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生活
㈠ 地理學與生活的介紹
《地理學與生活》是由(美)阿瑟·格蒂斯(Arthur Getis) 朱迪絲·格蒂斯(Judith Getis)、傑爾姆·D·費爾曼專(Jerome D. Fellmann)編寫,世界屬圖書出版公司出版的一本書籍。本書共十三章,分四篇,囊括自然地理學、人口地理學、文化地理學、城市地理學等分支學科。以介紹地理學的發展、核心概念,以及四種系統性傳統為開端,四大傳統獨立成篇,每篇集中論述這些地理學觀點的一個方面。前三篇專門介紹地理學的分支學科,而區域分析傳統作為全書最後一篇,利用前三種傳統和主題,並通過相互參照對其進行綜合。
㈡ 學習生活有用的地理有什麼作用
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是當代地理教育的一個重要理念。學習生活有用的地理有利於學生對地理學科價值的正確認識,有利於學生在地理學習中不斷增進對地理學科的愛好。具體的說,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有下述重要的作用:
1、有利於學生認識地理在現實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從而使學生產生學習地理的內在需要,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地理學習中去。地理基礎知識和地理基本技能在現實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幫助人們理解世界和中國經濟發展的地區差異和今後的發展趨勢,它幫助人們理解國家和地方政府的產業政策和地區政策,它幫助人們了解各類人口、資源、環境問題的原因和地區分布,從而使人們認識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它也使人們懂得生活中的各種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的形成原因和發展變化規律。在經濟全球化和人類面臨日益突出的各類環境問題的形勢下,地理教育受到今日世界各國政府的普遍重視。因此,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有利於學生認識到地理學習對於提高人的素質的重要性,而不會把地理學習看作一種外界加強於學生的負擔,也不會把地理學習看作一種「考前大量背記,考後大多忘記」的無意義的活動。
2、有利於學生參加各類地理實踐活動,從而增長學生才幹,提高學生素質。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不能離開「用」字,這種學習更強調的是地理實踐活動的開展和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例如,讓學生通過搜集和比較有關資料,分析我國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和形成原因,說明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意義。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在知識上、能力上和思想情感上都會有進步和提高。
3、有利於重塑地理學科在社會中的形象,有利於社會各界對現代地理學科應有的社會地位的重新認識。一方面,地理學科正在現代社會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一些人長期對地理學科抱有偏見,認為學習地理無非是學習一個地區氣候、地形、物產等,實際用處不大。要改變社會上這種偏見,最好的辦法是我們進行有效的課程內容的改革,使人們真正看到地理在現實生活中的巨大作用。
㈢ 生活中的地理有哪些
生活中的地理有地震、氣候、降水、山脈、河流等。
1、地震
地震又稱地動、地振動,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振動,期間會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部產生錯動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2、氣候
氣候是大氣物理特徵的長期平均狀態,與天氣不同,它具有穩定性。時間尺度為月、季、年、數年到數百年以上。氣候以冷、暖、干、濕這些特徵來衡量,通常由某一時期的平均值和離差值表徵。研究氣候的學科是氣候學。
3、降水
降水是指空氣中的水汽冷凝並降落到地表的現象,它包括兩部分,一是大氣中水汽直接在地面或地物表面及低空的凝結物,如霜、露、霧和霧淞,又稱為水平降水;另一部分是由空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水汽凝結物,如雨、雪、霰雹和雨淞等,又稱為垂直降水。但是單純的霜、露、霧和霧淞等,不作降水量處理。
4、山脈
山脈,是指沿一定方向延伸、包括若干條山嶺和山谷組成的山體,因像脈狀、而且有某種整體性質可以一起稱呼,而稱之為山脈。主要是由於地殼運動中的內營力作用,有明顯的褶皺,從而區別於山地,而山地則是在一定的力的作用下,褶皺現象不明顯。
5、河流
河流通常是指陸地河流經常或間歇地沿著狹長凹地流動的水流。河流一般是在高處作源頭,然後沿地勢向下流,一直流入像湖泊或海洋的終點。河流是地球上水文循環的重要路徑,是泥沙、鹽類和化學元素等進入湖泊、海洋的通道。著名的河流有長江,黃河,亞馬遜河,尼羅河等。
㈣ 如何將地理知識運用到生活中
要想做到這一點,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從日常生活中尋找地理知識
人們的衣、食、住、行都與地理知識有著密切的聯系,最基本的日常生活是學生最熟悉的,把這方面的知識運用到課堂上,會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對於七年級的初中生而言,他們已經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在他們的生活中,也會觀察到許多生活現象,如,日常的衣、食、住、行等,這些都與我們的地理學科息息相關。因此我在教學《讓地理走進生活》這一節課時,讓學生從穿衣風格、飲食習慣、民居特色、出行等舉例說明與地理的關系,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出來,把已有的生活知識運用到課堂上,如,服飾變化與氣候變化緊密相關,在自己家裡的衣櫃里一般放著適合春、夏、秋、冬四季穿的衣服,比如夏季的短袖、襯衫、裙子,春秋季節的休閑裝,冬季的棉衣和羊毛衫等;本地的主食是米飯,與這里種植水稻為主有關,那麼種植水稻又與本地高溫多雨的氣候有關;本地傳統民居屋頂坡度大,牆體相對單薄,門窗開得較大,並有完備的排水系統,這是受當地夏季高溫多雨的自然地理條件的影響,當今人們在購買商品房時,也考慮很多地理因素,諸如商品房的地理位置,周邊配套設施,周圍空氣環境質量,房屋的朝向、採光度、通風、樓高、樓間距等等地理因素都是首要考慮的問題;在出行方面,出門看天氣,出差或旅遊之前,都要了解天氣預報,做好出差、旅行的准備,合理選擇出行的時間、交通方式和旅遊線路以及隨身攜帶物品的多少,事先了解目的地的基本情況,以達到理想的效果。這些最普通、最常見的例子是課堂教學上活生生的地理素材,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時時有地理,處處有地理,地理知識就在我們生活的周圍,使學生認識到地理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學好地理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生活。
二、充分利用鄉土資源擴充地理知識
家鄉的地形、土壤、河流、氣候、民情風俗、歷史沿革都可以納入學習地理的大課堂。教材要求學生會用地理的思維和方法看待身邊的一些現象和事情,安排生產和生活要因地制宜,揚長避短。初中生大多好奇、求知慾望強,引導他們學會觀察身邊的生活,感受到地理知識就在自己的生活中,鄉
㈤ 地理學與生活的內容簡介
地理學是一門古老的學科,最初僅指地球的繪圖與勘查,但發展到今天已經逐漸成為版一門范圍廣泛的學科。權
本書共十三章,分四篇,囊括自然地理學、人口地理學、文化地理學、城市地理學等分支學科。以介紹地理學的發展、核心概念,以及四種系統性傳統為開端,四大傳統獨立成篇,每篇集中論述這些地理學觀點的一個方面。前三篇專門介紹地理學的分支學科,而區域分析傳統作為全書最後一篇,利用前三種傳統和主題,並通過相互參照對其進行綜合。
相對於其他地理學書籍,本書特別突出了地理學與生活的相關性。對人體有害的天氣現象、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城市形態的變化、城市垃圾與危險廢物的處理等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均有涉及。平實、生動的文字與豐富的實例,使本書極具可讀性,讀者通過本書亦會獲得一種新的思維方式。
㈥ 地理教學如何貼近生活
一 、利用地理學科生活化的優勢創境導入
傳統地理教學中,普遍缺乏知識的獲得性過程和概念理解的學習情境,從而導致知識和概念不能有效地在生活與社會的真實問題環境 中加以應有,成為降低學習興趣,阻礙能力提高的重要原因。隨著時代的發展,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緊密,在我們的日常生產和生活中時時刻刻都接觸到地理。例如:從全球的氣候變暖到國家乃至全球經濟結構的調整;到具體幾天的天氣變化對生活、出行的影響;從我國荒漠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到反思我們自身的日常行為;從探究某地詳細的經緯度的確定方法到某廠址的選擇原因分析,都可以成為創境引入的素材。用講述地理故事、開展地理游戲、組織競賽或辯論,設置案例課題等多種方式創境導入,都能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熱情。
二 、讓地理課堂學習貼近生活
實際課堂教學,要注重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和體驗出發,去理解地理知識,為了讓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能夠更充分的發揮出來,要經常把學生已經熟知的東西聯系的課堂上,讓學生盡情的發言表現,這會讓他們覺得原來地理就在身邊。要將興趣持久,就要「習慣成自然」,使學生既能在課堂上主動學習地理。也能在課外主動鞏固知識,完成作業,還能在收集、觀察體會中學習地理。生活中學習地理的習慣尤為重要,這是終身受益的學習習慣,是「學過的知識全部遺忘之後還能剩下的東西」。要時刻不忘點撥提醒同學們去觀察、體會、挖 掘、收集,勿讓「生活大舞台」上的知識白白流走。地圖是內容豐富的直觀教具。地理知識都能在地圖上明確、具體地表現出來,把地圖和現實生活很好地聯系在一起,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例如,在講述黃土高原時,除了說明黃土高原是風吹來的高原及土層深厚外,又講到黃土的直立性,適宜開鑿窯洞作為住宅時,讓學生結合窯洞的插圖,明確窯洞具有冬暖夏涼的特點,適合當地冬冷夏熱的自然環境。這樣學生不但理解了黃土高原的形成原因,而且對窯洞能作為住宅,也有了較深的認識。這樣把課堂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使學生對地理學習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三、把課堂地理知識向生活延伸
生活世界是科學世界的基礎,對於地理學科來說更是這樣。無論是自然地理中的地球運動、天氣氣候、資源災害,還是人文地理中的農業工業、道路城市、居住條件,在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其原型和答案。地理課堂教學,力求走向生活,貼近生活,充滿生活氣息,目的是為了實現地理知識與生活現象的和諧統一,促進學生知識、技能和情感的提高,而不能錯誤的認為地理課堂走向生活,僅僅是簡單的機械的聯系生活的細節現象和經驗。例如,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環境問題,並引導他們思考如何解決這些問題。讓學生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去解決生活中的地理問題。
㈦ 地理和地理學有區別哪個生活中實用
地理學是一個廣泛的學科,包括地質學,氣象學研究范圍比較廣泛,人為自然都內有農文地理,水容文風向,氣候地形等等有很多
而地質學只是研究地質方面的問題,地形地貌啊,何時有鑽探,有那麼一點關系說白了,地質學就是研究地殼及地殼以下面的東西,在地理學研究之中你看不見的東西個人覺得地理比較好
㈧ 這兩版的地理學與生活有什麼區別嗎作者都是一樣的啊,應該選哪個版本呢
我也想知道、不過藍色的應該是彩圖、黃色的是黑白的,我打算入手黃色這本
㈨ 地理學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什麼關系
如果不從事專業工作,只有看地圖和聊天時吹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