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市高三第一次調研考試地理
Ⅰ 怎樣進行高三地理第一輪復習
進行第一輪復習掌握單元基礎知識,鞏固各知識點,強化知識體系;同時加強綜合訓練,全面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以及思考能力。
通過這一輪復習,要達到下列要求:
(1)掌握考綱規定的基本知識,能夠對知識進行基礎的歸納總結,能把握教材主幹知識。
(2)能學會畫圖、填圖、記圖、讀圖、用圖。
(3)答題做到規范化,能形成一定的解題思路,掌握基本的解題方法。
(4)能用學到的地理知識分析生活中簡單的地理實例,做到活學活用。
具體措施:
(1)鑽研考綱和教材,對教材內容進行歸納總結。著眼教材,建立網路,進行全面系統地復習
1、分析考綱,把握考綱變化。
2、全面了解教材,把握重點。
3、突出主幹,落實基礎。知識系統化。
4、注重總結。特別是地理事物、現象規律分析。
(2)研究歷年高考試題
要對近五年的新課標高考題進行研究,要將高考題做全、做透、做通。要注意搜集高考信息,了解高考動態。
(4)精選、精練、精評
進入高三,練習越來越多了。堂課要有練習,每個單元有小測驗,每個月有月考。怎麼樣用最短的時間,做最好的題目,掌握最多的知識,往往成了成敗的關鍵。
對試題要精心挑選。所以要多做題,要分析試題,要把握高考題的特徵,要學會自己命題。
有的可能適合做課堂練習,有的可以做例題,有的適合做考試試題。而且要注意時間上的安排,要做到短、頻、快。題不在多,關鍵要精。
(5)課外輔導要靈活。多種方式,多種時間,多種場合。
Ⅱ 求2011年長春市高中畢業班第一次調研測試地理答案謝謝
這位同學,自己的考試要自己做。我就是該地區某高中地理老師~
Ⅲ 高三地理試題 幫個忙 謝謝!!!!!
南嶺北側
Ⅳ 高三地理大題該如何述說
我是地理老來師,可以輔導你源。
地理答題有很多種類型,你需要掌握每一類題目的答題思路。你們現在第一輪復習應該還沒有結束,老師可能還沒有系統講這些分析方法。
例如農業區位的分析從自然條件(包括地形,氣候,灌溉水源,土壤等方面分析)和社會經濟因素(包括勞動力,市場,機械化和科技水平,生產習慣等方面
)分析。需要分析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的影響。
祝你學習進步!
Ⅳ 緊急啊…長春市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調研測試高二地理試題卷答案
高二地理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准
二、非選擇題
41.(分)
(1)流域內降水豐富,流量大;流域內地形起伏大,落差大。因此水能資源豐富。
(2分)
(2)實行梯級開發(1分)
(3)土地退化 植被破壞
環境污染(3分)
(4)發電;灌溉;航運;養殖;旅遊等(答對4點即可)(4分)
42.(10分)
(1)東北 (1分
)
(2)①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良好的工業基礎為農業發展提供機械設備、化肥等生產資料。②交通發達,對外聯系方便。③開發較晚,人口密度較低。(3分)
(3)緯度較高,蒸發量小;春季有季節性積雪融水,增加土壤水分。(2分)
(4)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單位面
積產量;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增加農產品附加值;加強農業生態環境建設,保護生態環境;改善耕作制度,加強黑土培肥和水土保持工作;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科技化水平;發展水產養殖和農畜產品加工,走資源綜合開發的道路。(任答兩點得4分,其他答案可酌情給分)
不知道題目是否相同,附在下面吧
第Ⅰ卷 選擇題 (60分)
一、單項選擇題(40小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
1.關於區域的敘述,正確的是
A.區域是地表的空間單位,區域內部性質相同
B.區域具有一定的區位特徵,以及一定的面積、形狀和邊界
C.自然區域的邊界往往比較明顯,人文區域邊界具有過渡性質
圖1 城市最快出警示意圖
D.陸地是地球上最大的區域
2.讀圖1,現在許多城市110指揮中心為提高出警效率,配備了巡警車。應用地理信息技術可以大大提高出警效率,在接到報警電話後,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指揮警車到達出事地點。110指揮中心要確定哪一輛巡警車離出事地點最近,可以利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A.RS .B.GPS+GIS
C.GPS+RS D.GIS+RS
荒漠化已成為當今全球最為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之一。根據聯合國環境署推斷,目前世界約1/4的陸地、2/3的國家和地區受到荒漠化的威脅。中國是全球荒漠化面積最大、分布廣、危害嚴重的國家之一,其中西北地區則是我國風沙危害和荒漠化問題最為突出的地區。據此回答3~4題。
3.下列選項中,本身就包含著荒漠化潛在威脅的自然因素是
A.人口激增
B.高原、盆地為主的地形
C.乾旱的氣候條件
D.過度放牧和過度樵採
4.在西北乾旱氣候條件下,由於耕作技術落後,採取大水漫灌,可能出現的另一種荒漠化現象是
A.水土流失 B.次生鹽漬化 C.石質荒漠化 D.
土地沙漠化
圖2
讀某區域圖(圖
2),完成5~7題。
5.a地區的治沙工作卓有成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利用麥草、稻草、蘆葦等材料扎設方格狀的沙障是因地制宜治沙的成功典型
B.草方格沙障能大量吸收地下水,促使植物生長,固定沙漠
C.沙障固沙成本低、費工少,應大規模推廣
D.沙障可增加地表粗糙度,削減風力,但不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層含水量
6.c地區土地荒漠化的人為因素可能是
①修築公路 ②過度樵採 ③過度放牧 ④過度開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有關d地區農業發展敘述正確的是
A.農業發展面臨的最主要問題是草地沙化
B.該地發展農業的最有利因素是利用山地冰雪融水灌溉
C.該地農業發展方向是改善灌溉技術,發展生態農業
D.大力發展淡水養殖
圖3和圖4是「2002年世界和中國能源消費結構(煤、石油、天然氣、水能)圖」。據此完成8~9題。
%
%
圖3 圖4
8.中國目前需要大量從中東等地區進口的能源在兩圖中分別是
A.甲、a B.乙、b C.丁、d D.甲、b
9.下列有關我國能源消費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我國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導致大氣污染嚴重
B.隨著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煤炭的比重會有所下降
C.我國應大力調整能源消費結構,迅速與世界能源消費結構一致
D.我國面臨著人均能源少,能源利用率低等問題
目前全球的熱帶雨林正以驚人的速度不斷減少。根據世界環境保護機構的統計,每年有大約11萬平方千米的雨林因砍伐、焚燒而毀滅。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0~12題
10.熱帶雨林生態系統中,最主要、最關鍵的部位是
A.土壤 B.熱量 C.植被 D.水分
11.如果亞馬孫雨林被毀,將可能造成的影響是
①大氣中CO2含量增多,全球氣候變暖 ②全球水循環和水量平衡將受到重大影響
③當地生態環境將可能惡化
④雨林地區物種滅絕速率將大大加快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下列雨林開發方式中,屬於保護性開發的有
①生態旅遊 ②選擇性採伐與更新造林相結合
③開辟大型農牧場 ④保護本國資源與採伐亞馬孫雨林相結合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圖5為
「我國東部沿海地區三家境外投資工廠的原料地、加工地和產品市場示意圖」。讀圖完成13~15題。
圖5
某日本企業投資的甲廠 某韓國企業投資的乙廠
某法國企業投資的丙廠
13.圖中甲、乙、丙三家工廠依次可能是
A.紡織廠、汽車廠、服裝廠
B.紡織廠、食品廠、服裝廠
C.食品廠、紡織廠、汽車廠
D.服裝廠、食品廠、紡織廠
14.甲廠原料及產品的主要運輸方式是
A.鐵路運輸 B.航空運輸 C.水路運輸 D.管道運輸
15.三家企業的加工地都建在我國境內,其共同原因是我國
A.技術水平高 B.廉價勞動力充足
C.市場廣闊 D.原材料豐富
圖6
西部地區可開發的水能資源佔全國的72%,已
探明的煤炭保有儲量佔全國的39%,圖6為「西電東
送示意圖」。讀圖完成16~18題。
16.西電東送是把西部的水電和坑口電站的火電輸往東
東部,圖中坑口電站分布較多的是
A.A B.B
C.C D.D
17.三峽電站的電力是通過哪個通道輸送的
A.D B.A
C.E D.C
18.西電東送可以緩解東部日益嚴重的環境壓力,主要是因為
A.使東部電價升高,其他能源消耗增多
B.使東部電價降低,使用環保電器者增多
C.使東部地區煤炭使用量減少
D.使東部工業成本降低,有能力改善環境條件
圖7為「南水北調工程線路示意圖」。讀圖完成19~20題。
19.南水北調工程涉及華北地區,該地區水資源短缺的原因與下列哪些因素有關
①土地和耕地面積大 ②人口少
③水資源利用率高 ④水資源總量少
A.①② B.①③ C.
③④ D.①④
20.南水北調工程
選擇「東線先行」主要原因是
①東線工程經過平原地區,
長江水可通過人工渠道自流到華北平原,直達天津
②東線工程的工程量小
③東線工程從長江下游取水,水量大,北方受水地區可擴展到整個華北和西北
④東線工程抽取長江水的水量最大
⑤東線工程大量抽取長江水,可減少長江下游的洪澇災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⑤
圖8為「世界上四個局部地區的地理位置示意圖」。讀圖完成21~22題。
圖8
21.四幅圖所示區域中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內流河和內流湖發育典型的區域是
A
.a所在區域 B.b所在區域 C.c所在區域
D.d所在區域
22.圖中字母所示地點位於亞洲的有
A.a、b B.a、c、d C.a、b、c
D.a、b、c、d
圖9為「亞洲某國年降水量分布圖」。讀圖完成23~24題。
圖9
23.關於該國位置的正確敘述是
A.位於中南半島 B.位於內陸地區
C.位於熱帶地區 D.位於南半球、西半球
24.該國的主要氣候類型及干濕區是
A.溫帶季風氣候 濕潤區
B.熱帶草原氣候 半濕潤區
C.溫帶大陸性氣候
乾旱、半乾旱區 D.地中海氣候 濕潤、半濕潤區
圖10是「東亞部分地區圖」。讀圖完成25~26題。
圖10
[來源:Z+xx+k.Com][來源:Zxxk.Com]
25.圖10中甲、乙、丙三地氣候差異有
①甲—乙—丙年降水量越來越多 ②甲—乙—丙氣溫年較差越來越小
③甲—乙—丙氣候海洋性越來越明顯 ④甲—乙—丙氣候大陸性越來越明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6.日本1月0℃等溫線與38°N緯線基本吻合,中國1月0℃等溫線與33°N緯線基本吻合。該事實說明
圖11
A.中國1月0℃等溫線位置偏南受地形影響
B.中國1月0℃等溫線位置偏南受寒流影響
C.日本1月0℃等溫線位置偏北受地形影響
D.日本1月0℃等溫線位置偏北受暖流影響
圖11為「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27~29題。
27.日本多山原因主要是
A.位於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消亡邊界,板塊碰撞擠壓
B.位於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生長邊界,板塊張裂
C.位於亞歐板塊與美洲板塊消亡邊界,板塊碰撞擠壓
D.位於亞歐板塊與美洲板塊消亡邊界,板塊張裂
28.日本河流水文特徵為
A.越往南汛期越短
B.越往南結冰期越長
C.河流水能豐富
D.河流含沙量大
29.日本微電子產業集中在甲島,該島的自然帶是
A.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B.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C.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
D.亞寒帶針葉林帶
圖12是「世界某地區圖」。讀圖完成30~32題。
30.該區域是
A
.印度半島 B.朝鮮半島
C.中南半島 D.巴爾干半島
31.圖中陰影部分表示該地區某種農業地域類型,它是
A.大牧場放牧業
B.商品穀物農業
C.季風水田農業
D.乳畜業
32.目前最適宜由中國向圖中甲國轉移的產業部門是
A.汽車製造
B.飛機製造 C.微電子工業 D.玩具製造
圖13為世界某區域圖。
讀圖完成33~34題。
33.圖示區域的主要氣候類型是
A.熱帶草原氣候
B.熱帶季風氣候
C.熱帶雨林氣候
D.溫帶海洋性氣候
34.圖示區域農業發展的有利自然因素是
①位於低緯地區,熱量充足
②降水豐富 ③水源不足
④地形崎嶇,土壤貧瘠
圖13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圖14是「南非礦產資源分布圖」。讀圖完成35~36題。
圖14
35.德班宜人的氣候受沿岸洋流影響,關於該洋流敘述
正確的是
A.屬於寒流
B.盛行西風吹拂形成
C.屬於暖流
D.
東南信風吹拂形成
36.南非人均碳排放高的主要原因是
A.工礦業發達 B.人口數量大
C.森林覆蓋率高 D.石油資源豐富
圖15是「埃及示意圖」。讀圖完成37~38題。
圖15
37.甲城是該國著名海港,該海港的氣候類型是
A.溫帶季風氣候 B.熱帶沙漠氣候
C.亞熱帶季風氣候 D.地中海氣候
38.20世紀70年代,在丙河上興建了大壩,並形成了一個巨大的人工水庫。大壩建成帶來的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①三角洲地區鹽漬化加重 ②有效防止河流下游的洪水泛濫
③入海泥沙增多,河口三角洲不斷擴大 ④由於泥沙淤積,水庫的儲水量下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圖16為「歐洲局部示意圖」。讀圖完成39~40題。
圖16
39.下列關於該區域地形的正確敘述是
A.地勢西高東低
B.地形以平原和盆地為主
C.阿爾卑斯山地冰川地貌廣布
D.主要山地由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碰撞形成的
40.下列關於圖中①河流的說法正確的是
A.該河航運價值低 B.該河的流向大致是自西向東[來源:Zxxk.Com]
C.該河含沙量大 D.該河是歐洲最長河流
Ⅵ 如何帶領學生進行高三地理第一輪復習
(1)選定一本適和自己學生資料
(2)制定嚴密的復習計劃,最好精確到周版。
(3)加強知識的歸納權整理,形成知識體系
(4)落實基礎,突出主幹,注意與初中地理知識的有機結合
(5)精選試題,擺脫題海,提高做題的效率。
Ⅶ 高三地理題
一月最低均溫在0---15度之間,判斷為亞熱帶,又七月均溫在15---20之間,年溫差小。具有回海洋性特徵。再從降答水來看,一月和七月差別不大,降水年季變化小,且全年降水在600--700之間,所以確定為溫帶海洋氣候。對應自然帶為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Ⅷ 寧夏銀川一一中高三第一次模擬文綜地理及其詳解
寧夏銀川一中2015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地理試題【解析】
【答案】1、D 2、D 3、A
【解析】
試題分析:
試題分析:
1.讀圖,根據圖中等高線數值判斷,圖中等高距是20米。若圍繞N的等高線是400米,則N的范圍是400-420米。若圍繞N的等高線是380米,則N的范圍是360-380米。所以所以最高海拔可能是415米。故選D。
2.根據材料,將山區和丘陵地區局部的平地稱為「坪」。讀圖,①村、②村、③村所在地等高線較密集,說明坡度較大,地形不平坦,可能性小;④村處等高線稀疏,說明坡度小,地形平坦。故選D。
3.根據等高線數值變化,M鄉地處R、S兩條河流的分水嶺;而①村位於R河流的源頭,河流落差大,水運不便;②村與③村都位於河流源頭,服務范圍、等級可能相同;圖中所示公路,M至④間只穿過一條等高線,起伏最小。故選A。
考點:等高線圖,高差和最大海拔高度,地形特徵,聚落等級與分布特徵。
【答案】4、B 5、B
其他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18c50f0102vk8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