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地理考試梗

地理考試梗

發布時間: 2021-02-02 15:45:19

A. 地理考試反思

我叫xxx,在xx次地理考試中,我考了xx分,全班平均分是xx分,最高分是xx,我的分數比最高分差xx分,比平均分差xx分,在班裡位居xx名。綜合分析,此次地理考試中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思想不重視。認為這次考試是小考,沒有意義,對付對付就完了。但是正是我輕視的思想造成了此次考試不好的結果。平時我的語文成績不錯,在班裡居中上游。
第二:從此次考試中,發現自己的基礎知識不扎實。在基礎知識項目被扣xx分,佔全部被扣分數的xx%。原以為自己的基礎知識扎實,其實不然,給自己敲了警鍾。
第三:從考試中,發現自己上課沒有集中精神聽老師講課。因為很多老師講的內容出現在考試中,而自己沒有聽講,所以不會。

由以上幾點,我決定在今後的學習中,做到:
第一:重視每一次考試,當成練兵,積累自己的考試經驗;
第二:平時加強自身的基礎知識的學習,不可滿足於現狀;
第三:上課注意聽講,認真記筆記

這次考試之所以沒有考好,總結原因如下:
1 平時沒有養成細致認真的習慣,考試的時候答題粗心大意、馬馬虎虎,導致很多題目會做卻被扣分甚至沒有做對。
2 准備不充分。毛主席說,不打無准備之仗。言外之意,無准備之仗很難打贏,我卻沒有按照這句至理名言行事,導致這次考試吃了虧。
3 沒有解決好興趣與課程學習的矛盾。自己有很多興趣,作為一個人,一個完整的人,一個明白的人,當然不應該同機器一樣,讓自己的興趣被平白無故抹煞,那樣不僅悲慘而且無知,但是,如果因為自己的興趣嚴重耽擱了學習就不好了,不僅不好,有時候真的是得不償失。 失敗了怎麼辦?

認真反思是首先的:
第一,這次失敗的原因是什麼?要認真思考,挖掘根本的原因;
第二,你接下來要干什麼?確定自己的目標,不要因為失敗不甘心接著走,而是要正確地衡量自己。看看想要什麼,自己的優勢在什麼地方,弱勢是什麼;
第三,確定目標。明確自己想要的,制定計劃,按部就班的走。 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蹶不振以及盲目的追求。 數學是必考科目之一,故從初一開始就要認真地學習數學。那麼,怎樣才能學好數學呢?

現介紹幾種方法以供參考:
一、課內重視聽講,課後及時復習。 新知識的接受,數學能力的培養主要在課堂上進行,所以要特點重視課內的學習效率,尋求正確的學習方法。上課時要緊跟老師的思路,積極展開思維預測下面的步驟,比較自己的解題思路與教師所講有哪些不同。特別要抓住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課後要及時復習不留疑點。首先要在做各種習題之前將老師所講的知識點回憶一遍,正確掌握各類公式的推理過程,慶盡量回憶而不採用不清楚立即翻書之舉。認真獨立完成作業,勤於思考,從某種意義上講,應不造成不懂即問的學習作風,對於有些題目由於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時難以解出,應讓自己冷靜下來認真分析題目,盡量自己解決。在每個階段的學習中要進行整理和歸納總結,把知識的點、線、面結合起來交織成知識網路,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

二、適當多做題,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要想學好數學,多做題目是難免的,熟悉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思路。剛開始要從基礎題入手,以課本上的習題為准,反復練習打好基礎,再找一些課外的習題,以幫助開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決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題規律。對於一些易錯題,可備有錯題集,寫出自己的解題思路和正確的解題過程兩者一起比較找出自己的錯誤所在,以便及時更正。在平時要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讓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腦興奮,思維敏捷,能夠進入最佳狀態,在考試中能運用自如。實踐證明:越到關鍵時候,你所表現的解題習慣與平時練習無異。如果平時解題時隨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時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三、調整心態,正確對待考試。 首先,應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這三個方面上,因為每次考試占絕大部分的也是基礎性的題目,而對於那些難題及綜合性較強的題目作為調劑,認真思考,盡量讓自己理出頭緒,做完題後要總結歸納。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使自己在任何時候鎮靜,思路有條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緒。特別是對自己要有信心,永遠鼓勵自己,除了自己,誰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誰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在考試前要做好准備,練練常規題,把自己的思路展開,切忌考前去在保證正確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題速度。對於一些容易的基礎題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對於一些難題,也要盡量拿分,考試中要學會嘗試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發揮。 由此可見,要把數學學好就得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了解數學學科的特點,使自己進入數學的廣闊天地中去。

我保證,在以後的地理考試中,一定要提高自己跌地理成績,希望老師和同學們幫助我、監督我!次考得並不理想,但是我相信自己的實力。下一次考試,我一定會努力的!

B. 今天地理考試涼了用古語怎麼說

今日地理學科之試,欲過,危矣!

C. 有哪些只有文科生才懂的梗

1、就算題目看不懂,但是寫滿試卷是我的強項

對於一個文科生來說,用自己的最後一口氣來寫滿試卷是最後的倔強,也是對試卷最大的尊重,這也許就是文理科最大的區別,文科生政治題不會,還可以抄材料,說不定老師還會酌情給分,但是理科生就不一樣了,面對那些電流電阻微積分等等,最多也就寫個「解」字吧!

2、歷史老師講題:A與題意不符,B太絕對了,C是雖然是對的,但是D更加符合

這個梗可以說是老師最常用的「套路」了,既可以緩解尷尬,主要是沒辦法去解釋,文科是比較感性的,不是像理科那樣絕對,答案可以是多個的,往往選擇題也是比較「坑人」的,一不小心就會陷入那個「迷人的危險」,丟掉學生的「命根」,扎心了!

3、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說實話,這句話到現在都不是很理解,大家見笑了!我估計理科生看了會說:什麼鬼?這是繞口令吧!到底要表達什麼呢?其實,這句話可就說來話長了,要從西歐中世紀的封建等級制度說起,這里就不給大家「刨根問底」了,因為我也不一定會解釋。

4、終極公式:大於大的,小於小的

說到公式這件事,可不是理科生的專利哦!文科生在這方面拿捏的也很好,在這里給大家舉幾個地理公式:大於大的,小於小的,凸高為低,凸低為高,時區每差1個區,區時相差1小時,東早(多)西晚(少),降水量=徑流量+蒸發量,是不是感覺太「抽象」了呢?這個梗真的厲害了,就問理科生服不服?

5、文科生在考場「突發抽搐」是不要慌,她只是在判斷氣旋,地轉偏向力和氣壓

我強調一下哦!這個場景是真實存在的,如果在地理考試中,大多數同學突發「抽搐」,手舞足蹈,不要慌,都是小場面,因為他們在判斷氣旋、地轉偏向力和氣壓,不要去「關心」他們了,讓這些學生順利把題目做完吧!

6、晚上海邊居然吹的是陸風

這個梗真的是醉了,就說有一對情侶,兩人一文一理,曾為糾結這個問題還鬧了分手,這個梗的威力也太強大了,但是,事實就是這樣,晚上海邊確實吹的是陸風,就是這么氣人!

7、抄作業的各種「美稱」

語文上是借鑒,數學叫類比,地理上是遷移,政治上是求同存異,歷史上就是文化大一統,物理上稱為參考系,化學上是同分異構體,生物上是轉錄,只能說現在學生的腦洞太大了。

8、文科生頻繁的畫數軸,計算,那他肯定不是在做數學題

這個梗真的太真實了,因為如果一個文科生沉迷於數學和物理無法自拔,那他一定是被拿槍逼著選的文科,誰說文科生就不能會數學題,那些經濟計算題才會讓你見識什麼是文理結合。

綜上所述,這八個文科生才會懂得梗,你知道嗎?你是文科生還是理科生呢?那些讓理科生「完全懵圈」的梗,文科生:說實話,我也沒學懂!以上就是今天的所以內容,你還知道什麼文科生的梗呢?歡迎下方評論哦!

D. 什麼是地理考試

地理考試時,其中一道題是簡略描述下列各地:阿拉伯、新加坡、好望角、羅馬、名古屋、澳門。

小明這樣寫:從前有個老公公,大家叫他阿拉伯,有一天他出去爬山,當他爬到新加坡的時候,看見一隻頭上長著好望角的羅馬直沖過來,嚇得他拔腿跑進名古屋,趕緊關上澳門。

E. 2011高中地理會考復習梗概 (大題)

全球共有六個,極地東風帶,中緯西風帶和東北(南)信風帶,南北半球相似。 其產生原因主要是三圈環流,分別為:0~30--低緯環流;30~60--中緯環流;60~90--高緯環流。在簡化後(認為大氣在均勻地面上運動),在氣壓梯度力作用下產生大氣的三圈環流,形成了赤道低氣壓帶,副熱帶高氣壓帶,副極地低氣壓帶和極地高氣壓帶。在地轉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作用下,使得0~30處近地面為東北風,即東北信風。同理,產生了剩餘的幾個風帶。同時,在海路熱力差異和地形因素的影響下,形成了如西伯利亞高壓一樣的高(低)壓中心,隨季節變化,出現了季風環流(氣壓帶風帶的季節位置移動也是成因之一)。 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 由於地球的公轉運動,太陽直射點隨季節的變化而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同時引起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春秋分時,太陽直射赤道,赤道低氣壓帶位於赤道兩側南北緯5°之間。從春分到夏至,太陽直射點自赤道逐漸北移至北回歸線。夏至時,氣壓帶和風帶比春分時北移5°左右。這時的赤道低氣壓帶北移至赤道與北緯10°之間;由於太陽直射北回歸線的時間很短,低氣壓帶來不及形成,所以赤道低氣壓帶不可能移到北回歸線附近。但這時南半球的東南信風可以一直吹到赤道,甚至有一部分可越過赤道,吹送到北半球,並偏轉成西南風。 從夏至到秋分,太陽直射點又逐漸南移至赤道;從秋分到冬至、又南移到南回歸線。這時地面上的氣壓帶和風帶,比秋分時一般南移5°左右,比夏至時南移10°左右。例如,赤道低氣壓帶這時已南移至赤道與南緯10°之間,北半球的東北信風可一直吹送到赤道,並有一部分越過赤道,偏轉成西北風。由於氣壓帶和風帶隨季節變化而南北移動,所以在南北緯5°—15°、35°—45°、60°—70°之間的地帶便成為風帶的過渡地帶。

根據天氣學家分析,冷鋒的天氣狀況大體可分為兩種類型:
第一類:冷鋒移動較慢,坡度也較小,處於空中700hpa槽前,通常稱為第一型冷鋒。這一類型的冷鋒,由於冷氣團一方面向前移動,使得鋒前的暖氣團一方面向前移動,一方面被迫沿鋒面向上滑行,在水汽條件充分時,便在鋒上產生了雲系和降水。
由於這類冷鋒處於高空中槽前,利於空氣的上升運動,在鋒面未到時,暖氣團並非碧空無雲,隨著冷鋒的來臨,空氣中常先有卷雲,卷層雲,雲層隨鋒線的接近而逐漸加厚,鋒線過時為雨層雲,雨區寬度約150~200公里。
第二類:冷鋒移動較快,坡度較大,處於高空中700hpa槽後或槽線附近,常稱為第二型冷鋒。這類冷鋒上面冷平流較強,氣流下沈,僅地面鋒線附近暖空氣被抬升,但鋒面坡度大,有較強的氣流上升運動。其冬,夏天氣狀況有明顯的不同,夏季暖氣團比較濕潤,本來就不穩定,加上上空強烈的冷平流,變得更加不穩定。故鋒線附近常形成強烈的積雨雲,排列在鋒線附近,像一座雲堤,冷鋒來臨時,出現雷暴和陣性降水,但降雨區僅數十公里。冬季,鋒前的暖空氣位於槽前,氣流上升形成卷雲,卷層雲,高層雲,雨層雲,在地面鋒線附近,有不寬的連續性降水區。降水止後,常出現大風,人們也稱這種鋒為乾冷鋒。
由於冷鋒移動速度有快有慢,因此當冷鋒移動較慢時,暖空氣上升會較慢且平穩,因此較易出現層狀雲,同時降雨也較緩和;當冷鋒移動較快時,由於暖空氣會被冷空氣快速抬升,因此往往容易造成濃厚的積雨雲,同時下起雷電交加的大風雨。

太陽直射點是地球表面太陽光入射角度(即 太陽高度 )為90度的地點。它是 地心 與 日心 連線和地球 球面 的 交點 。 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經線的地方時為正午12時。 活動規律 春分 ,太陽直射點在赤道,此後北移。 夏至 ,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上,此後南移。 秋分 ,太陽直射點在赤道,此後繼續南移。冬至,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上,此後北移。 1、太陽直射點的季節移動引起全球烠量分布變化。
2、太陽直射點的季節移動帶動行星飠系的南北偏移。
太陽直射點每時都在向西移動,每小時移過15度經度。
春分 ,太陽直射點在赤道,此後北移。 夏至 ,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上,此後南移。 秋分 ,太陽直射點在赤道,此後繼續南移。 冬至 ,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上,此後北移。 如此周而復始回歸運動,周期為365日5時48分46秒,稱為一個 回歸年 。

F. 地理考試答題技巧

主要是看清楚東西南北,上下左右,哪邊是南緯或者北緯,哪邊是東經或者西經
圖要看明白了,再去寫答案

G. 地理考試怎樣得高分

臨近高考,地理復習更應該講究方法,突出主幹,面向基礎,夯實最主要、最關鍵、參加高考必須具備的地理基礎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識。

注重對學科知識的整體把握和相互間的聯系。這是提高綜合分析能力和應試能力,取得地理好成績的決定因素。

講究方法,形成地理(dili.chazidian.com)思維方式,學會運用原理、方法和技能來解決新問題。

H. 地理:地理考試中各種常見題型的一般答題術語

1. 等高線地形圖小專題:
⑴ 水庫大壩選址在 河流峽谷 處,原因:
① 地處峽谷段,地質條件好,利於築壩,工程量小; ② 大壩以上河段水源充足、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有時要考慮③淹沒的耕地少、移民規模小。)
⑵ 交通運輸線路(鐵路、公路)選擇某線路方案的理由:
該方案沿線等高線稀疏,地形坡度和緩,工程施工容易、建設周期短、投資少。(提示:一般是在兩條等高線間繞行,沿等高線走向(延伸方向)分布,並盡可能少地通過河流、山脈,少建橋梁、隧道等;避免通過斷崖、沼澤地、沙漠等地段。)
⑶ 確定某地形為盆地,判斷理由:
河流向中部呈向心狀水系匯集,表明地勢中間低,四周高。(等高線上的海拔中部低四周高。)
⑷ 引水工程選擇某地,原因:該地地勢較高,河水可順地勢自流而下。
⑸ 選擇某地為梯田,理由:
該地地勢平緩,坡度較小,在此開墾梯田,既擴大耕地面積,又有利於水土保持,達到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的統一,實現可持續發展。
⑹ 登山選擇某線路,原因:該線路等高線稀疏,地形坡度較小,爬坡容易。
⑺計算兩地間的坡度 :坡度(正切)=垂直相對高度/水平實地距離

2. 海洋資源小專題:
⑴ 漁業資源集中分布在溫帶沿海大陸架海域,原因:
這里 ① 大陸架水域,海水較淺,陽光充足,光合作用強盛;② 寒暖流交匯(或冬季冷海水上泛),將海底營養物質帶至表層;③ 入海河流帶來豐富營養鹽類。以上條件使得該海域浮游生物繁盛,魚類餌料充足,易形成大漁場.
⑵ 海底礦產資源分布規律:
① 近岸帶的濱海砂礦:分布有砂、貝殼等建築材料和金屬礦產
② 大陸架淺海海底:分布有石油、天然氣以及煤、硫、磷等礦產資源
③ 海盆:深海錳結核(主要集中於北太平洋)

3. 鹽度和洋流小專題:
⑴ 鹽度最高的是紅海,原因:
① 地處副熱帶海區,降水稀少,蒸發強烈。 ② 周圍是熱帶沙漠氣候區,從陸地流入的淡水很少。
⑵ 鹽度最低的是波羅的海,原因:
① 地處較高緯度,氣溫低,蒸發弱。② 周圍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區,降水較多,且有大量淡水注入。
⑶ 巴爾喀什湖東咸西淡的原因:
①東部:地處內陸,降水稀少,蒸發強烈;缺少河流淡水注入。
②西部:有河流淡水注入,稀釋作用很強。
③巴爾喀什湖中部窄,不利於東西兩側水體交換,造成兩側鹽度差異較大。
⑷ 世界表層海水鹽度的水平分布規律:
從南北半球的副熱帶海區分別向南北兩側的低緯度海區和高緯度海區遞減。
⑸ 判斷某洋流性質為寒(暖)流,判斷理由是:
溫度方面:洋流流經海區溫度較同緯度其他海區低(高),
流向方面:由較高(低)緯度海區流向較低(高)緯度海區,[或由較低(高)水溫海區流向較高(低)水溫海區]。

4. 河流及交通小專題:
⑴ 中國南流出境河流境內外名稱變化:
雅魯藏布江---布拉馬普特拉河 獨龍江—伊洛瓦底江 怒江---薩爾溫江 瀾滄江---湄公河 元江---紅河
我國其它的國際性河流:
額爾齊斯河—鄂畢河 黑龍江在俄羅斯稱阿穆爾河
⑵ 西歐河流航運價值大的原因:
河流水量充沛,水位穩定,含沙量小,無冰期;流域內地勢平坦,河流落差小,工業發達,貨運量大,航運價值大。
⑶ 俄羅斯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航運價值不大的原因:
緯度較高,封凍期長;河流大致由南向北流,有凌汛現象,不利航運。
亞馬孫河由於位於熱帶雨林區,茂密的雨林植被阻礙通航;流域內人煙稀小,航運價值小。
⑷ 極地航路開辟的重要意義:縮短航程,節時節能。
⑸ 我國西南地區水能豐富,主要原因是:
① 地處濕潤地區,降水豐沛,徑流量大;② 地處一、二級階梯交界處,河流落差大。
變式:三峽地區水能豐富,主要原因是:
① 地處濕潤地區,降水豐沛,徑流量大;② 地處二、三級階梯交界處,河流落差大。
⑹ 南昆鐵路建設的意義:經濟意義:① 有利於資源開發和物資輸出,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 ②有利於開發旅遊資源,帶動第三產業發展。③有利於發揮鐵路對經濟輻射的作用,帶動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促進外向型經濟發展。
政治意義:① 有利於鞏固和加強民族團結。② 有利於加快西南地區的脫貧速度。③ 有利於社會穩定。
戰略意義:① 有利於加快對外開放,發展外向型經濟。 ② 有利於鞏固國防,保衛邊疆。
⑺ 俄羅斯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的重要意義:
① 加強東西部經濟聯系,促進物資交流; ② 加快資源開發,化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

5. 地質地形小專題:
⑴ 南極發現有豐富煤炭(北極地區埋藏豐富石油),說明:
南極(北極)地區曾經位於溫暖濕潤地區,森林茂密,後經大陸漂移至此,這是板塊構造學說的有力佐證。
⑵ 剛果盆地的形成原因:
剛果盆地原來是內陸湖,後經地殼抬升,河流侵蝕下切,湖水外瀉而成。
⑶ 死海(貝加爾湖、坦噶尼喀湖、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成因:內力作用----地殼斷裂陷落
⑷ 北美五大淡水湖(歐洲峽灣地形、湖泊)成因:外力作用----冰川作用
⑸ 廬山(華山、泰山)的形成:斷層形成的塊狀山地
⑹ 七大洲地形特色:
亞 洲: ① 地形復雜多樣,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積廣; ② 地勢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
非 洲: ① 地形以高原為主,地面地伏不大; ② 東部縱貫著巨大的東非裂谷帶; ③ 地勢特點:東南高,西北低
歐 洲: ① 歐洲地形以山地、平原 為主,平原面積廣大,占總面積2/3;
② 地勢低平,為世界地勢最低大洲(300m),地勢南北高,中部低; ③ 冰川地形廣布
北美洲: ① 地勢東西高,中部低; ②冰川地形在大陸北半部廣布
③南北縱列三大地形區,西部是高峻山地,東部是低矮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
南美洲: ① 西部為南北縱貫的高峻的安第斯山脈; ② 東部為平原、高原相間排列
大洋洲: ① 地勢低平。地表起伏和緩; ② 地形為南北向三個縱列帶,東部為山地,中部為平原,西部為高地
南極洲: ① 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大洲(2350m); ② 大陸冰川廣布,冰層平均厚度達2000米,冰層以下地形多樣
⑺我國西南地區地質災害嚴重的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①位於地震帶,地殼活動強烈,山體中斷層發育; ②山區面積廣大,岩石破碎,風化嚴重; ③干濕季分明、暴雨集中。
人為原因:對植被的破壞嚴重

6. 洪澇小專題:
⑴ 孟加拉國澇災嚴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① 西南季風強盛,降水豐沛,多暴雨; ②恆河與布拉馬普特拉河在此交匯且同時進入汛期; ③地勢低窪,排水不暢; ④西南季風使海水向北湧入孟加拉灣,阻礙了河水入海。
人為原因:人口密度大,上游植被破壞較多,致使水土流失嚴重,三角洲泥沙淤積嚴重,河床變淺。
⑵ 印度旱澇災害頻繁的原因:
西南季風強盛,或來得早,退得晚,易造成澇災;反之會造成旱災。
⑶ 亞馬孫河流量大的原因:
① 地處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壓影響,多上升氣流,降水豐沛;
② 平原地形及北、西、南三面高、向東敞開的地形地勢,有利於大西洋水汽進入;
③ 水汽進入內陸後,受高原、山地的抬升,多地形雨; ④ 流域面積廣,地表水從三面向亞馬孫河匯集。

I. 人家說你地理考試考過大題什麼意思

我也是文科生過來的,感覺學地理就是要背而且要背的很熟才行,知識面內越廣越好,知道的比人家容多就自然會比人家考的分多。。。對於題目還是要多練才行,練多了對那一類題目熟悉了就行了,見得越多對知識的鞏固機會也就越多,總之做的題目決不能少,地理靠的是硬功夫。你說知識都會但題目還是錯我想這個可能是由於對知識不熟的緣故,多做做背背會好的。。。希望可以幫到你。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