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地理考試
⑴ 八年級上冊地理期末考試試題
強調,刷題作用不大!!!
地理期末考試重要的是跟上老師的節奏,
按照老師課堂要求,復習課堂筆記和以前做過的題目、卷子就可以,
不能盲目刷題,浪費時間,還沒有效果!
⑵ 八上地理試題
上學期期末八年級地理試題(1)
一、選一選(45分)
( ) 1.從東西半球上看我國位於:
A. 東半球 B. 西半球
C. 北半球 D.南半球
( ) 2.從南北半球上看我國位於:
A. 東半球 B. 西半球
C.北半球 D. 南半球
( ) 3.我國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是:
A.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B.南海渤海東海黃海
C.黃海東海渤海南海 D.東海渤海南海黃海
( ) 4.我國大陸海岸線長,沿海分布的島嶼有:
A.台灣島 B.本州島
C.格林蘭島 D.夏威夷島
( ) 5. 我國陸上國界線長達20000多千米,相臨的國家有:
A. 12個 B. 14個
C. 13個 D. 15個
( ) 6.目前我國共有幾個省級行政單位
A. 34個 B. 23個
C.43個 D. 48個
( ) 7. 我國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直轄市是
A上海市 B重慶市
C北京市 D天津市
( ) 8.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是:
A.美國 B.俄羅斯
C.中國 D.印度
( ) 9.為了控制人口,我國實行的基本國策是:
A. 多發展經濟 B.計劃生育
B. C.多修路D. 晚婚晚育
( ) 10. 北回歸線穿過我國的省區是
A台、粵、桂、雲; B閩、粵、瓊、雲;
C瓊;粵、台、閩 D閩、浙、桂、川
( ) 11.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A. 漢族 B. 壯族
C. 滿族 D. 回族
( ) 12.我國民族共有:
A.56個 B.65個
C.46個 D.68個
( ) 13.我國少數民族分布地區是:
A.東北、東南、西南 B.東北、西北、西南
C.東南、東北、西北 D.西南、東南、西北
( ) 14.我國地勢的總特徵是:
A.東高西低 B.西高東低
C.北高南低 D.南高北低
( ) 15.由地勢原因造成的自然災害有:
A. 洪澇 B 泥石流
C. 寒潮 D 台風
( ) 16. 由地氣候原因造成的自然災害有:
A. 台風 B.泥石流
B. C.滑坡 D.地震
( ) 17.下列流入太平洋的河流是:
A.塔里木河 B.額爾齊斯河
C. 雅魯藏布江 D. 黑龍江
( ) 18. 下列是內流湖的是:
A 青海湖 B 興凱湖
C 洞庭湖 D 西湖
( ) 19.我國最大的內流河是:
A. 塔里木河 B.長江
B. C.黃河 D.淮河
( ) 20.下列河流有結冰期的是:
A.黑龍江 B.長江
C.珠江 D.漢江
( ) 21.下列河流汛期最長的是:
A 長江 B 黃河
C 珠江 D 黑龍江
( ) 22.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呈巨大的:
A幾字形 B S形
C一字形 D人字形
( ) 23.黃河在寧夏、內蒙古、山東境內的部分河段,受緯度影響,形成:
A 泥沙河 B 地上河
C懸河 D凌汛
( ) 24.黃河在下游形成了舉世聞名的:
A 泥沙河 B地上河
C 泥河 D凌汛
( ) 25. 長江發源於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注入:
A渤海 B黃海
C東海 D南海
( ) 26.我國自然資源的特點是:
A資源豐富,人均不足 B資源豐富,人均也足
C資源不豐富 D人均豐富
( ) 27、下列是非農業用地的是:
A耕地 B林地
C 草地 D 建築用地
( ) 28、分布在季風區、濕潤地區、平原地區的土地是:
A耕地 B林地
C 草地 D建築用地
( ) 29、我國的土地日是:
A6月15日 B6月25日
C4月15日 D4月25日
( ) 30、我們所說的水資源是指:
A地球上的水 B海洋水
C地球上的淡水 D地下水
( ) 31、解決水資源在時間上的分布是:
A全年都多 B夏季多 冬春少
C夏多秋少 D冬多夏少
( ) 32、解決水資源時間分布不均最有效的方法是:
A跨流域調水 B修水庫
C打井 D節約用水
( ) 33、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的特點是:
A南豐北缺 B南缺北豐
C南北都豐富 D南北都缺少
( ) 34、青藏高原成為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區的主要原因是
A緯度高 B地勢高 C受冬季風影響大 D受海洋影響小
( ) 35、經濟發展的「先行官」:
A農業 B工業
C商業 D交通運輸
( ) 36、烏魯木齊的王校長臨時接到去北京開會的通知,要求第二天必須趕到,應該選擇的運輸方式是:
A航空 B鐵路
C公路 D水運
( ) 37、10萬噸大米從武漢運往上海應該選擇的運輸方式是:
A航空 B鐵路
C公路 D水運
( ) 38我國四大牧區是:
A新疆內蒙古青海西藏 B新疆內蒙古青海黑龍江
C新疆四川青海西藏 D新疆內蒙古甘肅西藏
( ) 39、華北地區的熟制是:
A一年一熟 B二年三熟
C一年二熟 D一年三熟
( ) 40、秦嶺—淮河以北的耕地類型是:
A水田 B旱田
C沙漠 D沼澤
( ) 41、秦嶺—淮河以南的糧食作物是:
A小麥 B高粱
C玉米 D水稻
( ) 42、我們東北地區的工業地區是:
A長江三角洲 B遼中南
C京津唐 D珠江三角洲
( ) 43、上海發展鋼鐵工業的原因是:
A附近有豐富的鐵礦資源 B附近有豐富的煤礦資源
C有便利的交通雄厚的技術 D沒有原因
( ) 44、高新技術產業的「龍頭」是:
A電子信息類產業 B農業
C工業 D交通
( ) 45、造紙、食品工業是:
A重工業 B輕工業
C農業部門 D都不是
得分 評卷人
二、填空題(10分)
1、 我國位於亞洲東部, 西岸,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2、 我國疆域遼闊,陸地領土面積約 平方千米。
3、 長江中、下游的分界點是 ,長江、黃河都流經的省級行政單位是青海和 。
4、 和 是對我國影響最大的氣候災害。連雲港到蘭州的鐵路叫 。
5、 宜林則林、宜糧則糧---這是說明發展農業應該 。
6、 我國地勢的特點是 ,呈階梯狀分布,我國面積最大的平原是 。
得分 評卷人
三、連線題(5分)
把省、簡稱、省會、連起來。
海南省 新 烏魯木齊
新疆自治區 瓊 海口
浙江省 浙 濟南
山東省 魯 杭州
重慶市 渝 重慶
得分 評卷人
四、讀圖回答問題(26分)
根據下圖中的數碼寫出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16分)
①____________(盆地)②___________(盆地)
③____________(高原)④___________(高原)
⑤____________(山脈)⑥___________(山脈)
⑦____________(山脈)⑧___________(山脈)
2、讀下圖寫出我國主要的氣候類型:(5分)
A、
B、
C、
D、
E、
3、讀長江水系圖回答下列問題:(5分)
1、長江發源於青藏高原的 山脈,注入 海
2、長江流域落差大,有豐富的 。
3、長江是我國東西運輸的大動脈,被稱為 水道。
4、我國長度最長、水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是 。
得分 評卷人
五、綜合分析題:(14分)
1、「一江春水向東流」;「大江東去,浪淘盡…」等古詩中所描述的我國大河多是什麼流向?反映出我國地勢有什麼特徵?(3分)
2、俗話說「一場春雨一場暖;一場秋雨一場寒」,請你用氣候知識加以解釋。(3分)
3、寫出下列我國之最:(2分)
我國最大的鹽場
我國最大的漁場
4、我國水田和旱田的的分布大致以什麼地方為界?與哪條年等降水量線分布比較接近?(2分)
5、請你談談在生活上怎樣做到節約用水。(4分)
上學期期末八年級地理試題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A 2C 3A 4A 5D 6A 7B 8C 9B 10A
11B 12A 13B 14B 15B 16A 17D 18A 19A 20A
21C 22A 23D 24B 25C 26A 27D 28A 29B 30C
31B 32B 33A 34A 35D 36A 37D 38A 39C 40B
41D 42B 43C 44A 45B
二、填空題:
太平洋 960萬 湖口 四川 洪澇 乾旱 隴海線 宜農則農
西高東低 東北平原
三、
海南省 新 烏魯木齊
新疆自治區 瓊 海口
浙江省 浙 濟南
山東省 魯 杭州
重慶市 渝 重慶
四、1、塔里木盆地 四川 雲貴 青藏
長白山 巫山 天山 南嶺(每空2分)
2、高原和高山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 熱帶季風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每空1分)
3、唐古拉山脈 東海 水能資源 黃金水道 長江
五、1、自西向東 西高東低
2、一場春雨一場暖;是暖濕氣流佔主導地位,隨著暖濕氣流的越來越佔主導地位,氣溫會越來越高。一場秋雨一場寒:隨著冷空氣佔主導地位,氣溫會越來越低,所以一場秋雨一場寒。
3、長蘆鹽場 舟山漁場
4、秦嶺-淮河 800mm等降水量線
5、生活用水,一水多用:推廣節水器具:少用洗滌劑和清潔劑:工業用水重復使用,循環使用,農業用水,改變原有的灌溉方式,推廣噴灌方式,(意思答對,可以給分)
(2)1、下列屬於自然資源的是( )
A . 鋼鐵 B.電能 C.牛奶 D.草原
2、汽車製造與下列哪種自然資源有關( )
A.土地 B.草原 C.礦產 D. 海水
3、下列地區中,土地利用類型不是以耕地為主的是( )
A. 四川盆地 B .內蒙古高原 C.珠江三角洲 D. 松嫩平原
4、我國水能資源最豐富的兩條河流是( )
A.長江 黃河 B.長江 雅魯藏布江 .C長江 珠江 D.長江 松花江
5、造成我國自然資源形勢嚴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總量小 B.破壞嚴重 C .浪費嚴重 D.人口增長快
6、從成都到拉薩沿途進行科學考察應採用的運輸方式是( )
A.鐵路 B.公路 C.水運 D. 航空
7、導致我國南北方耕作制度(熟制)差異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水分 C.熱量 D.土壤
8、下列地區中,適宜種植春小麥和甜菜的是( )
A.成都平原 B.太湖平原 C.三江平原 D.珠江三角洲
9、對珠江三角洲發展工業的最有利的因素是( )
A.礦產資源 B.能源條件 C .地理位置 D.人口眾多
10、被稱為經濟發展先行官的產業是( )
A.工業 B.農業 C.交通 D.商業
11、我國最早建立高新技術試驗區的是( )
A.上海淮海路 B.北京中關村 C .南京珠江路 D.天津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12、下列工業部門中屬於重工業的是( )
A.紡織業 B.石油工業 C.食品工業 D. 印刷工業
13、右邊的省區輪廓圖所代表的省份及其省會(省府)是( )
A.青 西寧 B. 陝 西安 C.湘 長沙 D.桂 南寧
14、台灣省聚聚的少數民族是( )
A.壯族 B.回族 C. 黎族 D. 高山族
15、黃土高原與四川盆地之間的山脈是 ( )
A.昆侖山 B .天山 C. 秦嶺 D. 陰山
16我國東部廣大地區雨熱同期的原因是由於( )
A.大陸性氣候顯著 B.季風性氣候顯著 C. 海洋性氣候顯著 D.地形復雜多樣
17、關於水土資源的地區分布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北方水土資源豐富 B.南方水土資源豐富 C.北方水多土少 D. 南方水多土少
18、右圖是哪一種標志( )
A.環保標志 B.節水標志 C.節能標志 D.奧運標志
19、京廣鐵路與隴海鐵路的交匯點是( )
A.北京 B.徐州 C. 鄭州 D.株洲
20、沿邊地區產業的發展應側重於( )
A.高新技術 B.貿易導向型 C .礦產開發 D. 與軍工有密切關系型
二、 填空題(20分)
21、對於我國的自然資源,我國既要看到 的一面,更應看到 的一面。
22、我國土地資源分布不均,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 地區,
草地則主要分布在 地區。
23、由於水資源的時空分布不均,對水資源的利用必須依賴 建設;解決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衡的有效方法之一是 。
24、 、 是解決我國缺水問題的主要途徑之一。
25、從 至 的鐵路稱為蘭新線。
26、貴重或急需的貨物而數量又不大,多由 運送,大宗笨重貨物,遠距離運輸,一般選擇 。
27、我們把利用 的 ,通過人工培養來獲得產品的各部門,統稱農業。
28、 流域是能源開發的重要地帶; 沿線形成了上海、南京等城市為中心的沿江經濟發達地帶。
29、我國陸地面積僅次於 和 ,居世界第三位。
30、我國氣候復雜多樣,除東部季風氣候外,西部還有 和 兩種氣候區。
三、連線題 用線把各省與其簡稱、所在地區連接起來(5分)
隴 甘肅 長江中下游
贛 河南省 黃河中下游
閩 江西省 西北區
黔 福建省 西南區
豫 貴州省 東南沿海區
四、 綜合題(35分)
32、讀我國土地利用類型的構成圖回答( 7分)
(1)我國各類土地所佔的比例不盡合理,主要是 、 少、 多,後土地備資源不足,特別是 的矛盾尤為突出。
(2)目前,我國土地利用中存在著許多問題,各類土地資源都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壞,如 、亂佔耕地等。對此。國家頒布了土地管理法,並且把 , 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33、讀下面圖表後回答(12分)
(1)從北京到上海途中時間不超過15小時,且應在當天10點前到達,應乘 次列車,途經 鐵路。
(2)上海到南京應乘 最便宜,從南京乘 到杭州較方便。
(3)如果從海口乘火車北上,要到達上海、北京、西安,然後返回海口,沿途經過哪些鐵路?
34、讀遼中南地區工業分布圖回答(7分)
遼中南地區以 工業為主,主要工業部門有 、 、 等,這些工業發展的優勢是具有豐富的 資源。與遼中南地區相比,上海發展同類工業的優勢因素則
是 和 。
35、在下圖的適當的位置填我國的9大商品糧基地的名稱。(9分)
答案 一、DCBBD BCCCC BBADC BDBCB
二、21、總量豐富,人均佔有量少22、東部季風區,西部內陸23、水利工程,跨流域調水24、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25、蘭州,烏魯木齊26、航空,水運27、生物,生長發育規律28、黃河,長江29、俄羅斯,加拿大30、溫帶大陸性氣候,青藏高原氣候區
三、a①C b③A c④E D⑤d e②B
四、32、(1)耕地,林地、難利用土地,人與耕地(2)水土流失(或土地荒漠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33、(1)T21,京滬(2)船舶,汽車(3)粵海線 京廣線 浙贛線 滬杭線 京滬線 京廣線 隴海線 京廣線 粵海線(答其他線合理即可)(3)重工業,煤炭,石油,鋼鐵,機械(答出三種即可)礦產、交通方便、市場廣闊(4)略
⑶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期末試卷(含答案)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1個符合題意的答案,每題2分,共60分)
1、在某電視台舉行的一檔「地理知識競賽」節目中,觀眾對其中幾道題目作出了以下判斷,其中不正確的是( )。
A、中國大部分地區位於北溫帶 B、中國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C、中國領土最西端在曾母暗沙 D、中國陸地領土面積居世界第三
12月20日是澳門回歸祖國十周年紀念日,胡錦濤主席親赴澳門參加了一系列慶祝活動並發表重要講話,祝願澳門和祖國的明天更美好!據此回答2—3題:
2、我國的三級行政區劃是指( )。
A、省、市、縣 B、中央、省、縣
C、省、縣、鄉 D、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
3、與澳門行政級別相同的城市是( )。
A、哈爾濱 B、台北 C、昆明 D、香港
國家統計局09年2月26日發布的人口報告顯示,2008年年末我國總人口為132802萬人,其中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45.7℅,男性占總人口的51.5℅。全年出生人口出生率為12.14‰;死亡率為7.06‰。 根據以上信息和所學知識,回答4—6題:
4、從以上資料中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
A、我國城鎮人口多於鄉村人口 B、我國男性人口多於女性人口
C、我國的人口總數正逐漸減少 D、我國的人口總數已達最高峰
5、人口數量過多給我國帶來的不利影響有( )。
①資源緊缺 ②勞動力不足 ③環境破壞 ④就業壓力大 ⑤住房困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6、我國地理學家胡煥庸提出了一條著名的人口地理界線是( )。
A、秦嶺——淮河 B、黑河——騰沖 C、長城沿線 D、0℃等溫線
7、下列關於我國民族特徵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共有56個民族 B、各民族不論大小,一律平等
C、各民族均勻分布 D、民族分布「大雜居、小聚居」
讀我國沿「北緯30°地形剖面圖」,回答8—10題:
8、圖中反映出的我國地勢特徵是( )。
A、東高西低 B、西高東低 C、中部高,四周地 D、北高南低
9、圖中,數字①所在的地形區是( )。
A、青藏高原 B、內蒙古高原 C、柴達木盆地 D、黃土高原
10、從圖可知,第三級階梯上的主要地形是( )。
A、山地和高原 B、盆地和高原 C、平原和丘陵 D、平原和盆地
11、我國山區面積廣大。在開發利用山區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 )。
A、做好生態環境建設 B、加大礦產資源開發力度
C、大力發展旅遊業 D、開墾荒地,增加耕地面積
讀我國東部「1月份等溫線分布圖」,回答12-15題:
12、圖中等溫線的延伸方向大致是( )。
A、南——北 B、東——西
C、西北—東南 D、東北—西南
13、圖中,甲、乙兩地的氣溫相差( )。
A、48℃ B、40℃
C、32℃ D、24℃
14、關於長江和黃河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都注入太平洋 B、都屬於外流河
C、冬季都有結冰期 D、汛期都集中在夏季
15、從圖可知,1月平均氣溫最高的地區是( )。
A、黑龍江 B、內蒙古
C、廣東、廣西 D、海南、台灣
唐詩有雲:「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16、上述詩句中描述的景象出現在( )。
A、長江中下游地區 B、華北平原 C、雲貴高原 D、東北平原
讀我國某城市氣候資料統計圖,回答17—18題:
17、關於該城市氣候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冬長夏短,氣候嚴寒
B、降水豐富,主要集中於夏半年
C、終年炎熱乾燥
D、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18、該城市的氣候類型是( )。
A、熱帶雨林氣候 B、溫帶大陸性氣候
C、亞熱帶季風氣候 D、高原山地氣候
19、自然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我國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B、自然資源都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
C、土地、陽光屬於可再生資源 D、應注意節約和保護自然資源
讀「四川某鄉村土地利用景觀圖」,回答20—21題:
20、該地的土地利用類型是( )。
A、水田 B、旱地
C、林地 D、草地
21、根據圖中信息,推斷正確的是( )。
A、屬於平原地區 B、年降水量稀少
C、以水稻種植為主 D、農業機械化水平高
22、解決我國水資源短缺問題的根本出路是( )。
A、興建水庫 B、節約、保護水資源 C、跨流域調水 D、提高水價
鳳凰網12月26日消息:武漢——廣州高速鐵路今天正式運營,這是目前世界上里程最長、運營速度最快的高速鐵路,該線路縱跨湖北、湖南、廣東三省,武漢至廣州的旅行時間將由原來的11小時縮短為3個小時左右。據此回答23—25題:
23、湖北、湖南、廣東三省的簡稱分別是( )。
A、鄂、湘、粵 B、贛、湘、粵 C、鄂、渝、閩 D、皖、黔、瓊
24、鐵路運輸是我國最重要的運輸方式,其主要優勢在於( )。
A、機動靈活 B、安全舒適 C、快捷方便 D、運量大、運輸距離長
25、下列鐵路干線中,沒有經過成都的是( )。
A、成昆線 B、成渝線 C、隴海線 D、寶成線
26、發展農業要因地制宜。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
A、山區退耕還林,保持水土 B、草原地區發展畜牧業
C、河流、湖泊周圍發展漁業 D、平原地區發展林業
27、關於成都地區地理特徵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位於亞熱帶 B、屬於濕潤區 C、冬冷夏熱 D、位於非季風區
28、下列工業部門中,屬於輕工業的是( )。
A、食品、醫葯 B、煤炭、石油 C、電力、鋼鐵 D、化工、機械
29、我國四大工業區中,以重工業為主的是( )。
A、京津唐 B、遼中南 C、滬寧杭 D、珠江三角洲
30、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依賴的主要條件是( )。
A、資源豐富 B、環境優越 C、科技力量雄厚 D、交通便利
一、選擇題。
1—5:CCDBD 6—10:BCBAC 11—15:ABCCD
16—20:ABCBA 21—25:CBADC 26—30:DDABC
⑷ 八年級上冊地理考試,省的簡稱會不會考
湘教版八年級上冊裡面主要是講中國的地理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也是主要講解中國的地理
因此在選擇題相應出現簡稱的概率很大,再有就是一些大題的第一題也可能讓你看圖寫出是哪個省或者簡稱
⑸ 初二地理上冊期中考試內容重點
八年級上冊考試要點
概況
1.疆域與行政區劃 ●運用地圖說出我國的地理位置及其特點。 ●記住我國的領土面積,在地圖上指出我國的鄰國和瀕臨的海洋,說明我國既是陸地大國,也是海洋大國。 ●在我國政區圖上准確找出34個省級行政區,記住它們的簡稱和行政中心。
2.人口與民族 ●說出我國人口總數,運用有關數據說明我國人口增長趨勢,說出我國的人口國策。 ●運用人口分布圖說出我國人口的分布概況。 ●運用民族分布圖,說出我國少數民族分布特徵。
自然環境與自然資源
1.自然環境 ●運用中國地形圖,了解我國地形、地勢的主要特徵。 ●運用資料說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徵及其影響因素。 ●在地圖上找出我國的主要河流,說出長江、黃河的概況。
2.自然資源 ●舉例說出什麼是自然資源,它有哪些主要類型。 ●運用資料,說出我國土地資源的主要特點。 ●運用資料,說出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特點以及對於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 ●運用實例,說出我國為解決水資源分布不均而建設的大型工程。
中國的經濟發展
1.經濟發展 ●運用資料並聯系實際,說出我國農業分布概況,並舉例說明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必要性。 ●運用資料,說出我國工業的地理分布。●比較不同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運用地圖說出我國交通運輸網路的大致分布格局。
2.文化特色 ●知道我國民居、服飾、飲食的地方特色,●結合有關資料,說明我國地方文化特色對旅遊業發展的影響
⑹ 八年級上冊地理試卷
一,填空題。
1,我國的鄰海是指從海岸基線向海上延伸到-------海里的海域。
2,我國人口---多---少,人口分布的差異與地理環境密切相關,尤其是與------的關系.
3,三峽是哪三峽-----,-----,-----。
4,東西走向的山脈最東邊的一列是----------------。
5,我國最大的平原是---------。
6,我國最東邊的一列山脈是---------。
7,我國降水最多的地方是--------。
8,黃河的支流有-------,--------,---------。
9,我國的首都在哪個溫度帶---------。
10,我國的首都在哪個氣候區---------。
11我國降水最少的地方是---------。
12,我國最長的河流是---------。
二,選擇題。
1,伏旱發生在我國的( )
a,黃河中下游地區 b,長江中下游地區
c,大興安嶺北部 d,西北內陸地區
2,我國領土最南端在( )
a,台灣省 b,海南島 c,雷州半島 d,曾母暗沙
3,下列國家中,與我國接壤的是( )
a,韓國 b,伊朗 c,內蒙古 d,日本
4,下列選項有「火洲」之稱的是( )
a,漠河 b,南京 c,武漢 d,吐魯番
5,同時瀕臨黃海和渤海的省是( )
a.遼寧,黑龍江 b,山東,浙江 c,內蒙古黑龍江d,遼寧,山東
6,我國最大的盆地是( )
a,塔里木盆地 b,柴達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准碦爾盆地
7,我國最大的平原是( )
a,東北平原 b,華北平原 c,河套平原 d,內蒙古平原
8,我國最大的淡水湖是( )
a,洞庭湖 b,潘陽湖 c,巢湖 d,太湖
9,冬季,南北溫差大的原因正確的是( )
a,海拔高度的影響
b,受緯度位置和冬季風的影響
c,經度位置
d,受夏季風的影響
10,我國最大的內流河是( )
a,汾河 b,黃河 c,塔里木河d,漠河
三,簡答題。
1,黃河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2,我國夏季南北溫差小的原因是?
3,長江流經的省份的有?
4,黃河是中華民族文明的搖籃,建國以來兌換和隔斷分別進行了綜合治理,請你回答個採取了哪些治理措施?
⑺ 八上地理期中考試試卷
http://wenku..com/view/b0e70b81e53a580216fcfefe.html
⑻ 八年級上冊的地理考試熱點
八年級上冊地理復習提綱 人教版
中國的疆域 從東西半球看,中國位於東半球人;從南北半球來看,中國位於北半球。中國是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的國家。中國的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第三位。
領土的四端:最北端在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最東端在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最西端在新疆帕米爾高原。
南北跨越緯度近50度,大部分在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我國所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為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台灣島東岸直接瀕臨太平洋;西岸瀕臨台灣海峽。
我國大陸海岸線長18000多千米,近海有台灣島,海南島等5000多個島嶼。渤海與瓊州海峽是我國的內海。我國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我國陸上國界線長達2萬多千米,陸地相鄰的國家有14個。
同我國隔海相望的有6個國家:東為韓國、日本;東南為菲律賓;南為馬來西亞、汶萊和印度尼西亞。
中國的行政區劃 中國的行政區劃,基本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縣(自治縣、市)、鄉(鎮)三級。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各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簡稱與行政中心見第三冊P9、10的表。
我國的人口2005年1月6日為止,我國人口為13億,約佔世界人口總數的21%,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國的平均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35人,是世界人口密度的3倍多。
我國人口空間分布特徵:東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
重要的人口地理界線:黑河---騰沖
為了使人口增長與經濟、社會的發展和資源、環境的條件相適應,我國政府把計劃生育作為一項基本國策。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是我國人口政策的基本內容。具體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優生
中國的民族 由56個民族組成。在各民族中,漢族人口最多,約佔全國人口的91.6%,其他55個民族人口較少,統稱為少數民族。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人口在400萬以上的除了壯族外,還有滿、回、苗、維吾爾、彝、土家、蒙古、藏等。
漢族的分布遍及全國,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等邊疆地區。
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分布特點。在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中國的地形 我國的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三級階梯。
第一、二階梯的分界:西起昆侖山脈,經祁連山脈向東南到橫斷山脈東緣。
第二、三階梯的分界:由東北向西南依次為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地面積約佔全國面積的1/3。習慣上,把山地、丘陵,連同崎嶇的高原統稱為山區。
全國山區面積約佔全國面積的2/3,平原面積僅佔1/10多一點。
我國的山脈
東西走向的山脈:天山--陰山 昆侖山--秦嶺 南嶺
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長白山--武夷山 台灣山脈
弧形山脈:喜馬拉雅山
我國主要的地形區 四大高原 四大盆地 三大平原
青藏高原 是世界上海拔高度最高的大高原。高山上雪山連綿、冰川廣布。「遠看是山,近看成川」是青藏高原地表形態的寫照。
內蒙古高原 是我國的第二大高原。地面坦盪,很多地方是一望無際的原野。
黃土高原 呈現千溝萬壑、支離破碎的狀態。
雲貴高原 喀斯特地形,地面崎嶇,當地人稱為「壩子」。
塔里木盆地和准噶爾盆地位於我國的西北部內陸,分居天山南北兩側,塔里木盆地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盆地,盆地內部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是我國面積最大的沙漠。柴達木盆地在青藏高原的東北部,是一個典型的內陸高原盆地,有「聚寶盆」之稱。四川盆地位於四川省內。
東北平原 由北部的松嫩平原、南部的遼河平原和東北部的三江平原三部分組成。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平原。華北平原 也稱為黃淮海平原,黃河是塑造華北平原的主力。
長江中下游平原,素有「水鄉」之稱。除了三大平原以外,還有一些小平原,如四川盆地中的成都平原,廣東的珠江三角洲。
主要丘陵 自北向南,有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等。
我國1月和7月氣溫的分布特點
1月南北氣溫溫差大的主要原因:冬季風
0攝氏度等溫線(經秦嶺—淮河),此線南北河流冬季有何差別?
秦嶺—淮河也是我國南北方的分界線
我國7月最熱和1月最冷的兩個地方,認識我國的三大火爐(重慶,南京,武漢)
認識我國的五個溫度帶(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帶,青藏高原區)
我國的降水量 降水量自東南向西北遞減。
認識800mm、400mm等降水量線經過的地區及其重要性
認識四個干濕區以及它們的界線,這些界線與各等降水量線之間的關系
降水最多(火燒寮)和最少(托克遜)的兩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