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微課教學案例
⑴ 有初中地理微課和課件之類的分享嗎
課件?不用啊,直接上錯題管家的官網,微課里就有配套的課件和學習視頻,登錄就能用。
⑵ 如何製作初中地理微課
一、初中地理微課程的主要特點
1.在初中地理教學中運用「微課程」教學模式,教學內容針對性較強,圍繞一個地理知識重點或難點進行集中講解,教學主題比較突出,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
2.初中地理微課程一般由畫面、文字與音樂組成,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多個感官進行知識學習,也可以豐富其想像力,充分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
3.初中地理微課程方便靈活,教學時間較短,受限制的因素較少,可以隨時隨地開展,也可以有效的利用零碎時間,十分便捷;教學空間較為靈活,學習場所幾乎不受限制,除了教室也可以選擇在室外,並且授課方式多樣化,包括手機、網路等。最後,近年來,隨著移動終端與無線網路的逐漸普及,在初中地理教學中運用「微課程」教學模式,也可以有效利用網路在線學習與遠程學習模式,學習地理知識的方式更加多種多樣,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加優質的學習環境。
二、初中地理微課程的具體設計
1.製作初中地理微課程。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運用「微課程」教學模式,首先需要精心設計,製作一個良好的初中地理微課程,在通常情況下所使用的工具包括多媒體教學設備、麥克風與繪圖板等。
(1)需要確定教學主題,微課程一般只對一個知識點進行專業教學,主要是初中地理知識中的難點或重點,像時差計算、氣候差異、讀取地圖和降水分布等,也可以是學生們較為感興趣的知識點,像地域文化、地形河流與人文環境等。
(2)設計教學方案,內容主要包括導入環節、講解環節、點撥關鍵點、歸納總結、生活情境等。
(3)准備素材,初中地理教師需要搜集與主題相關的各種素材,包括視頻、音頻、圖片與文字等。另外,在製作微課程過程中,教學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與特長,特別是在確定主題時,可以聯合其他地理教師共同參與討論設計,促使整體學生都能夠學習到優質的地理資源。
2.豐富地理微課程內容。
一節優秀的初中地理微課程不僅需要教學設計精美,同時還應該融入部分具有一定沖擊性的視覺元素,或者是活潑而優美的動畫,當然這需要初中地理教師擁有一定的技術力量與教學資源。所以,初中地理教師應該熟悉微課程的製作方法與技巧,掌握一定的多媒體技術與技巧,豐富地理微課程內容,精心設計初中地理微課程,使教學內容具有自身特色,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服務。在初中地理教學內容中,部分知識內容較為抽象,或者涉及到空間現象與概念,像緯線和經線、海陸的變遷、氣候的形成、氣溫的變化等,這些地理知識內容都是設計微課程教學模式的最佳整合點。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教學資源,在教學過程中加入動畫元素,使教學內容變得惟妙惟肖、形象具體,靈活展現給學生,讓其彷彿置身其中,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地理概念,探究地理知識。
3.注重微課程教學細節。
在設計初中地理微課程過程中,要重視各個教學細節,並且對其進行仔細研磨,從而設計出一個能夠促進學生深度而完整學習與掌握地理知識內容,同時引發學生對其進行深思。因此,初中地理教師在運用微課程教學模式時,對地理知識或疑難問題進行講解時,都需要加入部分微問題,教師使用邏輯思維方法對地理知識進行整體規劃,把一些地理知識重點劃分為多個小主題,對它們進行精心設計,從而設計出多個微課程。例如,在進行「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教學時,教師可以針對這一教學內容劃分為多個小主題,設計出多個微課程,包括緯度因素、海陸因素、地形因素與洋流因素等,讓學生進行學習,內容精細簡要,並且降低了學習難度,能夠提升學生們的學習效率,同時還能夠有效開發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總結
綜上所述,現階段,在初中地理教學中運用微課程模式開展教學活動,符合新課程的要求與觀念,能夠把一些教學重點與難點「化整為零」,分散學習,並且微課程所需時間較短,容易開展,教師可以有效利用零碎時間,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初中地理知識,從而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
⑶ 初中地理微課的內容全嗎
挺全面的,起碼和教材就是配套的,教材有的,微課里都有。加上PPT課件、知識點和習題。
⑷ 初中地理的「案例式學習」
是一種素質教育模式下的教學方式和教材編寫方式,基本可以這樣理解吧。專比如以前的教材屬世界十三個分區會面面俱到,每個都要講解;現在的新課標教材則只選取其中幾個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從地理位置分析其他區域的基本自然和人文地理狀況。
基本這樣吧
⑸ 初中地理教學案例
初中地理新教材知識條理清晰,內容豐富詳實,是使學生們「獲得終身發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礎知識」的教學目的的具體體現。因此,教學中應該避免照本宣科,讓地理課堂教學成為學生們通過積極參與來獲得知識和認識自然發展規律的一個平台。能夠反映地球運動的自然現象有很多,例如:晝夜現象、季節變化、極晝、極夜現象等等。我選擇了地球的公轉知識加以介紹。該部分知識的難度較大,同學們難以理解,但同學們很感興趣。
雖然學生們對地球的運動會對地球表面產生的各種現象司空見慣,但未必能真正掌握其變化規律。如:一年中太陽直射點的位置,什麼時間在什麼位置,會有什麼現象。這一系列問題在新教材中有部分知識沒有文字說明。怎麼能夠讓學生們更好地掌握住地球運動(地球公轉運動)所產生的現象呢?在思考如何讓學生們更好地理解這部分內容的過程中,我先後想到了兩個教學方法:
第一,圖表結合講解法。鑒於教材中的圖像和文字系統都是我們要掌握的內容。在學習過程中,可運用空間想像的思維方法,通過讀圖(地球公轉示意圖)可使學生們加深對文字系統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有助於他們建立起較為完整的知識體系,把握地理事物的空間位置、空間結構和空間聯系。但是,本課的內容比較抽象。由於學生們在小學的地理知識比較薄弱,而且空間想像思維特別是女同學的空間想像思維比較差。如果只通過圖表結合的方法,憑借學生們的空間想像思維,將其儲存在大腦中,再經過加工、分析、比較,形成新事物的形象,來獲取新知識,對於他們來說那是非常困難的。因此,我用這種方法給他們有個初步的概念。
第二,利用教學器材來演示地球公轉示意圖。學校的地理教學器材不夠齊全。經過整理,我利用地球儀、電筒、在黑板上畫圖相結合及演示一年中地球運動的變化和直射點的位置、時間、產生的現象。
通過前面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到地球的運動在地球表面所產生的現象。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稍留意就會發現,太陽直射點的位置是在不斷變化的,而且直射點的位置不同所產生的現象也不同。當我在演示時需要同學來當助手,他們都積極要求當助手,在演示時他們配合得相當好。
⑹ 如何在中學地理教學中運用微課教學
作為新型的教學資源建設和應用模式,"微課"目前是教學研究的重點和熱點。而目前,有關地理專"微課屬"方面很少。本文從新課導入、地理知識詳解、地理知識探究學習、場景模擬、知識點總結、課程練習製作方面探討了如何在中學地理教學中運用"微課"。並指出,在運用"微課"時應該注意"微課"的適用性,必須滿足微課表現鮮活性、微課目的要明確、微課"生活性"原則等問題。
⑺ 急求初中地理教學小故事
「老師,你看我畫的圖怎樣?」
我從另一個班級下課回來,剛把書放到自己的桌子上,手還沒來得及洗,七三班一個很內向的女孩子隨後就到了我身邊。以至於把我嚇了一跳,還以為仙女從天而降了呢。
「愛學地理的女孩子會有很好的邏輯思維能力的。」我先是表揚了她的學習積極性,隨後對她所畫的歐洲西部版圖給予了肯定,又指出比斯開灣和伊比利亞半島輪廓的不符實。
第七節課間,我正坐在電腦前修改課件內容,她再次來到我旁邊:「老師,我填完了,你幫我看看。」
我接過她的作業紙,看了看她填的地理名稱。確實按照我的要求填寫的:1.緯度位置:畫出兩條緯線。2.海陸位置:填出海洋、海峽、海灣、島嶼、半島名稱。3.地形:填出平原和山脈名稱。4.氣候:用適當的圖例表示氣候類型,並在所畫圖中表示出來。只是山脈的位置沒有表示出來。
於是,我和她交流:在地圖中,山脈不能只寫文字注記,而要同時用符號表示出山脈的位置和大致走向。你想想老師上課時在版圖中是用什麼符號表示山脈的?
她會意:老師,我知道了。然後又悄無聲息地走了。
她走後,一邊的同事和我說:「她很愛學地理,那次聽你課時,她雖然沒有起立回答問題,但你所有的問題她都在小聲回答,而且聽講非常專心。」聽了同事這樣的話,我很感動。感動於一個小女孩的用心和用功。我相信,她定會有美好的未來。
畫圖這個作業是我給四個班級布置的周末作業。本學期,周末作業如果不是很多,我就給學生布置畫圖。空間分布是地理學科的核心,讓學生自己親手畫圖,他們會對所學的自然環境有較深刻的印象。
因為這節課的地理作業處理的已經差不多了,所以,下午預備時,我給各班課代表布置周末作業,兩個班畫非洲圖,兩個班畫歐洲圖,(因為教學內容的順序不同)第六節的課間,三班的這個小女孩就已經完成了歐洲西部大陸輪廓的勾畫,她的地理學習的積極性讓我很是感動。畢竟,地理是非中考學科,學生不怎麼重視,為此,地理課堂上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我這個做老師的沒少費腦筋。
這學期地理學習的內容是世界區域地理。關於區域地理的學習其實是地理學科原理性知識在世界不同區域的一個綜合運用。所以,正好可以利用這個機會,把學生原理性知識(也就是第一冊教材)的缺陷再進行一次彌補。
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每節課我都會利用課間的兩三分鍾時間提前畫好版圖,講新課時,邊帶著學生識圖邊讓學生填圖。考慮到有的學生性格內向,不善表現,但他們可以很好地自主學習。於是,就讓他們自己做填充圖冊。有的學生性格比較外向,喜歡張揚,所以,我就給他們搭建一個學習平台,讓他們到黑板的版圖中填不同的地理名稱,在他們埋頭動筆的時候,我在學生中間邊巡視邊判定他們填圖的正確與錯誤。盡管老師累些,我覺得這種方式給不同個性的學生提供了更符合他們自身個性的學習興趣。而私下裡的個別指導即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又讓學生有了深刻的印象。我自信:一個學期的堅持總會有所改變。
但還不到一個學期,我就已經看到了好景象:一半學生在讀圖、指圖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四分之一的學生識圖、析圖能力有所改善。更讓我欣喜的是,三班女孩子地理學習興趣在提高,比如於悅冉、程秋霞等。一班史立承等男同學的地理學習勁頭有了明顯提高。從他們上課時專注的眼神就可以看出來。(其中考試三班女生成績較差,一班男生成績最差)
以前,我一直認為,教師的教學行為能影響更多的學生才有意義。看了一些教育書籍後,讓我對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正如張文質所言,教育是慢的藝術,來不得半點急功近利,影響一個也是有效的。只要堅持,我們總會看到我們想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