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自然地理學2

自然地理學2

發布時間: 2021-02-04 18:20:51

A. 自然地理學答案

一、名詞解釋
1、水文——自然地理環境中,水的各種現象的發生、發展及其相互關系和規律性。
2、水分循環——地表水、地下水和生物有機體內的水,不斷蒸發和蒸騰,化為水汽,上升至空中,冷卻凝結成水滴或冰晶,在一定的條件下,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球表面。降落於地表的水又重新產生蒸發、凝結、降水和徑流等變化。水的這種不斷地蒸發、輸送、凝結、降落的往復運動過程。
3、河流——陸地表面經常或間歇有水流動的泄水凹槽。
4、河流流速——是指河流中水質點在單位時間內移動的距離。
5、流量——是指單位時間內通過某過水斷面的水的體積。
6、河網密度——是指流域內干支流的總長度和流域面積之比,即單位面積內河道的長度。
7、 地下水——就是埋藏在地面以下,土壤、岩石空隙中的各種狀態的水。地下水包括氣體狀態、固體狀態、液體狀態等形態。而液體狀態的地下水又可分為潤濕狀態、薄膜狀態、毛細管狀態和自由重力狀態等。各種狀態的地下水是彼此互相聯系的,並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
8、地下水的蓄水構造——地下水的蓄水構造,是指由透水岩層與隔水層相互結合而構成的能夠富集和貯存地下水的地質構造體。
9、礦化度——一升水中所含各種離子、分子及化合物(不包括游離狀態的氣體)的總量,就叫總礦化度,簡稱礦化度。以g/L表示。
10、膠結作用——地下水中的礦物質在顆粒之間的空隙內沉澱下來,把鬆散堆積物膠結成緻密的堅4固岩石,這種作用稱為膠結作用。
11、潮汐——潮汐是海水位周期性漲落的現象潮汐是地球自轉及日月引力所致。一般一個太陰日有兩次漲落,白天的稱潮,晚上的稱汐,合稱潮汐。
12、引潮力——天體的引力與地球繞地月公共質心旋轉時所產生的慣性離心力組成的合力
13、密度流——密度流是由於海水密度差異而引起的海流
14、赤道潮——潮汐高度從赤道向兩極遞減,並以赤道為對稱,故稱為赤道潮(或分點潮)。
15、潮流——是指海水在天體引潮力作用下所形成的周期性水平流動。隨著漲潮而產生的潮流,稱為漲潮流;隨著落潮而產生的潮流,稱為落潮流。6、洋流:是海水沿著一定方向的大規模流動,也稱海流。
16、海水鹽度—— 是1000g海水中所含溶解的鹽類物質的總量,叫鹽度(絕對鹽度)。單位為‰或10-3。
17. 海水密度——是指單位體積內所含海水的質量,其單位是g/cm3,但習慣上使用的密度是指海水的比重,即是指一個大氣壓下,海水的密度與水溫在3.98℃時蒸餾水密度之比。因此在數值上密度和比重是相等的。海水的密度狀況,是決定海流運動的最重要因子之一。
18、海洋資源——指來源、形成和存在方式 均直接與海水或海洋有關的資源。
19、水資源——在廣義上,水資源是指水圈中水量的總體。但是海洋水因其含有較高的鹽分而難以利用,所以通常說的水資源是指能為人類直接利用的陸地上的淡水資源。
20、海洋化學資源——是指海水中所含的大量化學物質。
21、海洋動力資源——是指海水運動可以產生巨大的動力資源。
22、海洋礦產資源——又稱海底礦產資源。包括海濱、淺海大洋盆地和洋中脊底部的各類礦產資源。
23、順地貌——原有的褶曲構造未經破壞或輕微破壞時,構造形態與地貌形態基本上是一致的
24、河床——河床是河谷中最低的常年載有流水的部分。
25、河漫灘——河漫灘是高出河床的平坦谷底,但洪水期可淹沒,故又稱為洪水河床。大型河漫灘也稱為河岸沖積平原。
26、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又稱岩溶)地貌是由喀斯特作用而成的一種奇文現象,總稱為喀斯特。
27、分水嶺——在一個水系范圍的集水區域稱為流域,每個流域之間的分水高地稱為分水嶺。
28、荒漠——是指氣候乾旱,地表缺水,植物稀少及岩石裸露或沙礫覆蓋地面的自然地理景觀。
29、磨蝕作用——是冰川中所挾帶的岩塊,以巨大的動壓力研磨冰床基岩的一種作用。
30、融凍擾動——尚未凍結而含水的融土,在上部季節凍土及下部永凍層的挾逼下,發生塑性變形,造成各種褶曲,稱為融凍擾動。
31、斷層海岸——斷層構造線與海岸線平行,斷層直接通過海岸帶,岸線挺直,海崖峻峭,水下岸坡急陡。
32、海蝕作用——波浪、潮汐及沿岸流等對海岸帶的破壞作用,總稱為海蝕作用
34、台地——台地是高出當地平原的高地。相對高度小於l00m的稱為低台地,大於l00m的稱為高台地。
35、崩塌——是斜坡上的岩(土)體,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墜落的現象。它廣泛出現於山坡、河湖岸及海岸上,是一種突發性的災害。
36、水土流失——是當流水對土壤、風化殼或碎屑堆積物的侵蝕量(值)超過允許侵蝕量(值)時,稱為水土流失。
37、沙漠化——是指乾旱和半乾旱地區,由於自然因素和人類活動的影響而引起生態系統的破壞,使原來非沙漠地區出現了類似沙漠環境的變化過程。

B. 自然地理專業主要是幹嘛的

自然地理學在大學階段課程名單如下:
地球概論、測量與地圖學、氣象學與版氣候學、地質學基權礎、土壤地理學、水文學、地貌學、植物地理學、綜合自然地理學、環境學概論、中國自然地理、世界自然地理

一般考教師上崗,另外可以考研究生在研究所搞研究,還可以考導游,有優勢但是外語要好

地信方向具體有:
1.測繪(如果肯吃苦的話,拿錢較多)。
2.GIS二次開發(類似程序員,比較辛苦)。
3.GIS應用(用GIS解決實際問題,同2,但不涉及編程)
4.GIS基礎的平台設計(設計GIS開發軟體,計算機相關)
5.GIS儀器的銷售
這是我的一家之言,僅供參考,還請大家拋磚引玉,多多指正,樓主可以去GIS論壇上逛逛,他們的應該更專業一些。

C. 自然地理學 考研方向 及院校選擇

你好,我是武大09級自然地理學的碩士。其他學校我不是很清楚,我們回這邊是做事都差不多,可以說答沒有具體的研究方向,跟哪個老師,老師有什麼項目就做什麼事情,畢業的時候貌似方向是可以隨便寫的。具體可以見參考資料里我的帖子。

D. 伍光和的自然地理學第二版和第四版哪個好啊

個人認為第二版和第三版好,但第四版是考研參考書,內容相對較新,為了考研的話,就看第四版吧~

E. 生活中的自然地理學;2.人類活動對岩石圈,大氣圈,水圈的影響有哪些

人類活動對大氣圈:
人類的各種各樣的生產和生活活動,增加了全球大氣的污染,影響內了地球容大氣對太陽輻射能的反射和散射作用,減弱了入射的太陽輻射數量,從而導致氣溫的降低。

人類活動對水圈:
隨著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人類對水資源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水資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銳。然而,人類在農業中不科學的灌溉、不進行水的回收利用;生活中缺乏節約意識;工業廢水直接排入江河等一系列行為都對水資源造成了大量的浪費和污染。

人類活動對岩石圈:
岩石圈作為化石燃料和礦物原料的大倉庫,人類開發它們,必然要改變原有的地質地貌,破壞岩石圈的原貌;從中獲取自己所需之後又要排出廢物,岩石圈與其他圈層都緊密相連,不斷進行著物質和能量的交換,故人類對岩石圈的影響必將間接影響到其他圈層。

F. 629自然地理學(二)和829人文地理學 是哪個書 考研的 629自然地理學(二)括弧2又是什麼意思啊

那個學校的參考書目?我看了招考簡章才能回答你的問題,應該是不同方向的要去吧。
廣州大學沒指定參考書目啊,它只是指定了考試范圍。

G. 自然地理學專業的大學排名

地理科學類新專業W
1
北京大學
A++
7

地理科學類新專業W
2
北京師范版大學權
A++
7

地理科學
1
南京大學
A++
104

地理科學
2
北京大學
A++
104

地理科學
3
華東師范大學
A++
104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
1
西北大學
A++
122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
2
北京林業大學
A++
122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
3
新疆大學
A++
122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
4
南京大學
A++
122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
5
浙江大學
A++
122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
6
福建農林大學
A++
122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
7
北京大學
A++
122

地理信息系統
1
北京師范大學
A++
124

地理信息系統
2
北京大學
A++
124

地理信息系統
3
武漢大學
A++
124

H. 武大自然地理學

地理學嚴格來說劃分包含了3個專業: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由於武大的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兩個專業的初試、復試、錄取等都是一模一樣的,包括入學後自然地理學專業和人文地理學專業的同學是一個班級,為了方便,我們會直接說是地理學班。
1、武大地理學定位
先說一下武漢大學地理學,從歷年考試來看,有很多跨專業的學生考,專業誇的還相當的不小,英語的,漢語的,經濟管理的,尤其以旅遊管理的最多,首先讓大家轉變下思路,大學地理學是屬於理科,和高中地理學差異太大了,完全不是一個樣子的。另外從地理研究來說,偶爾誇誇也無所謂,關鍵在於武大的地理學自身又很特殊,大學地理學有三個大的分支方向,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和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所謂GIS),武大的地理是在原來武漢測繪科技大學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偏重定量化研究,可以說就是工科,利用測繪,遙感,和GIS進行定量化地理研究,這個研究方向偏重點和北大,北師大,南大,中山都是不一樣的。可能是大家對武大這個地理學科的研究背景不了解,所以誤以為和高中一樣,很多跨專業的人考。估計熱點是不考數學,其實我們每天都要用數學,不會數學,做不出來成果的,為了避免誤導大家,從2011年考試,武大的人文地理——旅遊管理方向就取消了,說句實話,這個方向就是掛羊頭賣狗肉,根本就沒有這個方向的,我們主要做水、土地、GIS工程,其他的方面基本做不來,沒這個方面的老師。簡而言之,我們就是一個工科生,需要會技術,如計算機肯定要好了,會一點兒編程老師肯定更喜歡了,不會的,會用一些軟體也行(如ArcGIS,matlab,Mapgis,PS, oracle,等)。希望大家多了解武漢測繪科技大學的學科背景就知道了,我們是一個測繪的地方,所有的學科都和測繪相關,看了這段話,希望大家不要再問我適合不適合考,自己掂量著看~~。
從武大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在全國的地位以及其和其他學校的比較以及就業看。武大的地理學在全國排名並不是數一數二的,就純地理理論研究來說,比不上北大、北師大、蘭州大學、中山大學、華師等。但武大也有自己的優勢,資環院的GIS是很強的,地理學也是偏向於與GIS相結合的,應用性比較強,所以武大地理是偏技術性的。雖然考研是不涉及這些帶點理科性質的東西,但是在上了研究生之後,在跟導師做項目的過程中都會經常接觸GIS類軟體的。我們這邊是很重動手能力的,一般研究生階段會做很多項目,學生動手能力很強,在公司或單位很受歡迎,就業還算不錯。一般會去國土局、規劃局、建設局、GIS公司、高校等單位(這句話其實是用來唬人的,現在這些單位都要過考,且招考目錄里沒有人文地理或者自然地理畢業生,悲劇啊~~,因為有同志一來就問,就業怎麼樣如此之類的,我可以告訴你,我們將來從事的都是測繪方向的活兒,如果你不會,可能還是回自己的老本行,在這兒弄個文憑罷了)。
從研究上來看,也有很多人問研究方向之類的,我可以很負責的告訴你,碩士是沒有研究方向的,武大的碩士只有兩年,第一年要上課,給老師做點事情,不做事情沒項目經驗,就業也是麻煩事。第二年就是論文和畢業,你說怎麼會有研究方向之類的?關於研究方向大家不用擔心,況且,地理系做研究的老師除一兩個外,幾乎沒有,都在做橫向項目,這年代老師的工資也不算太高,學生又是最好的工人,不要認為不公平,全國都是這樣的,大氣候都這樣,不做項目的老師早都餓死了,換個角度來看,也是各取所需,我們要經驗,要鍛煉。再說了,反正有大批人來是混個學位的,真正要通過研究繼續讀博的人應該很少吧?如果要做研究,這個地方還是別來了(或者建議直接考GIS方向,這個方向的畢業生待遇確實好,會編程就行,你既不會編程,又不太會技術,就不要再哪兒吵著裝你有多NB了,這年代,真正NB的做學術的太少了。

2、錄取情況
對於錄取人數,一般情況是以人文地理學專業學生為主,佔20個人左右;自然地理學專業招生都會少一些,最多不會超過10個人,還是包括了強軍計劃、少數民族骨幹計劃等計劃生。就拿2009年來說,本校3個保研的,全部是自然地理學,通過考試錄取的只有3個,都是本校學生1個強軍計劃,2個少數民族骨幹計劃。當然,我們這級是比較特殊的一年。一般情況下,自然地理會招收7個人左右,2010年招收7人,3個本校學生,4個外校的。也就是說人文地理的人多,如果要拿獎學金估計專業上要揣摩了,雖然這兩個專業一起考,一起復試,是一個班,但是錢貌似現在還是分開算的,自然地理總數少,能拿全獎的自然也少。
對於本校學生考研的情況,整個學院考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的總人數大概5個人左右,有大小年之分,人多時會達到10人左右,少時只有3、4個。比如2009年,我們本科班上有9個人考本專業的研究生,只有2人沒能考上,選擇了測繪工程專業;2010年,本校考本專業研究生的只有3人。基本只要本校學生認真考研,考上的難度並不大。總體趨勢來說,本校考的人逐漸減少,這個和清華留不住自己的本科生一樣,武大雖然水點,但是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是正常的,有句話說的好,東京大學最牛的不是他的博士,而是他的本科。但是從2012年開始,本院的地理科學基地班開始成為了主要力量,他們的保研率達到了50%左右,是本校為了儲備人才而設定的一措施,原來地理系只有一個專業:資源環境城鄉規劃,2008年教育部批准建立地理科學基地班,作為一個3S技術培養特色班開展,所以從2012年開始,考研難度加大,貌似從目前來看,科學碩士是不會大肆擴招的,擴招的都是工程碩士,每年我們院的工程碩士都沒有報滿,如果大家沒十足的把握,可以報工程碩士,工程碩士實際上比我們好就業,待遇實際上是一樣的了,現在都改革了。
3、獎學金和助學金等情況
研究生學費每年11000元,住宿費1200元/年。獎學金依照專業和總成績(初試+復試)排名來定,40%的人獲得一等獎學金(11000元),40%的人獲得二等獎學金(5500元),20%的人獲得「三等獎學金」(0元,就是完全自費^_^)。從2010年開始,所有人都能獲得300元/月*10月(3000元/年)的助研助學金,以前只有70%的人能獲得這個助學金。
4、分數線
作為一個理科專業,武大的地理學不考數學,初試難度不大,很多不喜歡數學的同學都會選擇這個專業,甚至很多文科生都會跨專業考,因此總分數線肯定比較高。初試課程包括外語、政治、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我所了解的歷年分數線如下所示:

年份

分數線

2011

340

2010

340

2009

348

2008

360

2007

328

2006

333

單科分數線:英語、政治均為50(英語偶爾會調至55,所以最低要求55),自然地理、經濟地理均為90。PS:這僅是近兩三年的基本情況,具體無法查證。
往年的經驗證明:從沒有因為政治單科不過線而無法進入復試的情況,大部分情況是要麼總分不夠,要麼英語不夠,所以,英語是復習中的重點。更關鍵的是,英語考研成績達到一定程度,可以免修研究生英語。
5、考研公平性
可能很多報考武大地理學的同學們都擔心考研的公平性的問題,其實,作為一個本校生,我個人認為:武大的考研是相當公平的。所謂的不公平,其實大家都知道,認為本校學生可能會考前劃重點,復試時候走走過場就ok了。不過這只是很多人的猜測,而事實呢?以我自己的經歷為證,作為本校學生考研,我們在考前的確找過很多次林老師和劉老師,就為了能劃些自然地理和經濟地理的重點,但是兩位老師從未透露過任何題目。林老師只是對著自然地理的目錄念了一遍,基本沒透露任何所謂的考點、重點;劉老師就更乾脆,目錄都不給念,直接讓我們復習中有什麼疑問就直接問,我們試探性的想打聽某方面內容要不要考,但是也徒勞無獲。對於復試問題,我們作為本校學生,跟復試時候的大部分老師都認識,但還是一樣的程序,抽題、答題,翻譯,只是節省了介紹本科的專業和實習情況一類的基本情況,因為我們做過什麼老師都知道。最搞笑的是,我們班上一個同學復試完了,錄取情況確定後,我班主任才說:他是我們自己班上的?- -!所以可以確信,武大的地理學錄取還是很公平的。
6、專業課問題
說到專業課,這就是我們的老本行了。首先,如果大家有條件,推薦大家最好能跟班上一下這兩門專業課,收獲會比較大,尤其是經濟地理學。兩門專業課的教材是:
《自然地理學》林愛文編,武大出版社,2008年版,
《經濟地理學——原理方法與應用》劉艷芳主編,科學出版社,2007年1月第二版
(看完這里,不要再問考不考王健那本書了,雖然彼本非此本,但是你要知道考試用的是這本就行了,^_^)
自然地理學,沒有任何投機取巧的辦法,就是把所有的內容記住,劃了的所謂「重點」也用不上。武大地理學考研中的自然地理學這門專業課,只能算是對自然地理學介紹性的一個概論科目,東西特別多、雜,需要記憶、理解的內容非常多,只要一個小知識點拿出來也可以出一個簡答題。而且近幾年林老師出題的思路也拓寬了不少,題目形式花樣也變化挺多,這都給復習、初試帶來了難度。但是,萬變不離其宗,我們在自己本科學習、考研復習和2009年整理資料中,對出題的重點、主要方向都把握的較准確。其實說白了,自然地理就算沒有任何考研資料,只要你把整本書背過,完全可以考120分以上。有資料就是可以減輕考研復習的壓力,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准備其他課程(尤其是英語),復習中對這門專業課做到宏觀上較好的把握。

I. 自然地理學考研

自然地理學是研究自然地理環境的組成、結構、功能、動態及其空間分異規律專的學科,是屬地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學科。
綜合性的分支科學有綜合自然地理學、區域自然地理學、古地理學等。
部門性的分支科學有地貌學、氣候學、水文地理學、生物地理學、冰川學等。
狹義的自然地理學僅指綜合自然地理學,部門自然地理學已逐步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狹義的自然地理學僅指綜合自然地理學。

國內地理學科排名靠前的前幾名是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武漢大學等...

J. 如何學自然地理學

這里根據中國國家圖書館的資料,整理出中國近現代有關自然地理學的專著,主要選擇了題名為《自然地理學》的專著.

《自然地理學(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伍光和等編著,2008年版,502頁。
《自然地理學(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伍光和等編著,2000年版,384頁。
《自然地理學(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潘樹榮等編著,1985年版,405頁。
《自然地理學》,科學出版社,吳成基主編,2008年版,328頁。
《自然地理學》,科學出版社,劉南威主編,2007年版。
《自然地理學》,科學出版社,楊達源主編,2006年版,391頁。
《自然地理學》,科學出版社,劉南威主編,2000年版。
《自然地理學》,武漢大學出版社,林愛文主編,2008年版,335頁。
《自然地理學》,人民教育出版社,吳履平主編、丁堯清等撰稿,2007年版,298頁。
《自然地理學》,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劉鴻喜著,2004年版,396頁。
《自然地理學》,南京大學出版社,楊達源主編,2001 年版,421頁。
《自然地理學》,北京大學出版社,陳效逑編著,2001年版,204頁。
《自然地理學》,水利電力出版社,劉國梁主編,1995年版,128頁。
《自然地理學》,水利電力出版社,何鍾主編,1991年版,191頁。
《自然地理學》,測繪出版社,方賢銓、李矞雲編著,1991年版,223頁。
《自然地理學(上、下冊)》,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山大學等編,1978/1979年版,253+149頁。
民國時期的著作:
《自然地理學》,上海:商務印書館,(法)馬東(Emmanuel de Martonne)著、王勤堉譯,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版。另有:長沙:商務印書館,1939年版,455頁。
《自然地理學》,上海:商務印書館,張資平著,1923年(民國十二年)版,66頁。[一作:1929年(民國十八年)]
有關實驗/實習的著作:
《自然地理學野外實習:原理、方法與實踐》,青海人民出版社,周強主編,2005 年版,351頁。
《自然地理學實驗與實習》,科學出版社,楊士弘主編,2002年版,210頁。
辭書:
《自然地理學名詞辭典》,台北:名山出版社,劉繼湘主編,1985年版,179頁。
《英漢自然地理學詞彙》,科學出版社,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編,1976年版,279頁。

最後,祝你好運!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