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學試卷 » 高中地理學習心得

高中地理學習心得

發布時間: 2021-02-02 00:24:56

Ⅰ 求上課讀的地理學習心得!!!高中水平,急急急,明天上課用,要求如下,成功了加分啊啊啊啊,!

呵呵呵 我也是在全校前茅,經常代替老師給別的班上課,自己怎麼學就怎麼講啊,總之學地理看圖己土最重要,地理無圖不題無題不圖!!

Ⅱ 高一地理必修一學習心得

心得體會應該是自己的,從別人那裡來的始終是別人的,只有來自自己內心的才叫做心回得體會。不答過我想,我可以為你提供幾個角度以供參考:1.氣壓帶和風帶移動關系全球氣候變化,但是同時也是有規律可循。2.學習本節內容需要同生活相聯系,因此學習地理也是學習生活的一個過程。......總之,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感悟,或者是學習過程中的心得體會,或者是方法,或者是學習後的收獲這些角度入手。只要你願意將你的心投入到學習中去,我相信你肯定能找到自己的心得體會~那樣的新的才是最真實的,才是屬於你自己的~!加油!

Ⅲ (對地理學習有心得的人進)高中地理我很迷惑

同情,深切地同來情……可我自是學理的,幫不上你啥忙。但我高一時地理學的挺好的。我覺得地理需要有一些理科的思維,不能光是死記硬背,更不能沒完沒了的光做題。要思考,要把各種因素結合起來。比如一個地區的地形與地理位置決定著它的氣候;同時結合其人口與經濟發展情況能分析出其相關政策,從而分析其人口變化趨勢、建築分布情況、城市結構、經濟潛力等等。
高二還要學更多更復雜的氣候情況與其他自然現象什麼的,那時候更要結合相關方面信息去分析,這樣在去背就會容易得多,而且更重要的是考試中能夠活學活用,不怕他出什麼沒學過的東西。其實你考的基本都是學過的知識,但就因為你不會活學活用,所以覺得沒學過那道題。
其實當你真正學通的時候就覺得得心應手了。改改學習方法吧。

Ⅳ 高一地理500字學習心得,急!!!

以下僅提供參考,可以自己擴展:

學習地理,從自然地理,大氣,水文等,都是規律性的東西,如地球的公轉,自轉,太陽輻射,太陽高度角,時區等,都是規律性的東西,有很多都是有公式的東西,記得它們就可以。
自然地理中,區域地理的自然環境,要記得每個區域劃分的特點。它們的劃分都是有共性的東西。如氣候帶的劃分,日本的是溫帶季風,英國是溫帶海洋,雖然它們都是島國,但由於它們在大陸的東西部,它們的氣候劃分就不一樣。
記得關鍵性的地區,地理標志性東西,如我國南北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它們我國冬季是0度等溫線的位置所在。
自然地理中,每個地區資源分布,都是要記得,要知道伊拉克產石油,南非產鑽石,非洲的礦產資源是十分豐富的……
人文地理中,很多東西都是以自然環境為基礎的產生的人文現象,如我國東部城市化進程快,西部地區發展慢,地形,海陸位置是很重要的影響因素。
人文地理中,區位是最重要的一個概念,分析一個區位,要從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來說明,這是答題的套路,自然條件有,氣候,水文,土壤,地形等。社會經濟條件有,人口,交通,科技水平,政策等。這些在學習地理中都是要記得的。
弄清楚這些規律,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結合,其實學習地理也並不難。
請多問老師問題,一個好的學生在於多問問題,在提問中獲得知識。

Ⅳ 高一地理學習總結,人教版的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16
地中海氣候 位於亞熱帶大陸西海岸,夏季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冬季受西風帶影響
冬雨型
熱帶草原氣候
夏季受赤道低氣壓帶影響,冬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 夏雨型 熱帶、亞熱帶、溫帶季風氣候 夏季盛行來自海洋的偏南風,冬季盛行來自大陸內部的偏北風
熱帶沙漠氣候 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或信風帶控制,降水稀少
少雨型

第三節 常見天氣系統
鋒面、低壓、高壓等天氣系統的特點 1、鋒面系統
冷鋒
暖鋒
准靜止鋒

要區別
概念
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方向移動的鋒
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方向移動的鋒
冷暖氣團勢力相當,使鋒面來回擺動的鋒
暖氣團 上升 被迫抬升
徐徐爬升
緩緩上滑
鋒前鋒後 暖氣團在前,冷氣團在後
冷氣團在前,暖氣團在後

雨區位置
以鋒後為主
鋒前
延伸到鋒後很大范圍


天氣圖

簡圖

雨區圖
過境前
單一暖氣團控制,溫暖晴朗
單一冷氣團控制,低溫晴朗
單一氣團控制,天氣晴朗
過境時 暖氣團被冷氣團抬升,常出
現陰雨、下雪、刮風、降溫等天氣
暖氣團沿冷氣團徐徐抬升,常出現連續性雲雨天氣 常出現連續性降水天氣
過境後
氣壓升高,氣溫和濕度下降,天氣晴朗
氣壓下降,氣溫和濕度升高,天氣晴朗
單一氣團控制,天氣晴朗
主要在鋒後
主要在鋒前
延伸到鋒後很大范圍

17
天氣實例

我國大多數降水天氣,北
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季節的大風、沙暴、寒潮,一場秋雨一場寒
一場春雨一場暖
華南「清明時節雨紛紛」
江淮地區的梅雨季節 貴陽冬半年「天無三日晴」

2、低壓(氣旋)和高壓(反氣旋)系統
氣旋、反氣旋是對天氣系統氣流狀況的描述,低壓、高壓是對天氣系統氣壓狀況的描述
3、鋒面氣旋

氣流(氣壓)狀
況 氣流的水平運動方向 中心氣流及天氣狀
況 實例
氣旋 (低壓中心)
北半球按逆時針方向、南半球按順時針方向由四周向中心輻

中心氣流上升 多陰雨天氣
台風
反氣旋 (高壓中心)
北半球按順時針方向、南半球按逆時針方向由中心向四周輻

中心氣流下沉 多晴朗天氣
「伏旱」天氣
寒潮 北方「秋高氣
爽」

18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節 自然界的水循環
【水循環的過程和主要環節】
海陸間大循環(使陸地水不斷得到補充,水資源的得以再生,是最重要的循環)、 海上內循環(水循環的水量最大,對於全球的熱量輸送有重要意義)、 陸上內循環(數量少,但對乾旱地區非常重要
主要環節有:蒸發、降水、水汽輸送、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植物蒸騰等。台風登陸屬水汽輸送環節,江河入海屬地表徑流環節,跨流域調水是人類改變了地表徑流。外流河參與了海陸間循環,內流河(如塔里木河)只參與了陸上內循環。 【自然界水循環的地理意義】

Ⅵ 求一篇學習高中地理感受。(1000字)

學習高中地理新課標的心得
遷安一中地理組 周成武
今年受上級部門安排在教師進修學校進行了高中地理教師新課程全員培訓,強化新課標理念。通過培訓,深刻感受到了新課標給我帶來的沖擊,對新課標也有了新的認識。
一、高中地理課程體現基礎性、時代性和選擇性理念
高中地理課程標准提出「培養現代公民必備的地理素養。設計具有時代性和基礎性的高中地理課程,提供未來公民必備的地理知識,增強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和生存能力。關注人口、資源、環境和區域發展等問題,以利於學生正確認識人地關系,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觀念,珍愛地球,善待環境」。「滿足學生不同的地理學習需要。建立富有多樣性、選擇性的高中地理課程,滿足學生探索自然奧秘、認識社會生活環境、掌握現代地理科學技術方法等不同學習需要」。
二、高中地理課程重視探究,注重過程與結果評價的結合
高中地理課程又提出「重視對地理問題的探究。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開展地理觀測、地理考察、地理實驗、地理調查和地理專題研究等實踐活動」。重視學生的探究活動,不僅是地理課程而且是這次新一輪課程總體改革的重要理念。
傳統的地理教學「以本為本、以綱為綱」長期以來成為教師教學的基本依據,因而形成了「教師教課本,學生記課本,考試考課本」的教學,更多關注的是學生是否掌握了大綱要求的知識和技能,教學結果過分強調考試成績,忽視了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情感心理品質。新課程標准要求:教師要在高中地理教學中轉變學生機械模仿、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給學生創造更多的機會體驗主動學習和探索的「歷程」和「經歷」。
高中地理課程標准中「重視對地理問題的探究」這一條基本理念,除了「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以外,還強調「開展地理觀測、地理考察、地理實驗、地理調查和地理專題研究等實踐活動」。這是因為,無論是開展野外觀察觀測、野外考察、社會調查等室外實習,或者是開展做實驗、製作學具等室內操作,都主要是讓學生自己觀察、操作、練習、驗證、搜尋、思索、判斷、分析……。這樣既可提高地理學習對學生的吸引力,還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更能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進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潛能和創造力,有利於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高中地理課程基本理念 「注重學習過程評價和學習結果評價的結合。重視反映學生發展狀況的過程性評價,實現評價目標多元化、評價手段多樣化,強調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反思性評價與鼓勵性評價相結合」。
三、強調信息技術的應用
高中地理課程標准理念 「強調信息技術在地理學習中的應用。充分考慮信息技術對地理教學的影響,營造有利於學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識和能力的教學環境」。這次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之一是要突出時代性,地理課程要突出時代性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要關注現代信息技術對地理課程的影響,包括在地理課程內容選擇、地理教學方法運用和地理教學評價中,都要充分考慮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
當今世界,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地理信息技術對資源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經濟建設與社會進步的巨大作用日益顯著。從國家戰略的高度來講,基礎教育階段的地理信息技術素養教育也很緊迫。地理信息技術是地理科學發展的重要內容,加之其在社會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和價值,將其納入高中階段的地理課程體系,意義重大。
四、存在的主要誤區
1、把課標直接移植成課堂教學目標。
地理課程標準是一種課程終結目標,而課堂教學目標是某節課依據課標,是為達到整個課程目標所需要的支持性前提。可以簡單認為,課標是目的,課堂教學目標是前提。所以,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如僅以課標作為課堂教學的目標,教師顯然無法具備明晰的行動綱領,無法彌補教材內容與課標的落差,無法調和教講授與學生活動的矛盾,更無法解決傳統經驗與教學方式變革之間的沖突,困惑與迷茫自然便接踵而至。
2、課堂教學目標表述機械套用課標結構。
新課標將總目標從知識與技能、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來表述,我們常常不顧具體內容結構,把每節課的教學目標也都按此結構進行表述和執行,機械套用,從而帶來課堂教學目標的模糊與混亂。
五、有效解讀新課標,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深入解讀課標表述的內涵,明確學習結果與要求。
新課標的表述中,教育術語諸如「說明」「分析」使用次數是最多的。前者需要學生搞清楚「為什麼」後,再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這種聯系的內涵。後者需要學生能通過分解、辨別、概括形成認知策略。從本質上講,它們預示的結果都是學生要達成的問題解決的能力。下面是我從視頻學習中節選的「運用圖表說明大氣受熱過程」的課堂教學目標,供給大家看一下:(1)了解大氣是指低層大氣;(2)了解導致大氣受熱的直接熱源;(3)辨別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大氣輻射對大氣熱量收支的影響;(4)以及大氣對這些輻射的選擇性吸收;(5)有繪制示意圖表示大氣熱力環流的技能;(6)具有閱讀、分析城郊熱力環流和大氣溫室效應示意圖的技能;(7)並且能用簡練的語言表述這些過程。
2、正確解讀課標的目標指向!明確教材內容的功能定位。
簡單的講,就是有些內容不是教學目的,就不需要去講授,從而人為加大難度。我們的真正目的是讓學生在自己動手的過程中培養出主動探究的能力。
3、科學解讀課標內隱的學習層級,明確課堂教學順序。
學生的各種更高一級的學習可能性隱含在比自身更低一級的學習結果之中,若要獲得某項能力,需以先前已獲得的其他一些前提能力為基礎。從這一角度講,每一個課標都內隱著促使學生形成能力與態度等的學習層級,理清了這一學習順序,教學的基本順序也就明朗了。
總之,新課標的學習過程也是一個理性和創造的過程,需要每個教育工作者在把握學生學習心理的基礎上,對它進行深入的研究。

Ⅶ 高中地理學習方法總結

三套大方法
第一套記憶的內容是地形地貌。
第二套記憶的內容是國別和政區
第三套記憶的內容就是給劃分了政區的地形圖覆蓋上植物、動物、礦物、城市、鄉村、和交通線。

Ⅷ 求一篇學習地理的學習心得,高一的水平,600字左右。不用寫太好的。

以下僅提供參考,可以自己擴展。
學習地理,從自然地理,大氣,水文等,都是規律性的東西,如地球的公轉,自轉,太陽輻射,太陽高度角,時區等,都是規律性的東西,有很多都是有公式的東西,記得它們就可以。
自然地理中,區域地理的自然環境,要記得每個區域劃分的特點。它們的劃分都是有共性的東西。如氣候帶的劃分,日本的是溫帶季風,英國是溫帶海洋,雖然它們都是島國,但由於它們在大陸的東西部,它們的氣候劃分就不一樣。
記得關鍵性的地區,地理標志性東西,如我國南北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它們我國冬季是0度等溫線的位置所在。
自然地理中,每個地區資源分布,都是要記得,要知道伊拉克產石油,南非產鑽石,非洲的礦產資源是十分豐富的……
人文地理中,很多東西都是以自然環境為基礎的產生的人文現象,如我國東部城市化進程快,西部地區發展慢,地形,海陸位置是很重要的影響因素。
人文地理中,區位是最重要的一個概念,分析一個區位,要從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來說明,這是答題的套路,自然條件有,氣候,水文,土壤,地形等。社會經濟條件有,人口,交通,科技水平,政策等。這些在學習地理中都是要記得的。
弄清楚這些規律,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結合,其實學習地理也並不難。
請多問老師問題,一個好的學生在於多問問題,在提問中獲得知識。

Ⅸ 求一篇高中地理心得 800字左右 求原創

在學習地理時,要重視概念的學習,要對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夾生飯。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斷、推理問題才能正確無誤。要把那些特別容易混淆的概念羅列出來,一一對比其差異。諸如:天體、天球;日冕、日珥;近日點、遠日點;恆星日、十太陽日; 角速度、線速度;時區、區時;短波輻射、長波輻射;氣旋、氣團;天氣、氣候;寒潮、寒流;礦物、礦產、礦床;岩溶、熔岩;生態系統、生態平衡、生物群落;地質作用、地質構造;國土、領土;等等。當然,概念學習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

從基礎知識抓起,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過"地理原理"關。如:地球表面熱量分布不均的原因;四季、五帶的產生和劃分的依據;海陸熱力差異形成的季風與季風氣候;氣溫與氣壓的關系;海拔與氣溫、氣壓的關系;空氣的水平運動與垂直運動的成因;水循環的動力及其過程;內力作用與外力作用的發生及其變化機制;生態平衡的條件;光、熱、水、土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影響工業布局的因素;人類與環境的對立統一等等。掌握了這些原理、法則和規律,分析事物就有了說服力。
綜合性即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統一性,就是地理環境各要素之間內在聯系及其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例如:為什麼亞馬孫河流域成為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這不僅僅是緯度決定的,與大氣環流、地形結構、洋流影響也有密切關系。西歐為什麼成為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影響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綜合性分析問題上,要做如下努力:
有計劃地做一批綜合性典型訓練題,學習從自然因素到經濟因素全面考慮問題的方法。關於這一點,你要多注意老師或網校中的典型例題分析,將其積累起來,轉化為自己的知識。
地理環境是一個整體,要注意因素之間的內在聯系。
地理環境既有共性,更具個性。因此在學習過程中要重視事物共性的總結和個性的分析。如陸地上的自然帶,從赤道向兩極,大致可分為熱帶雨林帶、熱帶草原帶、熱帶荒漠帶、溫帶草原帶、溫帶森林帶、苔原帶和冰原帶。這是共性。但實際分布中,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又具有緯度地帶性、經度地帶性、垂直地帶性及非地帶性。這就是個性。具體實際情況中可能個性更具特點。
抓"歸納"求"規律"這是歸納推理的思維方式,從特殊性的地理事物中,歸納出普遍性的規律。如通過觀察,分析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三大洋的洋流系統後,根據分布和成因,可歸納出:(1)每個大洋都有完整的洋流系統;(2)除印度洋北部外,各洋流在北半球熱帶、副熱帶海區呈順時針方向(反氣旋型)運動,南半球呈反時針方向運動;(3)在中、低緯度海區,每個環流系統的西部都是暖流,東部都是寒流。上述結論,就是通過對三大洋洋流分析後,推及出來的普遍規律。
抓"一般"推"特殊""一般"往往代表的是普遍現象,當這種一般現象出現了異常,就必然有其特殊性。那麼,這種特殊性的產生是必與其當地的特殊地理事物有關,從而,我們就可得出相應的結論。如,太陽輻射在地理表面的分布是沿緯線分布的,根據其熱量的分布狀況,我們將全球化分為五帶。由此可知,等溫線、陸地自然帶等分布也應沿緯線分布。但在實際中,我們發現,它們的分布並非都沿緯線分布,那麼,這又是什麼原因呢?經仔細觀察和分析,我們發現它們的分布還與地表形態、海陸熱力性質、洋流、人為活動等因素有關。具體分析時,就看當地與其它地區之間的差異是什麼?特殊的差異,也就決定了其特殊性。
在地理學習中,你會發現許多相似或類似的概念、原理、規律等。理解它們較好的方法就是用圖表進行比較,找出異同。如同緯度的歐洲西部和北美,為什麼歐洲西部是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而北美卻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解決此問題,我們可以對照兩個區的地形圖,用表格來比較它們所處的緯度位謾⒑B椒植肌⒌匭巍⒀罅鰲⑵勾頭緔鵲乩硪氐囊焱4佣貿齙匭我蛩囟雲淦虻撓跋炱鷸韉甲饔謾?
地理計算在"雙基"中是一種不可忽視的能力。為了培養、提高地理運算能力,要做如下分類練習;
1. 比例尺與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換算。
2. 地方時與區時的換算。
3. 絕對高度、相對高度與等高線的計算。
4. 垂直氣溫的計算。
5. 太陽高度角的計算。
6. 恆星日與太陽日的換算
7. 晝夜長短的計算。
8. 人口密度與人口自然增長率的計算。
9. 各種百分比的計算等。
通過反復練習,熟練掌握計算技巧,從計算結果中,闡明地理事物的性質、特徵及其變化規律。
抓"讀圖"明"空間"地圖具有形象、直觀的作用,可以培養觀察力、想像力,發展思維能力和記憶能力,可以進一步明了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空間聯系、空間組合。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