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地理試卷
『壹』 德州地理
自然地理位置:抄德州市位於北緯36°24'-38°0'、東經115°45'-117°24'之間,黃河下游北岸,山東省西北部。北依河北省,南鄰省會濟南,西接山西煤炭基地,東連勝利油田及膠東半島,處於華北、華東兩大經濟區連結帶和環渤海經濟圈、黃河三角洲以及「大京九」經濟開發帶交匯區內,兼具沿海與內陸雙重優勢。
氣候:德州市基本氣候特點是季風影響顯著,四季分明、冷熱干濕界限明顯,春季乾旱多風回暖快,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多晴天,冬季寒冷少雪多乾燥,具有顯著的大陸性氣候特徵。
水資源豐富。地上,黃河水可供利用;地下,可供開採的淡水有147765萬立方米。
交通:德州自古就有「九達天衢」、「神京門戶」之稱,是華東、華北重要的交通樞紐。京滬、德石、濟邯三條鐵路在這里交匯,5條國道、14條省道在境內縱橫交錯。京福高速公路貫穿南北,濟聊、青銀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從德州到濟南國際空港僅需一小時,到天津海港也只用兩個小時。
此外,還有地形,土壤,植物,人口,資源,經濟等等。地理知識還是很多的,剩下的你自己補充吧。
『貳』 求2010年山東省德州市中考地理試題
沒用!
『叄』 來一 套地理試卷
3.3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一)
高一地理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60分)
1.地理環境各要素在南北方向產生有規律更替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陽輻射在地表分布不均 B.距海洋遠近不同
C.地勢高低起伏 D.受寒暖流影響不同
2.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差異較明顯的地區是( )
A.低緯地區 B.中緯地區 C.赤道地區 D.高緯地區
3.我國內蒙古高原的自然帶,自西向東呈現出荒漠——草原荒漠——森林草原的更替,其自然帶的分布規律是( )
A. 由赤道向兩極的分異 B. 由沿海向內陸的分異
C. 非地帶性因素的影響 D. 沿經線方向的分異
4.影響垂直地域分異的根本原因是( )
A. 緯度高低不同 B. 海陸分布不同 C. 地勢高低不同 D. 大氣環流不同
5.下列關於垂直地域分異規律說法正確的是( )
A.山麓自然帶與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帶是一致的
B.垂直地域分異與山地所在緯度、高度沒有關系
C.山地所在緯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帶數目越少
D.喜馬拉雅山南坡植被比北坡的植被數目要少些
6.海拔高度相近的高山地區,垂直分布層次最多的自然帶的山區是在( )
A.中緯度的東部季風區 B.亞寒帶地區
C.亞熱帶地中海區 D.熱帶雨林地區
我國古代的詩句中往往蘊含著某種地域分異規律。讀下列詩句完成7~9題。
7.古詩雲:「才從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從塞北到江南的景觀差異,產生的基礎和體現的地域分異規律分別是( )
A.水分緯度地帶分異 B.光照干濕度地帶分異
C.熱量緯度地帶分異 D.地形地方性分異
8.「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句詩從地理角度理解( )
A.反映了冬季風到達不了玉門關 B.反映了干濕度地帶分異規律
C.反映了玉門關的熱量條件不適合楊柳種植 D.反映了玉門關以西絕對無楊柳生長
9.「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它描述了( )
A.緯度地帶分異B.干濕度地帶分異 C.垂直地帶分異 D.地方性分異
10.從赤道向較高緯度地區,針葉林帶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 )
A.逐漸升高 B.保持不變 C.逐漸降低 D.變化無序
11.下列地理現象的變化能正確反映地理環境整體性的是 ( )
A.我國從多雨的東南沿海到乾旱的西北內陸,植被有明顯的變化
B.秦嶺南坡太陽輻射強於北坡,植被生長茂盛
C.雲貴高原由於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嚴重,出現石漠化
D.沙漠地區生長著大量的蘆葦
12.有關自然地理環境差異性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有的地區存在差異性,有的地區不存在差異性
B.同一自然帶內不存在差異性
C.不同的空間尺度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
D.只存在大尺度范圍的地域差異,不存在小尺度范圍的地域差異
讀天山地區自然帶分布圖,回答13—16題:
13.天山北坡比南坡積雪冰川海拔低的原因是( )
A.北坡是陽坡 B.南坡是陰坡 C.北坡是迎風坡 D..南坡是迎風坡
14.能正確表示天山坡向對自然帶影響的是( )B
15.為了合理利用草場資源,天山北坡牧民在夏季應將牲畜趕到( )
A.高山草甸 B.山地草原 C.荒漠草原 D.山地草甸草原
16.我國新疆天山和昆侖山脈之間的綠洲屬於( )
A.垂直地帶性現象 B.緯度地帶性因素的影響
C.地方性分異規律 D.干濕度地帶性規律
下圖表示的是某山垂直自然帶的分布。讀圖回答17-18題。
17.圖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
A.積雪冰川帶、高寒荒漠帶、高山草原帶
B.高寒荒漠帶、山地落葉闊葉林帶、高山草原帶
C.高寒荒漠帶、積雪冰川帶、高山草原帶
D.高山草原帶、山地針葉林帶、高寒荒漠帶
18.決定該山山麓自然帶的主導因素是( )
A.緯度位置 B.海陸位置 C.山脈走向 D.山體坡度
(2011年廣州高一檢測)某研究人員依據我國多年平均氣候資料,按一定方向(Y,X)分別選取了A→F和①→⑥共12個地區,分類繪成甲、乙兩圖。讀圖完成19~20題。
19.甲、乙兩圖反映的地理環境分異規律正確的是( )
A.甲圖反映緯度地帶分異 B.乙圖反映緯度地帶分異
C.甲圖反映由背風坡向迎風坡分異 D.乙圖反映由平原向高原分異
20.某地水熱狀況與A和⑥地區相似,則該地的氣候類型可能是( )
A.熱帶草原氣候 B.熱帶雨林氣候
C.溫帶海洋氣候 D.地中海氣候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B C A D C B C C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C B A C A A A B
二、綜合題(共40分)
21.讀「自然景觀地域分異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自然景觀從①→②→③→④的變化是以________________為基礎產生的,這種地域分異產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③為溫帶落葉闊葉林,而同緯度的⑥為溫帶荒漠帶,這種差異產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自然帶③分布於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氣候區.
(4)喜馬拉雅山南坡復雜的景觀變化規律近似於_______________(A.①→②→③→④或B.③→⑤→⑥)的變化,產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讀珠穆朗瑪峰地區的自然帶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5分)
(1)此圖自然帶分布反映陸地環境的____________________分異規律,此規律同________分異規律有些相似。
(2)南坡自然帶比北坡完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南坡積雪冰川分布的下限海拔比北坡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1.
(1)熱量 太陽輻射在各緯度分布不均
(2)距海遠近不同,水分條件有差異
(3)溫帶海洋性氣候區 溫帶季風
(4)A 海拔高度不同,水熱狀況不同
22.
(1)垂直 緯度地帶
(2)南坡水熱條件優於北坡
(3)南坡位於西南季風的迎風坡,降水豐富
『肆』 求這份地理試卷答案
下面是試題
1、關於我國地理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A )
A.我國領土的最北端和最東端位於黑龍江省境內
B.位於北半球,在亞洲的東部,西臨太平洋
C.北回歸線穿過我國南部,北極圈穿過我國北部
D.從經度來看,我國全屬東經度,從緯度來看,我國大部分屬於低緯度
2、當烏蘇里江上灑滿陽光時,帕米爾高原上還是星斗滿天,這是由於我國(C )
A.距海遠近不同 B.地形地勢不同 C.東西跨經度廣 D.南北跨緯度廣
3、我國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是( A )
A.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B.南海、東海、黃海、渤海
C.黃海、渤海、東海、南海 D.渤海、東海、黃海、南海
4、瓊州海峽處於( B )
A.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之間 B.雷州半島和海南島之間
C.台灣島和福建省之間 D.海南島和香港島之間
5、下列一組省級行政區中,北回歸線沒有穿越的是( C )
A.廣東和雲南 B.廣西和台灣 C.海南和福建 D.廣東和台灣
6、下列一組城市中,屬於省級行政區(或直轄市)的是( B )
A.北京市、廣州市 B.天津市、重慶市
C.上海市、西安市 D.大連市、青島市
7、下列各組省級行政區中,相鄰的兩個省級行政區是(
B )
A.四川省和安徽省 B.湖北省和重慶市
C.廣西壯族自治區和江西省 D.河南省和湖南省
8、用本省的歷史名稱作簡稱的是( B )
A.黑龍江省 B.山東省 C.湖南省 D.吉林省
9、下列四組省級行政單位中,瀕臨兩個海的是( B)
A.海南和廣西 B.浙江和河北 C.江蘇和安徽 D.遼寧和山東
10、既有陸上鄰國,又有兩個簡稱的省級行政區的是( A )
A.黑龍江省 B.吉林省 C.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D.貴州省
11、我國今後較長時期內,人口總量還將持續增長的主要原因是( B )
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基數大,青少年比重高
C.人口死亡率低 D.人口自然增長率高
12、關於我國人口的敘述,正確的是(D )
A.我國既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
B.我國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國家
C.我國目前的人口總數約佔世界人口總數的1/3
D.按2000年世界人口構成,我國人口總數大約是印度和美國人口的總和
13、你認為下列宣傳語,不符合我國人口基本國策的是( C)
A.晚婚、晚育、少生、優生 B.控制人口增長,提高全民素質
C.加快人口增長,擴大生存空間 D.計劃生育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
14、「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這首歌唱出了各族人民的心聲。請你判斷,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主要所在省(區)是( C )
A.新疆 B.西藏 C.廣西 D.內蒙古
15、下列民族中,分布最廣的是( B )
A.回族 B.漢族 C.蒙古族 D.壯族網路地圖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伍』 德州市的地理位置和具體介紹
德州市位於山東省西北部,黃河下游北側,東經115°45′—117°36′、北緯36°24′25″—38°0′32″之間。北以漳衛新河為界,與河北省滄州市為鄰;西以衛運河為界,與河北省衡水市毗連。
西南與聊城市接壤;南隔黃河與濟南市相望;東臨濱州市。距首都北京320公里。境內東西寬200公里,南北長175公里,總面積10356平方公里,佔山東省總面積的7.55%。
德州,古稱安德,簡稱德,山東省地級市。位於山東省西北部、黃河下游沖積平原,是山東省的西北大門,北接河北省滄州市,南接省會濟南市、聊城市,西鄰河北省衡水市,東連濱州市。
德州市為黃河沖積平原,歷史上境內曾有兩次黃河大遷徙,上千次決口,造就了西南高、東北低的地形,基本氣候特點是季風影響顯著,四季分明、冷熱干濕界限明顯。
行政區域面積1035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79.58萬人(2017年底),轄2個區、7個縣、2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德城區東風東路1566號。
(5)德州地理試卷擴展閱讀:
一、地形地貌
德州市為黃河沖積平原,歷史上境內曾有兩次黃河大遷徙,上千次決口,造就了西南高、東北低的地形。由於泛道與流速所致,加之風力堆積之因素,形成了平原之中起伏不平,崗、坡、窪相間分布等特點。
德州市地貌多象,大體可分三類:一是高地類,由河流、河床沉積而成,占土地總面積的34.3%;二是坡地類,由黃泛漫流沉積而成,占總土地面積的52.1%;三是窪地類,佔13.6%。
二、氣候
德州市基本氣候特點是季風影響顯著,四季分明、冷熱干濕界限明顯,春季乾旱多風回暖快,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多晴天,冬季寒冷少雪多乾燥,具有顯著的大陸性氣候特徵。
光照資源豐富。日照時數長,光照強度大,且多集中在作物生長發育的前中期,有利於作物光合作用的進行;年平均日照時數2592小時,日照率為60%,太陽總輻射量為124.8千卡/平方厘米。
在時間分配上,尤以5、6月份最高,月光照時數280小時,日均9小時,光輻射量可達15千卡/平方厘米。德州市年平均氣溫12.9℃。極端最高氣溫43.4℃(1955年7月23日德城區),極端最低氣溫-27℃(1958年1月15日德城區)。
德州市平均無霜期長達208天,一般為3月29日到10月24日,各縣之間相差較大,武城縣最長為225天,東西相差近月余。
『陸』 德州的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特點
德州市位於山東省西北部,黃河下游北側,東經115°45′—117°36′、北緯36°24′25″—38°0′32″之間。北以漳衛新河為界,與河北省滄州市為鄰;西以衛運河為界,與河北省衡水市毗連;西南與聊城市接壤;南隔黃河與濟南市相望;東臨濱州市。距首都北京320公里。境內東西寬200公里,南北長175公里,總面積10356平方公里,佔山東省總面積的7.55%。
地形
德州市為黃河沖積平原,歷史上境內曾有兩次黃河大
遷徙,上千次決口,造就了西南高、東北低的地形。由於泛道與流速所致,加之風力堆積之因素,形成了平原之中起伏不平,崗、坡、窪相間分布等特點。德州市地貌多象,大體可分三類:一是高地類,由河流、河床沉積而成,占土地總面積的34.3%;二是坡地類,由黃泛漫流沉積而成,占總土地面積的52.1%;三是窪地類,佔13.6%。
河流
德州市跨省大河主要有黃河、衛運河、漳衛新河;跨市的骨幹排澇河道有:徒駭河、德惠新河和馬頰河。以上河流除黃河外,均系海河流域南系。除上述跨省、市大河外,市內有大於1000平方公里的較大支流兩條:一是新趙牛河,位於禹城南部,齊河西部,屬徒駭河流域;二是六五河,位於陳公堤兩側,屬漳衛新河流域。300—10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12條,其中徒駭河流域的有葦河、四新河、管氏河、老趙牛河和鄧金河,全部位於徒駭河之南;馬頰河流域的有篤馬河、宋家河、寧津河、躍進河;德惠新河流域的禹臨河、臨商河、躍進河。除以上主要支流外,還有流域面積100—300平方公里的支流53條,30—100平方公里的114條,基本形成了干支相通,流域相連,能排能調的河流水利系統。
氣候
德州市基本氣候特點是季風影響顯著,四季分明、冷熱干濕界限明顯,春季乾旱多風回暖快,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多晴天,冬季寒冷少雪多乾燥,具有顯著的大陸性氣候特徵。光照資源豐富。日照時數長,光照強度大,且多集中在作物生長發育的前中期,有利於作物光合作用的進行,德州市年平均日照時數2592小時,日照率為60%,太陽總輻射量為124.8千卡/平方厘米。
在時間分配上,尤以5、6月份最高,月光照時數280小時,日均9小時,光輻射量可達15千卡/平方厘米。德州市年平均氣溫12.9℃。極端最高氣溫43.4℃(1955年7月23日德城區),極端最低氣溫-27℃(1958年1月15日德城區)。
德州市平均無霜期長達208天,一般為3月29日到10月24日,各縣之間相差較大,武城縣最長為225天,東西相差近月余。
德州市年平均降水量為547.5毫米,東部多於西部,南部多於北部。降水量的時間分配以7月最多,德州市平均降水量190毫米,1月最少只有3.5毫米。按季節分,春季佔有12.8%,夏季高達67.7%,秋季佔16.9%,冬季只佔2.6%。
摘自:http://ke..com/link?url=-zF51LeJdtoTevMQsrx2Yd4HIHyE_-
『柒』 初中德州地理復習提綱
總復習初中地理教學大綱
第一章:地球和地球儀
1,形狀:地球是一個稍扁的兩極,赤道鼓略不規則的球體。
2,尺寸:半徑:6371公里,極半徑:6357公里赤道周長:400萬米。
3,地球儀:地球模型。 (在地球上發現地球的軸,兩極,赤道)
4,經編:
經功能:只要所有的經脈,經兩個方向南北方向的經線是一個半圓。
經度:0°-180°,0°經度的本初子午線東經,有字母E代表,0°東經西經,
用字母W表示;
5,緯:
緯線特點:緯線長短不一,最長赤道向兩極逐漸縮短;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緯是一個完整的圓。
緯度:0°-90°,0°緯度的赤道緯度赤道以北,用字母N表示,隨著緯度的赤道南部,
以字母S表示。
6,較低的中,高緯度的劃分:南北半球,0°-30°為低緯度,30°-60°為中緯度,60°-90°的高緯度。
7,東西半球的劃分:20°W和160°E為界,由線圈形成20°W東,160°E以西東半球;
20 °W西,160°E的東部西半球;
8,在地球上可以用經編網眼地球上任何一點的位置。
9,地球的自轉:
方向:自西向東;周期:1天(24小時);旋轉中心:地球的軸。
地理意義上產生的營業額和白天和黑夜之間的時間差。
10,地球上的革命:
革命的中心:太陽方向:自西向東;期:一年;:橢圓軌道。
地理意義:季節的變化,並在白天和黑夜的長度產生了變化。
11,分為5個區:
第二章:地圖
1,規模表示:文字樣式,線型,數字
2,規模大小比較:較大的分母,規模較小;分母是更小,更大的規模。 /> 3的規模較大,表示較小的范圍內,更詳細的內容,規模較小的,表示的范圍越大,內容,更簡單。
4,規模=圖上距離÷場距離
5,地圖方向表示:
一般的地圖,與一般的定位方法:地圖,北,左西右東。
有信標地圖,點校正法:標的指向北方的箭頭指向的大方向。
有刻度的圖與網格定位方法:經線指示南北方向和緯紗方向向西方向
6,圖例:地圖符號代表不同的地理事物。 (常用記得傳說)
7,注意事項:在地圖上,用來說明山脈,河流,國家,城市等名稱的文字,並表示山高,深的身影。
8,海拔(絕對高度):地球表面的海拔位置的垂直距離。
相對高度:地球表面的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的垂直距離以上。
等高線:在地圖上點連接同一高度。
9,等高線圖,等高線密集,這意味著,陡峭;等高線稀疏,這意味著,坡度較緩。
10,地形等高線:
峰值:等高線中間高,四周低的特點判斷。
山脊輪廓線較低的隆起。
山谷輪廓向上突起。
馬鞍兩側的輪廓線是比較高的。
的峭壁:多個輪廓重疊。
第三章:全球陸地和海洋
1,地球表面的土地,水域面積的比例:71%以上的海洋,土地29%,三分之一的土地七大洋。
2,七大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和大洋洲。 (按面積降序)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按面積降序)
能准確識別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在世界地圖上。
3,大洲之間的分界線:
亞洲,歐洲: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
亞洲,非洲:蘇伊士運河。
北美,南美:巴拿馬運河。
亞洲,北美洲的白令海峽。
4,土地地形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大類。
5,地形圖,可以發現在喜馬拉雅山,科迪勒拉山脈,青藏高原,亞馬孫平原。
6,閱讀大洲地形圖,地形法官大洲趨勢。
7,板塊構造:地球表面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塊,這是
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歐亞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板塊放在一起。相對穩定的內部板,板塊邊緣地殼運動活躍,
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
8,這兩個世界上火山地震帶: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地中海 - 喜馬拉雅山脈的火山地震帶。
第4章:世界氣候
1,天氣:局部短的大氣條件(雨,寒,陰晴等),天氣是短暫的,經常變化的。
氣候:多年平均氣象條件的地方,是一個長期的,相對穩定的氣候。
2,已知的常用天氣符號。
3,溫度為大氣的溫度,單位為℃,用溫度計測量方法。
4,有一天,溫度的變化,土地的最高溫度一般出現在下午2:00左右,最低氣溫在日出前後。
今年有一個變化的溫度,北半球陸地月平均最高氣溫是7月,最低氣溫在1月,南半球相反。
5,晝夜溫差:日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差。
年均氣溫:年平均氣溫,最冷月平均氣溫差最熱的一個月。
6,氣溫垂直變化:在同一個地方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
7,學會閱讀世界年均溫線。
8,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
全球氣溫從低緯度到高緯度地區;
同一緯度的海洋和陸地溫度是不一樣的;
相同緯度高原,山地低溫,高溫平原。
9,學習閱讀的溫度曲線。
10,降水:空氣中的水汽,雨,雪,冰雹和其他形式的落地大的地面上,被稱為沉澱。壓力表測定,單位為毫米(mm)。
11,在一個地方降水的季節變化進行分析。
12,學會閱讀世界雨量分布。
13,世界降水的區域差異:
赤道地區降水多,降水少在極地地區;
南部,靠近北回歸線,大陸的沿海降水較多,西岸的少
在大陸的溫帶地區降水少,沿岸降水較多;
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降水少。
14,學習閱讀降水的直方圖。
15,世界氣候的因素:緯度,陸地和海上的位置,地形等
16,知道的主要氣候類型及分布。
17,能夠說明氣候對生產和生活。
第五章:全球居民
1,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出生率 - 亡率
2,人口密度=總人口÷面積
3,世界人口分布密集區:東部和南部地區,東歐和美洲,中緯度地區的沿海平原。
世界人口稀疏區:乾旱沙漠地區,炎熱和潮濕的熱帶雨林地區,終年寒冷的高緯度地區,
地勢險峻,空氣稀薄的高原山區。
4,人口問題:
人口增長會導致糧食短缺,住房短缺,交通擁堵,上學,就業,醫療,資源約束等問題。
人口增長緩慢,將導致勞動力短缺,缺乏防禦部隊,人口老齡化等問題。
5,世界三大人種:
黃色:分布於亞洲東部,東南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北部和西部。
白種人:歐洲,西部和南部地區,北部非洲,北美洲,中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東部沿海。
黑種人:非洲南部和中部。
6,世界上主要的語言是中文,英文,法文,俄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
世界上最廣泛使用的語言是中文,最廣泛使用的是英語。
7,世界三大宗教:
伊斯蘭教:流行在亞洲西部,南部,東部,北部和東部非洲。
佛教從古代印度傳播到東亞和東南亞。
基督徒:流行的,在歐洲,美洲和大洋洲。
8,定居點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農村。
9,定居點主要集中在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氣候溫暖濕潤,豐富的自然資源,便利的交通運輸領域。
10,說一些定居點包括在世界遺產名錄「的名稱。
第六章:世界區域發展差異
1,主要在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大洋洲開發。
發展中國家,主要在北半球和南半球,即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絕大多數國家。
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可以說明不同的發展水平。
2,聯合國中央,法國,俄羅斯,英國,美國五個常任理事國成員和10個非永久組成,總部設在紐約,
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國際合作和發展,所以大量的工作
『捌』 2013山東省德州市學業水平考試地理答案
你只有把具體題目寫出來,別人才可能幫你。說題目來源是一點用都沒有的。來這里的人不可能有你的學業水平考試地理試題啊。