間上地球變化的學科。 * 綜合性 </B>o 綜合自然地理學 o 古地理學 * 部門性 </B> 地質學、地貌學 、岩層學、礦物學、氣象學、氣候學 、 水文地理學 、 土壤地理學 、 生物地理學(植物地理學、動物地理學)、 化學地理學 、 醫學地理學 、 冰川學 、 凍土學 、 物候學 、 火山學 、 地震學 人文地理學 人文地理學更注重地理學中社會科學的成分,從非物理的層面來考察整個地球的行為模式,是以人地關系的理論為基礎,探討各種人文現象及人類活動的地理分布和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它可以被劃分為以下及格廣義的分支: 社會文化地理學 1 人種地理學 2 人口地理學 3 聚落地理學 4 社會地理學 5 文化地理學 6 宗教地理學 7 語言地理學 經濟地理學 1 農業地理學 2 工業地理學 3 商業地理學 4 交通運輸地理學 5 旅遊地理學 6 公司地理學(企業地理學) 7 區域經濟學 政治地理學 1 軍事地理學 * 城市地理學 其他分支學科 * 歷史地理學-區域地理學-地圖學-地名學-方誌學-理論地理學-應用地理學-地理數量方法-生物地理學-計量地理學-景觀生態學-地理信息系統,其中地圖學-地理數量方法-計量地理學-地理信息系統-地理實察方法,可合稱為地理技術方法學門。

⑼ 哪些大型企業招地理信息科學專業人才

畢業生可在與城市、區域、資源、環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礎設施專和規劃管理屬等領域的相關部門從事與地理信息系統有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也可在科研機構或高等學校從事科學研究或教學工作。畢業生可從事地球空間信息工程、空間數據無線網路傳輸、數據信息可視化等領域科學研究、應用研究、教學和運行管理等方面工作。
如:石油公司、航空公司等。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