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地理考試題型

地理考試題型

發布時間: 2021-02-05 03:16:28

A. 雲南省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地理學科知識的考試題型是什麼分值比例是多少呢

雲南省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地理學科知識的考試題型&分值比例:

三、題型示例

1.單項選擇題

(1)形成我國東部地區冬季氣溫分布特點的主要成因是

A.太陽輻射差異 B.距海遠近不同

C.地勢高低差異 D.下墊面性質差異

(2)《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依據居住環境、生態環境等14項指標,對我國200個城市2006年度宜居狀況做出了評估。圖中數字是前30名的城市在各省級行政區的分布個數。讀圖完成下列兩題。

①前30名城市中,擁有個數最多的省級行政區有

A.遼、魯、蘇 B.蘇、浙、粵

C.浙、閩、粵 D.蘇、浙、皖

②西北地區的城市未排入前30名,其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投資環境 B.旅遊資源

C.城市景觀 D.生態環境

2.簡答題

(1)舉例說出地圖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作用。

(2)有人說「初中區域地理教學應該要求學生多記地名。」你是否贊成這種說法?為什麼?

3.材料分析題

(1)閱讀下面初中課堂教學導入片段,回答問題。

某地理教師在講述地球上的五帶時,這樣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節課,我介紹了不同經度地點上的時刻不同,各個時區的區時不同。這一節課要講不同緯度地帶的氣候不同。通過本課的學習,將使我們了解地球上有哪五帶、五帶是怎麼劃分的、為什麼這樣劃分、五帶各有什麼特點、為什麼有這些特點,為以後學習世界的氣候打好基礎」。

問題:

①請就這堂課的導入方式予以評述。

②地理課的導入應該注意哪些方面?

(2)閱讀下面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我國西北地區示意圖。

材料二:新疆沙漠邊緣的一些農場,由於植被遭到破壞,已有1萬多平方千米的固定、半固定沙丘變為流動沙丘。塔里木河沿岸的天然胡楊林,近20年來,林地面積已縮小一半,18萬公頃的林地受到荒漠化的威脅。

材料三:位於內蒙古巴丹吉林沙漠古日乃湖附近的灌木梭林,近幾十年已縮小了約30平方千米,導致1.2萬公頃固定沙丘變為流動沙丘。

問題:

①描述圖中自然景觀的變化規律並解釋原因。

②分析該地區面臨的主要問題並提出解決途徑。

4.教學設計題

閱讀下面圖文資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義務教育階段地理課程標準的內容要求是:「運用地圖指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四大地理單元的范圍,比較它們的自然地理差異」

材料二:「北方地區與南方地區的比較」圖:

問題:

(1)寫出「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在地形、氣候、植被類型等方面的自然地理差異」教學設計中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

(2)說明教學目標設計意圖。

以上是教師資格考試網整理出的地理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考試大綱,專業科目考試是比較難的,考生一定要吃透考試大綱,努力復習,爭取能在2019年 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能順利通過,距離下半年的考試還有半年的時間,考生還 有充足的時間復習。

B. 地理中考主要題型事是什麼

一、抄考試的范圍和方式
地理考試的范圍是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地理》七年級上下冊和八年級上下冊(人教版)內容。命題的依據是《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准(實驗稿)》和本《考試說明》。其實中考地理大部分以基礎的死知識為主,考察自然地理比較多大不分以視圖題叫你分析,人文地理以與時事結合為主,比如肯定要考到長三角向安徽皖江城市帶產業轉移的相關知識,比如交通礦產等,還有世博話題,那肯定是低碳問題,要了解相關污染治理知識,人與自然和諧意識

C. 地理:地理考試中各種常見題型的一般答題術語

1. 等高線地形圖小專題:
⑴ 水庫大壩選址在 河流峽谷 處,原因:
① 地處峽谷段,地質條件好,利於築壩,工程量小; ② 大壩以上河段水源充足、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有時要考慮③淹沒的耕地少、移民規模小。)
⑵ 交通運輸線路(鐵路、公路)選擇某線路方案的理由:
該方案沿線等高線稀疏,地形坡度和緩,工程施工容易、建設周期短、投資少。(提示:一般是在兩條等高線間繞行,沿等高線走向(延伸方向)分布,並盡可能少地通過河流、山脈,少建橋梁、隧道等;避免通過斷崖、沼澤地、沙漠等地段。)
⑶ 確定某地形為盆地,判斷理由:
河流向中部呈向心狀水系匯集,表明地勢中間低,四周高。(等高線上的海拔中部低四周高。)
⑷ 引水工程選擇某地,原因:該地地勢較高,河水可順地勢自流而下。
⑸ 選擇某地為梯田,理由:
該地地勢平緩,坡度較小,在此開墾梯田,既擴大耕地面積,又有利於水土保持,達到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的統一,實現可持續發展。
⑹ 登山選擇某線路,原因:該線路等高線稀疏,地形坡度較小,爬坡容易。
⑺計算兩地間的坡度 :坡度(正切)=垂直相對高度/水平實地距離

2. 海洋資源小專題:
⑴ 漁業資源集中分布在溫帶沿海大陸架海域,原因:
這里 ① 大陸架水域,海水較淺,陽光充足,光合作用強盛;② 寒暖流交匯(或冬季冷海水上泛),將海底營養物質帶至表層;③ 入海河流帶來豐富營養鹽類。以上條件使得該海域浮游生物繁盛,魚類餌料充足,易形成大漁場.
⑵ 海底礦產資源分布規律:
① 近岸帶的濱海砂礦:分布有砂、貝殼等建築材料和金屬礦產
② 大陸架淺海海底:分布有石油、天然氣以及煤、硫、磷等礦產資源
③ 海盆:深海錳結核(主要集中於北太平洋)

3. 鹽度和洋流小專題:
⑴ 鹽度最高的是紅海,原因:
① 地處副熱帶海區,降水稀少,蒸發強烈。 ② 周圍是熱帶沙漠氣候區,從陸地流入的淡水很少。
⑵ 鹽度最低的是波羅的海,原因:
① 地處較高緯度,氣溫低,蒸發弱。② 周圍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區,降水較多,且有大量淡水注入。
⑶ 巴爾喀什湖東咸西淡的原因:
①東部:地處內陸,降水稀少,蒸發強烈;缺少河流淡水注入。
②西部:有河流淡水注入,稀釋作用很強。
③巴爾喀什湖中部窄,不利於東西兩側水體交換,造成兩側鹽度差異較大。
⑷ 世界表層海水鹽度的水平分布規律:
從南北半球的副熱帶海區分別向南北兩側的低緯度海區和高緯度海區遞減。
⑸ 判斷某洋流性質為寒(暖)流,判斷理由是:
溫度方面:洋流流經海區溫度較同緯度其他海區低(高),
流向方面:由較高(低)緯度海區流向較低(高)緯度海區,[或由較低(高)水溫海區流向較高(低)水溫海區]。

4. 河流及交通小專題:
⑴ 中國南流出境河流境內外名稱變化:
雅魯藏布江---布拉馬普特拉河 獨龍江—伊洛瓦底江 怒江---薩爾溫江 瀾滄江---湄公河 元江---紅河
我國其它的國際性河流:
額爾齊斯河—鄂畢河 黑龍江在俄羅斯稱阿穆爾河
⑵ 西歐河流航運價值大的原因:
河流水量充沛,水位穩定,含沙量小,無冰期;流域內地勢平坦,河流落差小,工業發達,貨運量大,航運價值大。
⑶ 俄羅斯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航運價值不大的原因:
緯度較高,封凍期長;河流大致由南向北流,有凌汛現象,不利航運。
亞馬孫河由於位於熱帶雨林區,茂密的雨林植被阻礙通航;流域內人煙稀小,航運價值小。
⑷ 極地航路開辟的重要意義:縮短航程,節時節能。
⑸ 我國西南地區水能豐富,主要原因是:
① 地處濕潤地區,降水豐沛,徑流量大;② 地處一、二級階梯交界處,河流落差大。
變式:三峽地區水能豐富,主要原因是:
① 地處濕潤地區,降水豐沛,徑流量大;② 地處二、三級階梯交界處,河流落差大。
⑹ 南昆鐵路建設的意義:經濟意義:① 有利於資源開發和物資輸出,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 ②有利於開發旅遊資源,帶動第三產業發展。③有利於發揮鐵路對經濟輻射的作用,帶動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促進外向型經濟發展。
政治意義:① 有利於鞏固和加強民族團結。② 有利於加快西南地區的脫貧速度。③ 有利於社會穩定。
戰略意義:① 有利於加快對外開放,發展外向型經濟。 ② 有利於鞏固國防,保衛邊疆。
⑺ 俄羅斯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的重要意義:
① 加強東西部經濟聯系,促進物資交流; ② 加快資源開發,化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

5. 地質地形小專題:
⑴ 南極發現有豐富煤炭(北極地區埋藏豐富石油),說明:
南極(北極)地區曾經位於溫暖濕潤地區,森林茂密,後經大陸漂移至此,這是板塊構造學說的有力佐證。
⑵ 剛果盆地的形成原因:
剛果盆地原來是內陸湖,後經地殼抬升,河流侵蝕下切,湖水外瀉而成。
⑶ 死海(貝加爾湖、坦噶尼喀湖、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成因:內力作用----地殼斷裂陷落
⑷ 北美五大淡水湖(歐洲峽灣地形、湖泊)成因:外力作用----冰川作用
⑸ 廬山(華山、泰山)的形成:斷層形成的塊狀山地
⑹ 七大洲地形特色:
亞 洲: ① 地形復雜多樣,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積廣; ② 地勢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
非 洲: ① 地形以高原為主,地面地伏不大; ② 東部縱貫著巨大的東非裂谷帶; ③ 地勢特點:東南高,西北低
歐 洲: ① 歐洲地形以山地、平原 為主,平原面積廣大,占總面積2/3;
② 地勢低平,為世界地勢最低大洲(300m),地勢南北高,中部低; ③ 冰川地形廣布
北美洲: ① 地勢東西高,中部低; ②冰川地形在大陸北半部廣布
③南北縱列三大地形區,西部是高峻山地,東部是低矮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
南美洲: ① 西部為南北縱貫的高峻的安第斯山脈; ② 東部為平原、高原相間排列
大洋洲: ① 地勢低平。地表起伏和緩; ② 地形為南北向三個縱列帶,東部為山地,中部為平原,西部為高地
南極洲: ① 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大洲(2350m); ② 大陸冰川廣布,冰層平均厚度達2000米,冰層以下地形多樣
⑺我國西南地區地質災害嚴重的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①位於地震帶,地殼活動強烈,山體中斷層發育; ②山區面積廣大,岩石破碎,風化嚴重; ③干濕季分明、暴雨集中。
人為原因:對植被的破壞嚴重

6. 洪澇小專題:
⑴ 孟加拉國澇災嚴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① 西南季風強盛,降水豐沛,多暴雨; ②恆河與布拉馬普特拉河在此交匯且同時進入汛期; ③地勢低窪,排水不暢; ④西南季風使海水向北湧入孟加拉灣,阻礙了河水入海。
人為原因:人口密度大,上游植被破壞較多,致使水土流失嚴重,三角洲泥沙淤積嚴重,河床變淺。
⑵ 印度旱澇災害頻繁的原因:
西南季風強盛,或來得早,退得晚,易造成澇災;反之會造成旱災。
⑶ 亞馬孫河流量大的原因:
① 地處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壓影響,多上升氣流,降水豐沛;
② 平原地形及北、西、南三面高、向東敞開的地形地勢,有利於大西洋水汽進入;
③ 水汽進入內陸後,受高原、山地的抬升,多地形雨; ④ 流域面積廣,地表水從三面向亞馬孫河匯集。

D. 江蘇地理考試題型,是否有計算題

地理(考試時間:120分鍾
總分:150分)
自然地理、地圖和人文地理部分約60%-70%;世界地理和中國地理部分約
30-40%。
試卷一般包括選擇題和非選擇題。試題由容易題、中等題及難題

E. 地理測試題

參考:選擇A(用排除法)
B圖是「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標志
C圖是北京雁棲湖國際會展中心
D圖好像是北京金雁飯店
這三幅圖都跟「一帶一路」有關

F. 地理會考,什麼題型

選擇 填空以及問答題都很簡單

G. 高中地理考試一般考什麼內容

你現在是高二,在學區域地理吧
我覺得你要是選擇文科,最好的學習是從現在開始只要有時內間容就看地圖,世界地形圖,每天一次的沿重要的經緯線看一遍它穿過的地形區,一直到熟悉得閉上眼,腦子里都能清晰的浮現出各地的地形。然後再每天看氣候圖,洋流圖,直到,說到一個地點,你都能說出這個地點的地形,氣候,如果是海洋,還能說出流經的洋流。再後來就是看分大洲的地圖,熟悉各地的礦產,氣候,冬夏風向,城市,工業農業分布,這些東西不是說要你每天去背它,只要你能堅持每天去看一遍,專心的看,我敢保證,半年後,你聽地理課時會很輕松。

H. 初中地理中考題型有那些

這一部分有很多東西是要死記硬背下來的,而且一個點不熟就會導致丟分);希望對你有幫助。 中考題型有兩大類:一是選擇題,二是綜合題。各占

I. 河北省初一地理考試題型

2014-2015
學年七年級地理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及答案

一、選擇題

1.
下列事實最先證明地球是個球體的是(



A.
哥倫布到達美洲大陸

B.
麥哲倫首次環球航行

C.
人造地球衛星的發射和使用

D.
鄭和下西洋

2.
曉紅觀察到,不僅一天中自己的影子長短有變化,而且冬季和夏季中午的影長也有不同。

圖如果示意的是同一天中不同時間的情景,則更接近正午的是

圖;如果示意的是不

同季節正午時刻的情景,則更接近冬至日的是
------


A.
甲、乙

B.
乙、甲

C.
甲、甲

D.
乙、乙

3.
有關地球自轉和公轉的說法,正確的是(



A.
方向不同

B.
都繞太陽轉

C.
地球公轉形成了四季的變化

D.
自轉和公轉周期相同

4.
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



A.20
°
E

160
°
W

B.30
°
W

160
°
E
C.0
°、
180
°
W

D.90
°
E

90
°
W
5.
下列關於本初子午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A.
是地球上最長的經線

B.
其東側是西經,西側是東經

C.

180
°經線組成的經線圈是劃分東、西半球的分界線

D.
向東數值遞增的范圍處在東經上

6.
下列現象中,不能作為海陸變遷證據的是(



A.
在喜馬拉雅山區發現海洋生物化石

B.
在台灣海峽的海底發現古河道等人類活動的遺跡

C.
地中海面積不斷縮小,最終將消亡

D.
青藏高原上分布許多動植物

7.
小紅的爸爸是一位工程師,
經常去郊外考察建設用地,
下列比例尺最適合野外考察的是




A.1:1000

B.1:10000

C.1:25000

D.1:100000
8.
提出「大陸漂移假說的科學家是(



A.
哥白尼

B.
麥哲倫

C.
魏格納

D.
哥倫布

9.
陸地伸進海洋的部分叫(



A.
島嶼

B.
半島

C.
海灣

D.
大陸

10.
圖中天氣符號表示沙塵暴的是(



11.
下列詞語中,用於描述氣候的是(



A.
風和日麗

B.
四季分明

C.
陰雨綿綿

D.
天高雲淡

12.
關於甲乙所在半球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
甲乙兩地均位於北半球

B.
甲乙兩地均位於南半球

C.
甲在北半球,乙在南半球

D.
甲在南半球,乙在北半球

13.
氣候與人類活動關系密切,下列哪種人類活動會對氣候造成不利影響(



A.
低碳生活

B.
綠色出行

C.
植樹造林

D.
加大高耗能產業發展

14.
人口自然增長率是由什麼決定的(



A.
計劃生育

B.
出生率

C.
死亡率

D.
出生率和死亡率

15.
我國民族分布的主要特點是(



A.
小雜居、大聚居

B.
大雜居、小聚居

B.
大雜居、大聚居

D.
小雜居、小聚居

16.
石家莊市
2013

11

16
日的空氣污染指數為
361
,則空氣質量狀況為(



A.


B.
輕微污染

C.
中度污染

D.
重污染

17.
關於我國四大高原特徵敘述,正確的是(



A.
內蒙古高原地面坦盪,廣泛的分布著疏鬆的黃土

B.
黃土高原地表崎嶇,岩溶地貌分布廣

C.
青藏高原雪山連綿,冰川廣布,多大河發源地

D.
雲貴高原一望無際,多優良草場

18.
治理黃河的根本是(



A.
開發中上游的水能資源

B.
修建一批分洪、蓄洪工程

C.
黃土高原地區的水土保持

D.
黃河下游控制泥沙流入

19.
地跨歐亞兩大洲的歐洲國家是(



A.
英國

B.
俄羅斯

C.
美國

D.
埃及

J. 地理、生物中考常考題型

一. 選擇題
1.小明到英國格林尼治天文台舊址旅遊時,他兩腳跨在本初子午線地標的兩側,張開雙手錶示東經和西經,此時東經和西經的度數分別向東、向西變化的規律是
A.沒有變化 B.度數減少 C.度數增大 D.變化無規律
2.世界萬物都在不斷運動著,其中地球繞太陽不停地公轉,它的周期是
A.12小時 B.24小時 C.36小時 D.一年
3.當你在一個陌生的城市旅遊時,你選擇的導游圖應當是
A.比例尺盡可能小的地圖 B.世界地圖
C.中國地圖 D.比例尺盡可能大的地圖
4.北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載:在太行山中發現許多海螺、海蚌殼等生物化石。這一記載說明
A.太行山是從古老的大海里升起來的
B.太行山今後將從陸地轉變為海洋
C.今天的海螺、海蚌是從陸地進入海洋的
D.古老的海螺、海蚌是生活在陸地上的
5.下列天氣符號所代表的天氣對人類活動最為有利的組合是
A. ——晾曬衣服 B. ——體育鍛煉
C. ——播種小麥 D. ——高空作業
6.人類社會在發展過程中,集中居住形成了
A.鄉村 B.城市 C.家庭 D.聚落
7.在歐洲人的餐桌上,常見的食品是
A.米飯 B.牛排與乳酪 C.饅頭 D.油條與豆漿
8.世界上最大的資源消費國和廢棄物排放國是
A.美國 B.澳大利亞 C.加拿大 D.巴西
9.讀右「日本經濟結構圖」,關於日本經濟的敘述,正確的是

A.農業發達且在國民經濟中占絕對優勢 B.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工業
C.工業水平比較低 D.商業、建築業占絕對優勢
10.下面是小飛同學在網上學習中收集到的一些精美圖片,其中屬於法國的是

11.拉丁美洲的主要人種是
A.黑種人 B.白種人 C.黃種人 D.混血種人
12.從海陸位置來看,以下國家同我國相似,都具有海陸兼備特徵的是
A.蒙古 B.日本 C.英國 D.印度
13.我國許多大河滾滾東流,既溝通了東西交通,又產生了巨大水能,這是因為
A.山區面積廣大 B.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C.地形復雜多樣 D.山脈縱橫交錯,大致呈網格狀分布
14.詩歌《敕勒歌》中「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描述的是以下哪個地形區的景色
A.東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內蒙古高原 D.華北平原
15.下列幾個省區的名稱,排序和圖序相符的是

A.①湖北省 ②廣東省 ③雲南省 B.①廣東省 ②雲南省 ③湖北省
C.①廣東省 ②湖北省 ③雲南省 D.①雲南省 ②湖北省 ③廣東省
16.下列自然資源中屬於非可再生資源的是
A.耕地 B.石油 C.水能 D.太陽能
17.今年放寒假的時候,小明去了哈爾濱滑雪,小劉則去了海南島領略海島風情,下面是他們拍攝的兩幅照片,你認為造成兩地氣候差異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的影響 B.海陸位置 C.緯度位置 D.地勢的影響
18.根據因地制宜的原則,下面不合適的行為是
A.在西藏建立水產品加工基地 B.在內蒙古建立皮毛、乳製品加工廠
C.在黑龍江省建立豆製品加工基地 D.在山東大力開展海洋水產養殖
19.下列地理景觀與其對應的地區搭配,正確的是
A.水鄉——華北平原 B.茶園——山東丘陵
C.林海雪原——大興安嶺 D.沙灘椰林——西雙版納
20.下面關於台灣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少數民族主要是高山族 B.最高山峰是黃崗山
C.經濟以「進口-加工-出口」型為主 D.居民的祖籍以福建為主
二、讀圖綜合題(有8大題,共計60分)
21.學會探索(6分):人類對地球的認識經歷了漫長而艱難的探索過程。現在,科學家不僅精確的測量出了地球的大小,而且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後,製作成地球的模型——地球儀,在上面劃分了經線、緯線,利用經緯網來確定地球表面的任一點的位置。
請讀下圖完成要求:(1)地球的形狀是一個————;

其平均半徑為千米。圖中字母A表示_____;字母B表示_______。
(2)請根據圖提出兩個問題,只提問,不必回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學會看圖: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6分)

⑴在右圖中小清河流向的方向是___________;
⑵大青山主峰和小青山主峰的相對高度是______米;
⑶AB一線和CD一線和E處的地形分別是:AB_______,CD_______,E _____(山脊、山谷、山峰、鞍部、);
⑷甲乙兩地的圖上距離為4厘米,則兩地的實際水平距離為_________米。
23.放眼世界:讀右圖,完成下列要求:(6分)

(1)圖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為:
A ________洲、B ________洲、C ________洲、D ________海峽;
(2)從圖中可以看出,東南亞位於三大洲、 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之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24.了解地區:下列是法國和巴西兩國的地圖。⑴請你通過讀圖,按照下表的要求,完成對這兩個國家的比較。⑵在最後一行中添加新的對比項目名稱和內容。(7分)

國家 法國 巴西
首都
主要地形區 亞馬孫平原
主要河流 塞納河

25.認識祖國:我國幅員遼闊,地理位置優越,讀地圖回答:(8分)
⑴我國位於 ______洲的東部, ______洋的西岸。
⑵我國瀕臨的四個海中屬於內海是 ______海,最南面的是 ______ 海。
⑶我國陸地面積約 ______平方千米。領土最南端和最北端約跨緯度 ______度。
⑷我國的鄰國中,面積最大的是 ______,人口最多的是 ______。
26.學會分析:我國各地氣候差別很大,讀下圖回答:(6分)

⑴甲、乙兩地中一月氣溫低於0℃的是_____地,氣溫年較差較小的是_____地。
⑵甲、乙兩地中年降水總量比較多的是_____地。
⑶兩地降水量季節變化的共同點是(2分)
A.各月降水都很多 B.各月降水都很少
C.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 D.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冬季
⑷甲地的氣候類型屬於右圖三種季風氣候中的__________氣候。
27.學會歸納:讀「中國地理分區圖」,回答下列問題:(13分)

(1)將圖中大寫英文字母代表的地理區域名稱填在下列空格內:
A._____地區,B_____地區,C._____地區,D._____地區。
(2)圖中C地區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徵是_____,D地區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徵是__________。
(3)A、B兩地區的地理分界線(圖中虛線)是_____ 嶺―_____河一線,你知道這一界線的南北兩側有哪些明顯的地理差異嗎?完成下面表格:
提示:比較地形、氣候、河流、植被、農業生產、交通工具、生活習俗等方面的差異。
項目 B地區 A地區
例: 地形不同 以平原為主 以低山、丘陵為主
農作物不同 以小麥為主
年降水量 大於800毫米

28.關注發展:讀下圖「滬寧杭地區工業分布圖」(8分)

⑴滬寧杭地區主要的工業城市有: 、南京、 。
⑵其中最重要的城市是 ,該中心擁有的工業部門包括:機械工業、 工業、 工業等;
經過不斷的調整與發展,該基地已演變成為信息、現代生物與醫葯、新材料三大 產業為主導的現代工業體系。
⑶列舉該地區發展工業的便利條件(至少兩條)。(2分)

2007年福建省南平市初中學業考試地理試題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D D A B D B A B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D B C C B C A C B
二、讀圖綜合題(有8大題,共計60分)
21.學會探索(6分):
(1)赤道略鼓,兩極稍扁的不規則球體 6371 經線 緯線(2)略
22.學會看圖:(6分)
(1)自北向南(2)17米(3)山脊、山谷、鞍部(4)40千米
23.放眼世界:(6分)
(1)亞洲 大洋州 非洲 馬六甲(2)太平洋 印度洋
24.了解地區:(7分,每空一分)
國家 法國 巴西
首都 巴黎 巴西利亞
主要地形區 西部平原、大盆地等
主要河流 亞馬孫河
(最後一行為開放型題,可列舉所在大洲、瀕臨海洋、氣候、人種、語言、礦產、工業品、農產品……教師根據情況打分)
25.認識祖國:(8分)
(1)亞洲 太平洋(2)渤海 南海(3)960萬 49(4)俄羅斯 印度
26.學會分析:(6分)
(1)甲 乙 (2)乙 (3)C(2分) (4)溫帶季風氣候
27.學會歸納:(13分)
(1)南方 北方 青藏 西北(2)高寒 乾旱(3)秦嶺 淮河
項目 B地區 A地區
例: 地形不同
農作物不同 以水稻為主
年降水量 小於800毫米 大於800毫米
(最後一行為開放型題,可列舉溫度帶、作物熟制、一月平均氣溫等方面比較,酌情打分)
28.關注發展(8分)
(1)上海 杭州(2)上海 石化 鋼鐵 電子 紡織等 高新技術
(3)水陸交通便利 消費市場廣大 人才密集 工農業基礎好 科技力量雄厚等。(2分

我這只有地理的,請見諒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