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2015中考地理試卷
『壹』 2015年中考地理分類總復習能力測試題(二)答案
地理抄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地理」一詞最早見於中國《易經》。古代的地理學主要探索關於地球形狀、大小有關的測量方法,或對已知的地區和國家進行描述。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
『貳』 世紀金榜2015最新版初中中考學業水平測試地理答案
我也拿不到答案
『叄』 2015年中考生物地理答案
中考不考生物地理的好嗎親
『肆』 2015年會考地理試卷
各種考試成績(及分數線、入取查詢、考試試題及答案等)只可能在當地官方網上查到,回即使有的社會答網也能查(如sina、people、qq、examda等網站),也都是鏈接過去的,在其它地方官方網上是不可能查到的(因為它們也有自己地區的考試及相關查詢),若在當地的官方教育網、招考網、信息網(各地的叫法不同,看其網的主單位是否是當地的教育局)查不到或沒有,就是還沒出來呢,什麼時候出來(各地是不同的),多關注對應考試的新聞或文件通告(有的網頁中能看到),請耐心等待;不要輕信網上不負責任的各種言語,以免誤事和後悔。
『伍』 2015江西中考是否是全省統一命題
永遠不可能。南昌市和南昌縣都無法統一招生,中學升學學校跟地區來的,不是你想報哪個學校就能上
『陸』 江西中考地理總復習一(地球和地圖)
第一章地球和地圖
第一節地球和地球儀
一.認識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1.人類認識地球的過程:天圓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盤→麥哲倫率領船隊環繞地球一周→地球衛星照片。
2.地球形狀:1519年~1522年麥哲倫船隊完成環球旅行證實了地球是球體,他是一個赤道略鼓兩極部位較扁的不規則球體。
3.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極半徑:6357千米
地球的赤道半徑:6378千米
地球的平均半徑:6371千米
地球的最大周長:約4萬千米
地球的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儀
1.地球儀:人們仿照地球的形狀,並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縮小,製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儀。人們用不同的顏色,符號和文字來表示陸地,海洋,山脈,河湖,國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狀及名稱。
2.作用:地球儀可以方便我們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種地理事物的分布。
三.緯線和經線
1.緯線:與地軸垂直並且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所有的緯線不相等,最長的緯線是赤道,指示東西方向)。
2.經線:連接南北兩極並且與赤道垂直相交的半圓。(所有的經線長度都相等,且只是南北方向,經線圈必須是相對應的兩條經線,即兩條經線的度數和是180°,且把地球分成兩個相等的半圓。
3.經度和緯度:為了區別各條經線和緯線,人們給它標定不同的度數,分別叫做經度和緯度。
4.東西經的劃分:0°經線(即本初子午線)是東西經的分界線,向東向西各作180°,0°經線以西稱西經,用「W」表示,以東稱東經,用「E」表示。
5.南北緯的劃分:赤道(即0°緯線)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線,赤道以北的稱北緯,用「N」
表示,赤道以南的稱南緯,用「S」表示,赤道是最大的緯線圈。
6.南北半球的劃分:赤道以南是南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
7.東西半球的分界線及劃分:西經20度和東經160度是東西半球的分界線,西經20度向東至東經160度之間的經線圈是東半球,西經20度向西至東經160度是西半球。
四.利用經緯網定位
經緯網:經緯網是地球儀或地圖上由經線和緯線交織成的網。
作用:地球表面某一點的位置可以用經緯網來確定。
第二節地球的運動
一.地球的自轉
1.地球的自轉:地球繞著地軸不停的旋轉叫做地球自轉,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從北極上空看地球的自轉是逆時針旋轉,在南極上空看,地球的自轉是順時針旋轉。
二.地球的公轉
1.地球的公轉:地球在自轉的同時,還圍繞太陽不停地公轉。地球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公轉一周的時間是一年。
2.四季的形成:南北半球季節相反
①春季:3月21日前後,太陽光直射到赤道上,這一天為春分日。3,4,5月為春季。
②夏季:6月22日前後,太陽光直射北回歸線,這一天為夏至日。6,7,8月為夏季。
③秋季:9月23日前後,太陽光直射到赤道上,這一天為秋分日。9,10,11月為秋季。
④冬季:12月22日前後,太陽光直射到南回歸線上,這一天為冬至日。12,1,2月為冬季。
3.五帶的劃分
⑴五帶的劃分的依據:人們根據太陽熱量在地表的分布狀況,把地球表面劃分為五帶:熱帶,北溫帶,南溫帶,北寒帶,南寒帶。
①熱帶和北溫帶的界線是北回歸線。
②熱帶與南溫帶的界線是南回歸線。
③北溫帶與北寒帶的界線是北極圈。
④南溫帶與南寒帶的界線是南極圈。
⑵熱帶:終年炎熱,有陽光直射的現象。
⑶南北溫帶:四季變化明顯,無陽光直射,也無極晝極夜現象。
⑷南北寒帶:終年寒冷,無陽光直射,有極晝極夜現象。
第三節地圖
一.地圖的基本要素
1.地圖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
⑴比例尺:表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縮小的程度。
比例尺的表達方式:文字式,數字式,線段式。
比例尺的大小比較:表示範圍,表示內容的關系:
大小:①分子確定:分母小→比值大→比例尺大;分母大→比值小→比例尺小②圖符相同:比例尺大→范圍小→內容詳;比例尺小→范圍大→內容略
⑵方向:在地圖上辨別方向①指向標定向:指向標箭頭指示北方。②經緯網:經線指示南北,緯線指示東西方向。③一般定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在無指向標,經緯網的情況下)
⑶圖例:地圖的語言,包括各種符號和文字說明,地理名稱和數字。
二.地形圖的判讀
⑴海拔: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稱為海拔。
⑵相對高度:某一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叫做相對高度。
⑶等高線:把各個點的海拔標注在地圖上,再把海拔高度相同的點連接成線,就叫做等高線。
①等高線的特性:a.同一等高線的點海拔高度相同。b.等高線是閉合的曲線。c.在同一幅圖內,除陡崖外,表示不同高度的等高線不能相交。
②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a.山頂:山的最高部分,等高線成封閉曲線,內高外低。
b.山脊:山嶺的頂部,等高線的彎曲部分向低處凸出(中間海拔低,兩邊海拔低為山脊)。
c.山谷:山脊之間的低窪處,等高線彎曲部分向高處凹進(山谷處能形成河流,中間海拔低,兩邊海拔高為山谷)。
d.鞍部:相鄰兩山之間相對低下的部分,有一對等高線組成的中間部分。
e.陡崖:近似垂直的山坡,多條等高線重疊的部分。
f.盆地:四周高中間低,閉合曲線,外高內低。
③等高線稀疏坡度和緩,等高線密集坡度陡。
⑷分層設色地形圖:在等高線之間著上不同的顏色:綠色表示平原,黃色表示高原,棕色表示高山,藍色表示海洋。
⑸等深線:把海洋中海拔相同的各點連成線,叫做等深線。從等高線或者等深線的疏密狀況可以判斷地面的高低起伏或者海底的坡度的大小。
三.從地圖上獲取信息
1.地圖的種類:自然地圖:①地形圖②水文圖③氣候圖④植被圖;社會經濟圖:①人口圖②交通圖③工業圖④農業圖(來源:新浪博客)
『柒』 2015地理生物中考答案
中考不考。。。
『捌』 2015年中考生物地理模擬卷。
2015年中考生物地理模擬卷(兩卷合一),下面四套試卷全部是生物地理合卷。鏈接附後
1.2015年呼和浩特市初二年級地理生物會考試卷及答案
http://mt.sohu.com/20150425/n411887625.shtml
2.2015年甘肅省蘭州市中考地理、生物試卷及答案
http://wenku..com/link?url=bBgxz4SRztEXSVTSIrganT_dgXmWy-_uaoOXgQT4szxZAQu
3.2015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試題生物與地理(合卷一)參考答案
http://wenku..com/link?url=bBgxz4SRztEXSVTSIrganT_dgXmWy-YNyrpD_
4.2015年中考考前沖刺試卷(2015年6月) 地理和生物試卷 附答案
http://wenku..com/link?url=KkVrbr5-IwokGVD8E7m_VLAd55sb9_-Q3xWhwbG_YIpPND83xbYtdqRjev9pSz75NpI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