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地理考試結束後
㈠ 難熬的一次地理考試作文
每天早晨,媽媽就開始大聲地喊:「快點起床,要遲到了!」我還在夢鄉呢,可是,很快,她的嘮叨又開始了,「第二次喊你了,再不起來,我要採取措施了!」我多喜歡我溫暖的被窩啊!「我睡眠不足!」我大聲抗議。這可不得了了,媽媽的嘮叨如傾盆大雨一樣到來,「你說你睡眠不足,昨天晚上催你睡覺你不睡,早晨你又不起床。錢雨佳這個時候都已經早讀了半個小時了,快點起床!」我只好趕快爬起來,「再見了,我的被窩。」
接著媽媽又開始嘮叨起來,「快點洗臉刷牙,我來幫你梳頭。」如果,我要嫌她梳頭梳得手重,那她的嘮叨又開始了,「嫌我梳得不好,下次你自己梳,自理能力真差。」「好好,我不說了,媽媽,可真嘮叨啊!」我說。直到上學,媽媽送我到校門口,還不忘記嘮叨一句:「上課認真聽講!」啊,我總算結束了今天早晨的嘮叨課程了。
有時候,一點小事,媽媽也會嘮叨半天。記得有一次,我邊做作業邊吃糖。媽媽看見了說:「你明明知道吃糖對牙齒不好,你還要吃糖」。我正想解釋呢,可是媽媽又說:「吃糖對眼睛也不好,做作業的時候不要吃東西,還不趕緊吐了。」「不就吃顆糖嗎,哼!」我小聲地嘟囔著,心裡可捨不得把糖吐了。媽媽聽見了說:「你還頂嘴,我說一句話,你有十句話在等著!」天哪!老媽,我可真冤枉啊,還說我有十句話在等著,我小聲地說一句,你都說了好多句了,你真嘮叨啊!可是,這些話我只敢在心裡說說,要是真講出來,還不知道媽媽要說我多少句呢?沒有辦法,我只好依依不捨地把糖吐到了垃圾桶里。
㈡ 我們地理老師真的是對我很好了。我今年初二,去年初一時每次考試地理成績都是四五十分,但我們地理老師對
當然是感謝老師這一年來對你的照顧、關心啊,然後在寫上你要以優良的學習成績去回報她啊。
㈢ 一次考試結束後,有五位同學彼此交流了五道
c.第三題是A,第四題是B
㈣ 全世界聰明人都在學的70種思維方式 電子書,求!
是這樣的嗎,是我就給你發一本書,郵箱留下,不過你得先給分。
初級題:
1.如何問問題?
有甲、乙兩人,其中,甲只說假話,而不說真話;乙則是只說真話,不說假話。但是,他們兩個人在回答別人的問題時,只通過點頭與搖頭來表示,不講話。有一天,一個人面對兩條路:A與B,其中一條路是通向京城的,而另一條路是通向一個小村莊的。這時,他面前站著甲與乙兩人,但他不知道此人是甲還是乙,也不知道"點頭"是表示"是"還是表示"否"。現在,他必須問一個問題,才可能斷定出哪條路通向京城。那麼,這個問題應該怎樣問?
2.他們的職業是分別什麼?
小王、小張、小趙三個人是好朋友,他們中間其中一個人下海經商,一個人考上了重點大學,一個人參軍了。此外他們還知道以下條件:小趙的年齡比士兵的大;大學生的年齡比小張小;小王的年齡和大學生的年齡不一樣。請推出這三個人中誰是商人?誰是大學生?誰是士兵?
3.誰做對了?
甲、乙、丙三個人在一起做作業,有一道數學題比較難,當他們三個人都把自己的解法說出來以後,甲說:"我做錯了。"乙說:"甲做對了。"丙說:"我做錯了。"在一旁的丁看到他們的答案並聽了她們的意見後說:"你們三個人中有一個人做對了,有一個人說對了。"請問,他們三人中到底誰做對了?
4.鞋子的顏色
小麗買了一雙漂亮的鞋子,她的同學都沒有見過這雙鞋了,於是大家就猜,小紅說:"你買的鞋不會是紅色的。"小彩說:"你買的鞋子不是黃的就是黑的。"小玲說:"你買的鞋子一定是黑色的。"這三個人的看法至少有一種是正確的,至少有一種是錯誤的。請問,小麗的鞋子到底是什麼顏色的?
5.誰偷吃了水果和小食品?
趙女士買了一些水果和小食品准備去看望一個朋友,誰知,這些水果和小食品被他的兒子們偷吃了,但她不知道是哪個兒子。,為此,趙女士非常生氣,就盤問4個兒子誰偷吃了水果和小食品。老大說道:"是老二吃的。"老二說道:"是老四偷吃的。"老三說道:"反正我沒有偷吃。"老四說道:"老二在說謊。"這4個兒子中只有一個人說了實話,其他的3個都在撒謊。那麼,到底是誰偷吃了這些水果和小食品?
6.誰在說謊,誰拿走了零錢?
姐姐上街買菜回來後,就隨手把手裡的一些零錢放在了抽屜里,可是,等姐姐下午再去拿錢買菜的時候發現抽屜里的零錢沒有了,於是,她就把三個妹妹叫來,問她們是不是拿了抽屜里的零錢,甲說:"我拿了,中午去買零食了。"乙說:"我看到甲拿了。"丙說:"總之,我與乙都沒有拿。"這三個人中有一個人在說謊,那麼到底誰在說謊?誰把零錢拿走了?
7.夜明珠在哪裡?
一個人的夜明珠丟了,於是他開始四處尋找。有一天,他來到了山上,看到有三個小屋,分別為1號、2號、3號。從這三個小屋裡分別走出來一個女子,1號屋的女子說:"夜明珠不在此屋裡。"2號屋的女子說:"夜明珠在1號屋內。"3號屋的女子說:"夜明珠不在此屋裡。"這三個女子,其中只有一個人說了真話,那麼,誰說了真話?夜明珠到底在哪個屋裡面?
8.誰的成績好
玲玲和芳芳經常在一起玩,有一次,有人問她們:"你們倆經常在一起玩,這次期末考試你們誰的成績好呀?"玲玲說:"我的成績比較好一點。"小紅說芳芳說:"我的成績比較差一些。"她們這兩個人之中至少有一個人沒有說實話。那麼,到底她們誰的考試成績好?
9.她們分別買了什麼
小麗、小玲、小娟三個人一起去商場里買東西。她們都買了各自需要的東西,有帽子,發夾,裙子,手套等,而且每個人買的東西還不同。有一個人問她們三個都買了什麼,小麗說:"小玲買的不是手套,小娟買的不是發夾。"小玲說:"小麗買的不是發夾,小娟買的不是裙子。"小娟說:"小麗買的不是帽子,小娟買的是裙子。"她們三個人,每個人說的話都是有一半是真的,一半是假的。那麼,她們分別買了什麼東西?
10.誰偷了乳酪
有四隻小老鼠一塊出去偷食物(它們都偷食物了),回來時族長問它們都偷了什麼食物。老鼠A說:我們每個人都偷了乳酪。老鼠B說:我只偷了一顆櫻桃。老鼠C說:我沒偷乳酪。老鼠D說:有些人沒偷乳酪。族長仔細觀察了一下,發現它們當中只有一隻老鼠說了實話。那麼下列的評論正確的是:
a.所有老鼠都偷了乳酪;
b.所有的老鼠都沒有偷乳酪;
c.有些老鼠沒偷乳酪;
d.老鼠B偷了一顆櫻桃。
11.一句問路的話
一個人站在岔道口,分別通向A國和B國,這兩個國家的人非常奇怪,A國的人總是說實話,B國的人總是說謊話。路口站著一個A國人和一個B國人:甲和乙,但是不知道他們真正的身份,現在那個人要去B國,但不知道應該走哪條路,需要問這兩個人。只許問一句。他是怎麼判斷該走那條路的?
中級題:
12.為什麼小張是A隊的
有一天,學校的學生在做游戲,A隊只准說真話、B隊只准說假話;A隊在講台西邊,B隊在講台東邊。這時,叫講台下的一個學生上來判斷一下,從A、B兩隊中選出的一個人--小張,看他是哪個隊的。這個學生從A或B隊中任意抽出了一個隊員去問小張是在講台的西邊而是東邊叫其中一個隊員的人去問小張是在講台西邊還是東邊。這個隊員回來說,小張說他在講台西邊。這個學生馬上判斷出來小張是A隊的,為什麼?
13.兇手是誰
小陽的妹妹是小蒂和小紅;他的女友叫小麗。小麗的哥哥是小剛和小溫。他們的職業分別是:
小陽:醫生
小剛:醫生
小蒂:醫生
小溫:律師
小紅:律師
小麗:律師
這6人中的一個殺了其餘5人中的一個。
(1)假如這個兇手和受害者有一定的親緣關系,那麼說明兇手是男性;
(2)假如這個兇手和受害者沒有一定的親緣關系,那麼說明兇手是個醫生;
(3)假如這個兇手和受害者的職業一樣,那麼說明受害者是男性;
(4)假如這個兇手和受害者的職業不一樣,那麼說明受害者是女性;
(5)假如這個兇手和受害者的性別一樣,那麼說明兇手是個律師;
(6)假如這個兇手和受害者的性別不一樣,那麼說明受害者是個醫生。
根據上面的條件,請問兇手是誰?
提示:根據以個陳述中的假設與結論,判定哪3個陳述組合在一起不會產生矛盾。
14.小王是怎麼算出來的
某企業老闆在對其員工的思維能力進行測試時出了這樣一道題:某大型企業的員工人數在1700~1800之間,這些員工的人數如果被5除餘3,如果被7除餘4,如果被11除餘6。那麼,這個企業到底有多少員工?員工小王略想了一下便說出了答案,請問他是怎麼算出來的?
15.幼兒園里有多少小朋友
老師讓幼兒園的小朋友排成一行,然後開始發水果。老師分發水果的方法是這樣的:從左面第一個人開始,每隔2人發一個梨;從右邊第一個人開始,每隔4人發一個蘋果。如果分發後的結果有10個小朋友既得到了梨,又得到了蘋果,那麼這個幼兒園有多少個小朋友?
16.桌子分別是什麼價格
一個傢具店裡有三種桌子,其價格分別如下:
(1)他們的單價各不相同;
(2)它們的單價加起來共4000元;
(3)第二種桌子比第一種桌子便宜400元;
(4)第三種桌子的單價是第二種的2倍。
那麼這三種桌子的單價各是多少?
17.打碎了多少個陶瓷瓶
一個陶瓷公司要給某地送2000個陶瓷花瓶,於是就找一個運輸公司運陶瓷花瓶。運輸協議中是這樣規定的:
(1)每個花瓶的運費是1元;
(2)如果打碎1個,不但不給運費,還要賠償5元。
最後,運輸公司共得運費1760元。那麼,這個運輸公司在運送的過程中打碎了多少個陶瓷花瓶?
18.分蘋果
媽媽要把72個蘋果給分兄弟兩人,她的分法是這樣的:
(1)第一堆的2/3與第二堆的5/9分給了哥哥;
(2)兩堆蘋果餘下的共39個蘋果分給了弟弟。
那麼,這兩堆蘋果分別有多少個呢?
高級題:
19.兩對雙胞胎。
在老北京的一個胡同的大雜院里,住著4戶人家,巧合的是每家都有一對雙胞胎女孩。這四對雙胞胎中,姐姐分別是ABCD,妹妹分別是abcd。一天,一對外國遊人夫婦來到這個大雜院里,看到她們8個,忍不住問:"你們誰和誰是一家的啊?"
B說:"C的妹妹是d。"
C說:"D的妹妹不是c。"
A說:"B的妹妹不是a。"
D說:"他們三個人中只有d的姐姐說的是事實。"
如果D的話是真話,你能猜出誰和誰是雙胞胎嗎?
20.奇怪的兩姐妹。
有一個人在一個森林裡迷路了,他想看一下時間,可是又發現自己沒帶表。恰好他看到前面有兩個小女孩在玩耍,於是他決定過去打聽一下。更不幸的是這兩個小女孩有一個毛病,姐姐上午說真話,下午就說假話,而妹妹與姐姐恰好相反。但他還是走近去他問她們:"你們誰是姐姐?"胖的說:"我是。"瘦的也說:"我是。"他又問:現在是什麼時候?胖的說:"上午。""不對",瘦的說:"應該是下午。"這下他迷糊了,到底他們說的話是真是假?
21.走哪條路?
有一個外地人路過一個小鎮,此時天色已晚,於是他便去投宿。當他來到一個十字路口時,他知道肯定有一條路是通向賓館的,可是路口卻沒有任何標記,只有三個小木牌。第一個木牌上寫著:這條路上有賓館。第二個木牌上寫著:這條路上沒有賓館。第三個木牌上寫著:那兩個木牌有一個寫的是事實,另一個是假的。相信我,我的話不會有錯。假設你是這個投宿的人,按照第三個木牌的話為依據,你覺得你會找到賓館嗎?如果可以,那條路上有賓館哪條路上有賓館?
22.今天星期幾?
有一富翁,為了確保自己的人身安全,雇了雙胞胎兄弟兩個作保鏢。兄弟兩個確實盡職盡責,為了保證主人的安全,他們做出如下行事准則:
a.每周一、二、三,哥哥說謊;
b.每逢四、五、六,弟弟說謊;
c.其他時間兩人都說真話。
一天,富翁的一個朋友急著找富翁,他知道要想找到富翁只能問兄弟倆,並且他也知道兄弟倆個的做事准則,但不知道誰是哥哥,誰是弟弟。另外,如果要知道答案,就必須知道今天是星期幾。於是他便問其中的一個人:昨天是誰說謊的日子?結果兩人都說:是我說謊的日子。你能猜出今天是星期幾嗎?
23.玩撲克。
Jack夫婦請了Tom夫婦和Henrry夫婦來他們家玩撲克。這種撲克游戲有一種規則,夫婦兩個不能一組。Jack跟Lily一組,Tom的隊友是Henrry的妻子,Linda的丈夫和Sara一組。那麼這三對夫婦分別為:
A.Jack一Sara,Tom一Linda,Henrry一Lily;
B.Jack一Sara,Tom~Lily,Henrry一Linda;
C.Jack一Linda,Tom一Lily,Henrry一Sara;
D.Jack一Lily,Tom一Sara,Henrry一Linda
24.誰是冠軍?
電視上正在進行足球世界盃決賽的實況轉播,參加決賽的國家有美國、德國、巴西、西班牙、英國、法國六個國家。足球迷的李鋒、韓克、張樂對誰會獲得此次世界盃的冠軍進行了一番討論:韓克認為,冠軍不是美國就是德國;張樂堅定的認為冠軍決不是巴西;李鋒則認為,西班牙和法國都不可能取得冠軍。比賽結束後,三人發現他們中只有一個人的看法是對的。那麼哪個國家獲得了冠軍?
25.甲是哪個部落的人
有一個人到墨西哥探險,當他來到一片森林時,他徹底迷路了,即使他拿著地圖也不知道該往哪走,因為地圖上根本就沒有標記出這一地區。無奈,他只好向當地的土著請求幫助。但是他想起來在曾有同事提醒他:這個地區有兩個部落,而這兩個部落的人說話卻是相反的,即A部落的人說真話,B部落的人說假話。恰在這時,他遇到了一個懂英語的當地的土著甲,他問他:"你是哪個部落的人?"甲回答:"A部落。"於是他相信了他。但在途中,他們又遇到了土著乙,他就請甲去問乙是哪個部落的。甲回來說:"他說他是A部落的。"忽然間這個人想起來同事的提醒,於是他奇怪了,甲到底是哪個部落的人,A還是B?
26.猜城市。
對地理非常感興趣的幾個同學聚在一起研究地圖。其中的一個同學在地圖上標上了標號A、B、C、D、E,讓其他的同學說出他所標的地方都是哪些城市。甲說:B是陝西。E是甘肅;乙說:B是湖北,D是山東;丙說:A是山東,E是吉林;丁說:C是湖北,D是吉林;戊說:B是甘肅,C是陝西。這五個人每人只答對了一個省,並且每個編號只有一個人答對。你知道ABCDE分別是哪幾個省嗎?
27.各有多少人民幣?
爸爸為了考考兒子的智力,給兒子出了道題。爸爸說:"我手裡有1元、2元、5元的人民幣共60張,總值是200元,並且1元面值的人民幣比2元的人民幣多4張。兒子,給爸爸算算這三種面值的人民幣各有多少張?"兒子眨了眨眼睛,摸摸腦袋,也不知道怎麼算。你能算出來嗎?
28.哪個正確
在一次地理考試結束後,有五個同學看了看彼此五個選擇題的答案,其中:
同學甲:第三題是A,第二題是C。
同學乙:第四題是D,第二題是E。
同學丙:第一題是D,第五題是B。
同學丁:第四題是B,第三題是E。
同學戊:第二題是A,第五題是C。
結果他們各答對了一個答案。根據這個條件猜猜哪個選項正確?
a.第一題是D,第二題是A;
b.第二題是E,第三題是B;
c.第三題是A,第四題是B;
d.第四題是C,第五題是B。
附最佳答案:
初級題:
1.這個人只要站在A與B任何一條路上,然後,對著其中的一個人問:"如果我問他(甲、乙中的另外一個人)這條路通不通向京城,他會怎麼回答?"
如果甲與乙兩個人都搖頭的話,就往這條路向前走去,如果都點頭,就往另一外一條走去。
2.小張是商人,小趙是大學生,小王是士兵。假設小趙是士兵,那麼就與題目中"小趙的年齡比士兵的大"這一條件矛盾了,因此,小趙不是士兵;假設小張是大學生,那就與題目中"大學生的年齡比小張小"矛盾了,因此,小張不是大學生;假設小王是大學生,那麼,就與題目中"小王的年齡和大學生的年齡不一樣"這一條件矛盾了,因此,小王也不是大學生。所以,小趙是大學生。由條件小趙的年齡比士兵的大,大學生的年齡比小張小得出小王是士兵,小張是商人。
3.假設丙做對了,那麼甲、乙都做錯了,這樣,甲說的是正確的,乙、丙都說錯了,符合條件,因此,丙做對了。
4.假設小麗的鞋子是黑色的,那麼三種看法都是正確的,不符合題意;假設是黃色的,前兩種看法是正確的,第三種看法是錯誤的;假設是紅色的,那麼三句話都是錯誤的。因此,小麗的裙子是黃色的。
5.是老三偷吃了水果和小食品,只有老四說了實話。用假設法分別假設老大、老二、老三、老四都說了實話,看是否與題意矛盾,就可以得出答案。
6.丙說謊,甲和丙都拿了一部分。假設甲說謊的話,那麼乙也說謊,與題意不符;假設乙說謊,那麼甲也說謊,與題意不符。那麼,說謊的肯定是丙了,只有甲和丙都拿零錢了才符合題意。
7.1號屋的女子說的是真話,夜明珠在3號屋子內。假設夜明珠在1號屋內,那麼2號屋和3號屋的女子說的都是真話,因此不在1號屋內;假設夜明珠在2號屋內,那麼1號屋和3號屋的女子說的都是真話,因此不在2號屋內;假設夜明珠在3號屋內,那麼只有1號屋的女子說的是真話,因此,夜明珠在3號屋裡內。
8.芳芳。假設玲玲說的是實話,那麼,芳芳說的也是實話了,與題意不符;假設芳芳說的是實話,那麼玲玲說的也是實話了,與題意不符。因此,兩個人都沒有說實話,把她們兩個人說的話反過來就會發現,芳芳的成績好。
9.小麗買了帽子,小玲買了手套,小娟買了裙子。
10.假設老鼠A說的是真話,那麼其他三隻老鼠說的都是假話,這符合題中僅一隻老鼠說實話的前提;假設老鼠B說的是真話,那麼老鼠A說的就是假話,因為它們都偷食物了;假設老鼠C或D說的是實話,這兩種假設只能推出老鼠A說假話,與前提不符。所以a選項正確,所有的老鼠都偷了乳酪。
11.如果甲是A國人,說的是真話,問甲:"如果我問乙哪條路是安全之路,他會指哪條路?"他指出的乙說的路就是錯誤的,另一條路就是正確的。
如果甲是B國人,說的是假話同樣的問題問甲,因為乙說真話,甲會和乙的答案相反,那麼另一條路就是正確的。
中級題:
12.若這個人是B隊的,則找到的人是A隊的,那人會說在講台西,而這個人會說在東;若這個人是A隊的,找到的是A隊的,會說在西,若這個人是A隊的,找到的是A隊的,會說在西;若找到B隊的,他會說在西,結果還是說西,所以只要說西,這人一定是講真話那一隊的。
13.根據上述中的假設,(1)和(2)中能適用於實際情況只有一個,同樣,(3)和(4),(5)和(6),也是一樣的情況。
根據上述中的結論,(2)和(5)適用於實際情況的可能不太大。因此,能適用於實際的情況,有以下幾組中的一組或多組:
A.(1)、(4)和(5)
B.(1)、(3)和(5)
C.(1)、(4)和(6)
D.(1)、(3)和(6)
E.(2)、(4)和(6)
F.(2)、(3)和(6)
假如選項A能適用於實際情況,則根據(1)的結論,兇手是男性;根據(4)的結論,受害者是女性;可是根據(5)的假設,兇手與受害者性雖相同。因此A不適用。
假如選項B能適用於實際情況,由假設可知,兇手與受害者有親緣關系而且職業與性別一樣。這與每個家庭的組成情況不相符,因此B不適用。
假如選項C能適用於實際情況,則根據有關的結論,兇手是男性,受害者是個女性醫生。又根據(1)和(4)的假設,兇手是律師,兇手與受害者有親緣關系,這與各個家庭的組成情況不相符,因此C不適用。
假如選項D能適用於實際情況,則根據(1)的結論,兇手是男性,根據(3)的結論,受害者也同樣是男的;又根據(6)的假設條件,兇手與受害者的性別不一樣。因此D不適用。
假如選項E能適用於實際情況,則根據(2)的結論,兇手是醫生;根據(6)的結論,受害者也是醫生,又根據(4)的假設條件,兇手與受害者職業不一樣。因此E不適用。
所以,根據以上的推論,只有F能適用於實際情況,兇手是醫生,受害者是男性醫生,根據組成的情況,兇手是女性。又根據各個家庭的組成情況,兇手必定是小蒂,(2)的假設則說明,受害者是小剛;而且,(3)的假設和(2)、(6)的論相符合。
14.小王是這樣得出答案的:對題目中所給的條件進行分析,假如把全體員工的人數擴大2倍,則它被5除餘1,被7除餘1,被11除餘1,那麼,余數就相同了。假設這個企業員工的人數在34003600之間,滿足被5除餘1,被7除餘1,被11除餘1的數是5*7*11+1=386,386+385*8=3466,符合要求,所以這個企業共有1733個員工。
15.158個小朋友。10個小朋友拿到梨和蘋果最少人數是(2+1)×(4+1)×(101)+1=136人,然後從左右兩端開始向外延伸,假設梨和蘋果都拿到的人為"1",左右兩邊的延伸數分別為:3×5-3=12人,3×5-5=10人。所以,總人數為136+12+10=158。
16.第一種桌子的單價是1300,第二種桌子的單價是900元,第三種桌子的單價是1800元。假設第一種桌子的價格減少400元,那麼,第一種桌子就與第二種桌子的價格相同了,這時,將總價格減少400元,就變以成3600元了,3600元是4個第二種桌子的總價格。3600/4=900元,900*2=1800元,900+400=1300元。
17.假設這些陶瓷花瓶都沒有破,安全到達了目的地,那麼,運輸公司應該得到2000元的運費,但是運輸公司實際得了1760元,少得了20001760=240元。說明運輸公司在運送的過程中打碎的有花瓶,打碎一個共瓶,會少得運費1+5=6元,現在總共少得運費240元,從中可以得到一共打碎了240/6=40個花瓶。
18.第一堆蘋果有45個,第二堆蘋果有27個。假設第一堆蘋果與第二堆蘋果的5/9都分給了哥哥,那麼哥哥所得的蘋果就是總蘋果數的5/9,這樣哥哥就分到72*5/9=40個蘋果,但實際哥哥分到了7239=33個蘋果,由此推斷分給哥哥的蘋果,第一堆蘋果少分的是第一堆蘋果的5/92/3,正好與4033=7個相對應。因此,第一堆蘋果有(4033)*(5/92/3)=45個,第二堆蘋果有7245=27個。
高級題:
19.假設B說的是事實,則C就是d的姐姐,按D的依據就是C也為真,那麼出現有兩個人說的是事實,與題意矛盾,所以B說的不是事實,同時也知道C不是d的姐姐,則BC的話都是假的,所以只有A說的是真話,則A就是d的姐姐,A說B的妹妹不是a,又不可能是d,所以B的妹妹只可能是b或c,根據C的假話知道D的妹妹就是c,B的妹妹就是b,最後C的妹妹就是a。
20.假設是下午,那麼瘦的說的就是真話,但是到底誰是姐姐就無法確定了。所以不可能是下午。那麼就是上午,此時姐姐說真話,而胖的說是上午,所以胖的是姐姐,瘦的是妹妹。
21.假設第一個木牌是正確的,那麼第一個小木牌所在的路上就有賓館,第二條路上就沒有賓館,第二句話就該是真的,結果就有兩句真話了;假設第二句話是正確的,那麼第一句話就是假的,第一二條路上都沒有賓館,所以走第三條路,並且符合第三句所說,第一句是錯誤的,第二句是正確的。
22.首先分析,兄弟兩個必定有一個人說真話,其次,如果兩個人都說真話,那麼今天就是星期日,但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如果是星期日,那麼兩個人都說真話,哥哥就說謊了。
假設哥哥說了真話,那麼今天一定就是星期四,因為如果是星期四以前的任一天,他都得在今天再撒一次謊,如果今天星期三,那麼昨天就是星期二,他昨天確實撒謊了,但今天也撒謊了,與假設不符,所以不可能是星期一、二、三。由此類推,今天也不會是星期五以後的日子,也不是星期日。
假設弟弟說了真話,弟弟是四五六說謊,那麼先假設今天是星期一,昨天就是星期日,他說謊,與題設矛盾;今天星期二,昨天就是星期一,不合題意;用同樣的方法可以去掉星期三的可能性。如果今天星期四,那麼他今天就該撒謊了,他說昨天他撒謊,這是真話,符合題意。假設今天星期五,他原本應該撒謊但他卻說真話,由"昨天我撒謊了"就知道不存在星期五、六、日的情況,綜上所述,兩個結論都是星期四,所以今天星期四。
23.B。因為游戲規則是"夫婦兩個不能一組",同樣的,"沒有一個女人同自己的丈夫一組"。對照以上原則,已知Jack跟Lily一組,所以Jack和Lily不能是夫妻,D選項不符合題意;再假設A正確,Jack跟Lily一組,那麼剩下的兩組只能是Tom和Sara,Henrry和Linda,對照題目已知"Tom的隊友是Henrry的妻子"發現,Tom的隊友Sara是Jack的妻子,於是假設不成立,A不符合題意;同樣的道理,假設B正確,已知Jack跟Lily一組,剩下的兩組就是Tom和Linda,Henrry和Sara,再對照已知"Tom的隊友是Henrry的妻子"和"Linda的丈夫和Sara一組"發現完全吻合,因此假設成立。所以B符合題意;假設C成立,那麼已知Jack跟Lily一組,剩下的兩組就是Tom和Sara,Henrry和Linda,再對照已知條件"Tom的隊友是Henrry的妻子"發現,Sara不是Henrry的妻子,因此,假設不成立,選項C不合題意。
24.先假設韓克正確,冠軍不是美國就是德國;如果正確的話,不能否定張樂的看法,所以韓克的評論是錯誤的,因此冠軍不是美國或者德國;如果冠軍是巴西的話,韓克的評論就是錯誤的,張樂的評論也就是錯誤的。李鋒的評論就是正確的。假設法國是冠軍,那麼韓克就說對了,同時張樂也說對了,而這與"只有一個人的看法是對的"相矛盾。所以英國不可能是冠軍,巴西獲得了冠軍。
25.假設他是B部落的,則與他不認識的乙則為A部落的,則甲說假話,那麼甲回來說的:"他說他是A部落的人"這句話應該反過來理解為:乙是B部落的,這就矛盾了;假定甲是A部落的,則他的話為真,並且與他不認識的乙應該是B部落的,那麼乙說的就是假話。所以甲回來說:"他說他是A部落的人",正好證明乙是B部落的,因此這個假設成立。所以甲是A部落的。
26.假設甲說的第一句話正確,那麼B是陝西,戊的第一句話就是錯誤的,戊的第二句話就是正確的;C是陝西就不符合條件。甲說的第二句話正確。那麼E就是甘肅。戊的第二句話就是正確的,C是陝西。同理便可推出A是山東,B是湖北,C是陝西,D是吉林,E是甘肅。
27.假設1元的人民減少4張,那麼這三種人民幣的總和就是604=54張,總面值就是2004=196元,這樣1元和2元的人民幣數量相等,再假設56張全是5元的,這時人民幣的總面值就是5×56=280元,比先假設的多280196=84元,原因是把1元和2元都當成了5元,等於是多算了5×2(1+2)=7元,84÷7=12,由此就可以知道是把12張1元的和12張2元的假設成了5元,所以2元的有12張,1元的有12+4=16張,5元的就有32張。
28.選C。假設同學甲"第三題是A"的說法正確,那麼第二題的答案就不是C。同時,第二題的答案也不是A,第五題的答案是C,再根據同學丙的答案知道第一題答案是D,然後根據同學乙的答案知道第二題的答案是E,最後根據同學丁的答案知道第四題的答案是B。所以以上四個選項第三個選項正確。
㈤ 某班在一次地理測試中的成績情況是:100分的8人,90分的12人,80分的15人,70分的6人,60分的2人,50分的
由題意知,該班此次測試的平均成績=(100×8+90×12+80×15+70×6+60×2+50×2)÷(8+12+15+6+2+2)=83分,
故選B.
㈥ 關於《邏輯思維訓練500題》及其答案,懇請各位好心網友幫助發送到我的郵箱:[email protected] 感謝!
邏輯思維訓練500題(修訂版)
正文前序:思維訓練讓你更高、更強!
前 言
第一章 假設法
第二章 計演算法
第三章 排除法
第四章 分析法
第五章 觀察法
前序:思維訓練讓你更高、更強!
當今時代是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也是一個頭腦競爭的時代;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下,一個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僅需要付出勤奮,而且還必須具有智慧。隨著人才競爭的日趨激烈和高智能化,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只擁有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因為知識本身並不能告訴我們如何去運用知識,如何去解決問題,如何去創新,而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大腦思維來解決。認真觀察周圍的人我們也會發現,那些在社會上有所成就的人無不是具有卓越思維能力的人。
那麼,思維的力量真的如此強大嗎?為什麼思維會對人有如此大的影響呢?早在20世紀40年代,西方發達國家就開始對人的大腦思維進行深入研究,希望能夠揭開人類智慧的本質。通過研究他們發現,那些具有創造型思維和復合型思維的人,他們比一般人更善於思考,更懂得如何提煉有用的信息、如何駕馭和運用知識去解決新問題;從而,他們也就往往比其他人知道更多的信息,擁有更多的知識,在社會上也就混得更好。
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勞厄曾說過,「重要的不是獲得知識,而是發展思維能力。教育無非是一切已學過的東西都遺忘掉的時候所剩下來的東西。」大量的事實也表明,個人的觀察、分析、判斷、理解、思考、決策、創意、策劃、想像、洞察和戰略規劃等思維技能是否成熟,是否接受過系統的訓練,將決定個人未來的職業發展前途。因此,一個人要想在激烈的腦力競爭中生存,就要學會更新自己僵化的頭腦、簡單的思維模式,讓自己成為一個思維技能訓練有素的人。
知識固然重要,但它並不一定能讓我們變得智慧;因為,一個人智力的高低百分之九十取決於他擁有什麼樣的思維,知識只佔百分之十。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現代人雖然在知識的擁有量上已遠遠超過古人,但卻還是達不到孔子和牛頓的智慧高度的原因。愛因斯坦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僅僅死記書本上可以翻到的東西,什麼事件啦、人名啦、公式啦,等等,根本就不用上大學。這也就是說,一直以來學校教育教給我們的主要是知識的教育,而非思維的教育。所以,我們的思維也需要接受訓練,一種可以讓一個有許多知識的頭腦變得更為靈活、更富創造力的訓練。
愛迪生說過,「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一所金礦,這座金礦不是別的,就是我們自己的大腦。人有了大腦就能思維,就能在世界上創造出形形色色的奇跡。對於成功而言,可以說頭腦中那百分之一的靈感才是最寶貴的;但遺憾的是,很少有人去研究那最寶貴的百分之一,去提高那最寶貴的百分之一。而本書——《思維訓練500題》就是通過各種各樣的測試題,讓人們運用思維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抽象和概括,從而訓練自己高超的思維技巧,讓頭腦變得越來越聰明,越來越靈活。
信息化的時代已經來到,面對競爭,我們應當培養什麼樣的頭腦去迎接挑戰呢?西方有句諺語:上帝偏愛有準備的頭腦。只要你能夠像訓練體能一樣訓練你的邏輯思維能力,那麼你的思維就會變得更快、更高、更強;在激烈的智力競爭中,你就能領先一步,更高一籌!
前 言
一個人的邏輯思維能力並不是一下就能培養和發展起來的,它需要有一個長期的訓練過程。不過,總體來說,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要從激發一個人的思維動機,理清一個人的思維脈絡,培養正確的思維方法幾個方面逐步做起。
人的思維是有動機的,當你有某方面的動機時,你的思維才會得到開發和運用。因此,激發思維的動機,以產生行為活動的內動力,是培養一個人思維能力的關鍵因素。認知心理學家指出:「思維能力的發展是寓於知識發展之中的。」所以,對於每一個問題,我們既要考慮它原有的知識基礎,又要考慮它下聯的知識內容。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激發思維,並逐步形成知識脈絡。實際上,提高邏輯思維能力的關鍵就在於要使思維脈絡清晰化,思維脈絡的重點理清了,一切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一個人的思維能力在發展的過程中有時會出現「卡殼」的現象,會發生一些轉折,這就是思維的障礙點。思維在遇到障礙點時,就意味著你應學會適時地加以疏導、點撥,促使思維轉過來,並以此為契機促進思維發展。比如,在解決問題時,我們常常需要把面對的問題通過轉化、分析、綜合、假設等變化成已解決過的問題。那麼在這個思維的過程中,我們就需要依據具體情況恰當地運用分析與綜合、具體與抽象、求同與求異、一般與特殊等思維方法。通過這些思維方法的運用,我們邏輯思維能力通常都會有較大的突破。
比如,當我們在對事物進行分析與綜合的時候,我們的思維就會通過分析、綜合把已經認識到的事物之間的聯系在認識中分解開來,並把原來還沒有認識到的事物之間的聯系在認識中建立起來。恰當地採用分析或綜合的思維方法,有利於溝通條件與問題的聯系,建立起清晰的思維脈絡。因此,當我們在分析具體問題的時候如果能將分析與綜合結合起來,將有助於思維能力的提高。
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之間都存在著差別,但同時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通過類比、歸納、演繹,對相關知識進行比較,不但構建了完整的知識體系,而且也發展了多極化的思維方法,從而就能夠有效地促進思維的發展,克服思維定勢。此外,任何事物之間都存在著共性與個性。通過思維引導感知一般與特殊的關系,就可以幫助自己樹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思維方式,培養自己靈活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綜上所述,本書——《思維訓練500題》就是本著這樣一種理念,運用各種方法,如分析法、觀察法、類比法、歸納法、演繹法、遞推法、倒推法、綜合法等,有目的、有計劃地訓練人們的邏輯思維能力。相信,這550個題做過完之後,你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整體素質都會有一個質的飛越!
第一章 假設法
一個真實的假設往往可以讓事實呈現眼前,讓真理浮出水面。一個人如果做什麼事都可以讓其思維以這些假設前提為基礎,那麼他便能真真正正地活在NLP里而不會陷入困境,他的人生也就會有更大地進步和提升。
初級題:
1.如何問問題?
有甲、乙兩人,其中,甲只說假話,而不說真話;乙則是只說真話,不說假話。但是,他們兩個人在回答別人的問題時,只通過點頭與搖頭來表示,不講話。有一天,一個人面對兩條路:A與B,其中一條路是通向京城的,而另一條路是通向一個小村莊的。這時,他面前站著甲與乙兩人,但他不知道此人是甲還是乙,也不知道「點頭」是表示「是」還是表示「否」。現在,他必須問一個問題,才可能斷定出哪條路通向京城。那麼,這個問題應該怎樣問?
2.他們的職業是分別什麼?
小王、小張、小趙三個人是好朋友,他們中間其中一個人下海經商,一個人考上了重點大學,一個人參軍了。此外他們還知道以下條件:小趙的年齡比士兵的大;大學生的年齡比小張小;小王的年齡和大學生的年齡不一樣。請推出這三個人中誰是商人?誰是大學生?誰是士兵?
3.誰做對了?
甲、乙、丙三個人在一起做作業,有一道數學題比較難,當他們三個人都把自己的解法說出來以後,甲說:「我做錯了。」乙說:「甲做對了。」丙說:「我做錯了。」在一旁的丁看到他們的答案並聽了她們的意見後說:「你們三個人中有一個人做對了,有一個人說對了。」請問,他們三人中到底誰做對了?
4.鞋子的顏色
小麗買了一雙漂亮的鞋子,她的同學都沒有見過這雙鞋了,於是大家就猜,小紅說:「你買的鞋不會是紅色的。」小彩說:「你買的鞋子不是黃的就是黑的。」小玲說:「你買的鞋子一定是黑色的。」這三個人的看法至少有一種是正確的,至少有一種是錯誤的。請問,小麗的鞋子到底是什麼顏色的?
5.誰偷吃了水果和小食品?
趙女士買了一些水果和小食品准備去看望一個朋友,誰知,這些水果和小食品被他的兒子們偷吃了,但她不知道是哪個兒子。,為此,趙女士非常生氣,就盤問4個兒子誰偷吃了水果和小食品。老大說道:「是老二吃的。」老二說道:「是老四偷吃的。」老三說道:「反正我沒有偷吃。」老四說道:「老二在說謊。」這4個兒子中只有一個人說了實話,其他的3個都在撒謊。那麼,到底是誰偷吃了這些水果和小食品?
6.誰在說謊,誰拿走了零錢?
姐姐上街買菜回來後,就隨手把手裡的一些零錢放在了抽屜里,可是,等姐姐下午再去拿錢買菜的時候發現抽屜里的零錢沒有了,於是,她就把三個妹妹叫來,問她們是不是拿了抽屜里的零錢,甲說:「我拿了,中午去買零食了。」乙說:「我看到甲拿了。」丙說:「總之,我與乙都沒有拿。」這三個人中有一個人在說謊,那麼到底誰在說謊?誰把零錢拿走了?
7.夜明珠在哪裡?
一個人的夜明珠丟了,於是他開始四處尋找。有一天,他來到了山上,看到有三個小屋,分別為1號、2號、3號。從這三個小屋裡分別走出來一個女子,1號屋的女子說:「夜明珠不在此屋裡。」2號屋的女子說:「夜明珠在1號屋內。」3號屋的女子說:「夜明珠不在此屋裡。」這三個女子,其中只有一個人說了真話,那麼,誰說了真話?夜明珠到底在哪個屋裡面?
8.誰的成績好
玲玲和芳芳經常在一起玩,有一次,有人問她們:「你們倆經常在一起玩,這次期末考試你們誰的成績好呀?」玲玲說:「我的成績比較好一點。」小紅說芳芳說:「我的成績比較差一些。」她們這兩個人之中至少有一個人沒有說實話。那麼,到底她們誰的考試成績好?
9.她們分別買了什麼
小麗、小玲、小娟三個人一起去商場里買東西。她們都買了各自需要的東西,有帽子,發夾,裙子,手套等,而且每個人買的東西還不同。有一個人問她們三個都買了什麼,小麗說:「小玲買的不是手套,小娟買的不是發夾。」小玲說:「小麗買的不是發夾,小娟買的不是裙子。」小娟說:「小麗買的不是帽子,小娟買的是裙子。」她們三個人,每個人說的話都是有一半是真的,一半是假的。那麼,她們分別買了什麼東西?
10.誰偷了乳酪
有四隻小老鼠一塊出去偷食物(它們都偷食物了),回來時族長問它們都偷了什麼食物。老鼠A說:我們每個人都偷了乳酪。老鼠B說:我只偷了一顆櫻桃。老鼠C說:我沒偷乳酪。老鼠D說:有些人沒偷乳酪。族長仔細觀察了一下,發現它們當中只有一隻老鼠說了實話。那麼下列的評論正確的是:
a.所有老鼠都偷了乳酪;
b.所有的老鼠都沒有偷乳酪;
c.有些老鼠沒偷乳酪;
d.老鼠B偷了一顆櫻桃。
11.一句問路的話
一個人站在岔道口,分別通向A國和B國,這兩個國家的人非常奇怪,A國的人總是說實話,B國的人總是說謊話。路口站著一個A國人和一個B國人:甲和乙,但是不知道他們真正的身份,現在那個人要去B國,但不知道應該走哪條路,需要問這兩個人。只許問一句。他是怎麼判斷該走那條路的?
中級題:
12.為什麼小張是A隊的
有一天,學校的學生在做游戲,A隊只准說真話、B隊只准說假話;A隊在講台西邊,B隊在講台東邊。這時,叫講台下的一個學生上來判斷一下,從A、B兩隊中選出的一個人——小張,看他是哪個隊的。這個學生從A或B隊中任意抽出了一個隊員去問小張是在講台的西邊而是東邊叫其中一個隊員的人去問小張是在講台西邊還是東邊。這個隊員回來說,小張說他在講台西邊。這個學生馬上判斷出來小張是A隊的,為什麼?
13.兇手是誰
小陽的妹妹是小蒂和小紅;他的女友叫小麗。小麗的哥哥是小剛和小溫。他們的職業分別是:
小陽:醫生
小剛:醫生
小蒂:醫生
小溫:律師
小紅:律師
小麗:律師
這6人中的一個殺了其餘5人中的一個。
(1)假如這個兇手和受害者有一定的親緣關系,那麼說明兇手是男性;
(2)假如這個兇手和受害者沒有一定的親緣關系,那麼說明兇手是個醫生;
(3)假如這個兇手和受害者的職業一樣,那麼說明受害者是男性;
(4)假如這個兇手和受害者的職業不一樣,那麼說明受害者是女性;
(5)假如這個兇手和受害者的性別一樣,那麼說明兇手是個律師;
(6)假如這個兇手和受害者的性別不一樣,那麼說明受害者是個醫生。
根據上面的條件,請問兇手是誰?
提示:根據以個陳述中的假設與結論,判定哪3個陳述組合在一起不會產生矛盾。
14.小王是怎麼算出來的
某企業老闆在對其員工的思維能力進行測試時出了這樣一道題:某大型企業的員工人數在1700~1800之間,這些員工的人數如果被5除餘3,如果被7除餘4,如果被11除餘6。那麼,這個企業到底有多少員工?員工小王略想了一下便說出了答案,請問他是怎麼算出來的?
15.幼兒園里有多少小朋友
老師讓幼兒園的小朋友排成一行,然後開始發水果。老師分發水果的方法是這樣的:從左面第一個人開始,每隔2人發一個梨;從右邊第一個人開始,每隔4人發一個蘋果。如果分發後的結果有10個小朋友既得到了梨,又得到了蘋果,那麼這個幼兒園有多少個小朋友?
16.桌子分別是什麼價格
一個傢具店裡有三種桌子,其價格分別如下:
(1)他們的單價各不相同;
(2)它們的單價加起來共4000元;
(3)第二種桌子比第一種桌子便宜400元;
(4)第三種桌子的單價是第二種的2倍。
那麼這三種桌子的單價各是多少?
17.打碎了多少個陶瓷瓶
一個陶瓷公司要給某地送2000個陶瓷花瓶,於是就找一個運輸公司運陶瓷花瓶。運輸協議中是這樣規定的:
(1)每個花瓶的運費是1元;
(2)如果打碎1個,不但不給運費,還要賠償5元。
最後,運輸公司共得運費1760元。那麼,這個運輸公司在運送的過程中打碎了多少個陶瓷花瓶?
18.分蘋果
媽媽要把72個蘋果給分兄弟兩人,她的分法是這樣的:
(1)第一堆的2/3與第二堆的5/9分給了哥哥;
(2)兩堆蘋果餘下的共39個蘋果分給了弟弟。
那麼,這兩堆蘋果分別有多少個呢?
高級題:
19.兩對雙胞胎。
在老北京的一個胡同的大雜院里,住著4戶人家,巧合的是每家都有一對雙胞胎女孩。這四對雙胞胎中,姐姐分別是ABCD,妹妹分別是abcd。一天,一對外國遊人夫婦來到這個大雜院里,看到她們8個,忍不住問:「你們誰和誰是一家的啊?」
B說:「C的妹妹是d。」
C說:「D的妹妹不是c。」
A說:「B的妹妹不是a。」
D說:「他們三個人中只有d的姐姐說的是事實。」
如果D的話是真話,你能猜出誰和誰是雙胞胎嗎?
20.奇怪的兩姐妹。
有一個人在一個森林裡迷路了,他想看一下時間,可是又發現自己沒帶表。恰好他看到前面有兩個小女孩在玩耍,於是他決定過去打聽一下。更不幸的是這兩個小女孩有一個毛病,姐姐上午說真話,下午就說假話,而妹妹與姐姐恰好相反。但他還是走近去他問她們:「你們誰是姐姐?」胖的說:「我是。」瘦的也說:「我是。」他又問:現在是什麼時候?胖的說:「上午。」「不對」,瘦的說:「應該是下午。」這下他迷糊了,到底他們說的話是真是假?
21.走哪條路?
有一個外地人路過一個小鎮,此時天色已晚,於是他便去投宿。當他來到一個十字路口時,他知道肯定有一條路是通向賓館的,可是路口卻沒有任何標記,只有三個小木牌。第一個木牌上寫著:這條路上有賓館。第二個木牌上寫著:這條路上沒有賓館。第三個木牌上寫著:那兩個木牌有一個寫的是事實,另一個是假的。相信我,我的話不會有錯。假設你是這個投宿的人,按照第三個木牌的話為依據,你覺得你會找到賓館嗎?如果可以,那條路上有賓館哪條路上有賓館?
22.今天星期幾?
有一富翁,為了確保自己的人身安全,雇了雙胞胎兄弟兩個作保鏢。兄弟兩個確實盡職盡責,為了保證主人的安全,他們做出如下行事准則:
a.每周一、二、三,哥哥說謊;
b.每逢四、五、六,弟弟說謊;
c.其他時間兩人都說真話。
一天,富翁的一個朋友急著找富翁,他知道要想找到富翁只能問兄弟倆,並且他也知道兄弟倆個的做事准則,但不知道誰是哥哥,誰是弟弟。另外,如果要知道答案,就必須知道今天是星期幾。於是他便問其中的一個人:昨天是誰說謊的日子?結果兩人都說:是我說謊的日子。你能猜出今天是星期幾嗎?
23.玩撲克。
Jack夫婦請了Tom夫婦和Henrry夫婦來他們家玩撲克。這種撲克游戲有一種規則,夫婦兩個不能一組。Jack跟Lily一組,Tom的隊友是Henrry的妻子,Linda的丈夫和Sara一組。那麼這三對夫婦分別為:
A.Jack一Sara,Tom一Linda,Henrry一Lily;
B.Jack一Sara,Tom~Lily,Henrry一Linda;
C.Jack一Linda,Tom一Lily,Henrry一Sara;
D.Jack一Lily,Tom一Sara,Henrry一Linda
24.誰是冠軍?
電視上正在進行足球世界盃決賽的實況轉播,參加決賽的國家有美國、德國、巴西、西班牙、英國、法國六個國家。足球迷的李鋒、韓克、張樂對誰會獲得此次世界盃的冠軍進行了一番討論:韓克認為,冠軍不是美國就是德國;張樂堅定的認為冠軍決不是巴西;李鋒則認為,西班牙和法國都不可能取得冠軍。比賽結束後,三人發現他們中只有一個人的看法是對的。那麼哪個國家獲得了冠軍?
25.甲是哪個部落的人
有一個人到墨西哥探險,當他來到一片森林時,他徹底迷路了,即使他拿著地圖也不知道該往哪走,因為地圖上根本就沒有標記出這一地區。無奈,他只好向當地的土著請求幫助。但是他想起來在曾有同事提醒他:這個地區有兩個部落,而這兩個部落的人說話卻是相反的,即A部落的人說真話,B部落的人說假話。恰在這時,他遇到了一個懂英語的當地的土著甲,他問他:「你是哪個部落的人?」甲回答:「A部落。」於是他相信了他。但在途中,他們又遇到了土著乙,他就請甲去問乙是哪個部落的。甲回來說:「他說他是A部落的。」忽然間這個人想起來同事的提醒,於是他奇怪了,甲到底是哪個部落的人,A還是B?
26.猜城市。
對地理非常感興趣的幾個同學聚在一起研究地圖。其中的一個同學在地圖上標上了標號A、B、C、D、E,讓其他的同學說出他所標的地方都是哪些城市。甲說:B是陝西。E是甘肅;乙說:B是湖北,D是山東;丙說:A是山東,E是吉林;丁說:C是湖北,D是吉林;戊說:B是甘肅,C是陝西。這五個人每人只答對了一個省,並且每個編號只有一個人答對。你知道ABCDE分別是哪幾個省嗎?
27.各有多少人民幣?
爸爸為了考考兒子的智力,給兒子出了道題。爸爸說:「我手裡有1元、2元、5元的人民幣共60張,總值是200元,並且1元面值的人民幣比2元的人民幣多4張。兒子,給爸爸算算這三種面值的人民幣各有多少張?」兒子眨了眨眼睛,摸摸腦袋,也不知道怎麼算。你能算出來嗎?
28.哪個正確
在一次地理考試結束後,有五個同學看了看彼此五個選擇題的答案,其中:
同學甲:第三題是A,第二題是C。
同學乙:第四題是D,第二題是E。
同學丙:第一題是D,第五題是B。
同學丁:第四題是B,第三題是E。
同學戊:第二題是A,第五題是C。
結果他們各答對了一個答案。根據這個條件猜猜哪個選項正確?
a.第一題是D,第二題是A;
b.第二題是E,第三題是B;
c.第三題是A,第四題是B;
d.第四題是C,第五題是B。
附最佳答案:
初級題:
1.這個人只要站在A與B任何一條路上,然後,對著其中的一個人問:「如果我問他(甲、乙中的另外一個人)這條路通不通向京城,他會怎麼回答?」
如果甲與乙兩個人都搖頭的話,就往這條路向前走去,如果都點頭,就往另一外一條走去。
2.小張是商人,小趙是大學生,小王是士兵。假設小趙是士兵,那麼就與題目中「小趙的年齡比士兵的大」這一條件矛盾了,因此,小趙不是士兵;假設小張是大學生,那就與題目中「大學生的年齡比小張小」矛盾了,因此,小張不是大學生;假設小王是大學生,那麼,就與題目中「小王的年齡和大學生的年齡不一樣」這一條件矛盾了,因此,小王也不是大學生。所以,小趙是大學生。由條件小趙的年齡比士兵的大,大學生的年齡比小張小得出小王是士兵,小張是商人。
3.假設丙做對了,那麼甲、乙都做錯了,這樣,甲說的是正確的,乙、丙都說錯了,符合條件,因此,丙做對了。
㈦ 地理高考最後36天沖刺,基礎差,該怎麽進步,做題還是看地圖,
都需要。最好把原來做過的題拿出來看,找答題感覺,特別是要注意答大題的套路,專一般大題比選擇題好得屬分。地圖一定要看,結合經緯度記憶地區,有一個大致的印象,允許的話可以默寫著畫幾次加強記憶。不過總之地理還是要平時學習中積累,要看基礎。
㈧ 初一地理考試後的反思500字,我只考了76分急急急!!!!!!!!!!!!!
第一次月考結束了,成績也發下來了,本以為心情會輕松一些,但是反而更緊張了。 因為成績很不理想,我們是八個班裡的倒數第一,這不僅使我疑惑,更使成老師不解。因為在這一個月里,我們同學沒有做什麼太出格的事,都安安生生的,不是別亂。 因此,我覺得這次月考我們發揮失常了。我覺得我們都沒有認真對待這次月考。我總結了一下我考試失利的原因,共有兩點:第一,復習不嚴密。這次考試中,我發現了許多問題,有些地方我都沒有復習到。第二,復習方法沒有掌握。這是在初中階段的第一次重要考試,在學習了一個月後,要月考了,心中當然有些緊張,但又不知道怎樣復習,試卷會考哪方面的知識,沒有一個目標,很盲目,所以只有把所有的書都復習了一遍,但所學的知識太多了,有些東西就丟掉了,導致考試時會迷惑。因此,我要經常復習,踏踏實實地做到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並且還要經常復習以前的舊知識,多思考,多問問題。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爭取在期中考試能取得進步。 在這次月考中,我學會了許多,我知道我的不足在哪裡,我知道我還要再努力。也許這次月考的成績不是很理想,但這次月考卻給我上了一節讓我今生難忘的課,這節課中,他教給了我無論是在做事還是生活中,都要做到做好,做到極致,做到精益求精,這樣才對得起自己,對得起支持自己的人。有一句話說得好:「人之所以成功或失敗,完全取決於對別人和自己的態度」。因此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對待,都要一絲不苟,都要作完整,不能拖拖拉拉,不論是多麼小的事情都要這樣,就算是把一片爛紙人進垃圾桶,也要認真去做。假如我們人人都明白這次考試告訴我們的道理,教給我們在做實事的方法,並且付諸實踐,我覺得這次考試的成績就不重要了,因為我們獲得的是比成績更重要、更有意義的東西。 這次月考已經結束了,可以說這次月考試失敗的,但是一次的失敗,不會讓一個勇敢堅強的人爬不起來,反而會讓這個勇敢堅強的人變得更加堅韌、成熟,這個勇敢堅強的人會一次又一次的讓失敗低頭,我們不會在逆境中低頭,我們要在逆境中揚起頭,尋找新的方向和希望。中國人常說「聞過則喜」,意思是聽到自己有過失,就高興。雖然這次我們考試考砸了,但我們從這次考試中找到了不足,有了方向,我們應該吸取教訓。我相信,我們八班一定是最棒的,我們八班一定可以在期中考試時一舉成功。再把月考改為期中考試,班級也改為你們班 這次期中沒有考好,自己想了很多東西,反省了很多的事情,自己也很懊悔,很氣自己,深刻認識到自己沒好好學習的嚴重性,對自己懶惰感到了羞愧。 主要因為沒有把學校和老師的話放在心上,沒有重視老師說的話,沒有重視學校頒布的重要事項,當成了耳旁風,這些都是不應該的。也是對老師的不尊重。應該把老師說的話緊記在心。考完試後,我想了很久,我這次沒考好不僅給自己帶來了麻煩,還拖了班級的後腿。而且給對自己抱很大希望的老師,家長也是一種傷害。每一個學校都希望自己的學生做到品學兼優,全面發展,樹立良好形象,使學校有一個良好形象,而我辜負了學校。 這次考試沒考好 我總結了下 是我上課不好好聽講 最主要的是我還上課講話 每一個同學也都希望學校給自己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來學習,生活。包括我自己也希望可以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但是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靠的是大家來共同維護來建立起來的,而我自己這次卻犯了錯誤,去破壞了學校的良好環境,是很不應該的 這個以後不會在出現了我要知羞而警醒,知羞而奮進,亡羊補牢、化羞恥為動力,努力學習 我自己還是很想好好學習的,學習對我來是最重要的,對今後的生存,就業都是很重要的,我現在才很小 ,我還有去拼搏的能力。我還想在拼一次,在去努力一次,所以老師請放心吧 我會好好改過的,認認真真的去學習 在今後學校的我,會已新的面貌,出現在學校,不在給學校和年級還有我的班主任摸黑。無論在學習還是在別的方面我都會用校規來嚴格要求自己 通過這次將它當成我人生的轉折點,老師是希望我們成為社會的棟梁,所以我在今後學校的學習生活中更加的努力 信老師看到我這個態度也可以知道我對這次事件有很深刻的悔過態度,相信我的悔過之心 對於這一切我還將進一步深入總結,深刻反省老師請期待我期末的表現
㈨ 如何在期中地理考試取得成功作文200字
在剛接觸地理的時候我常感到困惑:為什麼課堂上老師講的我都能明白,可是一做題就不專知所措呢?這與如何屬上好一堂地理課有直接的關系.「課堂三刻值千金」.45分鍾的含金量不容小覷.為了上好課預習非常重要,預習只需快速瀏覽一下,獲得一個大致的印象即可.必要的預習不僅可以使我們對新課內容有所熟悉,以便跟上老師講課的思路,而且還能了解自己知識的薄弱點,上課時能有重點的聽.上課時聚精會神地聽更為重要,常有這種情況,一分神,便發現自己從斯里蘭卡跑到了阿拉斯加.適當的有重點的筆記,記老師強調的內容,記自己不能立刻吃透的內容.記筆記時最好能空出五分之一的空間,便於在復習的時候做註解和補記.盲目濫記筆記,力求隻字不漏,圖文並茂,其實這是個誤區,因為記多了影響聽課,會舍本求末的,所記的內容也不知其所以然.課後及時復習,當天鞏固,效果最好,然後便是一星期一次小復習,一個月一次大復習,這樣臨陣才不會滿屋子找佛腳抱啊.
㈩ 求邏輯推理題,越難越好,有答案,非選擇題
邏輯思維訓練550題
前序:思維訓練讓你更高、更強!
更新時間2010-1-14 17:19:45 字數:1249
第一章 假設法
更新時間2010-1-14 17:19:54 字數:10929
一個真實的假設往往可以讓事實呈現眼前,讓真理浮出水面。一個人如果做什麼事都可以讓其思維以這些假設前提為基礎,那麼他便能真真正正地活在NLP里而不會陷入困境,他的人生也就會有更大地進步和提升。
初級題:
1.如何問問題?
有甲、乙兩人,其中,甲只說假話,而不說真話;乙則是只說真話,不說假話。但是,他們兩個人在回答別人的問題時,只通過點頭與搖頭來表示,不講話。有一天,一個人面對兩條路:A與B,其中一條路是通向京城的,而另一條路是通向一個小村莊的。這時,他面前站著甲與乙兩人,但他不知道此人是甲還是乙,也不知道「點頭」是表示「是」還是表示「否」。現在,他必須問一個問題,才可能斷定出哪條路通向京城。那麼,這個問題應該怎樣問?
2.他們的職業是分別什麼?
小王、小張、小趙三個人是好朋友,他們中間其中一個人下海經商,一個人考上了重點大學,一個人參軍了。此外他們還知道以下條件:小趙的年齡比士兵的大;大學生的年齡比小張小;小王的年齡和大學生的年齡不一樣。請推出這三個人中誰是商人?誰是大學生?誰是士兵?
3.誰做對了?
甲、乙、丙三個人在一起做作業,有一道數學題比較難,當他們三個人都把自己的解法說出來以後,甲說:「我做錯了。」乙說:「甲做對了。」丙說:「我做錯了。」在一旁的丁看到他們的答案並聽了她們的意見後說:「你們三個人中有一個人做對了,有一個人說對了。」請問,他們三人中到底誰做對了?
4.鞋子的顏色
小麗買了一雙漂亮的鞋子,她的同學都沒有見過這雙鞋了,於是大家就猜,小紅說:「你買的鞋不會是紅色的。」小彩說:「你買的鞋子不是黃的就是黑的。」小玲說:「你買的鞋子一定是黑色的。」這三個人的看法至少有一種是正確的,至少有一種是錯誤的。請問,小麗的鞋子到底是什麼顏色的?
5.誰偷吃了水果和小食品?
趙女士買了一些水果和小食品准備去看望一個朋友,誰知,這些水果和小食品被他的兒子們偷吃了,但她不知道是哪個兒子。,為此,趙女士非常生氣,就盤問4個兒子誰偷吃了水果和小食品。老大說道:「是老二吃的。」老二說道:「是老四偷吃的。」老三說道:「反正我沒有偷吃。」老四說道:「老二在說謊。」這4個兒子中只有一個人說了實話,其他的3個都在撒謊。那麼,到底是誰偷吃了這些水果和小食品?
6.誰在說謊,誰拿走了零錢?
姐姐上街買菜回來後,就隨手把手裡的一些零錢放在了抽屜里,可是,等姐姐下午再去拿錢買菜的時候發現抽屜里的零錢沒有了,於是,她就把三個妹妹叫來,問她們是不是拿了抽屜里的零錢,甲說:「我拿了,中午去買零食了。」乙說:「我看到甲拿了。」丙說:「總之,我與乙都沒有拿。」這三個人中有一個人在說謊,那麼到底誰在說謊?誰把零錢拿走了?
7.夜明珠在哪裡?
一個人的夜明珠丟了,於是他開始四處尋找。有一天,他來到了山上,看到有三個小屋,分別為1號、2號、3號。從這三個小屋裡分別走出來一個女子,1號屋的女子說:「夜明珠不在此屋裡。」2號屋的女子說:「夜明珠在1號屋內。」3號屋的女子說:「夜明珠不在此屋裡。」這三個女子,其中只有一個人說了真話,那麼,誰說了真話?夜明珠到底在哪個屋裡面?
8.誰的成績好
玲玲和芳芳經常在一起玩,有一次,有人問她們:「你們倆經常在一起玩,這次期末考試你們誰的成績好呀?」玲玲說:「我的成績比較好一點。」小紅說芳芳說:「我的成績比較差一些。」她們這兩個人之中至少有一個人沒有說實話。那麼,到底她們誰的考試成績好?
9.她們分別買了什麼
小麗、小玲、小娟三個人一起去商場里買東西。她們都買了各自需要的東西,有帽子,發夾,裙子,手套等,而且每個人買的東西還不同。有一個人問她們三個都買了什麼,小麗說:「小玲買的不是手套,小娟買的不是發夾。」小玲說:「小麗買的不是發夾,小娟買的不是裙子。」小娟說:「小麗買的不是帽子,小娟買的是裙子。」她們三個人,每個人說的話都是有一半是真的,一半是假的。那麼,她們分別買了什麼東西?
10.誰偷了乳酪
有四隻小老鼠一塊出去偷食物(它們都偷食物了),回來時族長問它們都偷了什麼食物。老鼠A說:我們每個人都偷了乳酪。老鼠B說:我只偷了一顆櫻桃。老鼠C說:我沒偷乳酪。老鼠D說:有些人沒偷乳酪。族長仔細觀察了一下,發現它們當中只有一隻老鼠說了實話。那麼下列的評論正確的是:
a.所有老鼠都偷了乳酪;
b.所有的老鼠都沒有偷乳酪;
c.有些老鼠沒偷乳酪;
d.老鼠B偷了一顆櫻桃。
11.一句問路的話
一個人站在岔道口,分別通向A國和B國,這兩個國家的人非常奇怪,A國的人總是說實話,B國的人總是說謊話。路口站著一個A國人和一個B國人:甲和乙,但是不知道他們真正的身份,現在那個人要去B國,但不知道應該走哪條路,需要問這兩個人。只許問一句。他是怎麼判斷該走那條路的?
中級題:
1112.為什麼小張是A隊的
有一天,學校的學生在做游戲,A隊只准說真話、B隊只准說假話;A隊在講台西邊,B隊在講台東邊。這時,叫講台下的一個學生上來判斷一下,從A、B兩隊中選出的一個人——小張,看他是哪個隊的。這個學生從A或B隊中任意抽出了一個隊員去問小張是在講台的西邊而是東邊叫其中一個隊員的人去問小張是在講台西邊還是東邊。這個隊員回來說,小張說他在講台西邊。這個學生馬上判斷出來小張是A隊的,為什麼?
1213.兇手是誰
小陽的妹妹是小蒂和小紅;他的女友叫小麗。小麗的哥哥是小剛和小溫。他們的職業分別是:
小陽:醫生
小剛:醫生
小蒂:醫生
小溫:律師
小紅:律師
小麗:律師
這6人中的一個殺了其餘5人中的一個。
(1)假如這個兇手和受害者有一定的親緣關系,那麼說明兇手是男性;
(2)假如這個兇手和受害者沒有一定的親緣關系,那麼說明兇手是個醫生;
(3)假如這個兇手和受害者的職業一樣,那麼說明受害者是男性;
(4)假如這個兇手和受害者的職業不一樣,那麼說明受害者是女性;
(5)假如這個兇手和受害者的性別一樣,那麼說明兇手是個律師;
(6)假如這個兇手和受害者的性別不一樣,那麼說明受害者是個醫生。
根據上面的條件,請問兇手是誰?
提示:根據以個陳述中的假設與結論,判定哪3個陳述組合在一起不會產生矛盾。
1314.小王是怎麼算出來的
某企業老闆在對其員工的思維能力進行測試時出了這樣一道題:某大型企業的員工人數在1700~1800之間,這些員工的人數如果被5除餘3,如果被7除餘4,如果被11除餘6。那麼,這個企業到底有多少員工?員工小王略想了一下便說出了答案,請問他是怎麼算出來的?
1415.幼兒園里有多少小朋友
老師讓幼兒園的小朋友排成一行,然後開始發水果。老師分發水果的方法是這樣的:從左面第一個人開始,每隔2人發一個梨;從右邊第一個人開始,每隔4人發一個蘋果。如果分發後的結果有10個小朋友既得到了梨,又得到了蘋果,那麼這個幼兒園有多少個小朋友?
1516.桌子分別是什麼價格
一個傢具店裡有三種桌子,其價格分別如下:
(1)他們的單價各不相同;
(2)它們的單價加起來共4000元;
(3)第二種桌子比第一種桌子便宜400元;
(4)第三種桌子的單價是第二種的2倍。
那麼這三種桌子的單價各是多少?
1617.打碎了多少個陶瓷瓶
一個陶瓷公司要給某地送2000個陶瓷花瓶,於是就找一個運輸公司運陶瓷花瓶。運輸協議中是這樣規定的:
(1)每個花瓶的運費是1元;
(2)如果打碎1個,不但不給運費,還要賠償5元。
最後,運輸公司共得運費1760元。那麼,這個運輸公司在運送的過程中打碎了多少個陶瓷花瓶?
1718.分蘋果
媽媽要把72個蘋果給分兄弟兩人,她的分法是這樣的:
(1)第一堆的2/3與第二堆的5/9分給了哥哥;
(2)兩堆蘋果餘下的共39個蘋果分給了弟弟。
那麼,這兩堆蘋果分別有多少個呢?
高級題:
1819.兩對雙胞胎。
在老北京的一個胡同的大雜院里,住著4戶人家,巧合的是每家都有一對雙胞胎女孩。這四對雙胞胎中,姐姐分別是ABCD,妹妹分別是abcd。一天,一對外國遊人夫婦來到這個大雜院里,看到她們8個,忍不住問:「你們誰和誰是一家的啊?」
B說:「C的妹妹是d。」
C說:「D的妹妹不是c。」
A說:「B的妹妹不是a。」
D說:「他們三個人中只有d的姐姐說的是事實。」
如果D的話是真話,你能猜出誰和誰是雙胞胎嗎?
1920.奇怪的兩姐妹。
有一個人在一個森林裡迷路了,他想看一下時間,可是又發現自己沒帶表。恰好他看到前面有兩個小女孩在玩耍,於是他決定過去打聽一下。更不幸的是這兩個小女孩有一個毛病,姐姐上午說真話,下午就說假話,而妹妹與姐姐恰好相反。但他還是走近去他問她們:「你們誰是姐姐?」胖的說:「我是。」瘦的也說:「我是。」他又問:現在是什麼時候?胖的說:「上午。」「不對」,瘦的說:「應該是下午。」這下他迷糊了,到底他們說的話是真是假?
2021.走哪條路?
有一個外地人路過一個小鎮,此時天色已晚,於是他便去投宿。當他來到一個十字路口時,他知道肯定有一條路是通向賓館的,可是路口卻沒有任何標記,只有三個小木牌。第一個木牌上寫著:這條路上有賓館。第二個木牌上寫著:這條路上沒有賓館。第三個木牌上寫著:那兩個木牌有一個寫的是事實,另一個是假的。相信我,我的話不會有錯。假設你是這個投宿的人,按照第三個木牌的話為依據,你覺得你會找到賓館嗎?如果可以,那條路上有賓館哪條路上有賓館?
2122.今天星期幾?
有一富翁,為了確保自己的人身安全,雇了雙胞胎兄弟兩個作保鏢。兄弟兩個確實盡職盡責,為了保證主人的安全,他們做出如下行事准則:
a.每周一、二、三,哥哥說謊;
b.每逢四、五、六,弟弟說謊;
c.其他時間兩人都說真話。
一天,富翁的一個朋友急著找富翁,他知道要想找到富翁只能問兄弟倆,並且他也知道兄弟倆個的做事准則,但不知道誰是哥哥,誰是弟弟。另外,如果要知道答案,就必須知道今天是星期幾。於是他便問其中的一個人:昨天是誰說謊的日子?結果兩人都說:是我說謊的日子。你能猜出今天是星期幾嗎?
5.誰打碎了玻璃?
2232.玩撲克。
Jack夫婦請了Tom夫婦和Henrry夫婦來他們家玩撲克。這種撲克游戲有一種規則,夫婦兩個不能一組。Jack跟Lily一組,Tom的隊友是Henrry的妻子,Linda的丈夫和Sara一組。那麼這三對夫婦分別為:
A.Jack一Sara,Tom一Linda,Henrry一Lily;
B.Jack一Sara,Tom~Lily,Henrry一Linda;
C.Jack一Linda,Tom一Lily,Henrry一Sara;
D.Jack一Lily,Tom一Sara,Henrry一Linda
2324.誰是冠軍?
電視上正在進行足球世界盃決賽的實況轉播,參加決賽的國家有美國、德國、巴西、西班牙、英國、法國六個國家。足球迷的李鋒、韓克、張樂對誰會獲得此次世界盃的冠軍進行了一番討論:韓克認為,冠軍不是美國就是德國;張樂堅定的認為冠軍決不是巴西;李鋒則認為,西班牙和法國都不可能取得冠軍。比賽結束後,三人發現他們中只有一個人的看法是對的。那麼哪個國家獲得了冠軍?
2425.甲是哪個部落的人
有一個人到墨西哥探險,當他來到一片森林時,他徹底迷路了,即使他拿著地圖也不知道該往哪走,因為地圖上根本就沒有標記出這一地區。無奈,他只好向當地的土著請求幫助。但是他想起來在曾有同事提醒他:這個地區有兩個部落,而這兩個部落的人說話卻是相反的,即A部落的人說真話,B部落的人說假話。恰在這時,他遇到了一個懂英語的當地的土著甲,他問他:「你是哪個部落的人?」甲回答:「A部落。」於是他相信了他。但在途中,他們又遇到了土著乙,他就請甲去問乙是哪個部落的。甲回來說:「他說他是A部落的。」忽然間這個人想起來同事的提醒,於是他奇怪了,甲到底是哪個部落的人,A還是B?
2526.猜城市。
對地理非常感興趣的幾個同學聚在一起研究地圖。其中的一個同學在地圖上標上了標號A、B、C、D、E,讓其他的同學說出他所標的地方都是哪些城市。甲說:B是陝西。E是甘肅;乙說:B是湖北,D是山東;丙說:A是山東,E是吉林;丁說:C是湖北,D是吉林;戊說:B是甘肅,C是陝西。這五個人每人只答對了一個省,並且每個編號只有一個人答對。你知道ABCDE分別是哪幾個省嗎?
2627.各有多少人民幣?
爸爸為了考考兒子的智力,給兒子出了道題。爸爸說:「我手裡有1元、2元、5元的人民幣共60張,總值是200元,並且1元面值的人民幣比2元的人民幣多4張。兒子,給爸爸算算這三種面值的人民幣各有多少張?」兒子眨了眨眼睛,摸摸腦袋,也不知道怎麼算。你能算出來嗎?
2728.哪個正確
在一次地理考試結束後,有五個同學看了看彼此五個選擇題的答案,其中:
同學甲:第三題是A,第二題是C。
同學乙:第四題是D,第二題是E。
同學丙:第一題是D,第五題是B。
同學丁:第四題是B,第三題是E。
同學戊:第二題是A,第五題是C。
結果他們各答對了一個答案。根據這個條件猜猜哪個選項正確?
a.第一題是D,第二題是A;
b.第二題是E,第三題是B;
c.第三題是A,第四題是B;
d.第四題是C,第五題是B。
附最佳答案:
初級題:
1.這個人只要站在A與B任何一條路上,然後,對著其中的一個人問:「如果我問他(甲、乙中的另外一個人)這條路通不通向京城,他會怎麼回答?」
如果甲與乙兩個人都搖頭的話,就往這條路向前走去,如果都點頭,就往另一外一條走去。
2.小張是商人,小趙是大學生,小王是士兵。假設小趙是士兵,那麼就與題目中「小趙的年齡比士兵的大」這一條件矛盾了,因此,小趙不是士兵;假設小張是大學生,那就與題目中「大學生的年齡比小張小」矛盾了,因此,小張不是大學生;假設小王是大學生,那麼,就與題目中「小王的年齡和大學生的年齡不一樣」這一條件矛盾了,因此,小王也不是大學生。所以,小趙是大學生。由條件小趙的年齡比士兵的大,大學生的年齡比小張小得出小王是士兵,小張是商人。
3.假設丙做對了,那麼甲、乙都做錯了,這樣,甲說的是正確的,乙、丙都說錯了,符合條件,因此,丙做對了。
4.假設小麗的鞋子是黑色的,那麼三種看法都是正確的,不符合題意;假設是黃色的,前兩種看法是正確的,第三種看法是錯誤的;假設是紅色的,那麼三句話都是錯誤的。因此,小麗的裙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