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郵票
⑴ 郵票的種類有哪些
郵票的種類可按發行目的和用處、印刷特點、材質、形狀等不同的分類方法,分為以下幾大類: 1.按發行目的和用途來劃分--主要有普通郵票、紀念郵票、特種郵票、航空郵票、欠資郵票、附捐郵票、包裹郵票、快遞郵票、軍用郵票、掛號郵票、公事郵票、火箭郵政郵票、印刷品郵票、唱片郵票等。 2.按使用區域來劃分--主要有國內郵件郵票、國外郵件郵票、限地區使用郵票、多國通用郵票、戰俘營郵票、佔領郵票等。 3.按發行形式來劃分--主要有加蓋郵票、改值郵票、對剖郵票、正式發行郵票、未發行郵票、臨時郵票、暫代郵票等。 4.按發行年代來劃分--主要有古典郵票、早期郵票、中期郵票、現代郵票等。 5.按發行機構來劃分--主要有國家郵政郵票、地方郵政郵票、流亡郵政郵票、非官方郵票、半官方郵票、國際組織郵票等。 6.按郵票的製作特點來劃分--主要有小型張、小全張、小版張、小本票、盤卷郵票、電子郵票、發光郵票、不幹膠郵票、有齒孔郵票、無齒孔郵票、有背膠郵票、無背膠郵票等。 7.按製作材質來劃分--主要有紙質郵票、絲綢郵票、塑料郵票、木材郵票、尼龍郵票、金箔郵票、銀箔郵票、鋁箔郵票、鋼箔郵票等。 8.按郵票印製版別來劃分--主要有凸版郵票、凹版郵票、平版郵票、混合版郵票、謄寫版郵票、壓印郵票、原版郵票、再版郵票等。 9.按郵票的形狀來劃分--主要有正方形郵票、長方形郵票、菱形郵票、梯形郵票、三角形郵票、橢圓形郵票、圓形郵票、多邊形郵票、水果形郵票、鑽石形郵票、地圖形郵票等。 10.按郵票已呈現的狀態來劃分--主要有嶄新郵票、信銷郵票、蓋銷郵票、洗膠郵票等。 上述從不同角度來對郵票進行分類,可以清楚地看到,郵票是多麼豐富多彩。集郵者要想集好郵,起碼應掌握這些郵識。當你收集到一枚郵票時,應該能夠從不同角度來將它正確分類。比如你最近收集到一大版「神舟飛船」郵票,如按發行目的來劃分,它是紀念郵票;按發行機構來劃分,它是國有郵政郵票;按版別來劃分,它是影寫版郵票;按材質來劃分,它是紙質郵票;按形狀來劃分,它是三角形郵票;按呈現的狀態來劃分,它為嶄新郵票
⑵ 紀念郵票的樣式及意義
集郵是以郵票及郵品為主要對象的收集、鑒賞與研究的活動。集郵屬於文化范疇,是一種世界性的文化活動。我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發展中國先進文化,集郵文化是一個組成部分。因此,深入廣泛地開展集郵活動,不僅具有理論意義,而且具有現實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 有思想性。集郵主要對象是郵票,郵票素有「國家名片」之稱。世界各國都把本國的政治、經濟、科學、文化、歷史、地理、體育、衛生和生態等方面最具有代表性,最引以為驕傲的內容反映在郵票上,把郵票作為對外宣傳的「窗口」。郵票以其精美的畫面,「藝術的語言」,對人們的思想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其作用和效果與藝術宣傳品相媲美。例如:收集普票中的「革命聖地」、紀念郵票中的「建黨」、「建國」,其富有深刻思想性不遇而見。
第二、 集郵具有藝術性。郵票的藝術性是指通過郵票畫面藝術形象去生動地反映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許多郵票畫面設計達到了完美、和諧、生動、感人的高度。例如:徐悲鴻特種郵票「奔馬」、齊白石特種郵票「蝦」和吳作人特種郵票「熊貓」等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國郵票設計融合了各種造型藝術的表現手法,如國畫、工筆重彩、水彩畫、油畫、版畫、木刻、素描、剪紙年畫等等,其中素有「長廊畫卷」的小型張、小版張和小全張,其藝術魅力無窮。
第三、 集郵具有知識性。多姿多彩的郵票蘊含著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方寸天地,包容著大千世界。例如:社會科學范疇的社會學、史學、民族學、文字、美學、經濟學和政治學等;自然科學范疇的動物學、植物學、建築學、園林學、宇航學、海洋學、地理學和環境保護學等。為此,人們常說郵票是「人類文明的縮影」,「形象的網路全書」,收集整理郵票能增加知識,開拓視野。
第四、 集郵具有史料性。自從1840年世界上第一枚郵票「黑便士」誕生以來,全球到目前為止發行了40多萬種郵票,這是一個內容豐富而又十分珍貴的歷史資料。在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凡是政治、經濟、科學、文化和軍事的重大事件,在郵票上都有反映,所以人們把郵票形象地稱為「連綿不斷的歷史記錄」和「微型博物館」。郵票在社會歷史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例如收集「區票」,是研究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民主革命時期的一種珍貴文物資料。
第五、 的特點,也是我國集郵活動的優勢。中央和地方文化教育部門、社會群團組織和軍隊等集郵具有趣味性。郵票畫面五彩繽紛,儼如藝術中的百花園,例如名山大川、名勝古跡、亭台樓閣、珍禽異獸、名貴花卉、古代文物、體育運動、文化藝術、工礦橋車和歷史名人等等,都是一幅幅瑰麗的畫面,集中展示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通過琳琅滿目郵票收集,妙趣橫生,其樂無窮。
第六、 集郵具有社會性。集郵活動的社會性是我國集郵活動各界都高度重視集郵活動及集郵文化發展,並將有益的集郵活動作為對職工群眾和青少年進行思想教育的一種途徑、新形式,充實精神世界,佔領思想陣地,抵制形形色色精神污染,「寓教於郵」,豐富社會文化生活。
第七、 集郵具有國際性。集郵也是一種國際性的文化活動。萬國郵政聯盟關於郵票的若干規定指出:「郵票的主題應有助於各國人民相互了解和文化傳播,從而加強國際友好關系。」集郵還有專門的國際性組織——國際集郵聯合會(英文簡稱FIP)。它制定了「FIP集郵展覽總規則」和「FIP集郵展覽評審總規則」 ,這些規則各會員國都必須共同遵守。由此可見集郵是一種國際性的文化,如周恩來所說:「傳郵萬里,國脈所系。」通過集郵增進與世界各國人民的友誼。
第八、 集郵具有儲財性。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郵票進入集郵市場後,具有商品的屬性。它不可否認存在著「保值」或「增值」的作用。例如:我國1980年發行的首輪生肖郵票「庚申年」(猴票),面值8分,現在市場價是原值的20000倍。當然郵票市場也一個是高風險高回報的市場,它和其他有價證券市場一樣,人們應正確看待,規范操作,還其文化市場的本來面目。
⑶ 大自然的郵票指的是什麼
落葉是大自然抄的郵票,把一年四季寄給你。
原文段落:
春天的樹上,長出嫩嫩的芽瓣。夏天的樹上,掛滿肥肥的葉片。秋天的樹上,樹葉塗滿鮮紅和金
黃。冬天的樹下,樹葉落地化成土壤。落葉是大自然的郵票,把一年四季寄給你,寄給我,寄給大
家。
(3)地理學郵票擴展閱讀:
大自然落葉:
落葉有兩種情況:一種:每當乾旱或寒冷季節來臨,全樹葉枯死脫落,僅存枝幹,為落葉樹,如桃。另一種:在春夏時新葉發生以後,老葉漸次脫落,就全樹看,終年常綠,為常綠樹,如樟。
落葉的原因:
1、內因:葉片經過一定時期的生理活動後細胞內大量的代謝產物,如礦物質積累,引起生理功能衰退而死亡(葉綠素破壞)。
2、外因:天氣變冷,土溫降低,雨水減少,根系吸水能力大大減弱。
⑷ 什麼郵票適合學生玩
正常的集郵不但不會影響學業,反而由於郵票具有豐富的內容、深厚的文化底蘊,所以對學業還有促進作用。許多大中小學校都先後開設了集郵課程。集郵能夠增長知識、開拓眼界。因此是一種有益的、群眾性的愛好,值得提倡和參加。
深入開展高校集郵討論,有利於鞏固和發展高校的集郵隊伍,有利於大學生的全面發展,也可不斷的為我國郵壇補充生力軍,是一件值得舉雙手贊成的好事。
開展高校集郵,的確有利於高校教育,但我認為集郵對於教學方面的作用畢竟是很有限的,如果片面地過分強調它對於教學方面的作用,將反而對積極開展集郵不利,這不僅是高校集郵如此,而且就是中小學集郵也是這樣,高校集郵的作用主要表現在有利於大學生的素質教育和全面發展。
郵票是國家的名片,是微型網路全書,它擁有豐富的內容和深刻的內涵,我用十個字來概括它的特點,就是"表現文史哲,體現真善美",而大學生集郵則是"了解文史哲,體會真善美"。
我們常說"還歷史以真實",談歷史則講"史實",歷史就體現了"真"。這里所指的"史",不僅僅是指單純的歷史學,而是從廣義來說,它包含了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一切科學性的內容。例如我國即將發行的《吉林隕石雨》郵票,它的內容涉及到天文學、地理學、礦物學、地圖學和歷史學等各方面,然而又處處體現了"真"。
"哲"比較抽象,主要是指思想道德方面的內容,表現了對美好和光明的嚮往與追求、對高尚品質的敬慕和頌揚,以及對黑暗和丑惡的批判和斗爭,它就體現了"善",與人為善,教人向善。"百善孝為先",去年澳門發行了一套以孝為主題的郵票,包括《孝感動天》、《扇枕溫衾》和《鹿乳奉親》等內容,就以鮮明的圖案和生動的故事宣傳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講述了如何做人的哲理。
"文"就是文化和文學,包括文學作品、美術作品、山川園林、民族風情等等,它們無不以豐富而具體的內容和鮮明的形象,注釋了"美"的真諦。比如《西遊記》、《水滸》、《西廂記》和《聊齋志異》等等的郵票無不以生動的情節刻畫了美與丑的斗爭,處處體現了什麼是美,揭露了什麼是丑,真實地反映了人民群眾和當今時代的審美觀點。
大學生集郵,就是要通過對郵票的圖案和內容觀摩、欣賞、學習和研究,進一步了解郵票的文史哲內涵,從中去體會和領悟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惡丑,從而去熱愛和追求真善美,摒棄假惡丑。這是在收集和欣賞之際的一個陶冶性情的過程,是在潛移默化之中,使自己的素質和修養得到升華的過程。辨別、認識與提高,反復貫穿於全過程。
關於大學生集郵的方法,我認為從收集的范圍上來說,可以雙管齊下,即一方面逐年訂上一套新郵,了解祖國新郵發行的全貌;另一方面根據自己的愛好,不分國別地選擇收藏專題類郵品,例如"花卉"、"航空"、"古典文學"等等,若與自身專業有關,則對學業也有較大幫助。
從收集的渠道上來說,可以購買與交換齊頭並舉,即一部分通過購買,另一部分也可通過用復品來和郵友進行交換獲得,我也不反對適度的以郵養郵的做法。
從集藏的重點來說,我認為大學生的主要任務還是學習,不宜過多分心,所以應以欣賞和收集為主,而以研究為輔。當然,適度的研究也會增長集郵的興趣,這里有個"度"的問題,和郵品交換一樣,適度則好,如果花費過多時間和精力,反客為主,耽誤學業,那就不妥了,這同時也違背了集郵的初衷。
總之,大學生集郵對於自身發展是很有利的,既是"開卷有益",又是終身受益,值得提倡和發揚。同時,各有關部門都應該為他們多方面創造條件,大開綠燈,積極鼓勵,這對於國家、對於郵壇、對於大學生自己都是一件大好事。
⑸ 郵票有多少種
哪個地區的郵票?
⑹ 1988年李四光的郵票
1988年4月28日發行:J149 中國現代科學家(第一組)全套4枚,面值8分「地質學家李四光」是內全套票中的第一枚,由於不容成套加上又是發行量最大的低面值郵票,單枚市場參考價:2元
J(4-1) 地質學家李四光 8分
J(4-2) 氣象、地理學家竺可楨 10分
J(4-3) 物理學家吳有訓 20分
J(4-4) 數學家華羅庚 30分
⑺ 中國登山運動的郵票
簡介
中國登山運動(蓋銷)郵票
發行日期 1965-5-25 發行量 600萬套 全套面值 0.40元
齒孔度數 11.5*11度 全套枚數 5 整版枚數 50
印製機構 北京郵票廠 版別 影雕套印
各 枚 詳 細 情 況
編號 面值 規格(MM) 名 稱 發行量 設計者
1 8分 27.5*48 中華全國總工會登山隊登上貢嘎山 600萬枚 萬維生
2 8分 27.5*48 中國男女混合隊登上慕士塔格山 600萬枚
3 8分 27.5*48 中國登山隊登上珠穆朗瑪峰 600萬枚
4 8分 27.5*48 中國女子登山隊登上公格爾九別峰 600萬枚
5 8分 27.5*48 中國登山隊登上希夏幫馬峰 600萬枚
發行資料
登山,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春秋戰國時期,孔子曾說:「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詩人李白曾游歷過秦嶺主峰太白山,並登上了海拔3767米的峰頂,留下了《登太白峰》的詩篇。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幾乎把畢生精力花在地理考察和登高覽勝中,足跡遍及中國華東、華中、東北、華南、西南各地的名山,寫下了巨著《徐霞客游記》,對我國地理科學有重大貢獻。
登山作為一項體育運動,始於18世紀80年代。作為體育運動的現代登山運動,在中國出現比較晚。1955年5月,中華全國總工會派出許競等4人赴前蘇聯學習登山運動技術,並登上了前蘇聯境內的團結峰和十月峰。1956年4月,中國第一支有組織的登山運動隊登上太白山峰頂。1956--1959年,中國組織了多次攀登7000米以上高峰的登山活動。1958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國登山運動協會。1960年5月24日,三名中國登山隊員:王富洲、貢布和屈銀華,從曾被英國登山隊稱為「死亡路線」、「不可攀登的路線」 ——珠峰北坡,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瑪峰,創造了人類首次從北坡征服珠峰的歷史。
登山運動是勇敢者的運動,富於極大的冒險精神。我國現代登山運動雖然起步較晚,但是,由於國家的重視,發展速度很快,所取得的成績,令全民辦為之矚目。為宣傳我國登山運動的巨大成就,郵電部發行了這套《中國登山運動》特種郵票。5幅畫面表現出中國登山運動員勇敢攀登的艱險歷程。圖1-5分別為我國登山運動員登上貢嘎山、慕士塔格峰、珠穆朗瑪峰、公格爾九別峰、希夏邦馬峰的情景。
⑻ 1988年出版的4大科學家(竺可楨、李四光、華羅庚、茅以升)郵票現價值
J149 現市價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