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地理學彼得

地理學彼得

發布時間: 2021-02-02 02:13:58

㈠ 彼得·海斯勒的介紹

彼得·海斯勒(1969年6月14日——),美國記者,出生於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專成長於密屬蘇里州哥倫比亞市,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主修英文和寫作,後獲得英國牛津大學文學碩士。曾任《紐約客》駐北京記者,《國家地理》雜志、《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等媒體的長期撰稿人,1997年曾在中國重慶市涪陵區擔任教師。海斯勒曾自助旅遊歐洲三十國,畢業後從捷克布拉格出發,由水陸兩路橫越俄羅斯、中國到泰國,跑完半個地球,也由此開啟了旅遊文學寫作之路。海斯勒著有中國紀實三部曲,其它散文數度獲得美國最佳旅遊寫作獎。海斯勒本人亦被《華爾街日報》贊為關注現代中國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

㈡ 彼得·阿歷克塞維奇·克魯泡特金的生平簡介

彼得·阿列克謝耶維奇·克魯泡特金(俄語:Пётр Алексе́евич Кропо́ткин,英語 :Pyotr Alexeyevich Kropotkin, 1842年12月9日-1921年2月8日),俄國革命家和地理學家,無政府主義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無政府共產主義」的創始人。以道德學術聞名於世。因為他父親是俄國世襲親王,他被人稱為是「無政府王子」,但他拋棄了貴族繼承權。他有許多著作,比較著名的有:《田野、工廠和工場》、《互助論:進化的一種因素》、《奪取麵包》。他也曾為1911年版的《不列顛網路全書》撰寫過條目。

㈢ 關於彼得大帝的野蠻

我為樓主提供的事跡

彼得大帝在青年的時候,和自己的少年朋友組成的武裝到處打劫,甚至劫掠婦女,很像伊凡雷帝。
彼得從他的姐姐索菲亞的手中奪回政權後,為了報復索菲亞,將她軟禁在一座教堂中。並將索菲亞原來的情夫的屍體,掉在索菲亞卧室的窗外。
彼得生前,據傳聞他的母親曾和很多大臣有私情,而當年的老沙皇又體弱多病。所以很多人猜測彼得並非當年的沙皇的兒子,而彼得的真正的父親,其中兩位大臣有很大的嫌疑。一次宴會中,彼得沖到其中一位大臣的身邊,扼住他的脖子大喊道:「說實話,你到底是不是我父親?如果敢撒謊,我就擰斷你的脖子。」當時,那個大臣害怕的說:「怎麼說呢,陛下,當初不止我一個人和。。。。」話沒說完,彼得就掩面離去。
彼得最輝煌的是在歐洲的游離,他曾經學過牙醫,學完後,自認為醫術高明,將醫生所有牙器具買下來,並對帶來的考察團數百人進行全面的牙齒檢查。彼得的檢查非常苛刻,任何他認為不好的牙齒都要拔掉,而且彼得力氣很大,好幾次都將對方的牙齦拔出,血流不止。
彼得在歐洲如飢似渴的學習,也希望考察團的人能像自己一樣。有一些人不學無術,只是來觀光遊玩,彼得很生氣。一次彼得學習人體解剖時,逼迫一個紈絝子弟去咬屍體的脖頸動脈。
他曾向一個國家索取一件木乃伊,結果被拒絕,彼得大怒,將木乃伊損毀。在英國時,不但是彼得,所有俄國考察團的居住的房間一片狼藉,污穢不堪。在德國,彼得被款待期間,彼得突然站到餐桌上,拔劍起舞,在場人無不驚愕。

因國內發生叛亂,彼得只得提前回國。回到都城後,彼得就進行了最野蠻的鎮壓,莫斯科廣場上血流成河。彼得甚至還和劊子手比較刀法,親自砍掉一個叛軍的腦袋。還強迫大臣們親手行刑犯人。每次屠殺犯人,彼得都親自觀看,表現的非常熱情。但有一次,突然性的,彼得臉部變得痙攣抽搐,作嘔狀。
彼得自幼患有痙攣,他甚至不敢一個人睡覺,害怕在睡夢中患病死去。必須身邊安排一個壯漢,在自己發病時用力按住自己。
彼得的一個情婦觸怒了彼得,被殺頭。緊接著,彼得拿起頭顱,想在場觀望的人們講解人體解剖,講完後,又親吻了首級,就扔到了一旁。

彼得第二個皇後葉卡捷琳娜一世,原本是他的部將對瑞典戰爭中俘獲的俘虜,後來將軍又將她獻給了彼得,彼得對她寵愛直至。但葉卡捷琳娜依舊和那個將軍私通。據說彼得知道此事,但並不生氣,原因是葉卡捷琳娜本來就是那個將軍的。
後來葉卡捷琳娜又和別的男人有染,彼得很生氣,就隨便安了罪名處死那個男子,行刑時還讓皇後觀看。事後,皇後回到寢宮,發現在最顯眼的地方,一個玻璃容器中盛放著那個被處死的男人的頭顱。

彼得的太子阿列克賽反對彼得的改革,結果叛逃國外。但不久就被彼得騙回國,但太子剛一回國就被以叛國罪抓了起來,彼得下令法院親自審判,還對太子用刑,彼得還親自用刑。最後皇太子被判處了死刑,太子發瘋,最後猝死在獄中。第二天彼得照常接待外國使者,就像沒事兒發生一樣。

㈣ 彼得一世統治時期,取得了什麼科學成就

彼得一世統治時期,在各個知識領域,取得的科學成就。

同時,對於那些不能轉送到圖書館或陳列館的古代文獻則採取了保護措施。例如,政府曾下令保護保加爾的許多重要遺址,以免其繼續遭到破壞。不過這類命令的作用看來不大,保加爾遺址的命運就說明了一切。

彼得一世統治時期,俄國也開始深入研究當代史,特別是北方戰爭的歷史。1718年,彼得一世親自參與編寫了《北方戰爭史》。這部著作體裁非常龐雜,它不僅是一部歷史著作,還是一部政論作品,御前機要秘書阿·瓦·馬卡羅夫是該書的主要作者。

彼得一世親手修改的幾本《日記》的稿本也保留了下來,直到18世紀70年代才公開發表。1722年,彼得一世在他的筆記本里記下了寫作《北方戰爭史》的計劃綱要:"歷史中應寫入這次戰爭做了些什麼,何時做了關於地方和軍隊的何種規定,這兩方面和教會方面制定了哪些章程;還應寫入堡壘和港灣的修建,艦隊的建設,各種手工工場的建立,以及聖彼得堡、科特林島和其他地方的建築工程的建設。"

另外值得稱道的作品,就是我們曾提到過的彼·帕·沙菲羅夫所寫的探討北方戰爭原因的《思考》。1713年,彼得一世要求把所有分散的作戰報告收集起來,並配上相應的圖畫,集冊出版,可惜的是這本名為《兵書》的作品在當時沒能出版。

科研工作集中在科學院的3個"部":數學部(包括地理)、物理部(包括自然史)和社會科學部(人文科學)。"部"內有11名院士和1個秘書,秘書的任務是做記錄,寫報告並與學者們保持通信聯系。科學院院士應當關注自己專業領域內的一切新成就,從事發明創造,還要在周會上發表意見和建議,並完成沙皇給予他們的各種任務。

此外,他們要為青年學生准備本學科的教程,並要用拉丁文出版,各部譯員要把這些教程譯成俄文。有意思的是,俄國政府規定科學院還要舉辦"公開大型舞會",而科學院院士應當在大型舞會上發表有關自己學科的談話。

科學院高薪聘請了一批歐洲優秀學者以帶動俄國學術發展,培育自身的學術人才。其中有大數學家伊·赫爾曼、生理學家兼數學家德·貝努利、物理學家赫·馬蒂尼、數學家納·貝努利、天文和地理學家伊·德利爾等。這些專家學者在俄國科學院所從事的研究基本上代表了西歐各研究領域最高端的研究水準。而與傅爾蒙齊名的,同被譽為歐洲漢學先驅的德國學者拜耶爾就是在俄國科學院成就的名聲。

科學院的教育活動集中在附設的中學和大學,大學里設有三個系,即法律系、醫學系和哲學系;而當時一般大學通常會設立的第四個系——神學系,在科學院的大學里被取消了。對此,科學院章程草案解釋說,這個任務應當交給正教院來負責,這說明了科學院嚴肅的科學性質。

除了科學研究和教育工作之外,科學院還要促進實踐工作的開展,關注各種發明並負責解釋其意義,幫助俄國建立、發展"自由藝術和手工工場"。總之,俄國將當時許多多少帶有研究性質和學術性質的任務都交給了科學院。

俄國政府還將1714年所建立的圖書-博物館(也叫珍品陳列館)並入了新建立的科學院。陳列館里有許多珍貴書籍和手稿,皇太子阿列克謝、沙菲羅夫等人的許多私人藏書也被收藏在了這里。陳列館於1719年開放,最初這里有許多"珍品"和"稀罕之物",這些東西大部分都是從國外購買的。

陳列館最初的陳列品當中,有許多"畸形的東西"和各類解剖標本,以及一些數學和物理儀器。此外,沙皇為了能夠不斷地給陳列館補充藏品,還專門發布過幾道詔令,其中規定,"如果有人在陸地和水下找到古物,如奇異的岩石、人畜魚鳥各類動物的骨頭……刻在石器、鐵器或銅器上的古老銘文,或古兵器、稀有武器、器皿及其他遠古稀罕之物一律均須上繳……"

這些詔令為俄國的博物館事業奠定了基礎。珍品陳列館人人都可以免費參觀,它應該算作是俄國的第一座自然歷史博物館。由於陳列館在很短的時間內收集了許多珍貴的展品,當時西歐國家一些了解古代收藏品的人,在參觀後對藏品的規模和價值都驚訝不已。

㈤ 彼得大帝 這部書的作者和簡介

《彼得大帝》 這部書的作者是阿・托爾斯泰
阿・托爾斯泰(1883-1945),蘇聯作家。出身貴族。早年在聖彼得堡學習工程。最初發表的兩部長篇小說《怪人》和《跛老爺》,以果戈理式的詼諧筆調描寫了貴族家庭的生活。十月革命後,因在內戰中支持白黨而流亡西歐(1919―1923),其間著有自傳體小說《尼基塔的童年》。1923年返回俄國之後,著有長篇小說三部曲《苦難的歷程》及《彼得大帝》等。

《彼得大帝傳》 本書為長篇小說,主要描寫彼得大帝一生的業績及其對俄國的貢獻,展現了俄國十七世紀末十八世紀初宏偉壯闊的生活圖景和歷史事件。
小說共分三卷,第一卷發表於1930年,主要描寫了彼得為爭取權力而進行的斗爭,描寫了宮廷貴族之間的傾軋,描寫了彼得為促進國家西歐化而採取的最初一些措施。第二卷出版於一九三四年,描寫了彼得為奪取水域而進行的斗爭,描寫了西歐各國之間的沖突,描寫了彼得為准備「北方戰爭」而從事的外交和軍事活動。
第一、二卷僅僅是第三卷的一支序曲,而第三卷才是長篇小說最主要的部分。它將描寫彼得大帝的立法工作和改革活動,描寫俄國軍隊保衛尤里耶夫和納爾瓦城的英勇斗爭,還將描繪國際上的叱吒風雲和西方一些國家――法國、波蘭和荷蘭的絢麗多姿的圖景。

㈥ 請幫幫忙找一下彼得.本奇利的生平簡介

彼得抄 本奇利
彼得 本奇利是一位小說家、電影劇作家和評論家,他大力支持海洋環保事業。他的小說《大白鯊》銷量超過2000萬本,並獲得編劇協會獎提名和英國學院獎提名。他為《華盛頓郵報》、《紐約時代周刊雜志》和《國家地理雜志》寫文章,還曾擔任《新聞周刊》副編輯。彼得在許多關於海洋生物的記錄片中任嘉賓、解說和作者,他也是每天播出的《海洋報告》的主持人和解說員。彼得製作了一系列關於海洋的短片,在全世界的水族館中免費播放。他畢業於菲利浦艾克特學院和哈佛學院。

㈦ 彼得·阿歷克塞維奇·克魯泡特金的介紹

俄國地理學家、無政府主義運動的最高精神領袖和理論家。其父為世襲親王。內本人在西伯利容亞任軍官時,業余從事地理考察和動物研究,修正了東亞地圖,豐富了冰河時期亞洲冰河作用的知識。但對於政治的關切改變了這位潛在科學家的道路。因主張廢除一切形式的政府和從事反沙皇活動而被捕。在越獄逃逸後長期旅居瑞士、法、英。十月革命前回國,認為工農自發組成的蘇維埃可以在沒有國家權力的干預下使人類獲得徹底解從此致力於倫理史寫作,把美好理想寄託在對青少年的教育上。一生公正無私,胸懷坦率。深受追求崇高社會理想人們的敬佩。羅曼·羅蘭以著名的格言對他作出評價:「托爾斯泰追求的理想,被他在生活中實踐了。」最主要的著作有《一個革命者的回憶錄》、《互助論》等。

㈧ 剛剛公布的諾貝爾文學獎,為什麼奧爾加·托卡爾丘克和彼得·漢德克會獲此殊榮

這一說法毫無依據。在有資質進行候選人提名的個人或組織提交名單後,諾獎共頒發出112位獲獎者,年齡跨度從41歲(吉卜林)到88歲(萊辛)

㈨ 彼得·阿歷克塞維奇·克魯泡特金的地理學家

1862年,克魯泡特金在侍從學校畢業。父親希望他在首都的一個近衛軍團當軍官,好飛黃騰達。可是,年輕的公爵想的並不是豪華的宮廷生活和燦爛的宦途前程,而是如何充實自己的知識和怎樣改造社會。因此,他選擇了遙遠的西伯利亞的「黑龍江哥薩克騎兵隊」。
1862年7月,克魯泡特金抱著改革社會的理想到了西伯利亞。開始,他在伊爾庫茨克任職;不久,又隨軍區司令官庫克爾將軍到赤塔,擔任監獄與流放制度改革委員會和城鎮自治設計委員會的秘書。克魯泡特金進行了各種實地的社會調查,翻閱了不少國內外的歷史資料,擬出了一些改革的方案。可是,沙皇政府不僅沒有批准這些方案,反而撤了克魯泡特金的支持者庫克爾的職。於是,克魯泡特金的改革工作不得不中止。
十九世紀中葉,沙俄強佔了我國黑龍江流域的大片領土。為了搜集黑龍江地區的各種資料,以便進一步侵略我國,沙皇政府指示東西伯利亞總督於1864年先後派出了兩支遠征隊,進入我國境內。克魯泡特金被任命為遠征隊的顧問,任務是沿途繪制地圖。他懷著十分興奮和好奇的心情參加了這兩次遠征。他的考察一直深入到黑龍江和松花江流域。1865年,克魯泡特金到西伯利亞高原的西撒陽嶺探險,發現了一個重要的火山區。次年,他又發現了連拿金礦地區和赤塔之間的陸上直線交通孔道,並搜集了該地區的大量地質地理資料,因而獲得了俄國地理學會頒發的金質獎章。
在西伯利亞時期,克魯泡特金最關心的始終是社會問題。1863年的波蘭起義,使他開始感到人民革命的力量。他在寫給哥哥的一封信中說:「波蘭起義是極其重大的事件。如果人民奮起,那麼即使他們只是以鐮刀武裝起來,也定能幹出一番事業。」在連拿金礦上,他目睹了礦工遭受殘酷剝削的情景,看到了他們在露天礦場里,頂著風雨,冒著嚴冬酷暑,每天披星戴月地干著最沉重的體力勞動,而所得卻微乎其微。這時,克魯泡特金想的已不是如何使俄國「與歐洲諸國並駕齊驅」,而是怎樣使俄國避免發展資本主義,走另外一條道路。這可以說是他的民粹主義思想的最早萌芽。在西伯利亞時期,他的無政府主義思想也開始露頭。他讀了皮埃爾·約瑟夫·蒲魯東的一些著作,對這位「無政府主義之父」的觀點發生了很大的興趣。同時,他在西伯利亞從事改革的失敗也使他感到國家是沒有用處的東西。他後來曾這樣寫道:「我可以說,我在西伯利亞完全喪失了對國家紀律的信仰。我已經准備做一個無政府主義者了。」
1867年,25歲的克魯泡特金辭去了西伯利亞的軍職,進入彼得堡大學數理系學習。在大學期間,他開展了對地理科學的研究。通過對西伯利亞考察中所得的資料進行綜合分析,他對亞洲大陸構成的基本特徵,以及山脈和高原分布的規律提出了新的看法。1869年,他被選為俄國地理學會委員,次年被選為該會的自然地理部秘書。他的某些論點雖然後來被證明不盡符合實際,但在當時卻引起了地理學界的廣泛興趣。他還對冰河期的一些問題進行了研究,並於1871年去芬蘭和瑞典考察收集冰河期的堆積物,寫出了《關於冰河期的研究》一書,成為一位地理學家。他對地理科學研究的貢獻受到了科學界的重視。1873年他出版了一部著作,指出當時亞洲地圖中山脈走向從北向南是錯誤的,應該是從西南向東北的走向。在他面前展現出一條走向光輝科學事業的大道。不久,學會又提名請他擔任秘書長,但是他沒有同意。並放棄貴族繼承權,他認為他的責任已經再也不是去發現新的科學,而應該是幫助人民實行社會正義。

㈩ 作者彼得.艾克什蘭寫的《小王子》主要內容

《小王子》是法國著名作家聖埃克蘇佩里創作的一部童話小說,是20世紀最偉大的童話著作之一。這本書的主人公——小王子,來自遙遠的外星球,因為與他的玫瑰花鬧了點矛盾,於是離開他的星球開始獨自旅行。在拜訪了一個又一個星球後,最後來到了地球,並與地球人「我」建立了真摯深厚的友誼。在游歷眾多小行星時,小王子見識了獨裁的國王、愛慕虛榮的自大狂、憂郁頹廢的酒鬼、唯利是圖的商人、忠於職守的燈夫、死守教條的地理學家等等。在他眼裡,這些人都是「奇怪的人」,他不明白這些人忙忙碌碌到底在追求什麼。最後,他堅信,在他的星球上,他的那朵玫瑰花是獨一無二的,擁有了這朵花,就擁有了自己的愛,找到了自己的幸福所在。於是,一年之後,他告別了朋友,又回到自己的星球。在聖埃克蘇佩里一生為數不多的作品中,《小王子》使他成為了享有世界聲譽的大作家。該書自1943年在美國出版以來,已被翻譯成100多種文字,並且被改編成戲劇、電影、電視劇、芭蕾舞、歌劇、木偶劇和卡通等,被許多國家選入教科書,成為青少年的必讀書籍。 《小王子》是世界上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童話小說之一,它不僅贏得了兒童讀者,也為成年人所喜愛。無論大人還是孩子,只要讀過這本書,就會愛上小王子,就會從這部童話小說濃濃的詩意、淡淡的哀愁、深深的哲理中,體會到令人深思的內涵和令人感動的韻味。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