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幼兒地理學

幼兒地理學

發布時間: 2021-02-04 09:21:44

⑴ 幼兒聽懂的地理知識

人家的文章介紹給你看:淺談幼兒英語教學華數思維英語作為一門國際化語言,越來越受重視,二十一世紀英語的發展已具有了全球化的特徵。作為啟蒙教育的基石,幼兒英語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熱點」。幼兒由於其年齡及心理特點,往往是通過自身的活動去認識世界,體驗生活,習得經驗。在幼兒英語教學實踐過程中,順應幼兒的這種成長規律,幼兒沒有思想壓力,輕輕鬆鬆學英語,寓教於樂。因此,教師要重視幼兒學習英語的方法,創造英語學習環境,培養幼兒的英語學習興趣。筆者從十多年的教學生涯中總結了一點經驗,與大家一起探討。一、把「愛」貫穿於英語教學中。富有愛心是一名幼兒教師最起碼的要求。我們應帶著一顆愛心走進孩子心靈,用充滿了感情的語言和發自內心的微笑,使幼兒真正感受到他置身於愛的環境中,從而產生愉快的心情,激發幼兒的求知慾望。幼兒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但對每個幼兒我們都要去關愛。素質好的幼兒我們應及時表揚,性格內向的孩子我們應多鼓勵,而對於智力低下的幼兒,我們應細心呵護。我們要把每個孩子都作為自己的親生骨肉。在這里我特別強調對於性格內向、膽小怕事、不愛說話的幼兒,我們更不能忽視。就拿我園的王佳佳小朋友來說,在幼兒園已經二年了,他從沒說一個字,更不用說回答問題了。今學期我接管了這個班,正如他們說得一樣,每當我點到他名字的時候,他總是一聲不吭,立刻趴在桌子上。而我總是微笑著看著他,從不責怪、批評他。有一次,我對小朋友們說:「下面我們來做一個游戲,我想找一個好朋友,找到的小朋友一定是我最喜歡的,好不好?」於是,我們共唱《找朋友》,我故意走到王佳佳面前,在他的額頭上親了一下,拉起他的手:「你就是我最好的朋友。」當時,我發現他的嘴唇有點發抖,眼裡噙著淚花。從那以後,當我再喊他名字時,他卻能大聲喊:「到。」不知為什麼,我心裡感到陣陣酸痛,多可憐的孩子,在園兩年竟一個字也沒說!這難道是孩子的過錯嗎?這是教師教育的悲哀!愛就像陽光,老師的鼓勵就像雨露,多給愛和鼓勵就會滋潤孩子乾渴的心。(英語,作為孩子的第二語言,在學習環境和日常使用方面都不能和母語相比,因此尤其需要老師要有一顆愛心和耐心,用老師的人格魅力激發孩子學英語的興趣,在潛移默化通向學習語言的真諦。)二、玩中學,學中玩。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戲是他們最感興趣的。因此,我們在設計教學活動時要游戲化,注意讓孩子在各種游戲中慢慢學習單詞。1)充分利用教具。在英語教學中,要求幼兒多聽多練,如果教師不用教具,只一味地重復,幼兒很容易厭煩,而利用手偶、頭飾及其它一些直觀、形象的教具編排一定的情節,在加上老師豐富的手勢、動作、表情,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且學的快,記的牢。例如,學習單詞「Animals」,幼兒戴上頭飾模仿各種動物動作和叫聲,很快就記住了。2)設計有趣的游戲吸引幼兒。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一種活動,根據這一特點,將游戲貫穿於英語教學中,為幼兒創設一個英語環境。如「sitandstanp(坐下起立)」,教師反復說「sitdown,stanp」,並讓幼兒用動作表現出來,這樣既維持了課堂紀律又學會了知識。編兒歌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如學習「elephant(大象),nose(鼻子),ear(耳朵)」時,可編成兒歌:大象elephant長的高,長長的nose會洗澡,大大的ear能扇風,走起路來搖啊搖。為了讓幼兒鞏固所學的單詞或句子,還可採用編歌曲的形式,如學習動物「cat(貓),dog(狗)」時,可用「二隻老虎」的旋律,編成歌詞:Iamacat,Iamacat,miao,miao,miao,miao,miao,miao.Iamadog,Iamadog,wang,wang,wang,wang,wang,wang.幼兒興趣濃厚,課堂氣氛活躍。多變的學習形式,有利於掌握鞏固知識。

⑵ 地理對幼兒教育的意義,誰知道

地理:兒童道德發展的空間線索
──淺談「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中地理教學的必要性
江蘇省南京師范大學道德教育研究所 李曉菲
新世紀初,我國進入了新一輪的教育改革,特別是國家基礎教育課程的改革,更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中之重。為此,國家教育部頒布了義務教育階段各科新的課程標准(實驗稿),各套以新標准為依據所編制的新教材也開始在全國各實驗區試用。新教材的一大特點是打破了原有的教學體系,把小學階段的「思想品德」與「社會」整合成新的「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學生們在學做人的同時,還要學習一些地理、歷史的基本常識。這種做法受到了很多學生的歡迎,但同時也引起一些學校和部分家長的擔心:孩子們學的東西還不夠多嗎?為什麼要在品德課中加入地理和歷史的內容呢?地理教學真的有必要嗎?

一、地理是兒童真實生活的重要部分,是兒童形成與世界聯系的重要智力紐帶

生活是兒童品德發生的起點和源泉,品德的形成與發展是一種經歷和體驗生活的過程。品德絕不是孤立的,我們不能把品德從兒童的實際生活中剝離開來,把它作為一種孤立的現象來對待,而應該用開放的態度吸取學生生活中的各種教育資源,把這些教育資源納入到學生的品德培養中,為品德尋找一條通向生活的生長道路,使學生置身於他們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種自然的、社會的、文化的因素中,從而在各種環境因素、社會關系、社會生活的相互作用中形成與發展各種良好的品質。其中,地理就是生活中的教育資源之一,它從人類發展的空間角度來看待人類事務,是兒童品德發展的空間線索。

地理是兒童感性生活的一部分,兒童通過地理知識來建立自身的空間感。人是生活在特定的自然條件和人文背景中的,兒童也不例外。從根本上說,學習地理是為了了解我們的生存環境,並在利用環境和改造環境的同時,協調環境與「我」的關系,達到「天人合一」。地理教學中引入的一系列地理符號、地理概念以及地理規律都是對真實生活的抽象和概括,兒童通過由淺入深地接觸這一系列的知識,逐漸建立起自身的空間感和存在感,從而在空間維度上還原和體驗真實的生活。

地理打開了兒童接觸世界的窗口,極大地拓展了兒童的生活空間,在兒童和世界之間架起了一座智力的橋梁。在地理教學中,兒童通過對地理符號的認知、地理概念的理解、地理規律的掌握等,從宏觀和微觀兩個維度拓展自身的生活空間。比如說,比例尺的引入讓兒童掌握了讀圖的基本技能,他們可以利用一張小小的地圖迅速算出世界上任意兩點之間的直線距離。也可以通過比例尺的運用大體確認校園整體的長寬比例,等等。由此可見,在小學階段進行地理教育,是一種順應生命、連接生命的教育,更是一種源於生活、面向生活的教育,它能夠引導兒童更好地認識現在、把握現在,從而更好地走向未來、適應未來。

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從生活中學習地理,重視地理和生活的關系,讓地理知識服務於生活也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新理念之一。《全日制義務教育品德與生活課程標准(實驗稿)》中基本理念的第四點是這樣表述的:「在與兒童生活世界的聯系中建構課程的意義。」[1]即「兒童是在真實的生活世界中感受、體驗、領悟並得到各方面的發展的。重視課程與兒童生活世界的聯系,讓課程變得對兒童有意義,這將有利於他們構建真正屬於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形成內化的道德品質」。[2]可見,包括地理在內的真實的生活世界是兒童道德品質發展永不枯竭的理想沃土。

近幾十年來,全球生態環境日趨惡化,人類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地理對於人類的生活更是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人們比以往任何時代更需要了解世界,參與國際競爭,地理素質將成為未來人才綜合素質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時代要求我們從小學好地理、用好地理,特別是與生活相關、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因此,小學階段的地理教學必須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只有從生活中汲取養分,才能煥發應有的生命力。

二、地理教學對於培養兒童熱愛家鄉、熱愛國家的美好情感有著天然的、不可替代的優勢

愛家鄉、愛祖國是一個公民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也是衡量一個人情感發展的重要方面。「品德與生活」課程的總目標是「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3]其中,在「情感與態度」這個維度的分目標中明確提出,兒童要「愛親敬長、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4]家鄉和國家,是一個內涵十分豐富的體系,它包括了一個地方、一個國家的歷史傳統、文化特徵、民族素質、人口狀況、教育現狀、風俗習慣以及地理環境、自然資源、經濟基礎等內容,具有非常豐富的教育因素。正因為如此,學校教育中的愛國主義教育可以由地理、歷史、語文等各學科協助品德課來共同承擔。而在聯系學科的愛國主義教育中,地理學科無疑具有天然的優勢。

地理教育是通過地理這個直觀的窗口讓學生對家鄉、對祖國有了切身的感受和了解,進而萌發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樹立建設家鄉、建設祖國的遠大志向。

具體來講,我們可以充分利用課本中的國情內容,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認識家鄉、認識祖國是愛家鄉、愛祖國的前提和基礎。學生對自己的家鄉和祖國了解得越全面,認識得越深刻,他隨後產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便越深厚。在這個階段,地理知識的教育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

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突出家鄉和祖國發生的巨大變化,進一步培養起學生深厚的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從而激發學生的家鄉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喚起他們的愛國熱情。另一方面,我們也必須實事求是地認清家鄉和祖國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激發學生對關注祖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鼓勵他們從小樹立建設家鄉、建設祖國的遠大志向。這樣,我們便實現了從單純的地理知識教育到復雜的情感體驗再到態度的正確引導的教育目標。

我國幼兒教育專家盧樂珍教授認為,兒童的愛國主義情感與兒童思維的發展水平、認知規律密切聯系。小學階段是形象思維占優勢、抽象邏輯思維逐漸萌芽的階段,兒童往往只對通過直觀感知掌握的東西才能理解得比較深刻,而對離他們生活經驗較遠的事物或抽象的觀念難以產生強烈的情感體驗,難以獲得情感上的認同。因此,培養兒童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需要一定的知識教學,需要從兒童可以感知的事物人手,一步步地進行。

兒童認知世界的方式是感性的、直觀的,他們通過充分的感性認識,用看一看、聽一聽、摸一摸、說一說甚至做一做等方式來建立起與世界的情感聯系,進而自覺地生發情感、表達情感。地理教學可以極大地豐富兒童的感性經驗,激發兒童的情感體驗,通過認識、了解家鄉和祖國的名勝古跡、名山大川、富饒物產等。激發兒童認同家鄉、認同祖國的內在感受,激起他們的情感共鳴,潛移默化地培養起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積極的、牢固的情感。

三、地理在生態教育和環境教育中的獨特作用

20世紀以來,特別是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科學技術在世界范圍內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極大地豐富了人們的物質生活,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促進了社會的進步。但同時,由於人類對自然的過度掠奪和肆意破壞,環境問題已經日趨凸顯。資源浪費甚至瀕臨枯竭,環境污染遍及全世界,珍稀物種大量滅絕等等,人類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生態危機,也嚴重影響到地球上其他生命的生存。為此,有識之士紛紛呼籲,人類必須樹立新的生態倫理觀和價值觀。進而調整整個人類的行為模式,使人與環境、人與自然、人與生態共生共存、和諧相處,走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這已經成為當今時代的重大課題,成為新一代公民必備的重要素質,也成為學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

新的時代課題為我們的學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從小著力培養和增強新一代公民的環境意識和生態觀念,提高未來公民的整體素質。

眾所周知,環境問題的原因是錯綜復雜的,它涉及到生態學、生物學、地理學、化學、經濟學、社會學、文化學等各學科,因此,培養生態觀念和環境意識不可避免地具有跨學科性,需要多方面的相互配合才能取得比較理想的效果。其中,小學階段的地理教學由於地理學科本身的性質和教學內容的特點,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小學品德課中的地理教學是滲透在品德培養中的,也是為品德發展這個主旨服務的。而小學品德課的內容標准中有很多直接與環境意識和生態觀念相聯系的部分。如《全日制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准(實驗稿)》「內容標准」中的第四部分「我與家鄉(社區)」有一段是這樣表述的:「了解家鄉生態環境的一些問題。樹立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主動參與力所能及的環境保護活動。」[5]又如第六部分「走進世界」中的一段:「初步了解環境惡化、人口急劇增長、資源匱乏是當今世界面臨的共同問題。理解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共存的重要,體會『人類只有一個地球』的含義。」[6]

地理教學中的地理知識把學生們帶人了無限廣闊的生存空間,學生們陶醉於祖國的大好河山。流連於世界文明古國的歷史遺產;通過一組組鮮活的數字,他們了解了我國目前的水資源狀況,認識了塑料製品等工業文明成果帶給環境的巨大危害。在這個過程中,通過教師的引導和情境的感染,他們意識到尊重自然、愛護自然的重要性,初步學會了如何辯證地看待工業文明,養成了珍惜和節約資源的良好習慣等。地理知識的教學與形成學生相應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緊密相連,突出了地理的人文價值和社會價值,更呼應了培養環境意識和生態觀念的主題。

由此可見,小學階段的地理教學對培養新一代具備生態觀念和環境意識的公民具有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兒童學習動力永不枯竭的源泉

學習興趣是學生對學習活動和學習對象的一種認識傾向和情緒狀態,是形成學生個體學習需要的帶有較強主觀情緒色彩的心理傾向。皮亞傑認為:「興趣是一個價值系統,它與行動目標相聯系,能支配內在的心理動力,促使目標的實現。」[7]很多經驗豐富的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都有這樣的體驗:如果教師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就無法形成比較強烈的學習動機,即使是學習能力比較強、學習習慣比較好的學生也有可能達不到預期的學習效果。

因此,在小學階段的「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課上進行一定的地理教學,主要目的不在於掌握具體的地理知識,而在於培養學生對地理的興趣,為今後中學、大學甚至工作打好興趣層面的鋪墊。適當的地理教學,不僅可以幫助他們增長地理方面的基本知識,而且更重要的是有意識地激發他們熱愛地理、學習地理、探究世界的濃厚興趣,從而為將來的學習生活甚至是一生的事業發展埋下可喜的伏筆。因此,任課教師首先要明確,「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中地理教學的目標不是機械地記住一些地理名詞和地理知識,而是培養學生對地理的興趣,進而產生熱愛地理、學習地理的積極動機。

在「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的教材中,編者將地理部分與歷史部分有機地結合起來,精選了大量的信息,試圖從多角度調動兒童的興趣。例如,學生在學習六年級上冊的第八課《金字塔下留個影》時,對古埃及金字塔的神秘與雄偉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他們都想知道金字塔是誰建造的,用什麼方法建造的,為什麼到現在還那麼堅固等等。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興趣的引導下,他們會自己通過書籍、網路等途徑去收集資料,尋找問題的答案。在這種自由、寬松的學習環境中,學生可以無拘無束地思考、討論、探究,興趣引領著他們愉快、健康地成長,興趣成為兒童不斷學習、不斷進取永不枯竭的源泉。

參考文獻:

[l][2][3][4][5][6]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品德與生活課程標准(實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7]陳勝慶.鄉土地理教育新論[M].北京:測繪出版社,1992:40.

(摘自《思想理論教育》新德育)

2006-10-18

⑶ 還有什麼是幼兒或者小學生一定要了解的地理知識嗎.簡單易懂的那種,可以多回答一點嗎

1.地球圍繞太陽轉,同時還有其他7顆行星也圍繞太陽轉
2.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回地球是現知唯答一有生命的星球
3.國土面積前三位的是俄羅斯、加拿大、中國
4.中國最重要的兩大河流——長江、黃河
5.中國的地勢——西高東低
6.北方通常比南方冷,中國一些南方地區,幾乎沒有冬天,四季如春
都是手打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⑷ 孩子喜歡地理,該怎麼培養和引導

首先恭喜你 您的孩子很優秀 從你的介紹上看得出來孩子屬於思維很活躍的那內種 很聰明 這樣的孩子容往往稍加努力 將來就能考個很好的大學 有很好的前途 不過有一點家長要謹慎 現在孩子還小 思想上還是比較單純的 往往一個孩子如果發生了質變都在上了初中以後 尤其是男孩子 初中的時候往往由於迷上網路游戲等等原因導致成績下降 而這些孩子恰巧又是平時成績不錯的 因為聰明的孩子容易自滿 認為許多事情對自己來說都是很容易就能搞定 所以反而不在乎了
我的觀點呢 您的孩子現在9歲了 能達到這個水平已經是比同齡的孩子強很多了 您重要的是王正確的方向引導孩子 給孩子在心理樹立起學習的重要性 盡量全面發展您的孩子 因為現在就想把孩子培養成專才還有點為時過早 說不定孩子以後還會喜歡上物理呢?目前這個領域您已經對他的培養很成功了 任他去發展 他以後還在地理方面有什麼積極的要求 你們盡量滿足他就可以了 只要孩子的興趣在 而且都是積極的 家長就不用太操心 相信您的孩子現在就這么出色 一般情況下 將來也會做出不菲的成績的

⑸ 幼兒十萬個為什麼 自然與地理

《幼兒十萬復個為什麼》(美繪製版)是一套以傳統《十萬個為什麼》形式為依託,專為3-6歲兒童打造的幼兒版網路叢書。
《幼兒十萬個為什麼》(美繪版)全套共分十冊:《自然與地理》《昆蟲世界》《鳥類與海洋動物》《好玩兒的科學》《世界真奇妙》《植物樂園》《有趣的人體》《身邊的世界》《哺乳動物》《遠古大發現》。
《幼兒十萬個為什麼》(美繪版)以生動活潑的語言,輕松地講解科普知識,讓孩子接受起來非常容易,家長講解起來沒有難度。
《幼兒十萬個為什麼》(美繪版)中的插圖均為手繪,風格寫實,是少有的誠意之作。圖中的形象無論是人還是動物,是自然奇觀還是星際奇景,都栩栩如生,家長不必擔心會給正在學習的孩子帶來誤導。
《幼兒十萬個為什麼》(美繪版)中還配有大量分解圖,給小朋友展示原理、展示微觀,體現科學精神,引導孩子主動探索。

⑹ 如何教學前兒童學習天文地理知識

兒童所要了解的天文地理知識是啟蒙性的,不必要求他有多深刻的知識。這種回天文地理知識可以弄答成科學活動,但是也要建立在物質基礎上。地理方面,讓寶寶觀察探索周圍環境特點:植物,土壤,氣候,說說他們旅遊時見到了什麼不一樣的景色。天文方面可以說說太陽。

⑺ 自然地理學對幼兒教育有什麼意義

開拓思維激發幼兒空間思維的發展及其對整個空間的探索及觀察能力的提升

⑻ 幼師為什麼要學地理

幼師地理教育現狀
(1)教材
地理是幼師文化基礎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目前我們所用的教材基本沿用了高中地理教材的知識體系,沒有形成幼師特色的教材和體系。通過實踐,我們發現很多存在的問題:教材內容多涉及面廣,而總學時只有32學時,這樣就造成了老師講的快,學生記不住;教學沒有針對性,重難點不突出;不管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方法都不適應幼師的需要,無法實現學科教育和幼兒科學教育的有機銜接。
(2)學生
幼師學生多為初中畢業,但經過了一系列的篩選生源質量已大不如前。選擇來幼師的學生雖說有一定的科學基礎,但基礎非常薄弱。再加上幼師生以女生為主,抽象思維能力差,興趣點低。我所教的每個年紀和班級都做過同樣的問卷調查:你們知道幼師為什麼要開科學基礎課嗎?結果顯示,95%的學生都不理解為什麼到了專業學校還要開這樣的基礎課,也表示在初中就學得不好,覺得不實用,沒有興趣也找不到好方法學好這門課,到考試就只能硬背。
(3)教師
現在幼師的科學基礎課的老師幾乎都是師范大學的專科畢業,但他們所受的教育主要針對初、高中的專科教學,沒有任何的幼兒科學教育的經驗。所以難免會教學方法單一,偏重理論,忽視了知識的實用性以及與幼兒科學教育相銜接。
目前幼師的科學基礎課的教學質量一直上不去,這其中包括了地理、生物、物理、化學等。而其直接影響就是幼師畢業生藝體方面強,但科學、文化方面的素養達不到幼兒教師的要求。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應該改變思路,重新整理我們的教學內容和更新教育方法。

⑼ 幼兒園地理科學操作材料有哪些

幼兒園區域活動是幼兒通過操作材料來感知和獲取知識的自主性活動,是一種以幼兒為主體,以教師的支持為輔的活動。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可以自主地操作、自由地交往、自由地發揮想像,激發創造潛能,得到全面的發展。在區域活動中幼兒主要是通過與材料的交互作用而得到發展,因此,區域活動材料就成了必不可少的物質媒介。但是目前,在區域活動材料的投放上還存在不少問題,例如:材料投放流於形式,固定的多,變化的少,有的甚至一成不變,不能讓幼兒感到新鮮、有趣;投放的材料只求多,而目的性和針對性不夠,缺乏層次性和動態性;對部分材料的教育價值挖掘不夠等等。

應該怎樣科學地投放區域活動材料,以滿足不同層次幼兒的發展需求、激發幼兒創造潛能呢,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投放具有層次性及動態性的材料

(一)材料的層次性

一方面在活動區域中投放具有層次性的材料在一定程度上能提供給幼兒探索的空間,滿足個體和能力有差異的幼兒獲得不同的認知體驗。教師在投放材料時要考慮到不同層次的幼兒發展的水平,一種材料多種玩法,滿足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的需求,如果只是投放了同一層次的材料,只考慮大多數幼兒的發展水平,這樣就會阻礙了一部分能力較強的幼兒的發展。

另一方面從材料的加工程度來講,可為同一個活動區提供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根據幼兒能力的不同提供難易程度不同的活動材料,便於教師對不同能力的幼兒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促進幼兒在原有水平上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材料的動態性

材料的提供不能一成不變,而要根據教育目標和幼兒能力的不斷提高及時地進行調整和補充。無論多麼有趣的材料,如果總是一成不變,也會失去其原有的魅力。當幼兒對原先投放的材料興趣減弱時,應該及時進行補充、調整,根據幼兒新的興趣和需要,改進和摒棄不適合的材料,開發挖掘新材料,使投放的材料更具有針對性,更符合幼兒的發展水平。

二、投放具有目標性和針對性的材料

(一)材料的目標性

區域活動中,材料的投放是有的放矢的,是和我們教育目標緊密相連的。在材料投放時有針對性地選擇、投放那些對幼兒的發展有促進作用的操作材料。例如,幼兒在探索物體的沉浮時,幼兒們對沉浮的現象非常感興趣,教師提供了多種操作材料,如瓶子、彈珠、木頭、泡沫、回形針等。

(二)材料的針對性

活動區域中應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身心特點投放不同層次的活動材料,具有針對性。同樣是結構區,結合小班幼兒善於模仿的心理特點和小肌肉群不夠發達的生理特點,可為他們提供體積適中、重量輕、便於搭蓋、類別相同的建構材料;而大班幼兒思維敏捷、動手能力強,在提供建構材料時,可以為他們提供需要更多拼插技能的建構材料,同時也要注重材料的多樣性,以滿足他們的探究和自主發展的需求。

三、投放具有可探究性的材料

材料的探究性能引發幼兒動手、動腦,支持幼兒與活動環境的積極互動,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對客觀事物進行動手操作和動腦思考。探究是幼兒在動腦思考基礎上的動手操作,是幼兒動腦思考和動手操作交織進行的活動。所以,投放材料時應考慮到材料能否支持幼兒動手動腦,積極探索。而那些能留給幼兒更多操作空間和創造空間的「半成品」最具有探究性。這是因為,相對於「成品」來說,「半成品」能夠給幼兒提供更多的探索空間,更多的動手、動腦的機會;而相對於「原材料」來說,「半成品」又蘊含了一定的線索,可以引導幼兒完成自己的作品,它適應對客觀世界缺乏經驗的幼兒的水平。

四、投放具有生活化的材料

很多教師為投放區域活動材料挖空心思,其實,不是沒有材料,而是我們不善於發現,周圍有很多我們可以拿來做材料的東西。可以有師生變廢為寶的作品,有家長與孩子共同製作的小飛機,有巧手父母製作的電動玩具和印刷用的絲網,還有大家一起搜羅的各種紙張等等,甚至日常最普通的衣架都可以用來探索平衡的原理,幼兒在玩衣架平衡時可以清楚的比較水果的輕重,並可以自己動手用積木使左右平衡。生活即教育,區域活動的材料要打破局限,發掘一切可利用的資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